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保健指导
北京市0-6岁儿童口腔保健核心知识十条

北京市0-6岁儿童口腔保健核心知识十条
1.全面清洁口腔:每天早晚刷牙,睡前口腔清洁干净,不留食物
残渣。
2.定期看牙医:从出生后半年开始,每半年去看牙医一次,及时发现
问题。
3.控制糖分摄入:尽量避免给孩子吃过多甜食、蛋糕、巧克力等高糖
食品。
4.控制酸性饮食:少喝碳酸饮料、果汁等酸性饮品,避免腐蚀牙齿。
5.多喝水:饮用水对保护口腔健康很重要,多喝白开水。
6.掌握正确刷牙方式:用小头牙刷,轻柔按摩刷牙,避免刷伤牙齿和
牙龈。
7.定期更换牙刷:每2-3个月更换一次牙刷,避免细菌滋生。
8.禁止用含氟牙膏:0-3岁儿童禁止使用含氟牙膏,防止摄入过多的氟。
9.控制晚餐和零食:不要让孩子在晚上吃太多,避免影响睡眠和口腔
健康。
10.注意牙齿发育情况:及时关注孩子牙齿的萌出和生长情况,保持口
腔健康。
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一、目的通过定期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家长进行口腔保健指导,提高家长和儿童的口腔健康意识,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儿童龋病等口腔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
三、内容与方法在儿童健康检查时,进行口腔保健指导和口腔疾病筛查,并指导选择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问诊。
询问儿童的喂养、饮食及口腔护理情况,了解是否喜食甜食、进食甜食的频率,是否有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是否使用安抚奶嘴,口腔清洁、刷牙等卫生习惯。
(二)口腔疾病筛查。
1.面部检查。
检查是否有唇裂、腭裂等颜面发育异常。
2.牙齿、口腔黏膜和舌系带的检查。
检查牙齿的数目、形态、颜色、排列、替换及咬合情况,乳牙有无早萌、滞留、反咬合。
检查有无口腔溃疡、鹅口疮、舌系带过短等异常。
3.龋齿检查。
检查牙齿是否有褐色或黑褐色改变,或者出现明显的龋洞。
(三)口腔保健指导。
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从牙齿发育、饮食、口腔卫生指导等方面予以宣传教育。
1.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牙齿萌出以后规律喂养,逐渐减少夜间喂养次数。
人工喂养儿应当避免奶瓶压迫其上下颌,不要养成含着奶瓶或含着乳头睡觉的习惯。
牙齿萌出后,夜间睡眠前可喂服1~2口温开水清洁口腔;建议儿童18个月后停止使用奶瓶。
2.饮食习惯。
减少每天吃甜食及饮用碳酸饮品的频率,预防龋病的发生;牙齿萌出后,进行咀嚼训练;进食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的固体食物;培养规律性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
3.牙齿萌出。
乳牙萌出时婴儿可能出现喜欢咬硬物和手指、流涎增多,个别婴儿会出现身体不适、哭闹、牙龈组织充血或肿大、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现象。
待牙齿萌出后,症状逐渐好转。
建议这一时期使用磨牙饼干或磨牙棒以减轻症状。
4.口腔清洁。
注意儿童的口腔清洁,尤其在每次进食以后。
牙齿萌出后,家长应当用温开水浸湿消毒纱布、棉签或指套牙刷轻轻擦洗婴儿牙齿,每天1-2次。
儿童口腔保健指南

儿童口腔保健指南口腔健康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不仅有助于儿童保持牙齿健康,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为家长们提供一份儿童口腔保健指南,帮助他们正确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健康习惯。
1. 定期刷牙- 幼儿期:儿童从牙齿长出的那一天起,就需要开始刷牙了。
在大人的帮助下,2岁以下的婴幼儿可使用刷头较小的孩童牙刷,以适应他们嫩嫩的牙龈。
每天刷牙2次,注意在睡前彻底清洁口腔。
- 学龄前:当孩子学会自己刷牙时,家长需要指导并确保刷牙时间达到2分钟。
使用适合孩童年龄的牙膏,并教会他们正确的刷牙技巧,包括上下、内外的全面清洁。
- 学龄期:定期看牙医,至少每年2次,进行常规的口腔检查和清洁。
此外,提醒孩子避免过度进食糖果、甜食,以及过于酸性的饮料,减少对牙齿的侵蚀。
2. 良好饮食习惯- 建议儿童养成均衡饮食的习惯,摄入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限制高糖食物和饮料的消费。
- 鼓励儿童养成规律饮水的习惯,多饮水可以稀释口腔中的酸性物质,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3. 减少不良习惯- 使用吸管: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吸管,这有可能导致吸吮动作引发儿童牙齿的畸形生长。
- 咬硬物:教育孩子避免咬硬物,如铅笔、指甲等习惯,以免损害牙齿。
- 吮手指:如果孩子有吮吸手指的习惯,应及时纠正,以避免牙齿及口腔畸形的发生。
4. 养成定期检查的习惯- 强调定期的牙齿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牙齿问题的重要性。
- 及时修复蛀牙或其他口腔问题,以免进一步恶化。
5. 成为良好的榜样- 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家长应成为良好的口腔保健榜样,定期刷牙、使用牙线、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 和孩子一起刷牙,营造愉快的刷牙氛围,让孩子从小养成刷牙的习惯。
总结:儿童口腔保健是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
除了家长的关心和指导外,学校也应该定期开展口腔保健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口腔卫生的认识。
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定期的检查,我们可以共同保障儿童的口腔健康,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一个优良的口腔环境。
儿童口腔保健知识宣教

儿童口腔保健知识宣教1. 嘿,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超级重要的话题——如何保护我们的小牙齿!你们知道吗?我们的牙齿就像是口中的小卫士,每天都在辛勤工作,帮我们咀嚼美味的食物。
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照顾它们哦!2. 想象一下,你的嘴巴是一个神奇的城堡,牙齿就是城堡里的小士兵。
每天,这些小士兵都要面对各种"敌人"的入侵——糖果怪兽、细菌小人等等。
我们要怎么帮助这些小士兵抵御敌人呢?3. 第一个秘密武器就是牙刷啦!每天早晚都要拿起你的魔法棒牙刷,蘸上一点点牙膏,轻轻地刷刷刷。
记住,要刷满两分钟哦!就像小明说的:"我每次刷牙都会唱两遍生日歌,这样就能确保刷够时间啦!"4. 刷牙的时候,别忘了照顾到每一个小角落。
上下左右、里里外外,统统都要刷到。
就像在玩捉迷藏游戏,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藏细菌的地方!5. 哎呀,光靠牙刷还不够呢。
还记得我们说的城堡吗?城堡的城墙之间有小小的缝隙,那就是牙缝啦。
这时候,我们需要牙线这个超级英雄出场了!6. 小红告诉我:"我每天晚上都会用牙线,感觉就像是在给牙齿洗澡,特别舒服!"没错,用牙线可以清理掉藏在牙缝里的食物残渣,让牙齿更加干净哦。
7.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个大坏蛋——蛀牙君!它最喜欢吃甜食了,特别是粘牙的糖果和饼干。
所以,小朋友们要少吃甜食,多吃蔬菜水果哦。
8. 小明有一次就因为吃太多糖果,牙齿疼得直哭。
他说:"我再也不敢吃那么多糖了,原来蛀牙这么可怕!"是啊,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不要被美味的糖果诱惑哦。
9. 除了刷牙、用牙线、少吃糖,我们还要记得定期去看牙医叔叔阿姨哦。
他们就像是牙齿的专业医生,可以帮我们检查牙齿是否健康,还能教我们更多保护牙齿的小技巧。
10. 小丽每次去看牙医都会有点紧张,但是她告诉我:"虽然有点害怕,但是想到能保护好我的牙齿,我就鼓起勇气去了。
而且牙医阿姨总是会给我一个小贴纸,好开心啊!"11. 对了,还有一个小秘密要告诉大家。
幼儿园口腔保健指导方案

幼儿园口腔保健指导方案近年来,随着人们口腔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口腔保健。
然而,幼儿园口腔保健却常被忽视。
事实上,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他们建立良好口腔保健习惯的关键时期。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幼儿园口腔保健指导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了解幼儿牙齿发育阶段。
幼儿牙齿在1岁至3岁之间开始长出,到6岁时会有20颗乳牙基本长齐。
这个时期也是孩子们养成良好口腔保健习惯的最佳时期。
因此,幼儿园应当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和牙齿发育情况,制定适合幼儿的口腔保健指导方案。
第二,培养正确刷牙习惯。
幼儿园应当把刷牙作为日常活动的一部分,定期组织孩子们刷牙。
在幼儿园里设置洗手间和刷牙区域,在孩子们的视线范围内摆放洗手台和牙刷牙膏。
通过观看老师示范,幼儿能够模仿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技巧。
此外,幼儿园还可以配发个人牙刷和牙膏,并定期更换,确保幼儿口腔的卫生。
第三,饮食指导。
幼儿园应当加强饮食指导,鼓励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首先,减少甜食的摄入。
过多的糖分是造成龋齿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合理搭配膳食,推荐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能够提高牙齿的耐酸性和免疫力。
同时,幼儿园还应当鼓励孩子们适当咀嚼坚果,增强牙齿的咀嚼功能。
第四,定期体检。
幼儿园应当定期组织孩子进行口腔体检,及时发现牙齿问题并及早治疗。
体检的内容可以包括牙齿的健康状况、错位牙齿的早期发现以及牙齿畸形的防治等。
与此同时,幼儿园还可以邀请口腔专家来校定期进行口腔保健讲座,帮助家长更好地掌握幼儿口腔保健知识。
第五,配合家长。
幼儿园与家长的紧密合作很重要。
幼儿园可以定期向家长发送有关口腔保健的知识宣传资料,在门口悬挂宣传海报,通过家长会等方式向家长普及幼儿口腔保健知识。
此外,幼儿园还可以组织家长参加口腔保健培训班,提高家长对幼儿口腔保健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第六,建立健全的水源。
水质是影响牙齿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幼儿园应当确保供应给孩子的饮用水质量达标,并进行定期检测。
儿童口腔保健指南

儿童口腔保健指南1.儿童牙龄保健小常识2.儿童口腔保健知识3.儿童龋齿防治指南4.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的具体措施有哪些5.儿童口腔保健家长知多少6.婴幼儿口腔健康小知识儿童牙龄保健小常识1.儿童牙齿保健常识有哪些1、选对正确的牙刷从孩子长出第一颗牙齿起,父母就要用非常柔软的儿童牙刷给他们进行清洁,这时候只沾水不用牙膏。
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最好携带自己的牙刷去上幼儿园,这样就每天都可以饭后刷牙了。
2、没有牙病也要定期检查儿童是龋病发生和发展的活跃时期,所以要求儿童每半年检查牙齿一次。
儿童看牙医不光是防龋齿,还要让医生看牙齿的成长状况和咬合情况等,若有异常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此时牙科医生也能提供有关口腔保健的知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小孩的牙齿状况。
3、分清楚乳牙和恒牙。
人的一生中就只有两幅牙齿,乳牙和恒牙。
小孩子6岁之前只有乳牙,没有恒牙的。
乳牙一般半岁开始萌出,两到三岁开始萌完,总共20颗乳牙。
2.护齿小常识牙齿可以说是人生最重要的伴侣之一,从呀呀学语到无限黄昏,牙齿总陪着我们走过或失意或得意的漫长岁月。
暴饮暴食、酸甜苦辣、冷热交加……我们在挥霍青春的同时也在伤害着自己的牙齿,直到垂垂老矣,伴随着牙疼的苦恼和面对食物的无奈,才知道牙齿对健康和生活乐趣是何等的重要。
“牙齿没病”不等于口腔健康其实从更深的层面上来说,口腔健康并不只是简单的“牙齿没病”、功能正常(咀嚼、吞咽和语言)这么简单,它还包含了心理方面(外观正常、不影响自尊、个人满意)、社会方面(不影响社会交流)的重要意义。
对芸芸众生来说,生命并不仅仅意味着“活着”,而还意味着活得好坏,即生命的质量。
口腔健康使人充分地咀嚼,享受美味佳肴,获得充足的营养;口腔健康使人口齿清晰,尽情表达自己的意愿,自由地与人交流;口腔健康使人增强自信,在社会舞台上充分地展现自我;口腔健康还能避免和减少“病灶感染”和糖尿病、冠心病、胃病、新生儿低体重等病症的发生。
所以口腔健康使人活得更健康,更愉快,更长寿。
幼儿园儿童口腔保健知识 幼儿园口腔保健知识

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口腔保健知识对幼儿园儿童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今天我们将就幼儿园儿童口腔保健知识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家长和老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信息。
一、牙齿的重要性1. 牙齿在咀嚼食物、发音和面部外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保护儿童的牙齿健康至关重要。
2. 牙齿问题不仅会影响儿童的口腔健康,还可能对全身健康造成影响。
龋齿和牙周疾病可能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
二、幼儿园儿童口腔保健知识1. 定期刷牙:儿童每天应该至少刷两次牙,早晚各一次,每次刷牙应持续2分钟以上。
2. 合理饮食:尽量减少儿童食用糖果、巧克力等甜食,以及饮用含糖饮料的次数。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有助于保持口腔清洁。
3. 定期体检:家长应该定期带儿童去口腔医生进行牙齿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4. 养成良好习惯: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不咬指甲、咬笔等坏习惯。
5. 提高意识:通过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提高儿童对口腔保健的重视,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意识。
三、家长和教师的责任1. 家长应该给予儿童良好的口腔保健养成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2. 教师在幼儿园中应该加强口腔保健教育,帮助儿童正确使用牙刷,教育他们关于健康饮食的知识,并且鼓励儿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3. 家长和教师的配合十分重要,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儿童的口腔健康。
四、口腔保健知识宣传1. 通过家长会、家长课堂等形式,向家长们传达口腔保健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孩子的口腔卫生。
2. 在幼儿园中开展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活动,教育儿童正确的刷牙姿势和方式,增强他们的口腔卫生意识。
3. 利用媒体渠道,如信信公众号、电视、报纸等,在家庭和社会中广泛宣传口腔保健知识,提高人们对口腔保健的度。
五、总结幼儿园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长和教师应该共同努力,孩子的口腔健康,培养他们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通过持续的宣传和教育,可以增强家长和儿童对口腔保健的重视,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口腔保健指导

幼儿口腔保健指导幼儿的牙齿健康对于他们的整体发育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早期的口腔保健习惯对于未来的牙齿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为您介绍幼儿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并给出一些建议和指导。
一、了解幼儿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幼儿期是牙齿生长和发育最重要的时期之一。
好的口腔保健习惯不仅可以防止蛀牙和其他口腔疾病的发生,还可以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意识和习惯。
二、正确刷牙方法幼儿刷牙应尽早开始,但很多幼儿在刷牙时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
正确的刷牙方法是取适量的牙膏,用刷毛轻轻刷洗每一颗牙齿的表面和牙龈线。
幼儿刷牙时需要成人的帮助和指导。
三、定期牙医检查幼儿每半年应去牙医处检查一次,以保持口腔的整体健康。
牙医会检查孩子的牙齿和口腔情况,并给出必要的指导和治疗建议。
四、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幼儿期是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
高糖、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容易导致蛀牙的发生。
因此,建议幼儿少摄入含糖食物,多食用健康的水果和蔬菜。
此外,幼儿应养成适度进食的良好习惯。
五、防止乳瓣吮吸幼儿通过吮吸乳瓣来舒缓自己的情绪是一种常见的习惯。
然而,长期吮吸乳瓣会导致牙齿和下颌的异常发育,增加牙齿畸形的风险。
因此,需要引导幼儿尽早戒掉吮吸乳瓣的习惯。
六、避免夜间吃零食晚上睡前吃饭或吃零食会增加蛀牙的风险。
进食后,口腔中的细菌在食物残渣的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从而侵蚀牙齿表面。
因此,建议晚餐后尽量避免吃零食。
七、使用牙线和牙线棒的正确方法在幼儿牙齿间使用牙线和牙线棒可以有效地清除牙齿间的食物残渣和牙菌膜。
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将牙线轻轻放入牙齿间,来回滑动,清洁牙齿的表面。
使用牙线棒时需要注意不要过度用力。
八、关注牙齿的异常家长应密切关注幼儿牙齿的异常情况,比如牙齿出血、松动、疼痛等。
一旦发现牙齿有问题,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疾病进一步加重。
九、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幼儿时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于长期保持口腔健康非常重要。
家长应该引导幼儿在刷牙后用一些漱口水清洁口腔,养成大胆去牙医处检查的良好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口腔保健指导
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从牙齿发育、饮食、口腔卫生指导等方面予以宣传教育。
1.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牙齿萌出以后规律喂养,逐渐减少夜间喂养次数。
人工喂养儿应当避免奶瓶压迫其上下颌,不要养成含着奶瓶或含着乳头睡觉的习惯。
牙齿萌出后,夜间睡眠前可喂服1~2口温开水清洁口腔;建议儿童18个月后停止使用奶瓶。
2.饮食习惯。
减少每天吃甜食及饮用碳酸饮品的频率,预防龋病的发生;牙齿萌出后,进行咀嚼训练;进食富含纤维、有一定硬度的固体食物;培养规律性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
3.牙齿萌出。
乳牙萌出时婴儿可能出现喜欢咬硬物和手指、流涎增多,个别婴儿会出现身体不适、哭闹、牙龈组织充血或肿大、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现象。
待牙齿萌出后,症状逐渐好转。
建议这一时期使用磨牙饼干或磨牙棒以减轻症状。
4.口腔清洁。
注意儿童的口腔清洁,尤其在每次进食以后。
牙齿萌出后,家长应当用温开水浸湿消毒纱布、棉签或指套牙刷轻轻擦洗婴儿牙齿,每天1-2次。
当多颗牙齿萌出后,家长可选用婴幼儿牙刷为幼儿每天刷牙2次。
3岁以
后,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选用适合儿童年龄的牙刷,用最简单的“画圈法”刷牙,其要领是将刷毛放置在牙面上,轻压使刷毛屈曲,在牙面上画圈,每部位反复画圈5次以上,牙齿的各个面(包括唇颊侧、舌侧及咬合面)均应刷到。
此外,家长还应每日帮儿童刷牙1次(最好是晚上),保证刷牙的效果。
当儿童学会含漱时,建议使用儿童含氟牙膏。
5.纠正不良习惯。
幼儿期尽量不用安抚奶嘴;纠正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
6.口腔健康检查。
儿童应该在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由家长选择具备执业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检查牙齿,请医生帮助判断孩子牙齿萌出情况,并评估其患龋病的风险。
此后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齿。
7.局部应用氟化物预防龋病。
3岁以上儿童可接受由口腔专业人员实施的局部应用氟化物防龋措施,每年2次。
对龋病高危儿童,可适当增加局部用氟的次数。
8.窝沟封闭预防龋病。
窝沟封闭是预防磨牙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
应当由口腔专业人员对儿童窝沟较深的乳磨牙及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用高分子材料把牙齿的窝沟填平,使牙面变得光滑易清洁,细菌不易存留,达到预防窝沟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