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人生的底线

合集下载

守住人生的底线议论文

守住人生的底线议论文

守住人生的底线议论文底线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有底线,底线是是非善恶的分水岭,因此,我们绝不能堕落于底线之下!守住人生的底线议论文精选篇1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人活着就要在世界中留下一些不平凡的印迹,才不枉来人世间走了一趟”是啊,在过去几十年,我又能留下些什么呢?但尽管如此,那也是一种平凡而牢不可破的幸福。

“人生来就不是给打败的”是海明威坚定地选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是海子独特的选择;“不肯吃美国的救济粮”是朱自清的选择,他们守住心灵的底线,虽然有人嘲笑他们的不够“明智”的选择,但他们无愧自己,他们拥有高贵的灵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这是藏克家的话,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在抗日战争中为一己之私利通外贼,当卖国贼,那么即使成为亿万富翁又有什么意义呢?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世界上有许多不良现象,面对摔倒的老人“扶”与“不扶”;中国式过马路的“跟”与“不跟”;是选择随波逐流还是遵从本心?是个重要的问题,一个人无关乎有多少知识,道德品质是第一位的,人无德不立,只有先成人才能成才。

人以灵魂为生。

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任何的量变都可能会引起质变,从而步入深渊,成为别人所厌恶,自己所憎恨的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例外,因此我们更要自律,自我约束,严守道德的防线,你会发现阳光总会驱散阴霾,用简单的方式展现生命,花的存在,是为了阳光,在没有阳光的日子里,宁愿凋谢,也不愿意在黑暗中生存。

小花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呢?我们应学会感恩,学会宽容,学会自律,学会自省。

古人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今天同样需做好小事,管好小节起步,让品德修养润物无声进入我们的心田,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完整的人生打下向好向上的价值基础。

守住心灵底线,生如夏花般灿烂,变得比从前更优秀!守住人生的底线议论文精选篇2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大地的孩子。

守住人生的底线

守住人生的底线

守住人生的底线作者:青铧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0年第02期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有它的底线,情感的底线,行为的底线,处世的底线……所谓人生的底线,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通俗点说就是人格操守。

人格即人之名格,要求做人要方方正正,行有所遵,言有所本,按照既定的规矩,恪守一定的尺度分寸。

《清代皇帝秘史》记述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江苏镇江的金山寺,看到山脚下大江东去,百舸争流,不禁兴致大发,随口问一个老和尚:“你在这住了几十年,可知每天来来往往多少船?”老和尚回答说:“我只看到两只船。

一只为名,一只为利。

”真可谓是一语道破天机。

人活在世上,无论贫富贵贱,穷达逆顺,都难免会受到名利的诱惑,总要和名利打交道。

人之熙熙,所为何来?人之攘攘,所为何往?对不少人而言,还不是“名利”二字?若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有的人面对名利的诱惑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始终坚守自己做人的底线;而有的人则迷乱彷徨,以至于在行动上违背了自己的意志,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初衷。

人生的底线看上去标准低层次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很平庸,但要做到一生一世始终坚守而不动摇,却也不那么容易。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

这么说吧,人类有多少欲望,这个世界上就有多少诱惑。

人有食欲,于是就会受到美味的诱惑;人有色欲,于是就会受到美色的诱惑;人有物欲,于是就会受到金钱的诱惑;人有权欲,于是就会受到官位的诱惑……诱惑无处不在,一个人一生中将会遇到多少次诱惑,谁也无法预料。

为此,古人对名节珍而重之,视之为人之命、木之本、水之源,劝谕世人“不重币而富,不轻冕而贵”。

由此,笔者认为,一个人要有所敬畏,在自己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甚至比生命还重要。

面对得失取舍,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绝不肯丧失基本的尊严和人格。

不论人生怎样充满欲求,心底里始终明白,一旦人格不守,出卖了自己的尊严和灵魂,那么,一切欲求所得和成功都不能挽救人生的彻底失败。

守住人生的底线作文

守住人生的底线作文

守住人生的底线作文人生就像一场游戏,不过这游戏可没有存档重来的机会,所以有些规则咱们必须得遵守,这规则就是人生的底线。

咱先说说道德底线吧。

这就好比是游戏里的“和平模式”,大家都在这个模式里和谐共处。

要是有人打破了这个底线,那可就乱套了。

比如说,在公共场合排队的时候,大家都规规矩矩地站着,这时候突然来个人插队,就像平静的湖水里扔进了一块大石头,溅起的水花肯定会惹得周围人不高兴。

这种插队的行为就是没守住道德底线,只想着自己方便,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这就好比在“和平模式”里突然开启了攻击,破坏了大家默认的和谐规则。

再说说法律底线,这就是游戏里的高压线,谁要是触碰了,那可就不是被警告一下这么简单了。

法律就像一个大笼子,把那些危害社会的行为都关在里面。

那些小偷小摸、违法乱纪的人,就是因为没有守住法律这条底线。

他们以为自己能钻空子,能侥幸逃脱,却不知道法律的眼睛可是雪亮的。

一旦越过这条线,就会被抓起来,受到应有的惩罚。

这就像在游戏里挑战大BOSS,你没有那个实力还硬上,最后只能被打得落花流水。

那我们怎么才能守住人生的底线呢?首先得有一颗敬畏的心。

就像我们敬畏大自然一样,敬畏道德、诚信和法律。

我们要知道,这些底线是保护我们自己,也是保护整个社会的。

要时刻提醒自己。

就像在脑袋里装个小闹钟,每次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先让这个小闹钟响一下,问问自己这件事有没有越过底线。

守住人生的底线,我们才能在人生这场大游戏里玩得安心、玩得精彩。

要是底线都守不住,就像在大海里航行的船没有了舵,只能随波逐流,最后不知道漂到哪里去了。

所以,朋友们,让我们牢牢守住人生的底线,向着美好的未来稳步前行吧!。

守住人生的底线: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

守住人生的底线: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

守住人生的底线: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守住人熟的底线:永没有猥贱,永没有虚假,永没有残忍文/弛丽钧面前目今人们在冷议野风野训,忽然念起了他——年夜卫·科波菲我,念起了他的姨婆谆谆申饬他的三句话:永没有猥贱,永没有虚假,永没有残忍。

没有知那段话是否算做年夜卫·科波菲我的“野训”。

那段话被摆设正在“人学版”下外学材一个没有起眼的角落面。

有一次跟一个父熟交流写做领会,尔提到了那段话。

她瞪年夜眼睛必定天说:“教师,咱们书模板上出有那段话!”尔说有的。

她对峙说出有。

厥后,借是学材站没去谈话,证实尔是对的。

尔没有是这父熟的语文教师,但尔能够念睹,她的语文教师出有留意到那段话;而这个父熟也没有年夜否能来留意到那段话,果为既然教师没有讲,便没有会考,没有考的工具,教它湿嘛。

但那倒是如许孬的一段话呀!每个孩子皆应该读到它、考虑它、践止它。

永没有猥贱仆性实足的人,一概挨着明显的“猥贱”戳忘。

以自尔的亢琐,扶植别人的下流,那简直是一切猥贱者的拿脚孬戏。

鲁迅正在他的《孤单者》外塑制了一个名鸣魏连殳的形象,他的人熟境遇颇像立“过山车”,忽而低到灰尘面,忽而下到云头上。

正在他低到灰尘面时,这些油滑的小孩子皆厌弃他,连他的花熟米皆不愿吃;当他下到云头上时,他给小孩子送礼品,条件居然是要小孩子“拆一声狗鸣,或者磕一个响头”。

那样的故事竟然另有“现真版”,正在饿饥的年月面,莫言便曾被食粮精细管理员用一块豆饼诱着,自愿教狗鸣。

您否能感觉教狗鸣的人猥贱,其真,迫人教狗鸣者的猥贱水平比教狗鸣者下一万倍。

越是猥贱,越是跋扈,一小我私家的跋扈指数取其猥贱指数呈邪相干。

永没有虚假有谁能苏醒天认识到,其真,“虚假”地地皆跟咱们腻正在一同,“天子的新拆”正在咱们身旁少演没有盛。

咱们睹惯了虚假,慢慢沦丧了说没本相的怯气取激情亲切。

尔念,那样的叙理没有会有人没有大白——咱们能够唤醒一个深睡的人,然而,咱们戚念唤醒一个拆睡的人。

做人,请守好自己的底线(深度好文)

做人,请守好自己的底线(深度好文)

俗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做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做人的底线,那么什么是底线?底线就是原则,是人格,是尊严,是人生在世人性最后的一道防线,不可践踏,不可逾越,需要我们用一生来维护。

若是你没有做人的底线与原则,我行我素,什么都不顾,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为世上不管任何事情,都有其自己的规则,都有其自己本身的底线,若是违逆了,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因此,坚守底线,就是坚守最珍贵的尊严,也是人生最终极的准则。

一个人可以不富贵,但不能出卖灵魂,可以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但不能出卖自尊,它就像一个人的脸面,如果做人连脸都不要了,只会让自己名誉扫地,尊严尽失,那就枉为人世一场。

正像冯骥才所言: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上的。

一个人只有守住底线,才能获得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

人活着,有容,德乃大;有忍,事乃成。

心胸宽阔之人,人生之路也宽;心胸狭隘之人,生存之境必窄。

不管你是达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不管你多聪明,事业有多顺通,家境有多丰厚,如果没有做人的底线,那么你最终的结局必惨不忍睹。

因为,做事有底线之人,定有章可循,而不至于没有节制,迷然无绪,这个底线是需要每个人用原则来坚守,越过了这条线,你便会变得声名狼藉,到哪里都不受人待见。

要知道我们都生活在现实社会,许多的事情都有其自己的规则,既然来了,就得直面人生,至少能做到独善其身,用自己的认知,守好自己的做人的本分,凡事做到坦坦荡荡,有底线有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人这一生,做人的底线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有了它,我们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能做到进有招,退有术,有尺又有度,不好高骛远,随缘随喜,不会因为自己一时的成就感,就忘乎所以。

因为底线是行走于社会最硬气的底牌,守好它,所有的一切,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有足够的资本去领略生活给予的美好;才能让人在悠然中做到豁然,自然,安然,才是对命运最好的交代。

所以,守好自己做人的底线,对你有百益无一害!。

守住人生的底线

守住人生的底线

守住人生的底线老子讲的无为实在是深刻极了美妙极了,那是因为人的各种各样的轻举妄为胡作非为无效劳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自讨苦吃的为太多太多了。

也许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大贡献大创造大德行大智慧。

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尽量少做那种连常识都违背了的坏事与蠢事。

第一,不要反科学、反常识、违反客观规律地一厢情愿地为,即蛮干地“为”。

如企图用群众运动来破百米短跑的世界纪录。

第二,不要为了表白自身的需要而乱为。

我写过一篇微型小说,说是一个老人病了,他的几个孩子纷纷为了表达孝心而找一些江湖术士给老爷子治病,结果把老爷子吓跑了,即此意。

第三,不要过度地为。

为办成一件事也许你需要找15个人帮忙,但如果你找了1500人呢7只能引起大反感、大麻烦,反而办不成了。

第四,不要斤斤计较地为,不要得不偿失地为。

你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大动干戈,徒徒贻笑大方,至于造成的后遗症更是不堪设想。

第五,不要为那些丢人现眼的事,如钻营、吹嘘、卖弄、装疯卖傻……第六,不要张张扬扬、咋咋呼呼地为。

如一般写作人都是愿意自己的东西发在大报大刊上,更愿意发在头版头条上。

但我对自己的探索性的东西,都特意寻找小报小刊上发,并特别关照不得发头条。

我对于获得三等奖或不获奖也特别心安理得,无他,有利于平衡,有利于你过别人也要好好过也。

第七,可以树立远大目标,以求自己有所作为,但也可以调整与修改目标,不“为”那种已经被多次证明“为”也“为”不成的事,如发明永动机之类,其他属于“无为”范畴里的注意事项还多着呢,如不投机取巧,不感情用事,不忽冷忽热。

不滥发脾气,不标榜自己,不整人害人,不算计得过于精明。

不预报自己即将取得惊人成就。

总之,也许我们无法为众人设计规定出谁谁应该为什么做什么的蓝图,因为各种人条件、处境、志趣、价值选择是太不同了,正常情况下应该允许这种不同这种多样性。

我们不可能建议人人成为炸碉堡的烈士,就像不能建议人人成为赚大钱的企业家;我们无法建议人人都去摘发明创造。

做人的一种境界是守住底线

做人的一种境界是守住底线

守住底线
守住底线,是做人的一种境界。

守住底线,既是对自己清白做人的承诺,也是对社会的责任担当。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曾经说过:“良心的觉醒就是灵魂的伟大!”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边远小镇,有位阿姨卖的茶叶蛋,非常香松可口,就有游客质疑:“你该不会加了色素香料什么吧?”阿姨先是一愣,然后对游客说:“俺一辈子长在这儿,下头9个儿孙,都在这儿工作。

俺要干了那歹事,还教他们咋做人?”
不造假,凭良心经营,不能让儿孙蒙羞,这是阿婆做人的底线。

即便造假,也是有底线的,古人卖酒往酒里兑水,小商贩卖菜短斤少两。

这些造假,只为了“谋财”。

而现在有的造假,就没了底线,变成“害命”了。

比如,在食品中添加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
为此,易中天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什么都不在乎的人,也不可能真正在乎自己;一个什么都不怕的人,最后就什么都不是。

”。

做人要保留的10条人生底线

做人要保留的10条人生底线

做人要保留的10条人生底线人生如棋,一味冲撞的是阵前卒子,动辄倾尽身家性命。

掌握好做人的10条人生底线,在变幻莫测的人生之路,我们才能趋利避害。

1、诚实守信——不要丢失做人的根基诚信是道路,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诚信是成功,随着奋进者的拼搏临近。

生活是需要诚信的,只有你诚信种下,就能找到打开金库的钥匙。

诚信是人生的第一课,为人处世要守信用,以诚相待,才能赢得人心,做领导切忌不守承诺,不要透支自己的信用。

2、人性本善——用爱发现世界的美好心存善念,我们可以在苦海中找到那一叶逃离的扁舟。

和善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奉献是人生最美的风景,善良和付出不分大小,博爱是善良的最好境界。

3、承担责任——做一个敢作敢为的人缺乏责任感难免会失职,员工与其为自己的失职找借口,倒不如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失职。

责任是与生俱来的,首先要自己对自己负责,敬业是员工最大的责任同时也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承担责任就要勇于认错。

4、坚守忠诚——实践自己的承诺“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忠诚是一种承诺,第一步是服从,协助上司是忠诚的表现,对公司和老板要心存感恩,关键时刻和公司同舟共济。

5、学会自控——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会承受这样或那样的压力,如何不能释放,就会使我们背上重重的包袱。

首先,消极的心态不可取,不要抓着痛苦不放,多高兴一下。

要想想人在世上如住店一样短暂。

自制力会影响你的职场前途,不要让冲动害了你。

适当退让,化解矛盾。

6、坚定梦想——守得云开见月明人要有梦想,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精彩,晚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命运一定是掌握在自己的手机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沿着自己的兴趣走下去,绝境背后就是辉煌。

人可以失败,但不能被打败。

7、控制欲望——在前进中保持清醒人生短短几年,谁不希望自己活的舒服那?于是,欲望把我们支配的如无头苍蝇四处钻营,使我们身心疲惫不堪,更难有所得。

无欲而怡然,我们缺少是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怀、万缘放下的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守住人生的底线
无论何时何地,人都要守住自己的人生底线。

许多人在谋划一生时,大都从正面要求自己有所作为,要做到“这个”,达到“那个”,其实,同时还要确立反面界限:不可“这样”,不得“那样”。

在这里,老子的无为观显示了独有而美妙的思想光芒。

“不可骂帮助过自己的人”。

给你机会并帮助过你的人,在人的一生中至为重要。

也许有人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这话虽然没错,但不能成为背叛的一个借口。

因为“真理”是抽象的,而“吾师”却是具体的。

当一个人陷入进退两难境地时,或在强大的外在压力下,而你的“恩人”此时又成了众矢之的,不附和,不帮腔,保持沉默——我实在维护不了他的利益和尊严,但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就是人生底线。

然而,现实生活中,忘恩负义、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落井下石的事儿俯拾皆是,别说知恩图报,仅仅是“不骂”、“沉默”,这最起码的原则和底线,又有几人能坚守?
“我没有办法,不得已而为之”。

事实上,很多人把生存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

为了生存,可以放弃所有的原则和所有的承担;为了生存,无论做出多少违心的选择都是不可指责的,谁指责就是“苛求”,就是“不设身处地”。

生存原则成了人们心安理得逃避自身责任,超越人生底线的最有力的辩护词。

但此刻,人品和操守立马分出了霄壤。

因为,责任感的丧失,意味着尊严和人格的丧失,意味着灵魂的缺席。

没有承担和灵魂的人,变成了一个被抽空的器皿。

守护人生底线,强调“沉默”,又岂止关乎个人品质和德行?很多时候,沉默不是妥协,恰恰表明你的立场;沉默不是同流合污,其背后是良知屹然。

超越了人生底线是要付出代价的。

人们熟悉的《三国演义》中的吕布白门楼上被曹操问斩。

本来曹操向来唯才是举,招降纳叛的事他做起来也是顺顺当当的。

他确有收吕布入帐中效力的意图。

但此刻刘备揣着阴暗心理,不愿曹操如虎添翼,随即进了几句谗言,说吕布此人反复无常,从前他拜丁原和董卓为父,尚且忍心背叛并杀害他们,又怎肯为你曹公竭忠效命?与其养虎为患,不如防患未然。

此话一出,吕布性命休矣!表面上吕布死于刘备的谗言,实则依照血酬定律,这是背叛的代价,吕布不想付也得付。

像吕布付出性命代价的例子也许有些极端,超越人生底线,大多数人受到的是良心和品行的审判。

明朝将领洪承畴,在明清交替之际,一个转身做了清朝大将,镇压了江南义军,杀害了爱国英雄黄道周、夏完淳等人,后来又铲平了吴三桂的巢穴,功勋不可谓不大。

可他死后,史馆循例为之修传,康熙皇帝敕令将他贬为贰臣,实际上新主子打心里瞧不起这位变节者。

洪承畴终于为自己在崇祯十四年松山战败后所作的生死抉择付出了名誉扫地的代价。

另一明朝臣子钱谦益降清后,深知自己的名节已亏,时时感到有人戳脊梁骨,因而常常绕室彷徨,深居简出,良心不得安宁。

可见,没守住自己的人生底线,内心受到猛火油锅般的煎熬,犹如提前进入了活的炼狱和地狱,代价也是
不低的。

中国人历来讲究“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一个人死则死矣,若名誉上留下漂不白的污迹,将永久蒙羞,为后人所不齿。

在当今社会,涉及人生底线的事往往与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利益攸关。

报载河南浚县一中有位女生在高考中金榜题名,入选北京著名学府,一家生产口服液的企业找上门来,以全包几年在读学费为诱饵邀她作虚假广告,被姑娘谢绝了。

她长在农村,家境贫困,从未喝过补脑液之类的保健品。

读罢新闻,令人感佩。

姑娘“固穷而不施滥”,守持了“绝非分之想,拒非分之物"的人生底线。

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往往也检验人的品格,拷问人的灵魂。

所谓人生底线,说到底就是人格操守。

人格即人之名格,要求做人要方方正正,行有所遵,言有所本,按照既定的规矩,恪守一定的尺度分寸。

为此,古人对名节珍而重之,视之为人之命、木之本、水之源,劝谕世人“不重币而富,不轻冕而贵”。

由此我想,一个人要有所敬畏,在自己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甚至比生命还重要。

面对得失取舍,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绝不肯丧失基本的尊严和人格。

不论人生怎样充满欲求,心底里始终明白,一旦人格不守,出卖了自己的尊严和灵魂,那么,一切欲求所得和成功都不能挽救人生的彻底失败。

守住人生的底线,既是做人的起码要求,又是至高无上的人格本色,需一辈子努力践行。

问题在于,人本质上生活在一个偶然荒诞、极不完善的世界中,是一个被限定了时空框架的有限生物,人性中天然存在的盲点和弱点,导致了人会产生各种各样莫名其妙、轻举妄动、
无效劳动、自讨苦吃甚至胡作非为的事情。

对此,老子的无为思想开出了一贴智慧的药方:要守住人生的底线,一个最基本便捷的方法是,更多的时候需要你“无为”。

除了上述“沉默”、“不可”外,先人还有许多训诫,如“见利不忘其义,见死不更其守”;又如“金钱名利诱之而不变,严刑生杀逼之而不屈”;再如“穷达沉浮身外事,不以利害移操守”如此等等,都劝人“不更”、“不变"、“不移”。

是啊,人生苦短,瞬间百年。

我们大多数人,也许一生普普通通,平平淡淡,没有显赫业绩,没有大的作为,但守住自己的人生底线,欲为但为不成的事不为,不能为不该为的事绝对不为,从而没有留下劣迹和笑柄,没有那些罪孽和低级下作,没有这样那样的惭愧和懊悔,由此脱离黑暗和愚蠢的苦海,不也活得清朗高洁方正坦荡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