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木材
第八章 木材

木材受剪切作用时,由于作用力对于木材纤维 方向的不同,可分为顺纹剪切、横纹剪切和横纹切 断三种。顺纹剪切破坏是由于纤维间联结撕裂产生 纵向位移和受横纹拉力作用所致;横纹剪切破坏完
全是因剪切面中纤维的横向联结被撕裂的结果;横
纹切断破坏则是木材纤维被切断,这时强度较大, 一般为顺纹剪切的4~5倍。
木材强度特点:
木材的湿胀干缩具有一定规律:含水率大于纤 维饱和点时,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木材体积产生膨 胀,随着含水率减小,木材体积收缩;而含水率小 于纤维饱和点时,只是自由水的增减,木材的体积 不发生变化 。
措施:可在端部涂以油料或其它涂料。由于径向干 缩只是弦向干缩的一半,因此,应用时采用径向锯 板较为有利。
(5)指接地板
由宽度相等、长度不等的小木板条粘结而成
的木地板。不易变形并开有榫和槽,与企口实木
地板的结构基本相同。 实木指接企口地板常见规格有(1830~4000) mm×(40~75)mm×(12~18)mm。
集成地板:是沿着纵向指接成长料,再用相同截面的木 料沿着横向胶拼成宽的板料。再在其纵横两侧加工成相 应的榫槽。
针叶树是主要建筑与装饰材料,广泛用于各 个构件和装饰部件。常用的树种有松、杉、柏等。
(2)阔叶树
阔叶树树叶宽大,叶脉呈网状,大多为落叶
树,树干通直部分较短,材质较硬,较难加工,
故称“硬木材”。
阔叶树木材表观密度大,干缩变形大,易翘 曲或开裂,建筑上常用来制作尺寸较小的构件。 常用的树种有榆木、椴木、榉木、水曲柳、 泡桐、柞木等。
8.1.2.4 木材的硬度和耐磨性 木材的硬度是指木材抵抗其他物体压入木材 的能力。木材端面的硬度最大,弦面次之,径面
稍小。
木材的耐磨性指木材抵抗磨损的能力。作木 地板的国产阔叶材树种中以荔枝叶红豆耐磨性最 大 ,南方的泡桐树耐磨性为最小 。
第十三讲 木材

第八章木材木材的分类和构造木材的物理性质木材的干燥与防木材和人造板材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龙江2008.111、什么是木材的干缩湿胀?2、木材的各向异性对其力学性能有什么影响?3、影响木材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木材的三防处理是指什么?各有哪些措施?第八章木材木材的分类和构造木材的物理性质木材的干燥与防木材和人造板材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龙江2008.11第一节木材的分类和构造土木工程中使用的木材是由树木加工而成,树木的种类不同,木材的性质及应用也不同,因此必须了解木材的种类,才能合理的选用木材。
树木共分为针叶树和阔叶树两大类,每一类树木各自的特点及用途。
树木的分类和特点木材的性质主要决定于木材的构造,木材的构造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认识。
第八章木材木材的分类和构造木材的物理性质木材的干燥与防木材和人造板材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龙江2008.11一、木材的宏观构造:1、木材的宏观构造是指用肉眼和放大镜能观察到的构造特征。
由于木材构造的不均匀性即各向异性,观察其宏观构造时必须从三个切面即横切面、径切面、弦切面。
从横切面可以看出:木材主要是由髓心和木质部组成的。
木质部是土木工程中使用的主要部分,在木质部中心颜色较深的部分称为心材;靠近树皮颜色较浅的部分叫边材,心材含水量较少,不翘曲变形,抗腐蚀性较强。
边材含水量大,容易翘曲变形,抗腐蚀性也不如心材。
一般心材的利用价值比边材大一些。
第八章木材木材的分类和构造木材的物理性质木材的干燥与防木材和人造板材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龙江2008.112、从横切面上看到的深浅相间的同心圆环,即所谓年轮,在同一年轮内,春天生长的木质颜色较浅、材质松软,称为春材(早材)。
而夏秋两季生长的木质颜色较深,材质坚硬,称为夏材(晚材)。
夏材部分越多,年轮越密且均匀,木材质量越好,强度越高。
髓心是树干的中心,其材质松软、强度低、易磨蚀和虫害。
从髓心向外的射线称为髓线,它与周围连结差,干燥时易开裂。
第八章 木材的力学性质

ε = l (cm / cm)
δ
简单应力中, 简单应力中,当压力方向平行于纹理作用于 短柱上时,则产生顺纹压应力 顺纹压应力。 短柱上时,则产生顺纹压应力。当在同一直线上 两个方向相反, 两个方向相反,平行于木材纹理的外力作用于木 材时,则产生顺纹拉伸应力 顺纹拉伸应力。 材时,则产生顺纹拉伸应力。当平行于木材纹理 的外力作用于木材, 的外力作用于木材,欲使其一部分与他它由内在 联结的另一部分相脱离,会产生顺纹剪应力 顺纹剪应力。 联结的另一部分相脱离,会产生顺纹剪应力。当 作用力与木材纹理相垂直时,木材上则会产生横 作用力与木材纹理相垂直时,木材上则会产生横 纹的压、拉、剪应力或剪断应力。横纹应力又有 纹的压、 剪应力或剪断应力。 径向和弦向之分。 径向和弦向之分。同一木材受力的性质和方向不 应力和应变值亦各不相同。 同,应力和应变值亦各不相同。 一、基本概念 (一)弹性和塑性 1.弹性 弹性(elasticity)— 物体在卸除发生变形的载荷后, 物体在卸除发生变形的载荷后, 弹性 恢复其原有形状、尺寸或位置的能力。 恢复其原有形状、尺寸或位置的能力。 2.塑性 塑性(plasticity)—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当应变增长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 塑性 的速度大于应力增长的速度, 的速度大于应力增长的速度,外力消失后木材产 生的永久残留变形部分,即为塑性变形, 生的永久残留变形部分,即为塑性变形,木材的 这一性质称塑性。 这一性质称塑性。
第八章 木材的力学性质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ood)
木材抵抗外部机械力作用的能力称木材的力学 性质。木材的力学性质包括弹性、粘弹性、硬度、 性质。木材的力学性质包括弹性、粘弹性、硬度、 韧性、各类强度和工艺性质等。 韧性、各类强度和工艺性质等。 第一节 木材力学性质的基本概念 (fundamental concept of woody mechanical properties) ) 1.应力 应力(stress):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单位面积上 应力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 所产生的内力。 所产生的内力。
吉林大学《土木工程材料》期末考试学习资料(八)

吉大《土木工程材料》(八)第八章木材一、木材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轻质高强,对热、声和电的传导性能比较低;(2)有良好的弹性和塑性、能承受冲击和振动等作(3)容易加工、木纹美观;(4)在干燥环境或长期置于水中均有很好的耐久性(5)构造不均匀,各向异性;(6)易吸湿吸水;(7)易燃、易腐、天然疵病较多;(8)长期处于干湿交替环境中,耐久性变差。
二、木材的宏观构造包括哪些内容?木材的宏观构造是指用肉眼或放大镜所观察到的木材构造特征。
木材是各向异性材料,它的宏观构造通常从树杆的三个切面进行观察,即横切面(垂直于树轴的切面),径切面(通过树轴的纵切面),和弦切面(平行树轴的纵切面)。
从横切面上可以看到,树木是由树皮,木质部和髓心三大部分构成。
树皮是树木生长的保护层,一般无使用价值,只有少数树种(如黄菠萝、栓皮栎)的树皮可用作保温隔热材料。
木质部是树皮和髓心之间的部分,是建筑上使用木材的主要部分。
木质部靠近树皮的部分颜色较浅,水分较多,易翘曲,称为边材;靠近髓心的部分颜色较深,水分较少,不易翘曲,称为心材。
边材在立木时期,具有生理功能,易被腐蚀和虫蛀。
心材无生理活性,材质较硬,密度较大,渗透性差,耐久性、耐腐蚀性均比边材好。
在木质部的横切面上,有深浅相间的同心环称为年轮,一般针叶树的年轮比阔叶树明显。
在同一年轮里,春天生长的木质,颜色较浅,木质较松软,强度低,称为春材(或早材);夏秋两季生长的木质,颜色较深,木质较硬,强度高,称为夏材(或晚材)。
对于同一树种,年轮越密,分布越均匀,材质越好;夏材所占比例越高,木材强度越高。
树干的中心称为髓心,是最早生成的木质部分,其材质松软,强度低,易腐朽。
从髓心向外的辐射线称为髓线,髓线处是木质部中连接较弱的部分,木材干燥时易沿髓线开裂。
三、木材的物理性质有哪些?木材的物理性质包括:(1)密度与表观密度木材的密度各树种相差不大,一般为~/cm3。
木材的表观密度则随木材孔隙率、含水量以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不同。
《木材学》课程教学大纲

《木材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木材及木质资源材料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蓄积量大,具有可再生、可循环利用、对环境无污染、经济成本低、符合生态环境材料要求等特点,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学生通过学习木材学这门课程,能够了解木材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理解木材学的广义含义——指木质化天然材料及其制品的生物学、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生产、加工的科学依据;理解木材学的狭义含义——是研究木质原材料的学科,它的范围包括木材结构、性质、缺陷和性能改良理论等。
木材学是探索木材及木质资源材料的本质问题,是学习与掌握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的重要基础,同时是实现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必备前提。
木材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木材宏微观解剖构造特征和检索表应用基础上,初步掌握木材识别的基本方法以及木材的基本特性;熟练掌握木材的化学、物理和力学性质,掌握科学、合理的利用木材资源的手段与方法;初步掌握木材材料的各种测试方法和相关的国家(国际)标准,为木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方法及要求本课程重点采用课堂多媒体讲授的教学方法,讲授时间为40学时,包括木材的宏观、微观和超微观构造,木材的各种性质及加工应用机理。
要求学生课前能预习、课后能复习,同时课堂讲授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
在课堂理论讲授的基础上,结合16学时的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掌握木材构造和性能测定方面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木材的结构特征及识别木材的技能,掌握木材的化学,物理和力学性质和木材的各种性质和加工利用的关系,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明确木材作为可再生资源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巨大功能和作用,深刻领会加大木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力度的重要意义,为学好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林学概论-第8章

华北防护、 用材林地区
青藏高原寒漠 非宜林地区
西南高山峡谷 防护林地区
南方用材、 经济林地区
华南热带林 保护地区
第八章
人工林栽培 第二节
林 学 概 论
二、树种选择的基础和原则
1、树种选择基础
(1)经济学基础
u 所选树种要满足造林目的要求(木材、防护、风景等) u 进行成本核算、群众意愿
(2)林学基础
(3)利用立地指数分类
立地指数指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 或几株最高树木的平均高。
第第八八章章
人森工林林栽营培造
第一节
林 学 概 论
二、森林立地
3、森林立地类型的划分
利用主导因子划分的华北山地立地类型
第八章
人工林栽培 第一节
林 学 概 论
二、森林立地
3、森林立地类型的划分
利用生活因子划分的华北山地立地类型
(1)树种种间关系实质及表现形式
实质上是一种生态关系。 种间关系的表现形式是指树种间通过相互作用,一 方对另一方的生长发育乃至生存所产生的具体结果。具 体表现为有利和有害两种情况。
第八章
人工林栽培 第三节
林 学 概 论
三、人工林树种组成
2、培育混交林的理论基础
(2)树种间作用方式
( 机械作用: ( 生物作用: ( 生物物理关系: ( 生物化学关系: ( 生理生态关系:
(3)人为活动
包括:土地利用的历史沿革及现状,人为活动对各种自然 环境因子的作用等。
第八章
人工林栽培 第一节
林 学 概 论
二、森林立地
3、森林立地类型的划分
(1)利用主导因子分类
主导因子是指森林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 环境因子。
第八章 木材 综合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第八章木材一、选择题1、建筑工程中,木材应用最广的的强度是__。
A 顺纹抗压强度B 顺纹抗拉强度C 抗弯强度D 抗剪强度2、确定木材强度的等级依据是__。
A 顺纹抗压强度B 顺纹抗拉强度C 抗弯强度D 顺纹抗剪强度3、木材含水率变化对以下哪两种强度影响较大?A 顺纹抗压强度B 顺纹抗拉强度C 抗弯强度D 顺纹抗剪强度4、木材的疵病主要有__。
A 木节B 腐朽C 斜纹D 虫害二、是非判断题1、胶合板可消除各向异性及木节缺陷的影响。
2、木材的含水率增大时,体积一定膨胀; 含水率减少时,体积一定收缩。
3、当夏材率高时,木材的强度高,表观密度也大。
4、木材的持久强度等于其极限强度。
5、真菌在木材中生存和繁殖,必须具备适当的水分、空气和温度等条件。
6、针叶树材强度较高,表观密度和胀缩变形较小。
三、填空题1、__和__组成了木材的天然纹理。
2、__是木材物理学性质发生变化的转折点。
3、木材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不致引起破坏的最大强度称为__。
4、木材随环境温度的升高其强度会__。
四、名词解释1、木材的纤维饱和点2、木材的平衡含水率五、问答题1、2000年上半年北京市有关部门在全市抽查了6座新建的高档写字楼,这些外表富丽豪华、内部装修典雅的写字楼甲醛超标率达42.11%。
请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2、木材的边材与心材有何差别。
3、南方某潮湿多雨的林场木材加工场所制作的木家具手工精细、款式新颖,在当地享有盛誉,但运至西北后出现较大裂纹。
请分析原因。
4、为何木材多用来做承受顺压和抗弯构件,而不宜做受拉构件?5、有不少住宅的木地板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接缝不严,但亦有一些木地板出现起拱。
请分析原因。
6、常言道,木材是"湿千年,干千年,干干湿湿二三年"。
请分析其中的道理。
7、某工地购得一批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使用一定时间后发现其质量明显下降。
经送检,发现该胶合板是使用脲醛树脂作胶粘剂。
请分析原因。
六、计算题1、测得一松木试件,其含水率为11%,此时其顺纹抗压强度为64.8MPa,试问:(1)标准含水量状态下其抗压强度为多少?(2)当松木含水率分别为20%,30%,40%时的强度各为多少?(该松木的纤维饱和点为30%,松木的Α为0.05)第八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多项选择)1、 A2、A3、AC4、ABCD二、是非判断题1、对2、错3、对4、错5、对6、对三、填空题1、年轮,木射线2、纤维饱和点3、持久强度4、降低四、名词解释1、当木材中无自由水,而细胞壁内吸附水达到饱和时,这时的木材含水率称为纤维饱和点2、木材中所含的水分是随着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当木材长时间处于一定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中时,木材中的含水量最后会达到与周围环境湿度相平衡,这时木材的含水率称为平衡含水率。
木结构设计规范 GBJ5—第八章 木结构的防腐防虫和防火

第八章木结构的防腐防虫和防火第一节木结构的防腐防虫第8.1.1条为防止木结构受潮而引起木材腐朽,设计时必须从构造上采取下列防潮和通风措施:一、应在桁架和大梁的支座下设置防潮层,在木柱下设置柱墩,并严禁将木柱直接埋入土中。
二、为保证木结构有适当的通风条件,不应将桁架支座节点或木构件封闭在墙、保温层或其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图8.1.1-1和图8.1.1-2)。
处于房屋隐蔽部分的木结构,应设通风孔洞。
对露天结构在构造上应避免任何部分有积水的可能,并应在构件之间留有空隙(连接部位除外),使木材易于通风干燥。
三、为防止木材表面产生水气凝结,当室内外温差很大时,房屋的围护结构(包括保温吊顶),应采取有效的保温和隔气措施。
第8.1.2条木结构构造上的防腐、防虫措施,除应在设计图纸中加以说明外,尚应要求在施工的有关工序交接时,检查其施工质量,如发现有问题应立即纠正。
第8.1.3条对下列情况,除从结构上采取通风防潮措施外,尚应采用药剂处理。
一、露天结构;二、内排水桁架的支座节点处;三、檩条、搁栅等木构件直接与砌体接触的部位;四、在白蚁容易繁殖的潮湿环境附近使用木构件;五、虫害严重地区使用马尾松、云南松以及新利用树种中易感染虫害的木材;六、在主要承重结构中使用不耐腐的树种木材。
常用的药剂配方及处理方法,可按本规范附录九采用。
注:虫害主要指白蚁、长蠹虫、粉蠹虫及天牛等的蛀蚀。
实践证明,沥青只能防潮,防腐效果很差,不宜单独使用。
第8.1.4条当以防腐、防虫药剂处理木构件时,应按设计指定的药剂成分、配方及处理方法采用。
若受条件限制而需改变药剂或处理方法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从本规范附录九中选择代用的方案。
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使用未经鉴定合格的药剂。
第8.1.5条木构件(包括胶合木构件)的机械加工应在药剂处理前进行。
木构件经防腐防虫处理后,应避免重新切割或钻孔。
若由于技术上的原因,确有必要作局部修整时,必须对木材暴露的表面,涂刷足够的药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化学防腐剂注入木材中,使真菌无法寄生。
37
8.3.2 木材的防虫
木材除受真菌侵蚀而腐朽外,还会遭受昆虫的蛀蚀。 常见的蛀虫有白蚁、天牛等。木材虫蛀的防护方法,主要 是采用化学药剂处理。木材防腐剂也能防止昆虫的危害。
• 木材的长期承载能力远低于暂时承载能力。
这是因为在长期承载情况下,木材会发生纤维 等速蠕滑,累积后产生较大变形而降低了承载能力 的结果。
• 木材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不致引起破坏的最大强度,
称为持久强度。 木材的持久强度比其极限强度小得多,一般为极
限强度的50%~60%。
• 一切木结构都处于某一种负荷的长期作用下,因此
❖ 在同一年轮内,春天生长的木材,色浅、质松,强度低,
称为早材(春材)。
❖ 夏、秋二季生长的木材,色深、质硬,强度高,称为
晚材(夏材)。
16
2.木材的微观结构
木材是由无数管状细胞紧密结合而成,它们绝大部分 为纵向排列,少数横向排列(如木射线)。
每个细胞又由细胞壁和细胞腔两部分组成,细胞壁是 由细纤维组成,细纤维之间可以吸附和渗透水分,细胞腔 是由细胞壁包裹而成的空腔。
(桦木、椴木、山杨、青杨等)
7
黄花梨
8
9
紫檀
10
11
阔叶黄檀
松木
12
橡木
13
8.1.2 木材的构造
木材的构造决定其性质,针叶树 和阔叶树的构造略有不同,其性质也 有差异。
1.木材的宏观构造 树木是由树皮、木质部和髓心三部
分组成。
木材宏观结构
通常从树干的三个切面进行剖析,即横切面 (垂直于树轴)、 径切面(通过树轴)和弦切面(平行于树轴)。
•它是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是否随含水率而发生变化的转折点。
•木材含水率大于纤维饱和点时,表示木材的含水率除吸附水达到饱和外,
还有一定数量的自由水。此时,木材如受到干燥或受潮,只是自由水改变, 故不会引起湿胀干缩。
•当木材的含水率低于纤维饱和点,随着含水率的增大,木材体积产生膨
胀,随着含水率的减小,木材体积收缩。
表8.1 木材无缺陷时各强度大小关系
抗压 顺纹 横纹
抗拉 顺纹 横纹
抗弯
抗剪 顺纹 横纹切断
100 10~30 200~300 5~30 150~200 15~30 50~100
(a) 顺纹剪切 (b) 横纹剪切
(c) 横纹切断
木材的剪切
26
影响木材强度的主要因素 (1)含水率对木材强度的影响
纤维饱和点
8.3.3 木材的防火
常用的防火方法:在木材表面涂刷或覆盖难燃材料和 用防火剂浸注木材。
38
15%~25%;室内干燥木材的含水率为8%~15%。
•木材中的水分
木材中的水分
自由水 吸附水 化合水
存在部位
存在于细胞腔和细胞间隙中 存在于细胞壁中
以化学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蒸发顺序
首先蒸发 在自由水蒸发
后,蒸发
21
•纤维饱和点
是木材仅细胞壁中的吸附水达饱和,而 细胞腔 和 细胞间隙 中无自由水 存在时的含水率。其值随树种而异。
17
松木显微构造立体图 1.管胞;2.木射线;3.树脂道
枫香显微构造立体图
1.导管;2.木射线;3.木纤维 18
木材的管胞和木纤维
19Leabharlann 木材木射线208.2 木材的性能及应用
8.2.1 木材的性能
1.木材的含水率
•木材中所含的水分的质量占干燥木材质量的百分数。 •新伐木材的含水率常在35%以上;风干木材的含水率为
• 在建筑工程中直接使用木材常有原条、原木和锯材三种形式。
• 除直接使用木材外,还可制成各种人造板材。各类人造板及其
制品是室内装饰装修的最主要的材料之一。
• 室内装饰装修用人造板大多数存在游离甲醛释放问题。游离甲
醛是室内环境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危害很大,已引起全社会的关 注。 GB18580-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 释放限量》规定了各类板材中甲醛限量值。
•平衡含水率
潮湿的木材能在干燥的空气中失去水分;干燥的木材也能从周围的空气 中吸取水分,如果木材长时间处于一定温度和湿度的空气中,便达到某一 相对稳定的含水率,这时木材的含水率称为平衡含水率。
22
2.木材的湿胀与干缩
• 木材具有各向异性,各个方向的干缩率不同。 • 其中以弦向最大,径向次之,纵向最小。 •这主要是因为各个方向的细胞壁的总厚度不同。
23
截面不同位置木材干燥引起的不同变化
含水率对木材胀缩的影响
24
3.木材的强度
木材的强度主要是指其抗拉、抗压、抗弯和抗剪强度。 由于木材的构造各向不同,致使各方向强度有很大差异, 因此,木材的强度有顺纹强度和横纹强度之分。
(a) 顺纹剪切
(b) 横纹剪切
木材的剪切
(c) 横纹切断
25
当设顺纹抗压强度为100时,木材无缺陷时各强度大小 的关系见表8.1。
1.条木地板 2.拼花木地板 3.复合木地板 4.胶合板 5.刨花椒、木丝椒、木屑板
31
拼花木地板
32
胶合板
33
木屑板
34
细木工板(大芯板)
35
杉木集成材
36
8.3 木材的防护与防火
8.3.1木材的腐朽与防腐
原因:木材的腐朽是真菌侵害所致。 真菌在木材中生存和繁殖的三个必要条件:水分、
适宜的温度和空气中的氧。木材完全干燥和完全浸入水中 都不易腐朽。 防腐措施:
4
5
6
特点:树叶宽大,多数树种的树干通直部分 较短,材质坚硬,较难加工,故又称 硬木材 。
阔叶树
应用:表观密度较大,胀缩和翘曲变形大, 易开裂,在建筑中常用作尺寸较小的 装修和装饰 。
种类
(1)材质较硬,纹理清晰美观。 (樟木、水曲柳、桐木、柞木、榆木等)
(2)材质不很坚硬,纹理也不很清晰, 但质地较针叶木要更为细腻。
1.顺纹抗拉; 2.抗弯; 3.顺纹抗压; 4.顺纹抗剪
27
(2)温度的影响
• 木材强度随环境温度升高会降低。 • 当木材长期处于60~100℃温度下时,会引起水
分和所含挥发物的蒸发,强度下降,变形增大。
• 温度超过140℃时,强度明显下降。 • 因此,长期处于高温的建筑物,不宜采用木结构。
28
(3)负荷时间的影响
在设计木结构时,应考虑负荷时间对木材强度的影响。
29
(4)缺陷的影响
• 木材在生长、采伐及保存过程中,会产生内部
和外部的缺陷。
• 木材的缺陷主要有木节、斜纹、腐朽及虫害等。 • 缺陷影响了木材材质的均匀性,破坏了木材的
构造。使木材的强度降低,对抗拉和抗弯强度影 响最大。
30
8.2.2 木材及其制品的应用
第8章
木材
1
8.1 木材的分类与构造 8.2 木材的性能及应用 8.3 木材的防护与防火
2
8.1 木材的分类与构造
8.1.1 树木的分类 针叶树
树木 阔叶树
3
针叶树
特点:树叶细长,树干通直高大,易得大材, 纹理顺直,材质均匀,木质较软,易于 加工,故又称软木材。
应用:强度较高,表观密度和胀缩变形较小, 耐腐性较强,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 材,广泛用作承重构件、制作模板、 门窗等。常用树种有松、杉、柏等。
14
❖ 从木材的横切面上看,有许多树种的木材,靠近树皮的
部分材色较浅,水分较多,称为边材。 ❖ 在髓心周围部分,材色较深,水分较少,称为心材。
❖ 心材材质较硬、密度较大、渗透性较低、耐久性、耐腐蚀性 均高于边材。
15
❖ 每个生长周期所形成的木材,在横切面上所看到的,围绕 着髓心构成的同心圆称为年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