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流程

合集下载

突发事件医疗卫生应急信息报告流程

突发事件医疗卫生应急信息报告流程

突发事件医疗卫生应急信息报告基本流程
(征求意见)
1、现场初始信息报送流程图:
2、医疗救治信息报送流程图:
事故救援现场医务人员(120急救人员)完成事故现场应急救治后
及时将事故性质、伤亡数量等信息 报医院应急办主任 报区卫计局应急办
汇总核实
报区政府 应急办
报分管局长(视伤情到达现场调度救援) 报局长(视伤情到达现场调度) 接收诊治伤患的医院门急诊医务人员 将接收伤亡人员数量及程度初判等信息
报医院应急办主任 现场核实
现场调度 汇总核实
报分管局长(2人重伤或死亡,10人以上群体伤情事件) 报区卫计局应急办
1小时内将伤员检查救治信息
若发生伤情变化再报区卫计局应急办 汇总核实
报区政府应急办
报区政府
应急办 报局长(5人重伤或3人死亡,20人以上群体伤情事件)。

贵阳市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

贵阳市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

贵阳市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原创版4篇】目录(篇1)I.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概述II.贵阳市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的具体内容III.贵阳市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的执行情况IV.贵阳市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的优缺点正文(篇1)贵阳市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是指贵阳市政府制定的一项制度,用于规范突发事件信息的报送和处理。

该制度旨在确保贵阳市政府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的信息,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I.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概述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是指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相关信息,以便政府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的制度。

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II.贵阳市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的具体内容贵阳市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报送流程: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应立即报告给市政府,市政府应及时掌握信息,协调各部门处理事件。

2.信息内容:包括事件的描述、地点、时间、原因和影响等信息。

3.报告方式: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进行报告。

4.审核程序:市政府会审核报送的信息,并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5.处理流程:市政府会根据事件性质和影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III.贵阳市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的执行情况贵阳市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的执行情况较为良好。

市政府建立了完善的应急机制,加强了对突发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了突发事件的信息。

同时,市政府也加强了对信息报送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了信息报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IV.贵阳市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的优缺点贵阳市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的优点在于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应急机制,加强了对突发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了突发事件的信息。

此外,市政府也加强了对信息报送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了信息报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但是,该制度的缺点在于其可能存在瞒报、漏报等情况。

一些社会组织和个人可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故意隐瞒或谎报突发事件的信息,从而影响政府的应对措施。

2024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

2024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

2024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
是一个针对突发事件的信息报送的规定和机制。

该制度旨在保障全社会对突发事件的及时、准确、透明的了解和处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和水平,保障公众安全和社会稳定。

下面是2024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的主要内容:
1. 报送主体: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根据所属领域和职责范围负责报送相关突发事件信息。

2. 报送内容:包括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应对措施、伤亡情况等相关信息,以及后续处理和救援情况等。

3. 报送方式: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短信等多种方式进行报送。

同时,可以利用现有的通讯网络和平台进行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4. 报送时限:对于重大突发事件,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发生事件后的一定时间内报送相关信息,具体时限根据事件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而定。

5. 报送责任:各级政府部门要明确突发事件信息的报送责任和义务,并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6. 信息发布:政府部门在收到突发事件信息后,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核实和处理,并根据需要发布相关信息,向社会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通过建立和落实2024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可以有效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和效果,及时掌握和处理突发事件,保障公众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该制度在突发事件的预警、救援、善后等各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24年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本(4篇)

2024年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本(4篇)

2024年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范本第一条____信息报送工作是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重要环节。

为规范____信息报送工作,根据《____应对法》的精神和县政府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需要报送的____信息种类。

(一)自然灾害。

包括水旱灾害,暴雨、冰雹、龙卷风、大风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二)事故灾难。

包括航运、铁路、公路、水运等重大交通运输事故;工矿企业、建设工程、公共场所发生的各类重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供水、供电、供油和供气等城市生命线事故以及通讯、信息网络、特种设备等安全事故;核与辐射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

(三)公共卫生事件。

包括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重大动植物疫情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四)社会安全事件。

包括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刑事案件、涉____突发公共事件、____事件、经济安全事件以及规模较大的____等。

第三条____信息报送的主要内容。

(一)可能发生、即将发生、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时间、地点、单位和涉及的相关人员。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四)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已采取的初步处置措施、下一步将采取的处置措施、事故控制情况及未来走势预测。

(五)____信息报送单位、签发人、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第四条____应急信息报送程序、时间和方式。

突发公共事件详细分类及分级标准按照《永福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执行,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一般的突发公共事件,各乡镇政府应于事件发生后____小时内将事件简要经过、处置结果书面上报县政府应急办(政府值班室)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

较大的突发公共事件,各乡镇政府应于事件发生后____小时内将事件有关情况书面上报县政府应急办(政府值班室),并随时书面续报最新处置情况。

县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制度

县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制度

县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制度为了规范应急值班秩序,及时有效受理各类突发事件,为处理突发事件提供有效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一、应急信息报送的类型(一)自然灾害。

包括水旱灾害,暴雨、冰雹、龙卷风、大风和台风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二)事故灾难。

包括公路、水运等重大交通运输事故,工矿企业、建设工程、公共场所发生的各类重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供水、供电、供油和供气等城市生命线事故以及通讯、信息网络、特种设备等安全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三)公共卫生事件。

包括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重大动植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四)社会安全事件。

包括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刑事案件、涉外突发公共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以及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等。

二、应急信息报送的主要内容(一)可能发生、即将发生、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时间、地点、单位和涉及的相关人员;(二)突发公共事件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四)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已采取的初步处置措施、下一步将采取的处置措施、事故控制情况及未来走势预测;(五)应急信息报送单位、签发人、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三、应急信息报送的程序、时间和方式(一)一般或较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县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乡(镇)、街道应于事件发生后及时将事件简要经过、处置结果书面上报县应急管理局(值班室)。

(二)严重突发公共事件,县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乡(镇)、街道应在事件发生第一时间将事件有关情况口头通报县应急局(值班室),随后书面上报县应急局,并随时书面续报最新处置情况。

(三)特别严重突发公共事件,县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乡(镇)、街道应在事件发生后立即将事件有关情况报告县应急局(值班室),并随时书面续报最新处置情况。

2023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

2023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

2023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
根据2023年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以下是相关要点:
1. 报送单位:各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相关单位。

2. 报送内容: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受伤人数、死亡人数等重要信息,以及救援、处置、善后等相关情况。

3. 报送渠道:建立信息报送平台,通过网络、邮件、手机短信等途径,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送。

4. 报送时限:对于事故、灾害类突发事件,要求在事件发生后的一小时内将基本情况报送上级部门;对于严重事故、灾害类突发事件,要求在发生后的30分钟内通过电话进行报送,并在一小时内书面报告。

5. 报送责任:各单位要建立健全责任制,明确报送责任人,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报送及时准确。

6. 报送数据保护:相关部门要加强数据保护,保护报送单位的信息安全,同时要合法使用报送的信息,确保信息的机密性。

7. 报送后续工作:上级部门根据报送的突发事件信息,及时组织协调救援、处置等工作,同时进行督促、指导和信息发布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报送制度可能会因地区、行业和突发事件类型而有所差异,以上仅为一般情况下的报送要点。

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去了解相关部门的具体要求。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办法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办法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是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重要环节。

为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根据铁路总公司、广铁集团相关规定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分部向项目分部值班室(应急办)报送突发事件信息,项目分部向建设单位报送重大突发事件信息,以及项目分部值班室(应急办)对突发事件信息的处理。

第三条各分部应及时向项目分部值班室(应急办)报送本管段突发事件信息。

第四条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应包括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以及后续处置和应对措施等要素。

第五条项目分部值班室(应急办)收到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后及时审核、处理。

按照重大突发事故报送标准,经领导同意后,以《中铁三局怀邵衡项目分部突发事件信息专报》(附件1)形式报送建设单位。

报送地方政府的重大突发事件信息通过电传方式报送。

第六条上级领导对上报信息作出批示或者指示的,项目分部值班室(应急办)要及时传达、落实,有关分部要及时跟踪续报有关情况并落实领导批示精神。

第二章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种类和主要内容第七条本办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和其他紧急重要情况等。

(一)自然灾害,主要包括管段内发生的台风、暴雨、冰雹、洪涝、雨雪冰冻等气象灾害,破坏性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可能或已经影响施工生产、造成人员伤亡。

(二)事故灾难,主要包括管段内发生的火灾爆炸、高墩深水、隧道冒顶涌水突泥、桥梁制运架、支架造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既有铁路公路运河交通,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通讯、信息网络、特种设备等安全事故。

(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管段内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集体性职业中毒、食物中毒及重大动物疫情等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四)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管段内发生的各类重大社会治安事件,涉外突发公共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冲击公司机关,阻断铁路交通,非法集会和集体静坐、上访请愿、越级集体访等群体性事件。

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什么(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什么(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什么?XX公司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第一条为及时了解公司发生的各类重大事项,全面掌握业务稳健状况,加强管理与服务,防范风险,切实维护稳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指重大突发事件是指公司发生的可能对集团公司或分子公司经营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或事件。

第三条重大突发事件要一事一报,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及时,并根据事件进展报告后续情况。

第四条集团公司或各分子公司发生以下重大突发事件之一的,应于事项发生之时起1小时内向集团公司办公室报告。

(一)聚众上访、围攻或冲击公司营业场所等群体性事件;(二)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影响正常经营的事件;(三)公司被盗等案件导致重大损失的事件;(四)公司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逃匿、失踪、非正常死亡以及被有权机关调查或采取强制措施等不能正常履职,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事件;(五)重要账册、印章丢失或被伪造、被盗用,已经或可能导致重大损失的事件;(六)因IT系统故障导致业务中断,1小时以上不能恢复正常的事件,以及其他业务网络与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事件和信息安全风险事件;(七)其他对公司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

第五条集团公司或各分子公司发生以下重大突发事件之一的,应于事项发生之时起12小时内向集团公司办公室报告。

(一)被相关机构采取暂停部分业务、停业整顿等监管措施的。

(二)因违法违规经营,已经或可能导致重大损失和影响的事件。

(三)从业人员失踪、失联、非正常死亡以及被公安机关调查或采取强制措施的。

(四)发生重大涉诉、重大投资损失、出现重大违约等,已经或可能导致重大损失和影响的事件。

(五)在媒体(含网络等其他方式)出现负面舆情,对公司正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六)主要合作机构或公司(包括股东)经营中出现重大风险,已经或可能波及公司,并对公司稳健经营造成影响的事件。

(七)其他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第六条集团公司或各分子公司发生以下重大突发事件之一的,应于事项发生之时起3个工作日内向集团公司办公室和集团公司业务管理部门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