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学》——李坚木材学笔记(完整)

合集下载

木材学复习资料(全)讲解

木材学复习资料(全)讲解

第一章木材的生成1.1.木材的优点:木材的视觉,触觉,听觉,吸湿性能等。

1.2.木材的缺点:1.干缩和湿胀;2.木材易发生腐朽和受到虫蛀;3.木材作为沿海水工建筑材料或木船时,容易被海生钻孔动物所侵害;4.木材易于燃烧;5.木材的变异性差别很大;6.木材有很多天然的缺陷。

1.3.树干的组成(由外向内)(一)树皮:1 表皮:幼茎最外边的保护层;2 皮层:表皮内侧的薄壁组织,有贮存养分及通气的作用;3 韧皮部:俗称内树皮,由形成层产生,是植物中输导养分的组织。

4 周皮:成熟树干最外边的保护层,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俗称外树皮;(二)形成层: 位于树皮和木质部之间,是包裹着整个树干、树枝和树根的一个连续的鞘状组织层。

(三)木质部: 位于形成层和髓之间,是形成木材的主要部分,根据细胞的来源分为:初生木质部:起源于顶端分生组织,由原形成层分生形成。

与髓紧密相连,占树木的体积很少;次生木质部:是次生分生组织—形成层活动的结果,占树木体积的绝大部分,是木材利用中最主要的部分。

(四)髓:位于树干的中心,是被木质部包围的薄壁组织,其功能是贮存养分供树木生长,在木材利用上价值很小,但其颜色、大小、形状、质地因树种不同而有差异,所以在木材识别上有特征意义。

1.4.形成层带:形成层原始细胞的重复分裂产生木质部母细胞和韧皮部母细胞,这些母细胞和形成层原始细胞形态相似,也可以进行几次分裂,然后才进入到成熟阶段,所以把这层未分化的细胞带叫形成层带,一般有6~8层细胞。

1.5.高生长(顶端生长、初生长):即长高,是顶端分生组织分生的结果;1.6.直径生长(次生长):即长粗,是形成层原始细胞平周分裂的结果。

1.7.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区别:(一)在结构方面:1 幼龄材的纤维长度短,直径小;2 幼龄材晚材百分率低;3 幼龄材出现螺旋纹理的倾向较大;4 幼龄材细胞次生壁中层的微纤丝角较大。

(二)在物理力学性质方面1 幼龄材的密度低;2 由于S-2微纤丝角度大,造成它的纵向收缩大,横向收缩小,干燥时容易翘曲,降低锯材质量;3力学强度降低约15%~30%,由于由于S-2微纤丝角度增大,顺纹抗拉强度明显降低。

木材学

木材学

木材的缺点:1、亲湿性,易于干缩,湿胀2、木材容易腐朽,虫蛀和燃烧3、变异性大4、为海生钻孔动物所侵害5、有许多天然缺陷散孔材:指在一个生长轮内早晚材管孔的大小没有明显区别,分布也比较均匀,如:杨木、椴木、冬青、荷木、蚬木、木兰、槭木、鹅掌楸、柳木等6、轴向薄壁组织的排列分为离管型轴向薄壁组织是指轴向薄壁组织不依附于导管周围。

傍管型轴向薄壁组织是指排列在导管周围,将导管的一部分或全部围住,并且沿发达的一侧展开的轴向薄壁组织。

★、具有正常树脂道的针叶树材主要有松属、云杉属、落叶松属、黄杉属、银杉属及油杉属。

木材纹理指构成木材主要细胞的排列方向。

9、木材的结构指构成木材细胞的大小及差异的程度。

10、树干由树皮、木质部和髓三部分组成。

11、树木由树根、树干、树冠组成。

树干的构造:表皮、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

12、早晚材界限有急变和缓变★、纹孔是指木材细胞壁加厚产生次生壁时,初生壁上未被增厚的部分、即次生壁上的凹陷。

16、纹孔对:纹孔多数成对,即细胞壁上的一个纹孔与相邻细胞的另一个纹孔位置相对,构成纹孔对。

★、纹孔分为单纹孔(薄壁细胞)和具缘纹孔(管胞)对木材鉴别有重大意义。

18、纹孔对对为单纹孔对、具缘纹孔对和半具缘纹孔对。

19、纹孔、纹孔对及其意义:a.立木中是相邻细胞间进行水分和养料交换的通道;b.对木材的渗透性影响很大——如:木材干燥、胶接、木材染色、防虫处理、防腐处理、阻燃处理以及木材改性;c.可能影响木材的强度。

20、螺纹加厚是在次生壁内表面上,由微纤丝局部聚集而形成的屋脊状突起,呈螺旋状环绕着细胞内壁的加厚组织。

(注:可提高木材的强度)细胞分为输导组织、机械组织、、薄壁组织、、分泌组织、★、针叶的管胞宽(直径):30—45um,长:3—5mm/3000—5000 um。

约占针叶树材组织的90%以上。

★、交叉场纹孔是在径切面由射线薄壁细胞和早材轴向管胞相交叉区域的纹孔式。

它是针叶树材识别最重要的特征。

《木材学》考研核心考点归纳

《木材学》考研核心考点归纳

【计算题】1、干缩率、干缩系数、差异干缩有一块标准的马尾松湿材,已知弦向尺寸为20cm,径向尺寸为15cm,现欲将其干燥到含水率为6%,弦向和径向尺寸分别变为10cm 和12cm,试分别计算弦向、径向干缩系数和差异干缩。

弦向干缩率:[(20-10)/20] ×100%=50%径向干缩率:[(15-12)/15] ×100%=20%弦向干缩系数:50%/(30%-6%)=2.08径向干缩系数:20%/(30%-6%)=0.83差异干缩:50%/20%=2.52、各种密度、孔隙度P=(1-ρ /1.5)、含水率3某种木材的绝干密度为0.51g/cm 3, 其孔隙度为(d)a.30%b.40%c.50%d.60%e.70% 纤维饱和点时的含水率, 在200C时为30%,在1200C时为(b) a. 增加b. 减小c. 不变【树种识别】【画图题】【问答题】◇什么是木材的pH 值和缓冲容量?有些树种木材的心材呈碱性,在采用脲醛胶进行胶合板生产时胶合质量不佳,其原因何在?答:木材的PH 值一般泛指木材中水溶性物质的酸性和碱性程度,是定量反应木材水溶液中氢离子溶度大小的指标,通常以木粉的抽提物的pH 值表征。

它不仅是木材的重要物化性质之一,也是木材加工利用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化学上,在一些由弱酸及其弱酸盐,或弱碱及其弱碱盐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酸或碱液时,溶液的pH 值变化很小,即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外来的酸和碱具有缓冲能力,这种溶液叫座缓冲溶液。

木材的水抽提液是具有缓冲能力缓冲溶液,即木材具有缓冲容量。

因为脲醛胶的固化原理是,在加入氯化铵或硫酸铵作为固化剂的弱酸条件下,尿素与甲醛反应。

若树种的心材呈弱碱性,则会影响脲醛胶的固化,从而使得生产的胶合质量不佳。

◇木材具有各向异性的原因是什么?试从木材的干缩、渗透及力学强度三个方面说明木材的各向异性。

答:木材是天然生长的生物材料,由于组织构造的因素决定了木材的各向异性(anisotropy)木材干缩方面的各向异性主要表现在纵向和横向,弦向和径向之间的差异。

木材学

木材学

1.木材学:研究木材的构造性质、用途的专门学科2.木材:树木的躯干及其较粗大枝条的次生木质部。

·3.树木的组成部分:树根、树冠、树干4.树皮外皮的形态(7类13种):平滑、粗糙、纵裂(浅纵裂、深纵裂、平行纵裂、交叉纵裂、网状纵裂)、横裂、纵横裂、鳞片裂、刺凸(尖刺、鼓钉刺、瘤状突起)5.树皮的用途:可提取硬橡胶(杜仲),可提取鞣质(落叶松、华山松),可提取燃料(漆木、桦木),可制软木和软木制品(栓皮栎),可制取纤维(山杨、旱柳),可做药用(杜仲)6.木材的形成就是起源于形成层,它是通过形成层的细胞分裂、新生木质部细胞的成熟、成熟木质部细胞的蓄积等三个过程形成的。

7.形成层带:形成层原始细胞、木质部母细胞、韧皮部母细胞8.新生木质部细胞的成熟过程:1)细胞的扩大生长2)细胞壁增厚和木质化9.横切面:是与树干主轴或木材纹理成垂直的切面,即树干的端面或横断面。

10.径切面:是顺着树干长轴方向,通过随心与木射线平行或与年轮相垂直的纵切面。

11.弦切面:没有通过髓心的纵切面,顺着木材纹理12.径切板:将板厚中心线与生长轮切线之间的夹角在60º~90º的板材。

13.弦切面:将板厚中心线与生长轮切线之间的夹角在0º~30º的板材14.普通用材:介于30º~60º之间的板材15.生长轮:树木在每个生长周期内,形成层向内分生的一层次生木质部,围绕着随心构成的同心圆。

16.幼龄材:未成熟形成层产生的木材,占5~20个年轮17.成熟材:成熟的形成层产生的木材。

18.年轮:如果在温带和寒带树木的生长周期在一年中只有一度,形成层在一年中向内只生长一层木材,那么此时的生长轮称年轮19.轮界线:年轮之间的界限20.早材:温带和寒带的树种,通常生长季节早期所形成的木材,由于细胞分裂快,所形成的细胞腔大壁薄,材质较松软,材色浅,称为…21.晚材:温带和寒带的树种,生长季节晚期所形成的木材,由于细胞分裂慢,所形成的细胞腔小壁厚,材质较致密,材色深,称为…22.年轮内早材向晚材变化有急变、缓变两种23.晚材率:晚材在一个年轮中所占的比率。

木材学复习要点

木材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1.木材及木材学的概念;木材是来源于森林的主产品-----树木的一种各向异性的多孔性的毛细管胶体。

2.学习木材学的重要意义。

(1)木材作为一种资源所具备的优点:可更新性、可选育性、无污染性不足:投资周期长,占地面积大;产品质量与数量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认为很难控制。

(2)木材作为一种材料或原料所具备的优势:强重比高、热导性能低、回弹性好、声学效果好、绝缘性能良、触觉效果佳。

不足:亲湿性、耐侯性、抗虫性、木材缺陷及各向异性等(3)资源状况要求对木材有正确的认识:国产资源锐减、进口渠道渐窄、天保工程的启动、人工林木材材性下降(4)环境保护对装饰材料要求提高:要求开发绿色环保型、低甲醛或无甲醛释放的材料、加工剩余物的回收及高效利用(5)木制品的性能与木材优化加工:木材与胶粘剂及油漆的相互作用机理、木制品性能与木材之间的关系、木材抗性的提高的机理与方法第二章(1)1.树木及木材的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功能;(1)树木的组成部分:树根、树冠、树干,功能...(2)树干的组成:树皮、形成层、髓、木质部2.树木的生长:高生长与径生长3.木材的三个切面横切面:与树干长轴或木纹相垂直的断面,亦即树干的端面径切面:沿树干长轴方向,与树干半径方向一致或通过髓心的纵切面弦切面:沿树干长轴方向,与树干半径方向相垂直或与以髓为圆心的同心圆相切的纵切面4.生长轮的概念及其在三个切面上的表现形式:树木在一个生长周期内形成一层木材,围绕髓心呈同心圆状,称为生长轮;在温带或寒带地区,树木每年只有一个生长期,只形成一个生长轮,则称之为年轮。

生长轮在三个切面上的表现形式:同心圆状或波浪形/平行的条状/倒“V”形5.早、晚材概念6.心、边材概念及其在加工利用上的差异:边材:成熟树干的任一高度上,新生成的颜色较浅,水分较多的木质部。

心材:位于树干中心部位,颜色较深,组织死亡,水分较少,比较耐腐的木质部,硬度有时比边材高。

心材在利用上的优点:特征颜色、渗透性低、耐侯性强、耐腐性及抗菌抗虫性佳7.木射线在三个切面上的表现形式:辐射状线条/平行带状/纺锤形或细线状木射线对加工利用的影响优点:防护溶剂易渗入;装饰效果较好缺点:易导致木材开裂8.管孔式、管孔的组合、侵填体:概念:阔叶材的纵行细胞——导管分子在横切面上呈圆孔状,称为管孔;在纵切面上呈沟槽状,称为导管槽。

的木材学笔记

的木材学笔记

史上最全的木材学第一章木材宏观构造第一节树干的组成1.<研>.种子植物门(裸子植物亚门和被子植物亚门)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针叶树)和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又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多子叶植物。

而两者中的木本称为阔叶树。

林奈双命名法(又称两段命名法)。

属名+种加词+变种名<考>.裸子植物就是针叶树,被子植物就是阔叶树。

(X)(但这话反过来是可以的:针叶树是裸子植物,阔叶树是被子植物。

)2.树木可分为树根,树干和树冠三部分。

各自作用:树根:支持立木于土地上,保持树木垂直,并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矿物质,储藏备用养料。

树干:一方面把水分和矿物质通过边材从到树木,一方面把养料沿韧皮部送至树木,并与树根共同支撑树木。

树冠:把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养分以及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成碳水化合物,同时呼吸,蒸腾。

树冠的范围是由树干上部第一个大活枝算起,至树冠顶梢为止。

<考>.边材:水分矿物质运输韧皮部:养料运输3.树木的生长是高生长和直径生长共同作用的结果。

<理解>.高生长是顶端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将新长出的细胞留置在下方,生长点向上抬高。

直径生长是形成层分生活动的结果,向内形成次生木质部,向外形成次生韧皮部。

<研>.10米高的树,钉子钉在2米处,当树长到20米高时,钉子在哪儿?(主要就是考高生长是顶端分生,和已分生细胞无关。

)<名词解释>.初生长(高生长)VS次生长(直径生长)<考>.树木幵始直接生长的标志是形成层向外生成次生韧皮部,向内生成次生木质部。

直径生长主要是侧向加粗分生组织,所形成的组织为次生组织。

次生组织主要加强树干对外界的应力。

(注意,次生组织的作用。

)<考大题>.树木生长的详细过程4.树干的四个部分: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了解>.树皮:贮藏养分,防止树木生活组织受外界湿度剧烈变化或机械损伤的影响。

分为内皮(活皮),外皮(死皮),占树干总体的6%-25%作为原木识别的主要依据形成层:位于树皮和木质部之间,肉眼不见,由具有细胞分裂机能的细胞构成,向内分裂次生木质部,向外分裂次生韧皮部。

木材学(7.7.5)--木材的物理性质

木材学(7.7.5)--木材的物理性质

木材学(7.7.5)--木材的物理性质第1章木材的物理性质本章主要介绍了木材密度、木材的含水状态、木材中水分的吸湿与解吸、木材的干缩湿胀、木材的电学性质、热学性质、声学性质和光学性质。

1.1木材密度木材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木材的质量,单位为g/㎝3或㎏/m3。

1.1.1木材密度的种类木材是由木材实质、水分及空气组成多孔性材料,其中空气对木材的质量没有影响,但是木材中水分的含量与木材的密度有密切关系。

因此对应着木材的不同水分状态,木材密度可以分为生材密度、气干密度、绝干密度和基本密度。

1.1.2木材相对质量密度(简称相对密度)的测定测定相对质量密度(简称相对密度)必须知道一定含水率时木材的体积以及木材的绝干质量。

在大多数情况下,绝干质量的测定与用绝干称重法测定含水率中所用的方法一致。

由于在干燥过程中抽提物可能和水蒸气一起蒸发,所以有时采用蒸馏法来得到绝干质量。

木材的体积的测定可以采用以下方法:a.对于形状规则的试材,直接测量试材的三边尺寸,计算出体积;b.对于形状不规则的试材,可以用排水法测量体积;c.快速测定法1.1.3细胞壁密度、实质密度和空隙度木材的绝干细胞壁的密度可以通过比重比(密度计)或体积置换法来测量。

根据置换介质种类的不同,测得的细胞壁密度的值也有差异木材的空隙度可以用下列计算求得:P(%)=(1-ρ0/ρ0w )×100%式中:P为木材空隙度(%);ρ0 为木材得绝干密度g/㎝3 ;ρ0w 为木材得实质密度 g/㎝31.1.4木材密度的影响因素除了含水率以外,影响木材密度的因素还包括树种、抽提物含量、立地条件和树龄等。

在同一棵树上,不同部位的木材密度也有较大差别。

1.1.4.1树种不同树种的木材其密度有很大差异。

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树种的木材的空隙度不同而引起的。

空隙度越大,木材的密度越小。

1.1.4.2抽提物含量木材中通常含有多种抽提物,其中包括松烯、树脂、多酚类(如单宁、糖类、油脂类)以及无机化合物(如硅酸盐、碳酸盐、磷酸盐)。

《木材学》试卷答案

《木材学》试卷答案

2003西南林学院本科教育试题《木材学》一、轲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生长轮答:形成层在每一个生长季节里向内分生的一层次生木质部,称为生长轮。

2、早材/晚材答:生长周期早期所形成的木材,腔大壁薄,色浅松软,为早材。

生长周期晚期所形成的木材,腔小壁厚,色深致密,为晚材。

3、纹孔答:纹孔是木材细胞壁加厚时,在初生壁上产生次生壁中未被增厚的部分,即次生壁上的凹陷。

4、纤维素答:纤维素是由脱水毗喃匍萄糖单元相互联结而成的直链大分子化合物,是不溶于水的均一聚糖。

5、纤维饱和点答:木材内的自由水蒸发殆尽而吸着水仍处于饱和状态时,则称它的含水状态是纤维饱和点°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1、径切而是通过腌心与—木射线—平行锯切的平而。

2、弦切而是沿树干长轴方向与树干半径相遂圭的平而。

3、胞间层和初生壁合起来,统称为复合胞间层。

4、管胞壁上纹孔的排列形式有单列,对列和互列三种类型。

5、纤维素每个痢萄糖基之间的连结为1, 4—0—貳键连结。

6、木质素有三种结构单元,分别为紫丁香基丙烷,愈疮木基丙烷和对疑苯基丙烷。

7、木材中的水分有三种状态存在着:化学水,自由水和吸着水。

8、木材顺纹抗压强度试件尺寸为20*20*3Omm。

三、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择1-4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题1.5分,共21分)1、一个年轮内靠近树皮方向一侧的是[D ]A.边材B.心材C.早材D.晚材2、构成微纤丝结晶区的化学成分是[A ]A.纤维素B.半纤维素C.木素D.少呈:成分3、下列细胞中,具单纹孔的是[C ]A.管胞B.射线管胞C.韧型纤维D.纤维状管胞4、在显微镜下观察木射线的宽度,最好在[A、D ]A.横切面B.纵切而C.径切而D.弦切面5、由直立射线细胞和横卧射线细胞共同组成的木射线称为[B ]A.同型射线B.异型射线C.聚合射线D.纺锤形射线6、赋于木材顺纹抗拉强度的化学成分是[A ]A.纤维素B.半纤维素C.木素D.少量成分7、测泄木材横纹抗压强度得到的值是[B ]A.破坏极限强度B.比例极限强度C.弹性模量D.许用应力&以下可以作曲木弯曲成形的理论依据的是[C JoA.纤维素两相结构理论B.纤维素结晶结构理论C.木素热塑化理论D.纤维素的吸湿性9、绝干木材巻于空气中将会[D ]A.吸水B.吸湿C.解吸D.均可能发生10、.不同树种的木材呈现不同的气味主要取决于木材中的[D ]A.纤维素B.半纤维素C.木素D.内含物11、具有正常轴向松脂道的树种有[A、B、C I OA.松属B.云杉属C.油杉属D.铁杉属12、针叶材中具有较多的轴向薄壁组织的是[A、B、D I oA.柏科B.杉科C.红豆杉科D.罗汉松科13、纤维素分子右端葡萄糖基上具有潜在还原性的碳原子是[A I OA.第一个B.第二个C.第三个D.第六个14、昆明地区木材平衡含水率为13%,考虑到吸湿滞后,则生产家具的板材含水率应干至[D JoA.17%B.15%C.13%D.ll%四、是非题:(正确者在括号中打“ J ”,错误者打“X”,共9题,9分)1、[X ]针叶树材木素中主要是紫丁香基苯丙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画出针叶树材交叉场纹孔类型图。

木材学笔记:(有整理的一定要会,其他的还要自己结合书和笔记)第一章:木材的宏观构造与识别1、树木生长是高生长(顶端生长、初生长)和直径生长(次生长、侧向生长)的共同作用结果。

树木的生长包括高生长和直径生长。

树木中木质部的绝大部分是由直径生长形成,它是形成层原始细胞分生的结果。

所以木材的形成主要经过三个重要过程:形成层母细胞的分裂形成新(子)细胞;新生细胞和组织充分分化和成熟;成熟细胞的蓄积。

2、形成层原始细胞分为:1)射线原始细胞-分生出木射线和韧皮射线; 2)纺锤形原始细胞-分生出导管、管胞、木纤维等。

3心边材对材性和加工工艺的影响心边材在解剖构造上变化有限,在含水率相同时,心材由于浸渗物质较多,有时比边材材色深、重量略高(5%以上)、心材略硬、重、质脆,由于边材含有适于菌虫生长的养料故而招致腐朽、虫蛀。

心材浸渗物对菌虫有毒,故键全心材较边材耐久。

心材物质沉积在胞腔对气体和液体的渗透有不良影响,防腐改性等影响药液的渗透,心边材颜色的差异是细木工镶嵌工艺的很好材料。

但对胶合板制造因材色不一,会影响板面外观,对造纸纤维工业来说,需增加漂白工艺,否则会影响产品表观质量。

4、早晚材比较(1)构造上①早材在年轮内侧,生长初期形成,颜色浅,晚材则相反。

②早材细胞腔大壁薄,长度略短于晚材,宽度大于晚材。

如:水曲柳、柞木的早材导管的细胞腔肉眼下都能看见。

(2)材性上①早材较松软,密度小,晚材较致密,硬重,密度大。

②早材强度小耐磨性差,晚材强度大耐磨性好。

③早材横向干缩小,晚材横向干缩大。

5、阔叶材管孔的排列及分布:(1)环孔材(2)散孔材(3)半环孔材或半散孔材 (4)辐射孔材(5)切线孔材 (6) 交叉孔材(或称花样孔材) 6、阔叶材管孔的组合 (1) 单管孔 (2) 复管孔 (3) 管孔链 (4) 管孔团7、环孔材晚材管孔排列:① 星散排列:管孔大多单独,分布均匀或比较均匀,呈星散排列如:水曲柳,橡树② 径、斜列:管孔沿径向或斜向排列,可进一步区分为:a 单径列:管孔单引向排列、光叶黄 、野梧桐。

b 、火焰状:径向之变态,舌部分叉成火焰状,苦楮,槲栎,麻烁。

d 、斜列:管孔排列与射线成倾斜角如:栗木、钧栗。

③ 弦向排列(切线状、榆木状)包括波形,晚材管孔呈弦向排列与年轮略呈平引或 呈波形,如:榆、榉、朴。

④ 团型(丛聚型)若干个相聚成团,如桑树、拓树,剌槐⑤ 图案型:呈《形黄连木,按一定图案,有规则排列。

8、宏观:轴向薄壁组织的类型 ( 1)傍管型薄壁组织: (环绕于导管周围与导管相连生)① 环管束状:如水曲柳② 翼状:如泡桐。

③ 聚翼状:如洋槐。

④ 宽带状:如铁刀木。

微观: 针:星散状 切线状 轮界状阔: 傍管:①环管束状②翼状③聚翼状④宽带状 5稀疏傍管状6单侧傍管状 离管:①切线状②网状③离管带状④轮界状 5梯状6星散状 9、胞间道胞间道 ——指由分泌细胞围绕而成的长形细胞间隙(特殊孔道) 。

树脂道 ——贮藏树脂的胞间道。

存在于部分针叶树材中。

(红松) 树胶道 ——贮藏树胶的胞间道。

存在于部分阔叶树材中。

具有正常树脂道的针叶树材主要有松属、落叶松属、云杉属、黄杉属、银杉属及油 杉属。

前五属具有轴向与径向两种树脂道,而油杉属仅有轴向树脂道。

10、 树皮的形成 树皮形成三阶段:(1) 由顶端(原)分生组织向外分生初生韧皮部(与表皮、皮层很难分开)。

(2) 由形成层射线原始细胞向外分生次生韧皮部。

(3) 由皮层的最外侧形成木栓形成层向外、内分生木栓层、栓内层,形成周皮。

11、 针叶材不具有假宽射线,只有单列或者纺锤形,而阔叶材有单列,多列,假宽 木射线(聚合木射线) ,栎木射线。

12、检索表的类型木材检索方法有三类:对分检索表,穿孔卡检索表,计算机木材识别系统。

对分检 索表是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概念:边材和心材的定义边材:在木质部中,靠近树皮(通常颜色较浅)的外环部分,含水率高,立木时具 生理功能的木材包括傍管型和离管型)2)离管型薄壁组织:(与导管没有联系) ①切线状:如苦槠。

②网状:柿树。

③离管带状:黄檀。

④轮界状:柚木、杨木。

称边材,担负着由下往上输送水分和养分。

心材:在靠近髓心周围与边材之间(通常颜色较深)的木质部,在立木时已不具有生理功能的。

生长轮、年轮:通过形成层的活动,在一个生长周期中所产生的次生木质部,在横切面上呈现一个围绕髓心的完整轮状结构,称为生长轮或生长层。

温带和寒带树木在一年里,形成层分生的次生木质部,形成后向内只生长一层,将其生长轮称为年轮。

早材:在一个生长轮内,靠近髓心一侧,是树木生长季节早期形成的部分,材色较浅,组织松软,又称为春材。

晚材:在一个生长轮内,靠近树皮一侧,是树木生长季节后期形成的部分,材色较深,组织紧密,材质坚硬,又称为秋材。

导管与管孔:组成木材的细胞大多数是纵向排列的,其内部中空。

阔叶材各类纵向细胞中有一种直径较大,专门承担输导作用的组织叫导管;导管在横断面上的孔穴状称管孔。

木射线:在木材横切面上有颜色较浅的,从髓心向树皮呈辐射状排列的组织。

第二章:木材细胞1、形成层有两种原始细胞:纺锤形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

2、纹孔的组成部分纹孔主要由纹孔膜、纹孔环、纹孔缘、纹孔腔(纹孔室、纹孔道)以及纹孔口(内、外口)组成。

在立木时期,纹孔对两侧细胞的压力不一样,将纹孔塞推向一侧,堵住纹孔口,称为闭塞纹孔。

3、管胞细胞壁壁层结构:从四个方面了解各壁层:厚度比例、薄层数、化学组成、纤丝倾角。

4、树木由小到大的结构单元:纤维素分子(链)一基本纤丝一微纤丝一纤丝一大纤丝一薄层一各层一细胞壁一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树干一树木概念:结晶区与非结晶区结晶区一一沿基本纤丝的长度方向,纤维素大分子链的排列状态并不都相同。

在大分子链排列最致密的地方,分子链规则平行排列,定向良好,反映出一些晶体的特征,所以被称为纤维素的结晶区。

非结晶区一一当纤维素分子链排列的致密程度减小、分子链间形成较大的间隙时,分子链与分子链彼此之间的结合力下降,纤维素分子链间排列的平行度下降,此类纤维素大分子链排列特征被称为纤维素非结晶区(有时也称作无定形区)。

在一个基本纤丝的长度方向上可能包括几个结晶区和非结晶区。

基本纤丝:木材细胞壁的组织结构,是以纤维素作为骨架”的。

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一些长短不等的链状纤维素分子,这些纤维素分子链平行排列,有规则地聚集在一起称为基本纤丝(又称微团)。

第三章:木材显微构造1、针叶材早晚材管胞区别:早材管胞,两端呈钝阔形,细胞腔大壁薄,横断面呈四边形或多边形;晚材管胞,两端呈尖削形,细胞腔壁厚,横断面呈扁平状2、树脂道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的组成:树脂道一一由薄壁的分泌细胞环绕而成的孔道,是具有分泌树脂功能的一种组织,为针叶树材构造特征之一。

根据树脂道发生和发展可分为正常树脂道和创伤树脂道。

树脂道由泌脂细胞、死细胞、伴生薄壁细胞和管胞所组成。

3、射线管胞与射线薄壁细胞的区别:射线管胞——木射线中的横向管胞,为松科木材特征射线薄壁细胞一一横向生长的薄壁组织,是组成木射线的主体。

4、 阔叶材导管分子的形状:常见有鼓形、纺锤形、圆柱形和矩形等,一般早材部分多为鼓形,而晚材部分多为 圆柱形和矩形。

5、 交叉场纹孔:在径切面,射线薄壁细胞和早才轴向管胞的相交区域内观察的纹孔 式。

常见类型:窗格状云杉型柏木型杉木型松木型6名词解释:穿孔:穿孔-两个导管分子纵向相连时,其端壁相通的孔隙称为穿孔。

同胞射线:在针叶材中木射线都为射线薄壁细胞组成,没有射线管胞。

异胞射线:在针叶材中木射线都为射线薄壁细胞和射线管胞组成。

同型:在阔叶材中,木射线都是由横卧射线细胞组成。

异型:在阔叶材中,木射线由方形的或直立的射线细胞与横卧射线细胞组成。

木纤维:约占木材体积的50%。

木纤维是两端尖削,呈长纺锤形,腔小壁厚的细胞。

7、针阔叶材的组成分子:针:轴向:厚壁:轴向管胞 树脂管胞 索状管胞薄壁:轴向薄壁细胞 轴向树脂道泌脂细胞 伴生薄壁细胞 横向:厚壁:射线管胞薄壁:射线薄壁细胞横生树脂道泌脂细胞伴生薄壁细胞阔:轴向:厚壁:导管管胞 木纤维薄壁:轴向薄壁细胞 轴向树胶道的泌胶细胞横向:厚壁:无薄壁:射线薄壁细胞横生树胶道的泌胶细胞第四章:木材的化学性质1、木材的化学组成:木材化学成分,有细胞壁物质和非细胞壁物质之分,或称为主要化学成分和少量化 学成分。

-无机物(灰分)"_有机物(芳香族、萜烯类、脂肪族等化合物)纤维素(水解单糖一D-葡萄糖).半纤维素(水解单糖 一D-葡萄糖、D-半乳糖、 D-甘露糖、D-木糖、L-阿拉伯糖) 木质素图牛1 木材的化学组成 2、木材三要素的结构单元,结构特点,分布 纤维素:纤维素是由D-葡萄糖基构成的直链状高分子化合物。

纤维素的化学结构是1,4- P-D-吡喃式失水聚葡萄糖组成。

结构特点:① 葡萄糖基的连接为1、4-伕甙键联结。

② 单兀是D —葡萄糖基,相邻的葡萄糖基旋转180度。

③ 葡萄糖基包含三个醇羟基,分别位于 2、3、6三个碳原子上少量组分 〜细胞壁主要组分碳水化合物④C1位置具隐性醛基,显还原性。

⑤葡萄糖基为环式结构。

半纤维素: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糖基所组成分子量较小的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型为支链型,常带有各种短侧链。

仅含有150-200个半纤维素糖基。

针叶树材(softwood)与阔叶树材(hardwood)两者的半纤维素虽然有些差异:阔叶树材的半纤维素,高聚糖主要有两种:木糖和葡甘聚糖,约占20-35%。

针叶树材的半纤维素,高聚糖主要为:①半乳糖基葡萄糖基甘露聚糖。

②阿拉伯糖基-4-氧-甲基-葡萄糖醛酸基木聚糖,前者约占15-35%,后者约占5-10%。

半纤维素在细胞壁中的分布和作用:1•分布模式:①围绕纤维轴成同心薄层状态集聚的,常与非结晶态的纤维素交织在一起。

②分散分布。

2.分布浓度:经研究指出S1层最高,内向逐渐降低,在S2的中部浓度较低,且恒定。

半纤维素一般为非结晶状态,存在于纤维素微纤丝之间。

化学性质有些与纤维素相同。

木质素:是由苯基丙烷结构单兀通过醚键和碳-碳键联接而成、具有三维结构的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

苯基丙烷单元分成三类:愈疮木基丙烷(G)、紫丁香基丙烷(S)和对羟基丙烷(H)OCHHCO ' OCH | OHOH OH木质素的分布: 木质素在木材中的分布不均匀,一般采集部位愈高,木质素含量愈低。

木质素在植 物结构中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胞间层的木质素浓度最高,细胞内部浓度则减小, 次生壁内层又增高 官能团:甲氧基羟基羰基羧基 (一般认为木质素中是不存在羧基的,但在磨木木质素中存在0.01-0.02/OCH3。

) 木质素与糖类的连接:木质素部分结构单元与半纤维素中的某些糖基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形成木质素 —糖类复合体,成为LCC 复合体) 3、半纤维素与纤维素的比较(1) 共同点共属于多聚糖,都是甙键连接,可以酯化(乙酰化)或醚化;在适当条件下水解;在碱性条件下降解;均含游离羟基具有亲水性)(2) 不同点:纤 维 素半纤维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糖基构成 支链型,主要是线型的但带 有各种短侧链(多聚糖)3. 物理结构由结晶区和无定形区交错 联接而成的二相体系4. 聚合度 C —C ——C气C——C—C\ 1•糖基种类(分子结构)单糖基构成的高聚物2 •结构型(分子形态) 典型的线型高聚糖无侧链 般无结晶区颇低仅含150-200个糖基 基体物质为无定形物质,水分子容易进入 故吸湿性和润胀度比纤维素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