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培训记录表(1)

合集下载

职业健康培训记录

职业健康培训记录

职业健康培训记录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学习培训记录
2018年1月12日
注:发主记录可另附纸,会后经整理与本纸合订一件
2018年2月9日
注:发主记录可另附纸,会后经整理与本纸合订一件
2018年3月16日
注:发主记录可另附纸,会后经整理与本纸合订一件
2018年4月13日
注:发主记录可另附纸,会后经整理与本纸合订一件
2018年5月11日
注:发主记录可另附纸,会后经整理与本纸合订一件
2018年6月15日
注:发主记录可另附纸,会后经整理与本纸合订一件
2018年7月13日
注:发主记录可另附纸,会后经整理与本纸合订一件
2018年8月10日
注:发主记录可另附纸,会后经整理与本纸合订一件。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预防培训记录表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预防培训记录表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防护用品的正 确选择
防护用品的维 护和保养
防护用品的佩 戴方法
防护用品使用 中的注意事项
应急处理和急救措施
培训内容:学习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和急救措施 培训目标:掌握急救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培训方式:讲解、演示和实践操作 培训效果:通过考核确保员工掌握急救技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措施
针对不同危害因素采取不同预防 措施,如佩戴防护用品、改变工 作场所布局等。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 病危害因素的认知和自我保护意 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建立完善的健康检查制度,及时 发现和诊断职业病。
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 与评估,确保工作场所符合国家 法律法规的要求。
• 培训时间:记录本次培训的具体时间,包括日期和时间段 • 培训地点:记录本次培训的地点,包括会议室或教室的名称和地址 • 参与人员:列出参与本次培训的人员名单,包括姓名、职务或职称等 • 培训材料:简要介绍本次培训所使用的教材、PPT或其他相关材料
培训记录表填写情况说明
培训时间、地点、 参与人员等信息 填写完整
YOUR LOGO
20XX.XX.XX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预防培 训记录表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 录
01 培 训 基 本 信 息 02 培 训 内 容 03 培 训 效 果 评 估 04 培 训 总 结 及 记 录 05 其 他 信 息
01
03
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效果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的设计 与发放
问卷调查的回收 与统计

15.职业健康培训记录表

15.职业健康培训记录表

中铁五局贵州夹岩水利北干渠1标工程安全培训授课人登记表
培训对象:项目管理人员培训主要内容:职业健康专项培训培训时间:2015年11月28日
培训(学习)记录
单位:中铁五局贵州夹岩水利北干渠1标
记录人:唐斌日期:2015年11月28日
安全培训照片
中铁五局贵州夹岩水利北干渠1标工程安全培训授课人登记表
培训对象:1#支洞施工班组培训主要内容:职业健康专项培训培训时间:2015年11月29日
培训(学习)记录
单位:中铁五局贵州夹岩水利北干渠1标
记录人:唐斌日期:2015年11月29日
安全培训照片
中铁五局贵州夹岩水利北干渠1标工程安全培训授课人登记表
培训对象:2#支洞施工班组培训主要内容:职业健康专项培训培训时间:2015年11月30日
培训(学习)记录
单位:中铁五局贵州夹岩水利北干渠1标
记录人:唐斌日期:2015年11月30日
安全培训照片
中铁五局贵州夹岩水利北干渠1标工程安全培训授课人登记表
培训对象:3#支洞施工班组培训主要内容:职业健康专项培训培训时间:2015年12月1日
培训(学习)记录
单位:中铁五局贵州夹岩水利北干渠1标
记录人:唐斌日期:2015年12月1日
安全培训照片
中铁五局贵州夹岩水利北干渠1标工程安全培训授课人登记表
培训对象:进口施工班组培训主要内容:职业健康专项培训培训时间:2015年12月2日
培训(学习)记录
单位:中铁五局贵州夹岩水利北干渠1标
记录人:唐斌日期:2015年12月2日
安全培训照片。

职业健康培训记录表.doc

职业健康培训记录表.doc
3、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三条的规定积极做好工作场所的卫生防护工作,使工作场所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难;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9、职业病危害公告告知和工作场所危害警示及报警装置。
(1)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3)对可能发生急性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1)要根据《职业病防治》的立法宗旨,正确处理职业病防治责任制与经济责任制的关系,以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为目标,落实职业病防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责、权、利,力戒形式主义。
(2)以责定权,以控制效果定奖,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单位可以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同职业病防治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但不能像经济责任制那样,把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制定的职业病防治目标分解或者压在劳动者身上。
职业健康管理培训记录表
单位名称:南湾水库管理局
培训主题
职业健康管理培训
学习日期
学习部门
教育者
受教育者
参加人数
培训简要记录
(一)职业病防治工作内容
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记录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记录
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隔热屏蔽和吸收过滤的作用。
起到隔热和屏蔽作用的有防护服装、口罩、帽、手套、防护面具、隔音器等。例如,根据接触职业的主要生产性有害因素,可以分别装备防尘、防酸碱腐蚀、防高温辐射和防放射性物质粘污的防护服装等;根据噪声的频谱和强度可装备内耳或外耳隔音器等,用以减小劳动者直接接触或受污染的程度,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6.勤洗手,洗脸,下班后应冲凉,讲究个人卫生。
个人防护用品有哪几种类型,各起什么作用?
个人防护用品在预防职业危害的综合措施中,属于第一级预防部分,当劳动条件尚不能从设备上改善时,还是主要防护手段。在某些情况下,如发生中毒事故或设备检修时,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可起到重要的防护作用。
个人防护用品有防护服装、防护鞋帽、防护手套、防护面罩及眼镜,隔音器,呼吸防护器,皮肤防护剂等。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记录
教育、培训
课题
教育、培训
组织部门
日期
教育、培训
地点
起止时间
教育、培训
内容概述
鉴于职业病易防难治的特点,职业病防治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维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生产发展,本公司员工须注意以下几点:
1.员工应自觉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2.车间,班组员工在作业前应按不同工种的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如口罩、防毒面具、围裙、胶鞋等)
3.不得在作业场所吸烟,解渴喝茶水或用膳前,应先洗手消毒,搞好个人清洁卫生,
4.接触有毒有物质的岗位人员,下班后不准穿工作服回家进食堂用膳,下班时应脱下更换并经常清洗,防止第三者感染。
5.上下班时必须清理打扫生产现场,确保生产区域整洁卫生。

职业健康培训工作实施记录

职业健康培训工作实施记录

职业健康培训工作实施记录日期:2024年10月1日地点:XX公司会议室参与人员:1.培训主讲人:李明,职业健康专家2.培训协助人员:王芳,人力资源经理3.培训对象:公司员工(共计50人)目的:促进员工健康意识提升,增强职业健康保护意识,预防职业病发生。

会议记录:1.开场白(时间:9:00-9:10)-培训主讲人李明对与会人员进行问候,简要介绍培训目的和内容。

-向员工解释职业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职业健康培训对个人和企业的益处。

2.职业健康概述(时间:9:10-9:30)-李明介绍了什么是职业健康,解释了职业病的概念和分类。

-分享了职业健康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政策法规。

3.职业病预防(时间:9:30-10:00)-李明详细介绍了职业病的主要危害、常见症状和预防方法。

-针对公司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岗位特点,给出了具体的防护指南和建议。

4.职业健康检查(时间:10:00-10:20)-李明向员工解释了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和流程。

-强调了职业健康检查的必要性,并推荐了一些可靠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

5.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时间:10:20-11:00)-李明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如化学物质、噪音、粉尘等。

-分享了相关的控制措施和防护设备,提醒员工如何正确使用。

6.应急处理与职业健康事故报告(时间:11:00-11:20)-李明强调了应急处理的重要性,向员工传达了事故报告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与王芳一同演示了职业健康事故报告的填写方法。

7.知识问答与总结(时间:11:20-11:50)-李明与员工进行互动问答,检查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

-对于常见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并对本次培训进行总结。

8.问卷调查(时间:11:50-12:00)-王芳分发了培训满意度调查问卷给员工,并统计回收情况。

-采集员工对培训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未来的培训活动。

9.培训总结(时间:12:00-12:10)-李明和王芳一同总结了本次职业健康培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建筑施工人员职业卫生健康宣传及培训记录表

建筑施工人员职业卫生健康宣传及培训记录表
职业卫生健康宣传及培训记录表
培训主题
职业卫生健康宣传培训
培训对象及人数
培训部门或召集人
主讲人
记录整理人
培训时间
地点
学时
培训提纲及重要内容:
1.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如劳动组织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视力紧张;不良体位或不合理工具。
(八)长期超时、超强度地工作,精神长期过度紧张造成相应职业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小工人劳动强度,为职工提供良好的生活、休息、娱乐场所,加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
2、个人防护措施:不盲目抢工期,即使抢工期也必须安排充足的人员能够按时换班作业,采取8小时作业换班制度,及时发放工人工资,稳定工人情绪。
(六)油漆工、粉刷工接触有机材料散发不良气体引起的中毒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加强作业区的通风排气措施。
2、个人防护措施:相关工种持证上岗,给作业人员提供防护口罩,采取轮流作业,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作业场所的良好通风,工人持证上岗,佩戴口罩,工作时间不超时,并指导提高中毒事故中职工救人与自救的能力。
二、针对不同职业病具体预防控制措施如下:
(一)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措施:
1、所有人员在项目任何区域必须每日全程佩戴好口罩,个人使用后的废弃口罩回收到废弃口罩回收处由项目办公室统一处理,严禁随意丢弃。
2、每日个人酒精消毒,各防疫专员负责安排公共场所使用84消毒液消毒,所有人员疫情期间严禁发生群体性活动。
2、个人防护措施:落实相关岗位的持证上岗,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扬尘防护口罩,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职业病培训记录表(1)

职业病培训记录表(1)

培训记录表编号:培训内容职业健康卫生培训培训时间2018 年4月4日培训主讲人张青、沈立杰培训地点会议室1、哪些单位必须遵守《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我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不但任何企业、事业单位(如医疗卫生和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的实验室)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必须遵守《职业病防治法》,监督机构以及用人单位提供服务的各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也必须遵守《职业病防治法》。

此外,其职业病防治活动也应遵守,参照该法执行有关规定。

2、哪些劳动者受《职业病防治法》保护?所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都受《职业病防治法》保护。

不管用人单位属什么性质,属什么经济类型,是否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着事实雇佣关系,其劳动者即受该法保护。

此外,国家机关、人民军队等特殊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保护参照执行《职业病防治法》。

3、用人单位为什么要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让其了解各有害因素对人的危害,提高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预防职业病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

4、什么是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如“清洗剂”等有机溶剂类毒物,铅、锰等金属毒物,粉尘等)、物理(如噪声、高频、微波、紫外线、X 射线等)、生物(如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因素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如不合理的生产布局、劳动制度等)。

5、在职业病防治中,劳动者应尽哪些义务?在职业病防治中,除用人单位要履行其应有的义务外,劳动者也有责任履行下列义务:(1)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

(2)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3)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4)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6、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是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过程中,由生产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特异性疾病,这是一种需要赔偿的疾病,因此有的国家称之为需要赔偿的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训记录表编号:培训内容职业健康卫生培训2018 年4月4日培训时间会议室张青、沈立杰培训主讲人培训地点1、哪些单位必须遵守《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我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不但任何企业、事业单位(如医疗卫生和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的实验室)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必须遵守《职业病防治法》,监督机构以及用人单位提供服务的各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也必须遵守《职业病防治法》。

此外,其职业病防治活动也应遵守,参照该法执行有关规定。

2、哪些劳动者受《职业病防治法》保护?所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都受《职业病防治法》保护。

不管用人单位属什么性质,属什么经济类型,是否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着事实雇佣关系,其劳动者即受该法保护。

此外,国家机关、人民军队等特殊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保护参照执行《职业病防治法》。

3、用人单位为什么要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让其了解各有害因素对人的危害,提高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预防职业病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

、什么是职业病危害因素?4这些因素包括:职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

“清洗剂”等有机溶剂类毒物,铅、锰等金属毒物,粉尘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如射线等)、生物(如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等)、物理(如噪声、高频、微波、紫外线、X因素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如不合理的生产布局、劳动制度等)。

、在职业病防治中,劳动者应尽哪些义务?5在职业病防治中,除用人单位要履行其应有的义务外,劳动者也有责任履行下列义务: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

1)(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2)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3)(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4()、什么是职业病?6由生产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特异性疾病,职业病是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过程中,这是一种需要赔偿的疾病,因此有的国家称之为需要赔偿的疾病。

职业病具有法定性,病人发现职业病必须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即职业病范围和处理办法由国家统一制定和公布。

有些疾病虽然与职业有关,但职业有害因素不是该病的直接原因,享有相应的劳保待遇和赔偿。

而是导致该病发生的诸多因素之一,例如:搬运工的腰酸背痛,精细作业工人的视力低下,高温作业工人的高血压等。

这些疾病称为职业性多发病,又称为与职业有关的疾病,但不属于法定职业病的范围。

、怎样预防噪声病?7噪声病有两我们称之为噪声病。

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接触到噪声,噪声引起的疾病,类型,非特异性噪声病和噪声性耳聋。

非特异性噪声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心悸失眠、多梦等神经性衰弱综合症以及心脏、血管、血压的异常。

噪声性耳聋是长期接触强噪声引起的内耳损伤,本病起病缓慢,开始常有暂时性的耳聋、耳鸣,脱离噪声环境后逐步好转,医学上称为听觉疲劳,这时如不脱离噪声环境,就会变成耳聋。

非特异性噪声病和噪声性耳聋往往是伴随存在的,织布机、磨床、机床、电锯、抛光机、破碎机等发出的声音,都是强噪声(85 分贝以上),长期接触这类噪声,就容易患上噪声病。

噪声病是可以预防的,预防噪声病的措施包括:(1)降低噪声强度。

这是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

如鼓风机、电动机可隔离或移出室外;以无梭织机代替有梭织机,以焊接代替铆接,以压铸代替锻铸:此外,加强维修,减低由不必要的或松动的附件撞击的噪声等。

(2)采取隔声措施:用某些材料、结构和装置将声源封闭,以达到控制噪声传播的目的。

常见的有隔声室、隔声罩、隔声墙等。

(3)个体防护:接触强噪声的工人,应配戴耳塞、耳罩。

耳罩隔声效果较好,一般能使噪声衰减30 分贝,能减少噪声对工人人体的损害。

(4)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接触噪声的工人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的检查,发现听力损伤应及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准备从事噪声作业的工人就业前体检,凡患有明显听觉器官、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禁止从事强噪声作业。

8、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要求(1)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

(2)有与职业危害防护相适应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工程防护设施。

(3)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岗位应设置警示标示和中文警示说明。

(4)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须配备相应的急救用品和设施。

(5)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9、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职业病防护设施是降低职业病有害因素浓度的关键设备,对保护职工的健康,免受职业有害因素侵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障其正常运行特建立以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所使用的职业健康防护设施应由使用部门安排专1、各部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人负责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并建立相应的台帐。

制定和实施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检维修计划2、质量安全部应会同物资管理部按照公司实际,并做好相关记录。

维护以及检修的情况,和方案,经常检查职业健康防护设施的日常检查、、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应以主人翁的态度,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用严肃的态度3和科学的方法维护好设备。

坚持维护与检修并重,以维护为主的原则。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设备包机制,确保设备完好。

、运行人员必须做好下列各项主要工作:4)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运行设备。

启动前认真准备,启动中防护检查后妥善处理,1运行中做好调整,认真执行操作指标,不超温、超压、超速、超负荷运行。

)精心维护,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定期按巡回检查路线对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发2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隐患。

发现设备运转不正有权制止他人私自动用自己操作的设备;3)运行人员对使用的设备,常,超期不检修,安培装置不符合规定应立即上报,如不立即处理和采取相应措施,有权停止使用。

)掌握设备故障的预防、判断和紧急处理措施,保持安全防护装置完整好用。

4)设备计划运行,定期切换,配合检修人员搞好设备的检修工作,使其经常保持完好5状态,保证随时可以启动运行,对备用设备要定期试转,搞好防冻、防凝等工作。

)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缺陷记录,以及操作日志。

6)时刻保持设备和环境清洁卫生,设备、管道、地面见本色、门窗玻璃净。

7)运行人员必须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并做好交接记录。

8、维护人员必须做好下列各项主要工作:5)设备维护人员对所保修的设备,应按时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配合运1行人员搞好安全生产。

防凝、保温、保冷、)所有设备、管道等维护工作,2必须有明确分工,并及时做好防冻、防腐、堵漏等工作。

3)认真执行机组设备检修的有关规定,精心维护所属设备,定期进行自检自查,确保设备正常安全运行。

4)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维护检修结束后,设备维护部应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并进行确认,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设备维护部安全员应经常检查监督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日常检查、维护以及检修的情况,6并做好相关记录。

10.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法》、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订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一、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及外委单位。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二、粉尘(灰尘、电焊烟尘)①产生的原因:粉尘主要是在搅拌过程中出现,灰渣运输1)系统等;电焊过程中产生。

②危害程度: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

电焊烟尘是金属烟热的一种,由吸入一定量金属氧化物所致的以骤起体温升高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多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有头晕、乏力、胸闷、气急、肌肉关节酸痛、发热等症状;长期吸入可引起焊工尘肺病。

噪声①产生原因:主要来源于各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振动、碰撞而产生的机械声2)和噪声以及磁场交变运动产生的电磁性噪声。

②危害程度:给人带来烦恼,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

长期接触强噪声会引起听力下降、神经性衰弱综合症等病症。

3)高温施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的部位有:暑期施工现场等。

②危害程度:①产生原因:体温调节产生障碍、水盐代谢失调、循环系统负荷增加、消化系统疾病增℃时,即可能有中暑病例发多、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肾脏负担加重。

当作业场所气温超过34生。

中暑是高温环境下发生的急性疾病,按其发病机理可分为: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氨4①产生原因:脱硫、脱硝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氨气泄漏;脱硫回收系统设备故障、产生硫酸铵泄漏等。

②危害程度:氨的溶解度极高,所以主要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常被吸附在皮肤粘膜和眼结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

若吸入的氨气过多,导致血液中氨浓度过高,就会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的停搏和呼吸停止,危及生命。

长期接触氨气,部分人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

三、各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1.接触粉尘岗位操作规程1)适应的工种:现场搅拌、除灰渣、灰库、水泥搬运人员,2)接触粉尘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①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各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操作规程,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②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各岗位工作的环境及可能造成职业健康危害的因素。

③接触粉尘的作业人员应配备防尘口罩,必要在粉尘浓度较高的时应佩戴过滤式呼吸器。

.作业环境进行抢修时应佩戴正压式呼吸器。

④作业人员要按规定正确佩戴及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不得随意取下或拒用。

在工作时时刻检查个人防护用品及各种防护设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⑤作业人员要经常对作业场所进行洒水除尘和卫生清理,保持作业地点清洁干净。

⑥当粉尘待浓度符合要求时要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现场上报负责人,浓度超过规定值时,方可继续作业。

如发生危害事故要立即上报,并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

换上自己的服⑦做好个人的防护工作对接触粉尘工作的人员下班后,应更换工作服且沐浴,装。

)职业病危害应急措施3①粉尘污染较为严重时应迅速撤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用清水冲洗口、鼻。

②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人员出入。

③联系相关岗位调整运行方式,控制粉尘产生。

开启通风换气设备,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必要时采用雾化水进行降尘处理( 但必须满足电气设备的防潮规定) 。

④参与处置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并根据粉尘的性质,选戴相应的防尘口罩。

参与处置人员若发生头晕、胸闷等不适反应,应及时撤离到空气清新区域休息,有条件给予吸氧。

⑤如人员危害严重,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抢救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