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若干问题思考

合集下载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几点思考_王怀义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几点思考_王怀义

10μm~40μm,不同之处在于II级粉煤灰10μm的细颗粒 较多,而S75矿粉则在20μm~40μm的颗粒较多。如果水
三、小水胶比的发展
泥的颗粒分布再宽一些,使颗粒粒径不过于集中,则其长
小水胶比大量采用,使混凝土不再是传统理论中骨料
期水化性能和抗裂性能应能得到提高。
为框架的结构,而是骨料悬浮于水泥浆体中,强度也不再
同时,我们在谈到水泥过细的时候,对于水化较快的磨
颗粒级配。从这三种常用胶凝材料的颗粒分布可知,普 细矿渣,也不建议磨的过细以减小自身收缩。例如,廉慧珍
硅水泥颗粒分布较为集中,颗粒粒径集中在30μm左右; 团队1999年在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中,对于腐蚀环境中的混
II级粉煤灰和S75矿粉颗粒分布较宽,颗粒粒径均分布于 凝土掺加的磨细矿渣,就要求比表面积不大于400m2/kg。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理是按照1m3混凝土拌和物由 各种原材料紧密堆积而成,即1m3混凝土体积等于各原材 料绝对密实体积之和(即不计各原材料内部孔隙)。过去 水泥、砂石的表观密度变化不大,所配制混凝土表观密度 变化也不大,因此为了简化试配,对水灰比为0.5左右的混 凝土假定表观密度为2400kg/m3,对高强混凝土假定表观 密度为2450kg/m3,试拌后实测差别不大。但是如今普遍 使用较大掺量的矿物掺和料,其密度与水泥密度相差较 大,按上述假定的表观密度计算,则体积都会大于1m3,掺 和料越多,大得就越多。因此从根本上还是应当使用绝对 体积法[12]。
3. 水泥变细
有数据表明,随着水泥细度(比表面积)的增加,混凝 土自收缩增加、抗拉强度下降、抗冻性变差,长期强度(数 年后)出现下降[4]。
细度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硬
98 CHINA CONCRETE 2016.07 NO.85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和施工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和施工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和施工中若干问题的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对于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和施工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施工;问题;探讨;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水泥混凝土路面通常称白色路面,是一种高级路面。

它是以水泥作为胶凝材料与矿质集料胶结而成的整体构造物。

该路面强度高、刚度大、抗变形能力强,故又称为刚性路面。

用于道路建设已有百年。

相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来说,因其具有强度大、承载力强,刚度大、扩散荷载能力强,耐久性好、抗侵蚀能力强,稳定性好、特别是水稳定性好的优点,故在高级、次高级路面建设中占有相当的比例。

近年来,由于地方经济的增强,交通量猛增,大型车辆轴载成倍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多方面问题作用下,投入使用3~5年后就出现了大量的早期破坏现象,严重缩短了使用寿命,使道路使用年限远远小于设计年限。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特点水泥混凝土路面裸露于大自然中,直接承受行车荷载和自然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

1.1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温度、湿度2 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温度梯度直接导致水泥混凝土面板的弯曲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路基、基层受湿度影响使强度变化而产生对面板的破坏。

自然因素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应力的作用是很大的。

1.2行车荷载车辆在路面行驶是以滚动形式运动的,车轮作用于路面上的力主要有垂直力和水平力。

垂直力包括车轮荷载产生的静压力及因路面不平整引起车辆行驶中跳动的冲击力;水平力则是由于车辆变速及制动对路面的切向作用力。

垂直静压力的大小是以车辆后轴的轮重为依据的。

不同型号的车辆,后轴轮重相差较大,但作用于路面的单位压力相差并不悬殊,约在0.45m pa~0.7m pa 之间,仅轮迹圆面积不同而已。

水平摩阻力在一般匀速条件下并不大,约为垂直压力20% ~30% ,但在变速或制动时,水平力可增至垂直压力的80% 。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配合比设计与调整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配合比设计与调整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配合比设计与调整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配合比的设计和调整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配合比能够确保路面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本文将就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配合比设计和调整进行探讨。

一、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如下:1. 确定目标性能:在进行配合比设计之前,需明确路面所需的目标性能,如抗剥落性、抗滑性、耐久性等。

根据目标性能的不同,配合比的设计也会有所差异。

2. 确定沥青品种和级配:根据施工地区的气候条件、交通量以及沥青品种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沥青品种。

同时,根据所选沥青品种,进行级配设计,即确定石料的种类和粒径分布。

3. 控制沥青用量:沥青的用量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凝土的性能和成本。

在配合比设计中,需要合理控制沥青的用量,以满足路面的要求,同时尽量节约材料。

4. 控制颗粒间隙:颗粒间隙是指石料之间的空隙,对沥青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适当控制颗粒间隙的大小,可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配合比调整的方法和原则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对配合比进行调整。

配合比调整的方法和原则如下:1. 增加或减少沥青用量:如果路面的性能未能满足要求,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沥青的用量来调整配合比。

增加沥青用量可提高路面的柔性和抗裂性,但同时可能会降低强度;减少沥青用量则相反。

调整沥青用量时需要进行试验,以确保达到预期的效果。

2. 调整石料粒径:石料的粒径大小对沥青混凝土的性能有较大影响。

通过调整石料的粒径分布,可以改变沥青混凝土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采用粗细石料搭配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但可能会降低柔性;采用细石料可以提高柔性和耐水性,但可能会降低强度。

3. 添加改性剂:在调整配合比时,可以考虑添加适量的改性剂。

改性剂可以改善沥青的性能,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常见的改性剂有SBS改性剂、APP改性剂等。

关于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思考

关于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思考

关于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思考摘要:水泥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工程材料,对结构物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而水泥混凝土是一种复合材料,由水泥、水、砂、石以及外加剂等材料构成。

文章分析了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以及各阶段设计中应满足的水泥混凝土性能要求,同时提出了配合比设计的影响因素,以供设计人员在配合比设计时参考。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影响因素引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对混凝土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当满足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以及经济性四方面的要求,掌握这四方面要求的影响因素,设计人员可以更好地进行配合比设计。

1 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开展配合比设计之前,应当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例如:①仔细阅读工程图纸,掌握各个构件的最小截面尺寸和钢筋之间的最小净距,粗集料选择时最大粒径不超过构件最小截面尺寸的1/4,并且要低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②掌握工程施工时运用的各种施工技术,如混凝土凝结时间、功能性方面的要求及机械化程度等,从而使设计人员更合理地选择外加剂等[1]。

对于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通常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①初步配合比设计阶段;②基准配合比设计阶段;③试验室配合比设计阶段;④施工配合比设计阶段。

1.1初步配合比设计(1)确定配置强度;为了使混凝土在工程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的保证率,在配合比设计时应当确定一个配置强度。

例如当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40时,可以根据公式f cu,o≥f cu,k+1.645σ计算出配置强度[2]。

(2)水胶比的确定;根据公式计算水胶比,f b指胶凝材料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如胶凝材料中含有粉煤灰或粒化高炉矿渣粉,则需考虑其带来的实测强度影响。

(3)最大水胶比校核;当水胶比过大或水泥用量偏少时,硬化后的水泥混凝土构件内部会残留大量孔隙,导致混凝土不密实,从而影响混凝土耐久性,因此应当根据耐久性要求,验证计算出的水胶比能否满足最大水胶比要求。

对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若干问题的讨论

对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若干问题的讨论

对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若干问题的讨论【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本文主要通过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探究,包括混凝土原材料的各项质量指标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和施工人员的素质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建筑工程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作为工程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混凝土施上中的质量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我们在施工中能严格按照以上的控制要点进行施工,控制好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就一定可以使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1.混凝土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1.1 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此现象主要表现在混凝土结构物的外表。

产生的原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拌和过程中未按配比配料,造成石子多。

水泥、砂子少;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拌和机存在毛病或缺陷;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溜槽致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混凝土施工时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模板缝隙末堵严,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1.2 麻面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麻面是最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混凝土建筑施工而言,麻面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有一下几点:首先是麻面会使得建筑工程的建筑物混凝上表面,或者是建筑物的小范围内出现建筑缺浆、不光滑甚至是存在众多的凸凹坑等现象。

其次,虽然满面对于建筑整体质量和承受能力而言没有根本性的影响,但是却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建筑物的墙体、地面美观程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物的性能追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可以供工业或者是民用使用,而是更关注于在高质量建筑物之下的美观状况,作为影响建筑物美观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麻面问题更是深受建筑工程设计师和施工单位的关注。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 普通混凝 土拌 合 物 性 能 试 验 方 法标 准 》 G 500 — ( B08
20 ) 2 1 1 0 2 第 . . 条规定 : 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 的取样应从 同一 盘混凝 土或 同一车混凝 土 中取 样 , 样量 应多于 试验所 需量 取 的 15倍 , . 且宜不小于 2 L 0 。但是 , 在混凝 土配合 比设计 过程
设计结 果造成影响 。为 了设计结 果符 合评判 条件 的要求 , 如
何 克服哪些 不利 因素, 检测技术人 员而 言 , 对 显得 尤为重要 。
在部分 检测 室咨询普通混 凝土 配合 比设 计 问题 时 , 本人 发现

些问题 , 出和分析如下 。 提 1对部分 问题 的探讨
1 1试 配 量 大 小 、
普通混 凝土配合 比设计其结果是否 合理 、 , 科学 它的评判
条件有 : ①是否 满足设 计 ( 强度 等 级 ) 求 ; 要 ②是 否满 足施 工
则不 如砂 浆量多的 , 以致该个 试件强度低而影 响同组 的强 度 ; ② 同样 的搅拌 机 、 地板 和成 型工具 , 吸附 水泥 浆 的量 是相 当 的 , 同量 的拌 和物失 去相当量的水泥浆 , 不 强度受到影响程度 就不 一样 , 其敏感性 随着拌 和物量增 多而减少 ; 而且 , 和物 拌 散失 水泥浆后强度 自然随之散失一部分 。 我们选用炼石 P 0 25 卵 石 5— 0 il 、 . 4. 、 4 (n1 河砂 = . l) 23 计算 C 0强度 等 级 的配 合 比, 3 试配 强 度分 别 取 3 . MP 6 5 a与 3 . a 相差 12M a , 5 3MP ( . P )计算结 果水 泥用量 ( 在理 论上 ) 相

浅谈实验室混凝土配合比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实验室混凝土配合比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实验室混凝土配合比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混凝土的强度是混凝土质量的根本,而混凝土的质量是工程结构安全的重要保证,在整个工程质量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在实施施工中,因为实际施工条件和实验室的差别,并可能受到运输、浇筑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可能与实验室配置的混凝土强度有所出入。

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就施工现场执行实验室配合比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措施。

关键词:实验室;配合比;探讨1.实验室混凝土配合比存在的问题1.1环境条件的差异施工现场与实验室对材料的检测控制,在环境条件和技术手段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经设计的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商品混凝土的生产企业出于成本考虑的原因和经营管理理念上个人小算盘的客观存在,往往会在原材料品质的检测控制环节上,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如粗骨料粒径超标、级配不连续,细骨料含泥量、有机物含量等不合格,尤其是外加剂和活性粉煤灰等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上不重视,以次充好,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并且由于施工现场检测手段的局限性,从而造成混凝土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强度不足。

目前我国工程建设方面有着比较完善的配合比设计规范。

这些规范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三种:最大密度法,比表面积法,魏矛斯断档级配法。

我们较常用的是比表面积法和最大密度法。

这两种方法的根本都是追求混凝土的最大密实程度,从而满足设计要求的。

在混凝土设计中,着重考虑的是水胶比,砂率和水泥用量。

这些都是为了满足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

1.2实验室设计坍落度得不到保证混凝土坍落度检测是施工现场控制混凝土质量的一种直观而简单易行的方法。

它能很大程度上综合反映混凝土的工作性,同时能验证现场拌制的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配合比的要求。

如果原材料计量控制不严或用水量出现偏差,则必然在坍落度值上反映出来,只要坍落度实测值与实际值基本一致,就从配料和搅拌的过程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

然而,有的施工现场不做坍落度的检测,有的坍落度过大,造成离析,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你们有没有注意过公路呀?那些平坦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就像长长的灰色丝带,在大地上延伸。

可是,你们知道吗,这路面可不是随随便便用水泥和其他东西混在一起就铺成的呢。

比如说,我们就像在做一个超级大的蛋糕,做蛋糕的时候,面粉、鸡蛋、糖和油的比例得合适,这样蛋糕才好吃。

那水泥混凝土路面也一样,需要合适的配合比。

水泥就像是这个大蛋糕里特别重要的面粉。

它是让路面变得坚固的关键材料。

如果水泥放得太少,就好像做蛋糕时面粉不够,那路面就会很脆弱,车子在上面走啊走,路面可能很快就会出现坑坑洼洼的,就像我们在土路上走,一不小心就会踩出个小坑一样。

有个小村子,之前修了一条路,水泥放少了,没几年,路上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车子走起来颠颠簸簸,可不舒服了。

那除了水泥,还得有沙子呀。

沙子就像是蛋糕里的糖,它能填充在水泥的空隙里。

好的沙子就像细细的、干净的小颗粒,它们均匀地分布在水泥里。

要是沙子不干净,有很多泥土之类的杂质,就像蛋糕里混进了脏东西,那这个路面就不会那么结实了。

还有石子呢,石子就像是蛋糕里的坚果碎。

大颗大颗的石子让路面更有骨架,更能承受压力。

就像我们盖房子的时候,柱子里要有粗粗的钢筋来支撑一样。

要是石子太大或者太小都不行。

太大了,就像蛋糕里放了超大个的坚果,搅拌不均匀,路面容易裂开;太小了呢,又不能很好地起到支撑的作用。

水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哦。

水就像做蛋糕时的油,要适量。

水太多了,混凝土就会稀稀的,像面糊一样,根本没办法凝固成坚硬的路面。

水太少了呢,混凝土又会干巴巴的,不能很好地把水泥、沙子和石子粘在一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摘要:文章通過笔者的工作实践,阐述了路面混凝土原材料控制,从而进一步就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优化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措施,旨在为了确保路面混凝土质量,减少混凝土裂缝质量问题的发生。

中图分类号:U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024(2017)08-0083-02
引言
路面混凝土作为一种水泥混凝土材料,需要满足路面表面功能、摊铺、弯拉强度、耐久性等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具有较高的承载力、且稳定性好、耐久性好、方便维护等优点,从而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城市路面混凝土建设中,为了确保道路的使用功能,实现良好的工程效益,需要加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控制。

而要确保路面混凝土质量,减少路面裂缝、断板问题的出现,需要加强水泥混凝土的原材料控制及配合比设计。

下面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总结,就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1.路面混凝土原材料控制
1.1水泥
水泥是一种混凝土胶凝材料,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性能。

因此,为了确保混凝土道路质量,需要选用强度高、抗冻性好、耐磨性强的水泥,如专用道路水泥、硅酸盐水泥等,对抗折强度等级小于4.5MPa的中等类型的路面,应选用矿渣水泥。

对进仓水泥,可采用常规的检测方法,但要单独对各个厂家的水泥进行配合比试验,禁止混合使用不同厂家的水泥,以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另外,要考虑到水泥的颗粒细度,其颗粒越细,早期强度越高,混凝土收缩就越大,因此在水泥选用时,我们要重视后期水泥的强度增长。

1.2骨料
在骨料质量控制中,要对其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进行控制,尽可能降低骨料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避免混凝土出现干缩变形,防止道路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同时,我们还要重视碎石的颗粒级配,保证颗粒级配的良好性,以增加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抗压强度,降低混凝土使用成本。

粗骨料级配的不同,其抗压强度也不同,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确保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碎石混凝土与卵石混凝土相比,其抗折强度要高很多。

分析原因,是由于卵石表面光滑,且卵石与胶砂的粘结力远远低于碎石与胶砂的粘结力,从而使抗拉粘结面成为了混凝土抗折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在道路混凝土选择时,应选用碎石作为原材料。

另外,混凝土的抗折强度还会受到碎石尺寸的影响,其尺寸越大,混凝土抗折强度就越低。

如果碎石粒径较小,就会增大碎石的比表面积,提高混凝土砂率,从而造成混凝土出现干缩变形现象,导致路面收缩裂缝的出现。

因此,根据连续级配要求,在选用路面混凝土时,其碎石粒径最好选择以5—25mm连续级配。

由于砂子粗细对混凝土配合比影响较大,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按照设计、选择混凝土成分配合的原则,即在保证水灰比和坍落度不变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用水量,以得到不同细度砂子的混凝土成分配合。

1.3掺合料及外加剂
在掺合料及外加剂选择时,应确保掺合料及外加剂的用量,防止混凝土出现收缩现象。

同时,还要全面检验掺合料及外加剂的各项性能。

在选择粉煤灰时,应采用一、二级灰,实施粉煤灰中含碳量、需水量比、细度的控制,对于矿渣微粉,应采用S105。

在选择外加剂时,不但要考虑到它的适应性,还要考虑到水泥在较少用量时混凝土路面的高抗压、抗折强度,另外,还要考虑满足耐久性要求,同时,也应考虑到混凝土的收缩问题,一般选用高品质的聚羧酸外加剂。

2.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1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在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好砂率、水胶比、用水量三个因素。

其次,要考虑到混凝土抗折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

同时,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步骤要符合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规定,采用试配、计算、调整和优化的步骤后得出混凝土配合比。

2.2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注意事项
(1)不宜使用过多的掺合料。

如果粉煤灰使用量过多,在过振时将会导致粉煤灰漂浮在混凝土表面,当路面施工完毕后,若出现养
护不良问题,将会引起路面起粉问题,降低路面的耐磨性。

同时还会降低混凝土的抗冻性,导致混凝土出现硬化问题,以致早期混凝土发生开裂。

此外,在相同水胶比情况下,增加矿粉掺量,将会导致混凝土泌水现象的出现。

(2)尽量降低外加剂掺量。

目前来说,由于外加剂种类多,质量存在差异。

因此,在选择外加剂时要引起重视。

实践证明,外加剂掺量较多时,道路混凝土容易出现结壳现象。

3.工程实例分析
3.1工程概况
某市政道路,由于项目地势较低,一旦遇到雨天,就会受到积水的影响。

可见,在道路混凝土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本次采用混凝土配合方案。

为了防止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出现,在混凝土施工中,应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合理设计,并通过混凝土施工现场的试验来达到检验混凝土性能的目的。

3.2混凝土参数设计及检验
对道路混凝土裂缝分析,其原因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混凝土由于内外温差而产生一定的应力;一是混凝土结构受到的外部约束,使其与混凝土质点之间产生应力。

一旦混凝土施工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最大抗拉应力时,就会引起混凝土裂缝。

该道路施工中,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水化热进行试验,见表1。

其中,道路混凝土绝热温升测定数据结果为:0.5d、1d、2d、3d、5d、7d、14d、21d的温度分别为1.93℃、11.86℃、22.46℃、28.89℃、31.19℃、34.01℃、34.51℃和34.64℃。

可见,在施工中道路混凝
土温度变化不大。

根据表2分析得知,水泥、水、石、外加剂、粉煤灰等均设定不配合比参数,通过对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分析,结合当地环境因素提出道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此方案在工程福中中发挥了显著效果,减少道路裂缝问题的发生。

4.结语
综上所述,要合理控制好混凝土粉煤灰、外加剂添加量,以避免空隙率较大,影响到道路的耐久性。

且禁止使用精度不够的设备,以确保配合比设计的精确,保证道路路面的质量。

此外,在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过程中,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改善混凝土温度的控制程度,有利于改善道路交通环境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