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第至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核试卷自然科学B标准答案B样本

重庆师范大学第至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核试卷自然科学B标准答案B样本
重庆师范大学第至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核试卷自然科学B标准答案B样本

机密★启用前

重庆师范大学第 至 第二学期期末考核试卷 自然科学基础( B 卷)

( 闭卷)

课程性质: 必修 考核方式: 考试 专业: 中文教育 年级: 09级中1

本卷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 120分钟

一、 填空( 每空1分, 共30分)

1、 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 , 共有( ) 种。

2、 核酸是生物大分子的重要种类, 它能够分为( ) 和( ) 两大类。

3、 构造运动按其运动方向可分为( )和( )。

4、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 ) 的使用标志农业时代的到来, ( ) 的创造标志工业时代的到来, ( ) 的应用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5、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 ) m/s 。

6、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是( ) 和( ) 。

7、 微观粒子既具有( ) 性又具有( ) 性。

8、 知识经济的特征表现为: ( ) 化、 ( ) 化、 ( )

化等。

9、 引起基本粒子反应的三种基本作用是( ) 、 ( ) 、 ( ) 。

10、 太阳系是一个以( ) 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 主要包括( ) 大行星和它们的卫生, 以及慧星、 流星体和其它星际物质。

11、 。板块构造学说提出全世界由六大板块构成, 分别是亚欧大陆板块、 ( )、 印度洋板块 、 ( )、 ( )和 ( )。

1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 ) 转, 如果在北极上空俯看, 其方向是( )

时针的

13.地球表层物质的聚集态的特点是( ) 、 液态、 ( ) 三态并存。

1、 RNA 成分中不含的碱基是( ) 。

A 、 T

B 、 A

C 、 C

D 、 G

2、 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 有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大分子发生在( ) 。 A 、 原始海洋 B 、 原始大气 C 、 原始地球 D 、 原始海洋和原始大气

3、 获得染色体作为基因的载体的第一个实验证据的科学家是: ( ) 。 A 、 萨顿 B 、 摩尔根 C 、 达尔文 D 、 孟德尔

4、 牛顿创立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A 、 实验法

B 、 归纳、 演绎法

C 、 逻辑推理法

D 、 发现法 5、 下列不包含地月系的天体系统是: ( )

A. 总星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太阳系 6、 恐龙生活于 ( )

A 中生代

B 新生代

C 古生代

D 元古代

7、 历史上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因发现了X 射线而获得, 她是( ) 。

院系: 专业: 年级: 姓名: 学号: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封 线

二、 填空单项选题: ( 每空1分, 共10分)

A.伦琴 B.居里夫人C.卢瑟福 D.J.J.汤姆孙8、核能获取的方式有( )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1

精心整理 2014—2015(下)高一春季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基 础》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姓 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 甲、乙二人坐在行驶的轮船船舱里,甲说;“相对于船舱里的物体,我的位置没有变化,我是静止的”。乙从船舱的窗口看到岸边的建筑物说:“相对于岸边的建筑物,我的位置在变化,我是运动的。”你认为谁说的对?() A.甲正确,乙错 B.乙正确,甲错 C.甲、乙都错 D.甲、乙都正确 2. 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竖直向上跳起,结果仍落在车厢的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地板给他向上的力,推他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他向前的推力,带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一定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更明显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火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3. 在滑雪之前,往往在滑雪板上涂蜡。涂蜡的原因是() A.防止滑雪板侵湿 B.防止滑雪板磨损 C.增大摩擦力 D.减小摩擦力 4.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A.F=a/m B.a=F/m C.F=m/a D.以上都不正确 5. 一个作均匀圆周运动的物体,当所受的外力消失时,则可能 () A.慢慢的停下来 B.仍做均匀圆周运动 C.做均匀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6. 甲、乙两组同学举行拔河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的某段时间内,看到绳子被甲组同学匀速地拉过去,此时关于甲、乙两组同学对绳子拉力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小于一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B.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大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C.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等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存 7. 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 A.风力 B.速度 C.质量 D.位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一位同学沿半径为20m的圆形跑道跑了半圈,在这一过程中,它通过的位移是(),他通过的路程是()。

2021年自然科学基础作业电大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资料

第一章物体运动和力 (3)什么是质点? 质点就是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与形状点。普通状况下如果物体大小相对研究对象较小或影响不大,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 (4)什么是速度?什么是速率? ①位移和时间比值,叫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位移大小。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位移方向。②在某些状况下,只需要考虑运动快慢,就用物体在单位时间(例如1 s)内通过路程来表达,并把这个物理量叫做速率。它是一种表达物体运动快慢限度标量。 (5)什么叫力三要素?如何对力进行图示? 是力对物体作用效果取决于力大小、方向与作用点,此性质称为力三要素。依照力三要素,咱们可以用作图办法把“力”形象地表达出来,这叫做力图示。详细作法是:从力作用点起,沿力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末端标上箭头。线段长度表达力大小,箭头方向表达力方向,线段起点是力作用点。 (6)什么叫牛顿第一定律?什么叫惯性? ①牛顿第一定律: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变化这种状态为止。 ②惯性:物体这种保持本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7)质量和重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通过牛顿第二定律,一种物体质量m和它重量G建立起G=mg密切联系。由于在地球上同一地点所有物体重力加速度g值都相似,故不同物体重量与它们质量成正比,因而可以通过比较物体重量来比较它们质量。 等臂天平运用等臂杠杆原理,从标在砝码上质量数,直接读出被称物体质量数。用天平不能直接测出物体重量,由于物理学中,重量含义是力,是物体所受重力大小,是矢量。然而在市场商务活动及化学或生物科学实验中,使用重量一词明显是指质量,由于此时涉及是物品,而不是重力。 第二章分子运动和物态变化 (8)分子动理论三个要点? 分子动理论三个要点:(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能保持物质本来性质,分子体积小个数多。(2)分子在永不断息做无规则运动。某种物质逐渐进入另一种物质中现象叫扩散现象。(3)分子间存在着互相作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存在着这样互相作用使分子间存在分子势能。 (9)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种物体转移到另一种物体,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10)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对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一种表述方式。热力系内物质能量可以传递,其形式可以转换,在转换和传递过程中各种形式能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3(电大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第六章化学反应 (1)什么叫化学反应速率?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加生成物浓度或者减少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向着逆反应的方向移动。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也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对有气体参与的反应,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则在等温下,增大总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减压,则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加的方向移动。增大压强,也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温度的影响与反应的热效应有关,升高温度,使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使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升高温度,也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2)试述煤气(CO)的致毒原因和解毒办法? 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 解毒办法:1.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刻打开门窗,流通空气。2.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3.对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应充分给予氧气吸入。4.对昏迷

不醒、皮肤和黏膜呈樱桃红或苍白、青紫色的严重中毒者,应在通知急救中心后便地进行抢救,及时进行人工心肺复苏,即体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其中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若患者嘴里有异物,应先往除,以保持呼吸道通畅。5.争取尽早对患者进行高压氧舱治疗,以减少后遗症。即使是轻度、中度中毒,也应进行高压氧舱治疗。(3)化学反应式配平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化学式配平:质量守衡,若是氧化还原反应还有得失电子守衡。 离子方程式:质量守衡,电荷守衡,若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衡。(4)什么是核反应?核反应是指入射粒子(或原子核)与原子核(称靶核)碰撞导致原子核状态发生变化或形成新核的过程。 (5)太阳能的基础是什么?太阳不断地进行着激烈的核反应,磁放出大量核能,并以辐射波的形式传送到宇宙空间。 第七章生物多样性 (6)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有什么重要作用?一方面,一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例如,人和动物的肌肉主要是蛋白质,输送氧的血红蛋白也是蛋白质。另一方面,有些蛋白质是调节生物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例如,调节生命活动的许多激素是蛋白质,调节新陈代谢各种化学反应的酶大多是蛋白质。 (7)什么是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同一种群的所有生物共用一个基因库。 2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电大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学习资料

第一章物体的运动和力 (3)什么是质点? 质点就是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与形状的点。通常情况下如果物体大小相对研究对象较小或影响不大,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 (4)什么是速度?什么是速率? ①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大小。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位移的方向。 ②在某些情况下,只需要考虑运动的快慢,就用物体在单位时间(例如1 s)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并把这个物理量叫做速率。它是一个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标量。 (5)什么叫力的三要素?怎样对力进行图示? 是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与作用点,此性质称为力的三要素。根据力的三要素,我们可以用作图的方法把“力”形象地表示出来,这叫做力的图示。具体的作法是: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是力的作用点。 (6)什么叫牛顿第一定律?什么叫惯性? ①牛顿第一定律: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②惯性:物体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7)质量和重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通过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的质量m和它的重量G建立起G=mg 的密切联系。由于在地球上同一地点所有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都相同,故不同的物体的重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因而可以通过比较物体的重量来比较它们的质量。 等臂天平利用等臂杠杆原理,从标在砝码上的质量数,直接读出被称物体的质量数。用天平不能直接测出物体的重量,因为物理学中,重量的含义是力,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矢量。然而在市场商务活动及化学或生物的科学实验中,使用重量一词明显是指质量,因为此时涉及的是物品,而不是重力。 第二章分子运动和物态变化 (8)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要点? 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要点:(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能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分子体积小个数多。(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某种物质逐渐进入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叫扩散现象。(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存在着这样的相互作用使分子间存在分子势能。 (9)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10)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对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的一种表述方式。热力系内物质的能量可以传递,其形式可以转换,在转换和传递过程中各种形

(完整版)电大专科小学教育《自然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自然科学基础试题 2011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6个小题共12 分) 1.物体运动是由于( )。 A.受到外力的作用 B.受到重力的作用 C.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D.受到拉力的作用 2.物体的内能是指( )。 A.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 B.分子之间的势能 C.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 D.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3.酸雨是指( )。 4.生物多样性是指( )。 A.生物的多种色彩&生物分布的广泛性 C.生物分布年代的久远性 D.地球上全部生命的总和 5.关于基因的正确说法是( )。 A.基因是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 C.基因是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 D.基因是决定人遗传特征的基本物质 6.关于地震的正确说法是( )。 A.地牛翻身 B.地球或地壳的快速颤动 C.破坏性极大地灾难. D.偶尔发生的一种地理现象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12个小题共24分) 7. 1935年尼龙-66的发明开始了信息技术的新纪元。( ) 8.重力加速度是9.8米/秒。( ) 9.蒸发只能在液体的表面上进行。( ) 10.光速在任何介质当中均为3亿米/秒。( ) 11.磁感应线是假想的。( ) 12.K金是一类合金。( ) 13.太阳能的基础是核能。( ) 14.“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食物链的通俗表述。( ) 15.食物在体内的消化是一类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 ) 16.亲子鉴定主要是进行DNA分析。( ) 17.太阳是地球上所有能源的供给者。( ) 18.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了,这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8个小题共16分)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中央电大自然科学基础秋期末试卷

自然科学基础2011秋期末综合练习 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练习一 (一)填空题 1.自然科学实践中常用的基本科学方法有:观测与实验、调查与统计以及某些探索性方法。 2.决定力的作用效果的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 和作用点。 3.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要点是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 作用力。 4.声音的三要素是响度、音调、和音色。5.欧姆定律表明,通过导体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6.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三酸是盐酸、硫酸、硝酸。 7.主要的化学反应类型有无机反应、有机 反应、聚合反应。 8.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指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判断题 1.1962年出版的爱因斯坦的《寂静的春天》,开始了环境保 护 的 新 时 代 。 (

) 2.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是牛顿第二定律。 ( ) 3.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表现形式。( ) 4.频率是弹簧振动中通过的路程。( ) 5.绝缘体中是没有电的。 ( ) 6.臭氧是有臭味的氧气。( ) 7. 煤气的致毒成分是CO。( ) 8. 细胞是生物构成的基本单位。( ) 9. 无氧呼吸中没有氧气参加。( ) 10. 现在地球上的生物仍然在进化。( ) 11. 光年是时间的表述。( ) 12.物体受力才会运动。 ( ) (三)单项选择题

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第一句描述的运动的参考系是(B )。 A. 竹排 B. 青山与河岸 C. 河岸 D. 流水 2.对水的蒸发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C )。 A. 水在沸腾时才会蒸发 B. 水在冷却成冰后就不蒸发 C. 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 D. 水在受热时才会蒸发 3.判断一种食物是酸性食品还是碱性食品是根据( D )。 A.食物的口感 B.食物水浸汁的PH C. 食物的成色的鲜艳度 D.食物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的性质 4.新陈代谢是指(B)。 A.产生新物质取代旧物质的作用 B.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C.吐故纳新 D.生老病死 5.排泄是指( D )。 A.食物消化后留下的残渣从消化管排出体外 B.将没有被吸收的东西排出体外 C. 将粪便排出体外 D.人和动物将新陈代谢最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6.关于土壤的正确说法是(B )。 A.地球表层的总称 B.在农林牧业生产中作为天然植物或栽培植物的立地条件 C.居民的活动场所 D.养育国民的基础 (四)计算题(8分) 100 ℃和0 ℃各相当于热力学温标多少度? 答:解:根据T=273.15+t 当t=100 ℃,T=373.15 K 当t=0 ℃,T=273.15 K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电大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 引言不断创新的自然科学 (1) 试述你所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和工作(不少于3位)。 答:哥白尼是一位波兰天文学家,在1543年出版了著作—《天体运行》,这本著作事他科学思考、实际观测和数学计算的杰作,使对神学和宗教迷信的第一次庄严挑战,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先声。 达尔文是一位英国科学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建立了进化论,书中不但提出了生物的“自然选择学说”,而且彻底粉碎了物种不变论和上帝创造万物论。 牛顿是一位英国科学家,在1687年出版的划时代的伟大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及他所建立的力学理论是人类认识自然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为天文学、力学、机械工程学、建筑学等工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从元素周期表可知道哪些信息? 答: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它的直行叫做族,共有16族,主族为A,副族为B;横列叫做周期,目前有7个周期;行与列的交界处叫做位。在位(也叫格)中列出了一种元素的主要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外围电子的构型,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同时也提示该元素所在的族和周期。 第一章物体的运动和力 (3)什么是参考系?什么是质点? 参考系,又称参照物,物理学名词,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根据牛顿力学定律在参考系中是否成立这一点,可把参考系分为惯性系和非惯性系两类。 质点就是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与形状的点。通常情况下如果物体大小相对研究对象较小或影响不大,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 (4)什么是速度?什么是速率? ①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大小。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位移的方向。②在某些情况下,只需要考虑运动的快慢,就用物体在单位时间(例如1 s)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并把这个物理量叫做速率。它是一个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标量。 (5)什么叫力的三要素?怎样对力进行图示? 是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与作用点,此性质称为力的三要素。根据力的三要素,我们可以用作图的方法把“力”形象地表示出来,这叫做力的图示。具体的作法是: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是力的作用点。 (6)什么叫牛顿第一定律?什么叫惯性? ①牛顿第一定律: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②惯性:物体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7)质量和重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通过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的质量m和它的重量G建立起G=mg的密切联系。由于在地球上同一地点所有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都相同,故不同的物体的重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因而可以通过比较物体的重量来比较它们的质量。

电大基础会计试题及答案

基础会计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里。 1.根据现有的发现,我国会计一职最早出现在(A.西周时期)。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反映和控制 )。 3.会计的反映职能不包括( B.主观性)。 4.我国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于( A.2007年)。 5.会计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反映,主要是利用( C.货币量度 )。 6.财产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情况下,会计的根本目标是(A.完成受托责任)。 7.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 C.经营成果)。 8.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有( A.应收账款)。 9.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可称为()。B.会计要素 10.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是( )。D.未分配利润 11.正确的会计等式是()。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2. 在借贷记账法下,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 13.账户是根据()在账簿中开设的记账单元。C.会计科目 14.在借贷记账法中,账户的哪一方记录增加数,哪一方记录减少数是由()决定的。B.账户性质 15.会计科目是对()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A.会计要素 16.复式记账法是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中进行登记。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 17.在下列账户中与负债账户结构相同的是()账户。D.所有者权益 18.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是根据( C.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19.损益类账户中的收入账户年末应()。A.没有余额 20.存在着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D.对应账户 21.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是根据()确定的。A.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22.下列错误中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是()。D.借贷金额不等 23.简单会计分录的特征是()。C.一借一贷 24.复式记账法的基本理论依据是()。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5.下列引起资产内部此增彼减的交易、事项是()。A.收回赊销款存入银行 26.以下各账户中属于费用账户的是()。 B。财务费用 27.账户中各项金额的关系可以用()表示。A.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28.“累计折旧”账户贷方余额表示()。C.折旧的累计数 29.在供应过程中,在实际成本法下,用来归集记入材料买价和采购费用,计算材料采购成本的账户是( C )C.“在途物资” 30.在下列账户中,期末需直接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的是()。B.管理费用 31.“利润分配”账户在年终结算后出现借方余额,表示()。C.未弥补的亏损额 32.某企业购进材料一批,买价15000元,运输费600元,入库前整理挑选费400元。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是()。C.16000元 33.企业购入材料发生的运杂费等采购费用,应计入()。B.材料采购成本 34.6月30日,“本年利润”账户有借方余额200000元,表示()。C.1月1日至6月30日累计发生亏损200000元 35.下列不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是()。 D.制造费用

电大基础会计试题(答案)

基础会计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得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得,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后得括号里。 1.根据现有得发现,我国会计一职最早出现在(A.西周时期)。 2.会计得基本职能就是( A.反映与控制 )。 3.会计得反映职能不包括( B.主观性)。 4.我国最新得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于( A.2007年)。 5.会计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反映,主要就是利用( C.货币量度 )。 6.财产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情况下,会计得根本目标就是(A.完成受托责任)。 7.利润就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得( C.经营成果)。 8.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资产得有( A.应收账款)。 9.会计对象得具体化,可称为()。B.会计要素 10.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者权益得就是( )。D.未分配利润 11.正确得会计等式就是()。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2、在借贷记账法下,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得就是()。A.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 13.账户就是根据()在账簿中开设得记账单元。C.会计科目 14.在借贷记账法中,账户得哪一方记录增加数,哪一方记录减少数就是由()决定得。B.账户性质 15.会计科目就是对()得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得项目。A.会计要素 16.复式记账法就是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得金额在()中进行登记。D.两个或两个以上得账户 17.在下列账户中与负债账户结构相同得就是()账户。D.所有者权益 18.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得期末余额就是根据( C.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19.损益类账户中得收入账户年末应()。A.没有余额20.存在着对应关系得账户,称为()。D.对应账户 21.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就是根据()确定得。A.借贷记账法得记账规则 22.下列错误中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得就是()。D.借贷金额不等 23.简单会计分录得特征就是()。C.一借一贷 24.复式记账法得基本理论依据就是()。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5.下列引起资产内部此增彼减得交易、事项就是()。A.收回赊销款存入银行 26.以下各账户中属于费用账户得就是()。 27.账户中各项金额得关系可以用()表示。A.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28.“累计折旧”账户贷方余额表示()。C.折旧得累计数 29.在供应过程中,在实际成本法下,用来归集记入材料买价与采购费用,计算材料采购成本得账户就是C.“在途物资” 30.在下列账户中,期末需直接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得就是()。B.管理费用 31.“利润分配”账户在年终结算后出现借方余额,表示()。C.未弥补得亏损额 32.某企业购进材料一批,买价15000元,运输费600元,入库前整理挑选费400元。该批材料得采购成本就是()。C.16000元 33.企业购入材料发生得运杂费等采购费用,应计入()。B.材料采购成本 34.6月30日,“本年利润”账户有借方余额200000元,表示()。C.1月1日至6月30日累计发生亏损200000元35.下列不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得就是()。 D.制造费用 36.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得费用就是()。C.制造费用 37.“累计折旧”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属于()。A.资产类账户 38.按经济内容分类,“制造费用”账户属于()账户。D.成本类 39.为了反映企业库存材料得增减变化及其结存情况,应设置()账户。B.“原材料” 40.制造企业销售产品实现了收入,应()。B.贷记“主营业务收入”账户 41.企业结转已销售产品得成本时,应()。D.贷记“库存商品”账户 42.下列项目中属于营业外收入得就是()。C.固定资产出售净收益 43.下列人员工资中,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得就是()。C.企业管理人员工资 44.下列属于制造企业其她业务收入得就是()。D.出售材料收入 45.张华就是公司得总经理,其出差报销差旅费10 000元,应记入()账户。D.管理费用 46.企业计提得固定资产折旧,不可能记入()账户。A.财务费用 47、会计凭证分为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其分类标准就是()。C.按其填制得程序与用途不同 48、限额领料单属于()。B.累计凭证 49、将现金存入银行这笔业务,按规定应编制()。B.现金付款凭证 50、收款凭证左上角“借方科目”后应填写()科目。D.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51、采购员报销950元差旅费,出纳员又补付其现金150元以结清其暂借款,这项业务应编制()。D 付款凭证与转账凭证 52、能够提供企业某一类经济业务增减变化总括会计信息得账簿就是( )。B、总分类账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电大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解析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电大形成性考核册答案解析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 引言不断创新的自然科学 (1) 试述你所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和工作(不少于3位)。 答:哥白尼是一位波兰天文学家,在1543年出版了着作—《天体运行》,这本着作事他科学思考、实际观测和数学计算的杰作,使对神学和宗教迷信的第一次庄严挑战,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先声。 达尔文是一位英国科学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建立了进化论,书中不但提出了生物的“自然选择学说”,而且彻底粉碎了物种不变论和上帝创造万物论。 牛顿是一位英国科学家,在1687年出版的划时代的伟大着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及他所建立的力学理论是人类认识自然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为天文学、力学、机械工程学、建筑学等工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从元素周期表可知道哪些信息 答: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它的直行叫做族,共有16族,主族为A,副族为B;横列叫做周期,目前有7个周期;行与列的交界处叫做位。在位(也叫格)中列出了一种元素的主要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外围电子的构型,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同时也提示该元素所在的族和周期。 第一章物体的运动和力 (3)什么是参考系什么是质点 ,又称参照物,名词,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根据牛顿力学定律在参考系中是否成立这一点,可把参考系分为和两类。 质点就是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与形状的点。通常情况下如果物体大小相对研究对象较小或影响不大,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 (4)什么是速度什么是速率 ①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大小。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位移的方向。②在某些情况下,只需要考虑运动的快慢,就用物体在单位时间(例如1 s)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并把这个物理量叫做速率。它是一个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标量。 (5)什么叫力的三要素怎样对力进行图示 是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与作用点,此性质称为力的三要素。根据力的三要素,我们可以用作图的方法把“力”形象地表示出来,这叫做力的图示。具体的作法是: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是力的作用点。(6)什么叫牛顿第一定律什么叫惯性 ①牛顿第一定律: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②惯性:物体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7)质量和重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通过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的质量m和它的重量G建立起G=mg的密切联系。由于在地球上同一地点所有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都相同,故不同的物体的重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因而可以通过比较物体的重量来比较它们的质量。

电大专科小学教育《自然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自然科学基础试卷 2018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6个小题共12分) 1.机械能是指( )。A.某种机械的能量B.系统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统称C.机械运动时具有的能D.机械潜在的做功本领2.关于电流的正确理解是( )。 A.电子的运动 B.电子的定向运动C.电的流体 D.一种带电的液体 3.化学平衡是指( )。 A.体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的一种状态B.化学反应式两边的物质平衡C.化学品供应时的称量平衡 D.化学工业生产中的供求平衡 4.光合作用是指( )。 A.光参与的化学作用B.光参与的物理学作用 c.光参与的生物学作用D.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5.变异是指( )。 A.事物的变化B.生物中子代与亲代不完全相像的现象 C.社会变革D.景物的变迁

6.成煤作用是指( )。 A.随着地壳下降、压力增大,成煤物质逐渐转变为烟煤、无烟煤的过程B.一种采煤过程 C.将煤运出地面的作用 D.将煤从沙石中选出的过程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12个小题共24分) 7.调查与统计是对于群体事件涨落性的研究方法。( ) 8.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是不变的。( ) 9.下雪天比融雪天暖和,是由于融雪要吸热。( ) 10.音调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 11.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之和。( ) 12.溶液是一种化合物。( ) 13.化学反应都是放热的。( ) 14.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主要是有机物。( ) 15.食糜是在口腔中形成的。( ) 16.减数分裂又称成熟分裂。( ) 17.地壳是指大陆上面各种固体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 18.环境科学是着眼于长远未来和全球范围的安全事业。(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8个小题共16分) 19.自然科学实践中常用的基本科学方法有:观测与实验、调查与____以及某些探索性方法。

电大小学教育专科自然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考作业一: 第一章自然的探索 一、填空题 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和造纸术。 2.19世纪的三大发现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达尔文进化论。 3.间接观察与直接观察相比,其优点是:扩大观察范围、提高观察的精确性、提高观察速度和能使感觉形式发生转换。 4.假说的基本特征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具有一定的猜测性。 二、单项选择 1.被尊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是(B)。 A. 牛顿 B.伽利略 C. 哥白尼D.道尔顿 2.不属于科学教育内涵的是(D)。 A.科学知识B.科学精神 C.科学方法D.科学头脑 3.给活力论致命打击的是(C)。 A.无机物合成酒精B.无机物合成醋酸 C.无机物合成尿素D.无机物合成糖类 4.不属于实验的一个阶段的是(D)。 A.准备阶段 B.实施阶段 C.结果处理阶段D.提出假说阶段 三、简答题

1. 试述20世纪科技发展的特点。 答:20世纪科技发展的特点: 一、科学技术经历了全面空前的革命 (1)物理学领域 20世纪一开始就出现了持续了30年的物理学革命。 (2)化学领域 20世纪的化学发展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3)生物学领域已揭示了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遗传密码,取得了时代的突破。 二、科学走向新的综合 在技术领域中,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发明,使综合技术逐渐起着主导作用。 三、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 (1)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2)科学技术使人类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2. 简述观察与实验的区别和联系。 答:观察与实验一样,也是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 单纯的观察只能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有局限性;不利于认清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内部规律。实验可以人为地变革和控制自然对象,再现最本质的方面,排除次要的、外在的以及偶然因素的干扰,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揭露自然现象的本质。实验还具有可重复性,使实验现象再现,接受公众的检验,得到人们的认可。 3.什么叫直接实验和模拟实验? 答:直接实验是实验手段直接作用于所研究的现象或对象的实验;模拟实验是实验手段通过与原型相似的模型间接作用于所研究的现象或对象的实验。实验的真正对象是原型,模型是实验者用以认识原型的工具。 4.简述逻辑思维及其结果。 答:逻辑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世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其结果是形成科学概念、得出科学规律和形成科学理论。

电大专科小学教育《自然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1好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自然科学基础试卷 2018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6个小题共12 分) 1.物体运动是由于( )。 A.受到外力的作用 B.受到重力的作用 C.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D.受到拉力的作用 2.物体的内能是指( )。 A.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 B.分子之间的势能 C.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 D.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3.酸雨是指( )。 4.生物多样性是指( )。 A.生物的多种色彩&生物分布的广泛性 C.生物分布年代的久远性 D.地球上全部生命的总和 5.关于基因的正确说法是( )。 A.基因是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 C.基因是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 D.基因是决定人遗传特征的基本物质 6.关于地震的正确说法是( )。 A.地牛翻身 B.地球或地壳的快速颤动 C.破坏性极大地灾难. D.偶尔发生的一种地理现象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12个小题共24分) 7. 1935年尼龙-66的发明开始了信息技术的新纪元。( ) 8.重力加速度是9.8M/秒。( ) 9.蒸发只能在液体的表面上进行。( ) 10.光速在任何介质当中均为3亿M/秒。( ) 11.磁感应线是假想的。( ) 12.K金是一类合金。( ) 13.太阳能的基础是核能。( ) 14.“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M”是食物链的通俗表述。( ) 15.食物在体内的消化是一类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 ) 16.亲子鉴定主要是进行DNA分析。( ) 17.太阳是地球上所有能源的供给者。( ) 18.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了,这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8个小题共16分) 19.科学精神的本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崇尚科学、破除迷信,也就是一切认识要经过实证,同时要反对对一切神秘事物的迷信和虚夸。

2020电大专科自然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4必考重点(最新版)

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4 第一章物体的运动和力 (3)什么是质点? 质点就是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与形状的点。通常情况下如果物体大小相对研究对象较小或影响不大,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 (4)什么是速度?什么是速率? ①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大小。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位移的方向。②在某些情况下,只需要考虑运动的快慢,就用物体在单位时间(例如1 s)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并把这个物理量叫做速率。它是一个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标量。 (5)什么叫力的三要素?怎样对力进行图示? 是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与作用点,此性质称为力的三要素。根据力的三要素,我们可以用作图的方法把“力”形象地表示出来,这叫做力的图示。具体的作法是: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是力的作用点。 (6)什么叫牛顿第一定律?什么叫惯性? ①牛顿第一定律: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②惯性:物体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7)质量和重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通过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的质量m和它的重量G建立起G=mg的密切联系。由于在地球上同一地点所有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都相同,故不同的物体的重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因而可以通过比较物体的重量来比较它们的质量。

等臂天平利用等臂杠杆原理,从标在砝码上的质量数,直接读出被称物体的质量数。用天平不能直接测出物体的重量,因为物理学中,重量的含义是力,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矢量。然而在市场商务活动及化学或生物的科学实验中,使用重量一词明显是指质量,因为此时涉及的是物品,而不是重力。 第二章分子运动和物态变化 (8)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要点? 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要点:(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能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分子体积小个数多。(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某种物质逐渐进入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叫扩散现象。(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存在着这样的相互作用使分子间存在分子势能。 (9)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10)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对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的一种表述方式。热力系内物质的能量可以传递,其形式可以转换,在转换和传递过程中各种形式能源的总量保持不变。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基本定律之一,内容为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不可逆热力过程中熵的微增量总是大于零。 第三章声和光 (1)光从空气射入一种玻璃,当入射角是60°时折射角正好是30°,求这种玻璃的折射率。 折射率是=sinr/sinβ=sin60°/sin30°=1.732 r是入射角β是折射角 (2)声音的三要素是什么?为何二胡和小提琴的音色不同? 声音的三要素:音量、音调、音色。音量,即声音的大小程度。音的强弱是由发音时发音体振动幅度(简称振幅)的大小决定的,两者成正比关系,振幅越大则音越"强",反之则越"弱"。音调,即声音的高低程度,音的高低是由发音时发音体振动频率的快慢决定的,振动频率:一秒钟振动次数。越快音调越高,

电大专科小学教育《自然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自然科学基础 试题2011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 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6个小题共12 分)1.物体运动是由于( )。 A .受到外力的作用 B .受到重力的作用 C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D .受到拉力的作用 2.物体的内能是指( )。 A .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 B .分子之间的势能 C .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 D .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3.酸雨是指( ) 。 4.生物多样性是指( )。 A.生物的多种色彩 &生物分布的广泛性 C .生物分布年代的久远性 D .地球上全部生命的总和5.关于基因的正确说法是( )。 A .基因是遗传物质DNA 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B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断 C .基因是遗传物质DNA 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断 D .基因是决定人遗传特征的基本物质6.关于地震的正确说法是( )。 A .地牛翻身 B .地球或地壳的快速颤动 C .破坏性极大地灾难 . D .偶尔发生的一种地理现象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12个小题共24分) 7. 1935年尼龙-66的发明开始了信息技术的新纪元。( )8.重力加速度是9.8米/秒。( )9.蒸发只能在液体的表面上进行。( ) 10.光速在任何介质当中均为3亿米/秒。( )11.磁感应线是假想的。( )12.K 金是一类合金。( ) 13.太阳能的基础是核能。( ) 14.“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食物链的通俗表述。( )15.食物在体内的消化是一类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 )16.亲子鉴定主要是进行DNA 分析。( )17.太阳是地球上所有能源的供给者。( ) 18.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了,这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8个小题共16分)

2017年电大自然科学基础作业2(电大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第三章声和光 (1)光从空气射入一种玻璃,当入射角是60°时折射角正好是30°,求这种玻璃的折射率。 折射率是=sinr/sinβ=sin60°/sin30°=1.732r是入射角β是折射角(2)声音的三要素是什么?为何二胡和小提琴的音色不同? 声音的三要素:音量、音调、音色。音量,即声音的大小程度。音的强弱是由发音时发音体振动幅度(简称振幅)的大小决定的,两者成正比关系,振幅越大则音越"强",反之则越"弱"。音调,即声音的高低程度,音的高低是由发音时发音体振动频率的快慢决定的,振动频率:一秒钟振动次数。越快音调越高,越慢音调越低。音色,音色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音色是声音的特色,根据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量音调,也能区分出是不同乐器或不同人发出的。二胡和小提琴的材料结构不同,所以音色不同。 (3)照度和亮度的概念有何不同?照度,对于被照面而言,常用落在其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多少来衡量它被照射的程度,这就是常用的照度,它表示被照面上的光通量密度。亮度是指发光体(反光体)表面发光(反光)强弱的物理量。 第四章电和磁 (5)并联电路的特征是什么? 1、各用电器并列接收电路,电流不止一条路径。 2、干路开关控制整

个电路;之路开关控制其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3、一条支路断路,不影响其他支路。4、一条支路被短路,整个电路都被短路。 (6)安培怎样在微观上把电现象和磁现象联系起来力?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电流的周围可以形成磁场。物体里,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可形成电流,这样就可以产生磁场,但是在对外不显磁性的物体中电子的运动取向几率是相等的,电子产生的磁场就彼此抵消了;在磁体中,电子的运动取向是一致,电子产生的磁场不断累加,所以就显磁性。物体被磁化,就是在一个强大的外磁场的作用下,强制使物体中的电子运动取向一致,对外显磁性。 (7)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编码、解码? 传统记录信息的方式,多为模拟式。例如我们常可以把一个声信号变成一个相似的电信号或磁信号。也就是说用一个电流或被磁化的磁带来模拟声音信号。 数字信息技术则是采用另外一种思路,我们可以把时间t分成许多相等的小间隔,例如1/100 s。而把声音的强弱分成若干等级,比如256个等级。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描述这个声信号的许多组数据。这些数据就叫做数字信号。 每一组数据有两个数,一个代表时间位置,一个代表声音强弱。这个过程称为信息的编码。根据这个编码,我们可以将原信息复原(解码)。 第五章物质的性质和分类 (8)什么是“温室效应”?主要的“温室气体”有那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