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易错知识点集锦
初中语文易错知识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易错知识总结归纳语文作为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知识积累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一些知识点产生困惑,从而出现易错情况。
本文将针对初中语文学习中常见的易错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够对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一、句子成分易错知识点1. 主谓一致: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和数上要保持一致。
例如:“我喜欢运动。
”中的主语“我”是第一人称单数形式,所以谓语动词“喜欢”也要使用第一人称单数形式。
2. 宾语的认定:宾语通常是动词的直接承受者或者受事者,要注意分辨。
例如:“我看见他在做作业。
”中,“做作业”是宾语,而“他”是做作业的主体,并不是宾语。
3. 定语的位置:定语一般放在被修饰的词的前面,修饰名词、代词等。
例如:“红色的花朵”中,“红色”是定语修饰“花朵”。
4. 状语的种类:状语可以分为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方式状语等。
在使用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状语。
例如:“他每天都去图书馆学习。
”中,“每天”是时间状语。
二、常见字词易错知识点1. 词语辨析:一些相似的词语在意义上有细微差别,容易混淆。
例如:“重视”和“看重”都表示重要性,但“重视”更强调“认真对待”,而“看重”则强调“在心中的程度”。
2. 词语用法错误:一些词语的用法容易出错。
例如:“生气”和“愤怒”都表示情绪上的不满,但“生气”一般用于对小事或无伤大雅的事物,而“愤怒”则用于对严重事情的不满。
3. 表达方式:一些表达方式容易引起歧义或不准确。
例如:“他冷得像只小猫。
”中的“冷得像”表达不准确,应改为“他冻得像只小猫。
”三、阅读理解易错知识点1. 理解题意:阅读理解题的核心是准确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信息。
在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避免因理解错误导致答案错误。
2. 推理判断:阅读理解题中常常出现需要推理和判断的问题。
在解答时要根据文章中的细节和线索进行推理,并做出合理的判断。
3. 选项陷阱: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要警惕选项中的陷阱,有些选项可能是看似正确但实际错误的干扰项。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字词理解及易错知识点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字词理解及易错知识点(带★号为重点理解)1课 《邓稼先 》元勋:立大功的人。
奠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选聘 :挑选聘用。
谣言: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昼夜:白天和黑夜。
挚友 :极亲密的朋友。
★可歌可泣 :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
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褒义词,不能用于一般人的工作事迹。
常考。
★鲜为人知 :很少有人知道。
不是都知道。
重点考。
至死不懈 :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 ,比喻对事业坚持不懈。
褒义词。
鞠躬尽瘁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褒义词。
当之无愧 :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褒义。
家喻户晓 :家家户户都知道。
形容人所共知。
锋芒毕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
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妇孺皆知:小孩。
妇女、小孩全都知道。
指众所周知。
2课 《说和做》抱歉:心中不安,觉着对不住别人。
秩序: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
硕果:大的果实,比喻巨大的成绩。
卓越: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迭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波涛汹涌;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大无畏:什么都不怕(指对于困难、艰险等)。
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目不窥园 :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褒义词,不是贬义词。
常考。
沥尽心血 :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
指思想不集中。
贬义词。
慷慨淋漓: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气冲斗牛: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
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3课 《回忆鲁迅先生》草率 :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悠然:悠闲的样子。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深恶痛绝:恶:厌恶;痛:痛恨;绝:极。
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不以为然:然:是,对。
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5课 《黄河颂》气魄:魄力,无所畏惧的精神或作风。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哺育:喂养;培育教养。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一、重点字词。
1. 易错字音:- 酝酿(yùn niàng)- 黄晕(yùn)- 窠巢(kēcháo)- 抖擞(sǒu)- 贮蓄(zhù xù)- 棱镜(léng jìng)- 粗犷(guǎng)- 静谧(mì)- 高邈(miǎo)- 莅临(lì lín)- 吝啬(lìn sè)- 淅淅沥沥(xī xīlì lì)2. 易错字形:- 瘫痪憔悴诀别分歧匿笑菡萏攲斜荫蔽。
- 确凿轻捷云霄倘若鉴赏啄食和蔼恭敬。
- 渊博倜傥绅士搓捻绽开惭愧恍然大悟。
- 人声鼎沸截然不同小心翼翼不求甚解混为一谈。
- 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疲倦不堪油然而生恍然大悟。
二、重点文学常识。
三、重点古诗词。
- 重点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主旨:诗人借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表达了自己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 重点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主旨:借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
- 重点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主旨:描绘了江南早春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 重点诗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主旨:通过描绘深秋晚景,烘托出一个漂泊天涯的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
四、文言文重点。
- 重点实词:内集、儿女、文义、俄而、骤、欣然、差可拟、未若、期行、舍去、乃至、尊君在不、相委而去、家君、引、顾。
- 重点虚词:而、之。
- 重点句子翻译:-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未若柳絮因风起。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 文言句式:- 判断句: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字词理解及易错知识点(带★号为重点理解)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字词理解及易错知识点(带★号为重点理解)1课《春》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卖弄: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
贬义词,不能用在褒义句中。
★抖擞:奋发;振作、旺盛的样子。
褒义词。
指精神抖擞,不是指身体抖擞。
呼朋引伴:招呼朋友,引来伙伴。
★花枝招展:花枝迎风摇摆;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不能用于形容男士及环境等描写。
重点考。
2课《济南的冬天》安适:安闲舒适。
着落:事情有归宿、有结果‚依托;靠头;指靠。
慈善: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宽敞:指宽大、开阔、宽阔。
秀气:言谈文雅,举止优美‚小巧灵便。
空灵:灵活而无法捉摸。
澄清:使混浊变为清明,比喻肃清混乱局面。
弄清楚(认识、问题等)。
3课《雨的四季》娇媚:撒娇讨人喜欢的样子‚仪容甜美具有魅力。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钱财,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贬义词,不能用在褒义句中。
常考。
粗犷:豪放;豪壮。
静谧:寂静;安静。
凄冷:淒涼、寒冷。
★莅临:来到,来临(多指贵宾)。
不能用于自己及同事等,常考。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贬义词,不能用于褒义句中,重点考。
5课《秋天的怀念》侍弄: 整治;料理;‚喂养;ƒ摆弄。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央求:恳求,乞求。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
略有贬义。
★诀别:指无会期的离别;死别。
不能用于分别等场合。
常考。
淡雅:素净雅致。
高洁:高尚纯洁。
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
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烂漫:色彩鲜丽。
喜出望外:所遇超过了所望,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6课《散步》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粼粼:形容水流的清澈或石的明净。
一霎时:很短的时间。
各得其所:原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各个都得到适当的安排。
7课《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匿笑:偷偷地笑;掩口暗笑。
祷告: 宗教徒向神求保佑。
遮蔽:遮挡;拦挡。
★徘徊: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七年级语文易错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易错知识点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很多同学会遇到一些易错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可能很小,但是对于学习语文来说却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会为大家总结七年级语文中的易错知识点,并提出解决方法。
一、熟词僻义有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会有不同的意思。
因此,如果不熟悉所有的意思,很容易会产生误解。
比如,“惊讶”这个词,在生活中常用表示“觉得很惊奇、意外”。
但在文学作品中,却经常用来表示“非常平静自然的状态”。
所以,同学们要在读作品的时候,多加注意,了解每一个熟词的不同释义。
解决方法:多读多记,学会运用上下文猜测单词意思。
可以通过多看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并在读完文章之后查阅生词表,将生词逐一记忆。
二、虚实辨析虚实辨析是指语言表达中存在的虚实关系。
在文章中,有一些词语看似很真实,但实际上却是虚拟的。
比如“如果我有超能力”的“如果”,指的是一种未发生、不存在的情况,其实是虚拟语气。
在理解复杂文章时,虚实辨析就显得十分重要。
解决方法:虚实辨析需要学生们有比较深的文化底蕴和思维深度,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或历史事件来锻炼。
在平时阅读中,要注意捕捉文章中的虚实关系,逐步提高辨析水平。
三、语法错误语法方面的错误在语文学习中属于比较常见也比较严重的问题。
除了基础语法问题,如时态、语序等,还有很多比较难以掌握的语法用法,如宾语从句、状语从句等。
解决方法:多练习,多理解。
可以通过学习语法书籍,寻找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同时,也可以通过分析经典文章或自己写的作文,寻找出语法错误,并进行纠正。
四、错别字和标点符号错误搞错字和标点符号错误是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但由于经常出现,影响阅读体验,甚至会影响成绩。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重视。
解决方法:多学习标点符号的用法,避免乱用标点符号以及语法和词汇的错误。
要对照练习册或者语文课本反复练习,多看范文来修正自己的错误。
总之,语文学习是一个需要持续努力的过程。
学生们要时刻保持热爱语文的心态,不断巩固知识,不怕犯错,大力纠错,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取得优秀的成绩。
初一语文笔记归纳整理

初一语文笔记归纳整理一、字词积累。
1. 易错字音。
- 确凿(záo):不能误读为“zuó”。
- 菜畦(qí):“畦”字容易写错。
- 倜傥(tì tǎng):注意两个字的声调。
- 蝉蜕(tuì):不要读成“shuì”。
2. 易错字形。
- “霄”与“宵”- “霄”,如“云霄”,表示天空。
- “宵”,如“元宵”,与夜晚有关。
- “暮”与“幕”- “暮”,如“日暮”,指傍晚。
- “幕”,如“帷幕”,与布、覆盖有关。
3. 词语释义。
-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罕,稀少。
-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
二、古诗词背诵与理解。
- 重点诗句。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几句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 写作手法。
- 动静结合。
诗中描写大海时,“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静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动景。
- 重点诗句。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让明月陪伴友人到夜郎西,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 意象运用。
- 诗中的“明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代表着思念、牵挂之情。
三、文言文知识。
- 重点实词。
- 内集:家庭聚会。
- 儿女:子侄辈的人。
-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 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 尊君在不(fǒu):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不,通“否”。
- 重点虚词。
- 之。
- 古今异义。
- 去:古义为离开,今义为到某个地方。
- 委:古义为丢下、舍弃,今义为委托。
四、现代文阅读。
- 文章结构。
- 盼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急切盼望之情。
- 绘春:分别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图描绘春天的美景。
- 颂春:赞美春天新、美、力的特点。
初中语文常见错误知识点梳理

初中语文常见错误知识点梳理中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科目之一,但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容易出现一些常见的错误知识点。
本文将梳理初中语文常见错误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一、词语使用错误1. 运用虚词不准确虚词是语法中的重要概念,包括连词、介词、副词等。
在写作中,学生容易出现虚词使用不准确的问题,导致句子表达不清晰。
例如,错误的使用了“在”、“在于”、“因为”等虚词,让句子的意思模糊不清。
2. 词语的搭配错误搭配是语言表达中的重要部分,不同词语之间的搭配能够给句子增添丰富的意义。
然而,学生在运用词语时常出现搭配错误的问题。
例如,错误的使用“说一个故事”、“讲一个笑话”等。
3. 词义辨析错误词义辨析是词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很多学生对一些常见的词义辨析容易出现混淆的问题。
例如,“胜利”与“成功”、“发现”与“发明”等。
二、语法使用错误1. 时态使用错误时态是语法中的重要部分,它能够表达事件发生的时间关系。
在写作中,学生常常出现时态使用错误的问题。
例如,在叙述过去的事情时,使用了现在时,导致句子的时态不一致。
2. 主谓一致错误主谓一致是语法中的基本原则,即主语与谓语之间在人称和数上要保持一致。
但学生常常在句子中出现主谓一致错误的问题,例如,“我們是學生”(错误)应该改为“我们是学生”(正确)。
3. 语态使用错误语态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方式,能够表达动作是被做还是主动做的关系。
在写作中,学生常常出现语态使用错误的问题。
例如,错误的使用了被动语态,导致句子的表达不准确。
三、篇章结构错误1. 缺乏逻辑连接词逻辑连接词是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使句子和段落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然而,学生在写作中常常缺乏逻辑连接词,导致句子和段落的结构不紧凑。
2. 缺乏段落衔接段落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使文章的逻辑更加清晰。
但是,很多学生在写作中常常缺乏段落衔接,导致文章结构松散,不易读懂。
七年级语文错题知识点生字

七年级语文错题知识点生字作为一个七年级的学生,学习语文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学习过程中,错题是难免的,但错题也是我们进步的机会。
在这里,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七年级语文错题的知识点和生字,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一、词语辨析1. 漏掉一个字的错误这种错误是比较常见的,常见的错误有“出现”和“出角”,“仔细”和“细心”等。
解决这种错误的方法是多读多写,还要注重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记忆,遇到不确定的内容可以及时进行询问。
2. 词语搭配错误这种错误在语文考试中也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大力发扬”和“大力弘扬”、“权力滥用”和“权力过大”等。
解决这种错误的方法是多读多写,熟练记忆常用的搭配,同时注重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记忆。
3. 同音异形词的混用同音异形词指的是音相同,形不同的词语,比如“访”和“房”、“车”和“扯”等。
这种错误可以通过多读多写,注重语音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记忆来减少。
二、标点符号1. 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标点符号在语文学习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仅可以让句子更加清晰明了,而且可以减少歧义。
常见的标点符号错误有标点符号多加或少加,标点符号用错等。
解决这种错误的方法是注重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多读多写,遇到不确定的标点符号可以及时进行询问。
2. 标点符号的漏用标点符号的漏用也是比较常见的错误,比如说“不是绿光就是红灯”和“不是绿灯就是红灯”,漏标点符号会使句子的意思变得模糊不清。
解决这种错误的方法是注重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多读多写,遇到不确定的标点符号可以及时进行询问。
三、生字生字指的是学习过程中不认识的生疏字,正确掌握生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在七年级语文课程中,常见的生字有“依据”、“昂扬”、“狡猾”等。
解决生字问题的方法是多读多写,可以使用词典进行查阅,调整学习策略,注重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记忆。
总结语文学习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任务,需要学生注重口头和书面表达的细微之处。
本文主要介绍了七年级语文中常见的错题知识点和生字,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应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和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易错知识点集锦
课文内容梳理
【第一单元】
1. 《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参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传单,做群众大会的演说,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为求民主反独裁,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的高尚人格。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大无畏的革命家”。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这篇散文是鲁迅的学生萧红通过十五个片断来描述先生生活中的点滴,短的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
文中的片断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
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
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
另一个引人
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身上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4.《孙权劝学》记事简练。
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第二单元】
5.《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
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式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七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
6.《老山界》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7.《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作者对沦丧故土的怀念不是抽象直白地抒情,而是通过对大量景、物的生动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
《木兰诗》是乐府
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歌塑造了一位我国古代北方勤劳、孝顺、勇敢、朴实的劳动妇女形象。
主人公木兰的传奇性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诗歌还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广受欢迎。
8.《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第三单元】
9.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所追忆的保姆,虽是一个粗人,然而质朴、善良、热心。
鲁迅深情地抒写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挚的怀念。
10.杨绛的《老王》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11.李森祥的《台阶》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12.北宋欧阳修所著的《卖油翁》是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
人”的道理。
其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通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
字词汇总
【第一单元】
13.邓稼先
至死不懈xiè:懈,放松。
蓬断草枯:形容环境恶劣。
署shǔ名:在书信、文件或文稿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选聘pìn:挑选聘用。
锋芒毕露l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
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任人宰zǎi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鲜xiǎ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奠dià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阔kuò别:长时间的分别。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铤tǐng:疾走。
(铤而走险)
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
筹chóu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仰慕:敬仰思慕。
彷páng徨huáng:犹豫。
殷yān红:带黑的红色。
14.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诗兴不作:作,起。
典籍jí: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
仰之弥高:指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
锲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炯jiǒng炯:形容明亮(多用于目光)。
迥jiǒng乎不同:很不一样。
兀wù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沥lì尽:滴完。
群蚁排衙yá:指整齐地排列着。
深宵xiāo
独裁cái:指当时蒋介石的专制统治。
凶多吉少:不幸的多,吉利的少,非常危险。
迭dié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昂áng首挺胸:昂起头,挺起胸。
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