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数字文献资源介绍

馆藏数字文献资源介绍
馆藏数字文献资源介绍

馆藏数字文献资源介绍

为了让广大读者熟悉和了解我馆购买的电子资源,提高大学生掌握和使用数字文献资源基础知识和检索技能,同时配合图书馆、院团委在“读书活动月”期间开展的“数字文献资源知识技能竞赛”活动,现将我馆电子资源做简要介绍,欢迎参阅。

馆藏电子资源介绍

1.读秀学术搜索

读秀学术搜索是由海量中文学术资源组成的庞大知识库系统,现收录190余万种中文图书题录信息,可搜索的信息量超过6亿页,且这一数字还以每天50万页的速度增长。读秀允许上网用户阅读部分无版权限制图书的全部内容,为读者提供深入图书内容的章节和全文检索、部分文献试读、参考咨询等多种功能。

读秀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全面特色的数字图书馆整体解决方案和资源功能整合服务,为广大读者打造一个获取知识资源的捷径。

特色功能:整合资源――整合各种文献资源于同一平台,实现统一检索管理;检索资源――通过读秀的深度检索,快速、准确的查找学术资源;获取资源――读秀为读者整合学术资料,并提供多种阅读、获取资源的途径;定制特色功能――满足用户的管理需求和读者的阅读需求。

优势:比传统的marc管理更加深度的揭示内容;检索深入到章节和全文,实现基于内容的检索;创新的知识点式检索模式,为研究型读者提供查找资料的便捷途径。

2.CNKI资源

CNKI 即是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CNKI工程集团经过多年努力,采用自主开发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数字图书馆技术,建成了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并正式启动建设《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及CNKI网格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产业化运作,为全社会知识资源高效共享提供最丰富

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最有效的知识传播与数字化学习平台。

(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该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1994年至今(部分刊物回

溯至创刊)国内9100多种重要期刊,以学术、技术、政策指导、高等科普及教育类为主,同时收录

部分基础教育、大众科普、大众文化和文艺作品类刊物,内容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哲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全文文献总量3252多万篇。

(2)中国博硕论文全文数据库

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

2009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产品分为十大专辑: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工程科技Ⅱ、农业科技、医药卫生科技、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Ⅰ、社会科学Ⅱ、信

息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十专辑下分为168个专题和近3600个子栏目。收录年限为1999年至今,并部分收录1999年以前的论文。

(3)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收录我国2000年以来国家二级以上学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术机构等单位的论文集。至2009年11月1日,累积会议论文全文文献115万多篇。产品分为十大专辑: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工程科技Ⅱ、农业科技、医药卫生科技、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Ⅰ、社会科学Ⅱ、信息

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十专辑下分为168个专题文献数据库和近3600个子栏目。收录年限为

1999年至今,并部分收录1999年以前的文献。

(4)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收录2000年以来中国国内重要报纸刊载的学术性、资料性文献的连续动态更新的数据库。至2009年11月1日,累积报纸全文文献647万多篇。产品分为十大专辑: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工程科技Ⅱ、农业科技、医药卫生科技、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Ⅰ、社会科学Ⅱ、信息科技、经济

与管理科学。十专辑下分为168个专题文献数据库和近3600个子栏目,收录年限为2000年至今。

(5)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库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库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连续更新的以统计年鉴为主体的统计资料数据库,包括了国民经济核算、固定资产投资、人口与人力资源、人民生活与物价、各类企事业单位、财政金融、自然资源、能源与环境、政法与公共管理、农民农业和农村、工业、建筑房产、交通邮电信息产业、国内贸易与对外经济、旅游餐饮、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药卫生等各个领域和行业的各类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库》收录了我国553种曾经出版的统计年鉴,各年鉴文献收录完整,共3048册。目前,我国仍在连续出版的统计年鉴有150种左右,《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库》全部收录。收录年限为1949年至今。

(6)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

本库本库收录近 4000 余部工具书、1500万词条。除准确全面地展示纸质工具书的原貌外,主要运用内容组织和开发技术,深度挖掘纸质工具书的信息资源,以条目为基本单位,重新整合,标注,归类入库,进而形成一个使用便捷的在线参考工具书服务系统。本库遴选了国内外部分经典工具书,以辞典和百科全书为主体,尤以名家编撰者为核心,注重权威性,并突出选取对学习、科研和社会文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工具书。其覆盖范围包括马列、哲学、宗教、社科总论、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教、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农业、工程、人物类。

(7)中国高等教育期刊文献总库

简称《高教期刊总库》,是全面集成整合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学类期刊文献的全文数据库,为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学校管理、教师备课、学生学习等提供相关信息资源。收录年限为1994年至今。

(8)中国精品文艺作品期刊文献库

简称《文艺作品期刊库》,精选收录我国大众文艺作品类期刊,并以篇为单元收录其他期刊发

表的同类文献。它采用了适合于检索各类体裁的文艺作品的元数据框架,经过专门加工,提供适用

的检索系统。《文艺作品期刊库》充分满足读者的各种个性化服务需求,形成大众读者的欣赏交流

平台,可支持专业人员阅读、鉴赏、学习,并采用全数字化信息加工技术,支持数字资源战略馆藏

建设。《文艺作品期刊库》为了便于检索,依据期刊类型和内容,将期刊进行了归类,同时将文献

内容分为文艺理论、诗歌韵文、戏剧文学、小说、散文、杂著、民间文学、儿童文学、少数民族文学、报告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影视、书画篆刻、摄影、工艺美术、五花八门18个专辑。收录年限为1994年至今。

(9)中国党建期刊文献总库

简称《党刊库》,内容覆盖党建理论、方针政策、动态信息、党史研究、领导科学、管理科学

等执政经验和党建工作的其他各个方面。《党刊库》对各类党建文献和有关民主党派类的文献进行

分类汇编,并提供与该类期刊文献相适应的先进检索系统,为各类党政机关和关心党建和民主党派

工作的人士提供完整的信息查询服务。为了方便检索,《中国党建期刊文献总库》依据党建工作中

的实际要求将文献分为要文要论、热点专题、理论研究、党的领导、党的思想建设、党的作风、组

织建设、干部制度、党员管理、时代先锋、基层党建、党史回眸、党组会议及其文献、民主党派、

海外传真15个专辑。收录年限为1994年至今。

3.超星电子图书

我馆2005年开始购买建设电子图书,现在共有电子图书30万种,另外有超星主站100万种电子图书的访问权限。

4.维普中文科技期刊

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创建于1989年,收录1989年以来中文期刊8000多种,其中包含了近200种港台刊,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教育科学、社

会科学和图书情报等8大专辑28个专题。《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源于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1989年创建的《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其全文和题录文摘版一一对应。

2005年1月起,《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增加收录文、史、哲、法等学科分类的文章、期刊,形成社会科学专辑,社科数据回溯到2000年起。

5.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直属的中国最大的综合性信息机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控股的国内第一家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是在互联网领域集信息产品开发、信息增值服务和信息处理方案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万方数据平台)目前我馆有两个站点可以使用: 万方本地镜像站点和万方上海主站点。

万方本地镜像站点提供万方学位论文、中文会议论文、西文会议论文、法律法规等数据库入口。目前共收藏学位论文全文52万余篇,学位论文文摘65万余篇,中文会议论文全文1万6千余篇,西文会议论文260万篇,收录范围1984年至今。

注:我馆收录2009年之前的学位论文、中文会议论文,如果想查找最新最全的数据,建议使用万方上海主站。

根据协议,我校IP范围内可以使用万方主站所有资源,包括: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数字化期刊群

?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文版)

?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英文版)

?中国标准数据库

?中国法律法规全文库

?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

?科技信息子系统

?商务信息子系统

6.Springer全文电子期刊

Springer Link系统就是通过www发行的电子全文期刊检索系统,该系统目前包括490多种期刊的电子全文,其中390多种为英文期刊。涉及的学科范围:化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工程学、环境科学、地理学、法学、生命科学、数学、医学、物理学和天文学。

7.银符考试模拟题库

“银符考试模拟题库”是一款侧重于资源的新型考试模拟系统,包含英语、计算机、会计、公务员、法律、研究生、资格、工程等考试的整合性模拟学习平台,截止2009年年底试题库总题量达到13600多套。

8.龙源电子期刊

到目前已有1700多种著名刊物和中国大陆流行刊物的电子版,并分为整刊版、专题版、原刊原貌版、有声版等内容,涵盖时政、党建、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领域。

9.网上报告厅

国内首个最大最权威的学术报告资源数据库,讲授人均出自于国内最权威的专家,主要面向大学生群体,培养大学生综合素养的一个知识平台。具有三大特点:权威性、学术性、前沿性;内容包括学术报告和学术鉴赏两个部分。

10.名师讲坛视频库

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推出的一种高学术性、高水平的视频资料,近7000辑,视频库邀请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学术权威,将他们多年的学术研究成果制作成视频,以期与广大师生共享。超星“学术视频库”,可与知名专家学者零距离接触,开辟获取知识的捷

径。

1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国研网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强大的专家阵容为依托,与海内外众多著名的经济研究机构和经济资讯提供商紧密合作,以"专业性、权威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包容性"为原则,全面汇集、整合国内外经济金融领域的经济信息和研究成果,本着建设"精品数据库"的理念,以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独到的专业视角,全力打造中国权威的经济研究、决策支持平台,为中国各级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企业准确把握国内外宏观环境、经济金融运行特征、发展趋势及政策走向,从而进行管理决策、理论研究、微观操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2. 库客(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

国内唯一一家专注于非流行音乐发展的数字音乐图书馆。目前KUKE已经拥有了世界上98%以上的古典音乐资源,还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音乐。KUKE除了海量的唱片外,还有丰富的文字资料介绍,配备了详细的唱片介绍,提供歌剧故事大纲、作曲家及演奏家生平介绍等,以满足不同乐器、不同层次的音乐学习者和欣赏者的需求,深受国内外众多个人用户以及院校机构的青睐。

13.方正Apabi教参书全文数据库

方正Apabi教参书全文数据库是CALIS教育文献联合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服务。方正Apabi教参书全文数据库目前已经建设了85000种高清晰度教参图书,对应670个重点学科和专业。

14. 数图外文原版电子图书数据库

是北京世纪中数图公司自2004年从国外引进并代理在国内推广,累计引进20万余种, 所有图书均按照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分类,均采用PDF格式,可复制、粘贴、打印,占用空间小,图像清晰,无副本限制。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指南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 (国家档案局发布2010年6月) 1.总体要求 1.1概述 数字档案馆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为适应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服务和共享利用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提高档案馆工作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有利于确保数字档案永久存储与安全保管,有利于促进公共档案服务能力拓展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促进国家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现代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调研、立项、论证、软件开发、平台构建、资源准备、系统试运行、项目验收、运行维护等诸多环节,需要各业务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共同参与,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1.2建设原则与要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应当遵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项目带动、重点突破,需求导向、保证安全,合理适用、稳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务求实效。 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应当根据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整体框架和基本要求,及时将数字档案馆建设与区域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相衔接,综合考虑自身信息化发展水平、技术力量、资源规模、基础工作水平、资金投入等因素,确定总体布局和实施步骤。 项目带动、重点突破。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支撑和带动数字档案馆整体建设和发展将数字档案馆建设分成若干子项目,以项目带动数

字档案馆建设及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获得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投入,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需求导向、保证安全。数字档案馆建设应以需求为导向,着眼于党政机关、社会公众在线利用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应当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技术方法,配备必要的软硬件没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灾难恢复服务机制,确保数字档案馆建设和运行的安全。 合理适用、稳步实施。要重视前期调研,进行可行性研究,结合本部门业务工作实际,提出创新性高、应用性强的功能需求,以确保系统开发和项目建设的合理性、适用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档案部门的业务人员应全程参与,及时研究和发现问题,纠正偏差。重大项目应当按照信息系统建设规范要求,引入监理机制,对项目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理。 1.3建设目标 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目标是:紧紧依靠国家和当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政务网平台、公众网平台以及各类网络资源,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集成建设适应本部门本单位一定时期内数字档案管理需要的网络平台,开发应用符合功能要求的管理系统,推动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增量档案电子化,逐步实现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管理以及分层次多渠道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和社会 共享服务。 其中,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提供档案信息利用和社会共享服务,是一项长期任务,应分阶段推进,有步骤实现。 1.4建设内容 数字档案馆总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l)按照数字档案馆基础网络架构、主要技术路线与软硬件配 置基本要求,集成建设适应馆藏档案基础数据和今后一定时期内数字

浅谈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性

浅谈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0-03-10T14:17:02.53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2月上旬刊供稿作者:车新新 [导读] 在21世纪时代,是知识的时代、是科技的时代、是竞争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 车新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摘要: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它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便于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它涉及信息资源加工、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飞速发展。网络数字化图书馆已成为21世纪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世界各地的文献、数据等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在进行着全球性的共享与传播。世界各国都纷纷启动了自已的数字图书馆项目。当前高校数字图书馆由于缺少特色信息资源和特色信息服务,造成文献资源利用率低,用户难以查找。很难满足现代读者的需求。因此,怎么建立一个有特色化与信息化的数字图书馆、独树一帜的数字馆藏成为各高校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特色化信息化数字图书馆 1 走特色化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21世纪时代,是知识的时代、是科技的时代、是竞争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高校如果没有特色信息资源就无法吸引读者,无法起到让读者认知的过程,就会失去数字图书馆应起的作用。也就失去了数字图书馆的价值。在任何时候,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生命力,有了特色就有了竞争力。 高校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学科建设,科研重点,普及教育的同时,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及本校的资源优势。把高校图书馆的现代理念、信息资源,文献资源等,利用技术手段建设成有本校特色的数字图书馆,形面多元化,多学科,多层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资源格局。开展一系列的有特色的服务,更科学、更有效的合理利用文献资源、信息资源以满足读者需要。 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是下一代因特网上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因特网上信息分散不便使用的现状。它整合了海量资源、多元化服务,使以往分散的资源和服务衔接起来,使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加强对数字图书馆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的研究是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中之重。高新技术是数字化的关键,没有它们的支持,数字图书馆建设是无法实现的。 我们从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定位、功能要素、内容结构、特点及设计原则等内容入手,可以从数据集成、管理集成和服务集成三个方面探讨 1.1 数据集成数字化图书馆对于存储系统的需求是数据集中存储,有较高的可用性、扩展性、便于管理等特点。可以开发一些新兴的数据集成方式(如长城集团的SAN存储技术,SAN就是采用将信息存储设备与服务器分开,网络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对存储设备的直接存取访问,这种通过网络实现对存储设备的直接存取,把存储设备当作标准网络设备的新的网络存储方式。) 1.2 管理集成系统依托原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为基础,实现数据全MARC存储,标准MARC著录功能,实现了全MARC著录和条目式著录并存;在传统的C/S与B/S相结合的系统模式下新增在线流通功能,为系统最终实现纯B/S结构奠定了基础;在馆藏资源数字化集成的过程中,要有选择性的对特色馆藏图书、期刊及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对特色的馆藏图书进行整合及深层次加工,分析,建立专题性资料库、全文特色安生据库,并提供目录体系检索、主题检索和全文检索等。 1.3 服务集成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存储技术的相互渗透、连接,已形成全方位的信息服务网络。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不再只对单一的载体所含的信息感兴趣,他们对信息的需求往往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得到满足。用户关心的不再是获取信息的过程,而是对其获取的结果感兴趣,他们往往要求图书馆能够围绕他们关心的信息提供一系列信息资料,用户对图书馆的评价,取决于图书馆能否提供他们所需的全方位信息。信息资源分布的分散性和信息技术利用的分离状态使图书馆的作用凸现,而集成化图书馆服务可以按个性和客观需求,在网络环境下集中获取所需信息。服务要求集成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供服务的网络化信息资源的全面、丰富性;二是能满足信息用户对信息类型和信息媒体多样化的需求,如提供包括文字型、数据型、图像视频型、音频型、软件型等各种数据库等。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探讨,足已说明数字图书馆是一项高新技术所支持下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对将来知识的大量获取及学术交流等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发展好高校数字图书馆是每所高校的重中之重。 2 高校数字图书馆特色化及信息化建设要根据各专业特色进行数字化建设,为达到读者要求必须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2.1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定位一定要准确,要“因校制宜、因需制宜、因人制宜”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各馆的重点特色化建设中去。要充分的利用学校的科研优势、学术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密切围绕本馆资源优势与核心群体实际需要进行考察、调研,制定出切实可行,利于本校发展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方案。 2.2 统一标准严格规范数字资源的标准化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实现共享的关键。标准化建设主要指在数字化文献的采集与一次、二次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守网络传输协议、数据通讯格式、数据加工标准和有关文献分类标引、著录规则等标准化原则和要求,确保数字信息资源符合网上传输与资源共享要求。只有按标准建设的数字资源才具有通用性、开放性和共享性,才能在网络上流通无障碍,真正实现“虚拟馆藏”的共享服务。所以学校在建数字图书馆初就要非常重视标准化建设。 2.3 要统筹安排共建共享,统一经费使用高校数字图书馆需要建立起相应的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体制,统筹安排,共享共建。各高校数字图书馆之间不断地协调资源建设,走联合之路,互通有无,发挥高校图书馆界的整体优势。建立与社会之间、校际之间、馆际之间的共享通道。在经费管理使用中,要抓住重点,体现核心。以满足读者为已任。 2.4 数字化管理人才的培养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重要保障在建设数字图书馆中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有良好的图书馆管理知识及专业知识,又要有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及系统维护技术。所以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要不断的加大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数字图书馆对人才的要求。 3 结论 特色化的数字图书馆是各高校发展的必然,对高校有深远的意义。学校应抓住机遇,加强资金投入与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强各高校数

推进革命纪念馆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之管见

推进革命纪念馆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之管见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化技术普及使用的快速推进,可持续发展出现了新的要求,各革命纪念馆馆藏资源实行数字化管理也成了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本文针对当前馆藏档案资料面临的一些困境,从馆藏资料保存数字化、查阅研究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数字化三个角度进行理论探析。寻找推进馆藏资源现代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标签:馆藏资源;现状;数字化;途径 一、馆藏资源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1.1收集征集的困境 在两年来的走访中,由于如下一些原因:一是因年代久远与革命事件、革命人物相关物件自然损毁;二是遭到一些政治运动中人的观念因素影响,譬如“改造自然,战胜自然”(墙上旧宣传标语)、“人定胜天,造林造地”(墙上旧宣传标语)、又如文化大革命等,在过往这些历史事件中受到人为的销毁或破坏;三是文物贩子的盗取和非法收购;四是占有历史文物的一些当地村民待价而沽,居奇候售。发现,对革命文物的征集收集极为困难,能增加的革命文物已经很少。一方面给馆藏资源形成和丰富完善提出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对用实物来简单地反映和保存历史记忆方法,已到了艰难地步,且手段已不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需要。 1.2文物图片资料管理上困境 首先,管理層观念保守、陈旧、缺乏创新意识和长远规划,不同程度存在着重视低和相应资金投入少现象。最为严重的,如某市革命纪念馆财政预算批准拨付资金仅1.8万元/年,只能免强维持正常开馆运营水电费用的基本支出。 其次,制度不健全,管理硬件设施落后。多年来,在相互交流参观学习中了解到,全国尚没有规范统一的英烈文物管理制度,各展馆设施参差不齐,普遍落后,许多馆藏图片文字资料,英烈个人档案等霉变、虫蛀,原貌不再清淅完整,原存信息正在逐渐消失,与此同时,在查阅检索上,传统手工查检的比重依然很大,有些革命纪念馆虽然装备了进门查阅检索系统,但多为局部而简单的系统,达不到不同阶层使用者网络信息化检索查阅、研究利用的需求。 1.3工作人员素质与工作要求不相匹配的困境 馆藏资源信息载体的现代化,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然而,从目前各革命纪念馆服务人员现状看,学历不高,所学非用现象普遍,专业人才严重匮乏,这是导致现代先进技术手段无法把馆藏资源应有作用得到发挥的最直接原因,社会的向前发展,人们对智能化运用的期待,除对人才的建设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外,同时,对革命纪念馆的各级服务也提出了既要熟悉掌握本行业本部门的专业知

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趋势的探讨

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趋势的探讨 摘要:文中针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为目的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储存和媒体多样化,对不同的媒体采用不同的存储与压缩方式,根据不同的读者拥有多种语言检索,主动地为读者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提供导航式和个性化服务,分析了数字图书馆模式的组成即:网络和通讯;信息资源,数据库管理和检索系统以及附加的咨询系统。实现数字图书馆的相关标准和规X,采用不同的元数据格式,利用网络接口等功能全文检索信息资源。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读者信息资源数据库 每个读者都有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借阅书刊,在书的海洋中遨游的经历,但是数字图书馆却是内容无限、图文并茂、无边无界的数字化的空间。对数字图书馆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数字图书馆不是简单的将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或者仅仅建立一个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怎样才是真正的数字图书馆的内容和含义呢?所谓数字图书馆,就是拥有多种媒体,内容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是一种能为读者方便、快捷地提供信息的服务机制,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由分布的大规模和组织的数据库和知识库进行一致性的访问,并获取自己所需的最终信息资料。 一、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1.数字图书馆海量存蓄和媒体多样化 图书馆的基础是书刊文献信息资源,而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是数字信息资源。由于社会的进步促使信息产量飞速增长,网络的普及和

电子出版物等及科技新型手段使得信息的发布和使用更便利。这样的形式对图书馆来说信息的收集量,处理量和储存量也相应的不断增大。从图书馆存储信息的度量单位由kb、mb、到cb、tb甚至pb 就是一个数字图书馆需要拥有海量存储的极好例子。 数字图书馆的存储介质由传统的纸质转变为多种媒体、数字信号可以处理多种媒体的信息,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三维体、虚拟空间等。对于这些不同的媒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文件存储格式和压缩方式,目前,常见的在电子图书采用的文件格式txt、doc、pdf、html、sgml、xml、wav、mp2、gif、jpeg、mpeg等。这些媒体信息仅仅对其数字化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对信息内容加以再加工,根据各种媒体的特性进行标引、数据加工、限制、缩放等。 2.具有良好的网络应用环境和管理方法 一个良好的、高速的网络运行环境是运行数字化图书馆的基础。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人们对数字信息的存取已经突破了数字信息存放的地点的限制,然而在网络空间中,我们还是需要人为的加上一些限制,必须重视网络空间的安全。在数字图书馆中也应根据各种应用本身的需要来划分不同的层次,网上用户的使用层次也根据各馆的政策和规定检索不同层次的信息。读者在对传统的图书馆的使用中,往往被图书馆的地理位置所束缚,图书馆和图书馆之间的相互使用性,无法更好的发挥。而数字图书馆已远远超越了地理位置的限制,通过网络和计算机,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数字图书馆有

馆藏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应坚持的几个基本原则

馆藏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应坚持的几个基本原则 [摘要]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是数字时代档案工作一个永恒的主题,但在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还应坚持一定的基本原则,如可行性原则、合法性原则、规范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数字化建设才能健康有序地进行。 [关键词]档案信息数字化原则 数字化浪潮正迎面扑来,数字技术革命给我国传统档案工作既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又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适应数字技术革命的要求,我国的《全国档案事业十五计划》中已明确提出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档案信息数字化进程。可见在我国档案事业“十五”规划和远景发展目标中,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与发展趋势。档案信息数字化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数字档案馆的需要,有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但是对馆藏档案信息化建设不能急于求成,不顾实际条件一哄而上,而应该对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中的人财物问题,效益性问题,以及安全性等问题要考虑全面。笔者认为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很广,为了保证建设的健康有序进行,在进行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时,应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即可行性原则、合法性原则、规范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安全性原则。 一、可行性原则 所谓数字化是用0和1两位数字编码来表达一切信息的一种综合性技术,即全都是变成数字信号。档案信息数字化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的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①可见,档案信息数字化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涉及计算机技术、信息存贮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安全技术等许多高新技术。因此,笔者认为,由于时间、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制约,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实现馆藏档案信息数字化,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首先要坚持可行性原则,这是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的首要原则,是进行数字化的前提。档案部门在进行数字化之前,应该对馆藏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与把握: 第一,管理制度方面,有没有进行数字化建设的组织保证。有没有建立起有关数字化建设的科学管理体制、规章制度、整体规划 , 有没有明确数字化的范围,领导及其各工作人员的职责是否明确分工等; 第二,硬件方面,有没有进行数字化建设的物质保证。有没有进行数字化工作的硬件条件,档案馆的硬件设施怎么样,包括计算机以及扫描仪、打印机等附属设备的配置,网络设施的建设,现代化档案库房的建设等; 第三,技术方面,有没有进行数字化建设的技术保证。由于数字化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

数字图书馆业务技能竞赛样题精修订

数字图书馆业务技能竞 赛样题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第一期样题 一、选择题 1、自建数字资源包括自主或联合数字化、( )、专题导航等方式建设的数据库和数字文献。 A.征集 B.网络信息采集 C.交换 D.捐赠 2、国外主要采取哪几种方式解决数字出版物的呈缴问题? A.法定呈缴,协议呈缴,补偿呈缴 B.法定呈缴,协议呈缴,自愿呈缴 C.强制呈缴,协议呈缴,自愿呈缴 D.法定呈缴,补偿呈缴,自愿呈缴 3、元数据一般分为( )、管理型元数据、结构性元数据、保存性元数据等等。 A.内容元数据 B.描述性元数据 C.资源集合元数据 D.数字对象元数据 4、图书馆文献利用率的计算方法是一定时间内(

)除以全馆藏藏文献总件数。 A.用户借书总册数 B.用户阅览期刊总件数 C.用户阅览文献总次数 D.用户借阅文献总件数 5、从馆藏文献量和图书馆员的数量看,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图书馆是? A.中国国家图书馆 B.美国国会图书馆 C.英国不列颠图书馆 D.法国国家图书馆 6、下列对于元数据描述不正确的是() A.metadata B.data about data C.一定是数字形式 D.可来自不同的资源 7、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按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它属于: A.系统软件 B.应用软件 C.中间件 D.数据库 8、是Internet 中主机的(): A.IP地址 B.域名 C.用户名 D.网关 9、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十二五”时期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目标。

A.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加快推进 B.文献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C.服务网络惠及全民 D.设施网络全面覆盖、互联互通 10、网络资源采集在实际操作中应考虑四项策略,下面不属于采集策略的是。 A.按需采集策略 B.互补性策略 C.独特性策略 D.动态更新策略 二、判断题 1、数字馆藏是指图书馆馆藏中所有的数字资源,包括图书馆本地拥有的获取一定期限使用权的数据库和数字文献。 2、图书馆文献保障率是一个衡量馆藏文献量占全部出版文献的比例的指标。 3、我国文化部组织的历次公共图书馆评估中,没有对乡镇图书馆进行评估定级。 4、图书馆因其服务的公益性可以将馆藏图书数字化后通过互联网向读者服务。 5、wifi是用于移动通信的技术。 第一期样题答案如下: 一、选择题

浅析我国图书馆馆藏的数字化

浅析我国图书馆馆藏的数字化 馆藏的数字化能将使用计算机终端查阅图书全文成为现实,是实现图书资源信息化的一项有力措施,其意义十分深远。但目前我国的馆藏数字化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通过鉴定等手段使馆藏数字化更好地在我国的各级图书馆中运用,并且发挥它的优势。 标签:图书馆馆藏数字化建议 一、馆藏数字化的概念及优势 1.图书馆馆藏数字化的概念 所谓的馆藏数字化是一方面指通过购买电子文献,下载网络资源等方式获取数字化文献信息,增强馆藏文献的数字化程度;另一方面是指在图书馆内部将非数字化文献数字化。馆藏数字化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实现图书馆数字化管理而提出,主要在馆藏图书数量具有一定规模,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又较好的省、市一级国家综合图书馆,以及一些发达地区区、县一级图书馆进行。 2.图书馆馆藏数字化的优势 2.1馆藏的数字化能够很好地保存古籍善本等重要、珍贵文献 古籍善本等特殊文献,既具有罕见的史料价值,又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其中有些孤本、珍本,纸张已经变质变脆,而作为文献资料的古籍不可避免地要供人阅读。而古籍善本数字化以后,读者可以通过光盘或者网络浏览阅读善本,可以任意查找珍本书籍,避免了直接翻阅古籍的诸多不便,从而解决了古籍善本保存和使用的矛盾。 2.2目录便于检索、可以执行搜索 馆藏数字化的同时检索目录也完成了数字化。想要读取某一种书籍,直接在分类中寻找即可。同时电子文献还拥有更为强大的关键字搜索功能,比如在寻找某一类资料时,只需要输入关键字,也可寻找到很多有益的书籍。这样在满足用户对文献的多种需求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在线陈列,充分地向读者介绍馆藏,使读者充分地了解馆藏,以提高馆藏的利用率。 2.3对于使用的限制条件更低 纸质文献在使用时需要考虑防水、防火、防盗等限制条件,使用的地点、时间都有限制性,特别是一些珍贵的文献条件甚至达到了苛刻的标准。而电子文献不存在此问题,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网络登录就可以随意浏览,这大大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时间和空间。馆藏数据的数字化对降低文献使用的限制条件有着重

浅谈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发展与维护

浅谈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发展与维护 发表时间:2012-08-28T11:00:07.53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年第5期供稿作者:朱莉 [导读] 数字图书馆的馆很容易被分解成多个互不依存的独立成分,这使我们很难使数字化馆藏的各个方面信息同时完整地再现。 朱莉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100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数字图书馆“馆藏”发展与维护的研究,分析了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馆藏”发展的现状,查找了影响“馆藏”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馆藏”维护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为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发展和维护提供了借鉴依据。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馆藏发展与维护 目前我国各类图书馆虽然都在积极推广电子资源的利用,重视馆藏资源建设,但对“馆藏”发展观念和相关的政策支持似乎有些欠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图书馆的馆藏不仅要重视馆藏资源的采购,更要关注读者的潜在需求,维护好“馆藏”,更好的为读者做好信息服务。一、“馆藏”的发展 (一)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发展 “馆藏发展”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可是眼下国内文献中使用并不多,一般以“藏书建设”来代替,并且认为藏书建设是指符合图书馆任务与读者需求,系统的建立、发展、规划、组织藏书体系的全过程。其活动内容包括藏书基础模式的确立、藏书体系规划、藏书补充、藏书组织管理等。这些虽然涉及馆藏发展活动的大部分内容,但仍然显得过于狭窄。自上世纪70年代,美国就开始关注与图书馆藏书有关的各项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就出版了以“馆藏发展”为题的图书和论文集。这一方面反映了图书馆员工接受了人们将目光从个别的新资料转向现代的馆藏全体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图书馆员工强烈地意识到图书的馆藏不但是指图书,而且也应该是指任何形式的记录资料。美国曾有图书馆学家认为:“馆藏发展”是指弄清图书馆所服务的人员的情报需求,制定规划收集文献,克服藏书中的薄弱环节,保持藏书的活动,以保证用户使用信息资源的过程”。有人也认为,馆藏发展将从根据读者的潜在需求收藏资料转变为根据读者的当前需求来提供信息。由于馆藏发展的目标和重点转移到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而不是努力建立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馆藏,所以,馆藏发展不在偏重采购,而是要求馆员学会鉴别和检索用户所需信息。应当指出,在向数字图书馆转变过渡的阶段,不可过早选择抛弃选书这个环节,但这一实事将被逐步接受,也是将成为馆藏发展目标的重新定位,更重要的将会是整个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社会角色的再定位。 (二)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发展 数字图书馆也叫“电子图书馆”,相对传统图书馆而言,它管理和珍藏的不是纸质的图书,而是数字化的“电子图书”,所以数字图书馆是存储和管理大量数字图书,并为人们提供网络检索和阅读服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数字图书馆是“虚拟图书馆”,不需要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和一排排的书架,只需几台服务器和网络即可。 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发展目标与传统图书馆并无不同,但由于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特征、网络存取与读者使用数字化信息资源的习惯与传统文献有所不同,所以数字图书馆必须重新审视“馆藏”发展目标。传统的馆藏发展政策是最高的指导原则,它必须适应于各种载体,包括数字化信息资源。对于数字信息化资源要建立一套收集各种资源的理论,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提供有序的存取方法,并将其进行整合,确保数字化信息资源有其足够的优点被选择。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收集要掌握好科学上的平衡、信息形式的平衡、指导工具与研究工具的平衡、读者不同需求的平衡。要及时做好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要做到及时获取广泛的信息,信息之间能相互连接,达到无时间、空间的障碍,能便利、及时、快速存取,做到资源共享,便于存档、更新的、保存。 二、“馆藏”的维护 数字图书馆的馆很容易被分解成多个互不依存的独立成分,这使我们很难使数字化馆藏的各个方面信息同时完整地再现。因此,数字图书馆馆藏维护的首要任务必须是组成该资源的各方面信息能同时完整准确的再现。 (一)“馆藏”维护的主要内容 传流图书馆的馆藏维护所考虑的是图书馆信息的收集、组织、流通、排架、剔旧、装订等问题,这些措施都是针对印刷型馆而设的,数字图书馆的馆藏既有现实馆藏,也有虚拟馆藏,其维护应主要把握以下内容:一是信息载体维护,主要是对信息载体的保存和备份。二是技术维护,目前信息化资源的格式往往随供应商而异,不同的供应商之间的信息资源难以互转,即使是同一家供应商,经过计算机系统的几代更新后,原有的格式也已无法使用,因此技术维护是长久保存数字化馆藏最难解决的问题。三是内容维护,数字化信息资源特色之一是内容易修改、更新,这也造成使用及内容维护上对资料正确性及权威性识别的困难,资料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被部分遗失,也可能遭人恶意或善意的修改,从而造成内容的失真。因此要想使信息资源得以长久使用与保存,数字图书馆“馆藏”维护必须具备有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储存功能和存取功能。 (二)“馆藏”维护的基本要求 一是将馆藏确定为一个离散的整体加以保存和维护。传统书刊资料各方面信息之都是以密不可分的整体形式存在的,这使保存对象都具有了明显可辩的边界。数字图书馆馆藏的边界不是清晰的,特别是当它们由不同媒体聚集成复合对象,或连接着网上资源而形成复杂对象时,就更是摸不着边界了。因此,为完整真实地保存数字文献,必须将其作为一个离散的整体加以对待。二是保存电子馆的媒体、外观和内容。保存电子馆藏的媒体,首先要保存住了这些最初记录的数据,为今后的利用提供保证。组成电子馆藏的各个信息元是离散的,保存电子馆藏至少应当维护好其内容并使其可以长期存取。电子馆藏的内容也是以一定的格式与版面反映出来的,包括字体种类与大小、空行的使用、先列、标题、页脚、页数、标记等。要完整地保留电子馆藏内容,就必须将以上成分全都保存好。要保留住这些数字文献的外观,还必须保存它们的页面格式规范,特别是当这些规范有利于电子馆藏内容的判断时,就更应当将其保存下来。 (三)保存电子馆藏的功能性 电子馆藏对象具有远远超支传统纸质文献的功能性,它可以包含多媒本成分,也可以以超文本格式存在,还可以含有数字存储器自动产生的动态成分,另外它具备有守航功能。这些都截然不同于传统文献的功能性,应当完整地保存下来。 (四)要保证电子馆藏的真实、可信 真实可信地保存电子馆藏就是保证用户眼前的馆藏资源是用户所需要的,对于传统纸质文献而言,这是轻而易举,甚至理所当然的。

我国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发展现状

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发展现状 摘要: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将信息资源以数字化方式存储并通过网络提供及时服务的信息系统因而信息资源是实现数字图书馆的根本条件,从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了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数字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存储和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的种类和形式越来越丰富,传统图书馆的机制显然不能满足这些需要。因此,人们提出了数字图书馆的设想。数字图书馆是一个电子化信息的仓储,能够存储大量各种形式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访问它,以获得这些信息,并且其信息存储和用户访问不受地域限制。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扩展面临很多问题,如如何建立不同图书馆数据库之间的相互对话;用户通过何种途径获取所需信息;如何将数字图书馆系统中包含的信息分类并传递给用户;如何建设和发展大型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如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如何侦查和纠正数字图书馆使用不当问题及如何控制数字图书馆的使用不当。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加快数字图书馆的发展[1]。 1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1993年2月,我国第一家数据库专业公司“万方数据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数据库开始走向市场。1997年将“中国试验型数字化图书馆”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由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深圳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联合开发研制。目的实施开创了多馆协作整体研发数字图书馆的先河,其成果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是数字图书馆建设开始的标志。1998年4月,文化部与国家图书馆启动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标志着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2]。2000年4月,由文化部等21个部委单位参加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始启动,其主要内容是组织全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技术的研发、集成和运行,对全国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发挥统领和带动作用。国家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和广东省湛江图书馆同北京超星电子技术公司合作,开展大规模数字化馆藏资源建设,利用国际先进水平的中文全文检索软件开发图书搜索引擎,利用163、169网络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将300多万页(约5000多种)文献上网供读者检索和浏览,现每月访问量超过200多万人次,这些都标志着我国数字图书馆正在逐步的发展扩大。 2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分析 我国数字图书馆自发展以来年,发展至今已经历近2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馆藏资料实现数字化,部分数据已面向社会提供服务。还有部分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所拥有的数据库总量超过了100个,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这写数据表示我国数字图书馆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已建立一定规模的数据库。但

浅谈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浅谈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数字图书馆是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同时也反映着一个国家的信息文化水平,加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能够提高国家的文化竞争力。本文阐述了对数字图书馆的认知,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由此提出了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对策。 标签: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 图书馆作为传播文献信息资源的枢纽,是人们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利用信息、传播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无论是传统图书馆还是数字图书馆,都担负着这样的职能。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信息存储和传播的需要越来越大,信息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而以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显然是难以满足这些需要的。因此,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数字图书馆的设想,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 一、数字图书馆的定义 数字图书馆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文献资源的图书馆,它能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域的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和存贮,便于广大读者进行获取和传播,其实质是一种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有效率的、通过网络存取的信息系统。简单的说,数字图书馆是虚拟的、没有时空限制的图书馆,它拥有多种数字化的文献资源,能够为用户提供优质、便捷、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 二、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特征 1.馆藏资源数字化 数字是馆藏资源的载体,馆藏资源数字化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基础。馆藏资源一般要借助计算机把数据、文字、影音、图像等信息以数字的形式加以储存,不仅保护了文献,特别是一些珍本、善本和历史遗物等较为珍贵的资料,同时也节约了存储空间,提高了信息检索速度,促进了资源的远程交流利用,为文献查阅者带来了快捷和方便[1]。 2.信息传递网络化 传统图书馆位置固定,读者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多多少少会浪费一些时间,而数字图书馆则有效避免了这一问题。在馆藏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数字图书馆利用Internet、联机网络等手段把资源跨越时空传递给读者,读者只要使用计算机登陆图书馆网站,就可以在界面上迅速找到自己所要查阅的信息,而这一切读者在家里就能完成,这是传统图书馆无法与之相比的。 3.信息查阅便捷化

论医院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论医院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行业都相继出现了“数字化”工程,如数字化档案馆、数字博物馆等。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逐渐取代传统图书馆查阅模式,医院数字图书馆不失为医院图书馆发展的新方向,是医院图书馆与社会交融、与国际接轨的新契机。那么,如何将以往的图书资料快速存储到现代化网络信息系统中,从而提高医院图书馆信息管理和使用的自动化水平,提高借阅效率,更好的发挥图书资料的作用,已成为医院图书馆实现信息现代化管理的主要问题。本文将从数字图书馆的含义、特征及功能入手,逐步对医院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进行全方位的剖析。 标签:数字化;医院图书馆;建设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以及现代传输和存储技术的不断改进和革新,丰富的网络资源已进入人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信息传播必需的工具。医院图书馆建设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使信息储存、加工、交互与传播于一体,实现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从而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由此可见,建设医院数字图书馆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加快国家信息化步伐的需要,也是我国图书事业发展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概念 1.1数字图书馆的含义及特征关于数字图书馆的具体含义,目前国内外对其没有一个公认或精确的定义,定义的研究者们分为两派:一种从技术角度、信息空间认识数字图书馆概念;另一种将重心至于“图书馆”之上,从狭义或者广义的角度去理解“数字图书馆”。 图书馆界人士普遍认可的概念是:数字图书馆是保存以数字形式存储的电子文献并通过计算机和网络传递数字化信息,同时对网上信息进行虚拟链接并提供服务的实体性或虚拟性的信息机构或信息机构群。通俗地说,数字图书馆就是虚拟的、没有围墙的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是超大规模、分布式、便于使用、没有时空限制、为全球用户提供遠程信息服务,涉及信息资源加工、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 数字图书馆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内容多元化、信息传递网络化、数字技术普及化、信息揭示多维化、知识组织网络化、资源存储分布化、信息提供智能化、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机构虚拟、信息服务分散化、用户服务个体化[1]。 1.2数字图书馆的功能数字图书馆是国家信息基础的组成部分,是搜集、整理、存储和传递各种数字化知识信息的重要社会设施。具体来说,数字图书馆主要具备以下功能:各种传统载体文献数字化;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数字化资料的传送预发布;组织有效的访问和信息管理[1]。

数字图书馆发展措施

数字图书馆发展措施 回顾上个世纪的100年,冲击和影响人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速度最快、震撼最强烈的,莫过于延续至今仍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革命。在这种数字信息浪潮的冲击下,一种新型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网上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其藏书资源可以方便地被人们查阅,从而提高对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同一时间,一场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革命——电子商务运动也在全球范围内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在发达国家,电子商务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企业以及包括政府、图书馆、博物馆在内的各种非盈利机构。1999年3月在北京召开了由政府部门领导、电子商务专家、国内外IT产业和已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代表参加的第三届中国电子商务研讨会,掀起了我国电子商务的热潮,人们逐渐接受了网上支付、网上服务、网上娱乐等活动。图书馆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及解决方案,进一步开拓服务领域,使数字图书馆不仅能够向用户提供公益性服务,还可以向用户提供各种高质量的增值性服务,参与网络经济时代的信息竞争,是关系到数字图书馆在新形势下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电子商务的含义 电子商务是指通过信息网络以电子数据信息流通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并完成的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

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简单来说,电子商务是一种利用电子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美国的权威学者瑞维•卡拉科塔和安德鲁•B•惠斯顿在他们的专著《电子商务的前沿》中提出:电子商务是一种现代的商业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服务传递速度,满足政府组织、厂商和消费者的降低成本的需求。电子商务从交易的商品内容及交易形式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直接电子商务。直接产生于因特网上的交易活动,产品和服务的传递及支付费用都在网上进行。如全文、图像、视频产品或咨询服务等通过E-mail等方式在网上传递,通过用信用卡等电子方式支付。直接电子商务超越了地域的界限,充分挖掘全球的市场潜力。 2、间接电子商务。在网上订购并支付费用,在网下实现商品的传递和服务的兑现。如鲜花、书籍、食品等有形货物的电子订购,需要通过传统的渠道如邮政业的服务和商业快递服务来完成送货,因此,间接电子商务要依靠送货的运输系统等外部要素。 二、建立和开展电子商务是数字图书馆的必然趋势 1、运用电子商务模式可为数字图书馆提供更多的运作资金图书馆是公众主要的信息仓库,在人们的心目中,图书馆无疑是最正规、最可信赖的信息库。随着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图书馆逐渐开始扮演知识网络的核心角色,把自建的文献数据库以及入藏的各种磁盘、光盘等文献信息资源传递到网上,向读者提供丰富的

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

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 1 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数字图书馆在信息存储形式、信息组织形式、信息处理和输出形式、信息传递速度和服务方式等方面比传统图书馆有重大的改革。数字图书馆被人们称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模式,这种图书馆的实质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分布于各处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动态搜寻、利用,是用户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最快捷方式,是一种信息环境而不是具体的图书馆形态。数字图书馆依靠数字化技术把文字、声音和图像转化为数字形式,采用数字方式进行存贮、传输和处理,将图书馆的多种资料信息通过计算机转化为二进制数字存储起来,如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各种数据库及光盘资料。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特征是:(1)信息存储数字化;(2)支持网络多元化;(3)信息共享网络化。 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计算机和因特网带来的文献信息载体形态和传递方式的变化,也是图书馆的存在方式、运行机制和社会功能的重新定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的黄铁军先生认为:建立数字图书馆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它需要从资源的数字化和资源的管理及服务两方面做长期的工作。图书馆应该适应发展模式的变化,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加强图书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工作,将图书馆馆藏信息实现数字化,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向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2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实现网络化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实现网络化,使馆与馆之间可以共同采访、编目,共同建设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共同利用网上的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通讯功能,为用户进行信息的快速传递服务,如电子邮件服务、电子文献传递、情报检索等服务,可以借助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和快速的文献信息传递方法,给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文献信息。用户不必到图书馆,就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