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答辩可能回答的问题
毕业答辩问什么问题

毕业答辩问什么问题
在毕业答辩中,老师和评委可能会问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毕业答辩问题:
1. 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
- 你使用了哪些研究方法?为什么选择这些方法?
- 你是如何搜集数据的?数据的可靠性如何保证?
- 你对你所使用的数据有何分析和解释?
- 你是否进行了统计分析?你是使用哪些统计方法?结果如何?
2. 研究目的和重要性:
- 你的研究目的是什么?
- 你的研究结果对相关领域有何重要意义?
- 你的研究结果是否与已有研究相符合?如果不符合,有何解释?
3. 问题和假设:
- 你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是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
解释?
- 你提出的假设是什么?是否得到了验证?
4. 结果和讨论:
- 你的研究结果和假设之间的关系如何?
- 你在结果中发现了哪些重要发现和趋势?
- 结果的可靠性如何?是否存在偏差或误差?
- 你是否对结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你的讨论是否详尽且有逻辑?
5. 学术贡献和实践意义:
- 你的研究对当前学术界有何贡献?
- 你的研究对实际问题有何启示和应用价值?
- 有哪些可能的未来研究方向和改进空间?
6. 研究限制和不足:
- 你的研究存在哪些限制和不足?它们对结果有何影响?
- 你是否有任何改进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7. 研究过程和反思:
- 你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
- 你对自己在研究中的表现、方法和结果有何反思和总结?
以上问题仅供参考,具体问题要根据你的研究内容和论文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准备答辩时,你应对自己的研究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并对可能的问题进行准备和思考。
万能答辩问题及回答范文(精选6篇)

万能答辩问题及回答范文(精选6篇)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
为了搞好毕业论文答辩,在召开答辩会之前,校方、答辩委员会、答辩者(写毕业论文的作者)三者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万能答辩问题及回答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万能答辩问题及回答1 毕业生。
先来看看常见的论文答辩问题和答案吧!请作为参考,事先做好准备。
1.导师问:你的论文是模仿的。
答:老师,你好,我的这篇论文在写之前确实参考了很多网络文献资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修改整理,决不是所有的模仿。
例如,这篇论文的论点*****是我根据***得出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请结合论文的例子说明是最有效的答辩。
2、导师问论文中的专业问题。
a:根据自己的论文写的,用自己的话复述,除了论文以外,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写,如果真的不知道的话,就告诉老师听说有先后,术业有专业,我对此不太了解。
感谢老师指出我的不足,回去后加强学习。
3、导师问论文以外的题目。
答:微笑,尽量回答,不要沉默。
4、请告诉我你的论文是怎么写的/你的论文是怎么构想的?答:领导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想知道你的论文是否是本人自己写的,是否模仿,是否是代笔。
在这种情况下,请根据自己的实际写作情况说明论文的写作过程。
例如,我在某个科目实习的时候看到了某个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好写了毕业论文,所以根据我在**科目实习的经验和实习的时候老师的指导确定了这个论文的主题。
同时,我也和很多老师商量,搜索了很多资料。
例如,这篇论文的一个论点是****的论点。
万能答辩问题及回答2 (一)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
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
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
毕业答辩问题及回答【通用6篇】

毕业答辩问题及回答【通用6篇】毕业答辩问题及回答篇一1、你的毕业论文采用了哪些与本专业相关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学术论文的方式,主要通过阅读书籍、报纸和网站查找大量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综合整理、系统分析,并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手段,就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借鉴国内外先进模式和经验,对平度市旅游业发展进行深入探索和分析,提炼其成功经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改进建议和推广方法。
2.论文中的核心概念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
旅游产业已成为平度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发展速度惊人,收益率高。
但是在平度市旅游产业飞速发展的背后,我们需要看到在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不足和限制因素。
研究平度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能帮助我们认清平度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发展对策,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平度市的综合优势,更好的发展旅游产业。
3.论文中的核心概念在你的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分析现状,提出问题并相应解决。
4、从反面的角度去思考:如果不按照你说的那样去做,结果又会怎样?阻碍旅游产业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而放缓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
5、论文的理论基础与主体框架存在何种关联?最主要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为论文的主体框架提供理论依据。
框架直接反应理论的理论概念。
主要理论基础:现代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区域旅游规划原理、第三产业经济学。
6.定性研究与访谈、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调查与实证研究有什么区别?质性研究方法的基本问题,包括什么是质性数据,质性方法与量化方法的联系与区别,质性方法对研究现实问题和理论建构的作用与意义。
7、经过你的研究,你认为结果会是怎样?有何正面或负面效果?首先,我必须正面解读我论文的性质。
作为一个学士论文,我确实用心完成了学习任务,但是论文的框架和引言一旦投入实际使用,还是简单不成熟。
该成果可能成为理论上的成功,也可能成为实际应用中的短板,但也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微薄的补充。
正向:通过社会调查和资料查阅,分析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答辩中常见的问题及回答技巧

毕业论文答辩中常见的问题及回答技巧一、引言在毕业论文答辩中,学生会面临各种问题与质疑,这些问题往往涉及到论文的理论基础、实证研究方法、数据分析以及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等等。
本文将针对毕业论文答辩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详细介绍,并给出合理回答的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答辩。
二、问题一:为什么选择这个研究主题?回答技巧:1. 引言自己对该主题的兴趣和研究动机。
2. 解释该主题研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3. 阐述该主题与已有研究的联系和延伸。
三、问题二:你的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是什么?回答技巧:1. 简明扼要地概括研究目标和问题。
2. 解释研究目标的探索性、描述性或解释性。
3. 澄清研究问题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
四、问题三:你的研究方法是什么?为何选择这个方法?回答技巧:1. 介绍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2. 解释为何选择该方法来回答研究问题。
3. 强调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五、问题四:你的样本与数据收集过程是如何的?回答技巧:1. 解释如何选择样本,包括样本的大小和选取原则。
2. 详细描述数据收集过程,包括调查问卷、访谈或实地观察等。
3. 强调样本和数据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六、问题五:你的数据分析方法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方法?回答技巧:1. 介绍使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例如统计分析、质性分析等。
2. 解释为何选择该方法来回答研究问题。
3. 强调该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七、问题六:你的研究结果和发现是什么?回答技巧:1. 简明扼要地概括研究结果和发现。
2. 使用图表、统计数据等方式直观地展示研究结果。
3. 解释研究结果的实证性和可解释性。
八、问题七:你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研究的关系如何?回答技巧:1. 比较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研究的差异或一致性。
2. 分析研究结果对该领域理论或实践的贡献。
3. 提出研究结果的进一步研究方向或改进建议。
九、问题八:你的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是什么?回答技巧:1. 自我评价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毕业设计答辩问题

毕业设计答辩问题
一些可能被问到的毕业设计答辩问题包括:
1. 你的毕业设计是什么?请简要介绍你的设计内容和目标。
2. 你选择这个毕业设计题目的原因是什么?
3. 你是如何进行设计和开发的?请描述你的设计过程和开发流程。
4. 你在设计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你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5. 你的设计有哪些创新点和特色?
6. 请描述一下你的设计的实际应用场景和可能的价值。
7. 你的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有没有什么不足之处?
8. 你是否对你的设计进行了实验或测试?请分享一些实验结果和分析。
9. 你在设计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技术或工具?你对这些技术和工具有什么理解和掌握?
10. 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
11. 你觉得自己在设计中最出色的地方是什么?
12. 如果有机会再次进行这个设计,你会做哪些改进?
13. 你觉得你的设计对相关领域有哪些影响和推动作用?
14. 你将来是否有继续深入研究和开发你的设计的计划?
15. 你有没有遇到和导师、同学或其他人合作的情况?你觉得合作对你的设计有何影响?
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问题,并不是固定的答辩问题列表,具体问题可能会根据毕业设计的具体内容和相关老师的关注点而有
所不同。
重要的是在准备答辩之前对自己的毕业设计内容和过程有着清晰的理解,并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回答。
毕业论文答辩稿(包含可能会提的问题及答案)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毕业答辩:老师好我叫罗,是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长江科培)学习中心工商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目前从事***工作。
今天,我要向各位老师汇报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W汽车公司新能源汽车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本文主要通过对W汽车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营销策略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当前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提升W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首先,本文的研究背景是随着中国政府在2022年底取消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挑战和机遇。
传统汽车产业由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而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替代方案,不仅应对了这些环境挑战,也引领了汽车产业的创新潮流。
因此,本文选择W汽车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其在新的市场环境中的定位和竞争策略。
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
通过审阅国内外有关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学术文献,本文获得了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论支持。
通过对W汽车公司的市场推广活动进行分析,结合PEST分析、SWOT分析和4P营销理论,深入探讨了W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本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随着2022年中国政府宣布取消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着转型的挑战和机遇。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替代方案,不仅应对了环境挑战,也引领了汽车产业的创新潮流。
本文对W汽车品牌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分析,结合PEST和SWOT分析,探讨其在新的市场环境中的定位和竞争策略。
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本章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包括PEST分析模型、SWOT分析法和4P营销理论。
通过对这些理论的介绍,为后续的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
第三章W汽车公司产品营销现状及环境分析本章详细分析了W汽车公司的企业概况和营销现状。
W汽车公司通过创新车型和品牌定位,在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毕业答辩问什么

毕业答辩问什么
毕业答辩是大学生毕业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展示自己学习成果和能力的机会。
在毕业答辩中,老师和评委会会提出一系列问题来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毕业答辩问题。
1. 研究背景和动机:你的研究背景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研究课题?
2. 研究目标和重要性:你的研究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这个研究对学术界和实际应用有重要意义?
3. 研究方法和过程:你的研究采用了哪些方法和过程?这些方法和过程有什么特点和优势?
4. 研究结果和发现:研究的结果和发现是什么?与你最初的研究目标相比,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5.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你的研究中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如果有机会继续研究,你会如何改进?
6. 创新点和贡献:你的研究有哪些创新点和贡献?与已有的研究相比,有何特色和优势?
7. 研究限制和局限性:你的研究有哪些限制和局限性?如何控制和克服这些限制?
8. 理论和实践结合:你的研究结果能否应用于实践?对相关行业和领域有什么指导意义?
9. 对未来的展望:你对该研究的未来发展和研究方向有何建议和展望?
10. 个人收获和成长:通过这次研究,你在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等方面有何收获和成长?
以上问题只是一部分可能被提出的问题,具体问题还会根据研究课题和学生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在答辩前,学生应对研究课题进行深入了解,做好准备,通过清晰、简明地回答问题来展示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从而取得答辩的成功。
毕业论文答辩常见问题及回答大全

毕业论文答辩常见问题及回答大全毕业论文答辩常见问题及回答1、你的论文创新点是什么答辩点:对应论文的创新点。
回答参考1①论文数据新颖。
我的论文是__问卷或者__实验得到的数据,且根据论文《标题__》来设置,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得到的数据新颖,并且使论文更有说服力。
②研究方法创新。
经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目前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多以__X 研究或者__方法为基础,本文更加注重__方面的探究,礼用__研究方法,希望为__的实践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
③新形势下的新方案。
随着__的不断发展,也暴露了一系列新问题,如__X 需要继续解决,我的研究弥补了这些问题。
回答参考2围绕理论创新和现实创新两种①理论创新。
我阅读了很多文献和资料,发现__课题从未有人研究过,或者之前的研究跟当下的环境已经不太匹配,或者是你们研究的视角不同,区别于之前的论文,区别在于__X。
②现实创新。
论文研究对某公司的价值,对行业的价值,对其他企业的参考价值等。
2、你为什么选择这个选题答辩点:老师想了解你对论题清楚多少,是否有足够的背景阅读和充足准备。
回答参考:结合个人的兴趣,专业课,文献背景,以及创新点和实际影响几个方面陈述。
3、这篇论文的实际意义注重实践教学的高校,这个问题被提到的可能性比较大。
回答参考:本文以__为研究对象,从__角度出发,反应了__现状。
通过__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__结论,研究对于__问题或者行业有借鉴意义。
4、完成这篇论文有什么收获回答参考:在写作过程中,我逐渐了解了__现象的本质,对本专业的课程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写论文本身锻炼了我的思维和研究能力。
5、论文框架和结构是怎么安排的答辩点:这个针对论文结构模糊不清的,或者自己论文不熟悉的,需要再看下研究框架部分。
回答参考:本文按照总分总结构,开头讲了__社会背景,提出了__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__,__,__种对策,最后总结得出的结论。
6、哪篇文献对你的研究深有启发答辩点:对学术研究态度严谨的高校,肯定很抓引用文献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P所谓组合元素NAP值(规格化面金属量)综合评序方法,是根据异常的元素组合特征,选择与矿种密切共生的指示元素的组合NAP值对异常进行评序。
这样可弥补单元素NAP值评序方法的某些不足,用于闽北某地分散流异常评序,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1.组合元素NAP值选定与某一矿种密切伴生的指示元素,分别计算出异常中各指示元素的NAP值,然后进行累加(或累乘),得到一个组合元素的NAP值,记作NAP’。
由于一些典型指示元素在矿床不同埋深条件下能普遍存在,在次生条件下,发生贫化或富集,并协调地融汇在具有特定地质、地球化学意义的区域性分带总量中。
因此,用这些指示元素的NAP值综合指标对异常进行评序,能充分发挥每个指示元素的指示意义,并能较客观地反映多元素组合异常的规模,以克服单元素NAP值对异常评序的某些不足。
2.计算方法首先确定与某一矿种密切相关的指示元素,以公式NAP值=s*x/T(s为异常面积,x为异常含量平均值,T 为的背景值)计算异常中每个指示元素的NAP值,将每个异常中各指示元素的NAP值进行组合一累加或累乘得出其组合值NAP‘值,以此值大小对异常进行综合评序。
花岗岩以岩浆源区性质区分的I(infracrustal或igneous)、S(supracrustal或sedimentary)型花岗岩分类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加上目前经常讨论的A(alkaline,anorogenic 和anhydrous)型和较为少见的M(mantlederived)型,MISA(即M、I、S和A 型)是目前最常用的花岗岩成因分类方案(吴福元等,2007)超动超动式侵入接触(bevelingintrusivecontact)又称斜切式侵入接触。
指在不同时代的深成岩体之间,或在同时代的不同深成岩体之间,所呈现出的急变式接触关系。
它是晚形成的深成岩体在早形成的深成岩体完全固结冷却之后侵入的,一般能顺利地确定两个深成岩体的先后顺序。
超动型侵入接触关系的主要标志晚形成的深成岩体特点(1)具细粒边和冷凝边;(2)有岩枝穿入早期岩体;(3)有早期深成岩体的捕掳体、捕掳晶等,有时发育有“火成角砾岩带”;(4)边缘具流动构造、变形构造,如叶理、线理等常平行于接触面。
早形成的深成岩体特点(1)出现烘烤边、蚀变带或热变质现象;(2)被晚期深成岩体切割,完整性遭到破坏,出露残缺不全;(3)所含矿脉、脉岩、断层等到接触面突然中断,不通过晚期深成岩体,而接触面上又无其他断层标志。
与其对应的侵入接触关系有脉动型侵入接触和涌动型侵入接触两种。
脉动脉动型侵入接触(pulsatingintrusivecontact)又称突变型侵入接触。
脉动侵入是来自深部的岩浆的间歇性岩体贯入。
在先形成的侵入体已基本固结但仍然很灼热的条件下,与后侵入的岩体所侵入而形成的接触关系,称脉动型侵入接触。
接触面两侧表现为成分上和结构上的突变,通常在1~2毫米的范围内可以看到两者之间有一条清楚的接触界线,甚至在一块标本或一个薄片上即可看出。
但其接触变质现象并不很明显,且很难确定它们的先后顺序。
编辑本段脉动型侵入接触的主要标志(1)沿接触带断续发育伟晶岩囊包体,或由粗大的长石、石英组成不连续的似伟晶岩带,一般数十厘米不等,长石、石英晶体的生长方向指向晚期侵入体;(2)由于核部岩浆侵蚀或顶蚀早期外壳已固结的岩石,因而在接触带形成“火成角砾岩带”,实际上是晚期侵入体中有早期侵入体的捕掳体,由于两者温、压条件基本相似,早期侵入体虽已初步固结,但由于刚刚凝固,被晚期岩浆的上涌而冲碎,形成不宽的类似“角砾岩”的带状分带。
其中所谓“角砾”是早期侵入体的碎块,而胶结物则是晚期侵入体的成分;(3)核部岩浆上侵可穿过外部固结壳后直接侵入围岩而形成穿切关系,可见清楚的侵入接触关系;(4)有时可在晚期侵入体一侧见到有非常窄的冷凝边。
脉动型侵入接触关系,是在两个侵入体形成时差比较接近,温压条件类似,先形成的侵入体已基本固结,但仍很灼热的条件下所形成的侵入接触关系。
与其相对应的是涌动型侵入接触关系。
涌动涌动式侵入接触涌动式侵入接触(surgeintrusivecontact)又称隐蔽式侵入接触。
涌动式侵入是在一个岩体内部,当有一些差异的组分之间出现差异性流动时,先贯入的侵入体虽已开始固结,但部分仍保持液态的情况下,被后贯入的侵入体所侵入。
这种接触关系称涌动式侵入接触。
涌动侵入所形成的接触界线不明显。
通常在1~2厘米的距离内岩石成分和结构发生快速变化而找不到很清楚的接触界面,有时在接触带形成宽度不等的混染带。
储量基础reservebase美国矿业局和美国地质调查所1980年《矿产资源和储量分类原则》中查明资源的一部分,指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实践对品位、质量、厚度、深度等物理、化学指标要求,并能以从中估算出储量的原地探明资源。
除包括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利用资源(储量)之外,还包括在一定计划范围内经济可用性具有潜力的资源(边际储量和部分次经济储量),如国家另行规定工业指标计算的在边际经济以上的查明资源。
[1]储量矿产储量(mineralreserves)的简称。
泛指矿产的蕴藏量。
其表示方式有矿石储量(简称矿石量)、金属储量(简称金属量)或有用组分储量、有用矿物储量等,多数以质量(吨、千克、克拉)计,少数以体积(立方米)计。
它不扣除未来开采和加工时的贫化与损失。
储量是矿产地质工作的一项主要成果,也是制定国民经济计划,进行矿山建设的重要依据。
中国1999年《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中的储量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即在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编制年度采掘计划的当时,经过对经济、开采、选冶、环境、法律、市场、社会和政府等诸因素的研究和相应修改,结果表明在当时是经济可采或已经开采的部分。
用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实际开采数量表述。
壳源(crustsource)指形成火成岩的岩浆来源于地壳,如地壳熔化形成的原生花岗质熔体。
它会在不同程度上与玄武岩的分离作用形成的花岗岩熔体混合而形成地壳混染岩浆[1]幔源(mantlesource)指形成火成岩的岩浆来源于上地幔。
如玄武岩岩浆大都来自上地幔。
脉岩[1]是常呈脉状或岩墙状产出的火成岩,所以被命名为脉岩。
脉岩一般深度不大,规模较小,其成分常和一定的深成岩相关,以浅色矿物为主要成分的有细晶岩和伟晶岩,以暗色矿物集中呈现的为煌斑岩。
结构主要为花岗斑岩和玢岩等。
伴随着频繁的构造与岩浆活动,脉岩广为发育,岩性有基性、酸性及碱性岩共28种,其中以花岗斑岩脉、花岗岩脉和石英脉为主。
脉岩走向与构造线方向相一致,以北东、北北东、北西向为主。
基性岩脉有辉绿岩和辉长玢岩等;中性岩脉有闪长岩、闪长玢岩、石英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辉石闪长岩等;中酸性岩脉有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玢岩及少量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斑岩、石英二长岩、石英二长斑岩等;酸性岩脉有花岗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细晶岩、流纹斑岩等;伟晶岩脉主要发育于沿海动热力变质带,多沿构造裂隙贯入,呈脉状、团块状;碱性岩脉有正长岩、正长斑岩等。
岩脉时代从印支期到燕山期,甚至喜山期均有。
脉体(veinmaterial)又称新成体(neosome)、浅色体(leucosome)、“脉状体”或“岩脉物质”。
指在混合岩化过程中,处于活动状态的新生成的长英质的组份,又称活动物质,通常是花岗质、长英质的伟晶岩脉、细晶岩脉或石英脉等,主要由浅色的长石和石英组成,可含有少量的暗色矿物。
脉体结构变化较大,可为细晶状、花岗状或伟晶状,有时可具有片麻状构造。
在混合岩化作用较弱时,常在原来变质岩的基体中呈树枝状、条带状、眼球状或交代斑晶出现,脉体与基体之间的界线比较明显。
随着混合岩化作用的增强,二者之间的界线可逐渐消失,脉体和基体以不同的数量和方式相混合,可形成各种不同形态的混合岩。
脉体的成因比较复杂,它可以是由外来物质的注入作用形成;也可以是原来变质岩中的长英质组分由于选择性熔融而相对集中的结果;还可以是外来物质与基体中的物质发生混合交代作用的产物。
实际上这三种情况都存在,但在不同类型的混合岩中往往以某一种成因为主。
钨矿石世界钨矿床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区。
我国钨矿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其他产钨国家中加拿大的钨储量为21.6万t,前苏联钨储量为15.9万t,朝鲜钨储量为11.4万t。
据美国矿业局统计&国外金属钨储量为82万t。
目前世界钨的年消费量大约为3900t左右。
世界上钨矿最大的消费国是美国,占世界总消费量的20%,而美国产量仅为消费量的40%,其余依靠进口。
目前已知的钨矿物约15种,其中有工业价值的矿物仅有两种,即:(1)白钨矿(钙钨矿)(Ca[WO4])学组成为CaO19.47%WO380.53%。
钨矿与钼钙矿Ca[MoO4]成有限的类质同象置换。
白钨矿成分中MoO3可达24%,称钼白钨矿Ca[(Mo,W)O4]。
(2)黑钨矿(钨锰铁矿)[(Fe,Mn)WO4]它又有钨锰矿(MnWO4)和钨铁矿(FeWO4)之分。
其化学组成是:钨锰矿MnO23.42%,WO3钨铁矿FeO23.65%。
黑钨矿中FeO介于 4.8%~18.9%之间,MoO介于 4.7%~18.7%之间,常含Mg,Ca,Nb,Ta,Sn,Zn等。
世界钨产量的75%来自黑钨矿矿石,25%来自白钨矿矿石。
此外,钨华(H2WO4)常见于次生氧化带中,但很少富集为矿石、可作为重要的找矿标志。
工业上对钨矿石的要求随矿床类型不同而异。
石英脉型黑钨矿矿石工业品位要求含WO30.12%~0.15%,边界品位为0.08%~0.1%。
硅卡岩型白钨矿矿石工业品位要求WO30.15%~0.20%,边界品位为0.08%~0.10%。
砂钨矿矿床工业品位要求含WO30.04%,边界品位WO3为0.02%。
钨矿石中主要有害杂质是锡、硫、砷、铜、钼、锑、铋、铅等。
这些杂质会影响金属钨的机械性能,增加其脆性。
但当钨矿石中Sn,Mo,Bi,AS等含量高时,可以在选矿中回收利用。
钨矿石一般需经选矿才能冶炼。
黑钨矿矿石大多用手选,矿物粒度小的用重力选矿法和磁力选矿法。
白钨矿矿石采用浮选法。
为除去钨矿石中的硫和砷,对钨精矿要进行焙烧。
边界品位:中文名称:边界品位英文名称:cut-offgrade定义:指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位,即圈定矿体时单个矿样中有用组分的最低品位。
应用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矿产资源学(二级学科)。
边界品位是矿产工业要求的一项内容,计算矿产储量的主要指标。
指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位,即圈定矿体时单位个矿样中有用组分的最低品位。
边界品位是根据矿床的规模,开采加工技术(可选性)条件,矿石品位、伴生元素含量等因素确定的。
它是圈定矿体的主要依据。
在国外,没有工业品位要求,边界品位是圈定矿体的唯一品位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