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指导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作文素材积累 习作:家乡的风俗-写作指导+范文赏析+病文升格 教案

习作家乡的风俗目标导航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乡的风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习作,创编班级民俗作品集。
4.感受家乡这些独具魅力的风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审题指导题目:家乡的风俗。
1.审清题材:“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将调査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
2.审清内容: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方法或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可以写民风民俗,可以写节日风俗,也可以写富有地域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等。
要体现家乡风俗的特点,体现地域风情的与众不同。
3.审清重点:通过介绍风俗习惯时,能够详略得当进行描写,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赞美,感受家乡独特的风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思路指引【拟题思路】本次作文并没有给出具体的题目,属于自由命题作文。
依据作文要求,围绕两个方面命题:第一个是离不开“风俗”,让人一看到题目就会知道这是写风俗习惯的;第二个是直接用风俗的名字命名。
作文题目体现文章的写作目标。
作文命题时,要有声有色,吸引人,尽量避免大众化的文题。
我的魅力题目:可以选择下面的题目来写你的故事,也可以自拟一个有趣的题目。
●过年的风俗●扫尘●吃饺子●……【写作思路】开头:开门见山,点明题意。
我想通过歌谣引出要介绍的风俗。
中间:按照一定的顺序,通过生动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详细写家乡的风俗。
(详)结尾: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略)技法点拨一、回忆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
说一说:下面这是什么节日?展现了什么风俗?你的家乡还有哪些风俗?闹花灯扭秧歌吃粽子包饺子……二、重点介绍哪个方面?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一种风俗呢?闹花灯:花灯的样子、种类、人们的表现、闹花灯的传说……拜年:拜年时的动作、神态、说哪些话、长辈的表现、心情……包饺子:怎么擀皮、怎么做馅儿、怎么包饺子、怎么煮饺子、吃饺子的情景……想一想怎样把文章写的生动有趣呢?三、确定写法。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作品梗概的含义,掌握作品梗概的基本结构,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自主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让他们在写作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1. 作品梗概的含义和作用2. 作品梗概的基本结构3. 写作品梗概的步骤和方法4. 作品梗概的写作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作品梗概的基本结构,学会写作品梗概。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把握作品的主题,提炼出作品的精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等。
2. 学具:作文纸、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起学生对作品梗概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作品梗概的含义、作用和基本结构。
3. 案例分析:分析一篇经典的作品梗概,让学生了解作品梗概的写作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品,写一篇作品梗概。
5. 点评与指导:对学生写的作品梗概进行点评,指导他们如何修改和提高。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作品梗概的写作技巧。
六、板书设计1. 作品梗概的含义和作用2. 作品梗概的基本结构3. 写作品梗概的步骤和方法4. 作品梗概的写作技巧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品,写一篇作品梗概。
2. 要求:结构清晰,语言简练,能够准确表达作品的精髓。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检查他们是否掌握了作品梗概的写作方法。
2.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根据学生的需求,补充相关的教学内容,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以上就是我对于《写作品梗概》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2写作品梗概》作文范文六篇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2写作品梗概》作文范文六篇【导语】书里记载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种精神,一份情感,怪不得人们常说“书是知识的海洋,书里有杰出的世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我们实现理想的翅膀。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以下是作者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浏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2写作品梗概》作文范文篇一从前有一位叫海力布的猎人,他热情帮助别人。
每次打猎回来,总是先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小的一份,因此,大家都很敬爱他。
有一天,海力布去打猎,看见一只老鹰抓住了一条小白蛇,他把老鹰射伤了,救了小白蛇。
小白蛇想报答海力布,要求爸爸赏赐海力布一些珍宝,谁知海力布不想要珍宝,只想要能听懂动物说话的宝石。
就是这样,海力布就得到了宝石。
海力布具有宝石后,打猎就方便多了,分给大家的猎物也多了,这样就过了几年。
有一天,海力布在深山打猎,听到了一个可怕的消息,于是就急忙跑回家告知大家快点儿搬到别处,但是大家都是无动于衷。
海力布这才知道着急是没用的,再迟延,灾害就会夺去乡亲们的生命,所以他就把整件事一五一十告知大家。
刚刚说完,海力布就变成了石头。
乡亲们都很伤心,于是就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
最后乡亲们都逃过一劫。
以后,人们都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2写作品梗概》作文范文篇二《小兵张嘎》是中国当代作家,电影编剧家徐光耀于1958年创作,合适儿童浏览的中篇小说。
展现了嘎子、胖墩、玉英、佟乐四个孩子,在抗日烽火中的戏剧故事和富于传奇的幼稚友谊。
故事以1934年的白洋淀为背景,以嘎子企图参加八路,企图得到一支属于自己的真枪展开。
奶奶为了保护八路老钟牺牲了,嘎子只身上县城找传说中的罗金保,打鬼子替奶奶报仇。
在县城结识了佟乐,嘎子仇没报,陷入鬼子追杀。
在佟乐和奇妙便衣罗金保的帮助下,脱离险境,将嘎子带到区队驻地。
在一次斗争中,嘎子缉获一把真枪。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2 写作品梗概》同步作文指导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2 写作品梗概》同步作文指导读题审题一年一度的“悦读节”要到了,学校希望大家为高年级的同学推荐一批好书。
你最想推荐哪一本书呢?又该怎样把自已最喜欢的好书推荐给高年级的同学呢?遇到以上情况,需要我们对书的内容进展概括,以梗概的形式,用非常简练的语育介绍这本书。
一般来说,可以这样来写的梗概: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一本书,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哪些地方最有趣、最精彩最有吸引力?你要知道,吸引你的地方,肯定也能吸引别人。
熟读原著,理清书中内容的根本框架,把握要点。
抓住了这一点,习作根本上成功了一半。
挑选概括,合并成段。
简述书的内容,是写这类文章的重要组成局部。
但是,本书的故事情节那么多,内容那么丰富,你不可能把全部内容都介绍到的。
需要保存主干,去除枝叶;用简明的表达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突出这本书的精彩之处,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例要突出。
比方《惠安馆》是《城南旧事》一书中情节最为曲折离奇的,讲的是在惠安馆里,小英子认识了在别人眼里是疯子的秀贞,但英子却觉得秀贞是爱笑、亲切的,她们一起做了好多有趣的事。
小英子还认识了经常被父母毒打的妞儿。
在与她们的相处中,英子从妞儿身上的胎记,疑心她们是失散多年的母女俩。
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即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
而那些不太精彩的地方一句话带过就行,或甚至不提,做到详略得当。
锤炼语言,表达连接。
在详细的习作过程中,需要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连接每局部的主要意思,使语意清楚连接。
那些最有趣、最有吸引力的地方,需要详细一点,这样才能打动读者。
选择你最近读的一本书写梗概。
写好以后读给同学听,看他们是否能明白书的大意,然后根据他们的反应,对没写清楚的地方进展修改。
开拓思路《老人与海》梗概老渔夫圣地亚哥单独乘小船在海上捕鱼,他连续 84 天都没有捕到鱼。
起初,有一个名叫马洛林的男孩跟他一道出海,可是过了 40 天还没钓到鱼,男孩就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条船上去了,因为他们认为孩子跟着老人不会交好运。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范文写作品梗概(3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范文习作二:写作品梗概范文一:《妈妈不是我的佣人》梗概《妈妈不是我的佣人》是一本校园励志小说,讲述了一个小男孩战胜一系列挫折的心路成长历程。
上五年级的阿章原本是一个都市小男孩,他自私又蛮横无理,生活上对妈妈百般依赖,稍有不如意,便大发脾气。
后来因为妈妈怀孕了,爸爸又在首尔工作,阿章便暂时去乡下舅舅家生活。
离开了父母的庇护,开始的时候阿章特别开心,可很快就出现了很多不如意的事情。
在学校,他不是把作业忘在家里,就是因为没带颜料被老师惩罚、被同学取笑。
在舅舅家,表妹对阿章充满了敌意,表妹经常对他说:“我不知道你的妈妈是不是你的佣人,但我的妈妈不是。
”来到乡下后的阿章,生活简直一团糟。
阿章心里特别失落,特别留恋以前在家的生活。
他想到以前在家里的时候,他可是什么都不用管,妈妈会帮他备齐所有该带的东西,会帮他把房间整理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这个时候,他才醒悟:过去他成绩优异,成为全班同学喜爱的班长,这一切都是因为有妈妈在身后默默付出,只是他从来不曾注意到妈妈的辛劳,从来不曾感激妈妈。
从此,阿章努力学习独自面对生活,尽量自己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尽管一路磕磕绊绊,挫折不断,但他先后经受了读书、守约、诚信的考验,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勇敢、节俭、关爱他人的小男子汉。
小说的结尾,阿章认识到作为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塑造独立的人格,长大后才能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
这一天,阿章归来,他终于可以自豪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可以的!我阿章靠自己的力量,也可以做得很好!”点评:作者在开头用一句话就介绍了这本小说的主要内容,语言非常简洁。
在正文部分,小作者抓住主要故事情节,分层概述主要情节内容,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目了然。
这篇习作语言朴实,用词准确,描写生动,中心突出。
范文二:《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主要讲述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他们冒险的故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写作指导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写作指导一、写作内容:有时候我们需要向别人推荐一本喜欢的书,这就需要我们把书的内容进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用十分简练的语言介绍这本书。
这次习作,就要求写作品梗概,注意把树的大意介绍清楚。
二、梗概含义:梗概,就是文章的简要内容,就是把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最主要的内容用简略的语言写下来,它属于读书笔记的一种。
梗概是读者阅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用最简练的语言将其大意介绍出来,一般不需要对文章内容、艺术表现、人物形象等加以评述,其目的在于向别人介绍这一本书或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当然允许对其思想价值进行极概括的交待,让人明白这本书或这篇文章好在哪里。
三、写作要求:1、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2、精选概括,合并成段。
保留“主干”,去除“枝叶”。
用简明的叙述性的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3、锤炼语言,表达连贯。
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使段落之间自然衔接,语意清楚连贯。
四、技巧点拨:第一步:读。
通过对原文的精读,尽可能地和文本、作者“对话”,了解原文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二步:抽。
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抽取出原文各段的段落大意。
需要强调的是对一些描写具体或是富含情感的关键段落要注意适当保留原句;对一些简短的、不影响文章表达的次要段落则大胆地取舍。
第三步:连。
将抽取出来的各段大意连接起来。
第四步:理。
将连接好的语句梳理通顺:删去重复的文字,做好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使它成为一段通顺的话。
五、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以下几点:1.要素归纳法。
弄清记叙文六要素,综合起来,再整理好语序,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2.段意合并法。
先把文章分成几段,概括出每一部分所写的内容,再把几个部分的段意组合起来,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概括出来了。
3.摘录句段法。
有些文章结构上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或内容上的中心句就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4.取舍主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2020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说课稿 附教学反思 含口语交际 写作 学习园地 快乐读书吧 完整

最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说课稿附教学反思第二单元目录第二单元5 《鲁滨孙漂流记(节选)》说课稿一、说教材《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述鲁滨逊不屑守成,出海闯天下。
在遭遇海难流落到荒岛上以后,他运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把荒岛改造成“世外桃源的故事。
课文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
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新课程标准,作为一篇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即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接触,突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因为课文是原著的缩写,所以要对《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进行充分的阅读。
把握正确的思想内容,从而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1.会写“惧、凄”等14个字,会写“航海、荒岛”等46个词语。
2.默读梗概,说说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提炼小标题。
3.关注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体会并学习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能初步把握人物形象,学习鲁宾孙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并学习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说学情六年年的大部分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本课的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学习比较积极,参与学习的面儿比较广。
小学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担负着的积累语言的任务,包括语言材料、语言范例、语言知识三方面的积累。
【课时准备】2课时六、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设想有一天你身处这样的困境:黄沙漫漫,无边无垠。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一、教学目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语文园地》部分。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了解相关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交流,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语文园地》,我们要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1. 知识与技能: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语文园地》,探索第二单元的魅力。
你们准备好跟我一起畅游知识的海洋了吗?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我们要像认识新朋友一样,记住这些字词的模样,了解它们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自如。
学习文本中的精彩句式和表达方式。
通过反复朗读和感悟,学会如何把这些好词好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让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深入理解课文,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这对于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都有很大帮助。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通过学习课文中的情境,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体验生活的美好。
让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点滴,用文字去记录我们的成长故事。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重点和难点内容。
例如如何准确理解课文中的难句、如何运用本单元学到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等。
我们将通过小组讨论、老师讲解等方式,共同攻克这些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如情境导入、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同时也会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课文中的情境,增强学习效果。
2. 过程与方法:我们先要研读课本中的“语文园地”内容让同学们先自主预习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者不理解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习作指导
习作写什么——审题意,明要求
本单元的写作主题是写作品梗概。
比如下面这三种情况,就需要我们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用十分简练的语言介绍这本书。
①学校征集最受欢迎的少儿读物,要求高年级每个同学推荐一本最喜爱的书。
②老师要求班里每周请一位同学简要介绍一本书。
③你的好伙伴看到你最近读一本书很入迷,很想知道你读的这本书讲了些什么。
这样来解读——明主旨,巧拟题
本次作文是让我们对最近读的一本书写梗概。
梗概就是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简略的主要内容。
我们在写梗概时,首先要明白故事主要在讲什么,一般保留文章的头尾,然后是文章的重点段落。
不重要的段落去掉,有时要加上一句过渡句才会通顺,能用一句话带过的就带过,总之最重要的是中心段。
拟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以“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简介或梗概”的形式命题。
如《<水浒传>简介》、《<西游记>梗概》。
名师讲方法——理思路,学技巧
(一)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
要想写出一篇既简洁又完整的梗概,一定要先熟悉文本或作品,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大概内容是什么。
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如果一两遍读不明确就多读几遍,不到胸有成竹绝不“善罢甘休”。
(二)筛选概括,合并成段。
保留“主干”,去除“枝叶”。
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抽取出原文各段的段落大意。
需要强调的是对一些描写具体或是富含情感的关键段落要注意适当保留原句;对一些简短的、不影响文章表达的次要段落则大胆地取舍。
(三)锤炼语言,表达连贯。
将连接好的语句梳理通顺:删去重复的文字,做好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使它成为一段通顺的话。
适当补充内容,使语意清楚连贯。
(四)认真修改,完善习作。
写完后读给同学听,看他们是否能明白书的大意,然后根据他们的反馈,对没写清楚的地方进行修改。
《水浒传》梗概
《水浒传》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军的发生、发展、以
及失败的整个经过,展现了封建社会时的黑暗,歌颂了起义军英勇的反抗精神
和梁山好汉行侠仗义的人格魅力。
①
书中通过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故事,为我们塑造了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人
物。
②在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当中,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有几十位,像鲁智深、
林冲、武松、宋江、李逵等。
当然,书中不仅写了个人的抗争,还写了许多集
体行动。
如由晁盖、吴用等人计划的智取生辰纲就是最早的一次集体行动。
此
后,经过了几次小规模的聚义后才形成了梁山泊大聚义。
这些好汉就像分布在
各地的河流回归大海一样,从四面八方前来投靠梁山泊,梁山起义军的力量也
①内容与主题概括得准确
利落。
②用词准确、生动。
③把好汉聚会梁山说成像
河流归海一样,多么形象
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③尤其是在宋江上了山之后,立起了“替天行道”
的大旗帜,梁山好汉所向无敌。
可就在梁山事业发展之鼎盛时,一层可怕的阴
影笼罩了整个山寨,那就是归顺朝廷。
在众多的好汉当中,武松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
④“景阳冈打虎”
“怒杀潘金莲”“醉打蒋门神”,书中用了大约十回来集中写武松的故事,为
我们描述了一个如天神般的英雄。
除此之外,还有爱抱打不平的鲁智深、性格
粗犷的李逵、机智聪慧的吴用⑤……正是拥有了这些顶天立地的好汉,才构成
了这只强大的的起义队伍。
鲜活的比喻啊!
④选择典型的人物加以概
括介绍。
⑤一语道出人物的性格。
作者从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一书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两方面加以介绍,语言准确、简洁,内容重点突出。
好词
赴汤蹈火奋不顾身兢兢业业乐于助人排忧解难无微不至体贴入微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忐忑不安心急如焚眉开眼笑心甘情愿心花怒放心有余悸心悦诚服垂头丧气勃然大怒神采奕奕眉飞色舞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口若悬河抑扬顿挫绘声绘色一鸣惊人谈笑风生两厢情愿居安思危挺而走险欲盖弥彰手急眼快志高气扬一面之词一马当先一鸣惊人七步成章佳句
1.《西游记》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这部小说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
2.《红楼梦》又叫《石头记》,全书120回,清朝人曹雪芹写了前80回,高鹗续写了后40回。
这部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封建官僚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特别是贾家的衰落过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说明了封建王朝必将衰落的历史命运。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艺术性和思想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中国文学中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
3. 《童年》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的成长故事。
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
“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
此外,小说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
小说通过“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广阔社会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