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的荣耀是中国的耻辱

合集下载

茅台与国宴:中国酿酒的国际荣誉

茅台与国宴:中国酿酒的国际荣誉

茅台与国宴:中国酿酒的国际荣誉茅台是中国最著名的白酒之一,也是中国酿酒业的瑰宝。

作为国宴和国际场合上的必备饮品,它不仅仅是一种酒,更是中国酿酒的国际荣誉。

茅台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制作工艺和历史传承。

它采用传统的酿造方法,以高粱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比例的糯米,并使用天然麝香为发酵剂,经过多次蒸馏和长时间静置而成。

这种独特的酿造工艺使得茅台的口感浓郁馥郁,回味悠长,且香气独特,被誉为“国酒”。

茅台的国际声誉得益于其历史悠久和酿酒技艺的传承。

早在元代,茅台就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高品质而闻名于世。

到了明清时期,茅台成为了中国皇帝赏赐给外交官和外国贵宾的礼品之一。

茅台的国际知名度不断扩大,并开始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中国的国宴是茅台的最大舞台之一。

每一次国宴上,茅台都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上乘的质量展现给来自世界各国的贵宾。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的酿酒文化和传统,更代表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力。

茅台的出现让无数外国贵宾惊叹不已,也让他们对中国的文化和酿酒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茅台的国际荣誉不仅仅体现在中国的国宴上,还体现在各种国际比赛和评选中。

茅台多次荣获国际酒类比赛中的金奖,并被授予各种国际酒类认证和殊荣。

这不仅是对茅台品质的认可,也是中国酿酒业的国际声誉。

茅台不仅仅是一种白酒,更是中国酿酒业的代表和国际荣誉。

它承载了中国酿酒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展示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实力。

作为中国酿酒业的一朵瑰宝,茅台将继续在国内外舞台上展现其独特的风采,带给世界更多的惊喜和喜悦。

在国宴和国际场合上,茅台代表着中国的酿酒文化的荣誉,它是一种引领中国酒类产业的典范,也是中国酒类文化的代表。

茅台的国际声誉不仅仅是产品的品质,更是中国酿酒业的一种表现。

它以其高质量的产品和独特的品牌形象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

茅台的国际知名度和荣誉对于中国的酿酒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仅是产品的成功,更是中国酒类文化的一种象征。

茅台的成功离不开制作工艺和品牌形象的不断创新和完善,离不开对品质的严格要求和对市场需求的及时反应。

国内经典广告案例

国内经典广告案例

国内经典广告案例在当今商业社会,广告已经成为了企业推广产品、树立品牌形象、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

而一些成功的广告案例更是成为了经典,深入人心,成为了商业史上的传奇。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些国内的经典广告案例,看看它们是如何在商业领域中取得成功的。

1. 联想“梵高手写板”广告。

这则广告是联想在2015年推出的一则广告,通过模仿梵高的绘画风格,展示了联想YOGA平板的手写功能。

这个广告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巧妙地结合了艺术和科技,通过对比古典艺术和现代科技的碰撞,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同时也展示了产品的独特功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中国移动“飞信”广告。

中国移动在2010年推出了一则名为“我是飞信,我是移动”的广告,通过一群可爱的动画人物,生动地展示了移动飞信的便捷和快速。

这个广告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形式,成功地吸引了年轻人的注意,展示了产品的特点,成为了当时的一大热门广告。

3. 京东“618”广告。

每年的618购物节都是电商平台的一场大战,而京东的广告也是备受瞩目。

2019年,京东通过一则名为“618京东你敢不敢”的广告,将购物节的氛围和狂欢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个广告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音乐节奏感,成功地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让人们对618购物节充满了期待和热情。

4. 中国银行“橙色理财”广告。

中国银行在推广橙色理财产品时,推出了一则名为“橙色理财,橙你一起理财”的广告。

这个广告通过橙色的视觉元素和朗朗上口的口号,成功地将产品形象树立起来,让人们对理财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5. 茅台“国之重器”广告。

茅台在推广自己的产品时,通过一则名为“国之重器”的广告,成功地将茅台酒与国家的荣耀和民族精神联系在一起。

这个广告通过高大上的画面和激昂的配乐,成功地让消费者对茅台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购买欲望。

这些经典的广告案例,无论是通过艺术手法、动画形式、视觉冲击还是情感共鸣,都成功地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树立了产品形象,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茅台的全球影响:中国白酒的使者

茅台的全球影响:中国白酒的使者

茅台的全球影响:中国白酒的使者茅台酒作为中国白酒的代表,拥有着全球影响力。

它不仅仅是一个酒品,更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茅台酒的走红,不仅让世界认识了中国白酒,也推动了中国酒文化的国际传播。

茅台酒的全球影响,首先得益于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品质。

茅台酒采用高粱为原料,经过多道复杂的酿造工序,经过岁月的陈酿,才得以酿制成一瓶独具风味的佳酿。

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远远超越了普通的白酒。

无论是刚入口时的浓郁香气,还是喉间悠长的余味,都体现了茅台酒的独特魅力。

这种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让茅台酒成为全球酒界的瑰宝。

茅台酒的全球影响还来源于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作为中国酿酒历史上的传统名酒,茅台酒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是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茅台镇作为茅台酒的产地,更是中国酿酒文化的重要象征。

茅台酒通过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吸引了众多国际消费者的目光,进而扩大了茅台酒的全球影响力。

茅台酒的全球影响还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崛起。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不断提升,需求也不断增加。

茅台酒作为中国白酒的代表,自然也受益于这一趋势。

国内市场的增长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茅台酒借助出口和海外市场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其全球影响力。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茅台酒,将其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国酒品,引领着国际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酒文化。

茅台酒的全球影响既是国际市场对茅台酒的认可,也是中国酒文化的宣传与传播。

茅台酒在国际市场的成功,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优势,更是源于中国酒文化的积淀和茅台酒企业的不断创新和努力。

茅台酒的成功,将激励更多的中国酒企业走向国际舞台,推广中国白酒的魅力。

通过茅台酒的全球影响,中国酒文化的国际传播将获得更多的机遇和平台。

茅台的全球影响力是一个多方合力的结果。

茅台酒的高品质、历史和文化价值、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酒企业的努力,都为茅台酒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利条件。

茅台酒以其独特的魅力,逐渐成为中国白酒的使者,传递着中国酒文化的瑰宝。

中国的脊梁--爱国演讲稿

中国的脊梁--爱国演讲稿

走进新时代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女)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男)总想对你倾诉,我对党是多么热爱;英勇睿智的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披肝沥胆走过90年的风雨历程。

从1921到2011,90年的风雨春秋,九十年的奋斗不息,中国共产党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使中国战胜了衰落,走向了振兴,挣脱了屈辱,走向了奋起,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共产党历经沧桑,在历史重要关头,在那些血雨腥风的年代里,中国共产党人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留下了中华历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天的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自己雄壮的风姿。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我为能生在这样一个威武不屈的国度感到自豪,我为这个国度有这样一个政党感到骄傲!小的时候党在我心中,是由一串串故事和一个个英雄组成的;渐渐的我长大了、懂事了,党在我心中,已不仅仅是一个个英雄和一串串故事,而是由这些英雄和故事贯穿其中的,一部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自由、解放的抗争史、奋斗史、革命史;而今天,党在我心中已不再仅仅是一部历史,更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一座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的丰碑!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日见辉煌。

我们看见了香港岛上那盛开的紫荆花,看见了那太空中飘扬的五星红旗;看见了北京鸟巢里的五环旗,也望见了美丽漂亮的新北川……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中国有你——中国共产党!昨天的中华巨龙,先辈们舞起来了;今天的东方太阳,先辈们托起来了;那么明天建设祖国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这些沐浴着共和国和煦阳光的青春少年身上!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同发达国家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中国的南海还没有海空母舰的保驾护航诺贝尔领奖台上还没有中国人的笑容闪现…..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勤奋、更加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更加自觉、更加全面地提高我们的素质。

因为我们,肩挑着重担;因为我们,面对着挑战。

历史的书面仍在不倦的翻动,复兴中华民族的呼唤在古老版图上回荡不息,那博大的力量在召唤着每一个弄潮儿,那雄浑的声音使每颗灼热的中国心为之震憾。

酒中传奇中国酒文化中的经典故事

酒中传奇中国酒文化中的经典故事

酒中传奇中国酒文化中的经典故事酒中传奇:中国酒文化中的经典故事中国拥有着悠久的酒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古至今,中国酒文化涵盖了丰富多样的经典故事,这些传奇故事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怀。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故事,领略中国酒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神农饮酒——酿酒术的起源追溯至远古时代,中国的酿酒术便已有了萌芽,而三皇五帝时期,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了酿酒的技艺。

相传,神农氏在饮酒过程中发现了酒的甘醇之味,被其所折服,从而将酿酒术传授给人间。

神农饮酒的故事成为了中国古代酒文化的开端,也为后来酿酒技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仙鹤传言——酒的荣耀古代中国的文人墨客常以仙鹤作为自己的象征,因为仙鹤被视为神仙之物。

而在酒文化中,仙鹤也有着与之相承的故事。

相传,有一位文人雅士酷爱酒,他的饮酒之道是饮至“半酣”之后,便将余酒斟入瓶中,留待次日饮用。

某日,他的瓶内突然出现了一只仙鹤,仙鹤举止优雅自若,仿佛在品味着瓶中的酒。

这一故事传遍后世,使得仙鹤成为了酒文化中的荣耀象征。

三、《离骚》——酒的豪情屈原,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他的《离骚》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在这首诗里,屈原畅怀吟咏,借酒发泄自己的心情。

他深情地描绘了自己的流亡之苦、对祖国的思念、以及对事业的追求。

这首诗表达了屈原独特的心境和充满豪情的气魄,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通过饮酒舒发情感的传统。

四、杯盏交错——酒的交际古人有云:“酒逢知己千杯少”,即在知己的陪伴下,千杯酒也显得不够饮。

在中国古代,人们常常以饮酒为契机,拉近彼此的距离。

在封建社会中,酒宴往往成为政治和商业交往的重要场合。

人们举杯邀饮,表达友谊,加深感情,这种酒的交际方式至今仍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延续。

五、白酒之乡——酒的艺术中国有着悠久的白酒历史,而贵州省的茅台古镇便是白酒之乡的代表。

茅台酒被誉为“国酒”,其酿造工艺已有数百年之久。

据说酒坊内的泥土需从特定的地方取得,使用特制的“酿泥”,保证酿造出独特的风味。

有一种自信叫茅台读后感

有一种自信叫茅台读后感

有一种自信叫茅台读后感读完关于茅台的这篇文章啊,我就感觉茅台那可真是酒界的一个传奇,浑身都散发着一种独特的自信呢。

咱先说说茅台这名字,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名号一亮出来,那就是响当当的。

这名字里仿佛就带着一种底气,让人一听就觉得这酒不简单。

就好比在江湖上,你听到某个大侠的名号,就知道他肯定有两下子。

茅台也是,这名字已经在酒的江湖里称霸多年了。

再看看茅台的口感。

文章里描述得那叫一个诱人啊,醇厚、绵柔,像丝绸滑过喉咙一样。

我就想啊,这酒肯定是在酿造的时候就被注入了满满的灵魂。

每一滴茅台就像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小士兵,排着整齐的队伍,有序地在你味蕾上进行一场精彩的表演。

这种口感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有的,那得是多少年的工艺传承,多少代酿酒师傅的精心钻研才能成就的。

这就像一个人有了真本事,不管走到哪儿都能挺直腰杆,茅台的口感就是它挺直腰杆的资本,这就是它的自信来源啊。

还有茅台的价格呢,嚯,那可真是不便宜。

不过你想啊,贵有贵的道理。

它就像是酒中的奢侈品,摆在那儿就有一种高贵的气场。

这价格一方面反映了它的品质,一方面也体现了它的市场地位。

就好比那些国际大牌,价格高却依然有无数人追捧,因为大家认可它的价值。

茅台也是这样,它不怕价格高把顾客吓跑,因为它相信自己的魅力能让顾客心甘情愿地掏腰包,这是一种对自身价值的高度自信。

茅台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也是杠杠的。

在国内,那是各种重要场合的常客,国宴上要是少了茅台,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在国外呢,它也像是中国酒文化的一个大使,走到哪儿都带着中国的韵味。

它就像是一个文化使者,自信满满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酒的魅力。

这让我觉得茅台不仅仅是一种酒,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民族的骄傲。

它的这种自信是扎根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上的,就像一棵大树,根扎得深,树干就挺得直,枝叶就茂盛。

读完这篇文章,我就觉得茅台的自信是全方位的。

从它的名字、口感、价格到它的知名度,每一个环节都像是一块坚实的基石,共同堆砌起了茅台这座自信的大厦。

《国酒》解说文案_《国酒》茅台英雄史诗 酒魂流传千年

《国酒》解说文案_《国酒》茅台英雄史诗 酒魂流传千年

《国酒》解说文案_《国酒》茅台英雄史诗酒魂流传千年中国剧情电影《国酒》,于2016年上映,由宋江波导演,王青伟编剧,影片讲述了讲述的是1915年茅台酒在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之后,酒业代表曹、程两家烧坊在乱世之中上演的纷杂争斗故事。

1915年茅台酒在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金奖后,贵州小镇茅台成为不少历史大事件的舞台,经过以大酒师曹氏父子为代表的两代茅台人的努力,茅台酒终于有幸在1949年成为新中国开国宴会的国酒。

ZH-CN X-NONE 一曲甘凛悠扬的黔北风土民谣,一首壮烈激昂的茅台儿女英雄史诗,一个流传千年的茅台烧春古镇,谱写了一段波澜壮阔又细腻淳朴的千年酒魂。

从没想过,以茅台酒文化为线索的影片《国酒》,竟有着如此厚重的民族史诗感,流传千年的酒魂文化通过黔北茅台镇的曹、程两家的恩怨和情谊娓娓道来,融合着革命长征年代的大时代背景,让茅台酒魂更加深邃、厚重,如同醇厚的老酒源远流长。

一曲酒魂,两大家族,三个热血青年,串联起了大时代起落沉浮。

《国酒》用类似纪录片的温暖镜头,展开了茅台镇的晨钟暮鼓。

故事的开头,有一种类似沈从文《边城》的安逸和美好。

民初清末的1915年,茅台烧春酒获得了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奖。

从那时候起,茅台烧春酒的荣耀就是整个镇子的尊严所在。

或许,尊严和荣耀重要,但酿酒人的坚守更重要,所以才有了那句“我酿的是酒,要一张证书做什么?”的感慨。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两大家族虽曾为金奖给谁的事儿起过龃龉,但国难当头的时刻,却始终相互扶持,与家国的命运同舟共济,相守一心。

当个人的命运被时代所戏弄,茅台儿女们却用自己的人生哲学诠释了生命的韧性。

曹家的老大因为醉酒无法传承祖业,一心想着追随红军而去,却被心性更野的老二怀远灌醉了酒,穿着他的军装顶替而去。

父亲被迫传业于怀仁,命运的捉弄也让怀仁这位大哥娶了原本给怀远定下的妻子。

他们也曾想过挣扎,逃脱,可是茅台女儿,嫁的不是谁,是酒。

这就是宿命。

这样的错过和美好,也曾在很多人熟悉的《珍珠港》中浪漫上演。

茅台酒金奖的传说与历史

茅台酒金奖的传说与历史

第50期Industry ·Company:蔡晓铭E-mail:**************企业形象茅台酒金奖的传说与历史88传说来源于历史,历史与传说相得益彰。

当年荣太和烧坊以茅台酒名义送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最著名的传说莫过于《怒掷酒罐振国威》了。

据《茅台酒厂志》记载:“1915年,贵州省推荐了茅台“荣太和”、“成义”两家作坊的样酒参展,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义,统称茅台酒送出。

当时,用土陶罐盛装的茅台酒无人问津。

展会即将结束,一位中国代表一怒之下,摔破一罐茅台酒,顿时酒香四溢,评委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经反复品尝后一致认定“茅台酒”是世界最好的白酒,于是向茅台酒补发了金奖(因为此前已评出金奖产品)。

在国运不济、饱受欺凌的旧中国,茅台酒大长了国人的志气。

”近年来学者们根据相关历史文献,基本还原了当年的历史原貌。

实际上,茅台酒在参展之前就已经享有盛誉。

因茅台酒有在南洋劝业会获奖的历史,很受中国代表团推崇。

怕这样有竞争力的展品被埋没在农业馆,于是有代表提出将茅台酒移入食品加工馆陈列,以方便突出其位置。

搬动时,一位代表不慎失手,一瓶茅台酒从展架上掉下来摔碎了(此即前面传为佳话的《怒掷酒罐》故事来源)。

陶罐一破,茅台酒酒香四溢。

中国赴赛监督陈琪等人在南洋劝业会评奖时就品尝过茅台酒,在旧金山中华会馆的宴请中,喝的也是茅台酒,知道茅台酒酱香馥郁,且有空杯留香的特点。

见此不免灵机一动,于是建议不必换馆陈列,只需取一瓶茅台酒,分置于数个空酒瓶中,并去掉盖子,敞开酒瓶口,旁边再放上几只酒杯。

正好利用农展馆展品气味不浓,闲人不多的特点,任茅台酒挥洒香气,随专业人士品尝。

茅台酒酒香主要是由酒中的代谢产物产生。

敞开的茅台酒在酒及其香气充分暴露,更为浓郁。

此举果然非常奏效,博览会会场里的参观者们纷纷寻香而来。

更有好奇者顺手拿起酒杯,争相倒酒品尝,一致“咂”“咂”交口叫绝。

农展馆里因之一时人头躜涌,热闹非凡,很快产生了轰动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茅台的荣耀是中国的耻辱
近日发布的“2012胡润全球十大最值钱的奢侈品牌排名”榜上,茅台以120亿美元的品牌价值成为全球第四大最值钱的奢侈品牌,前三位分别是205亿美元的路易威登、145亿美元的爱马仕和130亿美元的宝马。

就同类商品而言,茅台品牌价值在酒水领域中排名首位,品牌价值超过了轩尼诗、酩悦香槟和人头马。

茅台成为全球酒类品牌价值之冠,不能不说是贵州茅台以至中国白酒的荣耀。

有专家、学者认为:“拥有千年文化和百年品牌的白酒更显得出类拔萃,成为不少投资者看好的对象。

”“白酒产品自身所具备的健康性和营养性也大大提升了其产品内在价值。

另外,茅台、五粮液高端白酒的产地不可复制性也决定了其产品的稀缺性,有力地支撑了其价格高位运行。


但是,一份四川省政协委员的提案却直言不讳地指出,高档白酒敢于背离价值规律而肆无忌惮的涨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款吃喝。

“买高档名酒的不是自己喝的,喝高档名酒的不是自己买的,这是长久以来社会公认的现象。


正是公款消费导致了市场对涨价的不敏感。

1987年,53度茅台酒的零售价是每瓶8元;1988年价格改革后,茅台酒
价格定为每瓶140元;至2009年年底平均售价为790元;2010年年底达1300元,2011年底已经突破2000元,比1987年上涨了250倍。

就连深圳市市委书记王荣也在一次会议上大声疾呼:“一瓶茅台酒卖那么贵,一个菜卖那么贵,如果不是公款消费,绝不会有那个价——公款吃喝,确实扰乱市场经济!”
有关数据的确印证了上述判断:目前已经有80%的世界知名奢侈品品牌进入了中国市场,而茅台、五粮液等白酒产品98%左右的市场都集中在国内,仅存的2%销售市场也主要归功于海外华人消费,并出现了国酒茅台出口转内销的现象,因为同样的茅台酒在中国的售价要比美国贵一倍以上。

从根本意义上来说,中国白酒并未真正打入其他国家消费市场。

这就说明,茅台的品牌价值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并未得到国际消费市场的承认。

所谓“茅台品牌价值在酒水领域中排名首位”,其实质便是“中国的公款吃喝在国际上排名首位”。

据业内人士透露,茅台酒的销售,团购和协议单位占了70%,直接投放市场的只有30%。

团购和协议单位购买的自然是公款消费,就是市场零售部分也多数属于公款消费。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

也就是说,城镇居民人均每月的收入买不到一瓶茅台酒,而农村居民则需要4个月不吃不喝才可以买一瓶茅台酒。

显然,对于一般的中国人来说,是无法享受这种“高品质的生活”的。

公款吃喝、节日送礼才是高端白酒“市场需求旺盛”的真正动力。

只要不是智残的人,谁都明白:是公款吃喝造就了茅台的奢侈品品牌地位,是公款吃喝创造了茅台等名牌白酒的辉煌。

而如此巨大的公费开支,就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绝不允许的;偏偏在尚属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中国大行其道,即使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几十个红头文件也管不住一张嘴、一对筷子、一个酒杯,这难道不是中国社会的耻辱吗?
四川政协委员称白酒涨价推手系公款吃喝
2012年1月13日06:24
《严格公务接待用酒管理推动“公吃”改革》
“艰苦朴素,历来是我们党倡导的优良作风,即使是改革开放后的今天,物质财富比较丰富,不用再克勤克俭,但节约始终是一项美德,何况是用纳税人的钱。

”提案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公务接待、公款消费的管理,制定更加严格、科学、务实的办法,倡导简便节约,切实推进公款消费的改革。

提案指出,可以借鉴公车改革的办法,对公务用酒等作限价规定。

根据不同级别的接待对象,不管白酒红酒,以500ml单位为例,作价格限制。

同时细化接待人员标准,限定接待总额上限,并规范接待、消费单据的填报和审签程序。

更重要的是加强监督和惩处力度。

“要严格财经纪律,禁止将接待、消费费用转嫁、分摊、隐瞒、虚报,禁止以数量换质量的行为。

一经查实和举报,上升到纪律监察乃至法律的高度来处理。

纪律监察和财政部门要主动加强对“三公”等消费的监督管理力度,规范财政供养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鼓励社会和单位内部的监督举报。


政协委员还建议规范政府采购,设立酒类等奢侈消费品目录。

除特殊情况外,禁止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控股企业对这类奢侈消费品的采购与报销。

关于“公款吃喝”,1月10日的《人民日报》有文章用语“犀利”:当前有些党员干部,不是深入田间地头和企业车间,而是游走饭店宾馆和大小酒场,“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势必会影响党风廉政建设,而这些党员干部是端起酒杯,忘记口碑,满嘴酒话,没句实话;浑身酒气,不接地气;爱耍酒风,毁掉党风。

文章告诫说,勿以恶小而为之。

不良酒风看似小恶,然小恶亦可酿成大祸。

期盼广大党员干部深晓“酒杯、酒话、酒气、酒风”四害之恶,少端酒杯多争口碑,少说酒话多讲实话,少沾酒气多接地气,少耍酒风多护党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