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九年级试卷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试卷苏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试卷苏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试卷苏教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早C. 江D. 林2. 《出师表》的作者是谁?A. 诸葛亮B. 司马迁C.曹操D. 关羽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画蛇添足B. 亡羊补牢C. 狐假虎威D. 退避三舍4. 下列哪个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A. 水落石出B. 风吹草动C. 雨打芭蕉D. 雪中送炭5.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A. 月亮升起来了B. 风儿轻轻吹过C. 花儿在微笑D. 鸟儿在歌唱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2.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增广贤文》。

()4. “桂林山水甲天下”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

()5.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儒家经典,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2. 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以豪放洒脱著称,有“诗仙”之称。

3. 《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作者是施耐庵。

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5.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2. 请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3. 请简要介绍《水浒传》的主题思想。

4. 请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及其取经路线。

5. 请简要介绍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风格。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举例说明比喻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应用。

2. 请举例说明拟人修辞手法在散文中的应用。

3. 请举例说明对偶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应用。

4. 请举例说明排比修辞手法在演讲中的应用。

5. 请举例说明夸张修辞手法在小说中的应用。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出师表》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稳健奋进欣慰B. 美轮美奂振聋发聩沦为笑柄C. 潇洒舒展花枝招展D. 沉鱼落雁漫不经心畏首畏尾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健康长寿的向往更加强烈。

B. 由于缺乏资金,这个项目被迫暂时搁置。

C. 他的演讲充满了激情,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D.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成功需要坚持和努力。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次旅行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结交了许多朋友。

”B. “这个苹果很甜,你尝一尝。

”C. “这篇文章中,有些地方需要修改。

”D. “这本书里有很多插图,很吸引人。

”4. 下列词语中,与“绿意盎然”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绿草如茵B. 绿树成荫C. 绿水青山D. 绿肥红瘦5. 下列名言警句中,与“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 知足常乐,能忍者常安。

D. 不怕慢,只怕站。

6. 下列成语中,与“一鸣惊人”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一蹴而就B. 一帆风顺C. 一举两得D. 一马当先7. 下列词语中,与“曲径通幽”意思相反的一项是()A. 直截了当B. 转弯抹角C. 明明白白D. 清清楚楚8.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就像一座知识的宝库。

B.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采集着知识的花粉。

C. 那朵花红得像火一样。

D. 他的笑容就像阳光一样温暖。

9. 下列词语中,与“一丝不苟”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一丝不挂B. 一丝不挂C. 一丝不挂D. 一丝不挂10.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好,还是体育方面的佼佼者。

B.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

C. 他不仅会唱歌,还会跳舞,还会弹钢琴。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卷纸及答案)详解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卷纸及答案)详解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一、基础知识(35分)1.课文填空(10分)①▲, 壮心不已。

②纷纷暮雪下辕门, ▲。

③求之不得, ▲。

④▲,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⑤▲, 池非不深也, ▲,⑥▲, 猿则百叫无绝。

⑦在《蒹葭》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而不可即的虚幻意境, 蕴涵执着、炽热的相思之情的句子是“▲”、“▲”、“▲”。

2.触摸汉字(4分)①生命又像一颗小树, 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 蜂蝶围绕着他飘翔暄闹, 小鸟在枝头欣赏唱歌, 他会听见黄莺清吟, 杜鹃啼血, 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②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 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 来yìn 庇树下的幽花芳草, 他结出累累的果实, 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1分)芳馨.(▲)(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分) yìn(▲)庇(3)找出并改正第①句中的两个错别字。

(2分)(▲)改为(▲)(▲)改为(▲)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有一项是(▲)(3分)A.我市的教师队伍中, 骨干教师逐年增多, 呈现出人才济济的好景象。

B.突然有人横穿马路, 这辆小汽车急忙戛然而止。

C、2009年的春晚, 小沈阳惟妙惟肖、技惊四座的表演, 获得全国观众高声叫好, 从而一炮走红, 身价百倍。

D.光武农贸大市场里, 各种水果应有尽有, 不胜枚举。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4分)A.世界上的事总是这样。

一个人, 如果后来成了人物, 则他小时候的优点固然是优点, 即便是缺点也无妨, 被看作优点。

B.生物学专家给大家讲了许多有关人类起源、人类进化、地球生物环境的演变以及如何保护和科学利用地球资源的知识。

C.以基地组织为首的恐怖分子在世界各地制造的一桩桩流血事件, 是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

D、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5.(1)利立浦特小人国用选拔官员。

(2)概述格列佛在大人国的几次遇险经历(两次即可)(3分)6.请仿照下面句子, 再写出两种幸福的情景来。

苏教版语文初三毕业考试卷

苏教版语文初三毕业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谨慎瞒骗谈笑风生B. 突兀沉鱼落雁精疲力竭C. 谬论融会贯通沉默不语D. 剥削妄自菲薄融会贯通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增长了见识,而且丰富了知识。

B. 为了这次比赛,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没有取得好成绩。

C.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需要我们集思广益,共同商讨。

D. 由于天气原因,我们不得不取消了原定的户外活动。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雕梁画栋B. 青出于蓝C. 一举两得D. 眼花缭乱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月亮升起来了,仿佛是一个银色的圆盘。

B. 小明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C. 那个湖面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如同一座宝库。

5.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日出东方照,黄河入海流。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 《背影》中,父亲送别儿子的情景令人感动,其中父亲为什么要给儿子买橘子?8. 《匆匆》中,作者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9. 《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通过描绘月夜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10. 《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对祖国的热爱表现在哪些方面?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荷塘月色》中作者对荷塘美景的描写手法。

12. 简述《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叔叔的形象特点。

13. 简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14. 简述《背影》中,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作文(50分)15. 题目:感恩的心要求: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以“感恩的心”为主题的作文。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期末试卷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琳琅满目畅游无阻B. 震耳欲聋毛遂自荐C. 源远流长稳如磐石D. 震天动地欣欣向荣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使我们对这个社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B. 他的演讲,既生动又感人,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

C. 老师多次强调,我们要认真学习,争取早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D. 我们应该把这次考试当作一次检验,以查漏补缺。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蜿蜒、蜿蜒、蜿蜒B. 蹒跚、蹒跚、蹒跚C. 悠然、悠然、悠然D. 悠扬、悠扬、悠扬4. 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夜晚的星空,犹如一幅巨大的画布。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河水潺潺,如同小提琴演奏的旋律。

D. 星星闪烁,像无数只眼睛在注视着我们。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这部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这部小说以宋江、李逵等英雄好汉的故事为背景。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师徒取经的奇幻历程为内容。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这部小说以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故事为主线。

6.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天一夜雨初霁。

B.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7.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欺骗欺哄欺负B. 崇高崇尚崇敬C. 陌生生疏生畏D. 周围周旋周到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看了这部电影,非常感动。

”B. “你有没有看过这本书?我看过。

”C. “你觉得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觉得应该……”D. “我明天要去看望奶奶,你们一起去吧。

九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是“种植”?A. 种B. 耕C. 播D. 栽2. 以下哪篇作品是陶渊明的代表作?A. 《桃花源记》B. 《庐山谣》C. 《归园田居》D. 《登鹳雀楼》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之涣4. 下列哪个成语故事出自《史记》?A. 背水一战B. 指鹿为马C. 草木皆兵D. 破釜沉舟5. 《水浒传》中,被称为“智多星”的是哪位好汉?A. 宋江B. 吴用C. 林冲D. 武松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亲自撰写的。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杜甫的名句。

()3.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4.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被称为“武圣”。

()5. “推敲”这个成语与贾岛有关。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______》中的名句。

2.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出自《______》。

3. 《庐山谣》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______。

”4.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领袖是______。

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孟浩然的《______》中的诗句。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背景。

2. 描述一下《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3. 请解释“孟母三迁”的故事及其意义。

4.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节。

5. 请解释“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创作一个描述春天景色的句子。

2. 请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下月亮的形状。

3. 请用“拟人”的手法,描述一下风的特点。

4. 请用“排比”的手法,描述一下大海的壮阔。

5. 请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一下夏天的高温。

江苏省姜堰区2024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江苏省姜堰区2024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江苏省姜堰区2024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留意:全部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3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结合下列语境,按拼音写出汉字。

(书写工整、规范、美观)(4分)夏日听雨,雨声淅沥,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méng lóng;冬日观雪,雪意lán shān,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雪白。

2.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B.2024年《朗读者》开播以来圈粉多数,被赞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

C.《阳关雪》一文节选自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D.2024年伊始,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世人纷纷为他的人民情怀和天下担当而喝彩!3.下列句子中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中国是礼仪之邦,交往言谈留意谦敬之分。

如敬辞类“贵庚”“令堂”“赐教”“拙见”等,谦辞类“薄面”“劳驾”“寒舍”“敝人”等。

(此处谦词、敬词运用合理恰当)B. 春运将至,有些“黄牛”自己印制假的火车票诈骗旅客,真可谓别具匠心....。

(“别具匠心”指另有一种奇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等,为褒义词,用在此处褒贬不当。

)C. “桑梓”,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

“风骚”,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此处文化常识正确)D. 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

(此句主客体颠倒,应改为“引发国内影视从业者的深思”。

)4.依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一④每题1分,⑤⑥每题2分)①▲,除恶务本。

②▲,来者犹可追。

③▲,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④我想:▲,▲。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在《出师表》中出现了多次?( )A. 忠B. 诚C. 勤D. 奋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A. 曹雪芹B. 吴承恩C. 罗贯中D. 施耐庵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 )A. 温故知新B. 轻车熟路C. 画龙点睛D. 一鸣惊人4. 下列哪个诗人是唐代的?( )A. 杜甫B. 李清照C. 辛弃疾D. 陆游5. 《水浒传》中,宋江的绰号是什么?( )A. 及时雨B. 豹子头C. 青面兽D. 花和尚二、判断题1.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2.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是结拜兄弟。

()3.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所写。

()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5.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贾母的孙子。

()三、填空题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______》。

2.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

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______》。

4. 《琵琶行》的作者是______。

5.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______。

四、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2. 请简要介绍《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

3. 请简要介绍《水浒传》中的“智取威虎山”。

4. 请简要介绍《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

5. 请简要介绍《岳阳楼记》的主题思想。

五、应用题1. 请举例说明《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2. 请举例说明《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意境在现代文学中的应用。

3. 请举例说明《庐山谣》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意象在现代诗歌中的应用。

4. 请举例说明《琵琶行》中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比喻在现代文学中的应用。

5. 请举例说明《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哲理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六、分析题1. 请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8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

(4分)荣yīnɡ()戏xuè()怅wǎng()xiè()渎恣睢()瘠薄()狡黠()拮据()2、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B.青海湖,醉人的湖,那充满梦幻色彩的奇异景色总是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安之若素,久久不愿离去。

C.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D.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阴谋得逞;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对台湾领导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雪花飘飞时节的博兴是个美丽的季节。

B.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C.通过学习学校发的《消防安全,关爱生命——致家长一封信》,使我们的家长都受到了一次教育。

D.今年元旦期间,我市个别景点由于垃圾箱设置过少,导致游客垃圾乱丢。

对此,我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

4、根据提示和要求填空(6分)①,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②池上碧苔三四点,,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③千嶂里,______________ 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④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_ ,。

⑤《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苏轼《密州出猎》)⑥“愁”历来都是文人墨客重要的思想元素。

愁是温庭筠的“”的殷切盼望;愁是范仲淹笔下“”的夜深霜浓,胡笛悠悠的睹物感怀;愁是李清照笔下“”的千钧重量;愁是辛弃疾笔下“”的壮志不遂的抑郁和愤慨。

5.名著阅读。

(2分)初中语文课本“名著导读”目录中常用一句话来概括点评名著的内容或特色,例如“《水浒》: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血与火中炼就辉煌的人生。

请你用简短而有创意的话来点评其内容或特色,字数20以内。

名著:《格列佛游记》点评:。

6、下面是一则流传很广的手机短信,请你从语文的角度加以赏析,说一说它广为流传的原因。

(2分)删除昨天的烦恼,确定今天的快乐,设置明天的幸福,存储永远的爱心,取消世间的仇恨,粘贴美好的心情,复制醉人的风景,打印你灿烂的笑容。

二、阅读(42分)(一)古诗赏析(4分)蒹葭(节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的秋景图。

(2分)8.诗中表现主人公苦苦追寻、执着不舍的词语有“”和“”。

(2分)(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9-12题。

(10分)(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 晏子谏景公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晏子自称)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④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⑤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选自《晏子春秋》)注释:①景公:齐景公。

②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③堂侧陛:堂,朝堂。

陛,台阶。

④逸:安乐,安闲。

⑤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①万钟于我何加焉()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3)公被狐白之裘()(4)乃令出裘发粟()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此之谓失其本心。

(2)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11、文段(甲)中画线句子强调的是:(2分)12、文段(乙)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三)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3-19题善良的种子(16分)朱成玉①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

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

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

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③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

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

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

大概是买票的时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

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

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

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④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⑤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

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

她呼天抢地。

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⑥“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

”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⑦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

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

”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

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

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

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⑧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

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⑨下车的时候,人很挤。

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

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

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⑩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⑾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

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13、根据选文的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3分)父亲是有名的“抠王”→()→“女人”的种子被偷→()→()14、父亲的那张百元票子为什么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2分)15、第③段和第⑩段两个划线语句矛盾吗?为什么?请结合父亲不同心境简要说说。

(3分)16、选文哪句话具体阐释了标题“善良的种子”的深刻含义?请用波浪线在原文中标出。

(2分)17、选文第②段写父亲是有名的“扣王”,目的是什么?(2分)18、仔细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结合全文,说说好在哪里。

(2分)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19、“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请根据本文情节,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

(2分)(四)阅读下列文章,完成20-24题(12分)“天宫”:中国人未来的太空房间①“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11月3日凌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

②中国未来的空间站的名称叫“天宫”。

这是一个具有浓郁中国特色、寄托了华人无限憧憬的名字。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即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建立空间实验室);同时也是中国空间站的起点,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③我国目前正在运行的“天宫一号”实际上是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采用两舱构型,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高10.4米、重8.5吨,舱体的最大直径达3.35米。

与之前的载人航天器相比,天宫一号为航天员提供的可活动空间大大拓展,达15立方米,能够同时满足3名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实验舱可保证舱压、温湿度、气体成分等航天员生存条件,可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轨工作和生活,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等设备。

实验舱前端安装一个对接机构,以及交会对接测量和通信设备,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

资源舱为轨道机动提供动力,为飞行提供能源。

④建设实现空间站的关键技术是“空间交会对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通过轨道参数的协调,在同一时间到达太空同一位置的过程称为交会。

对接是在交会的基础上,通过专门的对接机构将两个航天器连接成一个整体。

人要进入到空间实验室,航天飞机或飞船就必须和空间实验室对接起来。

这个难度很大,因为两个航天器的速度都很快,时速到达28000公里以上,就像是地面的两辆急速飞驰的跑车,要让它们的距离必须一直保持在1米左右,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

在对接过程中,如果计算不准,就可能发生飞船相撞事故。

⑤我国的火箭最大运载能力只有10吨,不仅无法将体积更大、重量更重的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也满足不了空间实验室在运行期间所需大量物资的运输要求。

在后续的发射中,将采用新一代大推力长征5号火箭。

长征5号火箭的运载能力可达25吨,基本与国际上的顶级水平相当,可以满足在低轨道发射空间实验室的需要。

⑥人类目前载人航天活动的终极目的,是将实验室搬上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的独特环境,开展地面无法进行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实验,为人类造福。

“天宫一号”的研制为中国人未来的太空房间建造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文章以“‘天宫’:中国人未来的太空房间”为标题有什么作用?(2分)21.“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的意义是什么?(2分)22、文中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23、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我国目前正在运行的“天宫一号”实际上是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

24、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以来,载人航天工程已花费约350亿元人民币。

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欢欣鼓舞之余,有人不禁会问,载人航天对百姓生活有什么意义?巨大花费是否合理?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观点。

(3分)25、岁月匆匆,读九年级的我们已走进人生的花季,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索,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份行动,少了一份幻想;还多了一份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