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类文章阅读07·课堂练习03(侧重内涵、主题)
现代文学类文章阅读08·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到汉子们跟前。
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似 是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 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出一口长 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
(选自《阿城精选集》,有删改)
1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 析其表现特色。(5分)
14.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 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情感取向: (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 高的赞美; (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 的赞美; (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 的阳刚之美。
2010年江苏卷
溜 索
阿城
一个钟头之前就感闻到这隐隐闷雷,初不 在意。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 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不由捏 紧了心,准备一睹气贯滇西的怒江,却不料转 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见前边牛死也不肯 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马向前。行到岸边,抽 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 动半步。
无论是探究深刻意蕴还是分析作者的情感取向, 都要从不同角度出发,不能只局限于一点。
2009年广东卷
耕作的诗人
张炜
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了一幅耕作图。 它长久地吸引了我,让我想象那个杰出的老人, 想象他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也许这是 一个伟大诗人与庸常写作者的最本质、最重要 的区别。 在房间里专注于自己的所谓艺术和思想的 人,可能不太理解一个耕作的诗人。对于他,
种可恶的姿态阻止我们走向深刻,走向更深 广和更辉煌的艺术世界。我们只能在一些纤 弱和虚假的制作中越滑越远,最后不可救药。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历年阅读分析题及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000年4月五、阅读分析题阅读分析题阅读分析题阅读分析题(20分)阅读巴金的散文《废园外》,并写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赏析文章。
答:(1)主题:通过对“我”走过一个废园,想起几天前敌机夫炸昆明,炸死园内一个深闺少女的叙写,表达巴金对青春的留恋和赞美,对扼杀年轻生命的控诉,对日军暴行的抗议。
(4分)(2)艺术特色:①根据抒情的需要,以简洁的语言描写、记述。
(3分)②以“花”和“毁了的楼房”这两个对立的形象为抒情线索,通过“我”晚饭后出去散步串连全文。
(3分)③“花”是青春、美好、生命的象征,“毁了楼房”是残败、废弃、死亡的象征,两个形象放在一起,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
(3分)④情感深厚真挚,富于感染力。
(2分)20XX年4月五、阅读分析题(20分)40.阅读凌叔华的短篇小说《绣枕》,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析文章。
要求:1.围绕作品的主要线索“绣枕”,着重评析作品的心理刻画、细节描写和结构特点。
2.观点鲜明,分析细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
《绣枕》是凌淑华短篇小说中的代表作。
文如其人,作品淡雅幽丽,温婉细致,富有女性温柔的气质。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美丽温柔的深闺小姐,她长时间地在家中默默地精心刺绣一对靠枕,完工后将其送给白总长,以便这位上层人物请客时为人赏识,纷纷来说亲。
但绣枕送去的当晚,却被醉酒的客人吐脏踩坏,最终丢给家中的佣人。
小说以此反映了旧时代的中国女性难以掌握自己命运的苦闷心境,描绘了中产人家温顺女性的孤寂和忧郁的灵魂。
幽闭的闺阁是大小姐生活的全部空间,在那死寂闺房中,她恪守着传统的闺阁之道,企盼通过绣枕攀上一门好亲事,过上幸福的爱情婚姻生活。
她内心对幸福未来的憧憬与渴望是何等强烈,这一切全部融注在绣枕的动作上。
“脸热的酱红,白细夏布褂汗湿了一背脊”;为了“绣那鸟冠子曾拆了又绣,足足三次,一次是汗污了嫩黄的线,绣完了才发现;一次是配错了石绿的线,晚上认错了色;末一次记不清了”;“那荷花瓣上的嫩粉色的线她都洗完手都不敢拿,还得用爽身粉擦了手,再绣”……她以为用全部心力做出精美无比的靠垫,送于白总长,人家会由此注意到做靠垫的人,以此与其二少爷成就美好的姻缘;就算这不能实现,“大家看了(靠垫),别提有多少人来说亲呢,门也得挤破了。
领读经典现代文学第七章答案

领读经典现代文学第七章答案1.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指()。
[单选题] *A.叶圣陶B.老舍(正确答案)C.巴金D.赵树理答案解析:老舍是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此外我们熟知的赵树理也获得过“人民艺术家”称号。
故本题选择B项。
2.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的作品是()。
[单选题] *A.《云南的歌会》B.《过节和观灯》C.《小二黑结婚》D.《边城》(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边城》是京派作家沈从文的作品,里面的主人公是翠翠。
此外《云南的歌会》《过节与观灯》是沈从文的作品,《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作品。
故本题选择D项。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单选题] *A.鲁迅,是周树人先生在发表《阿Q正传》时首次使用的笔名。
鲁迅共创作了三本小说集,《铸剑》选自其中的《故事新编》。
(正确答案)B.苏轼,北宋文学家,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道被称为“三苏”,其文章汪洋恣肆,诗歌清新豪健,词开豪放一派。
C.余华,主要作品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其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写了一个男孩的第一次远行。
D.《死水》和《再别康桥》都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
新格律诗的主张主要是“三美”,即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答案解析:《狂人日记》第一次使用鲁迅的笔名。
故本题选择A项。
4.()主要记述了海外的风光和奇闻异事,同时也抒发了她对祖国、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单选题] *A.《寄小读者》(正确答案)B.《春水》C.《繁星》D.《勇敢的心》答案解析:《寄小读者》是冰心女士在1923年—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共二十九篇,其中有二十一篇是她赴美留学期间写成的,主要记述了海外的风光和奇闻异事,同时也抒发了她对祖国、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故本题选择A项。
5.被瞿秋白高度评价为“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是()。
[单选题] *A.《家》B.《骆驼祥子》C.《阿Q正传》D.《子夜》(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被评价为“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的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情志是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概念,是诗歌的内在本质要素。
史传文学的“志”体如今以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中,在叙事中蕴含着事理,抒发史官的政治抱负。
“情”表现为史官在书写历史时“发愤著史”,融入自个儿的心灵感悟,饱含深情。
用诗学范畴的“情志”来研究史传文学,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史传艺术本质的认识。
先秦阶段,史官掌管祭祀、占卜、记事、典册等一系列国家大事。
这些人知识渊博、地位崇高,别仅担负记录历史的责任,还要向君王谏言、献策,有时还会陷入政治斗争的旋涡中。
史官个人的荣辱成败与国家兴亡是分别开的,他们同其他臣子一样肩负励精图治的使命。
这也算是史官要在史传中表现“志”的缘故。
史官在记史时抒发意志,因为他们别仅是历史的记录者,依然历史的参与者。
孔子慨叹:“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史记·孔子世家》)假如是秉笔直书,不过客观记录历史,孔子何以想到后世“罪”他?深层缘故依然他在《春秋》中融入了自个儿信奉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
这种价值观念并别是作者个人狭隘的主观取向,而是认识历史的一种参照系统。
史传在对事件和人物做点评时,往往会追加一具点评的主体。
如此就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品评区分开来,不可能混为一体,别至于妨碍史实的客观真实性。
对事件的看法借“君子”“仲尼”等之口表达,实质上是借他人之口抒心底所想。
如此的叙事技巧,既保持了历史的客观真实性,凸显了史学家的公正,也在字里行间暗含了作为一具当局者的态度——史官并别是看客,而是切身为国家兴衰存亡忧心忡忡的正义保卫者。
钞票钟书言“史蕴诗心”,史传亦是史官的心灵史。
这一点在司马迁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虽然向来秉持据事直书的信念,但在司马迁看来,史传别仅是对历史的整理和记录,也是对现实的态度,是体现价值观的一种途径。
他以诗性叙述,展示了一具个鲜活的人物,展示了历史强大的生命力。
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全文,回答1-3题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的基因①去年教师节,习近平到北师大慰问教师时提到:“古代经典应该成为民族文化基因。
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
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②流传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构筑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
它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伦理观念、精神追求、审美取舍。
它是全民族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影响着全民族的行为规范。
但是,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经历过起起落落的波折。
目前存在的一些地方社会道德滑坡等现象,与对传统文化的淡忘有密切关系。
国家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③我们且举对传统文化影响最为深刻的儒道两家思想的例子来说。
儒家提倡“正心诚意,修齐治平”,把“正心、诚意”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这是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从个体的品质修养入手,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
为实现这个目的,还得从学习入手。
在儒家传统文化体系里,许多学说都落脚于道德问题上,都以“修己”即个体道德修养为核心,为落脚点。
今天我们践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建设新的道德风尚,只有社会的个体即每小人都注重自身的道德建设并付诸实践,才能够造就高尚纯洁的道德环境。
再如,《道德经》里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提倡“慈爱、俭啬”。
这样的告诫与主张,对今天出现的物欲横流、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等弊病,仍然有极好的警戒作用。
④中华传统文化蕴藏于流传几千年的经典之中,经史子集就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把古代经典转变为民族文化的基因,就应该认真学习古代经典,准确领会和掌握古代经典中所蕴含的精义,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它们转化为文化知识,积淀为全民族的文化基因。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习题与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篇之作,是鲁迅先生于1918年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短篇小说,以独特的表现手法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2.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指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系列《家》、《春》、《秋》,通过对高公馆几代人的描绘,展现了封建家庭制度的崩溃和新一代知识分子追求自由、民主的历程。
3. 茅盾的《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代表吴荪甫的命运描绘,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命运。
4. “荷花淀派”:是指以孙犁为代表的作家群,其作品主要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冀中白洋淀地区农村生活为题材,形成了一种清新、抒情的独特风格,被后人称为“荷花淀派”。
5. 钱钟书的《围城》:是一部讽刺意味浓厚的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方鸿渐留学归国后的婚姻与事业遭遇的描绘,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矛盾困境和社会的世态炎凉。
二、填空题1. ____ 的历史剧《屈原》成功塑造了一位忠诚爱国、不畏强权的伟大诗人形象。
答案:郭沫若2. 张爱玲的成名作《____》以其独特的情感剖析和细腻的心理描写,成为中国现代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红玫瑰与白玫瑰3. 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生动刻画了____底层市民的生活面貌。
答案:北平(北京)4. 赵树理的《____》是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品,以民间故事形式讲述了新旧观念冲突下的农村青年恋爱婚姻问题。
答案:小二黑结婚5. 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以____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展现了从“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期间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觉醒与革命斗争历程。
答案:林道静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鲁迅的散文集?(D)A.《朝花夕拾》B.《野草》C.《坟》D.《呐喊》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之一?(C)A.《家》B.《春》C.《雾》D.《秋》3. 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的中国现代剧作家是?(B)A.茅盾B.曹禺C.老舍D.郭沫若4. 以下哪部作品是张恨水的代表作?(A)A.《金粉世家》B.《边城》C.《四世同堂》D.《雷雨》5. 丁玲的代表作是?(B)A.《围城》B.《太阳照在桑干河上》C.《暴风骤雨》D.《子夜》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沈从文的作品?(AB)A.《边城》B.《湘行散记》C.《骆驼祥子》D.《家》2. 下列哪些作品是赵树理的主要作品?(AD)A.《小二黑结婚》B.《日出》C.《茶馆》D.《李有才板话》3.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徐志摩的诗歌?(BC)A.《女神》B.《再别康桥》C.《雪花的快乐》D.《凤凰涅槃》4. 以下哪些作品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学作品?(ACD)A.鲁迅《呐喊》B.老舍《正红旗下》C.郁达夫《沉沦》D.冰心《繁星·春水》5. 下列哪些作品具有鲜明的乡土文学特色?(BCD)A.巴金《寒夜》B.周立波《山乡巨变》C.赵树理《李有才板话》D.莫言《红高粱家族》五、判断题1. ×郭沫若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提出“革命+恋爱”创作模式的作家。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专题训练-比较侧重点的不同(含答案)

文学类文本专题训练-------比较侧重点的不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读碑刘成章我说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20余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它,印象十分深刻。
它庄严、雄伟、壮观,像一个有着汉白玉肌肤的巨人,站立在天安门广场。
其时,瞻仰者络绎不绝,如半凝滞的河水缓缓流淌;我比他们看得更慢,是河水中的一块石头。
它正面的题词,我细细地读;它背面的碑文,我细细地读;它底座上的浮雕,我也一一细心地看了。
题词和碑文沁入我心,浮雕又夯实了我对它们的记忆。
忘不了的还有,离开的时候,见石栏杆前一喜盈盈的少妇,抱着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少妇抬抬下巴指点,孩子伸出豆芽般的小手,抚摸石栏杆上突出的圆柱。
这使我怦然心动。
霎时间,昨天,今天,明天,一齐在我的心头涌现。
我不由再次仰起头:彼苍者天,此碑丰哉!丰碑千丈!后来,我每次去北京,天安门广场都是少不了要去的地方,去了,自然要见纪念碑。
不过,有时是细看,有时只是扫那么一眼。
然而,终因看的次数数也数不清了,那碑上毛泽东的题词,那碑上毛泽东起草、周恩来手书的碑文,不敢说可以倒背如流,起码是牢牢地记在心里了。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对它们的体会弥深。
但是,那年去了一趟南泥湾,我竟发觉,我并没有读懂!南泥湾有一个泉,叫九龙泉,泉上小亭如开花的浓荫,掩映着一座烈士纪念碑。
那是当年王震同志率领的三五九旅在这儿开展大生产运动时立下的。
多年的风雨剥蚀,那碑身已经有些残破。
周围一片静寂,只看见几个默默耕作的农民。
碑前也只站着我和陪同我的一个同志。
碑如苍茫天边的古老星体,我俩是卫星一和卫星二,绕着它运行。
它的正面,像个储得满当当的铅字架;它的背面,也像个储得满当当的铅字架;整个碑上,是字的堆积,字的重叠,字的密密麻麻。
什么字?森林一样的烈士的名字!我的呼吸急促起来。
啊,一个旅历年就牺牲了这么多的战士!泉水如泣如诉。
陪同者告诉我,年前,一位烈士的亲属从南方来,趴在碑上查找烈士的名字,找了整整半个小时都没有找见。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泛读散文课后练习及答案解析

谈“流浪汉”(共 3 道题) 1.【单选题】《谈“流浪汉”》一文对流浪汉的诠释不包括(C) A 任情顺性 B 有创造欲 C 负心薄幸
D 充满乐观 文字解析: 本题考查文中人物的具体描述,本文作者是近代梁遇春《谈“流浪汉”》之散文中说:流浪汉 是无拘无束,热情随兴,“流浪是指流浪的心情”,是一种“无人无我”的流浪气质。没有体 现出 C 项。 考核考点:泛读篇目-->散文-->谈“流浪汉”
8.【单选题】《春末闲谈》揭露中外统治者(D) A 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B 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C 虚伪的本质 D 妄想永远奴役人民而采取了种种禁锢和麻痹人民思想的统治方法 文字解析: 本题考查作品的主题思想。《春末闲谈》揭露古今中外的统治者,妄想永远作威作福、奴役人 民,采取了种种禁锢和麻痹人民思想的统治方法。但无论什么方法,都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 考核考点:泛读篇目-->散文-->春末闲谈
2.【单选题】《谈“流浪汉”》一文的主旨是(D) A 赞美友情 B 赞美文人的担当精神 C 赞美四处流浪的人 D 赞美流浪汉精神 文字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的主旨。文章梁遇春是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师从叶公超等名师,其散文风格另 辟蹊径,兼有中西方文化特色。在 26 年人生中撰写多篇著作,被誉为“中国的伊利亚”。《谈 “流浪汉”》一文的主旨是赞美流浪汉的精神。故选 D。 考核考点:泛读篇目-->散文-->谈“流浪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消一盏茶的工夫, 又会摇着尾巴回来。 不消一盏茶的工夫 , 又会摇着尾巴回来 。 然 后你起身拍拍屁股上沾着的草屑, 后你起身拍拍屁股上沾着的草屑 , 一副漫不 经心的样子, 那狗就低了眉怯怯地看着你。 经心的样子 , 那狗就低了眉怯怯地看着你 。 这时的屋檐自然得就像窗外司空见惯的风景, 这时的屋檐自然得就像窗外司空见惯的风景 , 你也懒得放在心上。 你也懒得放在心上。 梧桐叶落了又落, 油菜花黄了又黄, 梧桐叶落了又落 , 油菜花黄了又黄 , 一 盏老眼昏花的桐油灯依旧滋滋地亮。 盏老眼昏花的桐油灯依旧滋滋地亮 。 一扇大 门静静地候在屋檐下, 门静静地候在屋檐下 , 开或者关似乎无关紧 时间倒像个无事生非的顽童, 要 。 时间倒像个无事生非的顽童 , 或无端地 抽走几块青瓦,或恶作剧地抹上几笔沧桑, 抽走几块青瓦,或恶作剧地抹上几笔沧桑,
高考模拟题
屋檐三境
梦天岚
雨水或者冰凌沿着头顶的檐瓦淌下来或挂 乡村的童年就是矮矮地觅一处干禾——坐 着,乡村的童年就是矮矮地觅一处干禾 坐 着或者躺着, 着或者躺着,任那断金碎玉般的声音在耳畔不 停地叩响,像叩响那扇不曾开启的童真之门。 停地叩响,像叩响那扇不曾开启的童真之门。 这大抵是一种境界。 这大抵是一种境界。 假若一条狗蹿到你面前,你毫不客气地一 假若一条狗蹿到你面前, 脚踹开,那狗就汪汪叫着躲到别人的屋檐下, 脚踹开,那狗就汪汪叫着躲到别人的屋檐下,
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 持久 , 李冰 “ 分 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 、 持久, 李冰“ 四六、 平涝旱” 的科学治水方法, 四六 、 平涝旱 ” 的科学治水方法 , 使它青春 永驻, 从容运转, 永驻 , 从容运转 , 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 李冰的众多后任, 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 露 。 李冰的众多后任 , 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 ,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地疏浚、 修缮都江堰。 日复一日 、 年复一年地疏浚 、 修缮都江堰 。 诸葛亮、 高俭、 卢翊、 阿尔泰、 丁宝桢…… 诸葛亮 、 高俭 、 卢翊 、 阿尔泰 、 丁宝桢 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 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 , 生前 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 但后人有情。 如今, 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 , 但后人有情 。 如今 , 他们就矗立在伏龙观前堰功道两侧, 供人瞻 他们就矗立在伏龙观前堰功道两侧 , 都江堰成就了他们, 他们与都江堰同辉。 仰 。 都江堰成就了他们 , 他们与都江堰同辉 。
唯有郁郁葱葱的藤藤蔓蔓长长地爬上屋檐, 唯有郁郁葱葱的藤藤蔓蔓长长地爬上屋檐 , 你就不知不觉地生出一种攀比, 你就不知不觉地生出一种攀比 , 于是决定揣 上几块瓦片出门, 上几块瓦片出门 , 因为你还不懂得沧桑的味 道。 一颗不安分的心哪里还容得下片刻的依 恋之情, 恋之情 , 屋檐就像个沉默的老人以一种深邃 的目光送走你仓促而又灿烂的背影。 的目光送走你仓促而又灿烂的背影 。 待你蓦 然一惊回过头来望上一眼, 屋檐就越发矮了, 然一惊回过头来望上一眼 , 屋檐就越发矮了 , 那斜斜的棱棱角角就越发模糊了, 看不见了, 那斜斜的棱棱角角就越发模糊了 , 看不见了 , 惟有前方的路一片清晰。 惟有前方的路一片清晰。
临别的晚上。 临别的晚上 。 我们在郡府楼上吃着美味 的河鲜, 窗外是涛鸣的和弦, 的河鲜 , 窗外是涛鸣的和弦 , 真是一种久违 的幸福。 的幸福。
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 11. 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 达有什么作用?(5分 达有什么作用?(5分)
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 激发读者的思考。 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感 受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 术”的能力。应着眼于层进性的三个问句与文章 怎样表达的关系,进行思考。可得出结构上有领 起全文、结构上有开掘思路、表达上有引发思考 等的作用。
文中说都江堰“ 12. 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 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6分 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6分)
因为都江堰的建造,①理念正确:顺应自 然,符合生态,造福百姓;②方法科学:“低 作堰、深淘滩”“分四六、平涝旱”;③功效 长久:至今仍在发挥灌溉、防洪的作用;④体 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
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洄游的线路, 人们用不着 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洄游的线路 , 把鱼捞起来, 送到大坝上头的水库里去产卵, 把鱼捞起来 , 送到大坝上头的水库里去产卵 , 再把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 人很累, 再把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 。 人很累 , 鱼也很累。 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 既能防洪, 鱼也很累 。 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 , 既能防洪 , 又能灌溉, 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 又能灌溉 , 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 。 与之 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 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 迹 , 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 , 滋养着天府之 国的子民。 难怪道教尊李冰为“ 妙源清君” 国的子民 。 难怪道教尊李冰为 “ 妙源清君 ” , 这也暗合了老子“ 上善若水” 的精髓吧。 在 这也暗合了老子 “ 上善若水 ” 的精髓吧 。 都江堰, 流淌着两条河, 明的是岷江, 都江堰 , 流淌着两条河 , 明的是岷江 , 暗的 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2009年江苏卷
上善若水
张笑天
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 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 若水” 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 这是指水吗? 若水 ” 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 。 这是指水吗 ? 是 褒扬都江堰吗? 还是借水喻人, 褒扬都江堰吗 ? 还是借水喻人 , 弘扬一种文化 精神? 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 负荷着黎庶 精神 ? 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 , 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 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 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 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 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 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
考查考生“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对作 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作出评价”的能力。要注意文中 是如何解读“都江堰”成为“人类智慧的结晶”的, 包括它的方方面面,不要有所遗漏。答这样的题,给 出一个“理由”不难,而答题全面就要善加参详。
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 13. 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 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 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 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 (?):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 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 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 巧”“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文章基本 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本文写都江堰,描写不多,叙述也简;重在议论 和抒情。作文一篇文化性散文,避实就虚,重心 放在对一种文化的追思上,多有议论也就不足为 怪了。
在有风有雨有酸有甜有辣的日子里, 越 在有风有雨有酸有甜有辣的日子里 , 来越多的人将你淹没, 来越多的人将你淹没 , 越来越多的事物将你 困扰, 困扰 , 你彷徨你失意你迷惑你无奈你身不由 偶尔, 已 , 偶尔 , 你也会躲在某个无人的角落里汪 汪地叫上几声。 此刻的屋檐便是一种奢望, 汪地叫上几声 。 此刻的屋檐便是一种奢望 , 一种涌动不止抓肝挠肺的情绪。 一种涌动不止抓肝挠肺的情绪。 这大抵也算一种境界。 这大抵也算一种境界。 渐渐地, 在属于你的词汇里不再有 “ 假 渐渐地 , 在属于你的词汇里不再有“ 二字。 生命需要像屋檐一样的港湾, 如 ” 二字 。 生命需要像屋檐一样的港湾 , 寂 寂地泊着白天和黑夜, 让原本属于你的自由、 寂地泊着白天和黑夜 , 让原本属于你的自由 、 你
的梦想在无聊的张望中悄然无声地滋长…… 的梦想在无聊的张望中悄然无声地滋长 当你遥遥地恍恍惚惚又看到自家的屋檐, 当你遥遥地恍恍惚惚又看到自家的屋檐 , 那 个古老的童话式的寓言已在跌宕的血脉里坍 可你依旧离沧桑很远。 塌 , 可你依旧离沧桑很远 。 因而你懂得了生 命更需要像天空一样宽广、 大地一样辽阔, 命更需要像天空一样宽广 、 大地一样辽阔 , 让你的太阳炙烤着你, 让你的月亮濯洗着你, 让你的太阳炙烤着你 , 让你的月亮濯洗着你 , 让世俗的尘埃不断覆盖又不断擦亮你, 让世俗的尘埃不断覆盖又不断擦亮你 , 远方 的路程才是人生的真谛。 的路程才是人生的真谛。 路总是漫无边际地长。 春天风也似的跑 路总是漫无边际地长 。 火爆爆的夏天已远走他乡, 了,火爆爆的夏天已远走他乡,踉踉跄跄的
2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 低作堰、 多年前蜀郡守李冰“ 今 。 ” 而 2200 多年前蜀郡守李冰 “ 低作堰 、 深淘滩” 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 深淘滩 ” , 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 , 才真正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史记•河渠书 记载, 河渠书》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史记 河渠书》记载, 李冰凿离堆, 穿二江成都之中, 李冰凿离堆 , “ 穿二江成都之中 , 此渠皆可 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 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 李冰靠火烧、 靠水浇, 切断玉垒山, 李冰靠火烧 、 靠水浇 , 切断玉垒山 , 开 凿离堆, 修飞沙堰, 今天看来实在原始。 凿离堆 , 修飞沙堰 , 今天看来实在原始 。 然 原始有原始的好处。 它绝不污染环境, 而 , 原始有原始的好处 。 它绝不污染环境 , 绝不危及生态; 绝不危及生态 ; 它不会像现代水库几百米的 高坝那样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 高坝那样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都
伫立水边, 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 , 望着 伫立水边 , 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 清幽的水跳跃奔流, 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 清幽的水跳跃奔流 , 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 , 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 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 , 与晶莹和透明合而 为一。 为一。 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 长江将成为黄 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 、 淮河将成为黑水河, 河 、 淮河将成为黑水河 , 众多我们赖以生息 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 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 , 我仿佛是那快要窒 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 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 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 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 好在都江堰有。 好在都江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