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消毒方法

合集下载

幼儿园常见的五种消毒方法

幼儿园常见的五种消毒方法

幼儿园常见的五种消毒方法
幼儿园常见的五种消毒方法包括机械消毒法,如开窗通风、刷洗;物理消毒法,如开窗空气流通、曝晒;高温消毒法,如煮沸;化学消毒法,如84消毒液,次氯酸纳、漂白粉溶液等;消毒灯消毒法,如紫外线灯和臭氧灯。

幼儿园常见的消毒措施:
1、房屋空间的消毒:一般每周一次,幼儿园放学以后,关好门窗,用紫外线或臭氧灯消毒30分钟。

每周用臭氧灯消毒一次,每次30分钟。

2、毛巾消毒:先用肥皂浸泡搓洗,如果蒸煮消毒要浸没水后蒸煮20-30分钟。

另外可放在阳光下曝晒,两巾之间的矩离要间隔10公分。

上、下、左、右不能碰到一起。

3、茶杯的消毒:幼儿的茶杯专人专用,每日在幼儿园入园后必须放好已消毒的茶杯。

清洗时先冲洗,再放入消毒柜消毒。

茶杯箱每天早晨用消毒液抹一遍。

4、、玩具的消毒:玩具消毒一般每周一次,先清洗再放在阳光下晒2小时,根据玩具的质地采用适当的消毒的方法 。

5、被褥的清洁消毒:幼儿园用的垫被和盖被可每两周晒一次,每次晒2小时,枕头可每两周清洗一次。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首先,最常见的消毒方法之一就是用酒精进行消毒。

酒精可以迅速杀灭大部分细菌和病毒,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消毒方式。

在家庭中,我们可以使用酒精擦拭桌面、门把手、手机等常接触的物品,以保持清洁和卫生。

其次,漂白粉也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

漂白粉含有氯,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并且具有强烈的氧化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将漂白粉稀释后,用于清洁厨房、卫生间等地方,以确保环境的卫生。

另外,紫外线消毒也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式。

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可以快速杀灭空气中和物体表面的细菌和病毒。

在一些医疗机构和实验室中,常常使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以确保工作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此外,热水消毒也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消毒方法。

高温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因此,用沸水煮沸餐具、毛巾等物品,可以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消毒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消毒方式,比如过氧化氢、臭氧消毒等。

这些消毒方法在特定的场合和环境下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总的来说,消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有效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可以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清洁、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能对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所了解,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常用消毒剂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3篇)

常用消毒剂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卫生和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消毒作为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消毒工作。

一、常用消毒剂1. 酒精2. 消毒液3. 漂白粉4. 高锰酸钾5. 过氧乙酸6. 碘伏二、消毒方法1. 酒精消毒(1)使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

(2)将酒精均匀喷洒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确保覆盖全面。

(3)消毒后,待酒精自然挥发干燥即可。

2. 消毒液消毒(1)根据消毒液说明书,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待消毒液自然挥发干燥即可。

3. 漂白粉消毒(1)将漂白粉按比例溶解于水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保持消毒液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4. 高锰酸钾消毒(1)将高锰酸钾按比例溶解于水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保持消毒液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5. 过氧乙酸消毒(1)将过氧乙酸按比例溶解于水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消毒液。

(2)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保持消毒液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6. 碘伏消毒(1)使用75%的碘伏进行消毒。

(2)将碘伏均匀涂抹在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3)消毒后,待碘伏自然挥发干燥即可。

三、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消毒剂说明书配制消毒液,确保消毒效果。

2. 消毒剂应储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3. 消毒剂使用后,应立即关闭盖子,防止挥发。

4. 消毒剂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使用时需注意防护。

5. 消毒剂不宜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害气体。

6. 消毒剂使用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免残留。

7. 孕妇、婴幼儿及过敏体质者慎用消毒剂。

各种消毒方法

各种消毒方法

各种消毒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生物方法,但生物方法利用生物因子去除病原体,作用缓慢,而且灭菌不彻底,一般不用于传染疫源地消毒,故消毒主要应用物理及化学方法。

(一)物理消毒法1 .机械消毒一般应用肥皂刷洗,流水冲净,可消除手上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细菌,使用多层口罩可防止病原体自呼吸道排出或侵入。

应用通风装置过滤器可使手术室、实验室及隔离病室的空气,保护无菌状态。

2 .热力消毒包括火烧、煮沸、流动蒸气、高热蒸气、干热灭菌等。

能使病原体蛋白凝固变性,失去正常代谢•机能。

(1) 火烧凡经济价值小的污染物,金属器械和尸体等均可用此法。

简便经济、效果稳定。

(2) 煮沸耐煮物品及一般金属器械均用本法,100c1〜2分钟即完成消毒,但芽胞则须较长时间。

炭疽杆菌芽胞须煮沸30分钟,破伤风芽胞需3小时,肉毒杆菌芽胞需6小时。

金属器械消毒,加1〜2蹴酸钠或0.5%轨肥皂等碱性剂,可溶解脂肪,增强杀菌力。

棉织物加1%巴皂水15l/kg,有消毒去污之功效。

物品煮沸消毒时,不可超过容积3/4,应浸于水面下。

注意留空隙,以利对流。

(3) 流动蒸气消毒相对湿度80〜100%温度近100C,利用水蒸气在物何等表面凝聚,放出热能,杀灭病原体。

并当蒸气凝聚收缩产生负压时,促进外层热蒸气进入补充,穿至物品深处,加速热量,促进消毒。

(4) 高压蒸气灭菌通常压力为98・066kPa,温度121〜126C,15〜20分钟即能彻底杀灭细菌芽胞,适用于耐热、潮物品。

(5)干热灭菌干热空气传导差,热容量小,穿透力弱,物体受热较慢。

需160〜170c,1〜2小时才能灭菌。

适用于不能带水份的玻璃容器,金属器械等。

不同病原体的热耐受力,以热死亡时间表达。

3 .辐射消毒有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二种。

前者有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后者包括丙种射线的高能电子束(阴极射线)。

红外线和微波主要依靠产热杀菌。

电离辐射设备昂贵,对物品及人体有一定伤害,故使用较少。

目前应用最多为紫外线,可引起细胞成份、特别是核酸、原浆蛋白和酸发生变化,导致微生物死亡。

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常用的消毒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方法主要有:热力消毒和灭菌(湿热)、化学药物消毒和灭菌(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过氧乙酸、戍二醛、甲醛、乙醇等),以及紫外线消毒和电放辐射灭菌。

现分述如下:一、湿热消毒和灭菌湿热灭菌原理主要是通过凝固菌体蛋白质而杀死微生物。

湿热杀死微生物的能力比干热强,因为湿热消毒可以使菌体蛋白质含水量增加,从而易于被热力所凝固,加速了微生物的死亡。

(一)煮沸消毒煮沸消毒是最早使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方法简单,应用方便,不需要特殊设施,花费不多而效果可靠。

缺点是消毒物品被浸湿,而且处理后再污染的可能性增多。

煮沸消毒适用于消毒食具、食物、棉织品、金属及玻璃制品等。

当水温达到100℃时细菌繁殖体几乎立刻死亡,通常在水沸腾后再煮5-15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细菌芽胞抗热能力较强,有些芽胞煮沸数小时才能将其杀灭,因此煮沸消毒一般不能达到灭菌的效果。

煮沸消毒时应注意:1.消毒时间应从水煮沸后算起;2.煮沸过程中不要加入新的消毒物品;3.被消毒物品应全部浸入水中;4.碗盘等不透水物品应垂直放置,以利对流;5.消费物品不应放置过多,一般不应超过容器高的四分之三;6.消毒导热不良的物品时应适当延长煮沸时间。

(二)压力蒸汽灭菌压力蒸汽灭菌是热力灭菌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一种方法。

其优点是穿透力强、灭菌效果可靠,能灭杀所有微生物。

穿透力强的原因主要是蒸汽凝结时释放出的潜热和凝聚收缩后产生的负压加速了蒸气对物品的穿透,使物品的深部也能很快达到灭菌所需的温度。

压力蒸汽灭菌的持续时间应从灭菌器内达到要求温度时算起,至灭菌完成时为止。

总时间包括:1.热力穿透时间;2.消毒维持时间,即杀灭微生物所需时间,一般用杀灭嗜热脂肠杆菌芽胞所需时间来表示(在121℃里需12分钟、132℃时需2分钟、115℃需30分钟);3.安全时间(一般为消毒维持时间的一半)。

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方法主要有:热力消毒和灭菌(湿热)、化学药物消毒和灭菌(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过氧乙酸、戍二醛、甲醛、乙醇等),以及紫外线消毒和电放辐射灭菌。

现分述如下:一、湿热消毒和灭菌湿热灭菌原理主要是通过凝固菌体蛋白质而杀死微生物。

湿热杀死微生物的能力比干热强,因为湿热消毒可以使菌体蛋白质含水量增加,从而易于被热力所凝固,加速了微生物的死亡。

(一)煮沸消毒煮沸消毒是最早使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方法简单,应用方便,不需要特殊设施,花费不多而效果可靠。

缺点是消毒物品被浸湿,而且处理后再污染的可能性增多。

煮沸消毒适用于消毒食具、食物、棉织品、金属及玻璃制品等。

当水温达到100℃时细菌繁殖体几乎立刻死亡,通常在水沸腾后再煮5-15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细菌芽胞抗热能力较强,有些芽胞煮沸数小时才能将其杀灭,因此煮沸消毒一般不能达到灭菌的效果。

煮沸消毒时应注意:1.消毒时间应从水煮沸后算起;2.煮沸过程中不要加入新的消毒物品;3.被消毒物品应全部浸入水中;4.碗盘等不透水物品应垂直放置,以利对流;5.消费物品不应放置过多,一般不应超过容器高的四分之三;6.消毒导热不良的物品时应适当延长煮沸时间。

(二)压力蒸汽灭菌压力蒸汽灭菌是热力灭菌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一种方法。

其优点是穿透力强、灭菌效果可靠,能灭杀所有微生物。

穿透力强的原因主要是蒸汽凝结时释放出的潜热和凝聚收缩后产生的负压加速了蒸气对物品的穿透,使物品的深部也能很快达到灭菌所需的温度。

压力蒸汽灭菌的持续时间应从灭菌器内达到要求温度时算起,至灭菌完成时为止。

总时间包括:1.热力穿透时间;2.消毒维持时间,即杀灭微生物所需时间,一般用杀灭嗜热脂肠杆菌芽胞所需时间来表示(在121℃里需12分钟、132℃时需2分钟、115℃需30分钟);3.安全时间(一般为消毒维持时间的一半)。

其中热力穿透时间是指灭菌柜内达到灭菌温度至消毒物品中心部位亦达到灭菌温度所需时间,该时间长短取决于消毒物品的性质、包装大小、安放情况及灭菌器种类等。

消毒杀菌方法

消毒杀菌方法

消毒杀菌⽅法病毒是我们⾝体健康的⼀⼤安全隐患,家居⽣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要⾯对,为了我们⾃⾝的⾝体健康。

我们要定期的对家⾥进⾏消毒杀菌,那么⽅法有哪些呢?下⾯为⼤家汇总了⼗种常⽤的⽅法,以供⼤家参考:分享10种居家常⽤消毒⽅法:1、空⽓清洁消毒法室内空⽓要保持新鲜,必须经常开窗通风换⽓,特别是春季更应注意。

每次开窗15~30分钟,使空⽓流通,病菌排出室外;打扫房间湿扫,避免尘⼟飞扬。

除了物理的通风⽅法,还可以⽤空调来净化空⽓。

在空调⾥⾯装⼀个空⽓过滤装置,这样,开空调的时候,也可以净化屋⾥的空⽓。

如果要求更⾼的话,还可以装⼀个空⽓消毒的装置,更加能保证空⽓的清洁性。

在出现呼吸道传染病⼈后,单⼀的使⽤空⽓消毒⽅法,即使空⽓中的微⽣物全部被杀灭,但由于污染表⾯的微⽣物没有被杀灭,很快⼜可污染空⽓。

这种情况较合理的⽅法应物体表⾯消毒和空⽓消毒同时进⾏,可选⽤过氧⼄酸或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喷雾或熏蒸。

⼈在时的空⽓消毒⽅法,可选⽤循环风消毒机或静电等空⽓消毒器进⾏连续动态消毒处理。

使⽤这种空⽓消毒⽅法时,应结合室内表⾯的卫⽣清洁处理或先⽤消毒剂对污染表⾯进⾏消毒,以保证空⽓消毒效果。

空⽓消毒注意事项:1.对物品的腐蚀,过氧⼄酸、臭氧等消毒剂对物品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使⽤时浓度不宜过⾼,喷量不宜过⼤,必要时,消毒后应及时⽤清⽔擦洗。

2.选⽤消毒剂进⾏空⽓消毒时,最好选⽤专⽤⽓溶胶空⽓消毒器,常量喷雾器雾粒⼤,消毒剂在空⽓中停留时间短,较难达到应有的消毒效果。

3.⽤消毒剂进⾏空⽓消毒时需关闭门窗,⼈员应离开消毒场所,消毒完成后应先打开门窗通风,待消毒剂驱除后⽅可进⼊。

4.紫外线灯照射时,不能直接照射暴露⽪肤,眼睛不能直视紫外线灯。

以免对⽪肤、眼睛造成伤害。

5.个⼈防护,⽤过氧⼄酸等消毒剂进⾏喷雾消毒时,消毒⼈员应做好个⼈防护,如戴好⼝罩、眼镜、⼿套等。

2、⽇光消毒法⽇光中的紫外线具有良好的天然杀菌作⽤,物品在⽇光下直接曝晒6⼩时,不可隔着玻璃窗,才可达到消毒的⽬的。

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

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

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
一、浸泡消毒:将被消毒物品完全浸没于消毒溶液内,作用至规定时间取出,然后用流动水去除残留消毒剂。

擦拭消毒:大件物品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可
二、擦拭消毒:保持湿润至规定作用时间,不耐腐蚀的表面用清水擦拭,去除残留消毒剂。

表面消毒一定要面面俱到!
三、喷洒消毒(常量喷雾法):
1、用途:用于墙面、地面等环境表面及大面积物表消毒
2、喷雾量:使表面完全湿润为度,消毒液不流淌为宜。

3、用量:根据表面吸水量不同,喷洒量为100ml/m 2 —300ml/m 2
4、强调:消毒30min后,不耐腐蚀的表面用清水擦拭,去除残留消毒剂
四、超低容量(气溶胶)喷雾消毒:
1、用途:室内的空气终末消毒,在密闭空间无人状态下使用。

2、要求:一是要使用超低容量喷雾器;二是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做好防护的条件下实行;三是到达作用时间后要开窗通风。

3、特点:雾粒粒径小,能形成气溶胶,不容易沉降,作用时间长,可以进行疫点空气终末消毒。

4、用量:喷洒量为 20mL/m 3
五、干粉消毒:
适用于分泌物、排泄物等的消毒。

根据消毒浓度与被消毒物品体积计算消毒粉量,与被消毒物混合并搅拌均匀,静置至规定时间。

六、熏蒸消毒:在密闭的房间或柜子内、无人情况下进行,要严格按规定的方法或使用说明操作。

可用于空气消毒,也可用于物体表面消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度计溶液的浓度用密度法来表示,即用密度计测定。

糖水的浓度则用糖度计(Sacchrometer)、波林糖度计(Balling)或白利糖度计(Brix)测定,其中最常用的是白利糖度计。

测定糖液用的3种密度计的标度完全一致,均直接表明了糖液浓度的质量百分率。

相对密度是任何溶液的质量和同容积水的质量的比值,它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测定时必须校正温度。

3种糖度计在使用时也必须校正温度。

各种糖液密度计上每一表度相当于1%蔗糖溶液的质量百分率。

即使糖的种类不同,只要浓度相同,它们各自的相对密度就会非常接近。

例如每100mL含糖量为10g的糖液,相对密度(20/4℃)几乎都等于1.0386,因此,糖液密度计可用于测定任何糖溶液的浓度。

为了准确起见,每支糖度计的标度范围以10°糖度(即浓度变化为10%)为宜。

波美计标度由于能转化为密度读数,所以也可用以检测糖水浓度,但从该表上不能直接读得糖液浓度百分率,需要进行转换。

纯糖溶液内可溶性固形物全为糖类,故能测定糖液浓度,使用时要注意温度的校正。

Brix波美度是以100克蔗糖水溶液中所含的蔗糖含量为标度。

如果样品所含的可溶性固体分的主要成分为砂糖,BRIX值可叫做糖度。

如果测量包含糖以外的可溶性固体的样品,BRIX值可叫做样品中可溶固体的综合浓度。

常用消毒方法1、酒精量取790毫升95%酒精加蒸馏水定容1000毫升为75%酒精。

皮肤、温度表、器械表面。

不使用伤口和黏膜。

杀菌效率90%2、甲醛溶液房间、器械、衣服等消毒,不适用食品场所消毒。

50---250毫升37—40%福尔马林,加蒸馏水至1000毫升,即2—10%浓度甲醛溶液。

10%甲醛溶液用于熏蒸,熏蒸直接加热或者加入高锰酸钾。

密闭6—24小时。

甲醛气体熏蒸:用量18毫升/立方米,加3—6倍水,煮沸。

加入高锰酸钾量相当于福尔马林40—50%。

漂白粉用量相当于福尔马林的60—80%,使用时加入相当于福尔马林50%的水。

密闭12—24小时。

加热法 2 5—50毫升/立方米,可杀死芽孢。

福尔马林—高锰酸钾40毫升-----30克高锰酸钾/立方米漂白粉法20毫--------20克/立方米熏蒸24小时后方可进入。

刺激性、毒性3、漂白粉0.5—5%地面或物体表面。

腐蚀金属及织物,刺激皮肤。

用于芽孢10—20%,1000毫升/平方米,1—2小时。

4、新洁尔灭0.25%皮肤或器皿表面。

5、来苏水刺激小,1—5%,家具物品表面6、蒸汽消毒手提灭菌锅0.11MP15—35分钟121度7、干热灭菌玻璃仪器及不使用湿热灭菌的物品。

160度1—2小时8、硫磺熏蒸3克/立方米,放于小木材之上燃烧。

房间保持潮湿。

强烈刺激性、毒性常用培养基一、麸皮汁20%麸皮煮沸1小时过滤。

酵母加5%蔗糖。

用于霉菌、酵母。

二、麦芽汁培养基大麦芽粉碎加4倍60℃水,于55--60℃保温糖化4—5小时(最好做淀粉试验不显蓝色为止),不断搅拌。

保温完毕,用纱布过滤,收集滤液,煮沸,再用滤纸或脱脂棉过滤,得澄清麦芽汁。

如果要求不高也可只过滤一次。

每1千克麦芽粉可制15—18波美度麦芽汁3500---4000毫升。

制作培养基时将麦芽汁稀释到10—12波美度,固体斜面加2%琼脂,PH自然,115℃灭菌20分钟。

适用酵母、霉菌。

三、霉菌三角瓶用小米培养基小米洗净加20%麸皮,按1:1.2加水,常压蒸熟30分,分装试管或三角瓶,灭菌备用。

四、米曲汁1千克大米洗净,加水5千克,蒸1小时使大米稀烂成粥状,冷却至60度,冷却到60℃加入米曲(或用根霉曲、白曲或者大曲代替,一般大曲加入30%左右,白曲、根霉20%左右),再加水4千克(水可适量少加以提高滤液糖度),55度保温4小时,煮沸,过滤,滤液加水调整为10—12糖度。

用硫酸调PH,霉菌调6.0左右,酵母调5.0左右,也可自然PH。

固体培养基加2%琼脂,分装试管,灭菌备用。

适用酵母、霉菌。

霉菌种曲质量观察1取培养成熟种曲于光线较强处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和孢子色泽。

2取少量种曲闻是否有曲香。

3取种曲掰开看内部是否有夹生或白心现象。

4观察整批种曲,观察是否有与种曲菌丝孢子色泽不吻合的其他杂菌存在,记录形态大小特征色泽。

检查记录每批种曲感官质量。

种曲记录培养时间、温度、配料记录、翻曲记录。

化验检测水分、孢子数、孢子发芽率。

种曲孢子数不足或者孢子繁殖力差,易造成污染。

曲料含水高,培养温度高,湿度大,氧气供给不适都易造成污染。

种曲培养中温度超过37℃易生水毛(毛霉),低于28℃易染青霉,青霉在较低温度下容易繁殖,菌从绿色,大量繁殖后产生霉臭气味。

制曲主要污染的细菌为小球菌,该菌好气。

繁殖速度较霉菌酵母快。

枯草芽孢杆菌,耐热,污染后会造成曲子发粘,严重时有异臭,产生氨味。

种曲外观:外观无杂菌,孢子整齐旺盛,无夹心,无青霉及其他异色,孢子数达到30亿/克以上,发芽率在90%以上,杂菌8千万/克以下。

种曲外观:外观无杂菌,孢子整齐旺盛,无夹心,无青霉及其他异色,孢子数达到30亿/克以上,发芽率在90%以上,杂菌8千万/克以下。

水分少则孢子少而瘦弱。

白曲培养于麦芽汁培养基,菌从为肉桂色,菌丝无色,孢子球形,发育适温32--35℃,有生酸能力。

生产菌种性能衰退、退化检查霉菌菌丝不健壮,产孢子数减少,生产性能减弱,菌落颜色变深,斜面试管生长缓慢,菌落形态改变。

制曲培养时曲料发硬红曲霉色度降低。

白曲颜色变深。

酵母菌出芽缓慢,或不出芽而形成孢子。

酵母菌落正常光环湿润,退化后出现褶皱型,菌落变小。

显微镜出芽不规则,细胞形态不规则。

菌种退化最易观察菌落和细胞形态改变。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一、器皿的清洗1新玻璃器皿含有游离碱,一般先将其在2%盐酸溶液中浸泡数小时,再用水清洗干净,也可将器皿先用热水浸泡,再用去污粉或肥皂粉刷洗,再经热水洗刷,自来水清洗。

2用过的玻璃器皿,若盛有废弃物,先经高压灭菌后清洗,对只带有细菌标本或培养物的器皿,用过后应立即将其浸泡于2%来苏水中经24小时再取出清洗。

对于普通培养基必须煮沸30分钟后在清洗。

用蜡封口的试管先高压蒸汽灭菌,然后取出趁热拔去粘有蜡的棉塞,立即倒去培养物,再将试管放入温水稍加洗刷后放入5%肥皂水内煮沸5分钟去除油污后清洗。

加过消泡剂或者做过通气培养的大三角瓶,一般将倒空的瓶子用碱粉或10%火碱水刷洗后再用水洗。

管壁上粘有培养物,用试管刷难以去除,可以铁丝绑上纱布,润湿后沾去污粉擦洗。

吸过菌液的吸管,用完后应放在5%石炭酸溶液内消毒,未吸过菌液的吸管用后放于清水中防止干燥。

吸过带油液体的吸管应先在10%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半小时,去掉油污再清洗。

培养基的制备大致过程配料—溶解—校正PH—加凝固剂—融化—过滤—分装—加棉塞—包扎—灭菌—无菌检查1溶解配料制备培养基先在烧杯中加入所需水量的一半,按配方称取各种材料依次加入水中,逐个溶解,最后加足水量。

在加料过程中,各种成分溶解的次序先加缓冲化合物—主要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2调PH配料溶解完毕,冷却到室温,再加入酸或者碱。

要缓慢少量,多加搅拌,防止局部过酸过碱而破坏营养成分,常用10%氢氧化钠和6摩尔/升盐酸调PH3配臵固体培养基时,需加入琼脂或者明胶等凝固剂。

若以琼脂为凝固剂,将琼脂加入煮沸的培养基中,不断搅拌至溶化,最后补足蒸发的水分。

4过滤,在两层纱布中加脱脂棉,趁热过滤。

5分装,装入试管的固体培养基不易超过试管高度的1/5。

装入三角瓶中的液体培养基不超过总体积的一半。

切勿使培养基沾污试管口和瓶口。

6包扎做通气培养可用6—8层纱布代替棉塞。

7灭菌固体试管培养基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一半。

8无菌检查将培养基放入培养箱做培养做无菌检查。

固体试管应烘干试管内壁的水分。

培养基灭菌方法液体及琼脂固体培养基。

一般121℃灭菌20分钟,若容器大,粘度大,培养基多应延长时间。

明胶培养基112℃灭菌25分钟,最高温度不应超过112℃,否则明胶凝固能力消失。

马铃薯培养基因含有抵抗能力很强的马铃薯杆菌,121℃灭菌30分钟。

培养基灭菌时会发生各种变化,只有极少数培养基对热完全稳定。

大多数糖类灭菌都发生改变,可能形成对微生物有毒害的物质,含糖高的培养基灭菌后颜色变深。

培养基蛋白质含量越高,杀菌速度越慢。

麦芽汁、米曲汁灭菌后大分子物质凝集会发生沉淀。

甲醛对细菌和酵母杀菌效果好,硫磺对霉菌效果好。

甲醛熏蒸,按甲醛用量的一半称取高锰酸钾于瓷碗或玻璃容器内,再量取甲醛,倒入容器,立即关门,几秒种后甲醛即可挥发。

熏蒸至少在使用前24小时进行,熏蒸后密闭保持12小时。

熏蒸完毕量取为甲醛一半的氨水迅速放在室内,可以很快减弱甲醛的气味。

硫磺熏蒸在地面上洒水,曲室密闭,室内保持一定湿度,将硫磺用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有刺激性和毒性),与空气中的水结合生成亚硫酸杀菌,用量一半2—3克/立方米。

定期对无菌室、实验室、发酵车间等处的环境进行检查做到心中有数,以便采取措施对空气环境消毒。

检查空气含菌程度的方法,用普通肉汤或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制备平板,取平板放臵于四角和中间区域,每处放2个平板。

打开一个平板暴露5分钟,另一个平板做空白对照,然后于30--32℃培养48小时,观察有无菌落生长,计数。

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都是诱导酶,这类酶的形成只有在底物存在时才能生成。

,但淀粉含量过高则霉菌易产酸影响质量。

细菌曲生产工艺一、细菌斜面菌种保藏细菌菌种保藏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培养基配方:牛肉膏0.5% 蛋白胨1% 氯化钠0.5% PH7.2---7.4,121℃灭菌20分钟。

固体斜面接种后于35℃培养3天。

放臵于冰箱4--6℃保藏。

芽孢杆菌每3月移植一次。

二、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用固体斜面---液体三角瓶----固体三角瓶----帘子种曲-----通风曲池。

三、培养基:1、液体三角瓶和生产用固体斜面培养基:1)葡萄糖1% 牛肉膏0.3% 蛋白胨1% 酵母膏0.4% 七水硫酸镁0.2% PH7.2—7.5 加2.5%琼脂,115℃灭菌20分钟。

(压力0.075)35---37度培养3天。

2)3%豆粕 2.5%麸皮1%玉米粉煮沸30分钟过滤,补足蒸发的水分------取滤液加酵母膏0.3% 葡萄糖0.5%,调PH7.2—7.5 加2.5%琼脂115℃灭菌20分钟。

2、固体三角瓶:85%麸皮,10%豆粕,稻壳5% ,0.5%氢氧化钠,若采用液体菌液接种固体三角瓶时:加水60%,以控制物料最终水分60%为准。

采用固体菌种接种固体三角瓶:加水120%。

培养48小时。

3、帘子曲培养基85%麸皮,10%豆粕,稻壳5% ,0.5%氢氧化钠,加水120%,控制水分约60%。

培养48小时。

4、通风曲池麸皮95% 5%稻壳,要求入池水分60%。

四、操作工艺:1、采用无菌接种操作将保藏固体斜面转接至生产固体斜面,于35℃培养72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