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化工大学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开 题 报 告

开 题 报 告
12月
2、查资料,设计题纲:2012年1月1日~2011年3月10日
3、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上交:2012年3月10日前
4、论文初稿写作:2012年3月10月~2012年5月1日
5、论文初稿上交:2012年5月1月
6、论文修改:2012年5月1日~2012年6月15日
3.通过指导教师的指导
4.通过图书馆等地的查阅
现有参考文献:
[1]Hemmert M 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al factors on the technology acquisition performance or high-tech firms :survey results from Germany and Japan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mal ,2008,33(6/7):1019-1039
(2)有助于提高企业发展质量。一个企业的发展,要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或者靠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因为各企业都受到可利用资源条件的限制,单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其发展空间极为有限。所以提高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而提高投入要素的生产效率,一靠改善技术模式的获取方式,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因此本研究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企业发展质量。
[6]Kamien M I,Zang I. Meet me halfway: research jointventuresand absorptive capcit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8,18(7):995-1012
[10]顾志刚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构建和技术能力提高 经济地理 2008(06)15

化工论文开题报告

化工论文开题报告

化工论文开题报告化工论文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化工是一门应用科学,研究物质的转化和利用过程。

在当今社会,化工领域的发展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化工行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因此,开展一项关于化工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探讨化工领域中某一具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具体研究内容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问题的界定:首先,我们将明确研究的问题范围和目标,对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2. 数据收集与分析:我们将通过实验、调研、文献资料等多种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并运用统计学和数学模型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以获取准确的研究结果。

3. 解决方案的提出与验证:基于对问题的深入研究,我们将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论文将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数学模型建立、数据分析等。

具体的技术路线如下:1. 研究文献综述:首先,我们将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数据收集与分析:在实验室和现场进行数据采集,包括样品采集、实验记录等。

然后,我们将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3. 数学模型建立:基于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我们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描述和解释研究对象的特性和行为。

4. 解决方案的提出与验证:基于对问题的深入研究,我们将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论文的预期成果是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同时,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化工行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对象的选择:我们将选择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的化工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

沈阳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沈阳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沈阳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题目:年产4200吨环氧氯丙烷车间氯丙烯合成工段工艺设计指导教师:院系:科亚学院专业班级:科化工0401班学号:姓名:日期:XX年3月7日1、环氧氯丙烷的物理、化学性质环氧氯丙烷(ec)英文名:3-chloro-1,2-epoxypropane;epichlorohydrin。

分子式:c3h5clo,分子量:92.52,熔点-25.6℃,沸点117.9℃,相对密度(水=1):1.18(20℃),相对密度(空气=1):3.29,饱和蒸汽压(kpa):1.8(20℃),自燃点415℃,折射率(nd20)1。

438。

微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4氯化碳、苯。

无色油状液体,有氯仿样刺激气味。

用于制环氧树脂,也是1种含氧物质的稳定剂和化学中间体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分解爆炸和燃烧。

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

2、环氧氯丙烷的生产原料及主要产品环氧氯丙烷是1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用途10分广泛。

以它为原料制得的环氧树脂具有粘结性强,耐化学介质腐蚀、收缩率低、化学稳定性好、抗冲击强度高以及介电性能优异等特点,在涂料、胶粘剂、增强材料、浇铸材料和电子层压制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此外,环氧氯丙烷还可用于合成甘油、硝化甘油炸药、玻璃钢、电绝缘品、表面活性剂、医药、农药、涂料、胶料、离子交换树脂、增塑剂、(缩)水甘油衍生物、氯醇橡胶等多种产品,用作纤维素酯、树脂、纤维素醚的溶剂,用于生产化学稳定剂、化工染料和水处理剂等。

1原料:丙烯丙烯的化学结构式:ch2=chch2oh。

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液体,熔点:-129,沸点:97。

1,闪点:28,密度(20):0。

854,折光率:1。

4135。

用途::丙烯醇是医药,农药和香料的中间体。

主要的衍生物及其用途为:用于合成环氧氯丙烷、甘油、1,4-丁2醇以及烯丙基酮,生产增塑剂和工程塑料等重要有机合成原料。

定制级别2017-2018沈阳化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汇报模板与学术交流报告开题报告框架完整PPT-

定制级别2017-2018沈阳化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汇报模板与学术交流报告开题报告框架完整PPT-

研究思路
06
03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 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 格。
研究思路
06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 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 格。
研究思路
LOGO
研究方案
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LOGO
研究意义一
研究意义
0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 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研究意义一
02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
03
研究意义一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 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
LOGO
选题理由
选题理由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 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LOGO
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 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论文研究过程
时间:20XX年X月XX日 - X月XX日
序号
1 2 3 4 5
工作任务
日期
目的
网站
备注
LOGO
研究思路
添加标题
研究目标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在此框中 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

沈阳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沈阳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沈阳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题目:年产4200吨环氧氯丙烷车间氯丙烯合成工段工艺设计指导教师:院系:科亚学院专业班级:科化工0401班学号:姓名:日期: xx年 3月 7日1、环氧氯丙烷的物理、化学性质环氧氯丙烷(ec)英文名:3-chloro-1,2-epoxypropane;epichlorohydrin。

分子式:c3h5clo ,分子量:92.52 ,熔点-25.6℃,沸点117.9℃,相对密度(水=1):1.18(20℃),相对密度(空气=1): 3.29 ,饱和蒸汽压 (kpa):1.8(20℃) ,自燃点415 ℃,折射率(nd20)1。

438。

微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4氯化碳、苯。

无色油状液体,有氯仿样刺激气味。

用于制环氧树脂,也是1种含氧物质的稳定剂和化学中间体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分解爆炸和燃烧。

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

2、环氧氯丙烷的生产原料及主要产品环氧氯丙烷是1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用途10分广泛。

以它为原料制得的环氧树脂具有粘结性强,耐化学介质腐蚀、收缩率低、化学稳定性好、抗冲击强度高以及介电性能优异等特点,在涂料、胶粘剂、增强材料、浇铸材料和电子层压制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此外,环氧氯丙烷还可用于合成甘油、硝化甘油炸药、玻璃钢、电绝缘品、表面活性剂、医药、农药、涂料、胶料、离子交换树脂、增塑剂、(缩)水甘油衍生物、氯醇橡胶等多种产品,用作纤维素酯、树脂、纤维素醚的溶剂,用于生产化学稳定剂、化工染料和水处理剂等。

1原料:丙烯丙烯的化学结构式:ch2=chch2oh 。

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液体,熔点:-129,沸点:97。

1,闪点:28,密度(20):0。

854,折光率:1。

4135。

用途::丙烯醇是医药,农药和香料的中间体。

主要的衍生物及其用途为:用于合成环氧氯丙烷、甘油、1,4-丁2醇以及烯丙基酮,生产增塑剂和工程塑料等重要有机合成原料。

沈阳化工大学开题报告

沈阳化工大学开题报告

沈阳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专业:2012级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__________导师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称:______________ 副教授____________开题时间:_________ 2013-10-13 ________沈阳化工大学研究生院制一、 ........................................................................... 文献综述11.1课题的来源 (1)1.2混沌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1)1.3混沌同步的研究现状 (2)1.4混沌同步控制算法研究进展 (3)二、研究方案52.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5)2.1.1研究目标 (5)2.1.2研究内容 (5)2.2针对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62.3本课题的特点与创新之处 (6)2.4研究进度、工作内容和预期成果 (7)三、参考文献8、文献综述1.1课题的来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也有着极大地发展。

卫星通信作为一种具有覆盖面大、频带宽、容量大、性能稳定可靠、机动灵活、受地理条件限制程度小等优点的通信手段,越发的为各国所重视,并广泛的应用于国际通信、国内通信、军事通信、海事通信和广播电视等领域⑴。

但是卫星通信覆盖面广的特点也给其带来了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特别是针对需要保密的信息的传递,下行波束的覆盖面大使得通信过程中存在信息泄露的隐患。

所以,卫星通信的保密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加密方式都是通过基于密码学的密码编码,将有用信息转换成看起来完全随机而杂乱的密文进行传输[2]。

2020年化工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2020年化工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化工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下面是为你精心的化工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上方相关栏目查看,谢谢!设计(论文)题目:年产200吨胡椒胺生产工艺设计一、设计(论文)依据及研究意义:3,4-亚甲二氧基苯胺,又名胡椒胺,白色至褐黑色固体,是染料、农药、医药的重要中间体。

胡椒胺的N—取代衍生物是一种重要的含氮染料,在农药方面,胡椒胺可用于合成除虫菊滞增效剂;医药方面,它又是合成抗菌类药物喹诺酮的重要中间体,合成抗氧化剂和药物中间体芝麻酚(3,4-亚甲二氧基苯酚),制备抗菌药奥索利酸和西诺沙星,合成治疗肝脏疾病的药以及抗肿瘤的药。

二、设计(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预期目标(技术方案、路线):研究内容:1、选择胡椒胺最佳的生产工艺流程;2、进行物料衡算、能量衡算;3、对关键设备进行设计计算,对其他设备进行选型计算,并进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算;4、列出工艺设备一览表(设备名称、规格、数量等);5、绘出工艺流程图、主要设备图和车间平面布置图。

预期目标:1、邻苯二酚缩合环化制备胡椒环:将邻苯二酚、过量的二氯甲烷、苄基三乙基氯化铵、KOH溶液同时加入带搅拌器的反应釜中反应,反应结束后进入蒸馏反应釜中,蒸出二氯甲烷及胡椒环。

2、胡椒环硝化制备硝基胡椒环:将反应釜中加入胡椒环,用稀硝酸进行硝化,过滤,用热水进行重结晶。

3、硝基胡椒环加氢还原成胡椒胺:将硝基胡椒环,乙醇,催化剂加入反应釜,搅拌下通氮气,升温,间歇加氢气,反应结束后,出料,抽滤,在减压蒸馏反应釜中除去乙醇和水,收集馏分,得产品胡椒胺。

三、设计(论文)的研究重点及难点:设计(论文)的重点:1、物料衡算;2、主要设备的计算,换热设备的能量衡算;3、经济效益核算。

设计(论文)的难点:设计中最佳工艺流程的确定及反应器的设计计算。

四、设计(论文)研究方法及步骤(进度安排):1、xx年1月5日至xx年1月31日查阅文献,撰写开题报告;2、xx年3月9日至5月14日选择最佳路线,进行物料和能量衡算并绘出工艺流程图,进行设备计算、选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算,并绘出工艺流程图、关键设备图和平面布置图;3、xx年5月15日至6月5日撰写并修改毕业设计说明书。

化工类论文开题报告

化工类论文开题报告

化工类论文开题报告化工类论文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化工是一门应用科学,涉及到化学、物理、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综合运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化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化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效、环保的化工技术和工艺成为当今化工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论文旨在探讨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以解决化工废水处理过程中的难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通过对化工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机理和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研究,为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开发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实现对废水中有机物的高效降解和去除。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化工废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探讨有机物降解的机理和途径;2. 筛选和优化一种适用于化工废水处理的催化剂,提高有机物的降解效率;3. 设计和搭建一套高效的废水处理装置,实现对化工废水的连续处理;4. 对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进行分析和处理,探索其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通过以上研究内容的探索和实践,本论文旨在为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为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论文将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和分析化工废水的样品,确定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2. 设计和搭建一套化工废水处理实验装置,包括反应器、催化剂、控制系统等;3. 进行废水处理实验,通过调整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优化废水处理工艺;4. 对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物进行分析和处理,探索其资源化利用的途径;5. 利用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总结和归纳废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论文的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和分析化工废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为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2. 筛选和优化一种适用于化工废水处理的催化剂,提高有机物的降解效率;3. 设计和搭建一套高效的废水处理装置,实现对化工废水的连续处理;4. 对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进行分析和处理,探索其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学生姓名:年级专业:2012级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导师姓名:职称:副教授开题时间:2013-10-13沈阳化工大学研究生院制年月日目录一、文献综述 (1)1.1课题的来源 (1)1.2 混沌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1)1.3 混沌同步的研究现状 (2)1.4混沌同步控制算法研究进展 (3)二、研究方案 (5)2.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5)2.1.1 研究目标 (5)2.1.2 研究内容 (5)2.2针对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6)2.3本课题的特点与创新之处 (6)2.4研究进度、工作内容和预期成果 (7)三、参考文献 (8)一、文献综述1.1 课题的来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也有着极大地发展。

卫星通信作为一种具有覆盖面大、频带宽、容量大、性能稳定可靠、机动灵活、受地理条件限制程度小等优点的通信手段,越发的为各国所重视,并广泛的应用于国际通信、国内通信、军事通信、海事通信和广播电视等领域[1]。

但是卫星通信覆盖面广的特点也给其带来了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特别是针对需要保密的信息的传递,下行波束的覆盖面大使得通信过程中存在信息泄露的隐患。

所以,卫星通信的保密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加密方式都是通过基于密码学的密码编码,将有用信息转换成看起来完全随机而杂乱的密文进行传输[2]。

混沌是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所特有的一种运动形式,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诸如物理、生物学以及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等各科学领域。

混沌自其被人类发现开始,就与随机性密不可分,可以说是具有天然的“随机性”的[3]。

这恰与密码学的要求是相一致的。

混沌同步保密通信就是利用混沌的“随机性”对信息进行加密,在接收端通过混沌同步将信息恢复出来的保密通信方法。

研究混沌系统的同步具有重大的意义。

1.2 混沌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混沌理论作为非线性科学的重要分支,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

1903年,美国科学家J.H.Poincare把动力学系统和拓扑学相结合,第一次指出了混沌现象存在的可能性。

19世纪末,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庞卡莱提出了庞卡莱猜想。

他在对保守系统天体力学进行研究时发现,一些确定的动力学方程的某些解具有不确定性,这本质上就是现代意义上的“混沌现象”。

1954年,苏联数学家、概率论大师Kolmogorov等人提出了KAM定理[4],揭示了近可积保守系统的非周期运动产生机制,从而揭示了不仅耗散系统有混沌,保守系统中也有混沌。

这一定理被公认为是在混沌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具有历史性意义,成为现代混沌学的第一个开端。

1963年,Smale构造了马蹄映射;同年,美国气象学家Lorenz在使用大气对流模型进行计算时,偶然间发现了所谓的“蝴蝶效应”,即对初始条件的高度敏感性使得两个混沌系统只要存在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将导致其轨道在长时间的演化过程中变得互不相关,从而为耗散系统中的混沌研究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这种“蝴蝶效应”中的奇怪吸引子实际上是混沌所特有的,这为以后的混沌研究奠定了基础。

1971年,法国数学物理学家Rueell和荷兰学者F.Takens共同发表《论湍流的本质》,书中首次用混沌来描述湍流的形成原理,并对混沌进行了一些文字定义。

首先提出用混沌来描述湍流形成机理的新观点,发现了第一个混沌化的方法。

1973年,法国数学家、分形学创始人B.Mandelbrot对混沌几何特征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创立了几何分形学,为人们了解和掌握各种不规则的相空间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1975年,美籍华人学者李天岩和他的导师Yorke提出了著名的Li-Yorke定理,该定理详细阐述了混沌的数学特征。

李天岩给出了闭区间上连续自映射的混沌定义,首次提出混沌一词。

从此,混沌(chaos)一词成为了非线性动力学中的一个学术术语。

1978-1979年,美国物理学家Feigenbaum发现了一类周期倍化通向混沌道路中的普适常数[10],把混沌学研究从定性分析推进到了定量计算的阶段,同时揭示了混沌的普适性,成为现代混沌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混沌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Ott、Grebogi等提出了通过对参数的微小扰动以控制混沌的OGY方法[11],在混沌控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而Pecora和Carroll 则首次实现了混沌同步——PC法同步。

从此,混沌科学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普遍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

它打破了不同学科间的界限,已经迅速扩展到诸如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技术学科和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

由于混沌科学还处于前期发展的阶段,针对它的理论研究正在进一步的深入和完善。

1.3 混沌同步的研究现状混沌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Ott、Grebogi等提出了通过对参数的微小扰动以控制混沌的OGY方法,在混沌控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而Pecora和Carroll则首次实现了混沌同步——PC法同步。

从此,混沌控制与混沌同步引起了科学界得广泛关注,并与许多学科领域相结合,产生了新的边缘学科,如混沌保密通信、混沌加密、混沌图像处理、混沌控制、混沌预测及混沌医学等。

由于混沌学还处于刚刚起步发展的阶段,针对它的理论研究尚不够完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和完善。

到目前为止,对于混沌仍没有公认的普适的统一的精确定义。

在系统同步研究中,同步(Synchronization)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共享相同的时刻”。

同步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

最早观察到同步现象的学者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

同步问题成为在力学、电学、光学等各个物理学科,以及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受到普遍重视的问题,它在自然科学的许多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

两个混沌轨道是否会同步,同步条件是什么,有哪些不同类型的同步,这些都是新的课题,所以混沌同步研究是对周期运动同步问题的重要发展。

1990年,美国科学家Pecora与Carroll发现了两个耦合混沌振子的同步现象,并首次在电子线路中实现了两个混沌系统的同步。

这引起了广泛关注,此后,混沌系统的同步问题得到了深入研究。

目前,关于混沌同步(Chaos Synchronization),人们已经提出了多种类型,如:完全同步(Complete Synchronization) [4]、反同步(Anti-synchronization) [5]、广义同步[6](Generalized Synchronization)、相同步[7](Phase Synchronization)、投影同步[8](Projective Synchronization)和随机同步(Stochastic Synchronization) [9]等等。

1.4 混沌同步控制算法研究进展近年来,学者们将混沌系统的同步问题转化为混沌同步误差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来研究。

其具体步骤是将驱动系统和响应系统的状态误差作为同步误差建立动态方程,然后针对同步误差系统设计一个合适的控制器使其在原点处渐近稳定,那么响应系统和驱动系统就可以达到同步。

这种判别方法是混沌同步的充分条件,且推理简单,易于实现。

近年来,已被学者们广泛的应用。

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混沌同步控制方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从具体方法来看,有PC同步法、状态反馈同步法、主动-被动同步法、脉冲控制法、Backstepping控制法、鲁棒控制法、滑模控制法、采样控制法等等,现就几种基本的方法加以简单介绍。

1、PC同步法[10]这是由美国海军实验室的Pecora和Carroll提出的一种完全同步方法,提出的一种混沌同步的方法。

这个方法的最大特点是两个系统是耦合的,它们之间存在着驱动和响应关系。

响应系统的行为取决于驱动系统,而驱动系统的行为与响应系统的行为无关。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混沌系统分解为一个稳定的子系统(Lyapunov指数均为负值)和一个不稳定的子系统,对不稳定的子系统复制一个响应系统。

当响应系统的条件Lyapunov指数均为负值时,驱动和响应系统才能同步。

但PC法的明显缺点是必须对原系统分解成一个稳定的子系统和一个不稳定的子系统,然而并不是所有混沌系统都能够进行这样的分解,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主动-被动同步法[11]该方法由Kocarev和Parlitz基于驱动-响应同步法的理论之上提出来的,其不受驱动-响应同步法的特定分解的限制。

主动-被动同步法的主要特点是可以不受限制地选择驱动信号的函数,灵活性强,并且把驱动-响应同步法作为特例包括其中,非常适于保密通信的研究。

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复制一个与原系统相同的系统,然后选择耦合变量或者驱动变量来驱动复制的系统,将原系统与复制系统的状态做差建立误差系统,继而利用Lyapunov函数方法来证明误差系统的稳定性,间接地判定了两个混沌系统达到了同步。

3、状态反馈同步法[12]该类方法与混沌控制有密切关系,可看作是通过,把反馈的信号直接加到响应系统的状态变量上去,不改变系统的参数,让被控混沌系统轨道按目标混沌系统轨道运动的控制问题。

其基本思想是驱动系统给响应系统一个状态反馈,使误差系统渐近稳定,从而达到同步,根据反馈项的形式,可以分为线性状态反馈和非线性状态反馈两大类。

其中,非线性状态反馈理论上较易实现,但在工程上应用起来比较复杂。

在状态反馈方法的基础上,人们又设计出了自适应控制法,此时反馈项的控制系数是变化的,可以根据误差大小自我调节,这使得控制项的设计更为灵活。

同时,状态反馈也不仅仅局限于单向情形,很多文献采用双向反馈方法,即混沌系统之间相互耦合,也取得了很好的同步效果。

4、脉冲控制法[13]脉冲控制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用于系统变量可瞬时改变的一类系统的控制。

其主要的理论依据是脉冲常微分方程理论或脉冲延迟微分方程理论。

脉冲控制法可以看成是状态反馈方法的离散情形,即驱动系统对响应系统的反馈只出现在某些时刻,而不是连续的时间段,这使得控制付出的代价比较小,更为经济。

5、Backstepping控制法[14]Backstepping控制法是一种非线性系统的递推设计方法,通过逐步构建Lyapunov函数导出稳定的控制率,获得需要的控制器,从而实现混沌系统的同步。

6、自适应同步方法[15]在实际系统中,由于电子元件的技术参数总存在一定的摄动,而混沌系统对参量又极其敏感,参量的微小变化就会导致系统动态行为的巨大变化。

近几年提出了一些参数不确定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控制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系统输出变量与期望轨道相应变量之间的差别,来调整受控系统的参数[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