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露地栽培—早春地膜覆盖栽培

合集下载

嫁接西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嫁接西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了 “ 满透平 ”理论技 术 。适 于各 种果树 、各种 树形 ,直指
根本 ,至 简至 易。 3பைடு நூலகம் 1 “ 即哪 个方位都有枝 。枝叶 占满空 间 ,不浪 . . 满” 费 阳光和土 地 ,有 足够 的 叶片进 行光合 作用制 造足够 的营 养 。 “ ”是 为 了多制 造营 养。有3 满 种不满 :() 量不 够 , 1 枝 于 萌芽 前在缺枝处选 1 枝芽 ,在 枝芽上方 环切 1 刀,促 使 ~3 发枝 生长 以占满空 间 ;() 2分布不均 ,用拉枝 法调 整方位 以 占满空 间 ,() 枝直立 ,用拉枝法 将大枝开 张角 度 ,扩大 3大 树冠 以 占满空间 。 3 2 2 “ 即哪个部位的枝都能见光 。不见光的枝叶不 . . 透” 但不制造营养 ,反而还会 因为呼 吸和生长而消耗营养。 “ ” 透
4 1 3 浇水与喷 药 ..
在定植前 1 将嫁接育 苗的营养钵 ~2 d
喷 1 透水 ,结合浇 水喷 1 80~1 0 倍 液 甲基 托布津 或 次 次 0 00 百 菌清和2 0 0 液乐果或敌杀死 等防病虫 。定植前 营养钵 0倍 内土壤保持湿 润 ,以不散坨且不沾手为佳 。
蔓 数 留得 少 要 密 植 的 原 则 。一 般 地 膜 覆 盖 早 熟 双 蔓 整 枝 条
机, 2 0 ~3 0 g I 2 5 0 0 0 0 k 、尿素 1 5 k 、磷 酸二铵 3 5 k 、 ] E 3 g 7 g
硫酸钾 3 0 k 、硫 酸锌 1 g 0 g 5 k 、多元微肥或 硼钼肥 18 k 。 . g 施肥合垄拿净根茬整好垄形 ,要求垄底宽8 m、垄高2 m, 0c 5c 起垄后镇压保墒 。
中国园艺文摘 2 1年第l 02 期
嫁接西 瓜地 膜覆盖栽培技术

西瓜栽培技术

西瓜栽培技术

Z a i p e i j i s h u西瓜的栽培方式可以分露地栽培、地膜覆盖栽培、保护地栽培。

因各地气候条件,栽培习惯和投资金额的不同而异。

一、土地选择:栽培西瓜最适宜的土壤是疏松的砂壤土。

为了减轻病害的发生,尽量选择新垦的生荒地、杂草少、病害少,最好能增施有机肥。

西瓜不耐涝,应尽量选择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砂性地块。

二、施基肥:施基肥是供给植株整个生育期间的营养,促进根系生长,保持植株长势,延长生长季节,提高产量的重要环节。

有机肥应配施适当的磷肥和钾肥。

在北方正常每1000平方米施厩肥3000公斤,饼肥100-150公斤,过磷酸钙60-80公斤和硫酸钾25-30公斤,或复合肥60公斤。

三、育苗床土的配制:培养瓜苗的床土要求肥沃,松紧适度,保水保肥,无病菌、无虫卵和杂草种子。

营养土一般用田土和腐熟的有机肥料配制,忌用菜园土和种过瓜的土壤。

按体积计算,田土和充分腐熟的厩肥或堆肥的比例为3:2或2:1。

营养土中避免放化肥,容易烧苗,田土和有机肥混合过筛,按比例掺匀。

用甲基硫环磷或辛硫酸磷药液喷在营养土上,防止害虫危害幼苗,保证苗齐苗壮,抗病早熟。

四、种子处理和浸种催芽:西瓜有很多病害可通过种子传播,因此,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的消毒。

可以用40%甲醛100倍液浸种30分,也可用多菌灵500倍浸种1小时,然后将种子洗净进行浸种。

浸种时间的长短因种子大小,种皮厚薄、水温高低而异。

然后将种子放在洁净的温水中反复搓揉,去除种子表面的黏质,然后擦拭种子表面水分,均匀摊在湿棉布上,种子厚度以1-2层为宜,防止种子黏湿腐烂。

五、播种:播种前,应浇足底水,选晴天上午播种。

先在营养钵中间扎一个1厘米深的小孔(一体化育苗营养基块生产时有孔眼),再将种子平放在营养钵上,胚根向下放在小孔内,每钵放一粒发芽种子,没有长芽的种子可放两粒,随播种随盖营养土,盖土厚度一般为1-1.5厘米,小粒种子覆土薄些,大粒种子覆土厚些。

播完一床后,在床面撒少量用800倍敌百虫液拌好的麸子,以毒杀蝼蛄等地下害虫。

露天西瓜种植详细方法

露天西瓜种植详细方法

露天西瓜种植详细方法西瓜是夏季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而露天西瓜种植是一种常见的种植方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露天西瓜种植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选择种植地点。

首先,选择一个充足阳光照射、排水良好的地方进行种植。

土壤最好是疏松、肥沃、PH值在6.0-7.5之间的壤土。

同时,避免在已经种植过西瓜或其他同科蔬菜的地方进行再次种植,以免病虫害的传播。

整地与施肥。

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整地,去除杂草和石块。

然后进行施肥,可以选择有机肥或化肥,确保土壤富含养分。

在施肥后,进行深翻,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

播种。

在播种前,可以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24小时,以促进发芽。

然后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播种,一般在春季气温稳定升高后。

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轻覆土,保持土壤湿润。

管理生长。

在西瓜幼苗出土后,需要及时进行除草和松土,保持土壤湿润。

当西瓜植株长出3-4片真叶时,可以进行疏苗,保留健壮的幼苗。

同时,可以进行追肥,补充植株所需的养分。

防治病虫害。

在生长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

可以选择有机的防治方法,如喷洒生物农药或者植物提取液。

同时,定期检查植株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采收。

当西瓜表面出现裂纹,颜色变得鲜艳,敲击发出“空心响”声时,即可进行采收。

采收后,及时进行清洗和包装,保持西瓜的新鲜。

总结。

露天西瓜种植虽然过程繁琐,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够获得丰收的成果。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在露天西瓜种植过程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露地西瓜种植技术要点及其田间管理措施

露地西瓜种植技术要点及其田间管理措施

露地西瓜种植技术要点及其田间管理措施西瓜露地栽培就是在没有保护设备的条件下的栽培。

春季露地直播栽培,一般以当地终霜已过、地温稳定在15℃左右时为露地播种的适宜时间。

播种的最佳时间还应根据品种、栽培方式以及消费季节等条件来确定。

现将介绍如下:选择品种要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选择品质好、产量高、抗病性强的品种,如庆红宝、黑丰霸王、景丰宝等。

种植西瓜地块选择背风向阳平地,不能连茬种植,宜选排灌方便,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地块种植。

适期播种早春露地西瓜采用地膜覆盖的田块,播种期在4月下旬为宜,播种方式采用点播在地膜中间,每穴2~3粒,播种深度2厘米,点种后用细土盖平、压严,一般亩用种量200克。

出苗后,注意及时给幼苗放风,以防幼苗烤死。

西瓜幼苗具有3~4片叶时即可定植,每亩种植密度大型西瓜为600~700株、小型西瓜700~800株。

田间管理1.肥水管理。

早春栽培气温低,生长缓慢,第一次追肥在真叶3叶期,每亩施硫酸铵3公斤,随水灌施;在6叶期施硫酸铵6公斤;伸蔓期施硫酸铵10公斤加过磷酸钙6公斤;在瓜果膨大初期施硫酸铵10公斤加氯化钾6公斤,开浅穴施于离根30厘米处,施后浇水。

开花成熟期应少浇水,以免影响结瓜率及引起裂果,适当喷施叶面肥,补充生长过程中需要的营养成分。

2.整枝理蔓。

常见的整枝方式有双蔓式和三蔓式。

双蔓式即保留主蔓及主蔓基部一条健壮侧蔓,及早摘除其余侧蔓。

这种方式适于密植,坐瓜率高,在早熟栽培或土壤比较瘠薄的地块较多采用。

三蔓式是保留主蔓,并在主蔓基部的第三至五节上选取2条健壮的侧蔓,除去其他侧蔓。

这种方式中晚熟品种应用的比较多。

主蔓出藤后至第一朵雌花开放时,每隔3~4天对瓜苗整理一次,使主蔓有规律地向前伸展。

开花后,不再进行理蔓。

小型西瓜露地双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

小型西瓜露地双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

小型西瓜露地双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小型西瓜双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施肥、整地、定植、肥水管理、整枝、授粉、留瓜、病虫害防治、采收上市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露地西瓜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6715.1瓜菜作物种子第1部分:瓜类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小型西瓜根据品种特性,单重不大于3kg,果实成熟早,生育期90d~100d的商品西瓜。

3.2双膜覆盖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定植后在西瓜种植带上架设竹批等形成拱架,在拱架上覆盖农膜的种植方式,是抢早栽培的一种方式,也称小拱棚栽培。

4产地环境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

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3年~5年未种植过葫芦科作物,pH值为5~7的土壤。

5品种选择选择早熟、优质、耐低温弱光、高产、抗病、适合市场需求的小型西瓜品种。

种子质量标准应符合GB/T16715.1的要求。

6播种育苗6.1播种日期4月10日左右播种。

6.2苗床准备育苗设施为三层覆盖:大棚,小棚,棉被(盖在小棚上面)。

小棚内铺设地热线或者点浴霸灯(多用)进行加温。

播种后一周左右(出苗后)撤掉地热或浴霸灯。

按照基质:大田土=1:1配制育苗土。

6.3播种日期播种浸种催芽后播种。

6.4成苗标准苗龄30~35天,真叶4片~5片,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7施肥每亩钾肥30公斤,二胺30公斤,尿素10公斤,农家肥500公斤,生物菌肥15公斤。

条施于定植垄。

8整地垄宽1.3m,株距0.7m,垄上爬蔓,垄中间铺设1条滴灌带,覆膜。

地膜覆盖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农技服务,2012,29( 4) : 39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00
责任编辑 冯卫 责任校对 胡先祥
地膜覆盖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张斌
( 山西省广灵县种子管理站,山西广灵 037500)
摘要 西瓜是一种高效益的经济作物,具有生长周期短、效益高、投资小、见效快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从播前准备,适时 播种,苗期管理,中期管理,后期管理,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和及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地膜覆盖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西瓜; 地膜覆盖;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2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 - 8421( 2012) 04 - 399 - 02
400
农技服务
2012 年
匍匐生长,方法是将根部的土松动,把瓜苗下的土抹平,再把 起来,使果实发育更趋圆整,色泽良好。为防止烂瓜,可在瓜
西瓜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 15℃ ,当土壤 10 cm 温度稳
作者简介 张斌( 1969 - ) ,男,山西广灵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 广工作。
收稿日期 2012-03-16
定在 15℃ 为适宜播种时期; 其次要掌握幼苗出土后无晚霜。 本地区地膜栽培选择在谷雨前后。打孔播种的关键是掌握 播种的深度,一般播种要浅,以 1. 5 cm 为宜,还应掌握砂土 壤可播 的 深 些,粘 土 播 的 浅 些,大 粒 种 子 深 些,小 粒 种 子 浅些。 3 苗期管理 3. 1 及时培土 春季多风,土壤蒸发量大,西瓜出苗后土壤 有裂缝时必须用土填实抹平,地膜覆盖的瓜田应在根部培 土,地膜有破损时要及时封堵。 3. 2 查苗补苗 早春土温偏低,容易发生沤子、烂根、缺苗 现象,应及时查苗补苗,补种时一定要催芽,争取早出苗。 3. 3 间苗培土 苗期间苗分 2 次进行,第 1 次间苗在 2 片真 叶时,每穴留 2 株,3 ~ 4 片真叶时定苗。间苗时用手指在瓜 苗基部掐断,除去杂苗和病苗,给留下的苗基部培土。如出 苗不齐,瓜苗 生 长 不 一,应 在 间 苗 时 调 整 苗 势,使 瓜 苗 生 长 一致。 3. 4 追肥浇水 西瓜苗期一般不灌水,采取中耕等保墒措 施,促使根系向土壤深层发展。如果旱象特别严重,可浇少 量水。 4 中期管理 4. 1 整枝打杈 整枝可提高光合作用,改善田间通风透光 状况,抑制或减轻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整枝可分为 5 种方 式: ①单蔓整枝。只留 1 条主蔓,在主蔓长 50 cm 时摘除所有 侧蔓,适于早熟小型品种。②双蔓整枝。除留主蔓外,选留 1 个侧枝平行生长,坐果前摘除其余侧枝,叶片和雌花较多,在 早熟栽培上普遍使用。可在主蔓第 2 ~ 3 或副蔓第 1 或第 2 雌花坐果,每株留瓜 1 个。③三蔓整枝。除主蔓外,保留 2 个侧蔓,在主蔓结果前摘除其余侧枝。此法单株叶面积大, 雌花供给数多,坐果机会多,果形也大,是晚熟栽培常用的整 枝方式。可在主蔓第 2 ~ 3 或副蔓第 1 与第 2 坐果,每株留瓜 1 个。④放任栽培。不进行整枝或适量的疏摘,但应通过肥 水控制长势,促进坐果,适合大面积省力栽培。⑤5 叶期打 顶。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不保留主蔓的整枝方法。即在主 蔓长出 5 叶时对主蔓进行打顶,侧枝发生留 3 ~ 4 个侧枝,利 用侧蔓坐果,此法各个侧枝之间雌花位置,发生时期均很近, 极易选果,果形周正商品性好。 4. 2 压蔓 方式有暗压( 即用瓜铲开沟,把瓜蔓压在土中) 、 明压( 即把瓜蔓用土块压在地膜上面) 和花压( 即第 1 次将瓜 蔓压入土中,第 2 次用土块压) 。压蔓通常在植株具有 6 ~ 7 片真叶、节间伸长时进行,使瓜苗在瓜畦面卧倒,向引伸方向

详细版西瓜种植栽培技术

详细版西瓜种植栽培技术

西瓜种植栽培技术西瓜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那么你们知道西瓜如何种植栽培吗?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一、品种选择西瓜早春保护地培应选用早熟或中早熟品种,要求耐低温弱光、抗病丰产性好、商品性及品质佳的品种。

推荐:国豫九号、国豫七号、国豫二号、豫艺红娃娃、国豫六号、美味华之秀等中大果型品种地爬栽培,兼顾早熟和产量。

其中,国豫九号是豫艺种业最新推出的真正耐低温、春大棚专用优质西瓜品种;国豫二号、国豫七号、豫艺红娃娃早熟性好、口感特好,连续多年来在全国多地春大棚、拱棚西瓜种植区均表现优秀。

二、培育壮苗早春保护地西瓜定植时天气冷、地温低,定植越早受低温冷害的风险越大,建议采用嫁接方式培育壮苗。

西瓜的育苗期通常是根据种植模式及设施类型,在确定定植期及日历苗龄长短的根底上,向前推算得出的。

一般情况下,早春茬西瓜自根苗3叶1心至4叶1心适宜的播种期距定植期35~40天左右,嫁接苗约45~50天。

三、整地施肥冬前深耕25~30cm晒垡,使土壤疏松。

西瓜需肥量大,施足底肥是获得高产的根底。

每亩施腐熟鸡粪3000kg,三元素复合肥40kg,硫酸钾15~20kg,过磷酸钙40kg,其中一半全园撒施后耕翻。

平整地面后挖成宽50~60cm,深约40cm 的瓜沟,耕层20cm深的熟土和20cm以下的生土分开放置,将另一半粪肥施入瓜沟。

在瓜沟上方做成与棚体延长方向一致、宽0.6~0.8m、高15cm的宽垄,垄中间开宽30cm、深15cm的灌水沟,西瓜定植于垄上灌水沟的两侧。

四、适时定植大中棚西瓜定植前10~15天覆盖地膜、扣棚膜,烤地增温,以利提早定植。

当棚内10cm地温稳定在13℃时,即可选苗龄40天左右、有4~5片真叶的壮苗,晴天上午定植。

小拱棚双膜覆盖,在早春气温不稳定、常出现“倒春寒〞现象的地区,应避开最后一次强寒流,外界气温在10℃以上时定植。

一般采用大小行栽培,大行2m,小行50cm。

先在扣膜的垄面按小行距50cm,株距50~60cm,呈三角形用打孔器打出定植穴,向穴内浇适量定植水。

西瓜春早熟双膜覆盖栽培技术

西瓜春早熟双膜覆盖栽培技术

钾肥料为好 。团棵时第一次亩施尿素 5 k g , 硫酸钾 3 k g  ̄5 k g 。幼
瓜鸡蛋 大小时第二次施尿 素 5 k g , 硫酸钾 四五斤 , 果实膨 大期 ,
应结合浇水施第三次肥, 用尿素掺磷酸 二氢钾即可。 叶面喷施磷 酸二氢钾或壮多收, 每 1 0 d  ̄1 5 d 一次, 可 防病 、 增甜、 增产 , 促进 早熟 , 禁止施 人粪尿等含“ 氯” 肥料 。瓜 果发育 ( 下转第 6 4页 )
3 . 苗床 管理 。播种后 白天保持棚 内 2 8 ℃~3 0 ℃, 夜间2 O ℃

2 5 ℃左右,出苗 7 0 % 后揭掉地膜 ,床温保持 白天 2 5 ℃,夜 间
甘肃 农业
2 0 1 3 年第 l 5 期( 总3 6 9 期)
2 d , 2 / 3的种 子 出芽 时 即可 播 种 。 ㈣培育壮苗 实行 双 膜 覆 盖 配 合 进 行 育 苗 移 栽 ,可 使 成 熟
架, 两端插入垄两边土 中, 形成宽 1 . 5 m左右 , 高0 . 5 m左 右的小
拱棚, 上 面 覆 盖 塑 料 棚膜 , 膜 两边 用 土 压 严 保 温 。
后 覆土 。
㈢选用 良种
宜选用低温条件下坐 果性好 、 抗病 、 耐旱 、 丰
产、 品质 优 良的 早 熟 西瓜 品种 , 如 农科 大 5 号、 农 科 大 6号 、 陇 抗 九号、 西 农 8号 等 。
4 . 定植 。 如果是育苗移栽一般在 3月下旬定植 , 苗龄 四叶一
心 时 坐 水定 植 。 5 . 搭 小 拱 棚 。播 种 或 定植 后 , 用 竹 竿 或 弹 性 好 的木 棍 做 支
西瓜 采 用“ 地膜 加小拱棚 ” 的双 膜 覆 盖 栽 培 , 既 可 提 高气 温 和地温 , 又可避 免晚霜危害 , 使西瓜 较露地栽 培提早 2 0 d  ̄3 0 d 1 5 ℃左 右 。 定植前几天, 夜 问 放 风 或不 覆 盖 , 进行低温锻炼, 当日 历苗龄 3 5 d左 右 , 幼 苗 4叶 1 心 时 即可 定 植 。 ∞起垄 、 播 种 1 . 起 垄 。垄 距 1 . 5 m  ̄2 m , 垄宽 7 0 c m , 高1 0 c m , 株距 4 0 c 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瓜露地栽培—早春地膜覆盖栽培地膜覆盖栽培是用0.015~0.02毫米厚塑料薄膜(或0.006~0.008毫米超薄地膜)覆盖作物根际,以改善土壤环境条件,促进生育的一种保护栽培方式。

由于地膜具有透光性好,气密性强,因此,能提高地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墒防涝,保持土壤疏松透气,创造适宜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有机物分解的良好环境,保肥力强,肥效高。

能有效促进植株生长发育,使各生育期相应提前,提早成熟10天,较露地增产20%~40%,达到早熟、优质、丰产的目的。

目前,地膜覆盖西瓜栽培已在全国普及,尤以华北、西北、东北等春季低温少雨的北方地区应用最为广泛,栽培面积也最大。

地膜覆盖方式与性能西瓜生产应用最多的是无色透明膜。

其透光性好,一般透光率为80%~93.8%,增温2~4℃。

规格多为0.015~0.02毫米厚聚乙烯透明膜,幅宽北方多用60~70厘米。

近年来已开始采用0.007毫米厚超薄强力地膜,以降低成本,提高效能。

此外,一些地区采用反光性较强的银灰色膜,可驱避蚜虫,减轻病毒病危害;夏季使用黑色膜及杀草膜,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省工省力。

目前,西瓜地膜覆盖栽培方式有以下三种:普通平盖式普通平盖式是最基本的覆盖方式。

其先将瓜畦做成中央隆起呈龟背形高畦,后将地膜展开,呈条幅式水平铺盖于瓜畦畦面。

畦面高度及盖幅宽度因地区而异。

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西瓜生长期正值干旱少雨季节,畦高10厘米即可;南方阴湿多雨采用20~25厘米高畦栽培。

盖幅宽度南北地区也有较大差异。

南方宜采用幅宽100厘米以上的地膜,最好覆盖全畦,以利梅雨季节防涝及伏旱季节保墒;北方干旱地区,为灌水方便,幅宽宜为60~80厘米。

遮天盖地式作畦法与普通式相同,畦作好后,直接覆盖一层地膜,幅宽70~80厘米。

然后用杨树条、柳枝、紫穗槐条等,弯成弓形或半圆形,顺瓜行插成支架,成小拱棚状。

上扣1.2米幅宽、0.015毫米厚普通透明地膜。

棚高30~50厘米,宽40~50厘米。

该方式升温快,10厘米地温较普通式平均高2~3℃,因而可早播5~8天,提早成熟10天左右。

但保墒性稍差,必须及时浇水,且易滋生杂草,应及早防除。

同时,由于地膜很薄,抗风、抗拉能力较塑料棚膜差,覆盖空间较小,气温较高时易灼伤瓜苗,应适时撤除。

一般终霜过后10~15天,即栽植20~25天,瓜苗4~5片真叶,蔓长30厘米左右撤栅较好。

先盖天后盖地式首先作好畦,然后按株距向畦面下挖深6~10厘米沟或穴,播种或定植。

后直接在畦面上平铺地膜,使播种穴附近形成一小空间,以利瓜苗生长。

沟长宽为10~20厘米较宜。

当西瓜子叶展平后逐渐在瓜苗顶部膜上扎孔或开口放风;2~3片真叶时用土块顶起地膜,以防子叶贴膜而被烤伤或冻伤;到3~4片真叶、外温15℃以上时,从放风口放出瓜苗,同时间苗,拔除坑内杂草,并将坑周围土填至坑内,呈锅底坑状,再将原架空地膜落下铺平,用土盖严,以利保温、保墒。

注意在北侧做一直径10~15厘米半圆形挡水土埂,以防低凹积水浸苗。

该法较遮天盖地式节约架材,但效果稍差。

备足地膜栽培西瓜前应根据栽植目的、覆盖方式、生产面积等选定适宜的地膜种类、规格和数量。

西瓜早春地膜覆盖多用0.015~0.02毫米厚,幅宽60~120厘米地膜,用量按55%田间覆盖率计算。

如厚度0.015毫米,幅宽90厘米地膜,每公顷需97.5公斤;若用60~70厘米,每公顷约需60公斤;采用0.006毫米超薄地膜,幅宽70厘米,每公顷仅需22.5~30公斤。

备好地膜应臵于干燥,避高温、高湿、日光直射处备用。

选择地块栽培西瓜应选择旱能浇、涝能排,土质较肥沃的沙壤土,最好表层为沙土,底层为壤土,兼有沙土与粘土的优点。

若土壤偏粘,可冬翻深耙,增施有机肥,瓜沟压沙、掺沙等进行土壤改良;若土壤过沙,易漏水、漏肥,应加强后期肥水管理。

地块最好是背风向阳、温暖、墒好、地势平缓,以利西瓜早熟丰产。

西瓜连作易遭枯萎病为害,应严格轮作。

一般旱田轮作期为8~10年。

水田轮作3~5年,水旱轮作为6~8年。

选择除避免西瓜连作外,不同前茬作物对西瓜生长发育也有不同影响。

北方地区以收获时间较早、休闲时间较长的玉米、高粱、小麦、谷子等作为西瓜前茬最好;棉花、红薯次之;花生、大豆等地下害虫较多,常咬食瓜根或幼苗,造成缺苗断垄。

而蔬菜特别是瓜、茄果类与西瓜具有共同的病害,因此,均不宜作为西瓜前茬。

整地作畦瓜田在上年秋作收获后,立即深耕,使土壤充分风化、疏松并积蓄大量雨雪,提高保水透水能力,为西瓜根系发育制造良好条件。

早春解冻后耕耙一次,整平土地。

播种或定植前15~20天,在瓜田按行距1.7米左右挖瓜沟,又称丰产沟,掘地松土宽40厘米,深30厘米,将15厘米深表土挖出放在顺季风的一边,下面180厘米底土挖放在迎季风方向一边。

再将沟底土壤挖活,不必挖出。

晾晒数日后回填,先将表土填入沟底,再将丰产沟两侧、两沟间表土起出一层填入丰产沟中,填满稍多耙平、镇压。

地膜覆盖西瓜做畦方式应与前述地膜覆盖方式相适应。

北方为方便干早灌溉,畦面多与地面持平或略高于地面8~10厘米,并分成大小两个畦。

小畦即瓜畦,宽60~70厘米,起垄成龟背形,垄面与垄沟高差10厘米;大畦即串蔓畦,宽130~140厘米,用于西瓜爬蔓,畦面高与瓜畦垄面持平,以利灌水。

南方因多采用高畦栽培,故直接将瓜垄起高,把畦而做成龟背形,覆盖地膜即可。

重施基肥地膜覆盖后,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加快。

因此,若底肥不足,结果中后期易发生脱肥现象,且追肥又不方便,故应在盖膜前施足基肥。

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每公顷施37.5~75吨,尤以优质腐熟猪圈粪为好。

一般将基肥总量的1/3结合耕地全田撒施,2/3施入丰产沟。

首先丰产沟回填表土12厘米左右,将基肥分两层施入,每公顷腐熟猪圈粪或农家肥30~60吨,磷酸二铵为225公斤,磷肥为750~1125公斤,饼肥为1125~3000公斤,与土充分混合拌匀。

丰产沟最上层填入的10厘米表土不施农家肥,填完,高出地面10厘米为宜,底土则做成防风埂。

为防止地蛆、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为害,沟内施入基肥后,喷洒50%辛硫磷1 000倍液,然后粪、土、药充分搅拌均匀。

铺设地膜铺膜前应根据墒情,在瓜沟内灌足底墒水,一般为土壤手攥成团,落地即散开为宜。

地面稍干后做畦(垄),要打碎土块,清除畦面秸秆、残根、石块、硬草等,以防扎破地膜。

铺膜时以3人操作较好。

先在畦(垄)的两侧各开一条深约7~10厘米浅沟,然后将卷在光滑木轴上的地膜捆从畦的一头(上风头)将膜展开,先在畦头用土压牢,后向畦另一头滚动展开地膜,随展随两侧压土,注意地膜两边要拉平拉紧,使其紧贴垄面,不留空隙,压于畦两侧压膜沟内,一般压10厘米宽,并用脚踩实,以防被风吐开。

到另一头时,再将断开的地膜在畦头压牢即可。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尽量勿损地膜,一经发现破口,应立即用土封住,但不要压土太多。

此外,注意地膜表面洁净,以提高透光率。

品种选择地膜覆盖栽培上市期较设施西瓜栽培晚,价格偏低,故不宜选用产量较低的早熟品种,而应选用增产潜力较大,产量较高的中熟良种。

尤应选择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食用习惯、抗逆性较强及大、中果型、高产、优质、耐贮运品种。

北方可采用庆农2号、聚宝3号、新红宝、新澄、太谷2号、中汴1号、中育6号等;南方多采用耐阴湿多雨品种,如新澄、新红宝、湘蜜1号、浙蜜1号、川蜜1号、蜜宝、平优l号等。

西瓜保护地设施栽培—西瓜小拱棚双覆盖栽培1—2—3西瓜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栽培称为双覆盖栽培。

其前期利用小拱棚气密性强,透光保温性能好,防风抗霜冻性能优的特点,以创造适宜西瓜植株生长特别是地上部生长的良好条件。

同时,近地层覆盖地膜保墒增温,能促进根系伸长,可提早定植,提早成熟。

该设施成本低,拆盖便利,容易移动,管理简单,早熟、优质、高产,经济效益显著。

目前这种栽培方式已成为我国西瓜早熟、高产、稳产的重要栽培方式。

设施结构与性能小拱棚按其形状可分为拱圆式和半拱圆式两种。

拱圆式多用2.0~2.5米长小竹竿、竹劈或树枝等,做成120~130厘米宽,50~60厘米高拱圆式棚架,其上扣厚为0.04~0.08毫米聚乙烯农用塑料薄膜即成;半拱圆式则是在西瓜垄北侧打一道高60厘米左右土墙,将拱架做成半圆形,一头插于定植垄南侧,一头固定在土墙上形成半圆形小棚。

后者(图6-1)较前者(图6-2)抗风雪力强,保温性能好,但成本较高,用工较多,且移动不便。

各地应根据情况,灵活应用。

由于小拱棚具有良好的防风作用,因此,覆铺地膜可选用强度略小的超薄地膜(0.006毫米厚),每公顷仅需22.5公斤即可,也可选用普通地膜形成双膜覆盖。

但拱圆式双膜覆盖栅体多南北延长,而半拱圆式则东西延长,棚长前者以20~30米较宜,后者可适当延长。

建棚时先整地施肥做畦,定植前5~7天铺好地膜。

然后在地膜覆盖畦两侧畦面边缘上插拱架。

一般每隔60~80厘米插一个拱架,要求插得上下、左右整齐一致。

同时,用麻绳将拱架顶部全部连在一起,两端各系一固定木桩上。

扣棚膜应选择晴朗无风天气进行,膜要拉紧扣好,随扣随用湿土压紧封严,并清洁棚面,保持透光良好,以利增温保温。

一般每公顷需竹竿4 500根左右,0.04毫米厚的棚膜270公斤左右。

整地做畦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灌便利,土层肥沃,疏松透气的沙壤土为宜,以利早熟丰产。

冬前深耕25~30厘米,充分晒垡,春季再整平做畦。

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适量减少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

施肥仍以1/3全面撒施,1/3丰产沟深施为好。

品种选择西瓜双覆盖栽培应选择坐果早,低温期易坐果,果实发育好,耐贮运的早、中熟优良品种。

其中大、中城市近郊及周边地区,生产优质超时令西瓜,季节差价较大,应以早熟为栽培目的,多选用早熟品种;县城、乡镇等季节差价不大,则应选用产量较高,较早熟的中熟良种。

定植1. 定植时间双覆盖栽培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3℃,旬平均气温8℃以上为安全定植期。

采用草苫多层覆盖保温,旬平均气温达7℃即可定植。

一般双覆盖栽培可比露地提早定植20天,幼苗苗龄为30天左右。

天津市、山东省等地3月底至4月5日定植;北京4月上旬;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定植适期为4月20~25日。

2. 定植方式生产中常用两种定植方式。

其一,单垄单行双株栽植,垄距为3.0米,垄宽为50~60厘米,垄高为12~16厘米,每垄栽培一行,每穴定植两株,早熟品种穴距为30~35厘米,每公顷种植1.65~2.1万株;中熟品种穴距为50~60厘米,每公顷种植1.2~1.35万株(图6-3)。

其二,单垄双行栽植,将行间距缩小到25厘米左右,株距增至40~50厘米,瓜行距垄边16~18厘米,两行互相交错呈三角形栽植(图6-4)。

上述两种方式可节省覆盖材料,经济实用,但由于行距较窄,茎蔓伸长可能会受些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