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试卷材料成型工艺基础 河南工业大学

合集下载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A试卷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A试卷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20 2008 至 2009 学年第 2 学期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 试卷A 卷出卷教师:课题组 适应班级:考试方式:闭卷 本试卷考试分数占学生总评成绩的 70 %复查总分 总复查人(本题 28 分)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8分)1.铸件在冷却过程中,若其固态收缩受到阻碍,铸件内部即将产生内应力。

按内应力的产生原因,可分为 热 应力和 机械 应力两种。

2.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有: 壳型铸造 、 金属型铸造 、 压力铸造 、 低压铸造 、离心铸造和熔模铸造 等。

3.压力加工是使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 塑性变形 而获得毛坯或零件的方法。

4.常用的焊接方法有 熔焊 、 压焊 和 钎焊 三大类。

5.影响充型能力的重要因素有 金属的流动性 、 浇注条件 和 铸型的性质 等。

6.压力加工的基本生产方式有 轧制 、 挤压 、 拉拔 、 自由锻 、 模锻 和 板料冲压 等。

7.热应力的分布规律是:厚壁受 拉 应力,薄壁受 压 应力。

8.提高金属变形的温度,是改善金属可锻性的有效措施。

但温度过高,必将产生 、 、 和严重氧化等缺陷。

所以应该严格控制锻造温度。

9.板料分离工序中,使坯料按封闭的轮廓分离的工序称为 冲裁 ;使板料沿不封闭的轮廓分离的工序称为 剪切 。

10.拉深件常见的缺陷是 拉裂 和 起皱 。

11.板料冲压的基本工序分为 分离工序 和 成形工序 。

前者指冲裁工序,后者包括 拉伸 、 弯曲 、和 胀型、翻边、缩口、旋压 。

12.为防止弯裂,弯曲时应尽可能使弯曲造成的拉应力与坯料的纤维方向 垂直 。

13.拉深系数越 小 ,表明拉深时材料的变形程度越大。

14.将平板毛坯变成开口空心零件的工序称为 拉深 。

15.熔焊时,焊接接头是由 焊缝 、 熔合区 、 热影响区 和 其相邻的母材 组成。

其中 和 是焊接接头中最薄弱区域。

16.常用的塑性成形方法有: 、 、 、 、 等。

16.电阻焊是利用电流通过焊件及接触处所产生的电阻热,将焊件局部加热到塑性或融化状态,然后在压力作用下形成焊接接头的焊接方法。

塑料成型工艺试卷B

塑料成型工艺试卷B

北方民族大学试卷课程代码: 14100430 课程: 塑料成型工艺B 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根据树脂的分子结构及热性能,塑料可以分为 和 两类。

2.混合作用的机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3.螺杆的结构形式有 、 、 、 四种类型。

5.挤出吹塑的吹气机构有 、 、 三种吹气方法。

6.注射过程需要控制的温度有______温度、______温度和______温度等。

7.注射机主要由注射系统、锁模系统、模具三部分组成,螺杆的作用是送料、传压和 、 。

8、在塑料粒料制备过程中,塑炼目前所用的主要设备有 , ,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增塑剂:2.混合:3.螺杆的几何压缩比:4.注射压力5.滚塑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图中产品常用什么方法成型?A. 注射B.挤出C. 压延D. 中空2. 用熔融指数表示的下列塑料的流动性,最好的是_______。

A .1g/min B. 0.5g/min C .10g/min D. 5g/min3.在注射成型工艺中,如果制品缺料、型腔未充满,可能的原因是 。

A.注射压力太低 B. 注射及保压时间太短 C. 塑料有分解 D.润滑剂用量不够4.挤出成型膜材用_______口模。

A.圆形口模B.环形口模C.异形口模D.扁平口模 5.在注射模塑制品时,对制品收缩率、制品精度影响最大的是哪个阶段 A.充模阶段 B.压实阶段 C.倒流阶段 D.冷却阶段 6.物料从螺棱与料筒之间的间隙沿螺杆轴向料斗方向的流量,属于___ ___ A.逆流 B.正流 C.横流 D.漏流 7.反向啮合型双螺杆挤出机在啮合区的螺杆速度在A.相反方向B.同一方向C.不一定8.下面属于注塑模具结构零件的是A .浇口 B. 导向柱 C . 型腔 D.排气口9.经退火处理的结晶性聚合物其结晶度会有所_____ ___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没有规律10.下面属于二次成型的工艺是题目 一 二 三 四 五 总成绩 复核得分 阅卷教师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07 级 01 班 姓名: 学号:2009—20010学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部分习题答案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部分习题答案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部分习题答案《材料成型工艺基础》部分习题答案《材料成型工艺基础》部分习题答案②熔核偏移:在焊接不同厚度或不同材质的材料时,因薄板或导热性好的材料吸热少,散热快而导致熔核偏向厚板或导热差的材料的现象。

③方法:对不同的材质和板厚的材料应满足不同的最小点距的要求;可采用特殊电极和工艺垫片的措施,防止熔核偏移。

⑷.试述电阻对焊和闪光对焊的过程,为什么闪光对焊为固态下的连接接头?答:电阻对焊:先将焊件夹紧并加压,然后通电使接触面积温度达到金属的塑性变形温度(950℃~1000℃),接触面金属在压力下产生塑性变形和再结晶,形成固态焊接接头。

闪光对焊:先通电,后接触。

开始时因个别点接触、个别点通电而形成的电流密度很高,接触面金属瞬间熔化或气化,形成液态过梁。

过梁上存在电磁收缩力和电磁力及斥力而使过梁爆破飞出,形成闪光。

闪光一方面排除了氧化物和杂质,另一方面使得对接触的温度迅速升高。

当温度分布达到合适的状态后,立刻施加顶锻力,将对接处所有的液态物质全部挤出,使纯净的高温金属相互接触,在压力下产生塑性变形和再结晶,形成固态连接接头。

第十二章⑴.钎焊和熔焊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钎焊根据什么而分类?答:①区别:钎焊在低于构件的'熔点的温度下进行,而熔焊是在达到材料的熔点时进行。

②钎焊是根据材料的熔点和受力而分类。

⑵.试述钎焊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钎料有哪几种?答:①特点:a.钎焊过程中,工件加热温度较低,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很小,变形也小。

接头光滑平整、焊件尺寸精确;b.可焊接性能差异大的异种金属,对焊件厚度没有严格限制;c.对焊件整体加热钎焊时,可同时钎焊由多条接头组成的、形状复杂的构件,生产率很高;d.钎焊设备简单,生产投资费用少。

②范围:焊接精密仪表,电器零部件,异种金属构件,某些复杂薄板结构。

③类型:硬钎焊、软钎焊。

第十三章⑴.什么叫焊接性?怎样评价和判断材料的焊接性?答:焊接性:被焊金属在一定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工艺参数及结构形式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即金属材料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表现出“好焊”和“不好焊”的差别。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总复习及答案.doc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总复习及答案.doc

1铸件的凝固方式及其影响因素(1)逐层凝固方式2)糊状凝固方式3)中间凝固方式影响因素(1)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结晶温度范围越小,凝固区域越窄,越倾向丁•逐层凝固。

低碳钢近共品成分铸铁倾向于逐层凝固,高碳钢、远共品成分铸铁倾向于糊状凝固。

(2)逐渐的温度梯度:在合金的结品温度范围已定时,若铸件的温度梯度山小到大,则凝固区由宽变窄,倾向于逐层凝固。

2铸造性能含义及其包括内容,充型能力含义,影响合金流动性因素(合金种类、成分、浇注条件、铸型条件):铸造性能是表示合金铸造成形获得优质铸件的能力,合金的铸造性能主要指合金的流动性、收缩性和吸收性等。

充型能力:液态合金充满铸熨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淸晰的铸件的能力影响合金流动性因索1)合金的种类。

灰铸铁、硅黄铜流动性最好,铝合金次之,铸钢最差。

2)合金的成分。

同种合金,成分不同,其结晶特点不同,流动性也不同。

3)浇注温度越高,保持液态的时间越长,流动性越好;温度越高,合金粘度越低,阻力越小, 充型能力越强。

在保证充型能力的前提下温度应尽量低。

生产中薄琏件常采用较高温度, 厚舉•件采用较低浇注温度。

4) 1•铸型的蒂热能力越强,充型能力越差2.铸型温度越高,充型能力越好3.铸型中的气体阻碍充型3合金的收缩三阶段,缩孔、缩松、应力、变形、裂纹产生阶段1.收缩。

合金从液态冷却至常温的过程中,体积或尺寸缩小的现象。

合金的收缩过程可分为三阶段1)液态收缩2)凝固收缩3)固态收缩1)缩孔的形成形成条件,金属在恒温或很窄的温度范围内结晶,铸件壁以逐层凝固方式凝固。

缩孔产牛的基本原因是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值大于固态收缩值,口得不到补偿。

缩孔产生的部位在铸件最后凝固区域,次区域也称热节。

2)缩松的形成铸件最后凝固的收缩未能得到补足,或者结晶温度范围宽的合金呈糊状凝固,凝固区域鮫宽,液、固两相共存,树枝晶发达,枝晶骨架将合金液分割开的小液体区难以得到补缩所致。

一般出现在铸件壁的轴线区域、热节处、冒口根部和内浇口附近,也常分布在集屮缩孔的下方。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试卷B1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试卷B1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计19分)1.合金的⎽⎽⎽⎽⎽⎽⎽⎽⎽⎽收缩使铸件产生热应力。

为减少铸铁件变形,生产中常采用⎽⎽⎽⎽⎽⎽⎽⎽⎽⎽⎽⎽⎽⎽⎽的原则制定铸造工艺。

2.合金的铸造性能主要有三个,分别是⎽⎽⎽⎽⎽⎽⎽⎽⎽⎽性、⎽⎽⎽⎽⎽⎽⎽⎽⎽性、⎽⎽⎽⎽⎽⎽⎽⎽⎽性。

3. 球墨铸铁中的__________呈球状,其铸造性能,力学性能接近于。

4. 挤压成形时,工件处于______________ 的应力状态,可获得良好的锻造性。

5.多次拉深时板料易产生⎽⎽⎽⎽⎽⎽⎽⎽⎽⎽⎽⎽⎽⎽现象,可通过⎽⎽⎽⎽⎽⎽⎽⎽⎽方法消除这种现象。

6. 焊接接头是由⎽⎽⎽⎽⎽⎽⎽⎽⎽⎽⎽⎽⎽⎽⎽和⎽⎽⎽⎽⎽⎽⎽⎽⎽⎽⎽⎽⎽⎽⎽两部分组成的。

7. 根据连接原理的不同,焊接方法可分为⎽⎽⎽⎽⎽⎽⎽⎽焊,⎽⎽⎽⎽⎽⎽⎽⎽焊,⎽⎽⎽⎽⎽⎽⎽⎽焊三大类。

8. 钢的焊接性随着含碳量的减少而⎽⎽⎽⎽⎽⎽⎽⎽⎽⎽,随着合金元素含量的增加而⎽⎽⎽⎽⎽⎽⎽⎽⎽⎽。

9. 焊接热应力导致焊件的焊缝处受到⎽⎽⎽⎽⎽⎽⎽应力,焊缝附近的材料受到⎽⎽⎽⎽⎽⎽⎽⎽⎽应力。

二、试比较用铸造、锻造和切削加工三种方法制造螺栓,哪种方法生产的螺栓承载能力最大?为什么?(10分)三、下图为底座铸件,材料HT150,采用砂型铸造方法生产。

(共计15分)(1)指出该铸件结构工艺性不合理之处,并分析其对铸件质量带来的影响。

(6分)(2)在不改变铸件外形轮廓尺寸的前提下,改进铸件的结构(直接在图上修改)(4分)(3)用规定的铸造工艺符号,在图上标注出分型面、浇注位置、砂芯及芯头,使其能铸造成形。

(5分)四、采用锤上模锻工艺生产齿轮坯: (共计15分)(1) 指出模锻件的不合理结构,分析其原因并直接在图中改正; (5分)(2) 拟定齿轮坯的模锻工步; (4分)(3) 示意绘出锻件图 (包括分模面,加工余量,模锻斜度,模锻圆角,不锻出孔,冲孔连皮)。

(6分)(共计15分)(1)试拟订其生产基本工序,并画出工序简图;(6分)(2)生产冲孔模具时,应先制造凹模还是凸模?为什么? (5分)(3)板料弯曲后,其力学性能有和变化?如何保证正常生产?(4分)六、用两种厚度为6mm的低碳钢小板拼接成图示大板: (共计15分)(1) 分析焊缝设计的合理性,绘出修改后的示意图;(5分)(2) 确定合适的焊接顺序,使焊接应力最小。

材料成型及工艺基础考试题含答案

材料成型及工艺基础考试题含答案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本卷共10页)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页中规定位置上,写在其它处无效。

一、判断题(16分,每空0.5分。

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1.过热度相同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比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金流动性好。

这是因为在结晶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中,尚未结晶的液态合金还有一定的流动能力。

F2.采用顺序凝固原则,可以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缺陷,但它也增加了造型的复杂程度,并耗费许多合金液体,同时增大了铸件产生变形、裂纹的倾向。

T3.缩孔和缩松都是铸件的缺陷,在生产中消除缩孔要比消除缩松容易。

T4.铸件铸造后产生弯曲变形,其原因是铸件的壁厚不均匀,铸件在整个收缩过程中,铸件各部分冷却速度不一致,收缩不一致,形成较大的热应力所至。

T5.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主要因素是合金的化学成分和铸件的冷却速度。

F6.制定铸造工艺图时,铸件的重要表面应朝下或侧立,同时加工余量应大于其它表面。

T7.铸造应力包括热应力和机械应力,铸造应力使铸件厚壁或心部受拉应力,薄壁或表层受压应力。

铸件壁厚差越大,铸造应力也越大。

F8.为了防止铸钢件产生裂纹,设计零件的结构时,尽量使壁厚均匀;在合金的化学成分上要严格限制硫和磷的含量。

T9.用压力铸造方法可以生产复杂的薄壁铸件,同时铸件质量也很好。

要进一步提高铸件的机械性能,可以通过热处理的方法解决。

F10.铸件大平面在浇注时应朝下放置,这样可以保证大平面的质量,防止夹砂等缺陷。

T11.自由锻的工序分为辅助工序、基本工序和修整工序,实际生产中,最常用的自由锻基本工序是镦粗、拔长、冲孔和轧制等。

T12.制定铸造工艺图时,选择浇注位置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铸件的质量,而选择分型面的主要目的是简化造型工艺。

T13.把低碳钢加热到1200℃时进行锻造,冷却后锻件内部晶粒将沿变形最大的方向被拉长并产生碎晶。

如将该锻件进行再结晶退火,便可获得细晶组织。

T14.纤维组织使金属的机械性能具有方向性。

材料成型技术题库含答案

材料成型技术题库含答案

材料成型技术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37题,每题1分,共37分)1.模锻件上必须有模锻斜度,这是为了A、便于取出锻件B、减少工序C、便于充填模膛D、节约能量正确答案:A2.锻造前坯样加热的目的是A、提高塑性,降低韧性B、提高强度,降低韧性C、提高塑性,增加韧性D、提高塑性,提高变形抗力正确答案:C3.可锻铸铁的制取方法是,先浇注成A、灰口组织B、麻口组织C、球墨组织D、白口组织正确答案:D4.电弧焊没有做好隔离装置后极易发生A、氧化反应B、氢化反应C、氯化反应D、还原反应正确答案:A5.焊接热影响区中,对焊接接头性能不利的区域是A、部分相变区B、正火区C、焊缝金属D、熔合区正确答案:D6.焊接热影响区中,晶粒得到细化、机械性能也得到改善的区域是A、熔合区B、正火区C、部分相变区D、过热区正确答案:B7.生产较大的套筒、管类铸件,常用的铸造方法是A、熔模铸造B、挤压铸造C、压力铸造D、离心铸造正确答案:D8.铸件的缩孔常出现在铸件的A、芯部B、底部C、厚部D、最后凝固部位正确答案:D9.焊接热影响区中,对焊接接接性能有利的区域是A、焊缝金属B、正火区C、熔合区D、过热区正确答案:B10.具有较好的脱氧、除硫、去氢和去磷作用以及机械性能较高的焊条是A、不锈钢焊条B、结构钢焊条C、碱性焊条D、酸性焊条正确答案:C11.既可减少焊接应力又可减少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之一是A、焊后消除应力退火B、刚性夹持法C、焊前预热D、反变形法正确答案:C12.下列属于变形工序的是A、拉深B、落料C、冲裁D、修整正确答案:A13.合金化学成份对流动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A、结晶温度区间B、凝固点C、熔点D、过热温度正确答案:A14.手弧焊时,操作最方便,焊缝质量最易保证,生产率又高的焊缝空间位置是A、立焊B、平焊C、仰焊D、横焊正确答案:B15.使坯料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错开,但两部分的轴线仍然保持平行的工序是A、扭转B、弯曲C、拔长D、错移正确答案:D16.灰口铸铁适合制造床身,机架,底座,导轨等结构,除了铸造性和切削性优良外,还因为A、耐压消震B、抗拉强度好C、冲击韧性高D、抗弯强度好正确答案:A17.由于母材硫、磷含量高,会使焊缝产生A、裂纹B、气孔C、夹杂D、变形正确答案:A18.常用机械零件的毛坯成型方法不包括___A、拉拔B、锻造C、铸造D、冲压正确答案:A19.铸件最小壁厚要受到限制,主要是由于薄壁件中金属流动性低,容易产生A、应力和变形B、开裂C、缩孔和缩松D、冷隔和浇不足正确答案:D20.浇注条件不包括A、铸型温度B、充型压力C、浇注速度D、浇注温度正确答案:A21.齿轮工作时承受的力中不包括___A、拉应力B、冲击力C、弯曲应力D、摩擦力正确答案:A22.下列零件不属于轴类零件的是___A、垫圈B、丝杠C、拔叉D、螺栓正确答案:A23.预锻模膛与终锻模膛相比,它的A、圆角应大些,斜度应小些B、应有冲孔连皮C、带有飞边槽D、圆角和斜度应大些正确答案:D24.铸件壁越厚,其强度越低,主要是由于A、冷隔严重B、碳含量态低C、易浇不足D、晶粒粗大正确答案:D25.为简化锻件形状而增加的那部分金属称为A、余量B、坯料C、敷料D、余块正确答案:C26.铸件定向凝固的主要目的是A、消除缩孔B、减少应力C、防止夹砂D、消除缩松正确答案:A27.零件工作时的切应力方向与纤维方向应该A、无关B、平行C、相交D、垂直正确答案:D28.下列焊接方法中,只适于立焊的是A、手弧焊B、埋弧自动焊C、电渣焊D、CO2保护焊正确答案:D29.各种铸造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A、金属型铸造B、压力铸造C、熔模铸造D、砂型铸造正确答案:D30.炒菜用的铸铁锅适合用下列哪种成形方法___A、锻造B、冲压C、砂型铸造D、挤压铸造正确答案:D31.冲孔连皮应A、薄些好B、按锻件最大厚度决定C、按孔径决定D、厚些好正确答案:C32.锻造时当金属的加热温度过高,内部晶粒急剧长大,使塑性降低的现象称为A、硬化B、过烧C、熔化D、过热正确答案:D33.不属于埋弧自动焊的特点是A、适应性广B、焊接质量好C、节省材料D、生产率高正确答案:A34.锻造前加热时应避免金属过热和过烧,但一旦出现,A、过热可采取热处理消除,过烧则报废。

(完整版),材料成型及工艺基础考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材料成型及工艺基础考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本卷共10页)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页中规定位置上,写在其它处无效。

一、判断题(16分,每空0.5分。

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1.过热度相同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比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金流动性好。

这是因为在结晶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中,尚未结晶的液态合金还有一定的流动能力。

F2.采用顺序凝固原则,可以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缺陷,但它也增加了造型的复杂程度,并耗费许多合金液体,同时增大了铸件产生变形、裂纹的倾向。

T3.缩孔和缩松都是铸件的缺陷,在生产中消除缩孔要比消除缩松容易。

T4.铸件铸造后产生弯曲变形,其原因是铸件的壁厚不均匀,铸件在整个收缩过程中,铸件各部分冷却速度不一致,收缩不一致,形成较大的热应力所至。

T5.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主要因素是合金的化学成分和铸件的冷却速度。

F6.制定铸造工艺图时,铸件的重要表面应朝下或侧立,同时加工余量应大于其它表面。

T7.铸造应力包括热应力和机械应力,铸造应力使铸件厚壁或心部受拉应力,薄壁或表层受压应力。

铸件壁厚差越大,铸造应力也越大。

F8.为了防止铸钢件产生裂纹,设计零件的结构时,尽量使壁厚均匀;在合金的化学成分上要严格限制硫和磷的含量。

T 9.用压力铸造方法可以生产复杂的薄壁铸件,同时铸件质量也很好。

要进一步提高铸件的机械性能,可以通过热处理的方法解决。

F10.铸件大平面在浇注时应朝下放置,这样可以保证大平面的质量,防止夹砂等缺陷。

T11.自由锻的工序分为辅助工序、基本工序和修整工序,实际生产中,最常用的自由锻基本工序是镦粗、拔长、冲孔和轧制等。

T12.制定铸造工艺图时,选择浇注位置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铸件的质量,而选择分型面的主要目的是简化造型工艺。

T13.把低碳钢加热到1200℃时进行锻造,冷却后锻件内部晶粒将沿变形最大的方向被拉长并产生碎晶。

如将该锻件进行再结晶退火,便可获得细晶组织。

T14.纤维组织使金属的机械性能具有方向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2008 至2009 学年第 2 学期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试卷B卷
出卷教师:课题组适应班级:
考试方式:闭卷本试卷考试分数占学生总评成绩的70 %
复查总分总复查人
(本题 29 分)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9分)
1.亚共晶铸铁随含碳量增加,结晶间隔,流动性,充型能力。

2.合金的收缩经历收缩、收缩和收缩三个阶段。

3.压力加工是使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而获得毛坯或零件的方法。

4.常用的焊接方法有、和三大类。

5. 砂型铸造中,手工造型与机器造型的主要区别在于和两工序是否实现机械化。

6.铸件中热应力过大,会产生变形和的缺陷,消除热应力的方法是控制铸件的凝固顺序,使
之符合原则。

7.弯曲时,材料内侧受。

外侧受。

8.提高金属变形的温度,是改善金属可锻性的有效措施。

但温度过高,必将产生、、和
严重氧化等缺陷。

所以应该严格控制锻造温度。

9.综合衡量金属可锻性的指标为和。

可锻性较好的材料应该具有较大的和较小
的。

10. 压力加工的基本生产方式有、、、、、。

11. 为防止弯裂,弯曲时应尽可能使弯曲造成的拉应力方向与坯料的纤维方向。

12. 冲压生产的基本工序有和两大类。

13. 电阻焊是利用电流通过焊件及接触处所产生的电阻热,将焊件局部加热到塑性或融化状态,然后在
压力作用下形成焊接接头的焊接方法。

电阻焊分为焊、焊和焊三种型式。

其中适合于
无气密性要求的焊件;适合于焊接有气密性要求的焊件;只适合于搭接接
头;只适合于对接接头。

14. 温度高达16000K以上的等离子弧焊接实质上是一种具有压缩效应的钨极气体保护焊。

其压缩效应
包括压缩效应、压缩效应、压缩效应三种。

15.钎焊是利用熔点比焊件低的作填充金属,加热后,熔化而将处于固态的焊件联结起来的一
种焊接方法。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试卷B卷第 1 页(共 6 页)
16. 低碳钢熔化焊时,其热影响区可分为、、和等区域,其中性能最
差的是区和区,因为该区域。

若焊前经过较大的冷变形。

17. 常用的气体保护焊有和焊。

18. 常用的塑料成形方法有:、、、和等。

(本题 20 分)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1分,共20分)
1.由于铝及铝合金熔点较低,因而它们是容易焊接的金属。

()
2.由于焊接接头(即焊缝)存在韧性低的缺陷,故设计焊接结构时,应尽量避免焊缝密集分布。

()
3. 铸铁的可焊性很差。

()
4. 普通低合金结构钢的可焊性比低碳钢差。

()
5. 离心铸造便于制造双金属铸件。

()
6.为便于造型时起出模型,铸件上应设计有结构斜度即拔模斜度。

()
7. 设计板料弯曲件时,为防止成形过程中弯裂,应使弯曲半径大于材料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

()
8.在板料多次拉深时,拉深系数的取值应一次比一次小,即m1>m2>m3…>mn。

()
9.板料弯曲时,为了防止弯裂,应使弯曲线方向垂直于板料纤维方向。

()
10.金属冷变形后,其强度、硬度、塑性、韧性均比变形前大为提高。

()
11.提高金属变形时的温度,是改善金属可锻性的有效措施。

因此,在保证金属不熔化的前提下,金属
的始锻温度越高越好。

()
12.锻造只能改变金属坯料的形状而不能改变金属的力学性能。

()
13.焊接电弧是熔化焊最常用的一种热源,它与气焊的火焰一样,都是气体燃烧现象。

()
14.零件工作时的剪应力应于锻造流线方向一致。

()
15.用交流弧焊机焊接时,焊件接正极,焊条接负极的正接法常用于焊厚件。

()
16.焊接接头即指焊缝。

()
17. 手工电弧焊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雾,烟雾对焊工的身体有害,因此,在制造焊条时,应尽量去除能
产生烟雾的物质。

()
18.板料冲压中落料和冲孔工序同属于分离工序,其工艺过程完全相同。

()
19.浇注温度是影响铸造合金流动性和铸件质量的重要因素,浇注温度越高越好。

()
20.为了减少铸造应力和变形,常采用同时凝固的原则。

()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试卷B卷第 2 页(共 6 页)

















线





┃┃┃┃┃┃┃┃┃┃┃┃┃┃┃

┃┃┃┃┃┃┃┃┃┃┃

┃┃┃┃┃┃┃┃┃┃┃
线
┃┃┃┃┃┃┃┃┃┃┃┃┃┃┃
(本题 13 分)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3分)
1. 热应力使铸件的 壁受拉伸, 壁受压缩。

a. 厚大部位,窄薄部位;
b. 窄薄部位,厚大部位;
c.上部;下部;
d.上部;侧部; 2. 压力铸造主要适用于 。

a. 高熔点合金;
b. 低熔点的有色金属;
c.可锻铸铁;
d.不锈钢 3.立式离心铸造常用来生产 铸件。

a.套圈类; b .铸管类; c.箱体类; d.支架类 4. 预防热应力的基本方法是采取 原则。

a. 同时凝固;
b. 顺序凝固;
c. 逐层凝固;
d. 糊状凝固 5.为防止缩孔的产生,可选择的工艺措施为 。

a.顺序凝固;
b. 同时凝固
c. 糊状凝固;
d.快速凝固
6. 液态合金在冷凝过程中,其 收缩和 收缩所缩减的容积得不到补足,则在铸件最 后凝固的部位形成缩孔。

a .液态,凝固;
b .凝固,固态;
c .液态,固态; d.单相,双相 7. 焊接 时,其热影响区中最易产生淬硬组织和冷裂纹。

a .10钢;
b .20钢; c.40钢; d.65钢
8. 某构件在焊后被加热到600 º C ,保温3小时后缓慢冷却,此处理称为 处理,目的是 。

a .正火,细化晶粒;
b .退火,消除焊接应力;
c .正火,消除焊接应力; d.退火,消除变形 9. 二元合金中,铸造性能最好的合金为( )
a) 固溶体合金 b) 共晶合金 c) 共析合金 d) 包晶成分合金
10. 某构件用Q235(σ s=235Mpa, σ b=400Mpa )焊接而成,构件形状简单,承受静载,在下列焊条中选用 较适宜。

a. 结422
b. 结427
c. 结502
d. 结507
11.不同金属材料的焊接性是不同的,下列铁碳合金中,焊接性最好的为 。

a. 灰口铸铁 b. 中碳钢 c. 低碳钢 d.高碳钢
12.为保证钎焊焊件的接头强度,钎焊件的接头通常采用
a. 对接;
b. 搭接;
c. 角接;
d. T 形接头
13.CO 2保护焊时,CO 2在电弧高温下能分解为CO 和氧,对焊接质量产生有害作用。

因此,应合理选用焊丝。

在下列牌号焊丝中,选用 最有利于保证焊接质量。

a. H08A ;
b. H08MnA ;
c. H08MnSiA ;
d. H08Mn2SiA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试卷B 卷 第 3 页 ( 共 6 页 )
(本题 42 分)四、简答与综合分析题(共38分)
1.各零件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在原图上修改(在不需要的线上打“×” )(共12分)
1.铸件 2.铸件
3.自由锻件 4.自由锻件
5.自由锻件 6.模锻件
2.一齿轮可分别用锻造、切削加工、铸造三种方法制造。

其中哪种方法制得的螺杆机械性能最好?为什么?(4分)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试卷B 卷 第 4 页 ( 共 6 页 )
学院名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线
┃┃┃┃┃┃┃┃┃┃┃┃┃┃┃
3.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对如图3所示的钢板开Y形坡口进行多层焊,焊接次序如图所示,焊后会发生什么现象(用图示)?为得到一个合格的焊件,应采取什么措施?(5分)
图3
4.模型锻造锻模上的飞边槽在锻造过程中起什么作用?(3分)
5.试定性绘出如图7所示零件的铸造工艺图(包括浇注位置、分形面、型芯及芯头、机械加工余量、铸造圆角、拔模斜度)。

(6分)
图7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试卷B卷第 5 页(共 6 页)
6. 如图1所示为一测试铸造应力用的应力框铸件,冷却凝固后,用钢锯沿A-A线锯断,此时,断口间隙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4分)
图1
7.图6所示零件拟用自由锻成形,请确定成形中所用到的基本工序。

(4分)
坯料规格:φ100×120;
图 4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试卷B卷第 6 页(共 6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