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观赏园艺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90706 园林植物与欣赏园艺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的精神,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编写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为进一步贯彻贯彻“立足国内、适度发展、优化结构、相对集中、推动改革、提高质量”的基本方针,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园林植物与欣赏园艺是园林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西南林学院园林学院是国内较早设立园林本科专业的院校,长期以来,我校园林植物与欣赏园艺研究在国内一直具有一定的优势。
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种质资源、遗传育种、生理生化、园林生态及园林景观等。
其特点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与市场需求结合。
毕业硕士生可直接就业,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在企事业单位承担技术管理工作,也可继续深造。
一、培养目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规定,坚持质量第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园林及欣赏园艺方面专业人才。
具体规定为: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敬业精神及团结协作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应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园林植物及欣赏园艺学专业知识(涉及具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熟悉所从事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能在本学科上不断地创新和探索;能较纯熟运用计算机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具有独立从事和组织本学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综合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同时能纯熟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3.身体健康,符合所学专业对身体素质的基本规定。
二、研究方向1.园林植物资源2.园林植物繁育3.园林设计4.城市园林生态5.欣赏园艺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南京农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农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类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领域名称(代码) 050201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笔译人才,特别是科技笔译方面的高水平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1. 具有扎实的英汉语言基础,熟练掌握各种翻译技能,并了解基本的翻译理论知识;2. 具有较强的逻辑思辨能力以及快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3. 具有基本的科技专业知识,特别是农业科技知识,能够适应新经济时代社会发展需要;4. 了解职业翻译工作的性质,熟悉翻译服务的内容和工作流程,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对职场规则、职业道德、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都有初步了解;5. 能够初步运用第二外国语;6. 了解学术规范,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科学研究能力。
二、研究方向英语笔译三、学习方式及年限(不填)四、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翻译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采取学分制,一般在第三学期修完所有课程,所修总学分达到32个学分。
其中公共必修课9学分,专业必修课8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其他选修课3学分,实习6学分。
五、开题报告、中期考核(不填)六、学位论文及答辩要求学生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修满32学分,并按规定完成论文写作,即可参加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可以采用以下形式(学生任选一种,字数均以汉字计算):1. 项目: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10,000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研究报告。
2. 实验报告: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笔译的某个环节展开实验,并就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出不少于10,000字的实验报告;3. 研究论文: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撰写翻译研究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0字。
学位论文在体例上应符合英美学界撰写学术论文的通用规范,具体规定见MTI中心制定的MTI学位论文格式。
在答辩前实行盲审制,论文评阅人中至少有一位是校外专家。
园艺学学科(0902)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园艺学学科(0902)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较高的专业素质,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政府机关、企业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推广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1.政治思想要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学术正派,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理想。
2.业务水平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园艺学科专业知识,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能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上不断创新和探索;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专业书刊,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独立担负园艺学科中某一方向的研究、教学、生产、推广等工作能力;有严谨的工作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开拓的精神。
3.学术素养及能力掌握本学科某一领域试验设计方法、试验技术及数据处理手段;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诚实工作的能力;具备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获取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技术实验等实践能力;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善于与他人沟通与合作,遵守学术规范。
4.身心素质具有能够承担本学科范围内各项专业工作的良好体魄。
二、学科方向园艺学一级学科所包含的学科方向有果树学、蔬菜学、观赏园艺学、设施园艺学、药用植物学和草坪资源与利用。
1.果树学主要包括果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果树生理生态及栽培技术、果树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和果品采后科学与贮运技术等方面。
研究方向有果树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果树栽培与生理生态、果树分子生物学、果树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果树发育生物学。
2.蔬菜学主要包括蔬菜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蔬菜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蔬菜发育生物学与分子调控、蔬菜生理生态及栽培技术和蔬菜采后科学与贮运技术等方面。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观赏园艺

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分别于1983年和198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在农业院校中建立第一个本科专业和硕士点,2003年设置观赏园艺博士点,现为校级重点学科。
学科现有师资16人,其中教授和兼职教授8人,副教授6人。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50余项。
在菊花种质资源搜集、保存和新品种选育及花卉采后生理与保鲜技术等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
培育菊花新品种100余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菊花新品种保护权8件,国际登录梅花新品种12个,“菊花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研究与利用”成果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编了《中国菊花》、《观赏园艺概论》等专著和教材,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60余篇。
部分毕业生已成为教学、科研和农业推广部门的骨干人才。
二、培养目标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高级专门人才。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德优良,艰苦奋斗,勇于创新。
2.掌握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教学、科研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
三、研究方向1、观赏植物种质资源2、观赏植物遗传育种与分子生物学3、观赏植物生理生化4、观赏植物栽培七、开题报告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应在学科内公开进行。
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原则上在中期考核前完成,其中硕士生的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后至少半年方可申请答辩。
八、中期考核:硕士生在第四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根据其课程学习的学分是否满足要求及是否具有培养前途,决定是否进入学位论文阶段。
具体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园林植物及观赏园艺专业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园林植物及观赏园艺专业(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90706 授农学硕士学位] 090706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园林植物及观赏园艺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1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献身于中国风景园林事业,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掌握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知识,了解从事该专业研究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从事园林植物及观赏园艺科研、教学、管理和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适应性及扎实、熟练的专业技能。
3 能较熟练的掌握一门外国语。
4 具有健康体魄,以适应园林和观赏园艺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方向1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研究2 园林植物生理生化研究三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提前毕业和延长学习时间的硕士研究生按照《湖北民族学院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相关要求执行。
四培养方式课程学习的方式可以采取听课、自修、讨论以及报告会等多种方式。
根据研究生不同特点,作好个人培养计划,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
个人培养计划要在研究生入学3个月内,由导师和研究生本人共同制定。
培养计划应确定学位课和选修课,应对参加教学、生产实践活动、科学研究与论文撰写等作出具体安排。
培养计划经教研室(研究室)具体审定,院负责人批准后执行,并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
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应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立健全研究生管理制度,切实实行导师全面负责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其他各项活动;培养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要求研究生学好政治理论课,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公益劳动等活动。
五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和课程说明见附表《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
(090706)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90706)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业务范围
主要研究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观赏性状目的基因的合理利用,新品种的开发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技术;研究不同观赏植物形态、生长、发育生理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产生的生态效应;研究地被植物抗旱等逆境生理和逆境分子生物学。
对城市绿地系统、城市公园、城市绿地、居住区绿化、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旅游区、城市规划等内容所进行的专门规划、具体设计并进行理论研究;在园林规划与设计的领域中,对于建筑所进行的设计;研究园林小品与其他园林造型材料的关系。
二、研究特色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属于林学学科的二级学科,归口于农科门类,所授学位为农学硕士。
本学科针对城市生态与环境的保护、修复和改善的需要,为营造城市景观和城市生物多样性,改善居民业余生活,开展园林植物和园林设计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工作。
三、研究方向
1、园林植物与人居环境
包括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园林植物应用研究,园林植物栽培、繁殖、养护、管理,花卉采后生理及贮运保鲜等,园林植物及其合理配置对城市环境的生态效益研究等。
指导教师为:常金宝、韩轶、张鸿翎等。
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包括城市园林绿地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方法和理论研究,城市绿地系统构建研究,生态学理论与城市绿地系统关系的研究等。
指导教师为:闫晓云、段广德、张秀卿等。
四、课程设置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第一外语不是英语的研究生必选课 **本科修过的不允许再修。
园艺(本硕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设置

素质要求
毕业生要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
1 政治素质 表”的基本理论 遵纪守法,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
具有服务意识和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精神
相应课程或教学活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心理健 康、专题讲座
综合实验:在第5学期开设蔬菜(栽培、育种)综合大实验、果树综合大实验等。 新生讨论班:在第2学期开设,为期1周。 生产实习:在第7、8学期开设毕业实习,为期12周。 实 训:在第4学期开设果树和蔬菜生产技能实训,为期4周。 科研训练:在第3学期开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进入导师科研实验室,实行轮流制, 每位同学在每个实验室开展科研助理工作不少于2个月,期满经导师考核合格后,可选择 其他实验室继续开展科研助理工作。第5学期开始独立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参加导 师科研活动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第6学期开设 科研素质训练、专业专题讲座。 社会实践:分别在第1、2学期开设社会实践。 毕业论文:从第4学期开始,学生开始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本科论文答辩在 第8学期进行。
具有自律、诚信、进取、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
础、就业指导、课程实
具有较强的沟通与协作、协调与组织能力,并有良好 习、生产实习等
的团队精神。
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人文科学素养
音乐欣赏、摄影技
4
人文素质
了解中国历史与国情 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术基础、礼仪礼节知 识、美学基础、书画比
有一定的音乐、书画、礼仪知识
三、主干学科
104
园艺学、植物学、遗传学等。
四、主要课程
遗传学、植物生理生化、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蔬菜栽培学、果树栽培学、花卉学、 园艺植物育种学、蔬菜种子学、园艺作物生物技术、科研素质训练、专业专题讲座等。
【精品】观赏园艺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观赏园艺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观赏园艺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要求是:(一) 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献身农业;具有集体主义观念,艰苦奋斗的作风;遵纪守法,品德优良,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 掌握观赏园艺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人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研究;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独立承担重大研究项目的能力,胜任观赏园艺科研、教学、管理及技术工作;在本学科理论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三) 身心健康二、研究方向1、观赏植物栽培及生理2、观赏植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3、观赏植物的生物技术4、观赏植物采后生理及贮藏三、学习年限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在职博士生一般为4年,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经申请并批准,可适当提前或推迟毕业。
四、课程设置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总学分一般在16~20学分。
1、外国语(3学分)2、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3学分)3、园艺学前沿理论与方法(3学分)5、高级观赏园艺学(3学分)6、观赏园艺研究进展(3学分)7、植物生物技术(3学分)8、花卉品种分类学(3学分)9、高级植物生理学(3学分)五、学位论文工作1、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学术水平及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应反映作者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高深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本学科的理论上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并反映作者在本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博士学位论文应是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达到国内或国外重要学术刊物可以接受并发表的水平,应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2、为使博士生的论文工作得到教研室(或专业)教师的集体帮助,应阶段性地向教研室作科研进展情况报告,要求至少有2次正式报告:(1) 论文开题论证报告博士生入学后,在导师和指导小组的指导下,明确研究方向,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最迟在第二学期内,向博士生指导小组作开题论证报告,广泛听取意见,并由博士生填写《华南农业大学攻读博士生学位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审核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分别于1983年和198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在农业院校中建立第一个本科专业和硕士点,2003年设置观赏园艺博士点,现为校级重点学科。
学科现有师资16人,其中教授和兼职教授8人,副教授6人。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50余项。
在菊花种质资源搜集、保存和新品种选育及花卉采后生理与保鲜技术等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
培育菊花新品种100余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菊花新品种保护权8件,国际登录梅花新品种12个,“菊花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研究与利用”成果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编了《中国菊花》、《观赏园艺概论》等专著和教材,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60余篇。
部分毕业生已成为教学、科研和农业推广部门的骨干人才。
二、培养目标
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高级专门人才。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德优良,艰苦奋斗,勇于创新。
2.掌握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教学、科研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
三、研究方向
1、观赏植物种质资源
2、观赏植物遗传育种与分子生物学
3、观赏植物生理生化
4、观赏植物栽培
七、开题报告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应在学科内公开进行。
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原则上在中期考核前完成,其中硕士生的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后至少半年方可申请答辩。
八、中期考核:
硕士生在第四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根据其课程学习的学分是否满足要求及是否具有培养前途,决定是否进入学位论文阶段。
具体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包括答辩资格的申请、论文评阅、答辩及学位授予等环节。
其具体要求依据《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规定》执行。
十、思想政治工作: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院不仅要重视研究生的业务知识、工作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不畏艰难的科学作风、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求新探异的创新意识、艰苦奋斗的创业品格、合作沟通的团队精神等诸方面素质的培养。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基层研究生党、团组织和研究生会及研究生社团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导师要从思想、学风等各方面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做到教书育人、严格要求。
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
导师要善于在学术活动中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研究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同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