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doc

合集下载

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12doc

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12doc
B、切碎能否影响方糖的溶解。
1.在2个烧杯中分别倒入水温相同的100毫升水。
2.把2块大小相同的方糖取出一块切碎,另一块不切碎。
3.把切碎和不切碎的2份方糖同时放入2个烧杯中。
4.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C、加热能否影响方糖的溶解。
1.在2个烧杯中分别倒入100毫升冷水和100毫升热水。
2.把2快大小相同的方糖同时放入2个烧杯中。
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班级
四年级
学生人数
18
实验名称
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仪器器材
筷子、方糖、冷水、热水、烧杯、小刀

中分别倒入水温相同的100毫升水。
2.把2块大小相同的方糖同时放入2个烧杯中。
3.把其中一个烧杯中搅拌,另一杯不搅拌。
4.观察实验现象,记录。
教师批注
实验有序
实验成绩

3.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D、水量能否影响方糖的溶解
1.在2个烧杯中倒入不同水量的水。
2.把2块大小相同的方糖同时放入2个烧杯中。
3.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现象:A.搅拌的烧杯中方糖溶解的快。
B.切碎的烧杯中方糖溶解的快。
C.热水中的方糖溶解的快。
D.水量多的烧杯中方糖溶解的快。
实验结果
搅拌、切碎、加热能加快方糖的溶解速度;水量越多方糖溶解的越快。

四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doc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doc

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实验目的:气温是指在室外阴凉、通风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实验器材: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屮清晨、上午、屮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一支温度计。

实验步骤:1、用温度计测量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2、测量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选择同一地点);3、把测得的气温填入表格。

低;2、一天中的气温的变化是:(实验结论:观察到的现象:1、一天屮()的气温高;()的气温实验名称: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不同的液体溶解于水的方式也不同实验器材:试管、滴管、醋、酒精、食用油、水实验步骤:1、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10〜15毫升的水。

2、分别往试管中加入1〜2毫升醋、酒精和实用油,充分震荡后,静置一会儿。

3、观察、描述这三种物质在水屮的状态。

观察到的现象:液体Z间的溶解记录表实验结论:四年级上册演示分组时间年月日指导老师实验名称:溶解的快慢实验目的: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筷子1根、玻璃杯2个、热水和冷水、糖块3个、勺子1个、实验步骤:1、同时放入同样多的水中(25ml)2、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方糖溶解得快;3、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方糖溶解;4、将方糖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实验名称:如何加快物质的溶解实验目的: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拌等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烧杯、搅拌棒、水槽、冷水、热水、食盐、方糖、溶解快与慢记录表实验步骤:1、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约10克),分别放入两个装有30毫升水的杯子中,用搅拌棒搅拌其中的一杯水;2、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快一些;3、重复上而的实验,把其屮一杯的水换成约60°C的热水,不搅拌,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快一些;4、重复上面的实验,如果把水的温度再提高一些,食盐的的溶解能更快吗?5、把实验的结果填入“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中。

(完整word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word文档良心出品)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实验步骤: 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 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

(3)实验名称:测量降水量活动实验器材:雨量器实验步骤: 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

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6)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1、折叠过滤纸。

2、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34、分别倾倒食盐溶液、沙和水的混合物、面粉和水的混5、观察比较滤纸,记录观察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过滤后,食盐没有出现颗粒,沙留在滤纸上,面粉留在滤纸上。

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一:水的沸点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点变化。

实验材料:水、烧杯、温度计、火源。

实验过程:首先,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

然后,将温度计插入水中,确保温度计底部与水平面接触。

接下来,将烧杯放在火源上加热。

观察并记录温度计上的温度变化。

当水开始沸腾时,记录下水的沸点温度。

最后,关闭火源,等待水冷却。

实验结果:在我们的实验中,水的沸点温度为100摄氏度。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水在常压下的沸点温度为100摄氏度。

这是因为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水分子变为水蒸气分子释放到空气中。

实验二:空气的存在实验目的:验证空气的存在。

实验材料:玻璃瓶、蜡烛、火柴。

实验过程:首先,将玻璃瓶倒置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然后,点燃一支蜡烛,等待蜡烛燃烧产生火焰。

接下来,将火柴迅速放入玻璃瓶中,并立即将瓶口紧密地盖住。

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在我们的实验中,蜡烛的火焰逐渐熄灭。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玻璃瓶中的空气被火焰燃烧所需的氧气消耗殆尽,导致蜡烛的火焰熄灭。

这说明空气是由氧气和其他气体组成的,而氧气是维持火焰燃烧的必要条件。

实验三:光的传播实验目的: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实验材料:手电筒、白纸、半透明玻璃。

实验过程:首先,将白纸固定在平坦的桌面上。

然后,将手电筒打开,将其光线照射在白纸上。

接下来,将半透明玻璃放置在光线传播路径上。

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在我们的实验中,光线经过半透明玻璃后,改变了传播方向。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物体的阻挡和折射,从而改变传播方向。

这说明光是一种能够传播的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或介质中传播,而且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折射现象。

实验四:声音的传播实验目的:观察声音的传播路径。

实验材料:铃铛、细绳、木板。

实验过程:首先,将细绳系在铃铛上,并将其悬挂在空中。

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植物的土壤需求
实验日期:2022年9月1日
实验对象:小麦种子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条件。

实验器材:小麦种子、三种不同的土壤、水壶、浇水器
实验步骤:
1. 在三个盆中分别盛放三种不同的土壤。

2. 将15颗小麦种子均匀地分配到三个盆中。

3. 每天定时给三个盆中的小麦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4. 每周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记录株高、叶片数量和叶片颜色。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
1. 盆1中的小麦生长得最好。

其株高为10厘米,叶片数量为5片,叶片颜色鲜绿。

2. 盆2中的小麦株高为8厘米,叶片数量为3片,叶片颜色略
带黄色。

3. 盆3中的小麦生长情况较差,株高为6厘米,叶片数量为2片,叶片颜色较黄。

实验结论:
1. 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条件不同,不同的植物对土壤的要求也
不同。

2. 盆1中的土壤适合小麦生长,盆3中的土壤不适合小麦生长。

3. 土壤的质地、水分含量和养分含量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条件和影响植
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对我们日后的池塘养护和环境保护都有很大
帮助。

同时,本次实验也让我们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提高了我们的动手实验能力。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百度文库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百度文库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天平仪器来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学习如何使用标准单位“克”来表示物体的质量。

实验器材1.天平2.不同物体(例如:书本、橡皮擦、水杯等)3.克重砝码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调整天平上的指针使其指向零位。

2.选择一个物体(例如:书本),将其放在天平的左侧盘上。

3.使用克重砝码逐渐增加在天平的右侧盘上,直到天平恢复平衡,指针指向零位。

4.记录下天平右侧盘上所加入的砝码重量,该重量即为所测量的物体质量。

5.依次重复以上步骤,测量其他物体的质量。

实验结果物体质量(克)书本345橡皮擦10水杯120……实验分析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物体的质量是不同的。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克重砝码和天平来完成测量。

通过对比不同物体的质量,我们也可以了解到物体的重量与其体积、材料等因素有关。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天平仪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我们通过逐渐增加砝码的方法,使天平恢复平衡,并将所加入的砝码重量作为物体的质量。

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我们也加深了对物体质量差异的认识。

实验拓展你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测量,并记录下其质量。

比较相同类型的物体之间的质量差异,探索其原因。

你还可以自己设计其他实验来进一步研究物体的质量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自己的实验假设并进行验证。

以上是本次实验的报告单,希望对你理解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有所帮助!。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Array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Array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Array
: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Array
|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
姓名
班级
四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科目
科学
实验内容
雨、霜、雾的成因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烧杯、水、酒精灯、石棉网、冰块、铝制易拉罐、试管、温度计、盐、湿毛巾、温水、玻璃杯







1、加热水至沸腾。用玻璃杯罩在烧杯上。观察玻璃杯上有无水珠。
2、少量水与温度计、试管放入易拉罐加入冰与盐的混合物。(在易拉罐下放上一块湿毛巾。)
2、在距离一臂远的地方,用牙签轻敲桌子。
3、记录听到的声音效果。
4、分别用装有水、空气的袋子重复上面步骤。
5、打结的细棉线穿过纸杯,另一端捆着牙签,轻敲牙签,记录听到的声音效果。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空气是传播声音的物质。




签字
年 月 日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姓名
班级
四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签字
年 月 日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姓名
班级
四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科目
科学
实验内容
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烧杯、温度计、铁架台、热水







1、将手试触烧杯杯壁,估计杯中热水温度;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热水充分接触;3、保持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热水充分接触,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
班级
四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科目
科学
实验内容
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食品保鲜袋、尺子、小鼓、豆子、饮料瓶、细盐、音钹







1、一只手压住尺子的一端,另一只手弹拨尺子的另一端。
2、鼓面上放一些豆子,然后敲打鼓面。
3、往空瓶里放入些细盐,然后吹瓶口。
4、击打音钹,然后用手轻轻按住。




研究空气的成分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水槽、蜡烛、去底饮料瓶、火柴、玻璃片







1、把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放进有水的水槽中,点燃蜡烛。
2、再用无底的塑料瓶罩上,然后立即盖上盖拧紧,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3、蜡烛燃到自动熄灭,再打开盖,放进燃烧的火柴,观察燃烧的火柴进入饮料瓶后的现象。




空气中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有振动就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




签字
年 月 日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姓名
班级
四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科目
科学
实验内容
研究传播声音的物质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分别装沙子、水和空气的塑料袋、纸杯、细棉线、牙签实验过 Nhomakorabea程



1、将装有沙子的塑料袋放在桌上,一只耳朵贴在袋子上,捂住另一只耳朵,耳朵贴紧塑料袋。







1、用长短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套住空盒子。
2、弹拉紧的橡皮筋。
3、弹变短的橡皮筋。
4、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的快慢有关。




签字
年 月 日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姓名
班级
四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科目
科学
实验内容
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碘酒、滴管、土豆块、萝卜片、花生、白纸、火柴、瘦肉







1、倒150ML冷水在烧杯里。
2、加入少许茶叶末。
3、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
4、点燃酒精灯,给石棉网加热。
5、观察茶叶末的运动。
6、在装满烟雾的热气瓶口对口接一个冷气瓶。(热瓶在下,冷瓶在上)




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主要是靠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签字
年 月 日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姓名




空气占据空间,有一定的重量,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签字
年 月 日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姓名
班级
四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科目
科学
实验内容
热空气的性质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蜡烛、纸蛇、纸杯、木棍、玻璃杯、香、玻璃板、水槽、热水、冷水







1、在纸蛇下方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将两个一样大的玻璃瓶分别放在冷、热水槽中使之变热或变冷。




物体的震动引起了周围介质的波动,如空气,波动能像四周传播;耳朵内有鼓膜,这种波动能使鼓膜震动,鼓膜的震动通过神经传给大脑信号,人就能听到声音了。




签字
年 月 日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姓名
班级
四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科目
科学
实验内容
不同的声音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能发出声音的物体、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空盒子
科目
科学
实验内容
认识人的消化系统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人体消化系统模型







1、出示人体消化系统模型。
2、介绍人体消化系统各个器官的名称及作用。
3、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线路。




人体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签字
年 月 日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姓名
班级
四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科目
科学
实验内容
空气的性质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水槽、塑料袋、烧杯、饮料瓶、气球、木棒、缝衣针、注射器







1、用注射器抽气后射入水中,观察现象。
2、把两个气球充气后吊在小木棒上,使它们保持平衡。
3、用缝衣针扎破一个气球,观察木棒是不是还平衡。
4、把装满空气的塑料袋用手挤压。
3、观察易拉罐外部有白色的霜出现。
4、半杯不冒热气的温水。把一块冰放在杯口,观察现象(有雾产生)。




水蒸气升到高空中遇冷就凝聚成水珠落下来,就成了雨。空气中的水汽受地面或物体表面热量辐射的影响而凝华成白色的晶体,叫霜。水蒸气在空中遇冷凝结成极小的小水珠,这就是雾。




签字
年 月 日
学生实验报告单
4、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齐平,读出温度计此时的示数。




温度计能测水的温度。




签字
年 月 日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姓名
班级
四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科目
科学
实验内容
热在固体中的传播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酒精灯、蜡烛、试管夹、金属汤勺







1、每组准备两把汤匙,分别在汤匙柄前,中、末分别滴上蜡,等蜡凝固。2、点燃酒精灯。
学校:
姓名
班级
四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科目
科学
实验内容
水的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大小不同的碟子、水、湿布







1、在碟子里倒入少许的水,然后放在太阳光下晒。
2、用湿布擦洗黑板。




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的大小、空气的流动及温度有关。




签字
年 月 日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姓名
3、在一把汤匙的前端加热,观察蜡的熔化情形。
4、在一把汤匙的中端加热,观察蜡的熔化情形。
5、熄灭酒精灯。




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




签字
年 月 日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姓名
班级
四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科目
科学
实验内容
热在液体和空气中的传播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烧杯、茶叶末、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
班级
四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科目
科学
实验内容
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铜球、铁圈、酒精灯







1、将铜球从铁圈中通过。(不用加热。)
2、给铜球加热。3、加热后,将铜球放入铁圈看能否通过。
4、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