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

合集下载

八年制《生理学》第三版---绪论

八年制《生理学》第三版---绪论
反射(reflex) 反射弧(reflex arc)
2. 反射——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
反射(reflex)分为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和非条件反 射(unconditioned reflex)。
3. 反射弧—— 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构基础
二、体液调节是一种较为原始的调节方式
成熟的个体通过无性或有性繁殖方式产生或形成与 本身相似的子代个体。
2. 辅助生殖技术: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yo transfer,IVF-ET) 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第一篇 绪 论
Chapter 1 Introduction
掌握:
学习要点
1. 内环境、稳态和生物节律的定义 2. 体液调节、神经调节、自身调节的概念、特点和意义及其相互
之间的关系 3. 人体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别、功能意义及它们之间的的异同
熟悉:
1.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 生理学的研究层次,立足局部把握整体
(Basic properties of the living body)
❖ 新 陈 代 谢(metabolism)
❖ 兴 奋 性(excitability)
❖ 适 应 性(adaptability)
❖生
殖(reproduction)
一、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
新陈代谢(Metabolism) 生物体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摄取营养物
❖ 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
❖ 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 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

《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

生理性适应:是指身体内部的协调性反应,例如,在强光 照射下,瞳孔缩小以减少光线进入眼内,使视网膜免遭损 伤。 行为性适应:常有躯体活动的改变,例如,在低温环境中 机体会出现趋热活动;遇到伤害性刺激时会出现躲避活动。
四、生殖(Reproduction)
生殖是生物体繁殖后代、延续种系的一种特 征性活动。成熟的个体通过无性或有性繁殖方式产
刺激引起组织发生反应具备的条件:
(1) 强度 1)阈强度或阈值: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 激强度。
2)阈刺激: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
3)阈上刺激: 4)阈下刺激: (2) 时间 (3) 刺激强度变化率
三、适应性(Adaptability)
适应(adaption):机体按环境变化调整自身生理功能的过 程。 适应性(adaptability):机体能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调整 体内各种活动,以适应变化的能力。
第一节 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生理学的概念及任务
(一)概念: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生物机 体的生命活动现象、规律和功能的一门科学。
(二)任务:研究机体各系统、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
特别是各器官、细胞的功能表现的内部机制,不同细胞、器官、 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理解机体作为一个整体。 在各种疾病情况下,身体某个或某些部分发生的变化,器官在 疾病时发生的功能变化、功能变化与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对
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当组织、细胞受到一次刺激发生兴奋时,组织、细胞的兴奋性将产生 一系列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组织、细胞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依次分别为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 ARP)、相对不应 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RRP)、超常期(supernormal period, SNP )和低常期(subnormal period)。 绝对不应期是指组织细胞在一次兴奋初期很短的时间内,对于任何强

《生理学》 CHAPTER 5 RESPIRATION

《生理学》 CHAPTER 5 RESPIRATION

哮喘
哮喘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以气 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
病因
与遗传、环境因素(如过敏原、空气 污染物)等有关。
症状
包括喘息、胸闷、咳嗽等,通常在夜 间和清晨加重。
治疗
以控制症状为主,包括使用吸入性糖 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药 物。
肺癌
肺癌
起源于肺组织的恶性肿瘤。
症状
早期无明显症状,晚期可能出现咳嗽、咳痰、 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详细描述
平喘药是一类能够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气道炎症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哮喘、慢性喘 息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平喘药包括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
抗炎药
总结词
用于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呼吸道肿胀 。
详细描述
抗炎药是一类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 轻呼吸道肿胀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 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抗炎药包 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
呼吸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对呼吸的认识
未来呼吸系统研究展望
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动物和人体的呼吸 现象,逐渐认识到呼吸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对呼吸系 统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有望为呼吸系 统疾学的发展,人们对呼 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 解。
,从而排出体内多余的二氧化碳。
03
此外,血液中的氧气分压也会对呼吸产生影响,当氧气分压降 低时,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从而吸入更多氧气

呼吸的代谢调节
呼吸的代谢调节是指通过能量代谢对呼吸系统进行调节的过程。
在进行剧烈运动或肌肉活动时,能量代谢增加,需要更多的氧气参与代谢过程,同时也会产生更多的二 氧化碳,此时呼吸系统会进行相应的调节以满足代谢需求。

《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99036学分: 4性质:必修课教学学时:春、夏学期或秋、冬学期,生理学共80学时,每周授课4学时,自学4学时, 10周。

预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教材:《生理学》管茶香莫书荣主编,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2,第1版《机能学实验》罗自强管茶香等主编.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一、本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要求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目的是研究人体及其细胞、组织、器官等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的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阐明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活动的影响。

生理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主干基础课之一,与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习和做好医疗护理工作的基础。

通过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模式、科学态度、信息处理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结合医学临床护理实践需要定向学习,提倡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手段,提升学习能力,为将来的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二、相关教学环节安排1.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课采用录像播放与虚拟实验室实验进行。

2.本课程学习主要形式卫星实时播放课与课件自学相结合,辅以网上实时和非实时答疑、网上BBS讨论。

课件自学由学生根据教学周历表要求,自主安排学习计划。

3.课件(1)自主学习型网络课件;(2)播放型讲课课件。

4. 提供网上在线学习资源(远程教育学院生理学课程网站)。

5.其它: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网站()6.网上实时答疑安排:实时答疑次数实时答疑周次实时答疑时间答疑组织1 10 学院在网站上另行通知在答疑时间内,学生自行进入学院网站的课程答疑室参加答疑7.生理学学时安排周学时为8,授课10周,合计80学时。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第一章:掌握内环境与稳态、反馈调节等基本概念,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了解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人体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第二章:掌握物质通过细胞膜的基本原理。

《生理学》背诵重点

《生理学》背诵重点

《生理学》背诵重点(一)名词解释1、内环境(internalenvironment):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的环境,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周围的体液称为内环境。

2、稳态(homeostasis):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的相对恒定状态。

3、原发性主动转运: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称为原发性主动转运。

4、继发性主动转运:许多物质主动转运时所需的驱动力并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利用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某些离子的浓度梯度,在这些离子顺浓度梯度扩散的同时使其他物质逆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跨膜转运,这种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5、受体(receptor):是指细胞中具有接受和传导信息功能的蛋白质,分布于细胞膜中的受体称为膜受体,位于胞质内和核内的受体则分别称为胞质受体和膜受体。

6、第二信使(secondmessenger):是指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细胞外信号分子(第一信使)作用、DG、cGMP、Ca2+。

于膜受体后产生的细胞内信号分子。

较重要的第二信使有cAMP、IP37、静息电位(restingpotential,RP):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未受刺激)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相对平稳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8、动作电位(actionpotential,ap):是指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接受有效刺激后产生的一个迅速的可向远处传播的膜电位波动。

9、兴奋-收缩耦联:将横纹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电兴奋过程与肌丝滑行的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或过程,成为兴奋-收缩耦联。

10、极化(polarization):生理学中,通常将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处于外正内负的状态称为极化。

11、超射(overshoot):膜电位高于零电位的部分称为超射。

12、血液凝固(bloodcogulation):简称凝血,指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转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生理学基础》教案

《生理学基础》教案

《生理学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组成和作用。

(2)掌握人体各大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2、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生理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运用生理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生理现象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好奇心。

(2)培养学生关爱自身和他人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的生理特性和新陈代谢过程。

(2)神经肌肉的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

(3)心血管系统的血液循环和生理调节。

2、教学难点(1)细胞信号转导机制。

(2)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和生理意义。

(3)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的整合和调控。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体系。

2、实验法设计相关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

3、案例分析法引入临床病例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与人体生理功能相关的有趣现象或问题,如为什么人在紧张时心跳会加快、为什么饭后容易犯困等,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课程。

2、细胞生理学(30 分钟)(1)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2)详细阐述细胞的物质转运方式,如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等。

(3)介绍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包括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3、神经肌肉生理学(30 分钟)(1)讲解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重点介绍神经元的兴奋和传导。

(2)阐述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和机制。

(3)分析肌肉的收缩机制,包括肌丝滑行学说。

《生理学》全套PPT课件

《生理学》全套PPT课件

•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生理目录•循环生理•呼吸生理•消化与吸收生理•能量代谢与体温01绪论定义任务古代生理学通过对人体的观察和实验,积累了一些关于人体生理功能的经验性知识。

文艺复兴时期随着解剖学的发展,生理学开始从描述性向实验性转变。

17-19世纪哈维发现血液循环,奠定了实验生理学的基础;随后,神经生理学、消化生理学等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20世纪至今生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手段不断更新,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为生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医学的基础学科生理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为医学提供了关于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知识和理论。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通过对生理功能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生理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操作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02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脂溶性物质顺浓度差转运非脂溶性物质或带电离子顺浓度差转运逆浓度差或电位差的转运方式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转运方式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膜泡运输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局部电位030201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肌细胞的收缩功能骨骼肌的收缩机制:肌丝滑行理论心肌的收缩特点:全或无式收缩、不发生强直收缩、对细胞外液钙离子依赖性强平滑肌的收缩机制:肌丝滑行理论与肌浆网钙离子释放03血液生理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理化特性包括比重、粘滞性、渗透压等,这些特性对于维持血液的正常流动和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血细胞生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生理性止血与血液凝固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血型与输血原则血型输血原则04循环生理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的泵血过程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1 2 3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心肌的生物电现象与生理特性血管生理血管的分类和功能血流阻力与血压的维持微循环与物质交换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05呼吸生理肺通气原理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01肺通气动力02肺通气阻力03气体交换与运气体交换原理气体交换包括肺换气和组织换气两个过程,前者是指肺泡气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后者是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生理学》教案

《生理学》教案

《生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帮助学生掌握人体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

3、培养学生运用生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细胞的基本生理功能,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包括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神经冲动的传导和突触传递。

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如心脏的泵血功能、血管生理和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2、难点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机制。

神经系统的突触传递过程和神经递质的作用。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和体液调节机制。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体系。

2、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的生理过程。

3、案例分析法:引入实际生活中的生理现象和疾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4、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的心脏会不停地跳动?为什么我们在紧张的时候会心跳加速、手心出汗?为什么我们吃了东西会消化吸收,而不会一直留在肚子里?其实,这些看似平常的现象背后,都隐藏着生理学的奥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理学的奇妙世界,去探索人体的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

2、讲授新课(1)细胞的生理功能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细胞,它可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就像一个小小的工厂,有着各种各样的“车间”和“机器”,它们分工合作,完成着各种生理活动。

比如说,细胞膜就像工厂的围墙和大门,它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我们把这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叫做物质转运。

给大家讲个小例子,就说我们喝水吧。

当我们喝下一杯水,水分子就会通过细胞膜上的通道进入细胞内。

这就像是一个专门为水分子开的小门,水分子可以轻松地通过。

而像钠离子、钾离子这些带电的粒子,它们要通过细胞膜就没那么容易了,需要借助一些特殊的“搬运工”,这就是钠钾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1130 学年学季:20182单项选择题1、激活胰蛋白酶原的酶是().胰脂肪酶.胰淀粉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肠激酶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不包括().相对不疲劳性.生理完整性.绝缘性.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双向性3、关于肺总量的描述,错误的是().以上描述都正确.是肺活量与功能残气量之和.与体型大小、运动锻炼情况有关.在不同个体,有年龄和性别的差异.是指肺所容纳的最大气量4、下列肌肉中,受意识支配的是().胃环行肌.胃纵行肌.食管上段肌.幽门括约肌.小肠环行肌5、属于非化学性信息传递的是().缝隙连接.经典突触.激素对把器官的作用.曲张体.神经-肌肉接头6、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可能与下列哪种激素有关().甲状腺激素.孕激素.胰岛素.肾上腺激素.雌激素7、机体中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脑脊液.组织液.血浆.细胞外液.细胞内液8、胃的容受性舒张是通过哪一途径实现的().迷走神经.交感神经.盆神经.壁内神经丛.抑胃肽9、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激素.运输O2 和CO2.缓冲pH.缓冲温度.运输铁10、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异物和衰老的红细胞、杀灭病原微生物.产生抗体.释放组胺.参与生理性止血.释放细胞毒素11、突触前抑制产生是由于突触前膜().产生超极化.递质耗竭.释放抑制性递质.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12、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黏着现象称为血小板(). B. 释放.激活.聚集.凝集.黏附13、正常人耳能感受的振动频率范围为(). 1000~20000Hz. 2000~20000Hz. 200~20000Hz. 10000~20000Hz. 20~20000Hz14、肺泡通气量是指(). F. 用力吸人的气量.以上说法都错误.每分钟进人肺泡的新鲜气体量.每次吸人或呼出的气量. .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15、近球细胞的功能是().感受小管液中NaCl浓度的变化.感受小管液中K+浓度的变化.释放血管紧张素.释放肾素16、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并转变为自身成分的过程,称为().异化作用.物质代谢.吸收.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判断题17、激素作用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分别称为靶细胞、靶组织和靶器官。

. A.√. B.×18、最大可听阈是指能引起听觉同时还能引起鼓膜疼痛的声音强度. A.√. B.×19、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在下丘脑。

. A.√. B.×20、非特异投射系统的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 A.√. B.×21、蠕动是食管、胃、小肠和大肠共有的运动方式. A.√. B.×22、维生素A缺乏时由于视紫红质的分解减少面引起夜盲。

. A.√. B.×23、糖和蛋白质消化产物的吸收需要耗能,因此,肠壁本身缺血、缺氧时,会出现消化不良. A.√. B.×24、在心肌的有效不应期内,不论给予多么强的刺激也不会引起心肌细胞膜任何反应。

. A.√. B.×25、肾小管各段均有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所以尿中没有糖. A.√. B.×26、阈下刺激不能引起锋电位 , 但在刺激达到阈值后,锋电位就始终保持固有的大小和波形. A.√. B.×27、听神经冲动提供了所应用声音的频率、强度和波形的信息. A.√. B.×28、所有消化器官的运动都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调节. A.√. B.×29、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由于食物中缺少碘所致. A.√. B.×30、支气管平滑肌存在β2受体和M受体. A.√. B.×31、阈下刺激不能引起锋电位 , 但在刺激达到阈值后,锋电位就始终保持固有的大小和波形. A.√. B.×32、跨膜电位是由于膜两侧的可动电荷不平衡所造成的 , 这是由于离子主动转运与被动转运两种机制的结果. A.√. B.×33、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率是机体最低的能量代谢水平。

. A.√. B.×34、细胞膜的超极化意味着兴奋. A.√. B.×35、甲状腺功能低下,血中T3、T4降低,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 A.√. B.×主观题36、肺表面活性物质是由_______分泌的,以单分子层形式覆盖于肺泡液体表面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为___参考答案:肺泡II型细胞,二软脂酰磷脂酰胆碱;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37、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称为_______。

参考答案:反射38、突触前抑制指通过_______型突触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_______的突触传递过参考答案:轴突-轴突;下降39、机体接受刺激后所出现的体内代谢和外部活动的变化,称为_______。

参考答案:反应40、后负荷是指肌肉开始_______时才遇到的负荷或阻力。

参考答案:收缩41、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兴奋时,在其冲动沿轴突传出的同时,又经其轴突侧支兴奋另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后元,这种抑制称为_______。

参考答案:回返性抑制42、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被称为_______参考答案:静息电位43、突触后抑制是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活动引起的,这些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时.其轴突末梢释放______参考答案:抑制性递质;突触后膜44、若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滴放在玻片上混合 , 其中的红细胞即聚集成簇 , 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

参考答案:红细胞凝集45、心力贮备是指_______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参考答案:心输出量46、肺活量指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最大的量,正常成人男性约为_______,女性约为___参考答案:3.5L;2.5L47、机体的直接供能物质和重要的储能物质是。

参考答案:ATP48、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称为。

参考答案:血压49、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

参考答案:CO250、蠕动是指空腔器官平滑肌的_______,形成食物团块前面舒张后面收缩的一种向前推进性的波形运动。

参考答案:顺序性收缩51、液体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是指一种有关膜的分子结构的假说 , 其基本内容是 : 膜的共的为基架 , 其中镶嵌着许多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和参考答案:脂质双分子层52、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被称为______参考答案:视野53、测定基础代谢率应注意哪些条件?参考答案:答:测定基础代谢率要求机体保持基础状态,也即人体在清晨,清醒而又非常安静、静卧、空腹(禁食12h后)及适宜温度(20-25C)时的状态。

清晨、空腹是为了排除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清醒、安静和静卧是为了排除睡眠、肌肉活动和精神活动因素的影54、何谓基础代谢率?测定其有何意义?参考答案:答:基础代谢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

即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通常将测定的基础代谢率的实际数值同正常数值比较,如相差士10%~15%之内,属于正常范定是临床诊断某些内分泌系统疾病的重要辅助方法。

55、小肠为什么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参考答案:答:小肠之所以是吸收的主要部位,主要决定于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特点:①在小肠内,塘、蛋白质它的吸收面积大。

因为小肠黏膜具有环形皱襞、绒毛和微绒毛,最终使小肠黏膜的吸收面积增加约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乳糜管)、平滑肌纤维及神经纤维网,在消化期间小肠绒毛的节有巨大的吸收面积外,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3-8小时),因而具有足够的吸收时间。

56、简述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

参考答案:答: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成为突触。

末梢→突触前膜对Ca2+通透性增加→Ca2+进入突触小体,促使突触小炮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突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突触后膜对Na+、K+、Cl-等离子的通透性改变→突触后电位。

57、简述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过程及其机制参考答案:答 : 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 , 由于局部膜去极化的影响 , 引起电压门控Ca2 +通道开放 Ca2通道亚单位结合 , 通道开放,允许 Na + ,K + 跨膜流动 , 使终板膜去极化形成终板电位。

随之阈电位激活电压门控 Na + 通道而爆发动作电位。

58、简述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

参考答案:答: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1)P波:是代表左右心房的去极化。

(2)QRS波群:代表左右心室去极化。

(3)T波:反映心室复极过程中的电位变化。

(4)PRIüJ期(或PQ间期):代表由窦房结产生的兴奋经心房、房室交界和房室束传到心室,并滞时,PR间期延长。

(5)QT间期:代表心室开始兴奋去极化到完全复极到静息状态的时间。

(6)STA:代表心室已全部处于去极化状态,各部分之间无电位差,曲线回到基线水平。

59、试述当无效腔显著增大时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参考答案:答:当无效腔明显增大时,可反射性引起呼吸运动加强。

这主要是由于无效腔的增加,使肺泡通气高,造成动脉血降低、PC02升高,反射性引起呼吸运动加强。

P02降低和PC02升高都可引起呼吸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进而引起延髓呼吸中枢兴奋,导致呼吸加深加快。

也可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使呼吸运动加强。

PC02下降主要是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

精选文库60、简述确定神经递质的基本条件。

参考答案:答:一种化学物质被确认为神经递质须符合下列条件:①在突触前神经元内具有合成该递质的前体兴奋冲动到达时,该物质能释放人突触间隙;③该物质经突触间隙扩散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相应的受摄取等⑤用该物质的特异性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可加强或阻断其突触传递作用。

61、简述 ABO 血型的分型原则。

参考答案:答:ABO 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的凝集原A与凝集原B的情况而将血液分为 4 型。

凡红B 型;A 与 B 两种凝集原都有的称为 AB 型 ; A与 B 这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 , 则称为O 型。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