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青少年航空航海模型竞赛规则
第十五届“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竞赛规则

第十五届“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竞赛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航海模型竞赛项目(一)制作赛1、“沙船”木帆船模型制作赛2、“远望”号航天测量船模型制作赛3、“奋进”号训练帆船拼装模型制作赛4、“温州”号导弹护卫舰模型制作赛5、“徐州”号导弹护卫舰模型制作赛6、“中国海警”船模型制作赛7、“梦想”号航空母舰模型制作赛(二)航行赛8、“银河战士”空气动力快艇模型两栖穿越赛(限小学)9、“强弩”号明轮拼装模型航行赛(限小学)10、中国海军“河拉”级导弹艇模型航行赛11、“奋进”号训练帆船拼装模型航行赛12、“温州”号导弹护卫舰模型护航赛13、“徐州”号导弹护卫舰模型护航赛14、“中国海警”船模型巡航赛15、“梦想”号航空母舰模型巡航赛16、“泰顺”号京杭运河漕舫游船模型航行赛(三)遥控赛17、“自由”号遥控游艇模型环游赛18、“极光”号遥控双体快艇模型追逐赛19、“远望”号航天测量船模型遥控赛(限中学)20、“希望”号遥控两栖气垫船模型越野赛21、“自由”号遥控游艇水上足球赛(团体)22、“梦想”号遥控航空母舰模型编队赛(团体)(四)创新赛23、环保收集船模型创意赛(团体)24、纸折船模型载重赛第二条参赛者经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批准的各竞赛组织单位及其推荐的中小学生运动员。
第三条分组(一)个人项目:小学男子组、小学女子组,中学男子组、中学女子组。
(二)团体项目:小学组、中学组。
第四条报名(一)全国总决赛参赛名额根据各地选拔赛的统计汇总,按规定进行分配。
(二)报名:第1至22项每人最多可报两项,第23、24项每人最多可报一项。
报名时应先报第1至22项,之后方有资格报第23、24项。
第24项按各竞赛组织单位报名总人数的50%分配参赛名额。
(三)兼项规定:制作赛每人最多限报一项。
其中,第1、2项可报遥控赛,不能报航行赛。
第3至7项可兼报与之对应的航行赛。
第8、9、10、16项可任意选择其中一至两项报名。
航模竞赛规则

总则一、参赛队规定1.参赛学生按赛程安排佩戴本人参赛证件,按照裁判指挥进入赛场进行比赛。
赛后按裁判要求确认自己的参赛成绩并在签名栏签名,完成签名后要立即离开竞赛场地与教练汇合。
2.参赛学生在竞赛结束前未及时到达比赛场地报到的,按弃赛处理。
不按规定佩戴参赛证件、证件或模型与本人身份不符,将被取消该轮成绩或竞赛资格。
3.竞赛场地只允许裁判、工作人员、当轮比赛的参赛学生和助手或裁判允许的待赛学生进入,未经裁判允许,任何人均不得擅自进入竞赛场地。
4.如对竞赛场地有异议,如船模竞赛场地水面有杂物,运动员可在赛前提请工作人员清理。
竞赛开始后,任何人不得再因此提出异议。
二、模型器材规定1.竞赛所用模型、零部件及电池均为竞赛活动确定的器材,非规定器材不得参赛。
2.所有模型都必须经过注册(由裁判编上本人参赛编号等信息,集体项目按队编号)方能参加竞赛活动,未注册的模型或模型编号与本人不符的比赛成绩无效;已注册的模型或遥控器禁止借给他人参赛,每名遥控项目学生可在赛前注册多台遥控车模型。
3.裁判可随时抽查参赛模型,发现不合格模型、使用他人模型或拒绝接受模型检查的行为,该名参赛学生该轮比赛成绩无效。
三、无线电管理1.赛场及周边为无线电管理区,管理区内所有人员需服从裁判员管理。
2.所有遥控项目均须使用2.4G 遥控设备。
四、运动员检录1.所有项目赛前二十分钟内在赛场进行两次检录,两次检录不到者按自行弃权处理。
2.检录后,运动员及竞赛模型不得离开赛场。
五、模型器材检验1.裁判员自检录开始直至赛后,均有权对模型进行检验或复检,模型检验不合格者,不能参赛或取消该轮竞赛成绩。
2.竞赛模型及模型编号仅限本人使用,禁止私自更改、转借模型或模型编号。
模型试航组委会在赛前安排模型试航,并预先公布试航场地和时间。
常规赛规则(航模)一、无线电遥控电动模型特技(P3A-1)1.定义:以电动机为动力,由运动员在地面用无线电遥控设备操纵各舵面以改变飞行姿态,方向和高度而进行特技飞行,螺旋桨前置的固定翼模型飞机。
航海模型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第五周星期五下午4:10--5:OO二、活动地点:教学楼三楼三、参加对象:1—6年级参赛学生(其他学生留在教室)四、活动项目:遥控电动艇追逐赛五、具体安排:(-)纸折飞机直线飞行裁判长:张瑜测量记录员:袁建成麦耀芳检录员:吴国华报名方式:针对三到六年级学生每班各报名3人(男同学2人、女同学1人)。
比赛分中高年级男、女组进行比赛。
纸折飞机直线飞行规则:1、现场试飞后比直线飞行距离。
2、比赛时每班位选手将领到同样大小、质量的A4纸一张。
制成飞机只能由这张A4纸构成,不能另加任何材料。
为避免混乱,选手应在自己的纸飞机上写上自己的名字。
3、制成的飞机必须是典型的飞机造型,至少有双翼,不能用纸团等造型。
是否符合典型飞行造型由裁判确定。
4、纸飞机比赛进行2轮,取最好的1轮成绩,若成绩相同依另一轮。
每轮根据报名人数,先中年级到高年级,先男子组到女子组的方式比赛。
5、纸飞机由选手投出,相关犯规动作与投掷实心球时相同,即双脚在任何时候不能越线或踩线。
犯规时最多有两次重飞机会。
6、按飞行距离选出中、高年级组各十名选手授于“优秀飞行员”称号。
(二)橡筋弹力飞行裁判长:袁建成测量记录员:陈德钢贤裕强点录员:吴国华报名方式:针对三到六年级学生每班男、女同学各最多可报二人。
比赛分中高年级男、女组进行比赛。
橡筋弹力飞行比赛规则:1、现场制作、试飞后比直线飞行距离.2、比赛进行2轮,取最好的1轮成绩,若成绩相同依另一轮。
每轮根据报名人数,先中年级到高年级,先男子组到女子组的方式比赛。
3、按飞行距离选出中、高年级组各十名选手授于“小飞机制作能手”称号。
(三)遥控模型飞机留空时间裁判长:麦耀芳测时记录员:叶伟斌张瑜麦耀芳点录员:陈晓冰报名方式:针对一到六年级学生每班男、女同学各最多可报二人。
比赛分低中高年级男、女组进行比赛。
遥控模型飞机留空时间规则:1、比赛前裁判长讲述遥控技巧。
2、比赛进行2轮,取最好的1轮成绩,若成绩相同依另一轮。
青少年航海模型比赛规则

2011年青少年航海模型竞赛规则一、竞赛项目1、“自由号”遥控游艇模型环游竞赛2、“自由号”遥控游艇模型水上足球竞赛(每队二人,男女不限)3、“小虎鲨”电动遥控摩托艇绕标航行竞赛4、“探索者”太阳能电动双用自划船制作航行竞赛(现场制作)二、竞赛要求和方式(一)遥控船航行竞赛规则(“自由号”、“小虎鲨”)1、航行竞赛的航行线路见右图;参加竞赛的模型必须为竞赛指定的遥控快艇模型,应保持零部件完整(除电机、螺旋浆可作适度技术调整外,不允许改动或更换);电池限用4节5号电池,每节电池空载电压不超过1.62V,违者取消该轮竞赛。
2、航行竞赛前10分钟进行检录,运动员应在规定检录时间将所有发射机关闭交指定地点保管,未按时交送发射机的运动员将取消该轮竞赛资格(每个发射机上贴上各运动员姓名或序号)。
3、赛前进行抽签,并由裁判按频率不干扰原则编组,每组2—3名运动员,按序进行竞赛。
4、运动员每次航行竞赛时取回发射机,该次航行结束时后立即关闭发射机并送回保管地点,违者取消该轮成绩。
当日该项比赛全部结束后,方可领回各自发射机。
5、竞赛开始后,裁判长进行放航点名,1分钟不到放航台者为弃权;参赛选手上放航台后,须向裁判报告自行指定的助手(限一人,并必须为同年龄段学生),由裁判长向运动员宣布准备,运动员准备完毕须向裁判举手示意。
比赛放航准备时间不得超过1分钟,超过规定准备时间而没有放航则取消本轮航行资格。
在整个航行过程中,运动员必须始终站在放航台上操纵模型。
6、按规定航线绕标航行,允许模型碰标,只有按规定航线航行的圈数才计算成绩。
模型航行时遇水中飘浮物,不允许重赛。
模型绕错标后,允许其在不仿碍其它参赛模型的情况下重新绕标。
否则此圈不计成绩。
7、允许快速模型从慢速模型的两侧超越,被超越的慢速模型不得通过改变方向阻碍快速模型航行。
8、快速模型在超越慢速模型时不得阻碍慢速模型航行。
9、模型在航行中出现故障或失控,允许运动员在不影响其它模型航行的情况下进行打捞。
首届航空航海模型比赛秩序册

首届中山市青少年航空航海模型竞赛秩序册主办单位:中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山市教育局中山市体育局承办单位:中山科学馆中山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技术协会中山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事务指导中心协办单位:中山纪中三鑫凯茵学校中山市航模运动协会支持单位:珠海市海峰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雅太电器有限公司2013.11.23一、举办单位主办单位:中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山市教育局中山市体育局承办单位:中山科学馆中山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技术协会中山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事务指导中心协办单位:中山纪中三鑫凯茵学校中山市航模运动协会支持单位:珠海市海峰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雅太电器有限公司二、竞赛组织机构(一)组委会主任:余元龙副主任:黎文杰左海燕郑润瑜成员:齐华严庆中周勇黎彩花陈旭东吴鹏飞胡平平肖四清(二)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吴鹏飞副主任:古迪刘作聪林德志冯玉生郭锡洪成员:黄学峰蔡尚耿陈明全顾晶晶黄俊敏杨勇强黄金黄家捷三、竞赛委员会主任:黄学峰副主任:蔡尚耿成员:陈明全顾晶晶黄俊敏四、工作委员会主任:刘作聪副主任:谭风华黄丽红黄金成员:张杨黄逸文何伏秀吴勇刘欣陈三清徐运华谭家辉五、仲裁组主任:冯玉生成员:林德志唐文彪王铮魏国扬邱建球六、裁判组总裁判长:王在华(一)统计中心黄学峰顾晶晶汪冰莹熊鹰(二)调度中心陈明全蔡尚耿黄俊敏(三)检录徐卓群曾忠玲刘彥阳(四)无线电遥控电动模型滑翔机主裁判:胡润祥副裁判: 张环宇梁锡波梁炳强(五)无线电遥控电动直升机主裁判:邓国平(小学组)梁柏祥(中学组)副裁判: 梁伟旋孔锦堂林满森何仁杰杨顺球彭亮(六)橡筋动力滑翔机、弹射滑翔机主裁判:刘俊杰陈向阳副裁判:冯康伦杨伟杰文斌陈越科董裕国李春田小林范小林(七)遥控帆船、遥控竞速绕标主裁判:吴孑仁欧阳斌副裁判:乔瑞杰杨伟佳黄宣霖(八)航向赛主裁判:周文朝副裁判:朱伟明伍和清王延群陈媚媚徐艳文红艳陈燕清(九)广播:陈幼菊张黎七、后勤安保组长:谭风华副组长:张杨刘平组员:刘欣何伏秀赖玉梅闫爱芹李霞涂成刚欧阳斌八、竞赛日程报到时间:11月22日下午13:00竞赛时间:11月23日上午8:30竞赛地点:中山纪中三鑫凯茵学校九、竞赛流程:领队报到—召开领队会议—抽签、场地练习—检录—比赛—退出(一)报到、领队会议:11月22日13:00-13:30领队报到,13:30-14:30在报告厅召开领队会议,14:30-17:30抽签、场地练习。
青少年航海模型竞赛规则

2011年青少年航海模型竞赛规则一、竞赛项目1、“自由号”遥控游艇模型环游竞赛2、“自由号”遥控游艇模型水上足球竞赛(每队二人,男女不限)3、“小虎鲨”电动遥控摩托艇绕标航行竞赛4、“探索者”太阳能电动双用自划船制作航行竞赛(现场制作)二、竞赛要求和方式(一)遥控船航行竞赛规则(“自由号”、“小虎鲨”)1、航行竞赛的航行线路见右图;参加竞赛的模型必须为竞赛指定的遥控快艇模型,应保持零部件完整(除电机、螺旋浆可作适度技术调整外,不允许改动或更换);电池限用4节5号电池,每节电池空载电压不超过1.62V,违者取消该轮竞赛。
2、航行竞赛前10分钟进行检录,运动员应在规定检录时间将所有发射机关闭交指定地点保管,未按时交送发射机的运动员将取消该轮竞赛资格(每个发射机上贴上各运动员姓名或序号)。
3、赛前进行抽签,并由裁判按频率不干扰原则编组,每组2—3名运动员,按序进行竞赛。
4、运动员每次航行竞赛时取回发射机,该次航行结束时后立即关闭发射机并送回保管地点,违者取消该轮成绩。
当日该项比赛全部结束后,方可领回各自发射机。
5、竞赛开始后,裁判长进行放航点名,1分钟不到放航台者为弃权;参赛选手上放航台后,须向裁判报告自行指定的助手(限一人,并必须为同年龄段学生),由裁判长向运动员宣布准备,运动员准备完毕须向裁判举手示意。
比赛放航准备时间不得超过1分钟,超过规定准备时间而没有放航则取消本轮航行资格。
在整个航行过程中,运动员必须始终站在放航台上操纵模型。
6、按规定航线绕标航行,允许模型碰标,只有按规定航线航行的圈数才计算成绩。
模型航行时遇水中飘浮物,不允许重赛。
模型绕错标后,允许其在不仿碍其它参赛模型的情况下重新绕标。
否则此圈不计成绩。
7、允许快速模型从慢速模型的两侧超越,被超越的慢速模型不得通过改变方向阻碍快速模型航行。
8、快速模型在超越慢速模型时不得阻碍慢速模型航行。
9、模型在航行中出现故障或失控,允许运动员在不影响其它模型航行的情况下进行打捞。
第二届中山青少年航空航海模型竞赛航空模型比赛规则讨论稿一

第二届中山市青少年航空航海模型竞赛航空模型比赛规则(讨论稿)一、橡筋动力滑翔机留空计时赛(中、小学组)1、动力橡筋为航模协会统一提供(自行购买),禁止使用进口橡筋。
2、自模型出手或起飞开始计时,模型触地终止计时。
3、发生以下情况应终止计时: 模型飞行过程中脱落零部件或解体,任一零部件触地时;模型碰到障碍物坠落触地时;模型着陆前,如参赛选手、助手或本参赛队人员接触模型。
4、模型飞行过程中,在障碍物上停止前进运动或飞出视线,应停止计时;模型如被障碍物遮挡,10秒钟内重新看见模型继续飞行,应连续计时。
5、比赛共两轮,每轮比赛时间为5分钟,满10秒为正式飞行,留空时间精确到0.01秒,每0.01秒换算为0.01分,取两轮成绩之和为比赛成绩。
二、手掷飞机直线距离赛(小学组)1、泡沫飞机为航模协会统一提供(自行购买),允许模型作少许改装,但最大飞行重量不超过70克。
(见图2)图2 泡沫飞机2、比赛场地(见图3):边线长30米(可以延长),端线宽20米的矩形场地。
图3 手掷飞机直线距离赛场地示意图3、飞行比赛方法:根据编组顺序飞行,每轮单向飞行2次;模型出手即为正式飞行;飞出去的模型由本人拣取。
4、成绩评定:测量模型机头最前端垂足距起飞端线的垂直距离。
测量精确到0.01米,每0.01米换算为0.01分。
比赛进行两轮,以较远一次距离为单轮成绩,以两轮成绩之和为比赛成绩。
5、以下情况成绩无效:放飞时踩线或跨线;模型机头着陆在边线或其延长线之外。
三、手掷飞机留空计时赛(中学组)1、泡沫飞机为航模协会统一提供(自行购买),允许模型作少许改装,但泡沫飞机的机翼面积不得增加。
(见图2)2、自模型出手或起飞开始计时,模型触地终止计时。
3、发生以下情况应终止计时: 模型飞行过程中脱落零部件或解体,任一零部件触地时;模型碰到障碍物坠落触地时;模型着陆前,如参赛选手、助手或本参赛队人员接触模型。
4、模型飞行过程中,在障碍物上停止前进运动或飞出视线,应停止计时;模型如被障碍物遮挡,10秒钟内重新看见模型继续飞行,应连续计时。
中山市青少年航空航海模型竞赛规则

第三届中山市青少年航空航海模型竞赛规则(航空)第一章总则1.1. 各参赛队领队和教练员负责本队的训练和竞赛组织工作,教导本队自觉遵守竞赛规程、规则,服从竞赛组委会和裁判委员会的安排,同时做好本队的纪律、安全、文明行为、环境卫生等教育工作。
1.2.领队和教练应按要求参加竞赛工作会议,可以对规程、规则等事项提出咨询。
遇争议或异议时,按组委会的决议执行。
1.3. 在各项比赛中只允许裁判员、有关工作人员、当场比赛的参赛选手及其助手进入比赛场地。
1.4. 比赛开始前30分钟静场、静空,同时对无线电遥控发射机实行管制。
参赛选手必须按照裁判委员会规定的时间将发射机送交遥控设备管理处。
点名后,参赛选手凭证件领取发射机,每轮比赛结束后须立即关机交还管理处。
1.5. 比赛时,经检录点名不到者,视作该轮比赛弃权。
参赛队不论何种原因耽误比赛责任自负。
1.6. 参赛选手放飞时,可以助跑或跳跃,但不得在台、架、建筑物或0.5米以上的高坡上放飞。
1.7. 除在项目细则中有特殊规定外,比赛不设助手。
助手由学生担任。
1.8. 比赛所用模型及电池均为本届中山市青少年航空航海模型竞赛活动指定专用比赛器材,非指定器材不得参赛。
允许对模型进行必要的加强和改动,但模型原部件及原材质(包括机翼、尾翼、机身、电机、螺旋桨、起落架、机轮、卡钩、动力橡筋、遥控设备、模型原配的电池种类和电压及容量等)不得取消和更换,几何尺寸不允许改变(舵面不在此列)。
模型至少保留一个主要标贴,位置不限。
1.9. 参赛模型的审核采用自审、集中审核、抽审和复审等方法。
审核不合格者取消该项目比赛资格。
取得名次的模型必须进行复审,复审不合格者取消该项目比赛成绩。
1.10. 禁止使用金属螺旋桨。
凡是危及安全、妨碍比赛的模型装置,裁判长有权禁止使用。
1.11. 参赛选手须在模型上标注自己的姓名及学校。
参赛选手的模型不能互相调用。
每轮比赛结束时,参赛选手须在成绩单上签名,否则本轮比赛成绩无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届中山市青少年航空航海模型竞赛规则(航空)第一章总则1.1. 各参赛队领队和教练员负责本队的训练和竞赛组织工作,教导本队自觉遵守竞赛规程、规则,服从竞赛组委会和裁判委员会的安排,同时做好本队的纪律、安全、文明行为、环境卫生等教育工作。
1.2.领队和教练应按要求参加竞赛工作会议,可以对规程、规则等事项提出咨询。
遇争议或异议时,按组委会的决议执行。
1.3. 在各项比赛中只允许裁判员、有关工作人员、当场比赛的参赛选手及其助手进入比赛场地。
1.4. 比赛开始前30分钟静场、静空,同时对无线电遥控发射机实行管制。
参赛选手必须按照裁判委员会规定的时间将发射机送交遥控设备管理处。
点名后,参赛选手凭证件领取发射机,每轮比赛结束后须立即关机交还管理处。
1.5. 比赛时,经检录点名不到者,视作该轮比赛弃权。
参赛队不论何种原因耽误比赛责任自负。
1.6. 参赛选手放飞时,可以助跑或跳跃,但不得在台、架、建筑物或0.5米以上的高坡上放飞。
1.7. 除在项目细则中有特殊规定外,比赛不设助手。
助手由学生担任。
1.8. 比赛所用模型及电池均为本届中山市青少年航空航海模型竞赛活动指定专用比赛器材,非指定器材不得参赛。
允许对模型进行必要的加强和改动,但模型原部件及原材质(包括机翼、尾翼、机身、电机、螺旋桨、起落架、机轮、卡钩、动力橡筋、遥控设备、模型原配的电池种类和电压及容量等)不得取消和更换,几何尺寸不允许改变(舵面不在此列)。
模型至少保留一个主要标贴,位置不限。
1.9. 参赛模型的审核采用自审、集中审核、抽审和复审等方法。
审核不合格者取消该项目比赛资格。
取得名次的模型必须进行复审,复审不合格者取消该项目比赛成绩。
1.10. 禁止使用金属螺旋桨。
凡是危及安全、妨碍比赛的模型装置,裁判长有权禁止使用。
1.11. 参赛选手须在模型上标注自己的姓名及学校。
参赛选手的模型不能互相调用。
每轮比赛结束时,参赛选手须在成绩单上签名,否则本轮比赛成绩无效。
1.12. 遇能见度差、气象条件改变或其它不适合比赛的原因,总裁判长有权决定更改竞赛日程、赛场、比赛轮次。
1.13. 各参赛队在比赛过程中,如发生下列行为,将视为严重犯规,执行裁判长有权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取消该轮成绩直至取消全部比赛资格的处罚。
1.13.1. 比赛中故意妨碍、影响他人竞赛,故意损坏他人模型。
1.13.2. 比赛过程中,参赛队及相关人员违反无线电遥控发射机管理规定或在场外擅自使用无线电遥控发射机。
1.13.3.比赛过程中,弄虚作假,破坏赛场纪律,不听从裁判员劝导,妨碍竞赛正常进行。
1.14. 以下情况该轮成绩判为零分: 声明弃权;起飞点名三次未到;在比赛时间内未能起飞;其他严重犯规。
1.15. 比赛中遇争议时,各参赛队须由领队向裁判委员会提出。
现场急待解决的问题可由领队向有关裁判长口头提出,但不得妨碍竞赛的进行。
凡是与竞赛成绩有关的意见应在竞赛成绩公布后一小时内向总裁判长提出。
在总裁判长答复后如仍不满意,一小时内可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过时不予受理。
1.16. 比赛号位和分组由计算机随机排序,遥控项目由编排裁判员按频率分组。
1.17. 起飞前参赛选手须向裁判员申请起飞。
否则,未计成绩由参赛选手自行负责。
第二章竞时项目通则2.1. 计时2.1.1.自模型出手起飞开始计时,模型触地终止计时。
凡在比赛时间内起飞的飞行均有效,其留空时间计时可超出比赛时间。
2.1.2.发生以下情况即终止计时: 模型飞行过程中脱落零件或解体,任一零件触地;模型碰到障碍物坠落到地面时;模型着陆前,如参赛选手、助手或本参赛队人员接触模型。
2.1.3.模型飞行过程中,在高空障碍物上(屋顶、树梢)停止前进运动或飞出视线,即停止计时;模型如被障碍物遮挡,10 秒钟内重新看见模型继续飞行,应连续计时。
2.1.4.以留空时间记录成绩,留空时间精确到 0.01 秒,每 0.01 秒换算为 0.01 分。
2.2. 比赛时间除特殊规定外,竞时项目每轮的比赛时间为 3 分钟,自点名进场开始计时。
每轮比赛时间均包含入场后的准备时间。
橡筋动力项目允许参赛选手进场后提前绕橡筋。
2.3. 成绩评定除在项目细则中有特殊规定外,比赛进行两轮,取最好成绩为个人比赛成绩。
获奖比例为15%颁发一等奖证书、25%颁发二等奖证书、40%颁发三等奖证书。
第三章竞时项目3.1.“雷神”橡筋动力滑翔机竞时赛(小学组、中学组)(见图1)橡筋动力飞机统一使用如图1机型,禁止使用进口橡筋。
(可到市航模协会淘宝官网购买)。
其余规则见“总则”和“竞时项目通则”。
图1 雷神橡皮筋动力模型飞机3.2. 弹射飞机竞时赛(中学组)(见图2)飞机最大翼展220毫米,最大飞行重量30克,弹射棒小于30厘米。
其余规则见“总则”和“竞时项目通则”。
图2弹射飞机第四章竞距项目4.1. 手掷飞机直线距离赛(小学组)4.1.1泡沫飞机为航模协会统一提供(自行购买),允许模型作少许改装,但最大飞行重量不超过70克。
(见图3)4.1.2比赛场地(见图4):边线长30米(可以延长),端线宽20米的矩形场地。
4.1.3飞行比赛方法:根据编组顺序飞行,模型出手即为正式飞行;飞出去的模型由本人拣取。
4.1.4成绩评定:测量模型机头最前端垂足距起飞端线的垂直距离。
测量精确到0.01米,每0.01米换算为0.01分。
比赛进行三轮,取两轮最好成绩之和为比赛成绩。
图3泡沫飞机图4手掷飞机直线距离赛场地示意图4.1.5以下情况成绩无效:放飞时踩线或跨线;模型机头着陆在边线或其延长线之外。
4.1.6 其余规则见“总则”第五章遥控项目通则5.1. 比赛轮次及成绩评定5.1.1. 比赛进行两轮(可只飞一轮),以最后一轮成绩为个人比赛成绩并确定名次。
得分高者名次列前。
如成绩相同,则成绩相同者加赛一轮,以此成绩确定名次。
如再相同,则再加赛直至分出名次。
5.1.2. 每名选手允许使用两架模型,比赛中如主机发生故障,可以使用备机继续比赛;如主备机均发生故障,且在比赛时间内无法修复,则终止比赛。
5.1.3. 凡在飞行过程中模型解体或掉落零件,则该轮成绩为0分;比赛时间结束后1分钟仍未着陆,该轮成绩为0分。
模型着陆时与参赛选手相碰则该次定点为0分;触地后模型解体或掉落零件则着陆分为0分。
5.1.4. 比赛过程中模型触地可以继续飞行;如发生坠地且不能自主起飞,则可以由选手将模型放回起飞区重新起飞,继续完成剩余任务;以上情况比赛时间均不停止,连续计时。
5.2. 着陆点确认除特殊规定外,比赛中的着陆点评分是以模型静止后机头最前端垂足为着陆点,直升机项目以起落架为准;除特殊规则外,着陆应是一次完成,如着陆点位于两个区域分界线上,则计入高分区。
5.3. 模型的频率各参赛队应在报名时注明参赛选手参赛模型的频率;如有频率变动请在正式报到时以书面形式提出(需盖章或领队签字确认),否则必须按报名时的频率参加分组及比赛;比赛时如发现模型频率和报名时不同,则取消比赛资格。
第六章遥控项目6.1. 遥控直升机障碍赛(小学组、中学组、比赛2轮)6.1.1. 场地设置:小学组见图5-a,中学组见图5-b 。
6.1.2. 比赛时间:比赛进行两轮(可只飞一轮),以最后一轮成绩为个人比赛成绩并确定名次。
得分高者名次列前。
如成绩相同,则成绩相同者加赛一轮,以此成绩确定名次。
如再相同,则再加赛直至分出名次。
每轮比赛参赛选手进场准备时间为1 分钟,飞行比赛时间为3分钟。
模型起飞即为正式飞行并开始计时,模型着陆终止计时。
6.1.3.比赛方法:为减少比赛争议,结合全国比赛规则,比赛机型统一为美嘉欣F47,参赛选手操纵模型依次完成各飞行科目。
每轮以模型依次完成各飞行科目所得分之和为该轮比赛成绩。
允许参赛选手跟随模型操纵。
6.1.4. 无线电遥控发射机(遥控器)管制:为维护更好的比赛秩序,不影响选手的正常水平发挥。
每轮比赛均设置60分为遥控器管制任务分。
具体细则及得分:(1)各参赛所有遥控器必须贴好标签:学校+学生姓名;每校用贴好标签的塑料箱收集全校参赛遥控器在比赛前交到比赛场地。
(30分)(2)每个选手每轮比赛完后将遥控器放回塑料箱继续管制,直到两轮比赛后大会通知一起领回。
一轮比赛后机器故障需要领回遥控器出去调试,只能在中午休息时间领出出场地去调试。
(30分)(3)比赛期间所有选手的遥控器必须交到场地管制,包过备用遥控器,参赛选手有遥控器在比赛期间没交到场地管制,一经发现扣除该选手的两轮遥控器管制任务分60分。
图5-a小学组遥控直升机障碍赛场地示意图6.1.5.a小学组飞行科目顺序、要求及计分:(1) 起飞——模型自基地起飞,完成得50 分。
(2) 穿越连环山门——每穿越直径 0.6 米的圆环1个得 50 分。
3个圆环高度均为1.5 米,间隔1 米。
圆环不在同一直线,同向,错位1 米。
必须按顺序穿越1、2、3 号圆环,漏做后不得补做。
(3) 绕杆——模型绕标杆得50 分(杆高3 米以下)。
(4) 着陆——直升机返回基地:①着陆在直径25 厘米圆圈内得50 分;②着陆在直径60 厘米圆圈内得30 分;③着陆在直径60 厘米圈外的基地内得10 分,基地面积1.5 米×1.5 米。
着陆压线按低分值计分。
(5)成绩评定:每轮遥控器管制任务分加每轮模型依次完成各飞行科目所得分之和为该轮比赛成绩。
(6)判罚:飞行过程中模型触地复飞 1 次扣10 分;模型的着陆必须是一次完成,在着陆区外触地再进着陆区内着陆,成绩计算为着陆区外。
在着陆区内触地再停在着陆区外,成绩计算为着陆区外。
模型着陆时侧翻,不记着陆分;模型飞行途中坠落在地该轮飞行终止。
图5-b 中学组遥控直升机障碍赛场地示意图6.1.5.b 中学组飞行科目顺序、要求及计分:(1) 起飞——模型自基地起飞,完成得10 分。
(2) 8字穿越山门——直升机从基地飞往山门:绕杆完成水平8字飞行得50分。
(3) 时空隧道——直升机穿越宽 1 米、高1 米、长1 米的“隧道”得50 分。
(4) 高台观景——直升机着陆在高山平台上并停留至桨叶不动:①高平台边长 40厘米分值50 分;②中平台边长60 厘米分值40 分;③低平台边长80 厘米分值30 分。
(5) 飞越高山——直升机:①飞越高2 米宽1.5 米的横杆得30 分;②飞越横杆并绕杆1 圈得50 分。
(6) 着陆——直升机返回基地:①着陆在直径25 厘米圆圈内得50 分;②着陆在直径60 厘米圆圈内得30 分;③着陆在直径60 厘米圈外的基地内得10 分,基地面积1.5 米×1.5 米。
着陆压线按低分值计分。
模型飞行时间不满20秒直接着陆不计分。
(7)在 6.1.4.条中,科目按(1)到(6)的顺序完成,漏做的科目不能补做(补做也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