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件钣金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钣金件设计规范

钣金件设计规范

钣金件设计规范1 范围本设计规范规定了公司钣金件的材料标注、加工工艺要求、多工位冲床及普通冲床的常规模具等,是设计人员进行设计的参考和依据。

本设计规范适用于公司设计的产品图样等技术文件。

2 常用标准下列标准为钣金件设计时经常参考的标准。

本规范编写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时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5213—2008 深冲压用冷轧薄钢板及钢带GB/T 13914—2002 冲压件尺寸公差GB/T 13915-2002 冲压件角度公差GB/T 13916-2002 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JB/T 4129-1999 冲压件毛刺高度GB/T 15055-2007 冲压件未注公差尺寸极限偏差GB/T 2518-2008 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GB/T 3280-2007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5185-2005 焊接及相关工艺方法代号GB/T 324-2008 焊缝符号表示法GB/T 15675-2008 连续电镀锌冷轧钢板及钢带GB/T 710-2008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GB/T 13237-1991 优质碳素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和钢带3 术语和定义为便于对本规范的理解,应先对钣金件冲压的一些常用术语有一个初步认识:3.1 落料落料是将材料沿封闭轮廓分离的一种工序,被分离的材料成为工件或工序件(如图1)。

3.2 切舌切舌是将材料沿敞开轮廓局部而不是完全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

被局部分离的材料,具有工件所要求的一定轮廓,不再位于分离前所处的平面上。

(如图2)3.3 压凸压凸是用凸模挤入工序件一面,迫使材料流入对面凹坑以形成凸起的一种冲压工序(如图3)。

3.4 翻孔翻孔是沿内孔周围将材料翻成侧立凸缘的一种冲压工序(如图4)3.5 翻边翻边是沿外形曲线周围将材料翻成侧立短边的一种冲压工序(如图5)3.6 整形整形是依靠材料流动,少量改变工序件形状和尺寸,以保证工件精度的一种冲压工序(如图6)3.7 弯曲弯曲是利用压力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被弯成一定角度的形状的一种冲压工序(如图7)3.8 卷边卷边是将工序件边缘卷成接近封闭圆形的一种工序。

钣金件产品图设计规范

钣金件产品图设计规范

Q/HMJ 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HMJ 0401001-2001 钣金件产品图纸规范2003-12-20发布 2003-12-20实施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发布Q/HMJ 0401001-2001前言钣金件产品图纸设计规范是由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根据产品开发的需要,因现无有关上级标准特制定此企业标准,在有关上级标准发布实施后本标准将自动废止或视情况修订后重新发布实施。

本标准于2003年12月20日发布;本标准于2003年12月25日实施;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坤英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2001-04-20批准 2001-04-25实施Q/HMJ 0401001-2001 钣金件产品图设计规范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钣金件产品图中应表达的内容及表达规范,利于提高产品图的质量,使之更好地指导生产。

本标准适用于模具公司钣金件产品图的设计。

2 内容2.1 金属板材冲压、拉伸、焊接等方法加工成型的零件称为钣金件。

钣金件设计图样是直接提供给客户和产品制造单位的,其应提供钣金件加工、检验所必需的全部信息。

2.2 钣金件设计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注意其工艺性,不应出现平面尖角及应力集中的突变结构,避免模具或工艺原因难以实现的结构。

要遵循JB/T4378.1《金属冷冲压件结构要素》的规定准则。

2.3 钣金件设计图采用二维表达方式,一般不得使用三维图。

对于形状复杂,二维图无法表达清楚的部分结构,在与客户和制造单位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可用三维图表达,应在技术要求中说明。

用PRO/E软件出二维图,(二维图中的圆弧线应删除),配置文件drawsetup内容应统一。

2.4 图形2.4.1钣金件图样中的图形必须完整,清晰,能够表达钣金件的全部形状。

要合理运用视图、剖视图以及有关的其他表达方式,图面布置要合理。

2.4.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经焊接或铆接成型的组合钣金件,应画装配图。

冲压件钣金设计规范

冲压件钣金设计规范

一冲压件的分类冲压件按其主要工序可以分为:拉延件:毛坯(板料)在拉延工序中,有很大的拉伸、压缩变形;一般拉延件:她的拉延工序在有压边力的情况下,在单动压床上进行。

如梁、加强板等;大型覆盖件:它的拉延工序主要以双动压床为主;外覆盖件:它的曲面是外形面的一部分,有外形设计给出数据。

结构设计时充实与周边件的联结结构,分块与间隙;如车门外板,前围外板,侧围外板,顶盖等;内覆盖件:其曲面结构是根据功能、强度、刚度要求来设计。

如车门里板、后围内板、地板等;成型件:毛坯在成型工序中,材料有局部的拉延、压缩及弯曲变形,他的主要工序在无压边力情况下,在单动压床上进行。

如梁、加强板等;弯曲件(压弯件):毛坯在弯曲工序中,材料只有弯曲变形,基本无拉伸、压缩变形。

有压弯、卷圆、滚压成型等工序。

如支架、铰链等。

二点焊点焊焊点直径,焊点间的最小距离,板件的最小搭(对)接边尺寸等与板件厚度之间的关系:注:1、板料厚度:1)两层板焊接时,t为厚度小的板厚值;2)三层板焊接时,厚板夹在中间时,t为薄板厚度值;薄板夹在中间时,t为厚板厚度值;3)在两层板焊接时,厚薄板厚度之比不能大于3。

在三层板焊接时,总厚不大于薄板厚度的4倍。

2、焊接方法的选择:板料厚度在1.6以下,一般选点焊;板料厚度在1.6—3.2,可选点焊或熔接焊;板料厚度在3.2以上,一般选择熔焊;3、焊点强度为剪切强度,板料的强度极限为30Kg/mm²。

三最小冲孔尺寸:孔与孔、孔与边缘的最小尺寸:C: 大于或等于3-5t外凸圆的最大翻边高度:平板件的最小翻边高度:翻边,拉延,成形时,最小内圆角半径:落料的最小圆角半径:翻边孔的最大翻边高度:其中:K-翻边系数,对于08钢,K=0.74S-板料厚度r-内圆角半径。

此表计算中取r=SD-翻边直径d-预制孔直径H-有预制孔时,在不翻裂的情况下,一次翻边高的最大值参考数值表:工艺切口极限值:。

冲压钣金设计要求

冲压钣金设计要求

冲压钣金设计要求
冲压钣金设计的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1.零件的形状尽量简单。

2.外形和内孔避免尖角。

3.孔的尺寸不宜过小,孔间距不宜过小。

4.避免畸形孔。

5.在能达到使用功能的情况下,优先选择B方案。

6.冲压件的孔应优先选择圆孔,受冲头强度的影响冲孔直径不能小。

7.尽虽减少零件对模具的磨损,在冲制凸起的舌部时,舌部与凹模的内壁摩擦,使模具寿命缩短。

8.注意节约原材抖,例如采用嵌套、组合等方法节约材料。

9.穹折件的图角半径不宜过大,因为过大时弹值增大,穹曲件的精度不易保证。

10.穹折件的直边高度不宜过小,穹折件的直边高度应大于板厚的两倍。

11.在进行设计时,要优先选择使用冲压件,以简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钣金件的冲压成型过程顺利进行,降低模具损耗,提高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同时满足钣金件的使用性能和外观要求。

在实际生产中。

根据具体的产品需求和生产条件,可以对这些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制定:审核:批准:。

产品结构设计 钣金 结构件冲压工艺设计通用规范

产品结构设计 钣金 结构件冲压工艺设计通用规范

产品结构设计钣金结构件冲压工艺设计通用规范文件编号: OE02-E001 OE02-E三级文件系列版本号 A生效日期:2008-11-01 结构件设计通用规范(电子事业部适用) 页码:第1页/共21页亿达音响制造有限公司电子事业部技术规范结构件设计通用规范(适用于电子功放产品)目次前言 .......................................................... 3 1 范围和简介 ..................................................... 3 1.1 范围 .................................................. 3 1.2 简介 .................................................. 4 1.3 关键词 ................................................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4 3 冲裁 ........................................................... 4 3.1 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尽可能简单对称,使排样时废料最少。

.. 4 3.2 冲裁件的外形及内孔应避免尖角。

........................ 4 3.3 冲裁件应避免窄长的悬臂与狭槽 .......................... 4 3.4 冲孔优先选用圆形孔,冲孔有最小尺寸要求 ................ 5 3.5 冲裁的孔间距与孔边距 .................................. 5 3.6 折弯件及拉深件冲孔时,其孔壁与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6 3.7 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座 .............................. 6 3.8 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及设计标注 .......................... 7 3.8.1 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 .................................... 7 3.8.2 设计图纸中毛刺的标注要求 .............................. 7 4.折弯 ............................................................ 8 4.1 折弯件的最小弯曲半径 ........................................ 8 4.2 弯曲件的直边高度 ............................................. 9 4.2.1 一般情况下的最小直边高度要求 ................................ 9 4.2.2 特殊要求的直边高度 (9)亿达音响(东莞)制造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OE02-E001 OE02-E三级文件系列版本号 A生效日期:2008-11-01 结构件设计通用规范(电子事业部适用) 页码:第2页/共21页4.2.3 弯边侧边带有斜角的直边高度 (9)4.3 折弯件上的孔边距 (10)4.4 局部弯曲的工艺切口 (10)4.4.1 折弯件的弯曲线应避开尺寸突变的位置 (10)4.4.2 当孔位于折弯变形区内,所采取的切口形式 (11)4.5 带斜边的折弯边应避开变形区 (11)4.6 打死边(拍平)的设计要求 ..................................... 12 4.7设计时添加的工艺定位孔 ........................................ 12 4.8 标注弯曲件相关尺寸时,要考虑工艺性 ........................... 12 4.9 弯曲件的回弹 ............................................... 12 4.9.1折弯件的内圆角半径与板厚之比越大,回弹就越大。

车身钣金结构设计规范

车身钣金结构设计规范

XXXXXX有限公司车身钣金结构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批准:2016-09-15发布 2016-09-15实施XXXXXX有限公司发布前言为了使本公司白车身结构设计满足冲压、装配、焊接、涂装等工艺要求,并且车身结构要满足强度、刚度、密封等需要,特参考国内外各种白车身结构及各种工艺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此规范,使本公司设计人员在白车身结构设计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因经验不足造成设计缺陷或错误、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成功率以减少不必要的返工、节约开发成本及制造成本、并便于技术交流、提高白车身结构设计的质量。

一、冲压件设计规范1.孔1.1钣金上的冲孔设计要与钣金冲压方向一致。

1.2孔的公差表示方法1.3过线孔1.3.1过线孔翻边1.3.1.1过线孔翻边至少要3mm高。

此翻边对钣金起加强作用,防止在安装过程中产生变形,从而影响此孔的密封性。

1.3.1.2如果通过过线孔的零件是面积≤6的固体,或者钣金足够厚,使其在不借助翻边时也能够承受住过线孔安装时的压力,那么此过线孔可以不翻边。

1.3.2过线孔所在平面尺寸1.3.2.1过线孔为圆孔(半径设为Rmm)时,孔周圈的平面半径应为(R+6)mm1.3.2.2过线孔为方孔时,孔周边的平面尺寸应比孔各边尺寸大6mm。

1.4法兰孔1.4.11.5排水孔1.5.1排水孔设计在车身内部空腔的最低处,其直径一般为6.5mm。

1.5.2对于车身内部加固的防撞梁,应同样在其空腔的最低处布置排水孔。

1.5.3在车身结构件的空腔及凹陷处必须布置排水孔。

1.6空调管路过孔1.7螺栓过孔1.8管道贯通孔2.圆角2.1对于在同一个件上喷涂两种不同颜色的零件,要设计分界特征,并且最小特征圆角为1.5mm。

3.边3.1密封边3.1.1行李箱下端3.1.1.1.为了使水排出止口,如图所示需要留出3.0mm的间隙。

3.1.1.2安装用止口应该具备恒定的高度和厚度(用于弯角的凸缘除外)。

冲压件钣金设计规范

冲压件钣金设计规范

一冲压件的分类冲压件按其主要工序可以分为:拉延件:毛坯(板料)在拉延工序中,有很大的拉伸、压缩变形;一般拉延件:她的拉延工序在有压边力的情况下,在单动压床上进行。

如梁、加强板等;大型覆盖件:它的拉延工序主要以双动压床为主;外覆盖件:它的曲面是外形面的一部分,有外形设计给出数据。

结构设计时充实与周边件的联结结构,分块与间隙;如车门外板,前围外板,侧围外板,顶盖等;内覆盖件:其曲面结构是根据功能、强度、刚度要求来设计。

如车门里板、后围内板、地板等;成型件:毛坯在成型工序中,材料有局部的拉延、压缩及弯曲变形,他的主要工序在无压边力情况下,在单动压床上进行。

如梁、加强板等;弯曲件(压弯件):毛坯在弯曲工序中,材料只有弯曲变形,基本无拉伸、压缩变形。

有压弯、卷圆、滚压成型等工序。

如支架、铰链等。

二点焊点焊焊点直径,焊点间的最小距离,板件的最小搭(对)接边尺寸等与板件厚度之间的关系:注:1、板料厚度:1)两层板焊接时,t为厚度小的板厚值;2)三层板焊接时,厚板夹在中间时,t为薄板厚度值;薄板夹在中间时,t为厚板厚度值;3)在两层板焊接时,厚薄板厚度之比不能大于3。

在三层板焊接时,总厚不大于薄板厚度的4倍。

2、焊接方法的选择:板料厚度在1.6以下,一般选点焊;板料厚度在1.6—3.2,可选点焊或熔接焊;板料厚度在3.2以上,一般选择熔焊;3、焊点强度为剪切强度,板料的强度极限为30Kg/mm²。

三最小冲孔尺寸:孔与孔、孔与边缘的最小尺寸:C: 大于或等于3-5t外凸圆的最大翻边高度:平板件的最小翻边高度:翻边,拉延,成形时,最小内圆角半径:落料的最小圆角半径:翻边孔的最大翻边高度:其中:K-翻边系数,对于08钢,K=0.74S-板料厚度r-内圆角半径。

此表计算中取r=SD-翻边直径d-预制孔直径H-有预制孔时,在不翻裂的情况下,一次翻边高的最大值参考数值表:工艺切口极限值:。

钣金件设计规范

钣金件设计规范

钣金件设计规范钣金件设计规范是指针对钣金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钣金件是指通过对金属板材进行切割、弯曲、冲压、焊接等工艺加工而成的零件。

下面是关于钣金件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

1. 材料选择在设计钣金件时,需要根据零件的功能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用的钣金材料有碳钢、不锈钢、铝合金等。

同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硬度、耐腐蚀性等特性。

2. 设计几何形状钣金件的几何形状设计应具备合理性和可制造性。

应尽量减少零件的复杂度,避免过于细小的结构和过于复杂的平面形状。

设计时应考虑材料利用率和制造工艺的可行性。

3. 尺寸公差设计钣金件时,需要在设计图纸中规定尺寸公差。

合适的公差范围能够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和可靠性。

公差的选择应根据零件的功能和制造工艺来确定。

4. 强度分析钣金件的设计应考虑其强度和刚度。

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等工具进行强度分析,以确定零件的最佳结构和材料。

5. 过冲与收口在钣金件的设计中,需要考虑过冲和收口的问题。

过冲是针对冲压加工过程中金属板材的弹性回弹问题,而收口则是为了提高钣金件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6. 表面处理钣金件在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外观质量和耐腐蚀性。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有喷漆、喷粉、电镀等。

7. 组装与安装钣金件的设计应考虑其组装和安装的便利性。

零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应合理选择,并且连接点应容易访问和维修。

8. 质量控制在钣金件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设计师和制造人员要清楚了解设计要求,确保零件的质量符合标准。

9. 制造工艺钣金件的制造工艺有很多种,包括切割、冲压、弯曲、焊接等。

不同的制造工艺对零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要求不同,设计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制造工艺。

10. 设计文件和验收标准钣金件的设计过程中应编制相应的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纸、工艺文件、检验标准等。

设计师和制造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制造和验收,确保零件符合设计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冲压件的分类
冲压件按其主要工序可以分为:
拉延件:毛坯(板料)在拉延工序中,有很大的拉伸、压缩变形;
一般拉延件:她的拉延工序在有压边力的情况下,在单动压床上进行。

如梁、加强板等;
大型覆盖件:它的拉延工序主要以双动压床为主;
外覆盖件:它的曲面是外形面的一部分,有外形设计给出数据。

结构设计时充实与周边件的联结结构,分块与间隙;如车门外板,前围外板,侧围外板,顶盖等;内覆盖件:其曲面结构是根据功能、强度、刚度要求来设计。

如车门里板、后围内板、地板等;
成型件:毛坯在成型工序中,材料有局部的拉延、压缩及弯曲变形,他的主要工序在无压边力情况下,在单动压床上进行。

如梁、加强板等;
弯曲件(压弯件):毛坯在弯曲工序中,材料只有弯曲变形,基本无拉伸、压缩变形。

有压弯、卷圆、滚压成型等工序。

如支架、铰链等。

二点焊
点焊焊点直径,焊点间的最小距离,板件的最小搭(对)接边尺寸等与板件厚度之间的关系:
板料厚度t 0.5 0.8 1 1.2 1.5 1.8 2 2.5 3
焊点直径Φ 4 4.5 5 5.5 6 7 8 9 10
最小点距L 10 12 15 17 20 23 25 28 30
距边最小距离8 12 18
搭接尺寸K 10 11 13 15 17 18 20 22 25
对接尺寸H 13 13 15 17 18 20 22 25 28
焊点强度P(N)1600 2550 3700 4900 6500 8150 9900 12000 15000
注:
1、板料厚度:
1)两层板焊接时,t为厚度小的板厚值;
2)三层板焊接时,厚板夹在中间时,t为薄板厚度值;薄板夹在中间时,t为厚板厚度值;
3)在两层板焊接时,厚薄板厚度之比不能大于3。

在三层板焊接时,总厚不大于薄板厚度的4倍。

2、焊接方法的选择:
板料厚度在1.6以下,一般选点焊;
板料厚度在1.6—3.2,可选点焊或熔接焊;
板料厚度在3.2以上,一般选择熔焊;
3、焊点强度为剪切强度,板料的强度极限为30Kg/mm²。

三最小冲孔尺寸:
孔与孔、孔与边缘的最小尺寸:
C: 大于或等于3-5t
外凸圆的最大翻边高度:
R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b 1.1 1.7 2.2 2.8 3.3 3.9 4.4 5 5.6
R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b 6.1 6.7 7.2 7.8 8.3 8.9 9.4 10 10.6 11.1
平板件的最小翻边高度:
翻边,拉延,成形时,最小内圆角半径:
落料的最小圆角半径:
翻边孔的最大翻边高度:
其中:
K-翻边系数,对于08钢,K=0.74
S-板料厚度
r-内圆角半径。

此表计算中取r=S
D-翻边直径
d-预制孔直径
H-有预制孔时,在不翻裂的情况下,一次翻边高的最大值参考数值表:
H
S 0.5 0.8 1 1.2 1.5 1.8 2 2.5 3 4
D
5 0.9 2 2.3 2.
6 3.1 3.6 4 4.8 5.6 7.3 8 1.9 2.4 2.
7 3 3.5 4 4.3 5.2 6 7.6 10 2.1 2.6 3 3.3 3.
8 4.3 4.6 5.4 6.3 7.
9 15 2.8 3.3 3.6 3.9 4.4 4.9 5.3 6.1 6.9 8.6 20 3.4 3.9 4.3 4.6 5.1 5.6 5.9 6.7 7.6 9.2 25 4.1 4.6 4.9 5.3 5.7 6.2 6.6 7.4 8.2 9.9 30 4.7 5.2 5.6 5.9 6.4 6.9 7.2 8 8.9 10.5 35 5.4 5.9 6.2 6.5 7 7.5 7.9 8.7 9.5 11.2 40 6 6.5 6.8 7.2 7.7 8.2 8.5 9.3 10.2 11.8 45 6.7 7.1 7.5 7.8 8.3 8.8 9.2 10 10.8 12.5 50 7.3 7.8 8.2 8.5 9 9.5 9.8 10.6 11.5 13.1 70 9.9 10.4 10.8 11.1 11.6 12.1 12.4 13.2 14.1 15.7 100 13.8 14.3 14.7 15 15.5 16 16.3 17.2 18 19.6
工艺切口极限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