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富爸爸穷爸爸》有感摘抄精选
读《穷爸爸富爸爸》有感15篇

读《穷爸爸富爸爸》有感读《穷爸爸富爸爸》有感15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穷爸爸富爸爸》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穷爸爸富爸爸》有感1书友会里两位前辈都不约而同讲到过读书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觉得非常有道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很明显,大部分人要做好的就是"善其身",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就是给社会做贡献,就是济天下。
综合自己的天赋、能力、性格等因素,职业生涯多半会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当另辟蹊径,努力改善经济状况,于是关注起经济方面的书籍,希望能打开另一扇窗。
《穷爸爸富爸爸》中的穷爸爸工作努力,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博士的光环;富爸爸,八年级都没能念完。
两位爸爸的事业都相当成功,而且一辈子都很勤奋,因此,两人都有丰厚的收入,然而其中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个人财务问题的泥沼中挣扎,另一个人则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
书本从很多方面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最后归纳起来矛头集中指向理财思维的不同。
书中对财务自由有很多见解,但由于国情、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等原因,对我来说,最具可操作性的只有一点,就是对资产和负债的管理。
首先,必须明白资产的负债的区别,并且购买资产,这是第一条规则,也是唯一一条规则,"富人获得资产,而穷人和中产阶级获得债务,只不过他们以为那些就是资产",我们平时更新换代的数码产品和很多买来就闲置的物品等行为其实是添置债务。
如何区分资产和负债,简单来说,资产就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比如:不需要到场就可以正常运作的业务、股票、债券、基金、能够产生收入的房地产、版税等,负债是把钱从你口袋里取走的东西,我们现在实际进入了负利率时代,所以现金和银行存款类的资产我认为划为负债更合适,因为它的购买力会不断下降,放的时间越长,损失越多。
富爸爸穷爸爸的读书心得总结5篇

富爸爸穷爸爸的读书心得总结5篇王大刚是一个阳光的男孩,他是非对错,心地善良,像个男人。
他爸爸一开始也是个好爸爸。
但他经不起诱惑,被一个女骗子骗了。
以下是分享富爸爸和穷爸爸读书心得的小系列。
请参考。
#富爸爸穷爸爸读书心得1#大学里,一个用“攒一块钱等于赚一块钱”作为口头禅的老师推荐我们读《富爸爸,穷爸爸》,当时被辞退了。
因为那本书当时卖得很火,我不想跟风。
工作快一年了,工资不高。
虽然我不是月光族,但我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考虑到家里有老人,家里人少,很有可能变成灰烬,所以不得不把理财规划作为一个长期规划。
然后习惯性百度搜索信息,再搜索《富爸爸,穷爸爸》,然后快速浏览,最后得到如下体验:1.最忙的人往往是最懒的人。
坦白说,看了这一系列的书,我最大的收获不是理财知识,而是几根警棍,其中“最忙的人往往是最懒的人”。
一直很忙,就不说生活了。
自从我开始工作以来,我一直是整个办公室最忙的人。
因为忙,我作为一个入职半个月的新人接手了品控团队最繁琐的包装材料,忽略了为什么是我而不是别人;因为工作忙,在入职4个月后接手了飞利浦集团几个最难的车型,忽略了拿一个人的工资做三份工作的事实;因为忙,每天在全部门其他人闲着的时候加班,陷入了智猪游戏的困境.我终于静下心来,发现问题已经存在,并没有完全意识到。
我就是不想面对事实,懒得去改变,就用忙的借口一次又一次的逃避事实。
最忙的人往往是最懒的人!这根棍子很猛,很痛,很有效.2.穷人为钱工作,钱为富人工作。
其实这一点一直都很明确,只是我拒绝正视。
穷人为钱工作,钱为富人工作,所以穷人更穷,富人更富。
真正白手起家的人,因为稀缺而成为传奇。
3.用“我怎么买得起?”而不是“我买不起”。
这两句话,一个是陈述句,一个是疑问句,一个让你放弃,一个催你想办法。
说“我买不起”会让你停止思考,而问“我怎么买得起”会启动你的大脑。
其实人的大脑是世界上最好的“电脑”。
他们越用脑子,活的越多,赚的钱越多。
穷爸爸富爸爸读后感(精选10篇)

穷爸爸富爸爸读后感(精选10篇)穷爸爸富爸爸读后感(精选10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穷爸爸富爸爸读后感(精选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穷爸爸富爸爸读后感1这本书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罗伯特清崎说:“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奋斗终身却不能支付,因为他们在学校中从未真正学习关于金钱的知识,所以他们只知道为钱而拼命工作,却从不学习如何让钱为自己工作。
”看这本书的时候,写到作者有两个爸爸,一个穷爸爸即自己的亲身父亲,而另一个是朋友的爸爸,即富爸爸。
两个爸爸的思想观念矛盾,有着自己的做事行为和观念。
他们教育作者的观念和方法都是迥乎不同的。
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金钱观。
书中,两个爸爸对待事情的方式,一个积极一个“消极”,或者说没有抱负心。
清崎刚开始遵从穷爸爸为他设计的人生道路:上大学然后服兵役到最后参加越战,走过了平凡的人生初期。
可是后来,清崎亲眼目睹一生辛劳的穷爸爸失了业,但是富爸爸则成了夏威夷的有钱人。
清崎于是放弃了穷爸爸的观念,开始毅然追寻“富爸爸”的脚步,踏入商界,最后过上了致富的生活。
看完这本书,让我回想起父母家人曾说的话:只有好好读书,我们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和更高的薪水。
在父母眼里,好像只有好好读书,才能脱离贫困。
可是现实却是那些拥有高学历的人并没有在社会中混的很好,或者过着他们期待的样子。
社会可能有两种态度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一个为钱而工作,一个钱为我工作。
这也间接讲述两种人,一种被生活磨平了棱角,选择屈服生活,过着平淡安稳的生活。
一种是在被迫的生活中能够抓住机遇,从而赢得成功的人生。
如果一个人的眼界放不开,那么他是不可能成就大事的。
我们应学会实现财务自由,不做金钱的奴隶,合理理财和投资,转变自己对金钱的观念。
如今,社会的发展如此之快,我们注定不能拥有安稳的生活。
若不想被生活摆布,那么我们必须跑在前面。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范文6篇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范文6篇《富爸爸,穷爸爸》是美籍日裔作家罗伯特·T·清崎的代表作。
本书虽然是一本关于理财的书,但是其中的故事却更令人难忘。
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穷爸爸富爸爸》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书,特别是对我们这个年代的人。
书中通过对穷爸爸和富爸爸不同的理财观念和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述说,诠释了穷人为什么穷,富人为什么富的道理。
这本书每一个人都应该读一读,尤其是青年人更应该探究一下富人致富的秘密。
不要做钱盲,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财商,树立新的理财观念,懂得如何去为自己挣钱,改变生活方式,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罗伯特·清崎的爸爸,受过高等教育,有很好的工作,但他却是个穷爸爸,或者只能算个中产阶级。
这穷爸爸的人生轨迹,就是努力读书,获取高学历,找个好工作,有个稳定的收入,过上稳定的生活。
买房买车,一辈子还着贷款。
而罗伯特朋友的爸爸是个富爸爸,中学没有读完。
可他有较高的财商,懂得要为自己挣钱,办公司,努力投资,不断增加自己的资产,努力创造财富,成了亿万富翁。
过着上流社会的生活。
穷爸爸是为公司老板辛勤工作。
富爸爸是公司为他创造财富。
穷爸爸的财富积累是靠公司老板的加薪。
富爸爸的财富积累是大家为他挣钱。
可见财商的不同,理财观念的不同,决定了生活方式的不同,决定了生活境遇的不同,决定了穷富的不同。
如果你选择走穷爸爸的人生之路,你就永远是一个工薪族,也就是说你永远是个穷人。
富爸爸之所以富究其原因是他学会了思考,思考干什么能积累财富,用什么方式理财最好、最适合自己,所以他好像不用那么努力工作可以赚得比别人更多的财富。
而现在同学们学习生活中更要学会思考,思考为什么有的同学成绩好,有的同学看去很努力但成绩不是很理想。
深究其原因同学们可以发现并不是智商高低决定成绩好坏,而是由于学习方法的不同造就大家成绩有差异,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能使你事半功倍,成绩稳步上升,一个不恰当的学习方法是事倍功半。
读《富爸爸穷爸爸》有感心得(7篇)

读《富爸爸穷爸爸》有感心得(7篇)读《富爸爸穷爸爸》有感心得篇1大学毕业后忙于工作,或者由于各种原因已经没有阅读的习惯了,常常在读完一本网络小说后感到人生乏味与空虚,于是又急于寻找下一个故事,一个虚幻的,能够引起自己内心共鸣的故事,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了一年,每每夜深人静的时候,对着天花板,想着自己的未来,想着现在的生活,感觉就像温水煮青蛙,用现在的安逸葬送了未来的苦难。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过所谓的穷爸爸,富爸爸,让我很好奇,上网找了半天发现原来是一本书而已。
由于好奇心驱使我下了一本电子书翻了翻,然后我就不淡定了。
你会发现他的观念是如此的与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与众不同。
他教育我们要掌握自己的财务,他说储蓄是最笨的一项投资,在富爸爸理念里,最重要的两个观念是:财务自由和持续收入。
或许你没有听过这两个观念,或许你听过但是你认为他与你就想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交叉的一天,那么我要告诉你,你错了。
一直以来我都有个想法,就是这样一直打工,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有时候会觉得如果工资高点或许就可以了。
从来没有更深一步的认知,富爸爸告诉我们,上班族永远无法跳出老鼠赛跑,唯有创业才能解决你的财务自由,解决你一辈子有关钱的问题,所谓财务自由,就是说你无需为生活开销而努力工作赚钱的状态,富爸爸说不要为钱工作,但是想想我们周围的人80%都是为钱工作,为老板工作,不管是普通的上班族,还是高新族,还是说专业人士,医生,律师,会计师等等,你都会发现,我们努力的赚钱,想让自己的未来生活过得舒服宽裕点,但是往往会发现,一个月的.工资只能解决一个月的财务问题,甚至我们有时候还会透支下个月的工资,日本人有个形象的说法,就是“穷忙族”,就是说你每天很忙很忙,忙得没有时间休息,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你一个月,一年下来你的收入减去各项开支,所剩无几。
有人会说只要我努力工作,就会有机会涨工资,那我想问的是,这样的机会是掌握在别人手中的,你永远只能在无望中等待,还有人性总是这样,当你的收入增加时,你会发现你的支出也在增加,因为欲望让你想要更多,如果哪天赶上公司的政治斗争,不知道你会不会成为那个被牺牲的可怜虫。
《富爸爸与穷爸爸》读后感优秀10篇

《富爸爸与穷爸爸》读后感优秀10篇《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篇一1.我不去想,是否能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2.只知道,确定了就义无反顾。
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
3.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是一种快乐。
4.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5.人生没有对错,成功永远属于奋斗者。
6.除在某一方面确有特别杰出、超常的天赋者外,少年时期偏科是不大适宜的,未来的创造和发展需要思想开阔,过早偏科则会限制自身的思路,这也就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7.不论你是站着还是跪着,命运都会不加改变地到来。
以为跪着就矮了一截,命运的风暴就会刮不到,这只能是一种天真。
8.贝多芬说,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如果我们没有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的那份勇气,能给命运使个绊儿也是好的。
9.原来,人们诅咒命运,只是在自身没有受到命运宠幸的时候,如此说来,命运并非像很多人感觉的那不公平。
人们因此常常感觉命运不公,有时是因为我们太不念命运的好,而太记命运的不好。
10.生活中,适当地改变自身的个性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为了自我的健全,恰恰在这一点上,有一些人常常本末倒置。
11.一个人没有个性,便失去了自身。
生活中一味的模仿之因此不可为,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抹杀了个性。
12.一般来说,一个人的个性可能不合于“潮流”,却合于生活。
为了追赶“潮流”而改变自身的个性,那不过是做了一篇虚情假意的“文章”。
13.同为名山:华山险;泰山雄;黄山奇;峨嵋秀。
“险”、雄”。
“奇”、“秀”,就是不同的个性。
山如此,人亦然。
14.少年不要怕失败,没有多少人会讥笑一个少年的幼稚和失败。
当你长大了,失败的滋味会比少年时代难受得多。
15.没有个性,不是一个好的艺术家;仅有个性,也不是一个好的艺术家。
16.少年,既是长知识也是长身体的时期,学习和娱乐不可偏废。
在我看来,首先是身体好,其次才是学习好。
俗话说身体是本钱,一个人连本钱都没有了,还能干成什么事呢?17.钱钟书先生一生淡泊名利是一种美德,而雨果先生生平的一大愿望是要把巴黎改为自身的名字也并非缺德。
《富爸爸、穷爸爸》读书心得体会

《富爸爸、穷爸爸》读书心得体会(精选6篇)《富爸爸、穷爸爸》读书心得体会篇1《富爸爸穷爸爸》是一本理财书籍,我开始认为此书是以非常死板的写法写的,但当我静下心来读了10分钟后,发现书中却是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例子,慢慢地、细心地让我们理解富爸爸的成功理念: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
在我细细口味书中故事时,我也悄然打开了一扇全新财商认知之门,它告诉了我在社会当中的两类人:一种人是有学历有知识,但只会按部就班的完成着既定的工作,和穷爸爸一样;另一种人是会通过创新与探索去寻找一份成功,很好的平衡好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他们懂得把钱用来投资,让钱生钱,也就是让钱为他工作,跟富爸爸一样。
当我把这本书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忽然发现,我貌似也登上了致富快车。
总之,《富爸爸穷爸爸》告诉了我宝贵的财商知识,告诉了我以后工作学习时要抓住良好的机会为成功铺路,并三思而后行,还要敢于冒险,拥有坚强的人格,勇敢的心。
在此我也很乐意将这书推荐给大家,也希望你们也能从这书中读到属于你的学习致富理念。
虽然明白富贵险中求的道理却从不曾越线。
可以说今后依然会会考虑分散风险但也会平静地接受收获减低的事实。
《富爸爸、穷爸爸》读书心得体会篇2因为《富爸爸,穷爸爸》这个名字,我错过了很久,甚至根本没有想过要读这一本书。
更有趣的是,作者在书中有一段更是取笑了一名作家不会起名字,当我读这段的时候也只能怀疑是不是我的审美不够好了。
这个奇怪的名字以至于让我给别人人推荐的时候都有些奇怪了。
言归正传,好书,五星推荐,适合当你第一本财务入门书籍。
作者叫做罗伯特清崎,日裔美国人。
著名投资人,经历从优秀的办公室工作到海军陆战队,创业大获成功,之后惨败。
经过九个月住在车里的艰苦岁月,最终重新成为投资人,终于在47岁时实现了财务自由。
这本书引用了大量的范例以及个人经历,以他自己的爸爸(穷爸爸)和朋友的爸爸(富爸爸)为主线,展开了他从小接受的教育的区别,以及他最终实现财务自由的过程。
富爸爸穷爸爸摘抄感悟

富爸爸穷爸爸摘抄感悟
读完了《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富爸爸所说的关于投资理财的四个原则,我个人认为这四个原则就是决定你一生财务状况的关键。
1.先支付自己
(1)每当你有钱时,就应当投资于自己,学习如何理财。
投资自己的头脑,远比投资股票或房地产更明智。
对于一个想变得富有的人来说,最好的投资方式就是投资于自己。
对我而言,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在25岁时就拥有了自己的公司。
当我看到这个数字时,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之一。
(2)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那么你最好去找一份新工作。
这样可以为你积累更多经验。
如果你喜欢你所做的工作,那么就应该努力钻研它,让它变得更好。
如果你做得很好,那么你应该会得到升职。
如果你喜欢这份工作,那就去做吧!
(3)先支付自己——这是富爸爸一直在教我的一件事。
不管是谁给你钱都要先支付自己,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一个月光族或者债主。
—— 1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富爸爸穷爸爸》有感摘抄精选
“人生实际上是在无知和幻觉之间的一场争斗。
”
一直以来,抗拒着去读一些与商学有关的专业书籍,总以为以自己现在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还未能把握书中所欲阐述的精神。
理性的思考着刚上大一的我们还应再等等,等羽翼丰满些了再去一劳永逸。
这一理智的安排乍一看是多么的准确啊,我为自己能如此理性的认识自身而自豪着,却忽视了如果一本书中只包含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只具备某一种价值的话,那么他充其量是一本极好的课本而不会成为万人追捧的畅销书。
那么逆反过来,从一本畅销的有关专业的书籍中,必不仅有一点专业的收获。
这可能关乎学习、关乎思想、关乎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事不赶巧的是,从《富爸爸穷爸爸》中,我也对一些老问题有了新思索。
最初看到名字的时候,真的不知道它是一本有关会计的专业书籍,不过幸运的是,正因为如此,我才会翻开它,研究它。
欲望和恐惧是不变的话题,无论钱是多还是少。
穷人被没有钱的生活所控制,富人恐惧失去上等的生活。
而当能赚的钱越来越多,他们会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被欲望支配。
绝大多数人认为是钱不够,多点钱可以解决问题,却几乎没有人意识到缺乏财务知识和思维,才是他们真正的问题所在。
大多数人被感情和无知所支配。
绝大多数是因为恐惧和贪婪生活在挣工资、加薪、劳动保护之中,而不问这种感情支配思想的生活之路通向哪里。
这就像一幅图:驴子在拼命拉车,因为车夫在它鼻子行面放了个胡萝卜。
车夫知道该把车驶到哪里,而驴却只是在追寻一个幻觉。
但第二天驴依旧会去拉车,因为又有胡萝卜放在驴的
面前。
钱就是胡萝卜是幻想,如果驴子能看到整幅图像,他可能会重新想想是否还要去追求胡萝卜?汽车大房子都是这样的胡萝卜,恐惧把你推出门外,欲望又召唤你进去。
一个人停止寻求知识和信息就会变得无知,绝大多数人把大学当做是终止,而不是开端。
无知和恐惧,贪婪相联,举例:医生想挣更多钱来养活家人,于是提高收费,使的每个人的医疗支出增加,无情的损害了穷人的利益,所以穷人的医疗状况比富人差,而医生收费了,律师也提高收费,由于律师提高收费,政府被迫提高税收,一环套一环,在穷人和富人之间有了鸿沟,混乱爆发。
历史上发生了很多次,而我们只记住了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名称,却没有记住教训,又或者说我们还是被恐惧和贪婪支配。
书中讲了很多有趣的案例,围绕着两位“爸爸”讲述着彼此的经历,以此来让读者切身地感受到为什么一个会是富爸爸一个会是穷爸爸。
所谓穷爸爸,就是作者的亲爸爸,有着正式的工作,相对不错的薪水,以及安分老实的性格。
而所谓富爸爸,是作者朋友的爸爸,一开始生活并不如意,但随着不断的尝试,有了自己的公司,富裕的生活条件。
其实这样的例子,想必很多人自己脑里放电影都能放出来,感觉有点平常。
但这本书的意义,就是在于它并不是简单地想告诉你结果,也不只是告诉你产生这种结果的过程,而是通篇告诉你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细节和节点,以及这种节点所产生的蝴蝶效应。
“穷爸爸”的思想观点代表着绝大部分人,认为读书好,上个好大学以后找份稳定的工作结婚生子,工作几十年后领退休金。
不可否认,这个思想很安全。
但我觉得自已的人生道路可以被预知得
一清二楚,几十年人生就得这样规规规矩矩地走下去,这也并不是许多人想要的。
所以我不会给“穷爸爸”的观点投上一票。
“富爸爸”的观点是与“穷爸爸”截然相反的。
“富爸爸”提倡自已投资,自主创业!虽然这中间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阻碍,但这都是对自已的一种磨炼。
当每克服困难,向前走一步时那种激动的心情可要比月末拿到工资开心得多了!因为这预示着自已又向成功靠近了一点,也是在自已人生图案中添上漂亮的一笔!
书中有这样一句:无论升到什么职位,我们始终是雇员,只不过薪水高一些而已。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想到现实生活中有人曾经这样说过,但得到的回答是:雇员可以安安心心,下班就可以完全放松,不用承担什么责任。
但企业家还要承担很多风险,比如破产之类的。
如果你想发财,就需要学习财务知识。
是的不管是在哪个国家,真正有力量的人都是有知识的有大智慧的人。
富爸爸说过你必须明白资产和负债的区别,并且尽可能得购入资产。
“富人获得资产,而穷人和中产阶级获得债务,只不过他们以为那些是资产。
”
富爸爸只是告诉两个小孩下面这句话:“资产就是能把钱放进你口袋里的东西,债务就是那些每个月还要从你的钱包里掏钱的东西。
”(是的,这是我第一次如此简单而清晰的理解资产的定义,我想这对未来有很大的用处。
当然书上还对事业和职业有简单又完美的定义也是对本人有感悟的)如果你想变富,只须在一生中不断地买入资产就行了,如果你想变穷或成为中产阶级,只须不断地买入负债。
然而,掌握财务知识的人很多时候仍然不能拥有充裕的资产项目,这原因包括对可能损失金钱的畏惧心理。
恐惧本身并不成问题,
问题在于如何处理恐惧心理,如何处理损失问题。
我们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当我们有所计划的时候这种可怕的感觉在心中滋生,如此强烈,以至于我们无法将此付诸行动,我们无法向前迈进,因为我们想守着那些安全的东西,而机会却从身边溜掉了。
眼睁睁地看着时光流逝,心中的结使我们无所作为。
愤世嫉俗者抱怨现实,成功者分析现实,进行分析使他们看到那些愤世嫉俗者无法看到的东西,也能发现被其他人都忽视了的机会,这正是取得成功的机会。
总体来讲《富爸爸穷爸爸》讲的是对上班族的理财及生活方式的思考,它讲述了绝大多上班族(大部分中产阶级和穷人)为何辛辛苦苦的工作、没昼夜的加班却依然摆脱不了财务困境状况的原因,其中有一些观点我非常赞同,比如上班族购买的东西大多为负债还不是资产(虽然我最近很想买的车也是负债TAT),他们不懂得如何让钱为我们工作却只知道让自己为钱工作。
另外一个观点就是大部分的家长教育孩子总是希望他们好好读书,拥有一项专业技能然后去找一份稳定的高收入的工作,这就正是书中“穷爸爸”对作者的教育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从经济效益来讲,始终是受制于人,受制于薪水,没有跳出金钱的迷宫,不懂得金钱和资本运行的原理,永远只是做金钱运行棋盘中的一枚棋子。
而“富爸爸”的教育方式则认为我们不仅要专注于让自己有一技之长,更要拥有财商,要懂得金钱、资本是如何运行的,做资本的主人,而不是受制于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