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妇女社会地位的研究
日本战后女性社会地位分析

日本战后女性社会地位分析日本战后的女性社会地位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的家庭妇女角色逐渐转变为在社会各个领域都能积极参与的现代女性。
这个变化主要受到经济、教育和法律等方面的影响。
战后的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社会需求也日益多样化。
这导致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包括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
为了支持经济发展,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鼓励妇女参与就业。
成立了一些妇女职业介绍所,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咨询,以帮助妇女进入职场。
还建立了一些托儿所和幼儿园,为妇女提供照料孩子的支持,以便她们能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
教育也在女性社会地位提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战后,日本开始实施普及教育,正式教育对于男女平等的重视程度提高。
女性有了更多获得教育的机会,提高了她们的素质和技能。
这样,她们能够更好地融入职场,争取更高的职位和待遇。
教育也促进了更广泛的女性社会参与。
具备较高教育水平的女性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权益,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
从法律方面来说,日本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来保护女性权益。
修订了劳动法,禁止对女性实施性别歧视。
还颁布了妇女职业生涯发展相关的法律,提高了女性在工作场所的地位和待遇。
这些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消除性别歧视,为女性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权益。
尽管女性在日本社会地位的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女性在领导层和高薪职位中的比例仍然相对较低,性别歧视和职场压力仍然存在。
女性在家庭和工作之间仍面临较大的平衡困难。
虽然政府努力提供照料孩子的支持,但仍存在人数不足和高昂的费用等问题。
战后的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经历了许多变化。
经济、教育和法律的发展推动了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的积极参与。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以实现真正的平等和公正。
浅析近代以前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

浅析近代以前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作者:郑航倩来源:《丝路艺术》2018年第05期摘要:从日本的神代开始直至近世,日本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原始社会,女性具有崇高的地位,而随着家长制的出现,女性的地位逐渐衰落并退出了政治舞台。
本文简要分析了近代以前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关键词:日本女性;社会地位;变化追溯日本历史,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发生变化。
从神代传说的记载到原始社会时期,女性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然而进入律令社会后,由于男性优位和家长制的出现,女性的社会地位开始发生变化。
武家社会,家长制的完全确立使得女性退出了政治舞台。
一、上古社会的女性地位1.神代据《古事记》的记载,伊奘诺尊在逃离黄泉国的归途中,在日向国的橘小户阿波岐原洗刷污秽时,洗左眼生出美丽女神。
因其出生时光辉耀天照地,伊奘诺尊将其命名为天照大神,送她八坂琼曲玉,并命其司理高天原。
后来天照大神派天孙琼琼杵尊去管理苇原中国(日本国),此后天照大神的子孙统治着日本。
天皇是天照大神万世一系的神的后代的思想便是由此而来。
虽然《古事记》的伪书存在天照大神是男神的说法,但从这一记载来看,可以说赋予女性巨大的权力和地位。
2.原始社会在石器时代,非理性的巫术信仰在人们的生活中拥有巨大的影响。
从考古人员发掘出的用于巫术的陶俑全部为女性,以及清楚显示乳房的女性陶俑等事实来看,亦说明在巫术广泛主宰人们生活的原始社会,赋予女性巫术的信仰和崇高的社会地位。
从家族结构来看,在这种没有物质的积累的原始社会中,建立了以最直接的血缘关系即母子的关系为轴的母系制家族结构。
3.大和时代《魏志·倭人传》记载:“乃共立一女子为王,名曰卑弥呼,事鬼道,能惑众。
”卑弥呼被认为是弥生时代邪马台国的女王这一事件同样反映出当时女性拥有的较高地位以及巫术在当时社会的统治力量。
二、古代社会的女性地位在古代早期以政治统治者的地位继承为代表一直推行父系相传。
但是婚姻还是以丈夫到妻家的访妻婚形式进行,并一直延续到了平安时代,成为摄关政治成立的原因之一。
浅谈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

浅谈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作者:丰俊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12期【摘要】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其经济繁荣昌盛,但是女性地位在很久以前就比较低下。
虽然二战后女性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总体趋势还很低下。
本论文以日本女性为对象,从社会历史背景、政治、经济、教育、职场及生活等各方面浅析一下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
【关键词】日本;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在日本,女性地位一直比男性低得多,几乎没什么地位,这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
近来,比起以前女性地位的提升是因为女性知识水平的上升。
虽然这样,但是婚后地位还是很低。
日本女性结婚以后,一心一意地操劳家务,照顾孩子。
据说,一般日本女性即使出社会工作,也挣不了很多钱。
并且,在日本女性就算赚了很多钱,也不及丈夫工资的一小部分。
因此,女人结婚后就干脆辞掉工作成为家庭主妇。
日本有句俗语“女子三界无家”,即女人降生后,其家是父母的;长大出嫁后,其家是丈夫的;丈夫死后,其家是儿子的;所以需“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日本人觉得女性是后代的守护者和养育者,要求她们成为好妻子、好母亲和好媳妇。
只有少数的女性拥有拥有进大学学习的机会,而多数的女性只能去女性教养学院学习家政服务和外语,协助丈夫。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一下女性地位的低下:一、日本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日本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有着很深“男尊女卑”意识的民族。
当明治维新新民主主义思想传入日本之前,在理念上日本虽受到中国儒学思想的影响,但在表现上却是以武士为中心的封建独裁主义,以一家之主的形式建立家庭,自然一家事务所有的决定权也落在了身为一家之主的男性身上。
服从丈夫是妻子一生中伟大的义务,而为了协助丈夫,女性最多也只是在普通女子学校学习家政,例如,家庭料理、裁缝、茶道和插花等等。
从学校毕业后唯一的出路就是嫁人。
正是由于传统思想与习惯的影响,多数女性认为嫁人服务于家庭是女性唯一的与生俱来的职业。
二、日本不平等的政治因素根据日本战后的宪法规定男女在法律、社会和家庭地位上是平等的。
古代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及其意义

古代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及其意义日本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古代的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然而,她们依然在一定范围内得以表现自己的才华与能力。
本文将从古代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历史背景、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女性对于文化艺术的贡献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对古代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及其意义有一定的认识。
一、古代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历史背景在古代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主要由儒家文化所影响。
《礼记》中提到:“女子无贵贱之别,唯男子足以分贵贱。
”儒家思想中的男尊女卑,使得女性在家庭、社会等方面处于被动的地位。
此外,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禁忌也限制了女性的自由发展,如女性不得进入神社,不得参与政治等。
然而,古代日本女性仍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在一些贵族家庭中,女性可以通过跟随其父亲或丈夫,接受教育并参与管理家庭、农田和领地的事务。
同时,女性还可以以织绣、漫画、装饰等方式表现自己的才华和艺术天赋。
古代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虽然不如男性那么高,但她们在有限的范围内依然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表现对于家庭和社会的贡献。
二、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古代日本女性的角色在家庭和社会中相对固定,主要集中在家庭内部的管理和孝顺老人。
在古代日本的家庭中,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而女性在其中扮演着管理家庭的角色,负责日常的家务事务等。
此外,在选配婚姻方面,女性往往缺少自主的权利,她们的婚姻大多由家长或媒人协商决定。
在社会方面,古代日本女性的社会活动范围较为狭窄。
女性少有机会参与公共事务,只能在固定的宗教节日参与宗教活动或者通过文化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才华。
在宗教方面,女性可以通过担任巫女或者参与祭祀等方式参与宗教活动,这些活动对于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文化艺术方面,女性在织绣、漫画、装饰等方面展现了自己的才华,这些艺术形式在古代日本的文化传承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女性对于文化艺术的贡献在古代日本,女性对于文化艺术的贡献极为丰富。
日本战后女性社会地位分析

日本战后女性社会地位分析
日本战后的女性社会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权利、职业、家庭等方面逐步走向现代化。
首先,在权利方面,女性逐步赢得了平等的权利。
二战前,日本的宪法规定男女不平等,但战后历次宪法修正中逐渐强调了平等原则。
1947年宪法明确规定,“人民的平等和享有基本权利不受性别、社会地位、种族、经济状况、文化等方面的制约”,使女性获得了平等的法律地位。
此后,女性获得了选举权、被选举权、参政权等重要民主权利,女性的政治参与度开始逐步提高。
其次,在职业方面,女性的地位也有所提高。
战后,由于社会产业化、经济改革,对少子化的重视等多重原因,女性的劳动参与度开始逐步提高。
1950年代初期,女性大多从事集中在传统行业的非技术性工作,也有少数人在医疗、教育等行业从事专业性工作;60年代末70年代初,女性逐渐进入白领职业,并得到了晋升的机会;80年代中期开始,女性开始在政府、大企业等高层职位上得到更多机会。
近年来,女性职业的多样化和在领导岗位上的增加趋势也逐渐显露。
最后,在家庭方面,女性的地位也发生了诸多变化。
二战后,随着经济繁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妇女参加劳动力市场的缺口加大,很多女性开始担任起兼顾家庭和工作的“双重负担”。
80年代布雷格尔门事件后,社会对于家庭内部分工的看法开始逐渐转变,家庭分工逐渐趋向公平化,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
同时,女性的家庭生活方式也逐渐多样化,更多的女性决定独立生活,选择未婚、不婚等方式。
综上所述,日本战后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呈现出逐步走向现代化、平等、多样化的趋势。
在未来,尤其是在追求性别平等方面,必须继续努力,促进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日本战后女性社会地位分析

日本战后女性社会地位分析战后的日本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
在二战结束后,日本不仅经历了重建和现代化,还出现了妇女解放运动,使得女性社会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下面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角度来分析日本战后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政治层面在二战后的日本,1946年实行的《新宪法》追求平等和民主原则,其中第14条把所有的国民作为平等的个体来对待,取消了旧宪法中关于妇女不能继承王位的规定,这使得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此外,女性也在政治领域得到了一定的代表性,其中最为显著的是由高村光太郎所提出的“女性参政权”。
在此之后,女性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女性在政府和公共机构中的比例也在逐步增加,使得女性的声音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经济层面战后的日本,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也为女性提升社会地位带来了机会和反映。
由于男性在战争中的伤亡和日本经济的急剧发展,女性不得不离开家庭,走向工作岗位。
其实,在战争中就已经出现了妇女工作的现象。
随着时代的变化,女性逐渐适应了更加积极的经济生活,开始了勇敢的拼搏。
女性的劳动密集型工作,特别是在轻工业和服务行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也增加了她们的参与度。
虽然日本的工资差距在男女之间仍然很大,但是现在,女性有了更多的工作选择和自我实现的机会,这促使了她们在经济上更加独立和自立。
文化层面随着社会和经济变化,日本社会的文化也在变化。
在20世纪50年代,女性意识开始显现,女性不再满足于家务和育儿,而是开始追求自我实现。
随着文化娱乐的发展,电影、电视和音乐逐渐向女性开放,这使得女性在文化领域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升。
同时,女性也逐渐开始关注家庭责任和婚姻生活,她们注重婚姻平等和殊荣的取得,这或许是与男性相比,女性更为重视家庭生活的体现。
综上所述,二战后的日本,女性社会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并且逐渐地向更为平等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这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进步和演变,是历史的进程和时代的必然。
日本战后女性社会地位分析

日本战后女性社会地位分析
战后的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经历了巨大的转变,从以前的三从四德到现代化的平等主义,女性不再是传统的家庭主妇,而是成为了职业人士和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因此,对于日本
女性社会地位的分析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在战后初期的日本,女性仍然被视为是仅仅适合家庭生活的人,而男性则被视为是享
有更高的地位和地位更高的人。
尽管日本已经结束了二战,但传统的社会价值观仍然存在。
这给女性带来了许多不公正和不平等的待遇。
女性的地位受到诸多制约,无法参与政治、
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甚至有时无法进行教育。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日本社会逐渐地朝着更加平等和开放的方向发展。
女
性的社会地位开始上升。
1990年代以来,日本的女性群体的参与率开始上升,努力争取平等权利的运动也逐渐地发展。
女性逐渐地被认可为与男性同等的个体和社会成员,最终取
得了自己应有的社会地位。
现今日本的女性社会地位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日本的女性现在已经不再相信婚姻
是必然的,更多的女性出现在公共事务领域中,出现了更多的女性也成为了职业人士。
有
许多妇女组织和性别平等倡导团体在努力争取以平等的角度来解决妇女的问题,进一步提
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总的来说,随着社会发展,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不仅彰显了平等主义的理念,更体现
了女性对社会发展做出的各种贡献。
今天的日本女性已经以一种不同于以前的方式成为了
社会重要成员,她们享有像男性一样的自由和平等。
女性的社会地位的提高也影响了整个
日本社会的各个领域,进一步推动日本变得更加平等、开放和富有创造力。
古代日本的女性地位与社会角色研究

古代日本的女性地位与社会角色研究古代日本的女性地位和社会角色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历史上,日本的女性一直扮演着重要而复杂的角色,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的地位和角色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本文将从不同的历史时期探讨古代日本的女性地位和社会角色,并分析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
在古代日本的男性中心社会中,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
在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710年-1185年)的日本,女性多数受到约束,被视为家庭和家族的一部分,主要扮演着传宗接代的角色。
婚姻对女性来说是一种合作关系,婚后女性多数居于丈夫和婆婆的压制之下。
她们往往在家庭中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依从于男性的意愿。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古代日本也涌现了一些杰出的女性。
她们通过各种方式脱颖而出,积极参与政治和文化领域,提升了自身地位。
在平安时代,有许多贵族女性成为了文学作品的主角,她们凭借自己的才华成为了文化的中心。
同时,一些女性也成为了皇室的妃子或皇后,通过婚姻加入了权力中心。
这些女性的存在为后来的女性争取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并为日本历史上的女性权益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在14世纪末的室町时代(1336年-1573年)取得了更多的自主权。
女性的教育逐渐得到重视,一些女性 also became influential patrons of the arts, promoting the creation of literatur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Some women even formed literary circles and wrote their own poetry or essays.这些女性的社交地位逐渐提高,她们开始获得更多的独立性,并且对日本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在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的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又有所下降。
特别是妇女的地位更加受到限制,她们的活动范围受到严格控制,主要局限在家庭生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女性社会地位问题
人文学院 08传播2班 2008061236 2010年6月5日,日本首相菅直人任命野田佳彦担任新内阁财务大臣。
这只是众多关于日本女性新闻中的一则。
有很多人诧异于今日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竟然提到到这么高的水平了。
日本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在二战以后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但是在日本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还远远没有实现。
问题表现为几个方面,为日本女性受教育程度,就业现状,家庭现状等等。
日本女性的受教育程度虽然在二战之后有了提高,但是日本女性所接受的精英教育,指的是名牌大学(如东京大学)之类的精英院校的教育尤其少。
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的女生总数占总学生人数的7%和8&,这个比例是相当相当低的。
由于精英教育的甚少接受直接导致日本女性的工作层次相对男性来说较低。
据调查, 2008 年, 25~ 54岁日本女性的就业率仅为67%, 比瑞典和挪
威等国低15%。
与同年龄的日本男性就业率( 93% )相比也差距明显。
日本妇女就业相对困难, 特别是女大学生和有未成年子女的妇女最
不受欢迎, 原因是前者很快就会结婚, 而后者需要照顾孩子。
很多日本企业还经常以结婚和生育子女为由解雇妇女, 迫使她们离开工作
岗位。
还有,虽然60年代以后,日本女性开始不止维系家庭的责任,而是走向社会岗位,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
但是依旧妇女还是应该负责家里大小事务的,丈夫去上班,依旧要恭敬地将丈夫送至门口,回
家也要先准备好饭菜。
说的好听一些这是传统的妇女做法,但另一面也就反应了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并不是男女平等的。
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并不是一两天形成的,而是千年的历史积淀
下来的,有着深刻的历史形成原因。
自日本传统家族制度形成起, 妇女便被置于家庭和社会的最底层。
日本家族制度本身决定了妇女一生“三界无家”的命运。
所谓“三界无家”, 即女人降生人世后, 由父母抚养, 其家是父母的; 长大成人出嫁后, 其家是丈夫的; 丈夫死后, 家是儿子的。
所以在家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是她们一生必须遵守的准则, 女人一生的宗旨只有两个字: 服从。
明治维新后, 启蒙思想家们批判儒家女子道德, 把一夫一妻制之下与男子具有同等
权利、在教育子女方面颇有见识的西欧的女性作为理想的母亲的形象, 提出造就在人格上与丈夫平等、具备足够的教育子女的教养与知识的母亲是社会的重要任务。
二战结束后,女性的地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再加上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迫使日本人开始重新审视女性在这个社会中的地位。
在劳动力资源缺少的情况下,动用女性的劳动力资源是很重要的一条解决路径。
在经济上女性获得了一些独立自主权,相对的政治方面的权利等等都有相应的完善。
在此过程中女性获得了参政权,并且得到了法律方面的保障。
但是尽管是这样,历史毕竟不是电脑。
不能将过往的观念等等吸取而加上新的观念和思想。
历史是继承的,是对过去的不断纠正和改善。
从过去一直延承下来的观点一直束缚着日本人,即使在现代的相对民主的社会,日本的女性也不是完完全全的拥有和男人一样的地位。
日本女性的的社会地位低的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的。
其中包括现代日本人的思想看法,国家的法律体制两个大点。
分别从感性和理性层面共同组成了日本女性社会地位普遍低下的社会问题。
首先是日本人的思想问题。
如上文所说,日本产生这个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封建专制时期留下的余毒。
在日本人的脑海中就根深蒂固地有着男尊女卑的思想,认为女子就是应该持家而不应该在外工作。
而现代日本在教育方面虽然有了改善,但是由于女子接受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有限,甚少有能接受本国和外国先进精英教育的人。
所以她们的思想其实还是传统的,在有了一些改善之举,比如说外出工作等等,但是至于做饭,倒垃圾,送丈夫出门等等。
她们并不认为这是不平等的表现,而觉得是正常的举动。
也没有女性因为要给丈夫做饭而感到自己的平等权利受到损害的。
受这种自然的“大男子主义”思想支配,女性根本没有意识去反抗。
这种情况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有所改变。
而男子在婚姻家庭生活方面还是占在主动和支配地位。
这些事思想方面的。
第二是日本的法律。
二战之前日本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维系在日本式儒教型的贤妻良母式的女性观众,所以法律也相对的对女性束缚比较多。
二战以后,1946 年日本制定了新的和平宪法,1947 年又制定了新的民法,日本的各项法律和法规都在性别平等的大前提下得到修正,增加了具体保护女性合法权益的规定,日本女性的法律地位从此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妇女由战前的“无权”状态变成战后与男子“平权”的状态,家长的权威削弱了,女性的法律地位提高了。
在女
性的社会保障方面,日本政府1985 年日本政府参加了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1991 年又重新修订了1987 年制定的2000 年男女平等的“新国内行动规划”。
为了将妇女政策与政策落实统一起来,日本于1994 年将1975年设立的“妇女政策规划促进本部”改名为“男女共同参与促进本部”,并在总理府设立了男女共同参与办公室。
这些都是日本为了保障女性权益而做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一直压抑着的日本女性。
日本女性的劳动参加率等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92 年、1997 年厚生省就结婚和生养孩子问题对已婚妻子进行了第10 次、第11 次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1992 年赞成结婚后为了家庭牺牲一半自己的个性和生活方式的人占47.6%,5 年后下降为34.7%(胡澎, 2002:321)。
1975 年日本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是35.3%, 1997 年则上升为50.4%。
1997 年日本连续就业女性达到60%,就业女性中已婚的占66.5%。
上述变化表明,婚后辞职回家已不是许多日本女性的选择,连续就业和婚后再就业的女性不断增加。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还有很大一部分日本女性的选择仍然是传统的选择,这表明,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法律法规还要在可能的范围里更好的完善。
针对以上说的种种原因,日本在解决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问题时有一些主要的方法。
抓问题要抓根本,在思想和制度的交汇点其实是教育体制。
历史是不能改变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那么能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注入一种新的思想,慢慢地去影响,渗透,改变历史留给我们非正面
的影响。
能做到的就只有教育。
要拓宽日本女性接受国内或国外精英教育的机会和渠道,让她们能更好地感受所谓的男女平等应该是怎样的。
一代一代,通过教育,使更多女性有更多机会从事社会工作,从而改变她们的思想。
进而用她们的行动去改变这个社会对女性的一些偏执型的想法。
另外要传媒的能力和社会责任要提高,在很多方面,潜移默化地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将有助于整个社会“平等”的实现。
当然,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日本政府的进一步推动。
毋庸置疑,日本政府现今在日本女性的保障工作的方面做的已经非常出色了,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参加了联合国的公约。
要想解决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问题,政府还是得继续着力执行这些政策,并且让这些政策更细分化。
在很多很多小的方面,纠正人们某些行为,然后为女性更多地参与社会工作,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制造更多的机会。
综上所述,日本在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的道路上已经迈开了步子,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要说真正达到“男女平等”还真是言之过早。
唯有真正实现了社会的男女平等,民主开明的社会才最终形成,这还要整个国家人民的不懈努力才能做到。
参考资料:
1、东方的玫瑰_日本女性之我观(中国水运2007年4月)
2、日本女性史研究的现状_历史与未来
3、日本女性社会保障的运行机制及对中国的启示
4、浅析日本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演变(大众商务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