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合集下载

混凝土的环境类别对混凝土指标影响

混凝土的环境类别对混凝土指标影响

混凝土的环境类别对混凝土指标影响结构图纸设计说明内容:混凝土的环境类别及耐久性要求:地上室内(一般房间):一类;室内环境潮湿的房间(梁板)二a类。

附表列出环境对应结构性能保证最低指标要求。

环境类别/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kg∕m3/最大氯离子含量(%)/最大碱含量kg/m3一般房间室内构件:一类0.652251.0/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怎么用,在结构设计说明中结合环境出现的耐久性,最小保护层要求,与环境有关,以结构图纸结构说明为主,当环境变差,各项构造指标随之变化,防止钢筋易锈蚀,构件返碱而强度变低,危及结构安全。

无说明时参考图集说明或根据说明参照指定图集说明部分。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环境类别条件一类:室内干燥环境;无侵蚀性静水浸没环境二a: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冰冻线以下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二b:干湿交替环境;水位频繁变动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冰冻线以上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三a: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区环境;受除冰盐影响环境;海风环境三b:盐渍土环境;受除冰盐作用环境;海岸环境四类:海水环境五类:受的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注:1室内潮湿环境指构件表面经常处于结露或湿润状态的环境。

2暴露的环境是指混凝土结构表面所处的环境。

结构设计说明中硅结构耐久性要求指标在一定环境,只要满足相关指标最低要求才能保证结构耐久性能。

环境类别最大水灰比最低强度等级最大氯离子含量(%)最大含碱量(kg∕m3)适用范围一类0.60C200.3不限制,除二a、二b、三a、三b以外的构件二a:0.551250.23.0水池、水源房、水箱间、卫生间。

二b0.50(0.55)c30(C25)0.153.0基础、地下室外墙、地下室屋面、室夕的卜露构件。

混凝土保护层定义: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从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公称直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对后张法预应力筋,为套管或孔道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现浇、预制混泥土配合比

现浇、预制混泥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

混凝土配合比通常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质量来表示,或以各种材料用料量的比例表示(水泥的质量为1)。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1、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4、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从表面上看,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只是水泥、砂子、石子、水这四种组成材料的用量。

实质上是根据组成材料的情况,确定满足上述四项基本要求的三大参数: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cu,0≥fcu,k+1.645σ其中: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

取σ=5.00(N/mm2);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cu,k=20(N/mm2);经过计算得:fcu,0=20+1.645×5.00=28.23(N/mm2)。

二、水灰比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其中:σa,σ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σa=0.46,取σb=0.07;fce——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取48.00(N/mm2);经过计算得:W/C=0.46×48.00/(28.23+0.46×0.07×48.00)=0.74。

三、用水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1)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1)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2)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其中:m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mw0——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β——外加剂的减水率,取β=500%。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确定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质量比例,以满足结构设计、施工和环境要求,并符合经济原则的过程。

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55-2000于2001年4月1日开始实施。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满足四项基本要求:结构设计的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的和易性、工程环境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和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指要节约水泥以降低混凝土成本。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参数是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

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水灰比;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基础上,根据粗骨料的种类和规格确定单位用水量;砂率应以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则来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计算1m3混凝土中各材料用量为基准,计算时骨料以干燥状态为准。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有绝对体积法和重量法(假定表观密度法)。

绝对体积法假定刚浇捣完毕的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等于其各组成材料的绝对体积及混凝土拌合物中所含少量空气体积之和。

重量法假设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一定值,混凝土拌合物各组成材料的单位用量之和即为其表观密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包括: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环境要求、确定水灰比、确定单位用水量、确定砂率、计算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用量、检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Design Basic n:1.___。

n management level。

durability requirements for concrete。

raw material varieties and their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concrete parts。

structural n ns。

___.2.Initial ___:1) ___ (fcu,0)fcu,0 = fcu,k + 1.645σcu,k___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formula (55-2000):Where fcu,0 ___ (MPa)。

公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

公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

公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砼配合比设计,是保证砼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砼有四项技术性质,即工艺性质,力学性质,砼的变形,和砼的耐久性。

砼配合比设计,要按照这四项技术性质,分别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满足施工和易性的要求,满足耐久性的要求,以及满足经济性的要求。

在公路工程监理实践中,发现部分工地试验室,设计砼配合比当中,存在不满足四项要求的现象。

尤其突出的是低强度等级砼配合比设计,水灰比与单位水泥用量,低于相关规范的规定。

水下砼配合比设计,砂率与单位用水量,低于相关规范的规定等等。

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是砼配合比设计的三大参数。

正确运用这三大参数,决定砼配合比设计的成败。

有的工地试验室,在低强度等级砼配合比设计中,运用给定的计算公式,所求出的水灰比较大。

水灰比越大,单位水泥用量则越小,没有对照相关规定就直接指导施工,是严重的设计错误。

因为,砼结构所处环境不同,耐久性要求对其约束也有所不同。

如设计强度等级C 15的砼配合比,坍落度30mm,水泥强度等级32.5,单位用水量189 kg/m3。

按照公式计算,水灰比为0.66,水泥用量为286kg/m3,计算方法没有错误。

经过监理审核,对照JTJ 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表11.3.4的规定。

表11.3.4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无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kg/m3) 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kg/m3)温暖地区或寒冷地区,无侵蚀物质影响,与土直接接触 0.60 250 0.55 275严寒地区或使用除冰盐的桥涵 0.55 275 0.50 300受侵蚀性物质影响 0.45 300 0.40 325注:①本表中的水灰比,系指水与水泥(包括外掺混合材料)用量的比值。

②本表中的最小水泥用量,包括外掺混合材料。

当采用人工捣实混凝土时,水泥用量应增加25kg/m3。

当掺用外加剂且能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时,水泥用量可减少25kg/m3。

混凝土试验员上岗证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混凝土试验员上岗证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案参考答证考试试题及6201年混凝土试验员上岗分,点击选项中的选择正确答案36,每题3一.单选题注:总分)粗砂或细A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应小于____。

(1.泵送混凝土宜采用____,其通过0.315mm 。

D)中砂,10%;(C)粗砂或细砂均可,10%;(砂均可,15%;(B)中砂,15% 检验泵送剂时基准混凝土水泥用量应为:()。

2. 。

)400kg/m3C)300kg/m3;(D)(A)330kg/m3;(B360kg/m3;()B;(。

(A)5 L3.测定最大公称粒径19.0mm的碎石堆积密度时,适宜的容重筒容量为____ 。

)30 LC)20 L;(D10 L;(,该砂属于()。

、3.074.砂样两次筛分平行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分别为2.99 )无法判断。

)粗砂;(D)细砂;(B)中砂;(C(A试拌时,当发现砼拌合物坍落度或粘聚性、保水性不佳时,可通过下列()手段调整配合5. 比。

)保持CB)保持用水量不变,增加水泥用量;((A)保持水泥用量不变,增加用水量;(D)保持水灰比不变,调整砂率。

用水量不变,调整砂率;(在石子压碎值指标试验中,标准试样一律采用公称粒级为()的颗粒,并在风干状态下进6. 行试验。

~16.0mm(D)10.0mm(C)10.0mm~20.0mm;((A)9.5mm~13.2mm;B)9.5~16.0mm;,水泥混合砂浆拌合物密度不宜砂浆试配要求水泥砂浆的拌合物密度不宜小于____kg/m37. ____kg/m3。

小于。

1850,1850D)1900,1900;()1900(A),1800;(B)1800,1800;(C;400t(A)8.JGJ52-2006规定,当砂或石的质量比较稳定、进料量又较大,可按()为一批。

D)1000t;(C)800t;((B)600t,则该混凝土设计坍落度为90mm4.5kg,坍落度为25L9.假设某盘混凝土拌合物,用水量为时(其他材料及用量均保持不变)的每方用水量宜为___kg/m3。

走出对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及最小水泥用量认识的误区

走出对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及最小水泥用量认识的误区

导言水泥和拌和用水是混凝土的两个重要组分,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中所提出的最大水灰比及最小水泥用量要求是保证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及满足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重要技术措施。

近年来,由于混凝土中多种不同矿物外掺混合材料的掺入,因其有效胶凝材料的种类和掺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大,所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中的水灰比这一传统概念,已很难反映混凝土中有效成分对其性质特征的真实影响。

而以混凝土胶凝材料的总量来计算水胶比,来代替传统意义上的水灰比,并以包括外掺混合材料在内的“广义水泥”来计算最小水泥用量,将更能真实有效地反映胶凝材料对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及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影响。

一、“广义水泥”和“狭义水泥”水泥是指加水拌和成塑性浆体,能胶结砂、石等适当材料并能在空气和水中硬化的粉状水硬性胶凝材料。

根据上述水泥定义,掺有矿物掺合料的各种水泥都可满足和符合水泥定义的要求,当然也可能称为水泥。

但多年来仍有一些人认为只有水泥厂生产出厂的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才算是水泥,其实这是“狭义上的水泥”,通常称为“狭义水泥”。

再有一种则为在狭义水泥基础上掺有活性矿物掺合料的“广义上的水泥”,通常称为“广义水泥”。

在我国的标准中常以注解或后加括号说明以示与“狭义水泥”的区别;因在不同的标准中其表述方法并不相同,所以有时会造成“广义水泥”和“狭义水泥”的理解错误。

二、不同时期规范对水泥的规定我国诸多标准、规范和规程早已明确指出,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及最小水泥用量中的“水泥”指的是“广义水泥”。

从50多年前颁布实施的GBJ10—1965《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开始,直至1983年及1992年的两次修订,尽管关于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的词意表述及局部内容有所改动,但都明确指出,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的“水泥”中都包括外掺混合材料,也就是说,其“水泥”指的是“广义水泥”;与此同时,以后很多标准或规程的引用也适用了这一概念,但误解却时有发生。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注:目前并没有计算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强度的准确方法,也就是没有水胶比计算公式,轻骨料砼的水泥用量、净用水量都是从表中选取,初步计算出配比后,通过试配得到目标强度等级的配比。

主要原因为:轻骨料强度严重影响混凝土强度;但目前尚无广泛适用的水胶比-胶材强度-轻骨料强度-混凝土强度的关系模型,故无法预算混凝土强度。

一、基本要求1轻骨料混凝土按其干表观密度可分为十四个等级,如表4.1.3所示2轻骨料混凝土根据其用途可按表4.1.4 分为三大类。

3结构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4.2.1采用表中值乘以系数0.805.3.3采用绝对体积法计算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根据设计要求的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密度等级和混凝土的用途,确定粗细骨料的种类和粗骨料的最大粒径;2 测定粗骨料的堆积密度、颗粒表观密度、筒压强度和1h吸水率,并测定细骨料的堆积密度和相对密度;3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

混凝土试配强度应按下式确定:cu,0cu,k 1.645f fσ≥+(5.1.2-1)式中,f cu,o—轻骨料混凝土的试配配制强度,MPa;f cu,k—轻骨料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MPa;σ—轻骨料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当无统计资料时,强度标准差可按表5.1.3取值。

表5.1.3 标准差σ值(MPa)4 按表5.2.1条选择水泥用量;3注:1.表中横线以上为采用32.5级水泥时水泥用量值;横线以下为采用42.5级水泥时的水泥用量值;2.表中下限值适用于圆球型和普通型轻粗骨料,上限值适用于碎石型轻粗骨料和全轻混凝土;3.最高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

注:1.严寒地区指最寒冷月份的月平均温度低于-15℃者,寒冷地区指最寒冷月份的月平均温度处于-5~-15℃者;2.水泥用量不包括掺和料;3.寒冷和严寒地区用的轻骨料混凝土应掺入引气剂,其含气量宜为5%~8%。

水灰比 水泥用量计算

水灰比 水泥用量计算

水灰比水泥用量计算
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是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常用的两个指标,它们的计算方法如下:
水灰比是指水与水泥重量之比,通常用W/C 表示。

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是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会变差。

水灰比的计算方法为:
W/C = 水的重量÷水泥的重量
水泥用量是指在混凝土中所用水泥的重量。

水泥用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水泥用量的计算方法为:
水泥用量= 混凝土总重量×水灰比÷(1+水灰比)
其中混凝土总重量包括水泥、砂子、骨料和水的重量。

在确定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能、施工环境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参考相关标准和规范,如国家标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控制规范》(GB 50080-2016)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 最大水灰比
不受雨雪影响的混凝土 受雨雪影响的露天混凝土,位于 水中及水位升降范围内的混凝 土,在潮湿环境中的混凝土 寒冷地区水位升降范围内的混凝 土,受水压作用的混凝土 严寒地区水位升降范围的混凝土
不作规定 0.7
0.65凝土 和预应力钢 筋混凝土 225
无筋 混凝
土 200
250
225
275
250
300
275
注: 1 表中所列水灰比,系指水与水泥(包括外掺混合材料的用量之 比); 2 表中水泥的最小用量,仅适用于机械振捣的混凝土,如用人工 振捣应增加 25kg/m³; 3 当掺入减水剂或加气剂且能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技术性能时, 表中最小水泥用量可减少 25kg/m³; 4 对标号 75 号的混凝土,其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可不受 本表限制; 5 严寒地区指最冷月份的月平均气温低于-15℃者;寒冷地区则 指最冷月份里的月平均气温处在-5~-15℃之间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