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简介
安徒生(儿童文学介绍)

1835年,安徒生写信给女友说:“我 要为下一代创作了。”同年,安徒生的 第一本童话集问世,其中收入《打火 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 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四篇 童话。这些童话来自安徒生自己的人生 经历,“它们像‘种子’一样藏在我的 思想中,一股涓涓细流、一束阳光,或 一滴苦酒,就能使它们破土而出。”
安徒生晚期童话(1852~1873): 新的故事──内涵已压缩到单纯“故事”的 范围 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 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 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 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 《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树精》(1868)“我们旅行去。去看巴黎 的展览会……这儿有埃及的皇宫,这儿有沙 漠的旅行商队。这儿有来自太阳的国度、骑 着骆驼走过的贝杜因人,这儿有养着草原上 美丽烈马的俄国马厩。……我必须走进活生 生的人群中去。在人群中跳跃,像鸟儿一样 飞,观察,体验,做一个不折不扣的人。”
海的女儿追求的是不灭的灵魂,爱情只是她 的一个必备条件。最终,她放弃了通过获得人 类的爱情而达到不灭的灵魂的曲折途径,而转 向通过善举,因为她得知通过自己的善举,三百 年后同样可以获得不灭的灵魂。因此可以说 她走了一条从海洋到陆地再到天空的路程.。
我国的文献中也不乏有关于美人鱼的记载。《山海 经· 海内东经》中:“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 西晋张华《博物志》中所记载的“鲛鱼”也就是人 鱼。宋代的《祖异记》一书中还对美人鱼的形态作 了详细描述:宋太宗时,有一个叫查道的人出使高丽 (今朝鲜),看见海面上有一“妇人”出现,“红裳双袒, 髻发纷乱,腮后微露红鬣.命扶于水中,拜手感恋而没, 乃人鱼也。”
安徒生简介

安徒生简介
安徒生简介
安徒生简介(一):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1875),丹麦19世
纪著名的童话作家,也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他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
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
受父亲和
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
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
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
经过8年奋斗,最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
因此,被皇家艺
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
历时5年。
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学。
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
费维持生活。
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的编写剧本。
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
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
1833
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
学的代表作。
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给全欧。
安徒生童话作者简介

安徒生童话作者简介
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是丹麦最著名的童话作家之一,他生于1805年4月2日,逝世于1875年8月4日。
安徒生的童话作品无疑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深受全世界读者的喜爱。
在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中,经常体现出对人类内心深处情感的揭示,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批判。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童话故事,更是带有哲理和深度的文学作品。
安徒生的童话作品普遍具有积极向上的主题,主张真善美,对人性的美好品质进行了赞扬。
安徒生在创作过程中,受到了古代丹麦民间故事和传说的启发,同时也汲取了古希腊神话故事的灵感。
他通过对儿童心灵的触动,展现了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敬畏,呈现出一种美好而又朴实的生活态度。
安徒生的作品包括《小美人鱼》、《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衣》等经典童话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在童年时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在成年后让人回味无穷。
安徒生的文字清新简洁,故事情节简单却言辞深刻,给人一种深深的共鸣与感动。
总的来说,安徒生是一位伟大的童话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让读者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善良。
安徒生的童话作品永远值得我们去品味和珍视。
以上是对安徒生这位伟大童话作家的简要介绍,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文学巨匠的作品和思想,感受到他带给我们的智慧和温暖。
安徒生个人简介及作品

安徒生个人简介及作品安徒生以孩童的眼光和诗人的手笔写下了文学世界中的极品,你知道安徒生的人物经历吗?下面店铺给你分享安徒生个人简介及作品,欢迎阅读。
安徒生个人简介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
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
父亲是个穷鞋匠,曾志愿服役,抗击拿破仑的侵略,退伍后于1816年病故。
当洗衣工的母亲不久即改嫁。
安徒生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
少年时代即对舞台发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
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了一名小配角。
后因嗓子失润被解雇。
从此开始学习写作,但写的剧本完全不适宜于演出,没有为剧院所采用。
1822年得到剧院导演约纳斯·科林的资助,就读于斯莱厄尔瑟的一所文法学校。
这一年他写了《青年的尝试》一书,以威廉·克里斯蒂安·瓦尔特的笔名发表。
这个笔名包括了莎士比亚、安徒生自己和司各特的名字。
1827年发表第一首诗《垂死的小孩》,1829年,他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
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28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于1829年问世。
这是一部富于幽默感的游记,颇有德国作家霍夫曼的文风。
这部游记的出版使安徒生得到了社会的初步承认。
此后他继续从事戏剧创作。
1831年他去德国旅行,归途中写了旅游札记。
1833年去意大利,创作了一部诗剧《埃格内特和美人鱼》和一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1835)。
小说出版后不久,就被翻译成德文和英文,标志着作者开始享有国际声誉。
安徒生的作品小说《即兴诗人》(1835)《奥·特》(1836)《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两位男爵夫人》(1848)《生乎?死乎》(1857)《幸运的贝儿》(1870)剧本《阿夫索尔》(1822)《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1829) 《拉默穆尔的新娘》(1832)《乌鸦》(1832)《埃格纳特的人鱼》(1834)《离别与相逢》(1835)《司普洛峨的神》(1839)《黑白混血儿》(1840)《摩尔人的女儿》(1840)《幸福之花》(1844)《国王的梦想》(1844)《梨树上的鸟儿》(1845)《小基尔斯滕》(1846)《科莫河边的婚礼》(1848)《比珠宝还珍贵》(1850)《北欧的女神》(1850)《新房产》(1850)《睡魔》(1850)《海尔德摩尔》(1851)《接骨木树妈妈》(1851)《出身并非名门》(1863)《长桥》(1863)《西班牙客人》(1865)《初来者》《罗斯基里达之夜》游记《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1829) 《瑞典纪行》(1851)《西班牙风光》(1863)《访问葡萄牙》(1866)自传《小传》(1832)《我一生真实的故事》(1847)《我的童话人生》(1855)诗集《诗集一》(1829)《诗集二》(1830)《幻想与现实》(1830)《一年的十二个月》(1832)。
丹麦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简介资料

丹麦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简介资料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既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下面是小雅WTT给大家整理的丹麦安徒生简介资料,供大家参阅!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简介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 (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既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他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
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
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
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
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
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
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中崭露才华。
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
历时5年。
1820xx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学。
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
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0xx年的编写剧本。
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
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
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
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在全球各地发行和出版。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人物生平1820xx年4月2日,安徒生出生在丹麦欧登塞。
父亲是一名鞋匠,而且体弱多病。
母亲大父亲几岁,是一名洗衣妇。
一家人住在一间窄小的房子里。
在父母自由的教育环境下,尤其是母亲的鼓励,使安徒生很早就展现了其想象才能。
安徒生简介

安徒生简介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1805-1875),着名的作家,也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他出生于城一个贫穷的家庭,童年生活贫苦。
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
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
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
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
经过8年,终于在《阿尔芙》的剧作中崭露才华。
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辛欧学校免费就读。
历时5年。
,升入。
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
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的编写剧本。
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
曾发表和歌舞,出版诗集和诗剧。
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他最着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海的女儿》、《》、《》、《》、《》等。
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
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和出版。
安徒生简介人物生平:1805年4月2日,安徒生出生在。
父亲是一名鞋匠,而且体弱多病。
母亲大父亲几岁,是一名洗衣妇。
一家人住在一间窄小的房子里。
在父母自由的教育环境下,尤其是母亲的鼓励,使安徒生很早就展现了其想象才能。
他在家中塔起了玩具剧场,并且给他的木偶做衣服,同时他还阅读所有可能借到的戏剧剧本,这些剧本包括路维·郝尔拜(Ludvig Holberg 1684- 1754)和(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的作品。
后来他甚至记下了的所有剧本。
安徒生的父亲逝世,他给安徒生留下了所有的制鞋工具。
安徒生也因此辍学在家。
在这一期间他在织工和裁缝那里当过学徒,还在一家香烟工厂做过工,并且有逸闻称那里的同事们戏称他是女孩子,还脱裤子检查过。
据证实,在的,安徒生在位于丹麦菲英岛北部港市的圣克努特大教堂开始考虑他的未来。
安徒生简介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诗人,因为他的童话故事而世界闻名。
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
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为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这位童话大师一生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献给了“未来的一代”,直到去世前三年,共写了168篇童话和故事。
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
他的童话故事还激发了大量电影,舞台剧,芭蕾舞剧以及电影动画的制作。
安徒生一生经历坎坷,(见教参)。
安徒生的简介

安徒生的简介
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是丹麦19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他于1805年4月2日出生于奥登塞城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就读,当过学徒。
安徒生从小就饱尝贫困,自幼酷爱文学。
14岁时他独自来到首都哥本哈根,刚开始在皇家剧院当一名小配角,后来因为变嗓而被解雇,转而学习写作,但没有成功。
1829年,安徒生的写作初获成功;后来,他又创作了诗剧《埃格内特和美人鱼》(1833)及长篇小说《即兴诗人》(1835),小说不久就被翻译成德文和英文,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
1838年,安徒生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此后每年圣诞节他都出版一本这样的童话集。
其后又不断发表新作,直到1872年因患癌症才逐渐搁笔。
安徒生在近40年间共写了168篇童话。
他的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和乐观的精神,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中期童话的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主要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主要描写底层民众的悲惨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在哥本哈根梅尔彻一位朋友家中去世。
由于在童话创作上的杰出贡献,安徒生获得了“丹麦国旗勋章”,成为丹麦文学的一面旗帜;“海的女儿”也成为丹麦的象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也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他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
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
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
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
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
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
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
历时5年。
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学。
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
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的编写剧本。
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
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
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
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和出版。
人物生平:1805年4月2日,安徒生出生在丹麦欧登塞。
父亲是一名鞋匠,而且体弱多病。
母亲大父亲几岁,是一名洗衣妇。
一家人住在一间窄小的房子里。
在父母自由的教育环境下,尤其是母亲的鼓励,使安徒生很早就展现了其想象才能。
他在家中塔起了玩具剧场,并且给他的木偶做衣服,同时他还阅读所有可能借到的戏剧剧本,这些剧本包括路维·郝尔拜(Ludvig Holberg 1684- 1754)和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的作品。
后来他甚至记下了莎士比亚的所有剧本。
1816年安徒生的父亲逝世,他给安徒生留下了所有的制鞋工具。
安徒生也因此辍学在家。
在这一期间他在织工和裁缝那里当过学徒,还在一家香烟工厂做过工,并且有逸闻称那里的同事们戏称他是女孩子,还脱裤子检查过。
据证实,在1819年的复活节,安徒生在位于丹麦菲英岛北部港市欧登塞的圣克努特大教堂开始考虑他的未来。
因为他希望成为一个歌剧演唱家,于是在1819年的九月去了哥本哈根,由于声音好,他被丹麦皇家剧院雇佣;但不久后嗓子却坏了,并且失业。
据记载,安徒生起初在剧院里被当作一个疯子,所以受到冷落,甚至差点饿死。
后来他得到了音乐家克里斯托弗·魏泽(Christoph Weyse)和西博尼(Siboni)的帮助,还得到诗人弗雷德里克·霍格·古德伯格(Frederik Hoegh Guldberg 1771—1852)的相助。
虽然歌唱家的梦想破灭,可他还是被荷兰皇家剧院接纳为舞蹈学徒,同时他开始写作。
由于他后来变得懒散起来,所以逐渐失去了弗雷德里克对他的厚爱,不过这时安徒生开始得到了皇家剧院的主管乔纳森·柯林(Jonas Collin)的帮助,后来他们两人成为终身的朋友。
国王弗雷德里克六世对这个奇怪的男孩产生了兴趣,他决定把安徒生送到斯莱格思(Slagelse)的语法学校去深造几年。
在启程之前,安徒生发表了他的第一本书:《Ghostat Palnatoke's Grave》(1822年)。
在1827年之前,这个并不情愿的后进生,先是留在了斯莱格思,后来又去了位于艾森诺(Elsinore)的另一所学校。
他在学校中仍然表现得怪异,不合群,老师也常责骂他。
他后来说这些年是他生命中最黑暗和痛苦的时期。
最后,柯林终于让他毕业了。
之后,安徒生去了哥本哈根。
1829年,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出版,第一版销售一空。
出版商立刻以优厚条件买下第二版,安徒生因此从饥饿的压迫中解脱。
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在皇家歌剧院上演。
同年也出版第一本诗集。
1830年,初恋失败,开始旅行;第二本诗集出版。
1830-1834年,恋爱再度失败,遭逢母丧,不久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即兴诗人》。
1835年30岁的安徒生开始写童话,并且出版第一本童话集,仅61页的小册子,内含《打火匣》、
作品评价:
有些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等,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
由于作者出身贫寒,对于社会上贫富不均、弱肉强食的现象感受极深,因此他一方面以真挚的笔触热烈歌颂劳动人民,同情不幸的穷人,赞美他们的善良、纯洁等高尚品质;另一方面又愤怒地鞭打了残暴、贪婪、虚弱、愚蠢的反动统治阶级和剥削者,揭露了教会僧侣的丑行和人们的种种陋习,不遗余力地批判了社会罪恶。
《皇帝的新装》,辛辣地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朝臣们阿谀逢迎的丑态;《夜莺》和《豌豆上的公主》嘲笑了贵族的无知和脆弱。
他在最后一部作品《园丁和主人》中,还着力塑造了一个真正的爱国者的形象,反映了作者本人始终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5]安徒生的童话创作分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6]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皇帝的新衣》。
[7]
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
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
[6]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冰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
[7]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
作品基调低沉。
[6]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
[7]
安徒生童话所独创的儿童视角却是在原有的全知叙事模式——即用成人作为叙事者——上所作的新突破。
作者把成人叙事者假定为一个孩子,用孩子的说话方式创作作品中的语言,直白、自然,遵循孩子的思考方式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作品主题思想的创作,用一些生动但不离谱、神奇而不怪诞的故事情节讲述一个个深刻的道理。
达样的作品在阅读的过程中,既会感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场景,赋予鲜活的生命力,又不会觉得夸张,反而增加真实感。
人物影响:安徒生是斐声世界的文学大师,他运用儿童视角叙事模式创造了“安徒生童话”这一文体的独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对世界文学的发展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随着这种儿童视角叙事模式镇文学界的肯定,大量的文学作品也打破传统的全知叙事模式,试图尝试这种新生的创作手法。
许多作家和理论家开始质疑和反思传统的叙事方法,他们意识到过去那种全知全能、叙事者洞察一切、掌握全局的叙事模式已丧失其真实性和缺乏新鲜感,文章看起来很受束缚,没有意外的收获和生命的活力。
与此同时安徒生不只是一个童话作家,他也写过诗、小说、剧本和游记,其中也有不少的名篇。
安徒生在童话方面的作品,对世界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所起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他的童话作品受到了世界广大读者的喜爱,这种成功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表现出一种民主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这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它的对立面是封建主义的残暴和新兴资产阶级的无情剥削,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人民的思想感情。
另一方面,安徒生在语言风格上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在作品的内容上又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者。
这两种结合使他的作品在儿童文学中放出异彩,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人物思想:安徒生认为每个为“真正的光荣”而奋斗的人的一生都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而这也正是他自己一生奋斗所走过的路。
因此,在他的童话中夸大了对苦难的描写,加入了对悲剧情节的渲染。
他笔下的那些代表着真善美的人物都是在经过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之后,才得以实现理想的。
安徒生深受其母影响,一生笃信上帝:而同时,他又是拿破仑主意的充实崇拜者和跟随者。
这二者在他这里取得了观念上的统一。
因为在他看来,“光荣的荆棘路”正是一个证明神性存在的过程。
上帝耶稣所经历的苦难只为一件事,那就是证明自己是唯一值得信仰的神。
耶稣乃神之子,其神性可说是上天赋予的,但由于阴谋、欺骗等等遮人耳目的东西的存在,使他必须经历一个神性证明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无疑是充满了苦难与血泪的荆棘路。
在安徒生看来,很多事物是具有天赋的神性的。
而在这种神性获得证明之前,无论你所处的地位是如何卑微,所受的辱骂是多么不堪,这些都不会妨碍你的神性,相反,这些都将成为“光荣的荆棘路”上所必需之“荆棘”,是在你神性的天平上所增加的砝码。
引用《丑小鸭》中的理论就是: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是金子总会发光。
个人生活: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一生未结婚。
他将自己毕生的时间都耗费在了童话上,他不愿意去接触外人,他十分自卑,认为自己不仅相貌丑,还穷。
在临终前不久,安徒生曾对一位年轻作家说:“我为自己的童话付出了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可估量的代价。
为了童话,我拒绝了自己的幸福,并且错过了这样的一段时间,那时,尽管想象是怎样有力、如何光辉,它还是应该让位给现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