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1.2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2019秋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1.2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2019秋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1.2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作为一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希望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理解速度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判断物体做功的快慢。
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理解速度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判断物体做功的快慢。
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能够提高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上,我将其放在了让孩子们理解速度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判断物体做功的快慢。
因为这个活动需要孩子们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所以这个难点和重点需要孩子们在活动中逐步掌握。
为了进行这个活动,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一些小车、斜坡和计时器等。
这些教具和学具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速度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判断物体做功的快慢。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给孩子们讲解速度的概念,并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理解速度的内涵。
然后,我会让孩子们通过比较不同物体在斜坡上滑下的时间来判断物体做功的快慢。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引导孩子们运用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来得出结论。
在活动的重难点上,我将其放在了让孩子们理解速度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判断物体做功的快慢。
因为这个活动需要孩子们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所以这个重难点需要孩子们在活动中逐步掌握。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上,我认为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理解了速度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判断物体做功的快慢。
但是,我也发现在活动中有些孩子对于速度的理解还有待加强,所以我在课后会针对这部分孩子进行辅导。
同时,我也会让孩子们在课后进行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比如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运动来加深对速度的理解。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理解了速度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判断物体做功的快慢。
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活动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孩子们特别关注。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1.2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11.2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一、比较做功的快慢活动1思考1:起重机和人哪个做功多?思考2:起重机和人哪个做功快?为什么?学生回答: 甲:起重机做的功多些,起重机做功快乙:人做功花费的时间少,人做功快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你的观点是怎样的?比较物体做功快慢时,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物体做了多少功W二是:物体做功用的时间t类比学习:同学们还记得怎样表示一个物体运动的快慢吗?1.运动时间相同,比较运动路程多少2.运动路程相同,比较运动时间多少用起重机在20s 内把重为2000大件建筑材料吊起10m滑轮在10s 内把重为200N 建筑材料吊起10m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可采用什么方法?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1.做功相同,比较做功时间2.做功时间相同,比较做功多少知识的迁移运动的快慢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来表示速度那么做功的快慢用什么来表示呢?又叫做什么?做功快慢用单位时间里做的功来表示功率二、功率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符号:P3.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P=W/t单位:瓦特瓦(W) 1W=1J/S常用单位:1KW=1000W练习:1.运动员的功率70W表示什么意思?一些常见机器设备的功率三、功率应用例:1、一同学用1min的时间将质量为5Kg的水桶从离井口5m 深处提到井口,后用2min的时间拎着水桶走了10m。
问:(1)这个同学在将水桶从井中提起过程中做了多少功? 这个过程中他做功的功率为多少?(2)这个同学在拎着水桶走的过程中做了多少功?这个过程中他做功的功率为多少?2、关于功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功用的时间越少,功率越大。
B.功率越大,做的功越多。
C.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D.做功的时间越多,功率越大。
活动2李明和马龙想比较谁上楼的功率大.需要测量那些物理量?需要用到哪些测量仪器?求功率的表达式呢?思考题:我们在测量上楼的功率时,发现对于同一个人如果上楼的速 度快,他的功率就大。
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案 11.2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11.2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教学过程设计┃(一)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用多媒体展示下列问题,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师生共同讨论.1.两位同学在比较如图11-2-1所示的人使用起重机和滑轮做功的快慢时,各执一词.2.提出问题:你是怎样看呢?你认为应该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两个情景,了解图中的女同学和男同学各是怎么说的,再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由于图中两位“同学”的说法都带有片面性,即女同学只比较做功的多少而没有考虑时间,男同学只比较做功时间的长短而没有考虑做功的多少,这些“不恰当”的比较方法反而更容易激发出学生辩论的热情.对于同学们提出的不同想法,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教师板书学生想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辩论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对比推出如何比较做功快慢,总结并归纳结论.3.教师引导:八年级下学期我们学习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不仅要考虑运动的路程,还要考虑运动时间,由此引入速度的概念.交流并提出结论:比较做功的快慢有两种方法:(1)完成相同的功比较做功所用的时间,时间越短做功越快;(2)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必须同时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物体做了多少功,二是物体做功所用的时间,不能片面认为做功多的做功一定快,或做功所用时间短的做功一定快,要同时考虑做功多少与所用时间这两个因素,忽视任何一个方面的比较都可能导致错误.)(二)认识功率1.教师引导:以前我们学习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三种方法:①如果运动的时间相同,比较运动的路程.②如果运动的路程相同,比较时间的长短.③如果运动的路程和运动时间都不相同,既要考虑运动路程的多少,还要考虑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来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呢?教师可引导学生列表比较速度的概念,建立功率的概念,见下表.对比已学知识,分析比较新授课的内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思辩的能力.2.规律总结(1)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功率,符号为P .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功率的计算:由功率的定义可得出功率的计算公式:P =Wt. (3)功率的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1W =1J/s. 3.规律理解(1)对公式P =W t的理解:由公式可知,做功的快慢与做功的多少是不同的.做的功多,做功不一定快,即功率不一定大,因为这个功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内完成.做功快,做的功也不一定多,因为做功的时间可能很短.要比较功率的大小,必须同时考虑两个因素:做功的多少和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做功相同时,时间少的功率大;相同时间内做功多的功率大.(2)当物体在力F 的作用下,以速度v 匀速运动时,公式P =W t可变形为P =Fs t=Fv .即功率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运动速度的乘积.在这里应注意利用P =W t求出的是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而利用P =Fv 则可求出在某个位置或某个时刻的瞬时功率.利用P =Fv 可以知道:汽车在上坡时,当功率一定时,减慢速度是为了增大牵引力,这有利于上坡.(3)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由功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组合而成的.即:“焦/秒(J/s)”.为纪念瓦特,便用他的名字命名功率的单位,即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 表示(1W =1J/s).工程技术上,常用千瓦(kW)作为功率的单位(1kW =1000W).4.比较功率的大小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男、女“运动员”各一名,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登上教学大楼的某一楼层.为了比较“运动员”做功时的功率(做功的快慢),你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怎样测量?待学生回答后,让学生进行登楼比赛,让小组成员测出各项数据,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格规范解题步骤.学生计算完毕,教师可选取几个同学的解题过程进行实物投影展示,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励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请同组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计算的结果,看看是否一致. 再请不同组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计算结果,比一比谁登楼的功对比已学知识,分析比较新授课的内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思辩的能力.通过进一步的总结规律与讲授,可进一步使学生对功率的认识得到提升.趣味性实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教学小结┃。
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教学教案

11.2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教学目标:1、知道功率的概念,能用比较的方法得出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单位的含义并能形成具体的观念。
3、会计算简单的功率问题教学重点:探究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比较登楼比赛中谁做功更快的活动方案。
教学方法:讨论为主。
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叫做机械功?2、功的单位是什么?怎样正确测算功?二、新课教学(一)比较做功的快慢1、观察课文第7页活动1图11-10(a)、(b)所示的两种情况,各发生了什么事件?2、起重机和工人是否都做了功?做功的多少、快慢是否存在差异?3、课文上有两位同学就起重机和工人做功快慢问题展开讨论,各执一词。
阅读课文第7页,了解女同学和男同学各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参与他们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点评:课文上两位同学的说法都是片面的,不能只比较做功多少或只比较做功时间的长短,就像比较机械运动快慢一样,不能只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或只比较时间的长短,道理是一样的。
4、提出问题:应怎样科学比较做功的快慢?有几种方法,哪种方法更合理?(二)认识功率让学生回顾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想能否用同样的方法,如:在做同样多的功的情况下,比较做功时间的长短;在相同的时间内比做功多少。
来比较做功快慢。
1、阅读课文第8页,了解物理学中怎样定义功率,同时在课本上写出:功率=功/时间。
用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时间,在课本上写出功率的公式:P=W/t2、阅读课文第8页,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公式中各物理量所采用的单位:功率:瓦(w),功:焦(J),时间:秒(S)。
工程技术上,功率单位常用千瓦(kW),1kW=1000W。
3、做课文第8页“活动2”,设计登楼“谁做功更快”比赛。
方案:(1)了解比赛要求:班上各学习小组选出男女各一名,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登上教学大楼的顶层,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
(2)讨论比赛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用什么方法测量做功多少和做功时间?具体测量方法:①测量登楼的高度②测量他们的体重。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功率单位的含义,会计算有关功率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建立功率概念的过程,理解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认识功率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
2、通过测量活动的组织安排,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功率的概念,计算有关功率的问题。
【教学方法】观察引导、课上交流、巩固总结。
第一课时一、复习提问1.速度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它的定义是什么?2.功的计算公式是什么?二、导入新课力做功时,不仅有多有少,还有快有慢。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不仅要关注做功的多少,更要关心做功的快慢。
从下列问题引入新课:甲同学把一桶水提到2楼用了30秒,而乙同学把同样的一桶水提到2楼却用了40秒,问谁做功快?如果甲物体1分钟做了300J的功,而乙物体40秒钟做了240J的功,问谁做功快?从而提出物体做功的快慢用功率表示来引入新课。
三、新课学习比较做功的快慢活动1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演示】(媒体展示)课本图11-10,两位同学在比较如图所示的人利用起重机和滑轮做功的快慢时,各执一词。
【提问】对于“两位同学”的说法,你是怎样理解的?你的看法怎样?让学生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
学生可以得出:两位同学的说法都是片面的,不能只比较做功多少或只比较做功时间的长短。
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必须同时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物体做了多少功,二是物体做功所用的时间。
1.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3.功率的定义式:P=W/t4.功率的单位:瓦特(符号W)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5.物理意义:1瓦表示物体在一秒钟内完成的功是1焦。
6.介绍功率另一个单位:1马力=0.735千瓦=735瓦。
11.2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教案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1.2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率的概念,能用比较的方法得出功率的概念;(2)知道功率单位的含义并能形成具体的观念;(3)会计算简单的功率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功率的概念的教学,使学生体验概念类比的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意义及计算。
四、教学难点功率的概念和有关计算。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功的概念,那么无论是人做功还是机械做功,都有做功快慢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做功的快慢。
(二)讲授新课1、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师: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方法有几种?生:比较做功的快慢方法有两种,相同时间比做功的多少和做功相同时比所用时间。
2、功率和测算功率的方法师:为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我们引入了速度的概念,为了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功率的概念。
对比速度的概念,我们如何定义功率这个概念呢?生:把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定义为功率。
师:如果用P表示功率,对比速度的计算公式,功率的计算公式应该是怎样的呢?生:P=W/t。
3、师:根据公式,功率的单位是什么?生:J/s。
师: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由功和时间的单位复合而成的,就是J/s,后人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瓦特对物理学的贡献,用他的名字作为功率的单位,简称瓦,符号W。
常用单位还有千瓦(kW)。
1kW=1000W优秀运动员长时间运动的功率70W表示该运动员在1s内做了70J的功。
4、(1)挖掘机在1min内做了7.2×106J的功,求挖掘机的功率?(2)人在3S内做功150J,求人的功率?请在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到黑板上演算,然后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强调应用公式进行有关功率计算的一些注意问题。
并充分肯定基础一般的同学取得的成绩,激励基础不好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一些动物和交通工具的功率。
在1s内将两个鸡蛋举高1m,做功的功率约为1W,学生从一楼走到二楼的时间花了30S,通过简单计算可得这个同学上楼的功率约为60W。
11.2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课件)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感悟新知
知3-练
(1)实验原理分析:根据功率公式P=Wt 可知,为了测 量登楼功率,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登楼所做的功W及登楼 所用的时间t。
①其中可以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_登__楼__所__用__的__时__间__t_。
感悟新知
知3-练
②小军在登楼时,需要克服自身的重力做功,为此需 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小__军__的__质__量__m__、_从__一__楼__到__三__楼__的__高__度__h。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析:功率的公式为P=Wt ,选项A中因不知做功时间而无 法确定功率大小;由W=Pt可知,选项B中,因时间不确 定而不能确定做功多少;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选项D中,因做功的多少未知 而不能确定功率的大小。 答案:C
感悟新知
知2-练
2. 甲机械比乙机械的功率大,表示两机械在工作时( C ) A. 甲做功多 B. 甲更省力 C. 甲做功快 D. 甲用时少
知1-讲
感悟新知
知1-讲
感悟新知
知1-讲
如果两物体做功所用时间、做功多少都不相同, 我们可以根据“做功多少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来判 断物体做功的快慢。
感悟新知
知1-讲
思想方法 控制变量法:影响做功快慢的因素有做功的多少和做功时 间长短。为了描述其中一个因素与做功快慢的关系,应该 保持另一个因素相同。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感悟新知
知2-练
3. [中考·天津] 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于 2023年5月18日在天 津开幕,大会上展示了可穿戴的“外骨骼”机器人。参 观者戴上该设备,轻松地将 50 kg的物体匀速举高 1 m, 用时 2 s,此过程中对物体做功__5_0_0__J,功 率为 _2_5_0___W。(g取10 N/kg)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1.2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_教学设计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1.2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何为功,学会比较不同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理解功率的概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和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责任感2. 教学重点•理解如何比较不同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理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 教学难点•学生对不同力量对物体做功的比较理解•学生对功率的计算和概念理解4. 教学准备•物理实验器材和装置:弹簧测力计、挠度测量装置等•教学课件:包含相关概念和实验步骤的课件5. 教学过程5.1 导入和激发兴趣(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并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时候我们用力的时候,物体却不动呢?还有,为什么有时候物体只需轻轻一推,就能移动呢?”请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5.2 知识讲解和实验展示(15分钟)•讲解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展示一组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对物体进行推动,并记录挠度,然后计算所需的功。
观察不同力下挠度的变化情况。
5.3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30分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在相同的时间内,力越大,物体做的功越多,你能解释为什么吗?2.在相同力的情况下,推动物体所需的时间越短,你能解释物体做功的情况吗?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不同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5.4 概念解释和辅助示例(20分钟)•解释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举例说明不同力下的功率计算5.5 小结和讲评(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针对实验结果进行讲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不同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比较和功率的计算方法。
6. 课后作业•完成课后习题,练习计算不同力对物体做功和功率。
•思考并写一篇关于工作、功和功率的小短文,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提问, 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一)怎样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
(二)功率与测算功率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2、怎样计算功?功的国际单位是什么?
无论是人做功,还是利用机械做功,都有做功快慢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物体做功的快慢。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将 12 块砖搬到二楼,每块砖重为10 N, 楼高为 3 m ,由 abc 图可知在 6min 的时间里,甲搬 12 块砖,乙搬 6 块砖。
分析可得:在相同的时间里,比较物体做功的多少,做功多则做功快。
由 abcd 图可知同样搬 12 块砖,甲用了 6min ,乙用了 12min
分析可得: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间的长 短,时间短则做功快。
教
学
反
思
通过总结归纳得出:(1)、在相同的时间里,比较做功的多少。
(2)、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若做功和时间都不相同,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呢?
为了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了功率这个物理量,功率如何定义?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功率用符号P表示,功用符号W表示,时间用符号t表示。
功率的公式:P=W/t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知道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能说明有关问题并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会用不同的方法判断做功的快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调查了解常用机械的铭牌,了解机械功率。
教学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功率的计算
教较法、观察法、讨论法
(3)、公式:P=W/t
(4)、功率国际单位为瓦特,简称瓦,符号W。
在工程技术上常用单位是:kW,换算关系:1kW=103W。
学生观察,通过教学实践检验,发现学生兴趣非常浓厚。观察完实验,学生基本上能觉察到力做功时,不仅有多有少,而且有快有慢。且做功快慢不仅与功的多少有关、还与做功所用的时间有关。且很自然的的采用控制变量的观察分析上述实验,针对小实验3,学生通过类比,非常清楚的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来处理。课堂教学也十分顺利。
1、课本作业1、2、4。
2、补充:实验探究:如何测出人上楼的功率?需要哪些器材,写出实验步骤及表达式。
13.4做功的快慢
1、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的方法:
(1)、在相同的时间里,比较做功的多少。
(2)、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2、功率
(1)、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由功和时间的单位组合而成的,为J/s,后人为了纪念物理学家瓦所作出的贡献,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功率的单位,即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1W=1J/s,在工程技术上常用kW作为功率的单位。换算关系:1kW=103W。
请同学们观看课本中的图片,了解一些物体的功率。
信息窗:了解机器铭牌中的一些数据,功率是其中的一项。知道机器中功率表示的物理意义。
例题:起重机用钢绳吊起一个重10000N的货物,在10s内沿竖直方向上匀速上升10m,求:钢绳拉起重物的功率有多大?
1、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
2、功率表示的物理意义。
3、功率的定义、公式及单位。
1、高出水面30m处有一个容积是50m3的水箱,要用一台离心式水泵抽水给水箱,1h能把水箱充满即可。这台水泵的功率至少是多少KW?(取g=10N/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