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汇总表
21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汇总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成果名称 信息时代我国英语教师发展研究 企业文化建设 黄河三角洲民间艺术审美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新编《李大钊全集》疏证 新时期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研究 黄河三角洲民俗剪纸 图形创意与设计 生本教学研究 近代时期的黄河三角洲移民 山东省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 《外贸函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 概念整合理论对英语谚语的阐释力 高考英语口试错误探析——以山东省高考为例 外语教学中的学习者自主和教师自主 高级英语课程学习策略分析 成果形式 著作 著作 著作 著作 著作 著作 著作 教材 著作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 作 者 武书敬 马全江 姚吉成 汪华岳 李继华 魏学文 孙永奇 高东影 常华锋 李靖莉 田刚元 王秋英 杨永祥 郝国强 裴希山 陶延华 程虎 韩春兰 方荣辉 陈玉涛 李艳春 王胜男 王 莹 王春晖 其他作者 发表期刊或出版单位 周江涛 朱吉平 刘思智、 齐鲁书社 门玉彪 王秀国 高等教育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 吕传笑 东岳论丛 商业经济 新校园理论 怀化学院学报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 究 继续教育研究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 滨州学院学报 山东社会科学 滨州学院学报 李平 山东省科技厅 郭新伟 中国国情国力 对外经贸实务 滨州学院学报 中国经贸导刊 天津教育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吉林文 史出版社 发表期数或 出版时间 2011.6 2011.9 2011.12 2011.5 2011.11 2011.12 2011.9 2011.7 2011.09 2011.4 2011.7 2011.1 2011.10 2011.7 2011.5 2011.6 2011.4 2011.8 2011.2 2011.12 2011.10 2011.5 2011.4 2011.9 作者单位 评审费用 外语系 社科部 黄三所 政法系 政法系 黄三经 美术系 美术系 教育科学系 科研处 科研处 外语系 外语系 外语系 外语系 外语系 外语系 外语系 经管系 经管系 经管系 经管系 经管系 经管系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软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书模板

附件1:
**软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书
一、成果基本情况
二、成果简介
三、完成人员情况表(姓名及其位次一定核实准确,字迹清楚)
3
四、推荐、评审意见
附件目录清单
包括科技成果研究报告,成果鉴定证书,成果应用证明,发表论文的刊物名称,附件是否是原件及件数等项目,要一一列清。
附件2:
单位申报**软科学优秀成果奖汇总表
申报推荐单位:(盖章) 联系人:电话:
注:申报推荐单位对所申报推荐的成果要填报全部完成人员姓名,并且要完整准确,完成人员位次,申报成果任务来源、一定核实准确。
7。
社会科学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

社会科学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一、项目名称:提升社会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与创新能力二、项目简介:本项目致力于提升社会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全面掌握。
通过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我们引入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进行了相关的教育资源开发,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三、项目目标:1.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科知识水平,增强学生对社会科学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与合作。
四、项目内容:1.课程改革与创新: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将社会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学科认知。
同时引入案例教学和互动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2.教育资源开发与共享:建立社会科学学科教育资源库,整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资源网络。
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教学需求选择适合的资源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
3.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建立教师经验分享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取长补短,形成集体智慧。
五、项目成果:1.学生方面:(1) 学习成绩和学科知识水平显著提升;(2)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明显增强;(3) 增加学生对社会科学学科的兴趣和投入度。
2.教师方面:(1)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2) 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3) 更好地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六、项目评估与总结:我们将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估体系,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不断提高项目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七、项目实施计划:具体实施计划将根据学校的教学布局和资源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
我们将注重实施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实施效果的达成。
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文件

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文件豫社科奖[2007]1号关于开展200 6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各省辖市党委宣传部、社科联,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单位,各高等学校,各省级社科类学会,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豫军事院校,中央驻豫有关单位:现将2006年度省社科优秀成果评审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参评成果范围1、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 2月31日,出版社公开出版的著作,公开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市厅级(含市厅级,下同)以上领导机关采用的价值较高的调研报告。
2、我省(含中央驻豫单位和驻豫军事院校)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成果,凡具备参评条件的均可参评。
与省外人员合作的成果,由我省作者担任第一主编或多卷本中能明显分出某卷某册为我省作者撰写的可参评。
在港澳台和境外出版、发表的成果不参评。
3、参评成果类型:专著、翻译论著、古籍整理、教科书、工具书、普及读物、考古发掘报告、论文、调研报告等。
在境内用外文出版、发表的成果,著作应有中文翻译目录和较详细的中文章节内容提要,文章应有中文翻译件。
已获往届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成果,其新版本不再参评;已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成果不参评;论文集不得以主编、副主编名义参评;新闻报道、文艺创作成果不参评;未正式发表的社科规划项目成果不参评。
二、参评成果条件1、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观点正确,内容健康。
2、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主题鲜明、逻辑严谨、材料翔实,文字准确卜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应用价值。
3、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应在本研究领域有所创新;应用研究方面的成果,应对研究解决我国、我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有所创见,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古籍整理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文献考订上有所发现;教科书、工具书应吸收和反映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教学或科研有重要参考价值;普及读物应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的通知-教社科〔2015〕99号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的通知
正文:
----------------------------------------------------------------------------------------------------------------------------------------------------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的通知
教社科〔2015〕99号
各高等学校: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经组织评审,共有572项成果获奖。
其中,特等奖57项(奖金5000元),一等奖146项(奖金2000元),二等奖198项(奖金1000元),三等奖171项,现予以公布。
河南省教育厅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奖金分为计划性资助和指导性资助。
计划性资助经费由省教育厅专项经费支持,指导性资助经费由承担学校协调给予解决。
附件: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名单
河南省教育厅
2015年2月11日——结束——。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申请书

要
完
成
人
(按实际参加者顺序填报)
研究成果的基本内容、主要论点和创新之处
研究成果被引用、转载、采纳和社会评价情况(须附有关证明材料)
学校审核意见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专家评审意见(对成果学术水平的签定及建议评奖等级)
学科组组长签名:
教育厅审定意见
附件2
河南省教育厅201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申报一览表
申报学校签章申报日期:2013年月日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出版社/刊物名称/采用机关名称
出版/发表/采用时间
学科门类
申请人
主要完成人
姓名
年龄
职称
所在院系
说明:1、此表请用excel表格填写并连同移动盘一起报送;2、工作单位栏请填写学校全称。
□调研报告
附件1
年度
编号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
申请书
学科门类:
成果名称:
申请人:
所在学校:
系所名称:
申报日期:
河南省教育厅制
申
请
者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所在院系
职务
最后学历
最后学位
研
究称
成果形式
1.著作2.论文3.调研报告
成果字数
出版社/刊物名称/采用机关名称
出版/发表日期
/采用时间
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表

西安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表
注:1、除“受理单位推荐意见”栏目外其余栏目由作者填写。
2、“成果形式”指专著、论文、调查报告和研究资料等。
3、“完成形式”指个人撰写、集体撰写以及个人在集体撰写中的作用。
4、“社会反响”指文章转载、介绍、索引收录、引用、评述以及采用后产生的效果(须附采用单位证明)。
5、“编号”由市评奖办公室统一编写。
6、“申报学科”可填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学、文学、史学、党史、党建、科社、教育、管理科学、软科学、伦理学等中的一种,不能明确归类者,请填“其它”。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2025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2025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4.03•【字号】教办社语〔2024〕94号•【施行日期】2024.04.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2025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办社语〔2024〕94号各普通高等学校: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面向2035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根据省教育厅工作安排,现启动2025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方向本次申报不设项目指南,申报人根据自身的研究基础和学术特长,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研究导向,认真凝练、自行拟定研究课题。
研究课题名称应表述规范、准确、简洁。
基础研究要密切跟踪国内外学术研究前沿和学科建设需要,体现具有原创性、开拓性的学术创新价值,深入阐释中国奇迹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着力推进具有中原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应用研究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求,聚焦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力求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
二、申报要求(一)项目类别及资助额度2025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设年度项目、青年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题项目(以下简称“思政专项”)三类,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为1-2年。
按照经费资助方式,以上三类项目均按照资助性计划项目和指导性计划项目两种方式进行立项。
其中,资助性计划项目研究经费由省财政专项经费支持,每项资助经费2万元;指导性计划项目研究经费,由各高校按每项1万元进行经费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