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出版社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介绍

合集下载

人民教育出版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少年闰土》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社戏》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阿长和》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鲁迅自传》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故乡》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藤野先生》、《孔乙己》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呐喊》自序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祝福》、《拿来主义》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记念刘和珍君》、《灯下漫笔》(节选)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药》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阿Q正传》s。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介绍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介绍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介绍一、教科书的主要特点1.守正出新,突出“综合”型语文教科书的特点本套教科书坚持“守正出新”的编写理念,突出“综合型”语文教科书的特点,充分注意继承我国中学语文教科书编制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同时又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力求使本教科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扎实的基础性和丰富多样的选择空间。

本套教科书所说的“综合”,包括:(一)目标的综合,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综合;(二)内容的综合,包括语文学科内各种要素的综合,以及语文学科与跨领域学习内容的综合;(三)学习方法的综合,让学生了解多种学习方法,学习运用其中一种基本的方法或者能够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几种方法;(四)课程的实施与教科书呈现方式的综合,不是纯粹从一种概念出发而拘泥于某一种方式,也没有采用现时流行的“生活主题”“人文主题”,而是从学习高中语文所需的各方面要素来考虑构建教科书体系。

必修模块的设计尤其体现“综合性”,即密切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能力、初步的理性思维能力。

教科书内容,有阅读鉴赏性的,有积累性的,有活动性的,有问题探究性的,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继承的同时,我们又非常强调创新,努力体现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对高中语文的要求,注重当代高中学生的实际,使本教科书与时俱进,体现先进的语文教育理念,适合当前在多数地区学生的实际需要。

2.按照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设计教科书结构本教科书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考虑,必修课教科书的五个模块,每个模块编为一册。

参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总目标”,本套教科书从“过程和方法”的角度切入,有利于更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个方面的要素,也有利于体现本教科书对“综合型”的追求,从而更充分地展开各方面的目标。

3.沟通语文与社会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体现开放式的教育理念本教科书努力体现开放性。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目录(全)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目录(全)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目录(全) 第一册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3 2 诗两首雨巷………………………………………………………戴望舒6 再别康桥…………………………………………………徐志摩8 3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10 4 *中外短诗五首断章………………………………………………………卞之琳15 风雨………………………………………………………芦荻15 错误………………………………………………………郑愁予16 回旋舞………………………………………………保尔·福尔16 在一个地铁车站…………………………………………庞德17 第二单元5 兰亭集序………………………………………………………王羲之19 6 赤壁赋…………………………………………………………苏轼22 7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25 8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27 第三单元9 记念刘和珍君…………………………………………………鲁迅31 10 小狗包弟……………………………………………………巴金36 11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 40 12 *金岳霖先生…………………………………………………汪曾祺42 第四单元13 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47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49 14 包身工………………………………………………………夏衍52 15 *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孙德宏61 16 *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曹智白瑞雪65 表达交流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70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73 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76 “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79 朗诵…………………………………………………………………………82 梳理探究优美的汉字…………………………………………………………………86 奇妙的对联…………………………………………………………………90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93 名著导读《论语》……………………………………………………………………96 《大卫·科波菲尔》………………………………………………………101 第二册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 荷塘月色………………………………………………………朱自清3 2 故都的秋………………………………………………………郁达夫7 3 *囚绿记………………………………………………………陆蠡11 4 *瓦尔登湖……………………………………………………梭罗14 第二单元5 《诗经》两首氓……………………………………………………………………21 采薇…………………………………………………………………22 6 离骚……………………………………………………………屈原24 7 孔雀东南飞并序……………………………………………………27 8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33 短歌行………………………………………………………曹操33 归国田居(其一)…………………………………………陶渊明34 第三单元9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36 10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38 11 鸿门宴………………………………………………………司马迁42 12 *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46 第四单元13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49 14 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52 15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56 16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杨振宁60 表达交流直面挫折学习描写………………………………………………………66 美的发现学习抒情………………………………………………………69 园丁赞歌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73 想像世界学习虚构………………………………………………………76 演讲…………………………………………………………………………78 梳理探究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82 修辞无处不在………………………………………………………………85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88 名著导读《家》………………………………………………………………………92 《巴黎圣母院》……………………………………………………………95 第三册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 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4 2 祝福……………………………………………………………鲁迅17 3 *十八岁出门远行……………………………………………余华32 4 *老人与海……………………………………………………海明威39 第二单元5 蜀道难…………………………………………………………李白52 6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54 咏怀古迹(其三)……………………………………………………54 登高……………………………………………………………………55 7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56 8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59 马嵬(其二)…………………………………………………………59 第三单元9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62 10 劝学………………………………………………………《荀子》64 11 *过秦论………………………………………………………贾谊66 12 *师说…………………………………………………………韩愈70 第四单元13 动物游戏之谜………………………………………………周立明74 14 宇宙的边疆……………………………………………卡尔·萨根79 15 *凤蝶外传……………………………………………………董纯才86 16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94 表达交流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101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104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学习论证………………………………………………………107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110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讨论………………………………………………………………………113 梳理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117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120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122 名著导读《红楼梦》………………………………………………………………127 《高老头》………………………………………………………………132 第四册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 窦娥冤…………………………………………………………关汉卿4 2 雷雨……………………………………………………………曹禹18 3 *长亭送别……………………………………………………王实甫29 4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35 第二单元5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46 雨霖铃(寒蝉凄切)…………………………………………………47 6 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49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50 7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5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3 8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55 声声慢(寻寻觅觅)…………………………………………………55 第三单元9 拿来主义………………………………………………………鲁迅58 10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弗罗姆61 11 *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周有光65 12 *短文三篇热爱生命……………………………………………………蒙田73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74 信条………………………………………………………富尔格姆75 第四单元13 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78 14 苏武传………………………………………………………班固84 15 张衡传………………………………………………………范晔90 16 *李贺小传……………………………………………………李商隐93 表达交流学习横向展开议论……………………………………………97 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学习纵向展开议论……………………………………………100 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学习反驳………………………………………………………104 确立自信 学习反驳………………………………………………………学习辩证分析…………………………………………………107 善于思辨 学习辩证分析…………………………………………………辩论………………………………………………………………………110 梳理探究逻辑和语文学习…………………………………………………………115 走近文学大师……………………………………………………………119 影视文化…………………………………………………………………121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127 《谈美》…………………………………………………………………132 第五册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4 2 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12 3 *边城…………………………………………………………沈从文18 4 *哦,香雪……………………………………………………铁凝30 第二单元5 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42 6 滕王阁序………………………………………………………王勃46 7 *逍遥游………………………………………………………庄周51 8 *陈情表………………………………………………………李密54 第三单元9 咬文嚼字………………………………………………………朱光潜58 10 孟浩然………………………………………………………闻一多63 11 *说“木叶”…………………………………………………林庚68 12 *谈中国诗……………………………………………………钱钟书73 第四单元13 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80 14 作为生物的社会…………………………………刘易斯·托马斯86 15 *指印…………………………………………………………丹齐克91 16 *宇宙的未来…………………………………………史蒂芬·霍金99 表达交流学习写得深刻…………………………………………………109 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学习写得充实…………………………………………………112 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学习写得有文采………………………………………………116 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学习写得新颖…………………………………………………121 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访谈…………………………………………………………………………122 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127 古代文化常识………………………………………………………………131 有趣的语言翻译……………………………………………………………136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141 《堂吉诃德》 (145)11 。

语文高中教材人教版

语文高中教材人教版

语文高中教材人教版
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全套包括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两部分,其中必修教材分为上、下2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为上、中、下3册。

具体如下:
1. 必修教材:高一学习必修上下册。

必修上册: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

必修下册:包含“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等部分。

2. 选择性必修教材:高中二以后学习选择性必修上中下三册。

选择性必修上册:包含“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等部分。

选择性必修中册:包含“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等部分。

选择性必修下册:包含“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等部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封面、目录及版次。

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目录

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目录

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目录一、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1. 古代文学作品欣赏2. 现代文学作品赏析3. 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联系与发展二、修辞手法与文学鉴赏1. 修辞手法的定义与分类2. 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3. 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评析三、古代诗词与现代散文1. 古代诗词的风格与表现手法2. 现代散文的特点与形式3. 古代诗词与现代散文的对比四、文言文及现代小说1. 文言文的特点与阅读方法2. 现代小说的发展与流派3. 文言文与现代小说的异同点五、古代戏剧与现代剧本1. 古代戏剧的类型与传统2. 现代剧本的创作与表现手法3. 戏剧与剧本的演变与影响六、语言文字与修辞逻辑1. 语言文字的发展与演变2. 修辞逻辑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3. 语言文字与修辞逻辑的关系与重要性七、古代文学名篇与现代散文赏析1. 古代文学名篇的解读与赏析2. 现代散文的选读与评析3. 文学名篇与现代散文的价值与意义八、文学思想与创作表达1. 文学思想的历史背景与演变2. 创作表达与文学思想的关系3. 文学思想对社会的影响与作用九、鉴赏与批评1. 文学鉴赏的基本要素与方法2. 文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3. 文学鉴赏与批评的意义与价值十、文化传统与创新发展1. 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2. 创新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3. 文化传统与创新发展的和谐共生这是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的目录,涵盖了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修辞手法与文学鉴赏、古代诗词与现代散文、文言文及现代小说、古代戏剧与现代剧本、语言文字与修辞逻辑、古代文学名篇与现代散文赏析、文学思想与创作表达、鉴赏与批评以及文化传统与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并加深对中华文化传统的认识。

同时,也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价值观念,推动文化创新的发展。

此目录按照逻辑顺序和主题内容进行编排,每个小节都包含相应的重点和学习内容,以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

高中语文新教材解读

高中语文新教材解读

高中语文新教材解读一、编写体例现在高中《语文》分为必修、选修,必修是两册,所有的学生都要选的,选择性必修是三册,理论上可以自主选择,实际上大多数学生都要学。

老师们可以灵活安排教材课程,必修安排在高一,选择性可以安排在高二,也可以灵活处理。

材由人文主题和研究任务两条线来组成单元,人文主题的设计充分考虑到新时代高中生人格和精神成长的需要,其涉及面比较宽,但是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理想念,二是文化自,三是责任担当。

研究任务群则是另外一条线,每一个单元都有若干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任务。

必修教材每册8个单元,一共16个单元,覆盖了7个任务群,选择性必修每册4个单元,一共12个单元,覆盖了9个任务群,它组织单元的形式有两类,一类是以课文为主的,另外一类专题性的语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文。

以课文研究为主的单元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单元导引主要交代主题,选择课文的意图和主要的教学目标。

第二,课文,有的是两篇、三篇作为一课,有的是一篇作为一课。

第三,每一课都有个简短的研究提示,研究提示主要是设定研究的情景,引发兴趣,提示研究方法。

第四,每个单元后面都有进修任务,到了高二选修,叫单元研习任务。

一般设计三到四个活动,其中一个活动是主题活动,另外两个活动是进行思考、探讨和交换;还有一个活动是指向写作,每个单元布局上有四个活动。

在这基础上还增加了古诗词的诵读,安排在必修上下两册。

二、研究任务群进修任务群是新课标的一个亮点,代表着一个全新的进修理念,是一个很紧张的创新。

面对这个新事物,多数老师感觉是很亲切的,但是也可能会有一些游移,有些焦虑和陌生感。

进修任务,其实是对十多年来课程改革经验的提升,是对语文核心素养观念探索的一种新的形式。

进修任务群也是一种单元教学,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听说读写相结合。

那么进修任务群的提出有什么学理按照呢,为什么教材要以它来作为单元来教学呢?旧教材是以单篇教学和课时来作为基本的教学单位,即一篇文章,主要以老师的报告为主,听说读写的训练分布到各个教学环节。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目录(全)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目录(全)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目录(全)第一册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32 诗两首雨巷………………………………………………………戴望舒 6再别康桥…………………………………………………徐志摩83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104 *中外短诗五首断章………………………………………………………卞之琳15风雨………………………………………………………芦荻15错误………………………………………………………郑愁予16回旋舞………………………………………………保尔·福尔16在一个地铁车站…………………………………………庞德17 第二单元5 兰亭集序………………………………………………………王羲之196 赤壁赋…………………………………………………………苏轼227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258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27 第三单元9 记念刘和珍君…………………………………………………鲁迅3110 小狗包弟……………………………………………………巴金3611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 4012 *金岳霖先生…………………………………………………汪曾祺42 第四单元13 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47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4914 包身工………………………………………………………夏衍5215 *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孙德宏6116 *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曹智白瑞雪65表达交流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70)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73)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 (76)“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 (79)朗诵 (82)梳理探究优美的汉字 (86)奇妙的对联 (90)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93)名著导读《论语》 (96)《大卫.科波菲尔》 (101)第二册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 荷塘月色………………………………………………………朱自清 32 故都的秋………………………………………………………郁达夫73 *囚绿记………………………………………………………陆蠡114 *瓦尔登湖……………………………………………………梭罗14 第二单元5 《诗经》两首氓 (21)采薇 (22)6 离骚……………………………………………………………屈原247 孔雀东南飞并序 (27)8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33)短歌行………………………………………………………曹操33归国田居(其一)…………………………………………陶渊明34 第三单元9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3610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3811 鸿门宴………………………………………………………司马迁4212 *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46 第四单元13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4914 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5215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5616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杨振宁60表达交流直面挫折学习描写 (66)美的发现学习抒情 (69)园丁赞歌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 (73)想像世界学习虚构 (76)演讲 (78)梳理探究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82)修辞无处不在 (85)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88)名著导读《家》 (92)《巴黎圣母院》 (95)第三册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 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 42 祝福……………………………………………………………鲁迅173 *十八岁出门远行……………………………………………余华324 *老人与海……………………………………………………海明威39 第二单元5 蜀道难…………………………………………………………李白526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 (54)咏怀古迹(其三) (54)登高 (55)7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568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 (59)马嵬(其二) (59)第三单元9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6210 劝学………………………………………………………《荀子》6411 *过秦论………………………………………………………贾谊6612 *师说…………………………………………………………韩愈70 第四单元13 动物游戏之谜………………………………………………周立明7414 宇宙的边疆……………………………………………卡尔·萨根7915 *凤蝶外传……………………………………………………董纯才8616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94表达交流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101)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104)善待生命学习论证 (107)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110)讨论 (113)梳理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117)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120)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122)名著导读《红楼梦》 (127)《高老头》 (132)第四册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 窦娥冤…………………………………………………………关汉卿 42 雷雨……………………………………………………………曹禹183 *长亭送别……………………………………………………王实甫294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35 第二单元5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 (46)雨霖铃(寒蝉凄切) (47)6 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49)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50)7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3)8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55)声声慢(寻寻觅觅) (55)第三单元9 拿来主义………………………………………………………鲁迅5810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弗罗姆6111 *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周有光6512 *短文三篇热爱生命……………………………………………………蒙田73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74信条………………………………………………………富尔格姆75 第四单元13 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7814 苏武传………………………………………………………班固8415 张衡传………………………………………………………范晔9016 *李贺小传……………………………………………………李商隐93表达交流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97)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100)确立自信学习反驳 (104)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 (107)辩论 (110)梳理探究逻辑和语文学习 (115)走近文学大师 (119)影视文化 (121)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 (127)《谈美》 (132)第五册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42 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123 *边城…………………………………………………………沈从文184 *哦,香雪……………………………………………………铁凝30 第二单元5 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426 滕王阁序………………………………………………………王勃467 *逍遥游………………………………………………………庄周518 *陈情表………………………………………………………李密54 第三单元9 咬文嚼字………………………………………………………朱光潜5810 孟浩然………………………………………………………闻一多6311 *说“木叶”…………………………………………………林庚6812 *谈中国诗……………………………………………………钱钟书73 第四单元13 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8014 作为生物的社会…………………………………刘易斯·托马斯8615 *指印…………………………………………………………丹齐克9116 *宇宙的未来…………………………………………史蒂芬·霍金99表达交流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 (109)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 (112)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 (116)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 (121)访谈 (122)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 (127)古代文化常识 (131)有趣的语言翻译 (136)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141)《堂吉诃德》 (145)11。

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2024版

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2024版

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2024版在2024版的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新的改变和调整,这些变化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和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新课标进行解读,并分析其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

一、文本的选择与呈现新课标强调文本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现实。

在文本的呈现上,新课标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包括使用多种形式的文本和多种教学手段。

这些变化使得教学更加丰富多彩,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课程目标的调整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目标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批判精神。

课标强调学生要能够运用语言分析、表达和评价文化现象,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知、理解和评价世界。

这些目标的调整使得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成长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拓展新课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更新和拓展,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和话题,涉及到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和学生关心的话题。

这使得语文课程更具有时代性和启发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新课标提倡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参与式、探究式和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这些变化使得教学更加活跃和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求知欲,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五、评价体系的优化与完善新课标对评价体系进行了优化和完善,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评价,不再片面追求分数和成绩。

这使得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和科学合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潜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水平。

六、教材和教学资源的更新与改进新课标对教材和教学资源进行了更新和改进,增加了一些新的教材和资源,包括数字化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

这些变化使得教学更加便利和有效,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出版社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介绍
月送审后已获得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审12005年人民出版社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于定通过,并取得进入试验区使用资格。

现将本套教科书编写基本情况及其特点介绍如下:一、教材基本
(胡适)理念本教材编写者认为,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对母语——汉语言文学色彩。

1.
的看法,至今仍“五四”时期提出的“文学的国语,国语的文学”的热爱。

基于此,通过文学与以文学带动语文教学,然是有道理的。

中国语文必须建立在中国文学的基础上,语言的互动,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一切最美好的感情在文学作品中,一切最生动、活泼、简以及受优秀只有在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过程中,洁和优美的语言也在文学作品中。

并且,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对汉语的文学作品的影响而激发的真诚而富有情感的表达与交流活动中,培养对语言的敏锐感觉所必不可少的优美的文学篇章也是学生领略语言魅力、热爱;同时,“情境”。

以往的教材无论是读写合编型还是读写分编型,都2.阅读欣赏与表达交流有机融合。

既存在着将阅读与写作割裂开来的弊端,致使写作知识变成只在岸上教游泳动作的空道理,本教材不单独编写系统的写作知也因此使语文教学陷入尴尬的境地。

鉴于此,枯燥又机械,这种融合旨在强化学生对课文的阅读识和理论,而是强调阅读欣赏与表达交流的有机融合。

培养他们的感受力和想强调感悟与领会,并由此而激发学生内在的自我表达欲望,与欣赏,象力。

因此,写作首先意味着与课文内涵的相结合,注重学生对课文内涵的深入体悟,在此基础上体现写作的人文性。

经典不是凝固不变的的。

经典是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是会生长的。

.发现新经典。

3在尊重传统经典篇目的同时,力图发现新的经典,增加既富有时代气息、人文精神,又能充分体现民族语言特有的美质,诗意浓郁,能够滋养一个民族精神生长、发展的优秀作品,其《回忆鲁迅先生》萧红的梁遇春的《观火》,鲁迅的中也包括外国作品,如:《论睁了眼看》,《热伦敦的《大地上的事情》等。

外国作品有杰克·、汪曾祺《金岳霖先生》。

苇岸的(节选),美国著名生物学家、伊瓦什凯维奇的《草莓》,恩格斯的《自然界与社会》(节选)爱生命》饥饿艺术家》卡夫卡的《雷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节选),还有等。

一、教材结构特点
4课。

5个模块,分为五册;每册4个单元,每单元全套必修教材共所选课文以文学类为主,兼顾论述类和实用类文章,难易适度、文质兼美,适合高中学文学的形象与文学美的形态等三层次来组合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按文学的主题、生学习。

文章,把古今中外不同体裁的作品熔为一炉。

在具体安排中,按照教学规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每个模块之间既有承继关系,又有递进关系,同时又保持每个模块的相对独立性。

全套教材将五个模块划分为三个层次,具体思路如下:、第一层次:包括第一至第三模块1 每个模块的前三个单元根据文学的主题来组合,共九个单元。

“忆旧”三个单元,主要涉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别离”、第一模块为“亲情与爱情”、“怀古”三个单元,主要涉及人与社会历史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模块为“家国情怀”、关系。

“乡土田园”三个单元,主要涉及人对自我生命的沉、第三模块为“梦想”、“生命之思”思。

这三个模块的安排既考虑到各自内在的关系,又体现循序前进的原则。

2、第二层次:第四模块在前三个模块学习的基础上,“熟悉的陌生人”三个单元。

、、设立“发现诗意”“景与情”进而引导学生学会欣本模块将文学的阅读上升到对内在诗意的挖掘与对文学形象的欣赏上, 1
赏抒情性文章与叙事性文章;再辅以相应的写作练习,对学生的写作也应该是很有启发的。

3、第三层次:第五模块“幽默与荒诞”和“悲剧与喜剧”三个单元。

在前四个模块学习设立“崇高与壮美”、的基础上,本模块将文学的阅读进一步提高到对文学美的形态的欣赏上。

文章的内容力求与每模块另外三个同时,每模块安排一个单元的论述类和实用类文章,文学单元形成呼应和互补关系。

依照五个模块的先后顺序,这五个单元分别为:第一模块的“人生足迹”单元,与该模块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主题相呼应;第二模块的“自然之思”单元,与该模块的人与社
会历史的关系主题相呼应;第三模块的“艺术与科学”单元,与该模块的人对自我生命的沉思主题相呼应;与该模块对文学形象的欣赏这一思路构成互补关“嬉笑怒骂皆文章”单元,第四模块的系;单元,与该模块对文学美的形态的欣赏这一思路构成互补关系。

第五模块的“汉语的美”二、教材呈现方式特点”两部分。

、”“表达与交流每单元分为“阅读与欣赏阅读与欣赏(一)每单元的“阅读与欣赏”设精读课两篇,泛读课两篇。

精读课文设置如下栏目:作者、课文、题解、注释、练习与探究栏目。

字、生卒年、包括:姓名、1)作者: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作者做一个客观的介绍,(号;籍贯;著述、贡献等。

、文章的写作年代、大致的历史背景包括课文的出处(出版社、出版年)题解:(2)或写作缘由,同时对题目的解释、主要内容或论述范围等作简要的解释、介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难易适:本书所选课文以文学类为主,兼顾论述类和实用类文章,文质兼美,(3) 课文度,适合高中生学习。

在尊重传统经典篇目的同时,力图发现新的经典,增加既富有时代气息、人文精神,又能充分体现民族语言特有美质的、诗意浓郁的优秀作品。

:针对课文中的一些生、僻字词,或方言用词,或古今异义,或多音多义词,(4) 注释以及古文中的难字难句,进行注音或解释。

并且,尽量采用有权威的版本,同时又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注意深入浅出。

、“象”即“言”、5)练习与探究:针对每篇课文的特点,按照文学作品欣赏的规律,(“意”三个层面来设计。

“言”即作品的语言层面;“象”即作品的审美层面;“意”即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层面。

同时,我们考虑到,相对于初中阶段来说,高中阶段是一个人成因对自我和世界的探求会更迫切,长历程中的裂变时期,情感与思维的触角会变得更敏锐,还适当设置了一些带有探究性质的开放在设计练习时,除了一部分客观性的题目之外,此,课《给我的孩性的题目,以鼓励学生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培养探究能力。

如第一册第2 子们》“练习与探究”第四题:“你认为一个人能否既葆有儿童的天真、认真,同时又兼有成人的成熟,从而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课《诗二首》“练习与探究”第三题:第一
册第3 ”说说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试比较这两首诗在情感表达和爱情观上的不同,
2课《垓下悲歌》“练习与探究”第三题:第五册第后人曾有多首写项羽的诗,下面列出三首,请仔细阅读后结合课文讨论: 2
你认为项羽该不该过江东?1、你怎么看待项羽悲壮的人生结局?2、以期达到文本与阅读
者之间意在给学生留下个人阅读体验、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这些练习,的互动,激发学生对人生、命运及历史的思索。

3题。

题,泛读课文设2——精读课文设3——4 泛读课文的栏目设置与精读课文相同。

表达与交流(二)”两部分。

在形式上各种文体兼顾,既有口头表达“表达与交流”分“书面表达”与“文学性的,如诗歌、散文、小小说、随笔等;又有实用类的,如书信、调查报告、采访记、演讲稿等,覆盖面广;在内容上,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情感,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引发、组织学生在主动参与、观察、感受和体验的过程中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训练。

此外,还注意与每单元的课文文体或内容相结合。

书面表达包含:)写作练习的主题词。

(1)启发性的有趣短文,包括名家谈写作,写作小故事、写作知识等,使学生不但从2(中受到启发与感悟,而且能激发其写作的愿望与兴趣,让学生感到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理要讲。

)写作要求:对不同题目的作文提出具体要求。

(3)提示与建议:针对写作要求,从审题、构思、表达手法等提出写作过程中应该注(4 意的问题。

(5) 示例:针对写作要求,提供一篇同样体裁的文章,供学生借鉴或模仿。

口头表达包含:1)口语练习的主题词。

()练习要求:提出训练过程、方法与要求。

(2 )提示与建议:从内容和形式上提出供参考的意见。

(3 )示例:针对练习要求,提供一篇可资借鉴和参考的文章。

(4
但像任何一件已经完成的尽管我们这套教材已经通过审查并获得进入试验区使用资格,尤其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五年肯定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遗憾,工作一样,“编写者语”
我们自己对语文教育及语文教材的编写也有了新的思考。

在本套教材的的今天,“同学们,我们将编写组十几位老师两年的努力和心血呈献《致同学》中,我们这样写道:给你们,接受你们的检阅,也接受你们的批评。

我们希冀——并且也祈愿,未来三年的高中一一个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过程,语文学习生活,带给你们的将会是一个全新的美的历程,”个对母语的爱和骄傲不断加深的过程,一个自我生命不断丰富并成长的历程。

为我们提出宝同时,我们也希冀所有看到我们这套教材及使用这套教材的一线老师们,贵的意见。

我们将衷心地感谢你们!
4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