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配套练习(含答案)
2021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优等生)专题讲义-题1-2 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微专题1-2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识·解读一、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图片是浩瀚的宇宙,整个宇宙并不是静止不同的,都在运动,所以运动时绝对的。
我们说运动是绝对的,这里的“运动”是一个广义概念,而说运动是相对的,是指对机械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图片中的猎豹以地面为参照物,猎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猎豹在运动,运动的很快;如果以与猎豹的速度相同的猎豹要捕捉的小动物为参照物,猎豹位置没有变化,猎豹是静止;则静止是相对的。
二、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实际上这个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也在运动(因为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所以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教室中的桌椅相对于黑板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以黑板为参照物,桌椅是静止的。
相对静止。
两个物体的运动快慢相同,运动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是相对静止。
赛车比赛中,赛车运动员以地面为参照物,位置发生了变化,赛车运动员是运动的,以旁边与其速度相同的另一赛车运动员为参照物,其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
三、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作出肯定的判断,说这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是毫无意义的。
在做任何物体的运动情况的判断之前,一定要先确定参照物!运行中的列车,以地面为参照物,列车中坐在座位上的乘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列车中坐在座位上的乘客是运动的。
以列车为参照物,列车中坐在座位上的乘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列车中坐在位置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典例·解读例1、甲、乙、丙三人各驾驶一架直升飞机,从他们自己乘坐的飞机里往外看,甲看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的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楼房和乙的飞机都在匀速上升.则这三架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 甲、乙匀速上升,丙匀速下降B. 甲、丙匀速下降,乙静止C. 甲、乙、丙均静止D. 甲、乙、丙均匀速上升【答案】B【解析】丙看见地面上的楼房和乙的飞机都以相同速度匀速上升,可以判断丙飞机是匀速下降的.丙飞机是匀速下降的,甲看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可以判断飞机也在匀速下降,比丙下降的速度大.甲飞机匀速下降,乙看见甲的飞机匀速下降,所以乙是静止的.例2、在站台上并列的两列火车上,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运动,乙车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也向东运动,如果以站台为参照物,则(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慢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快【答案】D【解析】(1)这种类型题要先找到较为容易判断的运动,此题乙车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向东运动,树木以地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则乙车相对地面是向西运动的。
《四、运动的相对性》(同步训练)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_苏科版_2024-2025学年

《四、运动的相对性》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那么这个物体一定是运动的。
B. 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发生改变,那么这个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 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这个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D.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在于参照物是否选择恰当。
2、在火车上,乘客相对于火车的座位是()A. 运动的B. 静止的C. 无法确定D. 参照物选择不同,可能运动也可能静止3、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观察者A站在地面上,观察者B在以相同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上,那么观察者A和观察者B关于这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 观察者A看到物体静止不动B. 观察者B看到物体静止不动C. 观察者A看到物体以地面速度匀速直线运动D. 观察者B看到物体以地面速度匀速直线运动4、一列火车以80km/h的速度向东行驶,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向北行驶。
从火车上的观察者角度看,汽车的运动方向和速度是:A. 向东,20km/hB. 向南,20km/hC. 向西,20km/hD. 向北,20km/h5、在一列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上,小明相对于火车的速度是5m/s,火车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是20m/s。
那么小明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是:A. 5m/sB. 15m/sC. 20m/sD. 25m/s6、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向东行驶。
同时,一辆摩托车以80km/h的速度向西行驶。
那么摩托车相对于汽车的速度是:A. 20km/hB. 40km/hC. 60km/hD. 100km/h7、一个学生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他看到火车外的树木向后退去,这是因为他选择了()A. 地面为参照物B. 火车为参照物C. 树木为参照物D. 自己为参照物8、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同一点A出发,分别向相反方向行驶,若以其中一列火车为参照物,那么另一列火车()A. 没有运动B. 以一定的速度向相反方向运动C. 以一定的速度向同方向运动D. 以一定的速度向任意方向运动9、在一辆行驶中的公交车上,小明站在车厢内,手持一个小球。
中考命题2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析版)

专题一 测量初步和简单的机械运动中考命题2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 【2018四川乐山,1,2.5分】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山B.船C.流水D.河岸答案B以船为对照物,船与山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驶,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B 正确。
2.【2020,江苏常州,3分】2020年6月30日,随着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定点于地球同步轨道,中国建成世界领先的“北斗”导航系统。
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A .相对太阳静止B .相对火星静止C .相对地球静止D .相对月球静止【答案】C“同步”卫星是指以地球为参照物处于静止状态的卫星。
因此,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相对地球静止。
故选C 。
3.【2020,上海,3分】甲、乙两车同时从P 点出发,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 —t 图像分别如图(a )(b )所示。
两车先后到达距P 点18米的Q 处,时间差为t ∆,则( )A .甲比乙先到达Q 处,12s t ∆=B .甲比乙先到达Q 处,18s t ∆=C .乙比甲先到达Q 处,12s t ∆=D .乙比甲先到达Q 处,18s t ∆=【答案】C由图象可知,s 甲=3.6m ,t 甲=6s ;s 乙=6.0m ,t 乙=6s ;则甲车的速度为3.6m 0.6m/s 6ss v t ===甲甲甲乙车的速度为6.0m 1m/s 6s s v t ===乙乙乙 甲车通过18米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为'18m 30s 0.6m/ss t v ===甲甲 乙车通过18米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为'18m 18s 1m/ss t v ===乙乙 故乙车先到达Q 处,两车到达Q 处的时间差为''30s-18s=12s t t t ∆=-=甲乙4.【2020,河北,3分】如图所示,小明和小红坐在停靠在站台的火车车厢里,他们分别向两侧窗外看,对火车的运动情况产生了不同的观点。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含解析)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5•宁波)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A.斜向上爬升B.斜向下俯冲C.竖直向上爬升D.竖直向下俯冲2.(2015•泰安二模)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3.(2015•苏州模拟)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A.一定上升B.一定下降C.一定静止D.无法判断4.(2015•广安区模拟)敦煌曲子词中有词一首,“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A.满眼风光多闪烁B.看山恰似走来迎C.仔细看山山不动D.是船行5.(2015•滕州市模拟)乘客站在观光电梯上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是静止的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是静止的6.(2015•余庆县一模)如图所示,小红同学与其他几位同学坐在滑行的“香蕉”船上在海上游玩,若说小红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海边的沙滩B.小红她们骑着的香蕉船C.海水D.站在沙滩上给小红照相的同学7.(2015•山西模拟)如图所示,小球从斜面上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与静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撞击(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从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如果以木板为参照物,小球是静止的B.若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够长,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D.小球从斜面开始下滑到撞击木块后静止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8.(2015•滨州模拟)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距地球343公里的轨道上实现连接,形成组合体(如图所示).为我国的空间站建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对于形成的组合体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接成功后神舟八号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静止B.对接时神舟八号飞船相对地球静止C.对接时天宫一号相对地球静止D.对接成功后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都相对与地球静止9.(2015•南岗区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相对太阳是静止的B.龙卷风能够摧毁房屋,说明它具有较大的内能C.超声加湿器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将水“打碎”的D.在消耗相同质量核燃料的情况下,核聚变比核裂变放出的能量大得多10.(2015•肥城市三模)当地时间2015年5月9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15时),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压轴出场(如图所示).当仪仗队整齐划一的前进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以旗手为参照物,其他解放军战士是运动的B.现场的人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五星红旗,是由于光在旗面上发生了漫反射C.在空中飘扬的五星红旗只具有动能D.在空中飘扬的五星红旗只具有重力势能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2015春•扬州月考)目前,“长鼻子”校车在许多城市投入使用,如图甲所示:(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路边树木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静止)的;(2)当校车急刹车时,制动轮的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为(滑动/滚动)摩擦;(3)图乙所示汽车座位上的头枕,可以预防汽车(急刹车/被追尾)时造成的危害.(4)《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平均/最大)速度;(5)小明乘校车发现,冬天玻璃窗的(内/外)表面常常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导致这种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是;(6)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20分到达学校,设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路程是km.12.(2015春•崇川区月考)2013年12月2日,中国“嫦娥三号”带着“玉兔”月球车成功发射,在发射过程中,“玉兔”月球车相对于“嫦娥三号”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从地球到月球上,月球车的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科学家依靠与月球车传递信息.13.(2015•兰州)在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中,摄像师坐在摩托车上跟拍时,以摩托车为参照物,摄像师处于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马拉松赛全程为42.195km,某业余选手的成绩为3h30min,则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km/h(结果精确到个位).14.(2015•衡阳)如图所示是中国姑娘李坚柔在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中夺金的场景.在滑行的过程中,以李坚柔为参照物冰面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冰刀与冰面之间的摩擦是摩擦(选填“滑动”或“滚动”).15.(2015•南京)如图所示是某大厦安装的观光电梯.(1)为便于观光,电梯的外壁采用玻璃材料,主要是因为玻璃有较好的性.(2)小明站在上升的电梯里,以电梯为参照物,他看到电梯外楼房墙面上的广告牌是的.(3)电梯匀速上升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动能.若小明受到的重力为G,电梯对小明的支持力为F1,小明对电梯的压力为F2,则F1和是一对平衡力.16.(2015•雅安)图是滑雪运动员在雪地滑行的情景.在滑行过程中,如果以滑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的.滑板和雪面摩擦生热,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17.(2015•遵义模拟)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凌晨1点30分,肩负着中国探月任务的嫦娥三号成功发射,踏上了登月旅程.嫦娥三号在加速上升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物,那么嫦娥三号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机械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2015•桥西区模拟)如图所示的是“嫦娥三号”探测器携带月球车在月球上软着陆.当月球车缓缓驶离“嫦娥三号”探测器时,以探测器为参照物,月球车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月球车安装有6个轻质宽大的轮子,能,使它不会陷入松软的月球土壤中.而不使用充气轮胎是因为月球表面,充气轮胎容易爆胎.19.(2015•广州二模)空中加油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军事,而据外媒2015年4月8日报道,欧盟拨款270万欧元给欧洲科研组织RECREATE,支持其研究把此技术应用到民用航班上.在空中加油过程中,乘客以加油机为参照物,看受油机是的,以受油机为参照物,看到大地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飞机使用的重油是从原油中提炼出来的,它属于次能源.20.(2015•江西模拟)如图所示的是我国“神舟十号”航天器与“天宫一号”太空实验室对接后的飞行状态.对接后“神舟十号”航天器相对于“天宫一号”是的,相对于地球是的.(均填“运动”或“静止”)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5•宁波)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A.斜向上爬升B.斜向下俯冲C.竖直向上爬升D.竖直向下俯冲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运动和力.分析: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取一个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A、当战斗机斜向上爬升时,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时,将看到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倾斜向下的,故A错误B、当战斗机斜向下俯冲时,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时,将看到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倾斜向上,如图乙所示时.故B正确;C、当战斗机竖直向上爬升,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时,将看到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还是水平的,且与飞机的距离越来越远,故C错误;D、当战斗机向下俯冲时,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时,将看到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还是水平的,且与飞机的距离越来越近,故C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2.(2015•泰安二模)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解答:解:由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因为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所以甲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1、向右运动;2、静止;3、向左运动,且速度小于风速.因为乙车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故选D.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2015•苏州模拟)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A.一定上升B.一定下降C.一定静止D.无法判断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解答:解: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这时飞机无论是停在空中还是向上运动,若跳伞运动员以自己作为参照物,则飞机运动状态都是向上运动的.所以,当以地面为参照物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无法判断,A、B、C三种可能都有.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4.(2015•广安区模拟)敦煌曲子词中有词一首,“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A.满眼风光多闪烁B.看山恰似走来迎C.仔细看山山不动D.是船行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应用题.分析:本题中研究的分别是山和船的运动状态,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解答:解:以船为参照物,山和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山是运动的,所以“看山恰似走来迎”;故选B.点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因此,解答中要抓住“参照物”这个中心,认真分析,灵活处理.5.(2015•滕州市模拟)乘客站在观光电梯上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是静止的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是静止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就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解答:解: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与电梯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乘客是静止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与乘客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楼房是向下运动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与电梯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乘客是静止的,该选项正确.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与电梯之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的,楼房是运动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该题在判断时首先要确立题干中的参照物,然后看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距离是否发生变化,变化则物体运动,没有变化则物体静止.6.(2015•余庆县一模)如图所示,小红同学与其他几位同学坐在滑行的“香蕉”船上在海上游玩,若说小红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海边的沙滩B.小红她们骑着的香蕉船C.海水D.站在沙滩上给小红照相的同学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运动和力.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解答:解:小红是静止的,说明小红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可以选择香蕉船为参照物,因为小红和香蕉船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选B.点评:运动的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做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选定为参照物的物体之间发生位置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7.(2015•山西模拟)如图所示,小球从斜面上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与静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撞击(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从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如果以木板为参照物,小球是静止的B.若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够长,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D.小球从斜面开始下滑到撞击木块后静止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牛顿第一定律;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专题:运动和力.分析:A、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B、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够长,木块在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这一角度分析.C、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D、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解答:解:A、小球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如果选择木板作为参照物,小球与木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故小球是运动的,故A错误;B、若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够长,木块在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动能不变,保持平衡,故B正确;C、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不是木块的重力,故C错误;D、从斜面上开始下滑到水平木板上,撞击木块前,不计阻力,重力势能随高度降低而减小,下滑到撞击木块后静止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压力以及重力的区别、动能的大小变化,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属于中档题.8.(2015•滨州模拟)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距地球343公里的轨道上实现连接,形成组合体(如图所示).为我国的空间站建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对于形成的组合体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接成功后神舟八号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静止B.对接时神舟八号飞船相对地球静止C.对接时天宫一号相对地球静止D.对接成功后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都相对与地球静止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A、判断是否相对静止,关键是看两个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变化;BC、对接时,神州八号和天宫一号的飞行速度应该相等,但它们相对于地球仍是运动的;D、对接后,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为一个整体,相对静止,但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解答:解:A、对接成功后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成为一个整体,相对于静止,A正确;BC、对接时,神州八号和天宫一号仍绕地球转动,相对于地球运动,BC错误;D、对接成功后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做圆周运动,是运动的,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要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关键是看其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9.(2015•南岗区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相对太阳是静止的B.龙卷风能够摧毁房屋,说明它具有较大的内能C.超声加湿器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将水“打碎”的D.在消耗相同质量核燃料的情况下,核聚变比核裂变放出的能量大得多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声与能量;机械能;核聚变.专题:声现象;长度、时间、速度;机械能及其转化;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A、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B、龙卷风能摧毁房屋,拉倒大树,对房屋和大树做功,具有能量.C、声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D、相同质量的核燃料,发生核聚变反应所释放出的核能比发生核裂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更加巨大.解答:解:A、八大行星都绕太阳不停地转动,它们与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相对太阳是运动的.故A错误;B、龙卷风有很大的流动速度,具有很大的动能.故B错误.C、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振动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超声加湿器就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的这一特点制成的.故C错误;D、在消耗相同质量核燃料的情况下,发生核聚变反应所释放出的核能比发生核裂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更加巨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涉及到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声与能量、机械能、核聚变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10.(2015•肥城市三模)当地时间2015年5月9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15时),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压轴出场(如图所示).当仪仗队整齐划一的前进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以旗手为参照物,其他解放军战士是运动的B.现场的人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五星红旗,是由于光在旗面上发生了漫反射C.在空中飘扬的五星红旗只具有动能D.在空中飘扬的五星红旗只具有重力势能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漫反射;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1)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其次是看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有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若没有位置的改变,则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2)光在粗糙面上发生了漫反射(3)动能和势能的定义上分析.解答:解:A、以旗手为参照物,其他解放军战士和旗手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故以旗手为参照物,其他解放军战士是静止的,故A错误;B、旗面是粗糙不平的,光在旗面上发生了漫反射,所以现场的人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五星红旗,故B正确;CD、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因此在空中飘扬的五星红旗具有动能和势能;故CD错误.故选B.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2)掌握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是解答CD的关键.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2015春•扬州月考)目前,“长鼻子”校车在许多城市投入使用,如图甲所示:(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路边树木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运动/静止)的;(2)当校车急刹车时,制动轮的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为滑动(滑动/滚动)摩擦;(3)图乙所示汽车座位上的头枕,可以预防汽车被追尾(急刹车/被追尾)时造成的危害.(4)《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最大(平均/最大)速度;(5)小明乘校车发现,冬天玻璃窗的内(内/外)表面常常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导致这种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是液化;(6)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20分到达学校,设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路程是10 km.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液化及液化现象;速度与物体运动;惯性现象;摩擦力的种类.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2)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此时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3)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4)《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即最大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5)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会变成小水珠,这种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成为液化;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取决于车内外空气温度的高低,当车内温度高附着在内表面,如车外温度高就附着在外表面.(6)知道此时的运动时间和运动的速度,据公式v=公式变形可计算出运动的路程.解答:解:(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司机相对于路边的树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司机相对于路边的树是运动的;(2)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遇到紧急情况急刹车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3)汽车被追尾时,人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很容易向后撞去,因此汽车座位上的头枕,可以预防汽车被追尾时造成的危害.(4)《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即最大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5)冬天,空调车内温度高于外部,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6)小明7点上车,7点20分到达学校,所以乘车时间为t=20min=h,由v=可得,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距离:s=vt=30km/h×h=10km.故答案为:(1)运动;(2)滑动;(3)被追尾;(4)最大;(5)内;液化;(6)10.点评:该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取、液化及液化现象、最大速度的理解以及速度计算公式的应用等知识点,难度不大,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12.(2015春•崇川区月考)2013年12月2日,中国“嫦娥三号”带着“玉兔”月球车成功发射,在发射过程中,“玉兔”月球车相对于“嫦娥三号”是静止(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从地球到月球上,月球车的质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科学家依靠电磁波与月球车传递信息.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质量及其特性;电磁波的传播.专题:信息的传递;质量及其测量;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先选取一个标准做为参照物,研究对象和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就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2)质量不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3)卫星信号都是通过无线电波来传递信息的.解答:解:在发射过程中,“玉兔”月球车相对于“嫦娥三号”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玉兔”月球车相对于“嫦娥三号”是静止的;从地球到月球上,月球车的位置改变,质量不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质量不变;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因此,月球车把月球上获取的信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到地球上.故答案为:静止;不变;电磁波.点评:对于此类结合现代科技考查物理知识的题目,是现在中考的热点,解决此类问题时要紧扣物理考点,认真分析作答.13.(2015•兰州)在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中,摄像师坐在摩托车上跟拍时,以摩托车为参照物,摄像师处于静止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马拉松赛全程为42.195km,某业余选手的成绩为3h30min,则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2 km/h(结果精确到个位).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的计算.专题:运动和力.分析:(1)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选取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结果的描述不同.(2)已知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求解.。
静止与运动试题及答案高中

静止与运动试题及答案高中试题:静止与运动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本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静止与运动概念的理解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的是静止状态?A. 地球绕太阳转动B.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C. 教室内的桌子D. 风筝在空中飘动2. 运动的相对性表现在哪个方面?A. 运动速度的大小B. 运动方向的改变C. 运动状态的判断D. 运动距离的长短二、填空题3.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请举例说明静止的相对性:_________。
4. 参照物的选择会影响我们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请说明这一点:_________。
三、简答题5. 请简述静止与运动的定义,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6. 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用运动的相对性。
四、计算题7.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向东行驶,同时有一辆自行车以20km/h 的速度向西行驶。
如果汽车和自行车在同一时间从同一地点出发,求它们在1小时后分别位于何处?五、论述题8. 论述静止与运动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例子加以说明。
答案:一、选择题1. C. 教室内的桌子2. C. 运动状态的判断二、填空题3. 例如:对于坐在火车里的乘客来说,火车是静止的,但对于站在站台上的人来说,火车是在运动的。
4. 例如:对于站在地球上的观察者来说,太阳是运动的,但对于站在太阳上的观察者来说,地球是运动的。
三、简答题5. 静止是指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发生变化的状态。
运动是指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的状态。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即一个物体是否处于静止或运动状态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
6.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利用运动的相对性来导航。
例如,当我们在飞机上时,我们相对于地面是在高速运动的,但对于飞机内的其他乘客来说,我们是静止的。
四、计算题7. 汽车1小时后的位置:60km/h * 1h = 60km,方向向东。
自行车1小时后的位置:20km/h * 1h = 20km,方向向西。
运动和静止试题及答案

运动和静止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分为哪两种基本形式?A.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B. 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C. 变速运动和匀速运动D. 随机运动和规律运动答案:B2. 在物理学中,静止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A. 地面B. 参照物C. 时间D. 空间答案:B3. 下列哪个选项描述的是静止状态?A. 地球绕太阳公转B. 行驶中的汽车C. 树上的苹果D. 空中下落的雨滴答案:C二、填空题4. 在物理学中,我们说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意味着它相对于________没有发生位置改变。
答案:参照物5.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它指的是物体在直线路径上以________速度移动。
答案:恒定三、判断题6.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对/错)答案:对7. 在所有参考系中,光速都是不变的,这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基本假设之一。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8. 解释为什么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概念,并给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答案: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概念,因为一个物体是否处于运动或静止状态取决于我们选择的参照物。
例如,当我们坐在火车上时,相对于火车的座位我们是静止的,但相对于地面,我们是在运动的。
9. 描述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处于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
答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是以地面或某个固定物体作为参照物来判断物体是否处于静止或运动状态。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认为它是静止的;如果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认为它是在运动的。
五、计算题10. 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如果它从A地出发,2小时后到达B地,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答案:汽车的速度是60公里/小时,行驶了2小时,所以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60公里/小时 * 2小时 = 120公里。
六、论述题11. 论述在不同的参照系下,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并给出一个物理实验的例子来支持你的观点。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每课同步练习题及答案汇编(含24套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每课同步练习题及答案汇编(含24套题)第一单元每课同步练题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运动和位置》同步练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判断题1.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2.用距离能描述物体的位置,用方向不能描述物体的位置。
()二、填空题1.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需要先选择。
三、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飞得很快,一定是运动的B.塑胶跑道没有生命,一定是静止的C.以大树为参照物,树下玩耍的小朋友是运动的2.我们坐在火车上,以自己为参照物,火车上的座椅的状态是()的。
A.运动B.静止C.无法判断四、XXXXXX所示,请描述体育馆的位置。
参考谜底一、判断题1.√2.×二、填空题1.参照物三、选择题1.C。
2.B四、XXX体育馆在教学楼东北方向200米处。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同步操演题及谜底学校班级姓名一、填空题1.按照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运动的物体会有_____________的路线。
(填“相同”或“不同”)3.像小球从高空落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体的运动属于直线运动。
4.图中锯木头时,锯刀的运动属于_____________运动。
5.运动共有四种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树上的苹果熟了落下来,XXX的运动类型是_____________;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_____________;在地面上拍着的皮球的运动类型是_____________;荡千秋的运动类型是_____________。
7.骑自行车在道路上前进时,从整体看,自行车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___;从局部看,自行车把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___;脚蹬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___;车轮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___。
中考物理考点59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一考点2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总分数 7分时长:不限1.(2016常德)近年来,我国的高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铁的快速与便捷更加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暑假里小华与妈妈乘坐高铁去北京玩,从长沙到北京只用了6个多小时。
在高铁上,小华看车窗外,美丽的风景飞快地向后移动;看车厢内,乘客都静静地坐在座位上。
对小华所见情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车厢内乘客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小华选的参照物是铁轨B. 车厢内乘客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小华选的参照物是窗外的风景C. 窗外美丽的风景飞快地向后移动,小华选的参照物是自己D. 窗外美丽的风景飞快地向后移动,小华选的参照物是铁轨2.(2016邵阳)“五一”劳动节,小华一家自驾游新宁崀山.在小车行驶过程中,小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 小车的车厢B. 对面驶来的小车C. 路旁的小树D. 沿途的建筑物3.(2016岳阳)汽油机动力汽车是我们生活中的主要交通工具.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 橡胶轮胎和钢毂都是导体B. 汽油是可再生能源C. 用水做冷却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D. 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坐在车内的人是运动的4.(2016郴州)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甲车车厢向乙车车厢观望,如图所示,突然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乙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甲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乙车却向相反的方向开走了.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前进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 站台B. 甲车C. 乙车D. 自己5.(2016湘西)张亮同学乘坐公交车上学,发现路边树木不停地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 路边树木B. 远处高山C. 公路路面D. 他自己6.(2016永州)如图所示,小明水平向右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箱子虽然没有被推动,但小明对箱子做了功B. 箱子没有被推动,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C. 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箱子没有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7.(2016湘潭)小明站在电梯里,电梯以1m/s速度匀速向上运行,通过6m的路程需____1____s,他相对于电梯是____2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微练习
1.2015年6月10日,“宁夏众一杯”端午节龙舟赛在银川海宝公园举行,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
A.龙舟划手B.岸边上的观众
C.同速竞赛的另一龙舟D.龙舟上的鼓手
解析:A.以龙舟划手为参照物,龙舟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不合题意;
B.以岸边的观众,龙舟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符合题意;
C.以同速竞赛的另一龙舟为参照物,龙舟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不合题意;
D.以龙舟上的鼓手为参照物,龙舟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不合题意。
故选B。
2.小马驾驶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当超过一辆同方向行驶的卡车时,则()A.以小马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B.以卡车为参照物,轿车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D.以轿车的车座为参照物,小马是运动的
A.以小马为参照物,卡车与小马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卡车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以卡车为参照物,轿车与卡车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是运动的,故B正确;
C.以地面为参照物,卡车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是运动的,故C错误;
D.以轿车的车座为参照物,小马与车座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B。
3.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嫦娥二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二号”是静止的
B.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C.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D.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解析:A.“嫦娥二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二号”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嫦娥二号”是运动的,故A错误;
B.骑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与路灯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汽车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和河岸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船是运动的,故C错误;
D.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与受油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加油机是静止的,故D正确。
故选D.
4.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解析:
1、乙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南运动,说明乙车向北运动;
2、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北运动,此时有两种可能:一是甲车向南运动;二是也向
北运动,但速度比乙车慢;
由此说明,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ACD。
5.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出现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风和水B.风和地面
C.山和船D.船和地面
解析:以船为参照物,山与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山是运动的,所以会感觉到“看
山恰似走来迎”;以地面为参照物,山与地面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静止的,所以会有“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的感觉。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