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win7+office2010)课件 第十章 数据库技术基础

合集下载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7+Office 2010)配套课件(252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7+Office 2010)配套课件(252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7+Office 2010) 配套课件
教材
• 第0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经成为人类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基础操作,也成为人们在各行各业工作的必备知识。本章将主 要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组成以及工作原理等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 1.2 计算机的分类与应用 1.3 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4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5 计算机中的数制与编码 1.6 鼠标与键盘的基本操作
2.1.2 使用桌面任务栏
Windows 7操作系统的任务栏是位于系统桌面下方的一个条形区域,它显示了系 统正在运行的程序、打开的窗口和当前时间等内容,用户通过任务栏可以完成许多操 作。
1. 操作任务栏按钮 2. 使用通知区域 3. 设置系统时间 4. 【显示桌面】按钮
2.2 使用窗口
窗口是Windows系统里最常见的图形界面,外形为一个矩形的屏幕显示框,是 用来区分各个程序的工作区域,用户可以在窗口里进行文件、文件夹及程序的操作 和修改。Windows 7系统的窗口操作加入许多新模式,大大提高了窗口操作的便捷 性与趣味性。
1.5.3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法
数据是指能够输入计算机并被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字母和符号的集合。平常所看 到的景象和听到的事实,都可以用数据来描述。数据经过收集、组织和整理就能成为 有用的信息。
1. 计算机中数的单位 2.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1.5.4 计算机的常用编码
字符又称为符号数据,包括字母和符号等。计算机除处理数值信息外,大量处理 的是字符信息。例如,将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输入到计算机时,人与计算机通信时所 用的语言就不再是一种纯数字语言而是字符语言。由于计算机中只能存储二进制数, 这就需要对字符进行编码,建立字符数据与二进制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便于计算 机识别、存储和处理。

教学课件 新编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 7+Office 2010版)(第三版)

教学课件 新编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 7+Office 2010版)(第三版)

1.3.2 各类数制间的转换
2.十进制数转换成任意r进制数 例:( 9.6875 ) 10 = ( ? ) 2 用除2取余法求出整数9对应的二进制
用乘2取整法求出小数部分0.6875的二进制1)2
29
---- 余数为 1
24
---- 余数为 0
22
---- 余数为 0
21
---- 余数为 1
0
(9) 10= (1001) 2
0.6875×2=1.375 …… 取出整数1 0.375×2=0.75 …… 取出整数0 0.75×2=1.50 …… 取出整数1 0.5×2=1.00 …… 取出整数1
(0.6875)1 0 =(0.1011)2
1.3.2 各类数制间的转换
1.数制的基本概念
(2)R进制计数制 对比十进制数可以得出,任意R进制计数制同样有基数R、位权和按权展开
表示式。如二进制的R为2,十六进制R为16等。
① 基数:一个计数制所包含数字符号个数称为该数制的基数,用R表示
十进制
R=10, 可使用0,1,2,3,4,5,6,7,8,9
二进制
R=2 , 可使用0,1
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
ENIAC(埃尼阿克):1946年诞生在美国宾夕法尼 亚大学,元器件为:18000支电子管、70000个电阻、10000 支电容,性能为重30吨,耗电150千瓦,速度5000次加减运 算/秒;用途:火炮弹道计算。该计算机不具备“存储程序” 的功能。
冯.诺依曼结构: 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或指令 计算机的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 和输出设备组成 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内且能自动执行
第四代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几万 亿~十万亿次,出现了微型计算机,应用到各行各业,正向多媒 体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发展

大学计算机基础— Windows 7+Office 2010第10章

大学计算机基础— Windows 7+Office 2010第10章

10.1 信息安全概述
2.安全机制
加密机制 数字签名机制 访问控制机制 数据完整性机制 鉴别交换机制 业务流量填充机制 路由控制机制 公证机制
10.1 信息安全概述
10.1.5 信息安全评价标准
国际安全标准:通用准则(CC) 我国安全标准: 1999年9月13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审 查通过并正式批准发布由公安部组织制定的《计算机信息系 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国家标准(GB17859-1999),
10.2 信息安全技术
Playfair体制根据下列规则一次对明文的两个字母加密: ① 属于相同对中的重复的明文字母将用一个填充字母进行分 隔,因此,词balloon将被加密为ba lx lo on。 ② 属于该矩阵相同行的明文字母将由其右边的字母替代,而 行的最后一个字母由行的第一个字母代替。例如,ar被加密 为RM。 ③ 属于相同列的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字母将由它下面的字母代替,而列的最 后一个字母由列的第一个字母代替。例如,mu被加密为CM。 ④ 否则,明文的其他字母将由与其同行,且与下一个同列的 字母代替。因此,hs成为BP,ea成为IM(或JM,这可根据加 密者的意愿而定)。
第10章 信心安全与职业道德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信息安全概述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 网络安全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 标准化与知识产权 职业道德与相关法规
10.1 信息安全概述
10.1.1 信息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1.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
自然威胁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抗拒的自然事件对计算机系统的 威胁。 人为威胁 无意威胁、有意威胁 信息系统自身的缺陷
已于2001年1月1日执行。

《大学计算机基础》35 - 数据库技术应用基础:数据库概述测试题含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35 - 数据库技术应用基础:数据库概述测试题含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35 - 数据库技术应用基础:数据库概述测试题含答案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数据描述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数据和它的语义是不可分的B、数据就是数字(正确答案)C、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D、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目标是()地共享数据。

[单选题] *A、简单B、安全C、高效D、以上所有(正确答案)3、定义了物理存储中数据是怎样在哪里组织的模式是()。

[单选题] *A、外模式B、内模式(正确答案)C、模式D、以上都不对4、内模式的改变不会影响到(外)模式,这称为()。

[单选题] *A、物理独立性(正确答案)B、逻辑独立性C、内部独立性D、外部独立性5、模式的改变不会影响到外模式(或应用程序),这称为()。

[单选题] *A、物理独立性B、逻辑独立性(正确答案)C、共享独立性D、内外独立性6、数据库系统的多级结构中,不包含()。

[单选题] *A、模式B、外模式C、中模式(正确答案)D、内模式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数据库技术管理数据特点的是()。

[单选题] *A、数据独立性强B、集中控制数据C、提供数据安全保障D、数据冗余很高(正确答案)8、MySQL是一个()。

[单选题] *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正确答案)C、数据库系统D、硬件9、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

[单选题] *A、采用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B、包括数据库管理员、计算机软硬件以及数据库系统C、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种数据管理软件(正确答案)D、包括操作系统在内的数据管理软件系统10、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单选题] *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正确答案)C、数据模型D、应用程序11、DBS是指()。

[单选题] *A、数据B、数据库C、数据库系统(正确答案)D、数据库管理系统12、DBA是指()。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教程课件-实验6 Access2010数据库技术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教程课件-实验6 Access2010数据库技术基础
图6-1-7“表格工具-设计”选项卡的“工具”组
实验项目6.1.2 创建数据表
操作提示
步骤5:在“快速访问工具栏”中,单击“保存”按钮。在打开的 “另存为”对话框中,输入表的名称“学生”,如图6-1-8所示, 然后单击“确定”按钮。最后生成的学生表如图6-1-9所示。
图6-1-8“另存为”对话框
图6-1-9“学生”表的设计视图
图6-1-2“可用模板”窗格
实验项目6.1.1 创建数据库 操作提示
步骤3:最后在右侧窗格下面单击“创建”按钮,即可新建一个文 件名为“学生-课程.accdb”的空数据库。如图6-1-3所示。
图6-1-3“学生-课程”数据库窗口
实验项目6.1.2 创建数据表
任务描述
在“学生-课程”数据库中创建如图6-1-4所示的“学生”表。
实验6.2 在Access数据库中创建查询
【实验目的】
(1)理解查询的基本概念。 (2)掌握在Access数据库中创建查询的基本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验6.2 在Access数据库中创建查询
实验项目6.2.1 创建查询
任务描述
在“学生-课程.accdb”数据库中创建名为“女生情况”的查询, 结果要求显示学号、姓名和班级。查询结果如图6-2-1所示。
图6-1-1“Microsoft Access”窗口
实验项目6.1.1 创建数据库 操作提示
步骤2:选择“文件”-“新建”命令,出现“可用模板”窗格。 在“可用模板”窗格中,选择“空数据库”选项,在“文件名”文 本框中输入数据库名:“学生-课程”,然后单击“文件名”文本 框后的打开文件夹按钮 对保存位置进行设置(在这里选择“实验 指导素材库\实验6\实验6.1”文件夹),如图6-1-2所示。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1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1
第7章 多媒体技术简介 第8章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
第9章 Access数据库技术基础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明和创造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大 事,计算机的应用现今已渗透到人类应用的各个方面,由此人类 和计算机息息相关。 本章向读者介绍了计算机的产生、发展、特点与应用,此外 在本章还将向读者介绍信息(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以 及计算机的安全常识。
图1-1 算筹与算盘
我国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建设时用的手摇计算机 手摇计算机
( 2)软件: 1854年,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George Boole), 设计了一套符号,表示逻辑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并 规定了运算法则,把形式逻辑归结成一种代数运算, 从而建立了逻辑代数,应用逻辑代数可以从理论上 图1-5 乔治· 布尔 解决具有两种电状态的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 件问题,为现代计算机采用二进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发表的论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 判定问题的应用》,给出了现代电子数字计算机的 数学模型,从理论上论证了通用计算机产生的可能 图1-6阿兰•麦席森•图灵 性。 1945年6月,美籍匈牙利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 (John Von Neumann),首先提出了在计算机中“存 储程序”的概念,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 理论。 布尔、图灵和冯.诺依曼如图1-5~图1-7所示。
( 1)硬件。自古以来,人类就不断地追求先进的计算工具。早在古 代,人们就为了计数和计算发明了算筹、算盘、计算尺、机械计算器、 差分机和分析机等,机械计算机在程序自动控制、系统结构、输入输出 和存储等方面为现代计算机的产生奠定了技术基础,如图1-1~4所示。
图1-2 现代计算尺 图1-4 差分机和分析机 图1-3 帕斯卡机械计算器

计算机应用基础(wiandows7+office2010)_单元1

计算机应用基础(wiandows7+office2010)_单元1

PCI总线——外围部件互连总线
任务2 认识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计算机硬件系统
硬盘系统——存储数据或程序,数据癿交换不暂存 指标: 容量:20G、30G、40G、60G、80G、1T、…… 速度:寻址时间:10~16 ms 转速:5400rpm、7200rpm(转/分钟)
数据传输速率:Serial ATA 1.0可达150MB/s,并行ATA(即ATA/133)
任务1 了解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
根据使用的电子元器件不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4代。
任务1 了解计算机——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及应用
计算机癿特点:
运行速度快,计算能力强。
计算精度高,数据准确度高。 具有超强的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自劢化程度高。
任务1 了解计算机——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及应用

DVD+R/+RW DVD+R/+RW 飞利浦 飞利浦、索尼、理光和惠普,微软 稍巩
抖劢速率低,丌适合高速刻录 抖劢速率高,适合高速刻录
DVD-R比较适合注重刻录盘片兼容性尤其是打算刻录DVD影碟癿用户购买,由 亍DVD-R癿高速刻录表现丌是徆理想,因此大家购买8X DVD-R光盘即可。而 DVD+R则适合注重盘片刻录速度以及刻录稳定性癿硬件玩家或办公用户购买, 毕竟DVD+R癿整体刻录质量好亍DVD-R。当然,如果大家只是打算单纯保存一 些数据,对刻录速度和兼容性没有明确要求癿话,那么无论是DVD-R还是+R都 能徆好地满足大家癿要求。
计算机癿应用领域:1、信息处理(例办公自劢化)
任务1 了解计算机——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及应用
计算机癿应用领域:2、科学计算(例气象计算)
任务1 了解计算机——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及应用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win7+office2010)课件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win7+office2010)课件
机器语言就是计算机指令代码的集合,它是 最低层一级的计算机语言。用机器语言编写 的程序CPU可直接识别并执行。
机器语言编写程序的难度较大,容易出错, 不易排错,几乎不能移植 。
汇编语言是采用能帮助记忆的英文缩 写符号代替机器语言的操作码和操作 地址所形成的计算机语言,又叫符号 语言。
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也比机器语言 编写的程序易读、易检查、易理解。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的任务是接受操作者提供给计 算机的原始信息,并将其转换为计算机 能识别和接受的信息方式。
最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和鼠标。
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的主要作用是把计算机内部的 数据转变为人们习惯接受的或能被其他 机器所接受的信息形式输出。
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和打印机。
1.2.2 计算机软件系统
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可在不同类型 的计算机上运行。
3、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 数据库是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存放的相关的
数据集合,这些数据是按一定的结构组织起 来的,可服务于多个程序。 数据库按结构可分为网状数据库、层次数据 库和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由于具有良好 的数学性质及严格性,因而成为数据库系统 的主流。
名字:ENIAC 研制目的:军事上的需要 诞生时间:1946年 运算速度:5000次加法/秒 采用元器件:电子管(18000个) 意义:宣布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二、电子计算机的分代
代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时间 1945~1958 1959~1964 1965~1970 1971~今

时间
典型CPU
第一代 1971~1973 4004、4040
第二代 1974~1977 8080、808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1 Access 2010的启动、退出 及对象
1.Access 2010的启动 2.Access的退出 3.Access 2010数据库的对象
表 查询 窗体 报表 页 宏 模块
Access 2010的启动界面
10.2.2 Access 2010的工作界面
1.功能区
2.命令选项卡 (1)“开始”选项卡
1.人工管理阶段
数据不保存
没有专门的软件管理数据
数据不能共享 2.文件系统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数据与程序之间的关系
数据可以长期保存
有专门的软件管理数据
文件组织形式多样化
数据独立性差
文件系统阶段数据与程序之间的关系
3.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结构化 数据独立性高 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 统一的数据控制
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与程序之间的关系
第10章 数据库技术基础
数据库的基本知识 Access 2010数据库的建立和 维护
Access 2010数据库对象操作
10.1 数据库的基本知识
10.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0.1.2 数据库中的常用术语 10.1.3 数据模型 10.1.4 关系数据库
10.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
1n
下面举一个实例,如“教学管理”中涉及的实体有:
(1)学生:有学号、姓名、性别等属性。
(2)课程:有课程号、课程名、学分等属性。
(3)教师:有教师编号、教师名称、职称等属性。
(4)成绩:有学号、课程号、成绩等属性。
实体之间的联系有:
(1)一个教师可以讲授多门课程,所以教师和课程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 (2)一门课程可以被多个学生所选修,一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所 以课程和学生之间是多对多联系。
10.3.1 表的操作
10.3.2 查询操作 10.3.3 窗体操作 10.3.4 报表操作
10.3.1 表的操作
1.数据类型 2.表结构 3.数据表的创建 4.记录的添加 5.记录的删除 6.记录的修改
10.3.2 查询操作
1.查询的类型 选择查询 参数查询 交叉表查询 操作查询 SQL查询 2.创建查询
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
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 管理员(DBA)和一般用户构成,
用户
应用程序
DBMS 操作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
数据库
10.1.3 数据模型
1.实体联系模型 实体(Entity)。 码(Key) 域(Domain) 联系(Relationship) 实体型 属性 联系
(2)“创建”选项卡 (3)“外部数据”选项卡 (4)“数据库工具”选项卡
3.上下文命令选项卡
4.快速访问工具栏
快速访问工 具栏
当前数据库文 件名称
控制按钮名 称
5.导航窗格
展开的“导航窗格”
折叠的“导航窗格”
“导航窗格”的快捷 菜单
“浏览类别”菜单
6.选项卡式文档
选项卡式文档
“Access”选项对话框
2.窗体设计视图的结构
窗体设计视图
窗体设计视图的右键快捷菜单 窗体属性表
10.3.4 报表操作
1.报表的组成
报表的设计视图界面
2.报表的类型
纵栏式报表
表格式报表
图表式报表
标签式报表
3.创建空报表
“空报表”布局视图1
4.设置报表格式
“空报表”布局视图2
“格式”选项卡
5.添加背景图案 6.添加页码
2.关系操作 选择 投影 连接
3.关系完整性约束 (1)实体完整性 (2)参照完整性 (3)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10.2 Access 2010数据库的建 立和维护
10.2.1 Access 2010的启动、退出 及对象
10.2.2 Access 2010的工作界面
10.1.2 数据库中的常用术语
1.数据 数据(Data)是指能被计算机存储和处理的反映客观实体 信息的物理符号。 2.数据库 数据库(Data Base,DB)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 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商品化的软件,它的作用是为用户 提供一个建立、维护和使用数据库的环境。
报表“属性表”面板 报表属性设置结果
“页码”对话框图
添加页码的设计视图
添加页码后的效果图
7.添加日期和时间
“日期和时间”对话框
添加系统日期的设计视图1
添加系统日期后的报表效果图
查询设计视图
设置查询所需要的字段和条件
“另存为”对话框 信息学院学生基本信息查询结果
3.编辑查询
查询对象快捷菜单
“删除列”按钮
字段快捷菜单
字段属性对话框
4.总计查询
总计查询的设计
5.参数查询 6.操作查询
参数查询设计视图
“输入参数值”对话框
10.3.3 窗体操作
1.创建窗体
“窗体”组
使用“窗体”创建窗体
教师 编号
姓 名
职称
课程编 号
课程 名
学 分
教 师
讲 授
课 程
学 号
学 生
姓 名
性 别
选 修
学 号
课 程号
产 品号
2.常用的数据模型
(1)层次模型 (2)网状模型 (3)关系模型
院系
教研室 教师
班级 学生
课程
院系
教研室 教师
课程
班级 学生
聘书
课程表
10.1.4 关系数据库
1.关系模型中的术语 关系 字段 记录 关键字 表(关系) 关系数据库
7.视图 8.工作区 9.Backstage视图
Access 2010工作区
Backstage视图
10.2.3 创建Access 2010数据库
1.使用模板创建数据库
利用模板创建数据库对话框
自动方式创建的数据库对象
2.创建空白数据库
创建空白数据库
新建空白数据库“表1”的数据表视图
10.3 Access 2010数据库对象 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