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鸟语教案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5篇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5篇《空山鸟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到6个生字,读记本课的一些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4、摘抄优美词语,丰富语言积累教学重点难点朗读课文,想象美好境界,从字里行间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情趣导入播放课件,深山鸟鸣二、初读感知1、读读通顺流利2、读理清条理3、读感悟仙境4、读你对哪段最感兴趣,为什么?有感受情的读一读三、理解升华小组交流读出你最感兴趣的场面,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在故事情节和写作手法两方面加以说明。
然后有感情的进行朗读。
全班讨论:为什么会有空山鸟语这样的胜景?人与自然有着怎样的关系?四、教学字词1、小组内自学本课词语2、小组自学本课生字。
积累内化:摘抄课文中出现的词语五、拓展升华。
感情朗诵你最喜欢的段落背诵你最喜欢的段落。
写一篇保护动物的倡议书。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2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歌曲《顽皮的杜鹃》三、聆听《空山鸟语》1.聆听乐曲导入设问:你能听出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乐曲让你联想到什么景色?2.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同曲名并板书:空山鸟语3.复听乐曲: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速度、音高、力度及情绪,并展开想象。
重点围绕音乐是如何表现“空山”和“鸟语”进行讨论:(1)聆听乐曲中表现“空山”的引子乐段,这一段音乐速度怎样?音高和力度有什么变化?让你想到了什么?(2)聆听第一段音乐,提问:这一段音乐速度有什么变化?节奏怎样的?音乐情绪有什么变化?(3)聆听后面几段音乐,要求学生仔细听,提问:这几段音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你有没有又听到“空谷回声”?还听到了什么?听到乐曲中出现模拟鸟鸣的音乐时,举手示意。
(4)让学生用模拟演奏的动作跟着音乐表演。
4.再次复听全曲,展开想象,交流听音乐的感受。
5.出示图片,简要介绍作曲家刘天华。
四、编创与活动:听辨“57”两音,填入括号中。
三年级音乐《空山鸟语》教案

三年级音乐《空山鸟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空山鸟语》,使学生能够理解并唱准曲调,把握音乐的基本节奏。
3. 培养学生合作演唱的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空山鸟语》,理解其音乐特点。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调和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空山鸟语》乐谱、音响设备、教学挂图等。
2. 学生准备:熟悉简单的乐理知识,有一定的歌唱基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空山鸟语》的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2. 讲解:教师讲解《空山鸟语》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
3. 学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空山鸟语》,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改进演唱技巧。
5.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空山鸟语》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
2. 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注意: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教案框架,具体内容还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教学拓展1. 对比教学:教师可选用其他同类型的民族音乐作品,如《高山流水》、《渔樵问答》等,让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分析不同作品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2.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根据《空山鸟语》的旋律和节奏,创作自己的歌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素养。
七、教学反馈1. 课堂反馈:教师在课后收集学生对本次课程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改进方向。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音乐学习情况,鼓励家长支持孩子的音乐教育。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初中空山鸟语教案

初中空山鸟语教案课程类型:音乐课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中国古典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2. 学习并掌握《空山鸟语》的曲调、节奏和演奏技巧。
3.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增强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空山鸟语》的曲调。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熟练地演奏《空山鸟语》。
2. 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空山鸟语》琵琶演奏版。
2. 教学视频:琵琶演奏家演奏《空山鸟语》的视频。
3. 琵琶或其他乐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播放《空山鸟语》琵琶演奏版,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2.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自然元素,如鸟鸣、水流等。
二、作品欣赏(10分钟)1. 播放琵琶演奏家演奏《空山鸟语》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琵琶的演奏技巧。
2. 分析并讲解音乐中的曲调和节奏,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结构。
三、教学实践(10分钟)1. 分组让学生尝试演奏《空山鸟语》,教师巡回指导。
2. 针对学生的演奏,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演奏技巧。
四、情感体验(5分钟)1.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演奏或欣赏《空山鸟语》时的感受。
2. 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自然和生活的美好,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空山鸟语》的音乐价值和审美意义。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演奏《空山鸟语》,并尝试欣赏其他古典音乐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演奏《空山鸟语》,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我国古典音乐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音乐学习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让他们从音乐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增强对音乐的热爱。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古典音乐作品,让学生多样化地欣赏和体验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同时,可结合音乐历史和背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的发展和演变,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3篇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空山鸟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到6个生字,读记本课的一些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4、摘抄优美词语,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想象美好境界,从字里行间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情趣导入播放课件,深山鸟鸣。
二、初读感知1、读读通顺流利2、读理清条理3、读感悟仙境4、读你对哪段最感兴趣,为什么?有感情的读一读。
三、理解升华1、小组交流。
2、读出你最感兴趣的场面,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在故事情节和写作手法两方面加以说明。
然后有感情的进行朗读。
3、全班讨论:为什么会有空山鸟语这样的胜景?人与自然有着怎样的关系?四、教学字词1、小组内自学本课词语2、小组自学本课生字积累内化:摘抄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五、拓展升华1、有感情地朗诵你最喜欢的段落。
2、背诵你最喜欢的段落。
3、写一篇保护动物的倡议书。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欣赏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
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了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
2.了解二胡的音乐与表现力。
教学重点:《空山鸟语》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资料分析:一、《空山鸟语》是“五四”时期杰出的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二胡独奏曲的代表作之一,作于1918年,于1928年定稿。
乐曲得名于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
乐曲虽为带引子和尾声的多段式结构,却做到了紧而不乱,实在是二胡难得的精品。
引子:八度大跳起伏的旋律,节奏自由,营造了宁静、深邃、神秘、肃穆的气氛,好似让人听到了空谷里的回响。
《空山鸟语》教案及课后反思

《空山鸟语》教案及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感受《空山鸟语》这首曲子的意境美。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空山鸟语》,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符、节奏等。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作品简介:《空山鸟语》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作之一,由著名作曲家、演奏家刘天华于1918年创作。
这首曲子以优美的旋律、独特的演奏技巧展现了山野的空旷和鸟鸣的生机。
2. 音乐理论知识:音符、节奏、音阶等。
3. 演奏技巧:学习一些基本的民族乐器演奏方法,如二胡、笛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并体验《空山鸟语》的音乐意境,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会一些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演奏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空山鸟语》片段,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2. 作品欣赏: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全曲,分析曲子的结构、旋律特点等。
3. 音乐理论知识讲解:教师讲解音符、节奏、音阶等基本音乐理论知识。
4. 演奏技巧学习:教师示范并讲解一些基本的民族乐器演奏方法。
5.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民族乐器,按照教师讲解的演奏技巧进行练习。
6. 课堂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五、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课堂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演奏技巧的熟练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 注重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参加音乐社团、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5.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教学评价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和整体水平。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3篇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3篇《空山鸟语》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空山鸟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到6个生字,读记本课的一些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4、摘抄优美词语,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想象美好境界,从字里行间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情趣导入播放课件,深山鸟鸣。
二、初读感知1、读读通顺流利2、读理清条理3、读感悟仙境4、读你对哪段最感兴趣,为什么?有感情的读一读。
三、理解升华1、小组交流。
2、读出你最感兴趣的场面,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在故事情节和写作手法两方面加以说明。
然后有感情的进行朗读。
3、全班讨论:为什么会有空山鸟语这样的胜景?人与自然有着怎样的关系?四、教学字词1、小组内自学本课词语2、小组自学本课生字积累内化:摘抄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五、拓展升华1、有感情地朗诵你最喜欢的段落。
2、背诵你最喜欢的段落。
3、写一篇保护动物的倡议书。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欣赏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
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了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
2.了解二胡的音乐与表现力。
教学重点:《空山鸟语》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资料分析:一、《空山鸟语》是“五四”时期杰出的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二胡独奏曲的代表作之一,作于1918年,于1928年定稿。
乐曲得名于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
乐曲虽为带引子和尾声的多段式结构,却做到了紧而不乱,实在是二胡难得的精品。
引子:八度大跳起伏的旋律,节奏自由,营造了宁静、深邃、神秘、肃穆的气氛,好似让人听到了空谷里的回响。
《空山鸟语》教案及课后反思

《空山鸟语》教案及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中国古典音乐,特别是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
2. 通过学习《空山鸟语》,使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作品简介:《空山鸟语》是二胡演奏家刘天华于1918年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
作品描绘了深山幽谷,百鸟齐鸣的景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音乐结构:全曲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引子、主题和尾声。
3. 演奏技巧:学习《空山鸟语》需要掌握一定的二胡演奏技巧,如滑音、颤音、断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并欣赏《空山鸟语》,掌握作品的基本内容和演奏技巧。
2. 教学难点:二胡演奏技巧的掌握,特别是滑音、颤音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音乐结构和演奏技巧。
2. 示范法:播放优秀演奏家的演奏视频,让学生跟随示范学习。
3. 练习法:分组练习,相互观摩,教师指导。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空山鸟语》片段,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乐曲所表现的意境。
2. 讲解作品背景和音乐结构,分析乐曲的特点。
3. 讲解演奏技巧,并进行示范。
4.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组织学生进行演奏展示,相互评价,总结学习心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对《空山鸟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演奏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和演奏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应更多地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欣赏其他著名的二胡独奏曲,如《赛马》、《月亮代表我的心》等,感受不同作品风格和演奏技巧。
2. 邀请二胡演奏家进行讲座或示范演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二胡音乐的魅力。
3.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将《空山鸟语》的演奏技巧运用到其他乐曲中。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空山鸟语》,巩固所学的演奏技巧。
《空山鸟语》教案及课后反思

《空山鸟语》教案及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感受《空山鸟语》这首曲子的意境美。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空山鸟语》,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曲子简介:《空山鸟语》是一首中国民族音乐的经典之作,由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郑律成创作。
曲子以山水、鸟鸣为素材,表现出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2. 音乐知识:学习音符、节奏、音阶等基本音乐知识。
3. 演奏技巧:学习正确的演奏姿势、手法,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空山鸟语》的曲谱,能够熟练演奏。
2. 教学难点:音符的时值、节奏的把握,以及演奏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曲子背景、音乐知识、演奏技巧。
2.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奏,其他学生跟随学习。
3. 练习法:分组练习、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4. 互动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增强课堂氛围。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空山鸟语》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曲子的美。
2. 讲解曲子背景、作者简介,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
3. 讲解基本音乐知识,如音符、节奏、音阶等。
4. 示范演奏《空山鸟语》,让学生跟随学习。
5. 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演奏中的错误。
6. 课堂小结,强调重点、难点。
7. 布置课后作业:熟记曲谱,加强练习演奏技巧。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空山鸟语》这首曲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音乐知识和演奏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节奏的把握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节奏的训练。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让他们在欣赏美的也能创造美。
六、教学拓展1. 对比教学:挑选其他风格的中国民族音乐,如古筝、二胡等,与《空山鸟语》进行对比欣赏,让学生了解更多民族乐器和音乐风格。
2.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可以以自然景色、动物等为题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山鸟语
教学目标:
能读通全文,理解散乱、急骤、敛起、缥缈、长檐飞角、寂寥等词语的含义。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达到诵读。
体会文中所表达的诗人的理想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朗读体会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诵读
希望是一只小鸟
(美国)狄金森
希望是一只小鸟,
在心灵的深处安家。
唱着一支无言的歌,
一刻不停地叫喳喳。
在狂风中这声音最美妙,
点燃多少人心中的火。
哪怕是最险恶的风暴,
也难以使这只小鸟畏缩。
它伴我走遍天涯海角,
用亲切的歌声暖人心房。
即使在危难的时刻,
也从不乞求一粒粮。
二、谈话导入。
1、出示“读”,同学们,这个字是——?据大家所知,读有哪些方式?
2、现在老师在读前面加上一个字——“诵”,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词语?要诵读好一篇文章,要达到哪些要求呢?诵读课是语文课中的一种,但是又与平时我们上的语文课不同,诵读课关键点要落在“读”,并且是——诵读。
3、今天老师给大家分享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是我们这节诵读课的重点内容。
(出示课题:空山鸟语)
三、诵读文章、体会情感。
1、自由朗读全文,看看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空山鸟语的?
2、作者郭枫是一个喜爱大自然的人,闲暇之余,他总喜欢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到山上去看看,一呆就是一天,到山上他——?(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齐读)
师相机指出“最喜欢”,提问:为什么大家要把这几个字读重音?
3、每个时间段的鸟语各有什么特色?并用笔划下来。
4、分小组交流你找到了哪些句子,体会情感。
说说鸟儿们在林间时而兴奋,时而缥缈,时而美妙的说着什么呢?
①、说说自己找到了哪些句子,选择这句话的原因是什么,再读,读出情
感,其他组的同学听完之后评价一下。
②、在文中有真实世界的描写,又有虚幻梦境的描写,真实世界的描写是第几自然段?虚幻的又是第几自然段?虚幻的该怎么读?
四、提升诵读情感。
1、有感情的放声朗读既是诵读,通过大家刚才这样一说一读,老师觉得不仅仅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更是“书读百遍,情意自显”。
现在老师配上音乐,诵读全文,请同学们听完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2、指名读1、2、
3、4自然段,齐读5、6自然段。
五、总结。
诵读,就是体会作者写作的情感,读出文章的味道,希望同学们能带着通过诵读体会到的情感,用爱的情怀投身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