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
铁路货物运输计划编制管理暂行办法概述

号运营货营函 〔2013〕195号 签发:会签:调度部:装标题-―― 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关于印发《铁路货物运输计划编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附件铁路货运旬日历装车方案编制规则□绝密 □机密 □秘密主送各铁路局。
现将《铁路货物运输计划编制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2013年5月7日铁路货物运输计划编制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改进货运办理方式的实施意见》以及《铁路“实货制”运输管理的实施意见》,为提高运输组织管理水平,优化运力资源配置,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铁路货物运输计划是以客户“实货”为依据,以保证日常“实货”装车为目的,根据铁路运输特性,为满足客户运输需求和提高运输生产组织效率而编制的内部运输生产组织计划。
第三条年、月、旬、日不同周期的计划共同构成铁路运输计划体系,由铁路总公司、铁路局两级编制管理,两级计划互相支撑。
第四条运输计划编制坚持“依据实货、市场导向、能力匹配、确保需求”的原则,在敞开受理的基础上,以保证日“实货”装车为核心,为日常“实货”运输提供足够运力。
要通过对大宗稳定、零散白货等不同物资运输需求规律以及对通道、节点、车种等运输能力的综合掌握,使运输计划紧密衔接市场和生产,促进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第二章需求分析及实货核实第五条各铁路局要通过市场调查,摸清管内货源情况,做好市场细分,梳理各类物资的地理分布、客户群、货源流向流量、运输需求特征等,及时掌握运输需求。
对大宗稳定物资,通过与客户签订年度或阶段运输协议的方式,直接纳入月度计划安排和直达货物班列方案,提前为客户提供稳定运力保障。
对零散白货,做好市场分析预测,优化运力配置,加大日常装运组织力度,做到随时受理、及时装运。
第六条各铁路局要根据实际,建立全方位、多渠道的“实货” 确认制度和办法。
要强化人工核实,充分发挥驻厂、车站、路局各级客服人员作用,落实货源核实责任。
要依靠电子商务平台等信息手段,实现核实数据信息共享,并建立客户评价机制,追踪分析客户信誉。
第八章_运输合理化6.8

一、合理运输的衡量标准
从全局出发、注重社会整体效益; 1、从全局出发、注重社会整体效益; 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发挥各自的特点; 2、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发挥各自的特点; 合理运输的经济效益要从全局考察; 3、合理运输的经济效益要从全局考察; 合理运输的方案要具备充分的可行性。 4、合理运输的方案要具备充分的可行性。
第八章
合 理运 输
第 一节
不合 理运 输
一、不合理运输
商品不合理运输, 商品不合理运输,是指在组织货物运输 过程中,违反货物流通规律, 过程中,违反货物流通规律,不按经济区域 和货物自然流向组织货物调运,忽视运输工 和货物自然流向组织货物调运, 具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分工,装载量低, 具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分工,装载量低,流转 环节多, 环节多,从而浪费运力和加大运输费用的现 象。
15.运输向用户提供的不是有形产品, 15.运输向用户提供的不是有形产品,而是一种服 运输向用户提供的不是有形产品 它创造了物品的(),并以该效益为主, (),并以该效益为主 务,它创造了物品的(),并以该效益为主,辅 以多种增值服务功能,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以多种增值服务功能,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A.时间效用 B.经济效用 C.空间效用 D.增值效用 A.时间效用 B.经济效用 C.空间效用 D.增值效用 16.运输规模越大,运输商品所花费的()越小。 16.运输规模越大,运输商品所花费的()越小。 运输规模越大 ()越小 A.固定成本 B.变动成本 A.固定成本 B.变动成本 C.联合成本 D.单位成本 C.联合成本 D.单位成本 17.物流运输服务具有无形性、不可储存性和() 17.物流运输服务具有无形性、不可储存性和() 物流运输服务具有无形性 A、独立性 B、公平性 C、所有权转让特性 D、生产消费不可分离性 答案: 答案:C,D,D
铁路货运检查第八章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监控系统
• 以上的具体分级标准仅作为是否需要换装整理的依据。 • (三) 超偏载车辆的处理 • (1) 根据超偏载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 对严重的超偏载货车, 应
线方向。 • (5) 测量坐标y 轴方向: 在测量断面内, 垂直于z 轴方向且通
过线路中心线的方向。
• 四、超限指标
• 根据《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规则》, 定义各超限指标如下: • (一) 最大轮廓超限级别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货车超限及装载状态监测系统
• 最大轮廓超限级别分为三级: 一级超限、二级超限、超级超限。 • (1) 一级超限: 超过机车车辆限界而未超过一级装载限界的为一
列漏检车站责任; 发生行车事故的, 除按规定划责外, 还应同时追 究漏检车站责任。 • (2) 超偏载检测装置发生事故或故障期间, 如发生由于超载、偏 载或偏重引起的行车事故, 要按规定程序调查原因, 查明责任, 依 据《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列相关部门和人员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监控系统
• 二、轨道衡检测子系统
• 轨道衡检测子系统是铁路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防止货车超载的主要安全检测设备。
• 轨道衡监控网络系统包括: 通道、电源、货运站轨道衡设备、车站 监测信息平台、铁路局监控信息平台、总公司监控信息平台等。
• (一) 车站监测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 • (1) 对轨道衡设备检测传输的信息实时进行存储、处理、显示、
• (4) 实时反映轨道衡设备及通道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 • (二) 铁路局监控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 • (1) 监控管辖货运站的过衡检测状况;
铁道概论第八章铁路运输组织PPT课件

铁路运输组织的定义与任务
01
定义:铁路运输组织是指对铁路运输生产过程进行计划、 组织、指挥和协调,确保运输生产顺利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的总称。
02
任务
03
制定运输计划,合理安排运输能力
04
组织日常运输生产,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正点
05
优化运输组织流程,提高运输效率
06
协调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提供便捷高效的运输服务
行车工作的基本原则
行车工作的主要内容
包括列车到达、出发、通过的技术作 业;车列及车辆的技术作业;调车作 业等。
行车工作必须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 挥、逐级负责的原则。
车站的客运工作组织
客运工作的基本概念
客运工作是指旅客运输过程中各项服务工作的总称,是铁路运输 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运工作的基本原则
客运工作必须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全面提高服务 质量。
客运工作的主要内容
包括售票、行包运输、候车服务、旅客乘降组织等。
车站的货运工作组织
货运工作的基本概念
01
货运工作是指货物运输过程中各项服务工作的总称,是铁路运
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货运工作的基本原则
02
货运工作必须坚持安全、迅速、准确、便利的原则,为货主提
供优质服务。
货运工作的主要内容
03
包括受理和承运货物、保管和装卸货物、货物的到达交付以及
意义
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任务
制定和执行行车安全规章制度,加强行车人员培训和管理, 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处置突发事件。
行车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
制度
包括《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行车组织规则》等,规定了行车安全的基 本要求和操作规范。
第八章 运输设施与设备 《物流设施与设备》PPT课件

第8章 运输设施与设备
图8—11棚车
图8—12敞车
第8章 运输设施与设备
(a)凹底平车
(b)集装箱平车
第8章 运输设施与设备
(a)油罐车
(a)油罐车
(c)酸碱罐车
第8章 运输设施与设备
图8—15 粮食漏斗车
第8章 运输设施与设备
2)水路运输的主要缺点
(1)船舶平均航速较低; (2)水路运输生产过程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特别是气 候条件,因而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和不平衡性。
第8章 运输设施与设备
3)水路运输的主要功能
(1)承担大批量货物运输,特别是集装箱运输; (2)承担原料、半成品等散货运输,如建材、石油、煤炭、 矿石、粮食等; (3)承担国际贸易运输,系国际商品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之 一。
第8章 运输设施与设备
8.3.2货船 船舶是指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运输 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 和结构形式 1)杂货船
杂货船是以装运各种包装、桶装以及成箱、成捆的零批件货 为主要业务的货船(见图8—17)。
第8章 运输设施与设备
2)散货船 散货船指专门用于载运粉末状、颗粒状、块状等非包 装类大宗货物(如谷物、矿砂、煤炭及水泥等)的运 输船舶(见图8—18)。
第8章 运输设施与设备
图8—19 中国自制冷藏船
图8—20 油轮
第8章 运输设施与设备
5)液化气船
液化气船(见图8—21)是专门运输液化气体的船舶
6)集装箱船
集装箱船是装运规格统一的标准集装箱的货船(见图8—22)。
第8章 运输设施与设备
铁路行车规章第八章

(3)桥涵结构的承载能力应符合规定的技 术要求, 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当不能满 足有关限值规定时, 应分析桥梁的技术状态, 调查异常激励, 必要时采取限速或加固、改 造措施。
(4) 200km/h区段的隧道内轨顶面以上净空面 积, 单线隧道不小于52m2, 双线隧道不小于80m2; 250km/h区段的隧道内轨顶面以上净空面积, 单 线隧道不小于58m2, 双线隧道不小于90m2。运 行双层集装箱列车的双线隧道不小于92m2。
(2) 在调度终端、车站控制终端上设置CTC系统控制模式状态 表示灯:
1.红灯亮: 表示非常站控模式; 2.绿灯亮: 表示分散自律控制模式; 3.黄灯亮: 表示允许转回分散自律控制模式。
(3)分散自律控制模式可无条件转向非常站控模 式,并向列车调度员进行提示报警;非常站控模式 转回分散自律控制模式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线路、桥梁及隧道
1.线路 (1)200km/h区段的最小曲线半径为2500m,
特殊困难条件下为2200m;250km/h区段的最小 曲线半径为4000m,特殊困难条件下为3500m。 兼顾货运的线路,200km/h区段的最小曲线半径 为3500m,特殊困难条件下为2800m; 250km/h区段的最小曲线半径为4500m。 最大曲线半径一般条件下不宜大于10000m,特殊 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12000m。
(2)调度通信系统包括GSM-R固定用户接入交换 系统(FAS)与GSM-R, 提供调度电话、站间行车电 话及其他专用电话业务。调度所交换机应在同城异 地设置容灾备份设备。调度所设备与车站设备间应 采用不同径路的迂回保护传输通道。
线路标志应设置在最近的接触网支柱上, 实际位置 应在钢轨轨腰或无砟轨道底座上标注。公里标、半 公里标的标志牌底边距轨面距离为3.0m, 曲线标、 坡度标、桥梁标的标志牌底边距轨面距离为0.5m。
第8章 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

226
2
150
314 126
338
864
156
64
126
44
12
10
C-F
104
104
92
92
F
六、重车车流图的编制:
A分界口
130
A-B
60 8
B
182
62 16
22
B-C
68
C
338
C-D
44
D
320
24
D-E
238
12
E
188
N管内 管内 u卸空
(2)移交车周转时间( 移交 ):
① 概念:
从装车完了或从他局接入重车时起,至移交给 他局时止所平均消耗的时间。 ② 公式: 时间相关法:
移交
车辆相关法:
l移交 1 l移交 t货 (1 ) ( k管 t中 ) 24 v旅 L技
移交
354
38
328
40
286
12
226
2
150
314 126
338
864
156
64
126
44
12
10
C-F
104
三、技术计划的作用:
第2 节
使用车计划、卸空车计划、 重车车流表、工作量
一、使用车计划:
1、使用车的定义:
铁路装运货物或货车用具(如:空集装箱、篷布等) 而实际使用的全部货车。 2、使用车数的确定:(u使 ) (1)按使用车产生的原因来确定:
始发装车数: u
增加使用车数: u
装
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及运输方案

铁路行车组织第九章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及运输方案【主要内容】车辆运用的数量指标;重车车流表的组成及使用;空车调整计划的编制原理;货车工作量及其确定方法;车辆运用的质量指标;货车周转时间的分类及确定方法;运用车保有量;机车运用指标;运输方案的组成及编制方法。
【重点掌握】车辆运用的数量指标计划;货车工作量及货车周转时间的计算;运用车保有量计划;运输方案的编制原理。
第一节概述一、技术计划的任务和主要内容定义:技术计划是为了完成铁路运输生产月度货物运输计划而制定的月度机车车辆运用计划,是编制运输方案的主要依据。
技术计划铁路行车组织二、技术计划编制的一般程序每月17日各局向铁道部提出次月计划; 19日部下达各类装车计划; 22日各铁路局交换资料;24日部下达各分界站列数、空车、各保有量计划; 26日各局上报货运、技术计划; 28日部下达月度运输生产经营计划。
第二节 运输生产的数量指标计划一、使用车计划使用车数由装车数和增加使用车数组成。
增加使用车系指因零担货物中转和整车货物倒装等而增加的使用车数。
使装使u u u ∆+=使用车就其去向来说,可分为自装自卸和自装交出两部分。
自装交自装卸使u u u += 见表9-1、9-2二、接运重车计划对局而言,接运重车是指由邻局接入到本局卸和通过的重车。
通重接卸接重u u u += 见表9-3三、重车车流表铁路局办理的重车流分为: 1、自装自卸车流 2、自装交出车流 3、接入自卸车流铁路行车组织4、接运通过车流自装交自装卸使u u u += 通重接卸接重u u u +=四、卸空车计划卸空车数由卸空车数和增加卸空车数组成。
增加卸空车数是因零担货物中转和整车货物倒装而增加的卸空车数。
卸空卸卸空u u u ∆+=卸空车就其来源可分为自装自卸和接入自卸两部分。
即接卸自装卸卸空u u u +=五、空车调整计划 (一)空车调整计划的原则1、 除特殊要求外,必须消灭同种空车的对流;2、 以最短经路排送空车;3、 环状线路根据走形最短原则制定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使u自装自 卸 u自装交出
3、使用车计划的编制:
应按去向、分车种编制。
二、卸空车计划:
1、卸空车的定义: 铁路卸下货物或货车用具(如:空集装箱、篷布等)
而实际卸空的全部货车。 2、卸空车数的确定:(u卸空 ) (1)按卸空车产生的原因来确定:
终到卸车数: u 卸
增加卸空车数: u卸空
三、技术计划的作用:
第2节 使用车计划、卸空车计划、 重车车流表、工作量
一、使用车计划:
1、使用车的定义: 铁路装运货物或货车用具(如:空集装箱、篷布等)
而实际使用的全部货车。
2、使用车数的确定:(u 使 )
(1)按使用车产生的原因来确定:
始发装车数: u 装
增加使用车数: u 使
u使u装u使
车数。
412 324 162 4
902
412 322 146 8 4 892 0 -2 -16 +4 +4 -10
(2)确定出各局间分界站按车种别的接交空车数。
A分界站
E分界站
P20 N 22G4 46
C 2 B 14 16
P20 N 6G8 34
C 4 B 10 14
u交 空 u接 空 u卸 空 u使
② 公式:
214(T旅T货T技) (天)
式中:
T旅
l v旅
l T技 L技 t中
全周距
货车在技术站的平均停留时间 货车平均中转距离(中距)
T货 k管t货
货车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
管内装卸率
214(vl旅k管t货Ll技t中) (天)
四、进行空车调整的特殊情况:
1、为了保证重点物资(如:军需物资)和大宗货物(如: 煤炭)的装车需要,往往需采取硬性调整措施,指定某 站必须向某站输送一定车种和数量的空车;
2、当车流的最短径路为通过能力紧张的区段时,车流可经 由特定径路输送。
五、空车调整计划的编制:
1、确定出局间分界站按车种别的接交空车数; (1)分别统计出N局、M局、O局按车种别的总装车数和卸
第8章 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
第1节 概 述
一、技术计划的定义:
为了完成铁路运输生产货运计划而制定的机车车辆运 用计划。
二、技术计划的内容:
使用车计划和卸空车计划; 空车调整计划; 分界站货车出入计划及分界站、各区段列车列数计划;
货车运用质量指标计划; 货车运用车保有量计划; 机车运用指标计划。
1、定义: 一辆运用货车完成一次周转,就说铁路完成了一个
工作量; 通常用每天新产生的重车数来代表工作量。
2、工作量 u的确定: 就全路而言: u u使
就铁路局而言: u u使 u接重 u卸空 u交重
3、三种工作量:
运用车 (1)移交车工作量:
重车 空车
管内工作车 移交车
u移交 u交重 u自装 交 u接 出运通过
五、空车调整计划的编制:
2、确定出M铁路局管内各主要站和各区段按车种别的接 交空车数;
C8 N 22G8 38
P6 B12 G 4 22
C 4 N18G8 30
P28C10N12G8 58
P2 0C8 N1 2G8 48
P6G 4 B12
B 10
B 10
22
10
10
u交 空 u接 空 u卸 空 u使
P20 N 6G8 34
C 4 B 10 14
六、重车车流图的编制:
A分界口 A-B
B
B-C
130
60
130
182
8
62
68
228
284
16
①
12
20
22
32 ②
160 160
230 90
278 70
68 314
C
C-D D
D-E
E E分界口
32 20
8
30 70
338 44 320 24 238 12 188
缺点: 计算结果不精确; 不便于分析影响货车周转时间的各环节, 拟定改进措施。
④ 适用范围:
日常统计、考核实绩时用。
2.货车周转时间的计算方法: (2)时间相关法:
① 货车周转时间的组成:
在货物装卸站的停留时间 T 货 ; 在各区段的旅行时间 T旅 ; 在各技术站进行中转作业的停留时间T技 。
二、空车调整的目标:
尽量减少空车走行公里。
三、空车调整的原则:
1、除特殊要求外,必须消灭同种空车在同一径路上的 对流;
方案一: 方案二:
2、空车由卸车地至装车地,一般必须经由最短径路; 3、在环状线路上,应根据空车走行公里最少的原则制定空
车调整计划;
4、在保证货物和行车安全的条件下,可采取车种代用,以 减少空车走行公里。
u卸空 u卸u卸空
(2)按卸空车的来源确定:
u卸空 u自装自 u卸 接入自卸
三、重车车流表:
1、重车车流表的编制:
根据本局的使用车计划和外局的交换重车流资 料来编制;
2、重车流指标:
交出计
u自装自卸
u自装交出
u使
= = =
u 接入自卸 u 卸空
+
+
+
+
= +
=
+
=
u接运通过
u交重
u 接重
u
四、工作量:
货车完成一个工作量所平均消耗的时间。
(2)注意:
铁路局的货车周转时间:货车完成一次周转(一个工 作量)的过程中在该局内平均消耗的时间。
2.货车周转时间的计算方法:
(1)车辆相关法:
① 公式:
N (天)
u
② 注意:
对全路而言:
N u使
对铁路局而言: N
u使 u接重
③ 优、缺点:
优点: 计算简便易行;
1.分界站货车出入计划:
2. 区段列车数计划:
通过列车数的计算: 不混编: nu重u空
m重 m空
混编: n u重 u空
m混
摘挂列车数的计算:
n摘 ma (u重 摘 xu m 空 摘 混 ), (u重 挂 u空 挂 )
第5节 货车运用质量指标计划
1.货车周转时间( ):
(1)概念:
货车从第一次装车完了时起,至下一次装车完了时 止,所平均消耗的时间。
(2)管内工作车工作量:
u管内 u卸= 空 u自装 自 u接 卸入自卸
(3)空车工作量:
通常用每天消失的空车数来代表空车工作量。
就全路而言: u空 u
就铁路局而言: u 空 u 使 u 交空
第3节 空车调整计划
一、进行空车调整的原因:
把空车从多余地点送往需要地的空车调配工作称为 空车调整。
2
130
46 218 ①284 ⑥ 62
106
62
60
130
12 54 54 228
90 1③56
64
⑤
72
3⑤54 354
82
72
78
150
328 286
226
150
86 3②14 1④26 ⑥338 864
38
40
12
2
156 ③ ④126
64 12 10 44 C-F
104
92
104
92 F
第4节 分界站货车出入计划 及区段列车数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