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
《钻石》阅读题目及答案

《钻石》阅读题目及答案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
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作者整理的《钻石》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钻石》阅读题目及答案 1那是一个彩霞满天的傍晚。
在地里干活儿的人们走得差不多了。
有个姓魏的姑娘还在挥舞着?头。
她最后刨的这块地太硬了,怕是多年没人翻过,一头抡下去,只能刨一个小坑。
她刨呀,刨呀,胳膊都酸了。
突然,一个通体透明的晶块,随着?头蹿出地面,跳到眼前。
姑娘弯腰捧在手里,沉甸甸、亮晶晶,直灼眼睛。
“呀,钻石!”姑娘认出来了,高兴得喊起来。
小魏拣到钻石的消息一传开,小山村沸腾了。
乡亲们都来看钻石,不时发生赞叹声。
有的向姑娘投来羡慕的眼光,有的还说,前几年邻村有人拣到一颗玉米粒大小的金刚石,就卖了一千多元,小魏拣到的这颗,简直是无价之宝。
夜深了。
乡亲们都走了。
姑娘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
她想起九岁那年的一天,放学走到村头的小石桥,一位老奶奶坐在石凳上像是等什么。
她上前一问才知道,老奶奶拣到一个钱夹,里面有一大笔钱,坐在这儿等候失主,已经好久了。
她征得老奶奶的同意,陪着老奶奶把钱夹交到公社。
公社党委书记夸奖他们拾金不昧的高尚风格。
老奶奶那爬满皱纹的.脸高兴得像一朵绽开的花。
她也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光荣的人。
她又想起了在金鸡岭的那个难忘的团日。
孟良固战斗中倒下的英雄就长眠在这一带。
同学们来到一座无名烈士墓前,公社团委书记告诉大家,当人们在血泊里收殓这位负伤三十多处的女英雄的遗体时,发现她还死死咬着敌人的一片耳朵。
对!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
想着想着,她心里踏实了。
在另一间房里,家里人正在为怎样处理钻石议论着。
姑娘披衣进去说:“我打定主意了,把这颗钻石献给国家。
”她的语调像无风的湖面那么平静。
听了女儿的话,父亲斩钉截铁地说:“还是闺女的话对!咱明早就上县进宝!”第二天鸡还没叫,姑娘就上路了。
当她走进县委大院,把用绸布裹着稀世之宝双手献给国家的时候,在场的同志都仔细打量着这位姑娘,白里泛红的脸蛋儿,柔和安祥的眼睛,从容平静的神情,朴素大方的举止,眼睛里没有炫耀的神采,嘴角边没有表白的话语。
论《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中的美国梦的破灭

论《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中的美国梦的破灭作者:徐剑莹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1期摘要: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大多数作品都和美国梦紧密相关,它赋予传统的美国梦以爵士时代的节奏和内容。
本文就其短篇小说《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中对美国梦的描写,分析美国梦发展历程,揭示其破灭的必然性。
关键词:菲茨杰拉德;美国梦;破灭中图分类号:I3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200-02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美国文坛的代表人物,虽然创作生涯充其量不过二十年,但却留下了四篇长篇小说和一百六十多篇短篇小说。
作为美国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和“编年史家”,他栩栩如生地重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生活气息和感情节奏。
更重要的是,在沉湎其中的同时,他又能冷眼旁观,体味“灯火阑珊,酒醒人散”的怅惘,用严峻的道德标准衡量一切,用凄婉的笔调书写了战后“迷惘的一代”对于美国梦幻灭的悲哀。
虽然菲茨杰拉德最出名的作品是他的长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在他众多的作品中虽有平庸之作,但其中的上品绝对是美国短篇小说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创作于1922年的《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以下称《钻石》)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小说的主人公约翰·昂格尔出生在中西部城镇的小商人家庭,家族生意的收入勉强能让他去读富家子弟的预科学校,在校期间结识了富有却很神秘的同学珀西·华盛顿。
当约翰接受了珀西的邀请,去他家度暑假时,一次踏上“黄金国”的奇幻之旅开始了。
起初,约翰还以为自己掉进了一个豪奢的梦境里。
纯金的墙壁、钻石天花板、象牙回廊,更不可思议的是,一整座山都是钻石,一块完整的、毫无瑕疵的大钻石。
约翰享受了无尽奢华,连爱情都不期而至,但很快他就觉察到了危险。
华盛顿家对外人从来只许进不许出,因为钻石矿的消息一旦泄露,事情就不可收拾。
第4单元-单元专题卷( 阅读理解)-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9年级上册(含答案解析)

语文部编版(2024)9年级上册第4单元单元专题卷02 阅读理解(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
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闰土要香炉和独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
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1.选文节选自《故乡》,《故乡》选自()A.《朝花夕拾》B.《野草》C.《呐喊》D.《彷徨》2.文中对故乡人的命运寄寓了深切的同情,否定了闰土及杨二嫂哪两种旧的生活?(1)闰土:。
(2)杨二嫂:。
3.结尾划浪线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故乡》中大胆探求新生活的道路,留下了关于人生之路的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①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
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②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③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④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⑤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⑥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

着这张叶子降了下来 。
星 星 般 的 初 雪
如 此登 峰 造 极 的 高度 。
读 这篇 《 年 四 季 》 , 我 们 便 可 明显 地 感 受 到 一
了。
抗拒地, 他似乎浮 了起来, 飘走 了, 留下 了一份冰 镇 的甜 点心,像 是
一
( 自 了 不 起 的 盖 茨 比 , 光 摘
个粉 红粉 红的梦 ……他 酣然入 明 日报 出版 社 )
睡了。
当他醒 来 的时候 ,他 知道 已
编辑提点
菲 茨杰 拉 德 将 幻 想 叠加 在 E l
娇慵 消 失在一 片茂密 的松 林的 阴 出 了双 臂 。
眼花 缭乱 、迷离 惝倪 的境 界。一
影 里。转 瞬之 间,汽车 便在 高 高
的宽 阔的大理 石 台阶前停 下来 ,
“ 妈妈 ,”珀西 说, “ 是 个 白发男人 站立 着 ,从 一只 金色 这 我 的朋友 ,从海 地斯 来的约翰 ・ . T 的高脚 水 晶杯里 喝着一 种色 彩缤 纷 的加 香料 的甜 酒 。一 位如 花似
玉 的少 女,衣着 装束好 像 是蒂坦 经 过 了好 几个 钟头 了。他 睡在一
尼 亚 ( 间传说 , 境 的皇 后 ), 民 仙
个 静寂 无声 的大房 间里 ,周 围是 常 生 活 场 景 中, 所 描 叙 的 一 切 既 紫 檀木 的墙 壁,暗 暗 的灯 光 ,显 真 实 又 夸 张 , 既 合 理 又 荒诞 。 纯
昨 天 晚上 没 来 由地 飘 下 几 片 雪 花 ,仿 佛 是 从 星 普 里什 文笔力 的神奇 。在 他 的笔下, 大 自然是如 此 星上 飘下来 的。它们 落在地 上,被 电灯一照 ,也像 的 充 满 生机 、 富有 活 力 ,即 使 是 一粒 种 子 、一 棵 树 、 星 星 一 般 闪 亮 。到 早 晨 , 那 雪 花 变 得 非 常 娇 柔 ,风 轻 轻 一 吹 ,便 不 见 了 。
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的解读

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的解读胡明摘要:本文试图通过生存意义的失落、人生境遇的荒诞和人生存在的疏离这三个方面来从存在主义对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中所反映的深刻主题加以解读。
菲茨杰拉德的短篇小说在深层文化意义上来讲,也是关于现代人类生存状态和境遇的思考。
从他的短篇小说中我们可以感受一种独特的人类的生存境遇,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审视现代社会的独特视角。
关键词:菲茨杰拉德存在主义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是杰出的现代美国作家,在美国现代文学发展中,菲茨杰拉德的创作一直是个独特的存在,他把那个喧嚣的社会作为他所描写的人物生活的背景。
他一生中创作了四部长篇小说,《人间天堂》和《美丽与毁灭》初步展露他的写作才华,而《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则是其写作生涯顶峰的代表作。
随着对他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菲茨杰拉德不仅仅在长篇小说的写作中成绩斐然,而且其短篇小说也以优美的文笔和新奇的构思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社会。
菲茨杰拉德一生共创作短篇小说178篇,这些作品都凝聚了他的心血和对生活深刻体验,其中的代表作有《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伯妮斯剪发》、《重返巴比伦》、《返老还童》、《冰宫》和《富家公子》等等,这些短篇小说和菲茨杰拉德的长篇小说都表现了当时价值观念和文化变革的特征,深刻揭示了二战以后美国年轻人对于“美国梦”幻灭而表现的悲哀与迷惘。
国内外评论界对于菲茨杰拉德及其作品从主题思想、叙述技巧、象征主义、结构主义和女性主义等各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本文尝试从存在主义的角度解读菲茨杰拉德的短篇小说,探查作品中所关注的人的境况和个人存在的感受,以及其中蕴含的对人的存在的深刻反思和超越现实的勇气,同时深刻体味菲茨杰拉德通过作品中人类存在的荒诞行为和孤独、异化而又疏离的状态所营造的一种独特而苍凉的存在主义氛围。
一、《重返巴比伦》:生存意义的失落《重访巴比伦》的题材紧扣现实,文字清新优雅,是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中被收录在各类选集中次数最多的作品之一。
青春是一场疯狂的梦——《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赏析

花板 、地板 等等 全都 镶嵌 着整 块
当他醒 来 的 时候 ,他知 道 已
▲
经 典 赏 析
经过 了好 几个 钟 头 。他 睡 在 一个 石 。一 颗大 钻石 , 一立 方英 里 , 没
静 寂 无声 的大 房 间里 ,周 围是 紫 有 一 点 瑕 疵 。你 在 听 我 说
“ 妈妈 , ”珀西 说 , 这 是我 的 的图案 ,色彩柔 和 的图案 。纯 白 “ 朋友 ,从 海 地斯 来 的约 翰 ・ 昂格 的 、精 致 而 复 杂 的嵌 花式 图案 ,
尔 。” 这 些款 式无 疑是 按照 亚得 里亚 海
( 自 光 明 日报 出 版 社 20 摘 07
年 8月 第 一 版 《了 不 起 的 盖 茨 比》 汤 永 宽译 ) ,
年 的 学 校 生 活 , 又 能 这 样 舒
【 赏新 】
约翰 受邀 去 同 学珀 西 家过 暑
服 , 是太 美 啦 。你睡 着 的时 候 , 真
仆 人们 给 你脱 了衣 服 ,洗 了 一个 假 ,未想 竞踏入 一 个极尽 奢 华 的
星光 下 ,一 座华 丽 的城 堡 耸 带 着 一种 半 透 明的女 性 的娇 慵 消
立 在 湖 畔 , 闪耀 着 大 理 石 的 光 失 在 一 片茂 密松林 的阴 影里 。转
.
▲’ V I j ;
经 典 赏 析
瞬之 间 ,汽 车便 在高 高 的 、宽 阔 整块 的钻石 ,各 种大小 和形状 的 的大理 石 台阶前 停下 来 。台 阶附 钻 石 。房间 的 四角点燃 着 高高 的 近 ,夏 夜 的空气 中充 溢着 浓郁 的 紫 罗 兰色 的灯 ,直到 最后 化成 一 花 香 。台 阶顶端 ,两 重 巨大 的 门 片 无 与伦 比的雪 白 ,刺得 你 眼花
了不起盖茨比-文献综述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摘要: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从人物、细节到背景象征的运用,几乎是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对深化作品主题、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本文针对作品中的色彩象征进行解析,阐述了象征在拓宽作品的思想深度方面的作用。
《了不起的盖茨比》之弗洛伊德解读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弗洛伊德人格结构来源期刊:《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摘要:本文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分别对菲茨杰拉德与其小说中的人物盖茨比及尼克进行分析,探究他们命运发展的不同以及必然性。
在菲茨杰拉德与《了不起的盖茨比》之间的关系中,始终存在着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人格之间不断的矛盾,约束而统一。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之梦”的泥潭摘要:1.0引子美国曾经是全世界很多年轻人都日思夜想的“天堂”,至今也仍是霞光四射。
人们来到美国大陆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
对多数人来讲,这恐怕是他们离开家园来到这个陌生而又神奇的土地上的最大动力。
美国大陆拥有广袤的土地、富饶的资源,千千万万的人来到这里都是为了寻求财富。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年轻人大陆土地天堂家园来源期刊:《山花:下半月》2011年第7期《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两位男性角色分析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爵士时代”的代言人——菲茨杰拉德的半自传体作品。
书中的两位男性角色:主人公盖茨比和讲述者尼克,分别代表着作者恨漫感性和冷静理智的一面。
这两个角色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菲茨杰拉德在喧嚣的爵士时代的传奇人生和细腻感悟。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爵士时代盖茨比尼克菲获杰拉德来源期刊:《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1年第12期《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主人公黛西多重个性特征探析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也是公认的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成功之处之一是对女主人公黛西多重个性格特征的生动细微的刻画。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课练(全册)含答案(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课练(全册)含答案(部编版)目录1观潮22走月亮63现代诗二首104繁星12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146蝙蝠和雷达187呼风唤雨的世纪238蝴蝶的家289 古诗三首3010爬山虎的脚3511蟋蟀的住宅4012盘古开天地4513精卫填海_20190818_1734504914普罗米修斯5315女娲补天5916麻雀6117爬天都峰6518牛和鹅69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7320陀螺7721古诗三首_20190818_17343281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8523梅兰芳蓄须8924延安,我把你追寻9325王戎不取道旁李9726西门豹治邺10127故事二则1051观潮第一课时一、把括号里不正确的音节划去。
闷(mēnmèn)雷涨(zhǎnɡznànɡ)潮飞奔(bēnbèn)而来横(hénɡhènɡ)卧颤(chànzhàn)动浩(ɡàohào)浩荡荡笼(lónɡlǒnɡ)罩踮(diǎndiàn)着脚风号(háohào)浪吼二、看拼音,写词语。
jùshuōpànwànɡɡǔndònɡdùnshí()()()()dàdīzhújiàndìzhènyúbō()()()()一、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水天()()昂首()()人()人()齐头()()()天()地()()鼎沸若()若()()()西去风()浪()四、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X”。
“鼎”字第九笔的笔画是“|”。
()“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中的“依旧”意思是“使人预料不到”。
()“浪潮的声音如同ft崩地裂”这句话是比喻句。
()那声音如同ft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夸张。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及有关概念
三、均衡点的移动
1、供给不变,需求变化 、供给不变, (1)需求增加,均衡点上移 需求增加, P E’ E D
Q
S
D’
(2)需求减少,均衡点下移 )需求减少, P S
E E’
D D’
Q
需求不变, 2、需求不变,供给变化
(1)供给增加,均衡点下移 供给增加, P E S S’
E’
D Q
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
2、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商品自身价格 消费者收入 相关商品的价格 替代品的价格 互补品的价格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预期 其他因素
3、需求函数 、
• Qd =f ( P, I, E,.…)
简化为:Qd
=f ( P )
其中, 为商品价格 为商品价格, 为商品需求量。 其中,P为商品价格, Qd 为商品需求量。
1、定义
——又称需求弹性,表示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又称需求弹性, 又称需求弹性 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具体地说, 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具体地说, 指价格变动率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率。 指价格变动率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率。 公式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量变动率 价格变动率
2、 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一般公式 、
因变量的变动比例 弹性系数 =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 Y /Y e = ∆ X /X
=
∆Y . ∆X
X Y
(弧弹性公式) 弧弹性公式) 弧弹性公式
∆ Y /Y e = lim ∆x 0 ∆ X /X
= =
dY/Y dX/X dY dX
.
X Y
(点弹性公式) 点弹性公式)
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本杰明·巴顿奇事》多重主题分析[权威资料]
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本杰明·巴顿奇事》多重主题分析摘要:据说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从马克・吐温的一句话中获得了撰写《返老还童》的灵感,那句话是这样说的:遗憾的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是在开始阶段,而最糟糕的时光则是在结束的阶段。
菲茨杰拉德只是把这句话在一个完全正常的人身上做了个试验。
将对菲茨杰拉德的短篇幻想小说《本杰明・巴顿奇事》的多重主题进行细致的解读,从而揭露美国20世纪20年代人们精神生活的萎靡和颓废。
如同小说主人公的生命一样,情感、荣誉和梦想等表面上美好的事物最后也将走向相反的一面。
假象背后揭示的正是人们被掩盖的精神危机和巨大灾难。
关键词:多重主题;情感;荣誉;梦想;精神危机 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1896-1940),美国著名小说家,兼具诗人和梦想家的独特气质,为美国的爵士时代吟唱了一曲华丽的挽歌。
提起菲茨杰拉德,令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鼎鼎有名的大作《了不起的盖茨比》(1925),这是他最为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另外他撰写了多达一百六十部的短篇小说,涉及各种题材,例如本文即将分析的《本杰明・巴顿奇事》《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夜色温柔》等等。
菲茨杰拉德的短篇小说大多数都具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本杰明・巴顿奇事》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作,这篇短篇小说写于1922年,是他的小说狂想曲的一部分。
这篇小说的创意足够新奇,至少发表时能足够吸引大众猎奇的眼球。
但创意的足够新奇和股市内容的平淡无奇两者之间很容易形成一个巨大的落差,如何合理地处理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让读者在惊骇之余还不忘记思考和接纳这种奇异事件就需要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和讲述故事的能力了。
一、作品故事梗概《本杰明・巴顿奇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1922)是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中的早期作品,故事贯穿主人公本杰明・巴顿的一生。
从出生时的耄耋老朽,到婴儿般无知无觉的脑部死亡,本杰明的一生注定是与众不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
两个少年在这一个个房间组成的迷宫中闲步。
有时在他们脚下,地板下面照明的灯光会绚丽地现出种种图案:粗犷而刺目的图案,色彩柔和的图案,纯白的、精致而复杂的嵌花式图案,这些款式无疑是按照亚得里亚海边的哪座清真寺仿造出来的。
有时在一层层厚厚的水晶砖下面,他会看见湛蓝的、或者碧绿的水在打着漩儿,水中有活泼泼的游鱼和生长着彩虹似的叶簇的植物。
接着他们会踏上各种不同质地和颜色的毛皮,或者穿过一道道洁白的象牙构筑的回廊,象牙那么完美无损,仿佛是从人类出现的时代以前就已灭绝的恐龙的巨大长牙上完整地切下来的……
后来,一动也没有动,毫无抗拒地,他似乎浮了起来,飘走了,留下了一份冰镇的甜点心,像是一个粉红粉红的梦……他酣然入睡了。
当他醒来的时候,他知道已经过了好几个钟头了。
他睡在一个静寂无声的大房间里,周围是紫檀木的墙壁,暗暗的灯光,显得那么微弱,那么轻淡,简直不能称作是光。
他的年轻主人正俯身站在他的身边。
“你在餐桌上睡着了,”珀西说。
“我也差点儿睡着啦。
过了这一年的学校生活,又能这样舒服,真是太美啦。
你睡着的时候,仆人们给你脱了衣服,洗了一个澡。
”
“我这是睡在床上还是睡在云朵里啊?”约翰叹息道。
“珀西,珀西——在你走开之前,我得向你道歉。
”“为什么?”
“因为你曾说你们有一颗像里茨卡尔顿饭店那么大的钻石,我当时不相信你的话。
”珀西微微一笑。
“我当时就想,你准不相信我的话。
就是那座山,你知道。
”“什么山?”
“城堡就坐落在这座山上。
从一座山来说,这并不是一座很大的山。
可是除了山顶上大约五十英尺厚的草皮和碎石子以外,就全是钻石。
一颗大钻石,一立方英里,没有一点瑕疵。
你在听我说话吗?你说——”
可是约翰·T.昂格尔又睡熟了。
——《返老还童》[美]菲茨杰拉德
每次读司各特的小说,总有无与伦比的兴奋、却又是沉寂,广阔却又寂寞。
小说里那颗如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现在还在不在那里?上世纪对未来生活的迷惘,对现世的批判,对辉煌过去的眷恋,在失落的一代人笔下,就成了“大的钻石”。
钻石是上一代人对奢靡追求的
代名词,因为战争、经纪的发展、城市的兴起、人文的流失,最后似乎只有钻石是可以留下来,并代表一些什么的。
无论她代表的是什么,总是人心底紧紧埋着、不愿丢弃、又不愿轻易想起的一些东西。
如今,钻石仍然是大家的话题,“恒久”便是她的性质。
表商们更是不厌其烦地在小巧的腕表上,一颗一颗手工镶嵌小小的钻石。
因为他们知道钻石的魅力,镶钻手表就是比其他手表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因为钻石代表奢华,奢华顶级手表是人们无法抗拒的。
这似乎同上一世纪没有什么两样。
大家都容易被闪亮亮的东西夺去了眼球,献上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