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涌水专项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隧道涌水透水涌沙事故应急预案

隧道涌水透水涌沙事故应急预案

隧道涌水透水涌沙事故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目的二、预案组织和指挥1.应急指挥机构:指挥部由隧道管理单位组织,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事故应急工作的指挥和协调。

2.应急指挥人员:指挥部设置总指挥、副指挥等职位,明确责任分工。

4.预案宣传: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三、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流程2.现场隔离:安全员第一时间通知所有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并及时封闭事故区域,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

3.组织抢险:由应急指挥机构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抢险,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4.信息通报:指挥机构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事故相关单位和媒体通报事故情况,及时做好各方信息沟通工作。

5.事故评估:及时评估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6.协调资源:根据事故需要,协调相关部门、单位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技术支持。

7.事故处理:根据事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事故处理,包括泄水、封堵、抢修等。

8.事故调查:事故处理完毕后,进行事故调查,查明事故的具体原因和责任,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应急预案的完善和改进1.定期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2.总结经验:根据实际演练情况和事故处理经验,总结应急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并及时修订完善预案。

3.加强培训:加强隧道管理人员的应急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技术改进:利用新技术手段,提升隧道监测和报警系统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五、应急预案的参考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应急处理措施供参考:1.隧道涌水透水事故处理措施:(1)立即通知隧道管理单位,迅速组织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2)尽快排查涌水源,进行堵漏处理;(3)根据涌水情况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4)保护隧道设备和通信线路的安全,防止设备受损;(5)疏散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2.隧道涌沙事故处理措施:(1)立即通知隧道管理单位,迅速组织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2)尽快清理涌沙,防止沉积过多影响隧道通行;(3)确保涌沙源的排查和堵漏处理;(4)评估涌沙对隧道设备和结构的影响,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5)疏散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隧道施工突泥涌水专项应急预案

隧道施工突泥涌水专项应急预案

隧道施工突泥涌水专项应急预案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经过对施工生产全过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突泥、涌水安全风险。

如若地质探测、超前地质预报不够及时、准确,在遭遇涌水、突泥时易造成涌水、突泥事故,可能造成生命财产及设备、物资损失。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组织体系公司组建三级应急组织体系,即公司成立应急指挥中心,二级公司成立应急指挥部,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小组。

公司总经理、二级公司经理和项目部经理为各级应急指挥第一负责人。

各级应急救援机构成员由各级安委会或安全领导小组成员组成。

具体同《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第一章第3条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现场应急小组职责项目部按应急响应级别成立现场应急小组,设置指挥联络组、现场抢险组、技术支持组、警戒保卫组、安全疏散组、医疗救治组、后勤保障组、善后恢复组等专业小组,指定组长及成员,设立办公地点及联系电话。

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记录。

(1)指挥联络组:负责事故监查与评估,做出正确判断,执行、传达救援命令,组织、指挥现场应急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落实现场重大风险因素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负责信息通报和联络,确保信息畅通,发布准确,反馈迅速;负责现场事故上报工作;(2)抢险救灾组:发生事故后迅速组织抢险队员实施抢险救急方案,进行抢险、排险,抢救伤员,抢运物资。

及时报告抢险进展情况;(3)技术支持组:根据事故现场特点,提供科学技术支持,有效指导应急行动;提出抢险方案和避免事故扩大的应急措施;(4)警戒保卫组:发生事故后迅速与指挥联络组沟通、报告,了解告知事故发生原因及其他情况。

负责危险区域的警戒和现场治安保卫工作;(5)安全疏散组:负责现场危险区域人员的疏散与安置和现场周围重要物资的转移;(6)医疗救治组:负责现场伤员的搜救和紧急处理,并护送伤员到医疗抢救点或附近医院救治;(7)后勤保障组:负责组织应急物资和器材、设备的供应,组织协调车辆运送抢险物资和人员;(8)善后恢复组:负责事故善后处理,负责救援结束后现场清理及生产恢复工作。

隧道涌水专项应急预案

隧道涌水专项应急预案

隧道涌水专项应急预案隧道涌水是一种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必须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来应对。

以下是一份隧道涌水专项应急预案,包括预案的组织机构、应急措施、应急救援流程等内容。

一、组织机构1.指挥部: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应急工作。

2.救援队伍:包括消防队、救护队、抢险队等应急救援队伍。

4.技术支持组:由相关专家组成,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二、应急措施1.发现涌水情况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指挥部进行调度。

2.迅速向隧道内的人员发出紧急撤离指令,并按照预定路线有序撤离。

3.关闭涌水点附近的所有阀门,阻止水流进一步扩散。

4.启用应急排水装置,尽量减少涌水带来的影响。

5.配置经验丰富的救援队伍,进入涌水区域进行抢险施救。

6.加强与外界的联络,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寻求支持和协助。

三、应急救援流程1.发现涌水情况后,隧道内的监测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并通知指挥部。

2.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救援队伍和相关单位赶赴现场。

3.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首先与指挥部进行情况汇报和协调,以确定最佳救援方案。

4.救援队伍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初步定位和侦查,确定涌水点的位置和涌水情况的严重程度。

5.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如关闭阀门、启动排水系统等。

6.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救援队伍进入涌水区域,进行抢险施救。

7.救援队伍通过技术手段,修复涌水点,控制涌水,并将隧道内的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

8.救援队伍全力救援被困人员,并进行医疗救治、心理疏导等工作。

9.救援工作完成后,进行事故分析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四、应急演练1.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2.演练过程中模拟真实情况,验证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3.对演练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质量。

五、应急预案的完善和更新1.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更新应急预案,使之适应新的应急情况和需求。

隧道涌水突泥应急预案

隧道涌水突泥应急预案

隧道涌水突泥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目标隧道涌水和突泥灾害是一种突发的紧急情况,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应急预案的目标是为了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快速、高效地组织应对,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二、应急预案流程1.事前防范:提前做好隧道涌水和突泥的防范措施,包括定期清理隧道出口的积水,检查和维护排水设施的畅通等。

2.发现灾情:当发现隧道涌水和突泥时,应当立即报警,并启动应急预案。

3.组织应急救援:第一时间通知现场人员,组织包括消防、抢险救援部门等的应急救援队伍。

同时,启动应急广播系统,向隧道内的车辆和人员发布疏散指示。

4.疏散人员:指挥人员应当迅速判断灾害情况的严重程度,采取适当的疏散措施。

尽量利用隧道内现有的安全出口疏散人员,并且寻找其他的应急疏散出口。

5.救援被困人员:对于被困在隧道内的人员,应当立即派遣救援队伍进行救援。

救援队伍应具备专门的救援设备和培训,确保安全救援。

6.管控灾情发展:应当组织专业人员对隧道的涌水和突泥进行管控,采取措施防止灾情的扩大和进一步伤亡的发生。

7.救援结束和灾后处理:当灾情得到控制和救援结束后,应当进行灾后处理,包括对隧道进行修复和维护,并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善后工作。

三、应急预案中的关键环节2.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和培训:隧道涌水和突泥属于高风险的紧急情况,应当组建专门的应急救援队伍,并对其进行培训,包括救援技能、安全意识培养等。

3.疏散方案的制定和演练:针对不同情况下的疏散,应制定相应的疏散方案,并进行定期演练,以确保人员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

4.灾情的监测和预警:隧道内应布置灾情监测装置,对涌水和突泥进行实时监测,并确保能够提前预警,以便迅速作出反应。

5.灾后处理和复原:在灾情得到控制后,应立即进行灾后处理和复原工作,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和使用。

四、应急预案的人员分工和责任1.预案编制人员:负责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2.报警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向上级通报,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暗挖隧道突泥涌水、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暗挖隧道突泥涌水、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暗挖隧道突泥涌水、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暗挖隧道,指在地下进行的挖掘工程,通常用于交通运输、水利、矿山等领域。

由于挖掘工程的特殊性质,暗挖隧道事故时有发生,其中突泥涌水、坍塌是比较常见的事故类型。

该专项应急预案旨在制定一套应对暗挖隧道突泥涌水、坍塌事故的应急预案,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和对人员财产的伤害。

二、组织机构1. 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是本应急预案指挥机构,由主要领导、技术及专家组成。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对应急预案制定、实施、检查、评估、修改等工作进行统筹协调。

2. 指挥部指挥部是应急现场指挥机构,由事故发生单位、消防机构、医疗救援机构、公安机构、环保部门、媒体等单位派遣代表组成。

指挥部主要负责事故现场的通报、调度和指挥,及时有效地开展事故处理工作。

3. 救援队伍救援队伍由政府行政机关、消防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单位派遣的应急救援人员组成。

救援队伍主要负责快速救援被困人员、清理事故现场、保障伤者的医疗救援、进行事故调查等工作。

4. 防护设备防护设备主要包括呼吸器、照明设备、救生器材等,保证救援人员在事故现场进行救援时的人身安全。

三、应急预案流程1. 应急响应一旦发生突泥涌水、坍塌等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响应,确保救援行动的及时、有序。

2. 现场指挥由指挥部负责事故现场指挥,确定事故性质、危害程度、事故范围和可能受影响的区域等信息,以便制定有效的救援方案。

3. 事故调查救援队伍在保护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对事故现场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及时掌握事故情况,避免事故扩大。

4. 人员救援对被困人员采取应急救援措施,如施救、搜救、抢救、救援等,保证人员安全。

5. 清理事故现场迅速清理事故现场,恢复交通、供水、供电等生产生活,保障群众利益。

四、应急预案注意事项1. 明确职责各单位要明确职责,切实履行职责,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

2. 做好预案演练应急预案是理论联系实践的产物,必须经过实践检验,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隧道涌水事故应急预案

隧道涌水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我国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对涌水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控制事态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隧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8-2017)3.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规范》(GB 50698-2011)4.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涌水事故。

四、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4. 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五、应急组织体系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隧道涌水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物资保障等工作。

3. 通讯保障组:负责现场通讯联络、信息报送等工作。

4. 技术保障组:负责现场技术指导、监测、评估等工作。

5. 后勤保障组:负责现场物资保障、生活供应等工作。

六、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报告:发生涌水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救援:应急救援组迅速组织人员开展现场救援,确保人员安全。

3. 伤员救治: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必要时进行转院治疗。

4. 物资保障:后勤保障组确保救援所需的物资供应。

5. 技术保障:技术保障组对现场进行监测、评估,为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6. 信息报送:通讯保障组及时向上级部门报送事故信息。

七、应急处置措施1. 疏散撤离: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2. 堵塞水源: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堵住涌水源头。

3. 排水措施:使用排水泵等设备,尽快将涌水排出。

4. 临时支护:对受损区域进行临时支护,防止事故扩大。

5. 恢复施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恢复隧道施工。

八、后期处置1. 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2. 事故善后处理:妥善处理伤亡人员家属,赔偿损失。

3. 应急预案修订:根据事故教训,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隧道涌水专项应急预案

隧道涌水专项应急预案

隧道涌水专项应急预案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隧道工程施工中认真阅读工程地质资料,全面掌握隧道掘进的地质地层情况,在暗河、岩溶发育比较丰富的地方,可能会遭遇暗河、溶洞、漏斗、落水洞、岩溶管道等,易发生隧道涌水事故。

涌水事故发生前,隧道掌子面或拱顶有可能出现裂纹加大、掉块或渗水,超前探测孔、超长炮孔出现冒水等。

隧道工程施工中发生隧道涌水事故,会造成人员伤亡、设备被毁、施工中断、危害环境,甚至影响周边居民生产生活。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1 迅速行动、灵活应对。

处理事故险情时由应急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并实施;2.2 以人为本。

险情处理应首先保证人身安全(包括救护人员和遇险人员);2.3 强化防护。

迅速疏散无关人员,阻断危险物质来源,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项目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项目行政主管领导、分管安全的行政领导以及综合处、安保处、工程处、机料处、财务处等部门和分部应急组织机构的负责人组成。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3.2.1 指挥机构项目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抢险、救护、疏导、保障、善后、调查组和现场应急组织机构组成。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项目部综合办,值班电话:。

**安监局电话:总指挥:由项目经理负责副总指挥:由项目副经理负责抢险组:由项目部总工、工程处组成。

救护组:由项目部综合办、当地医疗机构组成。

疏导组:由项目部安保处、兼职安全员组成。

保障组:由项目部工程处、财务处和机料处组成。

善后组:由项目部综合办负责人和财务部负责人组成。

调查组:由项目部总工、工程处、安质处组成。

现场应急组织机构:由项目部有关人员组成。

3.2.2 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A 总指挥的职责a 贯彻国家、地方、行业等上级有关安全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b 组织实施单位应急预案,掌握单位事故灾害及险情情况,解决应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c 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下令进入相应级别的应急状态,必要时向上级(相关单位)应急救援机构报告有关情况;d 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组织项目部总体应急演练,指挥项目部总的应急行动。

隧道施工涌水应急预案

隧道施工涌水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我国隧道施工中应对涌水事故的能力,确保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隧道施工过程中因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等原因导致的涌水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隧道施工涌水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应急救援工作。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包括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物资供应等。

(2)抢险组:负责抢险工作,包括堵水、排水、加固等。

(3)信息组:负责收集、整理、报送应急救援相关信息。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车辆等的保障。

(5)宣传报道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宣传报道。

四、应急救援措施1. 人员疏散(1)发现涌水迹象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

(2)对被困人员,采取紧急救援措施,确保其生命安全。

2. 抢险措施(1)根据涌水情况,采取堵水、排水、加固等措施,控制涌水。

(2)合理调配人员、设备,提高抢险效率。

3. 伤员救治(1)对受伤人员,立即进行现场救治,并送往医院。

(2)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4. 物资保障(1)确保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车辆等充足。

(2)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补充物资、设备。

五、应急响应程序1. 感知与报告(1)发现涌水迹象时,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2)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组迅速到达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2)抢险组、信息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报道组按照职责分工,协同配合,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 应急救援结束(1)现场救援工作结束后,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2)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六、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落实应急救援人员待遇,确保队伍稳定。

2. 物资保障(1)储备应急救援物资、设备,确保应急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杭新景第08标段项目部隧道涌水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编制目的为了防止和减少隧道施工中发生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本单位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以及总结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问题和工作重点,提出隧道施工事故应急预案的思路和办法,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有针对性地采取救援措施。

2、编制依据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编制导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建设单位与我单位依法订立的工程承包合同。

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杭新景高速公路(衢州段)建设工程第8标段上槽隧道、倒石岗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事件以及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4、工程概况杭新景高速公路第8标段起讫桩号为K175+250-K179+110,路线长度3.86km。

本合同段内共有隧道1.5座:(1)上槽隧道:为小净距隧道,净空5.0m,净宽10.75m,其中右洞全长688米,左洞全长666米。

V级围岩占隧道总长51%,IV级和Ⅲ级围岩占隧道总长44.6%。

(2)倒石岗隧道:为分离式隧道,净空5.0m,净宽10.75m,由8标、9标共同施工,其中8标承建部分右洞全长284米,左洞全长270米。

V级围岩占隧道总长6.5%,IV级和Ⅲ级围岩占隧道总长90.6%。

5、河流水文区内河流属于钱塘江水系,主要为铜山源,为雨源型山溪河流,洪枯水变化明显,暴涨暴落,地下水、地表水水质良好,对混凝土基本无腐蚀性。

隧址区进出口附近有一河流, 为同一河流, 河流规模不大,河宽15-30m 左右,河流蜿蜒曲折,一般雨季、洪水期水量较大,对周边上土体和基岩冲刷剧烈。

裂隙水系发育丰富6、施工组织方案6.1应急工作原则坚持“早预报、先治水、强支护、快封闭,早衬砌”的施工原则组织施工。

施工前严格执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通过超前地质预报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岩溶或断层破碎带延伸、规模、方向与类型。

对可能存在突泥涌水地段采取超前预注浆结合局部注浆方法,经注浆止水效果达到要求后,方可组织开挖施工。

注浆结束后,进行注浆效果检查。

当地层含水量不大时,浆液填充率须达到70%以上,地层富含水丰富时,浆液填充率须达到80%以上。

按总注浆孔的5~10%设置检查孔,检查孔的布设应在均布的原则下,结合注浆资料的分析做重点检查。

检查孔应无涌泥、涌砂,不塌孔,渗水量应小于0.2L/min·m。

不取芯钻孔时,应记录钻进速度、钻进压力、排渣成份等,进行认真分析。

注浆效果达到要求后,方可组织开挖施工。

为防止突泥涌水对人员及设备造成危害,隧道施工时,通过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手段探明掌子面前方地质条件,以便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避免施工突发灾害的发生。

遇溶隙、裂隙水可以以堵为主;遇到暗河或管道流,必须以疏、排为主。

遵循:1)快速反应原则:应急处置要做到反应快、报告快、处置快。

2)先期处置原则: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3)统一指挥原则:一旦发生事故,由项目部应急指挥部全面负责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保证救援工作的统一高效。

项目部各部门、各班组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指挥下,按照各自职责,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工作。

6.2工艺流程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支护——短开挖——强支护——仰拱砼——拱墙二衬6.3涌水探测施工时加强超前地质预报,把超前地质预报纳入施工工序管理,建立完善的超前地质预报系统,采用先进可靠的预报方法(TSP地震波反射法、红外探水、地质雷达和超前钻探等),采取长短结合、相互验证的综合预报手段,根据预报成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制订施工方案。

6.4施工方法A.隧道进、出口成立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小组,小组需配备1名专职地质工程师及1名隧道工程师和1名测量专业技术人员,专门负责该项工作。

每个开挖工班必须配一名工程师跟班。

随时掌握掌子面地质情况,并指导督促措施、技术标准、技术交底的落实,确保按操作规程标准化作业。

B.施工到设计突泥涌水段前,开挖班打炮眼时,必须用风钻打一长炮眼,长度比一般炮眼长3米,目的用于探测前方是否有涌水流出。

若无涌水流出,则按正常施工方法进行。

有涌水及时安排疏导,集中引排。

C.若探明前方有突泥涌水,则对掌子面进行帷幕注浆。

D.帷幕注浆结束后,进行弱爆破短开挖,开挖一榀钢架距离及时立钢架锚喷支护。

E.及时施作仰拱砼。

7、主要危险源及事故等级分类7.1主要危险源及已探测发生部位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调查,目前,识别出的隧道施工的重大危险源为:隧道涌水;随着隧道工程的开工,地质情况、施工情况等会发生变更,所以采用动态重大危险源识别的方法,并确保预案的完备,防止事故的发生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及时妥善处理。

已探测发生的部位为ZK175+352~ZK175+353,ZK175+356~357,ZK175+372~3737.2事故等级划分为有效处置各类突发性事故事件,依据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力大小、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情况,一级、二级、三级。

一级:指突然发生,事态比较简单,仅对较小范围内的公共安全、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只需要调动作业队内个别部门的力量和资源就能够处置的事件。

二级:指突然发生,事态较为复杂,对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胁。

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害、较大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需要调度作业队全体人员力量和资源进行联合处置的紧急事件。

三级:指突然发生,事态复杂,对一定区域内的工程安全、生态环境和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严重生态环境破坏,需要得到当地政府支持,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增援处置的紧急事件。

8、应急救援措施8.1应急救援指挥系统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各专业救护组进行应急救援具体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韩青担任,如有特殊情况作业队长不能到位时,由书记代任,副组长作业队队长、党工委书记、总工程师担任。

各作业队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将在作业队长统一领导下,各有关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开展。

8.2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主要成员及职责主要任务是施工风险的预防、控制、补救、查处的管理指挥工作。

负责调集人员、救援物资、车辆,抢救生命财产,事故现场的指挥工作。

⑴救援领导小组组成组长:**副组长:张**、王**组员:吴**、卞**、朱**、陈**、黄**、洪**、孟**、过**、陶**和各工区主任等组成。

联动部门通讯:公安部门:110消防部门:119急救中心:120交通事故:122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通讯:(1)主要职责①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主要预案,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按照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②根据事故、事件发生情况,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③在作业队内紧急调用各类应急物资、设备、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向外界求援。

④分析事故、事件灾害实际情况,当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及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⑤负责事故事件现场恢复与应急关闭。

⑥组织事故、事件的内容调查、处理;配合上级和政府部门进行事故、事件调查处理工作。

⑦负责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及安抚工作。

⑧组织对外公布事故事件救援进展情况(由项目经理部工委书记或常务副经理负责外界发布表意见)。

8.3各部门职责8.3.1工程管理部⑴负责隧道施工中出现的各类事故的现场扑救及应急处置方案工作。

⑵负责提供各类地质灾害现场处置的技术支持。

⑶参加相关事故调查。

8.3.2设备物资部⑴负责项目经理部施工区域内所有机械、车辆事故、用电事故的现场扑救及应急处置方案工作。

⑵负责各类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物资采购工作,及时把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运送到事故抢救现场。

8.3.3综合管理部⑴负责现场扑救及应急处置方案工作。

⑵负责作业队伤员现场临时救治、一般性伤害应急处置工作。

⑶负责应作业队需要的外界车辆的联系和内部交通车辆调配工作。

⑷参加相关事故的调查工作。

8.3.4安全质量部⑴参与作业队各类有人员伤害的工程、机械事故的应急抢险工作。

⑵负责牵头组织各类人员伤害事故的调查,提出处理建议。

8.3.5财务部负责各类应急抢险资金的保障工作。

8.3.6架子队⑴负责现场突发姓事件抢险自救工作中的人员保证工作。

⑵积极配合相关事故调查。

9、隧道涌水事故应急措施针对隧道涌水的机械、材料设置专门的存放地点,要经常检查,发现有损坏现象立即更换,一旦在发生事故时能够马上使用。

在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隧道涌水事故,要立即切断电源,并切断施工总电源,同时通知应急抢救小组。

如发生涌水地段范围较小,水量不大时,可立即进行对涌水地段的排水和支护施工,并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避免出现更大的涌水事故。

如发生涌水地段范围大,水量大时,要立即切断施工总电源,并立即退出隧道,通知应急抢救小组,应急小队在接到通知后迅速赶扑事故现场并通知应急领导小组。

同时进行涌水洞外排水疏导;有人员发生溺水事件,要马上进行现场抢救,并拨打应急医院电话请求救援。

等涌水稳定或变小后,利用抽水机进行洞内排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隧道内的防水支护等施工。

10、应急事故的准备10.1援人员组织作业队组织30-50名身体健康员工组成应急救援队,救援队的所有员工均为突发性事件抢险的主力,所有突击队人员在险情发生后,均要放下手头工作(含下班休息人员)参加到抢险工作中去。

当抢险人员不足时,项目经理部所有人员均要做好随时参加抢险救援的准备,保证做到随叫随到。

抢险人员的调配由抢险领导小组组组长统一指挥。

⑴全员培训:各施工作业班组及部门在接到预案后,立即组织本班组及部门人员进行学习。

使每位员工认识到突发性事件的危害性、避免麻痹思想;使每位员工熟知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的上报、处置程序及避灾、避难方法、线路;使每位员工做好随时参加抢险的准备。

⑵专业培训:作业队组织对应急救援队进行安全事故,医疗急救等进行分专业知识培训,使其具备一定抢险救援的专业技术技能。

10.2物资、设备的储备及管理10.2.1物资设备的储备为保证突发性事件发生时所用的设备及物资在使用时充足,现特备下表中物品为突发性储备物资现有救援物资清单10.2.2物资设备管理⑴医疗救援物资由综合管理部管理,其他储备物资的管理由物资设备部进行统一管理,作业队单独存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