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电影观后感
心理学电影观后感3000字

心理学电影观后感3000字心理学电影观后感在这个以大数据和科技为主导的时代,人们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越来越多。
而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了解心理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在看完多部心理学相关的电影后,我深刻感受到了影片带给我的触动和启示,下面就让我来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和思考。
电影1:《心理游戏》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名女心理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失忆,且患有严重的心理障碍。
为了恢复记忆,她联合其他患者展开了一场黑暗而危险的心理游戏。
这部电影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心理障碍的危害和心理治疗的重要性。
电影中,心理医生面对自身的失忆和心理障碍,无法掌控自己的思维和行为,痛苦不堪。
而在与其他患者的互动中,女心理医生发现身边的人也有着不同的心理问题。
他们在潜意识中互相影响,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使彼此的病情越来越严重。
最终,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他们互相揭开彼此的面纱,理解彼此的心理需求,换来了精神上的和平与自我认同。
电影2:《爱在记忆消逝前》这是一部描写老人阿尔茨海默病发作后,妻子对其依然深深的爱的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老年夫妻的感人故事,主角夫妻一生平凡又温暖,相互扶持着携手走过了一生。
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情感的珍贵和重要性。
在面对老年夫妻“平淡”但又充满温馨的生活时,我们更为珍惜自己的每一天,更加爱重自己的家庭和爱人。
这部电影描绘了老人阿尔茨海默病发作后的时光,突显了时间和记忆在情感中的作用和价值。
同时,这部电影也展示了夫妻之间越过重重障碍,爱的初心不会消失,支撑起人们日复一日的勇气与信仰。
电影3:《黑天鹅》这是一部关于内心斗争的悬疑心理剧。
主人公娜塔莎是位自闭症患者,小心翼翼地追求着她的梦想成为一名芭蕾舞者。
她内心纠结,一方面幻想成为黑天鹅(代表自由、狂野),另一方面却被自己的内心黑暗所困扰。
这部电影让我更加了解心理斗争的真实性和难度。
看着主角娜塔莎白天自闭夜晚变得生龙活虎,同时又为自己的心理状态感到困扰,让我深刻了解到人的内心斗争是一个很长时间的过程,更是难以理清的一道谜题。
心理学的电影观后感

心理学的电影观后感篇一心理学的电影观后感最近看了一部心理学相关的电影,哎呀妈呀,真给我整得一愣一愣的!这部电影叫《美丽心灵》,讲的是数学家纳什的故事。
也许你会说,不就是个数学家嘛,有啥特别的?嘿,这你可就错了!纳什不仅在数学领域有着惊人的天赋,还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这可把他折磨得够呛!看的时候,我就在想,这精神分裂症咋就这么可怕呢?一会儿出现幻觉,一会儿又回到现实,这脑子不得跟浆糊似的?我觉得吧,我们正常人有时候都会有点儿纠结和矛盾,更何况是他呢?可能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点儿“小分裂”,只是没那么严重罢了。
电影里纳什努力和自己的幻觉作斗争的场景,真的让我感动得稀里哗啦的。
他明明知道那些人是假的,可就是忍不住去相信,这得多难受啊!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如果我是他,我能有那么大的勇气和毅力去面对吗?还有啊,纳什的妻子对他的不离不弃,也让我特别感慨。
这世界上能有几个人能在你最糟糕的时候还陪着你、支持你呢?我觉得爱情有时候就是这么伟大,能让人战胜一切困难。
不过话说回来,这电影也让我有点儿怀疑,是不是那些天才都有点儿心理问题啊?是不是太聪明了,脑子转得太快,反而容易出毛病?总之,这部电影让我对心理学,对人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的思考。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时不时地看看自己的内心,别让那些“小怪兽”跑出来捣乱。
你说呢?篇二心理学的电影观后感哇塞,看完这部关于心理学的电影,我整个人都不好了!这部片子叫《搏击俱乐部》,真的是太疯狂,太刺激了!一开始,我还以为就是个普通的动作片,没想到啊没想到,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男主那叫一个惨,每天过着无聊的生活,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
这不就是我们很多人的真实写照吗?也许你会说,那又怎样,大家不都这样吗?可他不一样,他内心的那个小宇宙爆发了!他分裂出了另一个人格,和自己对着干。
这可把我看傻眼了,我就在想,这人咋能这样呢?难道我们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个“叛逆的自己”?电影里那些疯狂的场景,比如打架、搞破坏,让我又害怕又好奇。
心理学电影的观后感

心理学电影的观后感心理学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影片,以其深刻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冲突,引发观众对心理层面的思考和共鸣。
观看心理学电影不仅能给人提供娱乐,还能够带来更多的启示和领悟。
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几部经典心理学电影的观后感进行探讨。
《致命ID》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心理惊悚片,影片通过记忆裂痕和身份认同的斗争,探讨了个体意识的复杂性。
主人公在面临连环杀人案调查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可能是凶手。
这部电影引发了观众对于人格分裂的深度思考。
人格分裂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被划分为多个不同的人格自我存在。
观看这部电影,我对人格分裂症的印象更加深刻,那种被自己内心力量所统治的可怕感触目惊心。
同时,电影中的情节也引发了我对记忆和身份的思考,我们的记忆能否被篡改?我们对自己的记忆和身份有多真实?这些问题都激发了我深入研究自我身份和记忆的兴趣。
《致命魔术》是一部讲述两位魔术师之间竞争和心理博弈的剧情片。
这部电影通过独特的剧情安排和反转,传达了人类对掩盖真相和获取成功的欲望。
在整个故事中,观众被带入了错综复杂的幻术师竞争的虚实之间。
在剧情的不断推进中,观众不断思考谁是真正的胜者和真相的本质。
这部电影引发了我对于心理欺骗和争夺背后心理动机的思考。
人们为了成功可能会做出各种手段,而在这个过程中又往往需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和真实性。
电影所揭示的真相本身就是一个心理层面的探寻过程,令我深感人们对真相的追求之难。
《致命女人》是一部经典的心理悬疑电影,故事情节复杂而扣人心弦。
影片通过女主人公与对方展开的心理博弈,剖析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欲望的驱使。
女主人公在追求复仇的同时,却也陷入了自己设下的圈套之中。
观看这部电影,我被女主人公的坚韧和智慧所打动,她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策略非常出色,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
电影中所探讨的复仇和欲望的主题使我对于人性的诡谲和真实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心理学电影在影片中巧妙地融入了心理学的概念和原理,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引发了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心理健康电影观后感范文(通用6篇)

心理健康电影观后感心理健康电影观后感范文(通用6篇)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
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电影观后感范文(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健康电影观后感1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格教育,作为心理素质教育的核心,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所谓人格教育,是指针对学生的身心特征,在需要、动机、态度、理想、价值观等方面所实施的.指导和教育。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渗透健全人格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形成崇尚健全人格,注重健康心理的学生主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首先,在教学思想上要渗透健全人格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首先是做人的教育。
至于做什么样的人,需要我们去引导。
人格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其次,健全人格教育渗透于教学内容中。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面向百百的学生,应该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一个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雨露中,既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
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爱。
爱一个‘‘问题学生’’正是教师的天职。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没有个性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心理素质教育是教学方法上的渗透。
第一,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能对学生讽刺挖苦,肆意辱骂,更不能体罚。
一个孩子一旦失去自尊心,就会影响他一辈子。
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能够进行创造学习和活动的氛围,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二独立个体所具有的能够成为一个最好的学生的潜在能力。
第二,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人格分析。
第三,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健全人格。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格教育并不是短期奏效的,不可能朝夕就获成功的。
它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我们教师要用一颗火热的心,去碰撞每个学生的心灵,直至生产出灿烂的火花。
心理学电影观后感

心理学电影观后感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学科,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而在电影中,也常常可以看到心理学的影子。
许多电影以心理学为主题,探讨人类心理的复杂和多变。
在观看这些电影后,我对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有了更多的思考。
首先,我想谈谈电影《致命ID》。
这部电影以多重人格障碍为主题,讲述了一个男人拥有多个人格,并且这些人格中有些人格对他进行了残忍的杀人。
在电影中,主人公通过心理治疗师的帮助,逐渐揭开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最终解决了自己的心理问题。
这部电影让我对多重人格障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意识到心理治疗对于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同时,电影中的人格转换和内心挣扎也让我对人类心理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另外一部让我印象深刻的心理学电影是《美丽心灵》。
这部电影讲述了著名心理学家约翰·纳什的一生。
在电影中,约翰·纳什面对精神分裂症的折磨,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支持,克服了疾病,成为了一名杰出的数学家。
这部电影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精神疾病对患者和家人的影响,也让我对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了更多的思考。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心理学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致命魔术》、《沉默的羔羊》等等。
这些电影都以心理学为主题,通过讲述人类心理的复杂和多变,让观众们对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观看这些心理学电影,我不仅对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意识到人类的心理是如此的复杂和多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需要被尊重和理解。
同时,我也意识到心理治疗对于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心理治疗,获得心灵的康复。
总的来说,通过观看心理学电影,我对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有了更多的思考。
希望能够有更多这样的电影出现,让观众们在享受电影的同时,也能够对心理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2024年心理电影观后感

2024年心理电影观后感《心理电影观后感》2024年,我有幸观看了一系列令人深思的心理电影。
这些电影涵盖了丰富的主题,从人类的内心挣扎、心理疾病到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潜在的心理压力,令人叹为观止。
本文将分享我对这些电影的观后感,为读者提供一些心理学和人性思考的切入点。
第一部电影是《虚幻的自我》。
故事讲述了一名年轻女子的疯狂旅程,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虚幻的现实中。
整个电影以第一人称视角呈现,使观众深入她的内心世界。
这部电影成功地展示了心理健康问题对个人的影响,引起了我对心理疾病的更深入思考。
在当代社会,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普遍。
人们面临的压力和心理挣扎无处不在。
这部电影让我认识到,对于那些在心理健康问题中挣扎的人来说,他们的内心世界可能是如此复杂和深邃。
第二部电影是《失落的记忆》。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位失去记忆的中年男子。
他在寻找自己的身份和过去的路上遇到了许多挑战。
这部电影引发了我对人们对身份和记忆的依赖的思考。
作为一个人,我们的身份和记忆对于塑造我们的个性和行为非常重要。
然而,如果我们失去了这些,我们将会成为谁?这部电影提醒我,对于那些失去记忆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感到失落和迷失。
同时,它也教会了我珍惜和保护自己的记忆。
第三部电影是《破碎的婚姻》,它展示了一个家庭在婚姻破裂后的心理变化和重建过程。
这部电影表达了许多关于婚姻和家庭的观点。
它让我意识到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约定,还是两个人心理连接的结果。
在这个故事中,当两个人的内心渐行渐远时,婚姻也随之破碎。
然而,电影也向观众传递了希望和重建的信息。
它告诉我们,婚姻需要双方的努力和心理上的沟通才能重新建立。
第四部电影是《幽灵之子》。
这部电影揭示了一个家庭的阴暗面,展示了亲子关系和心理创伤的复杂性。
该电影带给我深刻的触动和反思。
它提醒我,一个破碎的家庭可能对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通过自我发现和治疗,慢慢摆脱了心理创伤的困扰。
心理学的电影观后感

心理学的电影观后感电影一开始,我就感觉男主的生活像极了现代社会里很多人的状态。
每天干着自己觉得毫无意义的工作,被物质和消费主义裹挟着,活得像个行尸走肉。
男主失眠到精神恍惚,去各种互助小组寻求慰藉,这就特别逗,他去那些真正生病或者有问题的人中间,假装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就为了能哭出来,能感受到点什么。
我想这时候他就像一个迷失在沙漠里的人,到处找水喝,不管是脏水还是干净水,只要能解渴就行。
然后泰勒出现了,哇,这可不得了。
泰勒这个角色简直就是男主内心压抑的那一面的化身。
他充满野性、叛逆,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他俩搞的那个搏击俱乐部,刚开始我觉得就是一群疯子在互殴,但越往后看越觉得这是一种对现代文明压抑人性的一种反抗。
你想啊,在日常生活里,大家都得戴着面具做人,要文明、要礼貌,哪怕心里窝着一团火也得忍着。
可在搏击俱乐部里,大家把那些压抑的愤怒、不满,全都通过拳头释放出来,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虽然暴力,但又有一种解脱的快感。
电影里那些台词也特别经典,像“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银行账户,你不是你开的车”。
听到这话的时候,我就感觉像被人敲了一闷棍。
我们常常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把自己弄丢了,以为那些身外之物就是自己的全部。
可实际上呢,我们真正的内心被层层包裹,自己都快不认识自己了。
而且男主和泰勒之间的关系,从互相依赖到最后发现泰勒就是自己的一部分,这个反转真的超级酷。
就好像我们有时候自己跟自己斗争,心里有两个小人在吵架,一个说要规规矩矩地生活,另一个却说要冲破一切束缚。
男主最后跟泰勒的对决,就像是在跟自己内心的黑暗面做最后的清算,要重新夺回自己的生活控制权。
看完这部电影,我就一直在想,我们是不是也需要像男主一样,去正视自己内心那些被压抑的东西。
不是说要像他们在搏击俱乐部那样用暴力解决,而是要找到一种健康的方式,去释放压力,去重新认识自己。
比如说培养个爱好,去旅行,或者跟朋友坦诚地聊聊自己的困惑。
这部电影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现代社会人们内心的病态,也给了我们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
大学生心理电影观后感(优秀范文六篇)

大学生心理电影观后感(优秀范文六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心理电影观后感(优秀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心理电影观后感(优秀范文六篇)》。
第一篇:心理电影观后感犯罪悬疑类型的影视作品一直都算是比较热门的了,这点从日本那一直更到天荒地老的《名侦探柯南》到福尔摩斯相关改编作品以及各种各样的犯罪美剧轰炸之下不难看出来。
正是这种热门以及在信息获取如此便捷的今天,面对这些见过大风大浪,口味甚是刁钻的观众来说,这方面鲜有优秀作品的国内出现一部“热门IP”+“实力影帝”+“小鲜肉”的电影自然备受期待。
再加上之前同类型作品《白日焰火》以及主演廖凡的优秀表现,自然容易让人忘记之前国产片一次次的放鸽子行为。
看完电影,习惯性的开始关注各方面对影片的看法,结果大多是还行,及格了,平庸这样的字眼,当然有个大前提――就是作为国产电影的基础上。
大家都知道,中国电影确实在许多方面和好莱坞这样成熟的电影体系相比有些差距,尤其是像特效技术这一块,如果没有足够的的资金和外国技术的支持可能再怎么努力也拍不出《变形金刚》这样的作品,当然即使有这些条件拍出的作品也依旧差强人意。
但看完这短短的100分钟的《心理罪》,要是去除掉那些毫无意义的爱情回忆以及打斗情节,我觉得即使是一部60分钟的美剧也比它也强上不少,更不用说以精细出名的英剧《神探夏洛克》了。
有人说毕竟是国产片嘛,多用宽容的心态看就好了。
可如果我们一直都用看国产片的心态看,那些制片人和导演在用什么心态去拍电影呢?以为我们都是没见过世面的影视“文盲”?拜托,现在看个美剧都不需要――了好吧,难道每次看这些国产片之前我们得把之前看过的好作品全部忘掉?不说指望你拍出比他们好的作品,但你好歹好好讲个故事吧。
作为一部犯罪悬疑类电影你连犯罪破案的故事都讲不好,怎么还有时间去谈情打架的呢?第二篇:心理电影观后感也许我们还对这一切记忆犹新:八岁时,我们还天真烂漫;八岁时,我们还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八岁时,我们还在父母的怀抱撒娇、酣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眼相看心理学
怀着对心理学现象的好奇,为了探索“神秘”的心理学世界,本学期我选修了“心理学电影赏析”课程,半学期过去,我们观看了《疯狂的上班》《雨人》《心灵捕手》《双雄》《火柴人》等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心理电影,给我们的心理世界开启了一道门,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崭新的心理学世界。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疯狂的上班》《双雄》《火柴人》和《虎兄虎弟》。
《疯狂的上班》——小人物走入崩溃的边缘一个普通的上班族白领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试图通过炒股快速致富,但股市的无情使他负债累累,渐渐将他逼入绝境。
另一个和他同病相怜的人的出现将他引上了另一条疯狂的“罪恶之路”。
但与此同时,绑架犯的女儿被绑架了。
本性并不坏的“绑架犯”即使对待人质也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冷酷,在经历了种种沮丧与绝望之后,富家千金与父亲之间的隔阂化解了重新获得了父女亲情,高利贷债主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他的女儿依然下落不明。
最后,他还是选择面对现实,女儿安然无恙地回来了。
原来,绑架他女儿并一直暗中监视他使他一再接近崩溃的正是调查这起案件的警察,而当初他们选择的第一个人质就是警察的女儿。
而当时之所以无法接通电话也正是因为警察了解罪犯的心理:
你只要不接绑匪打来的电话,绑匪就会把人质当人看,这样女儿
才有活下去的可能。
不是任何父母都能在自己的孩子被绑架后还能做到这般理智,所以警察失去了他至亲至爱的人;也不是所有罪犯都还有未泯的良知,我们也希望这种事情不再发生。
当然,最应该反省的应该是这个世界的规则。
《双雄》——被威胁的催眠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结,一旦被人打开这个心结,那就意味着你被催眠了。
催眠在我看来是心理学最神奇的领域,而《双雄》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催眠术的强大能量与催眠师的道德准线。
催眠是把双刃剑。
资深的催眠师可以治疗人的心理疾病、缓解人的痛苦,但同样可以利用催眠术进行违法犯罪,因此,催眠师必须具有更高的道德素养。
《双雄》中的狱中催眠专家黎尚正为了保全妻子利用警察犯罪,但他也深深希望得到警方的救助,于是与警方、黑帮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拼搏,并幸而得到李文建的理解与帮助,最后葬身子弹,也赎回了他的罪过。
不得不说,最后的胜利不仅是因为三位主人公智勇双全,更是因为彼此坚定的信任。
《火柴人》——患有强迫症的职业诈骗艺术
我一直相信有一种super partner可以让人不需要任何理由地信任与依靠,但是《火柴人》颠覆了我的这种想法。
从一开始弗兰达就被自己的伙伴罗伊给算计了,从心理医生到从
未谋面的女儿。
弗兰达虽然富有但职业却不光彩,而罗伊的骗局让他的生活一切归零,包括欺骗与信任。
最后弗兰达虽失去了本就不属于他的财富,但他却得到了幸福的人生。
另外,弗兰达患有对光的敏感、洁癖和强迫症等严重的心理疾病,药物难以起到作用,而心理作用是关键。
也因此弗兰达用爱包容了与他毫无关系的“女儿”,也克服了心理的疾病,得以回归正常的生活。
《虎兄虎弟》——感人肺腑的兄弟之情
动物之间的感情很多时候可能比人类想象的更淳朴和直率。
虎爸虎妈的舐犊情深,虎兄虎弟的惺惺相惜,戈莫和桑哈这对兄弟才能重返森林回到母亲身边,过回属于他们的生活。
观看这部影片,总会使人不禁潸然泪下。
本应成为森林之王,但却因种种机缘巧合,虎兄虎弟一个进了马戏团在驯兽师的鞭打下变得懦弱,另一个尽了皇家动物园在饥饿下边的凶残无比,而二者相见却是在斗兽场上自相残杀。
最后关键时刻眼神交流兄弟相认,共同冲出斗兽场。
而后哥哥戈莫回到铁笼的一幕令人揪心,随后在弟弟桑哈的鼓励下逃出铁笼回归森林,虽然家园被毁,但戈莫为逗他开心表演马戏团节目令人百感交集。
回到森林却不懂得捕猎,面临被捕杀的危险,大火焚林,戈莫在马戏团学会的跳火圈使他们活下去成为可能。
母亲的出现使一家团聚,终于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这部影片给当今滥捕滥杀囚禁动物天性的不良风气当头一棒,唤
醒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与保护,也希望将来更少的野生动物惨遭猎人的毒手,还它们一片自由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