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阅读与作文:《一事一议》阅读+修改课 部编版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小学语文教案五上第一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单元分析人文主题本单元以“万物有灵”为主题,编排了《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四篇课文。
这些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散文,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能够唤起学生对自然万物的美好感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之情。
同时,这些课文都是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
课文编排《白鹭》通过对白鹭诗意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欣赏和赞美;《落花生》借助花生的特点,抒发了“要做有用的人”的感悟;《桂花雨》叙述了作者关于桂花的童年回忆,把思乡怀旧之情倾注其中;《珍珠鸟》描述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展现了作者与珍珠鸟的美好情谊。
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把情感寄托在描述的事物中,是文章表达情感的常见方法。
精读课文的课后题引导学生品味表现事物特点的语句,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本单元课文描述的不同事物的特点和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习作的主题是“我的心爱之物”,重在引导学生围绕心爱之物,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这是在把内容写清楚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要求学生习作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学生的个体差异可能遇到的困难其他1.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并从课文学习中受到启发,发现事物的特征与抒发的感情之间的关联。
2.让学生“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重在引导学生能叙述清楚事物与相关事件,并写出自己的感受,不要求大段地写感受或发表议论。
要提示学生平时注意留心观察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表达对身边事物的情感,为习作积累素材和经验。
任务群类型任务群目标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1.认识25个生字(包括1个多音字),会写31个字和2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2023年修订)第四组-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一件小事的启示》

目标:
鼓励学生向别人大胆展示自己的习作,学会听别人的建议再修改自己的习作。
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习作的优点和缺点。
课型方式:
要素组合式
课时形态:
25分钟
任务一
5ˊ
一、交流题目。
二、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
么?
(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
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
一、学生自读优秀习作(全文)
二、学生自读得意片段。
三、说说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修改作文)
四、用采访的形式,帮助修改。
(把同学们给你提问时你的
回答补充出来,不就把作文变得具
体了吗?)
明确优秀习作标准分层次讲评指导
课题:作文讲评课《一件小事的启示》年级:五年级上册
执教人:陈开伍
执教时间:2023.10.11评价/反思
12ˊ
任务二
8ˊ。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1.第一单元:《朱自清》
–课时安排:第1课至第5课
–教学目标: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和文学成就,理解《背影》的主题和意义
–教学重点:《背影》文本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
2.第二单元:《写人》
–课时安排:第6课至第10课
–教学目标:学习写人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写能力
–教学重点:描写人物特点、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写人作文练习、小组互评、展示分享
3.第三单元:《记叙文》
–课时安排:第11课至第15课
–教学目标:了解记叙文的特点和结构,培养学生的叙述能力
–教学重点:讲故事的技巧、时间顺序的掌握
–教学方法:故事阅读、故事复述、故事演绎
4.第四单元:《诗歌欣赏》
–课时安排:第16课至第20课
–教学目标:学习诗歌的形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情感
–教学方法: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创作
5.第五单元:《寓言》
–课时安排:第21课至第25课
–教学目标:学习寓言的特点和寓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的寓意、分析寓言的寓言语言
–教学方法:寓言阅读、寓言解读、寓言创作
总结
本教案以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为指导,设计了五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不同文体和题材的文章,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
希望本教案能够对教师教学提供帮助,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进一步的进步。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彩教案最新版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彩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第1课《春雨的色彩》、第2课《装满昆虫的衣袋》、第3课《槐乡的孩子》、第4课《古诗三首》;2. 第二单元:第5课《钓鱼启示》、第6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第7课《落花生》、第8课《珍珠鸟》;3. 第三单元:第9课《地震中的父与子》、第10课《母亲的账单》、第11课《慈母情深》、第12课《学会看病》;4. 第四单元:第13课《圆明园的毁灭》、第14课《狼牙山五壮士》、第15课《难忘的一课》、第16课《一分钟》;5. 第五单元:第17课《鸟的天堂》、第18课《莫泊桑拜师》、第19课《爬天都峰》、第20课《陀螺》;6. 第六单元:第21课《古诗十九首》、第22课《四季之美》、第23课《风筝的故事》、第24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理解、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写作技巧的运用;2.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阅读感悟: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理解文章内容,感悟文章主题;3. 例题讲解: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理解、写作技巧;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6.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如下所示:1. 第一单元:春雨、昆虫、槐乡、古诗;2. 第二单元:钓鱼、广场、花生、珍珠鸟;3. 第三单元:地震、账单、母亲、看病;4. 第四单元:圆明园、狼牙山、一课、一分钟;5. 第五单元:鸟的天堂、莫泊桑、爬天都峰、陀螺;6. 第六单元:古诗、四季、风筝、小苗与大树。
作文教学设计:一 事 一 议

作文指导:一事一议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一事一议的关键在于"议",要议得好应该注意态度鲜明,找准论点,叙议结合;2、练习写一事一议的议论文。
三、教学重点从事物中找准论点四、教学难点掌握一事一议的一般方式。
五、教学设想由对具体事例发表看法入手,感性认识"一事一议",并感知态度要鲜明;学习写作知识,了解议论要点,做"预备活动",练习找准论点;利用教师下水文,讲清一事一议叙议结合的方式,并通过练习强化理解,运用落实;集中交流,检查学习效果。
六、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这周我值周,昨天吃午饭时,我看到一个细节,我们八年级一班的同学坐得最整齐。
而且打饭时不会给自己盛太多,总想着要给同伴留一点。
由此,我觉得,我们班的同学特别有爱心,也特别团结有凝聚力。
是不是这样的?这一定是罗老师平常言传身教的结果。
对照现在七年级的表现,我更感到,常规教育、习惯养成教育、礼仪教育很重要。
一不小心,王老师已经接近了今天的上课主题:一事一议。
很简单吧,就一种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你们也会了吗?来试试看吧!我曾在报纸上读到这样一则消息:在德黑兰举行国际摔跤邀请赛时,伊朗运动员获胜。
当时,狂热的观众把白花花的硬币朝运动员扔去,不少外国运动员弯腰拾钱,有的干脆脱下衣服装钱。
而在场的中国运动员却端坐不动,没有人拾一枚硬币。
几个外国人爬到他们脚下,一面拾钱,一面抬起头来,用疑惑不解的眼光看着这些见钱眼不红的人。
伊朗电视台的记者立即把镜头对准这一场景,全伊朗的电视观众都看到了这感人肺腑的一幕。
提问:听了这则消息,你对中国运动员的行为怎么看?小结:同学们的发言很踊跃,对中国运动员的这种行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美。
就一件事情发表自己看法,这就是一事一议。
(板书:一事一议)过渡:一事一议,就是就一件事情发表自己看法,因为是"一事"简单、具体,就事论理,不必长篇大套。
五年级上册语文作文课件 修改课

片段二:
李云是一个机灵、淘气的孩子。他特别喜欢穿 一些图案动感十足的运动衫。他那胖乎乎的脸上, 长着一对乌黑调皮的大眼睛,油黑闪亮的张睫毛随 着眼帘忽闪忽闪的。碰到困难的事儿,两颗像宝石 似的大眼睛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在他那黝黑 的脸上,不论是那鼓鼓的腮帮, 还是那薄薄的嘴唇,或者那微微 翘起的小鼻尖,都使你感到滑稽 逗人。
如何让这个邻居小孩“活”起来呢?
第一步:先确定邻居小孩的性格 第二步:用一件事情来体现邻居小孩的性格 第三步:给邻居小孩加上动作 第四步:让邻居小孩开口说话 第五步:给邻居小孩加入心理活动
写人作文修改注意事项
1、看文章抓住了人物的哪一方面来 写。看人物外貌特点与性格特点是 否相符。要抓住最真实的特点。 2、从描写的事情入手,重点在语言、 动作、心理等方面具体修改。 3、将事例与人物性格特点结合起来, 使文章中心明确。
达的能 力。)
不同》 小学生
在计算 能力、
动手操 作能力
、自理 能力、
家庭责 任感等
方面的 不同,
并简单 分析造
成这种 不同的
原因, 也可列
成表格 ,和小
组同学 之间互
相交流 。
修改人物外貌的方法:
1、人物的外貌特点应该与他(她)的性 格特点相符合。
2、要抓住人物最主要的特点,不能千人 一面,同时要真实。
3、抓住人物的情态,并用上一些修辞手 法。
一个“克隆”人 邻居的小孩像个顽皮的小猴子。你说什么, 他学什么。我笑,他也笑。我向他撇嘴,他也 向我撇嘴。被逼无奈,我逃进房间画画,他跟 我进来抢笔。我求他把笔还给我,他也跟着我 学。我气愤地说要上女厕所,终于他说上男厕 所,还不让我偷看。他真是新时代的“克隆” 人呀!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作文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指导课教案第一单元开卷有益,记一次辩论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2、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3、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课前准备1、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
2、感受阅读的快乐.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师: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1)组内讨论,人人参与1.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2.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2)全班互动,交流评价1.先集中分享各自的读书故事,再引导学生交流别人的读书经历.2.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3)开展辩论.启迪思维全班互动,交流评价①提示互动内容:1、《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品味了“窃读”的快乐,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
如果你采访了身边爱读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
②全班互动。
1、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2、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开展辩论,启迪思维①人们常说:“开卷有益。
”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
”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咱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
②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恶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1、教材中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活动角度:⑴说写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读书故事;⑵交流采访经过和体会,整理采访记录采访记录;⑶围绕“开卷是否有益”展开辩论,再写下经过或自己的看法。
五上语文名师课件阅读与作文:《一事一议》阅读 修改课 部编版

“一事一议”类文章阅 读
技巧点拨
“一事一议”类文章阅读要注意:
1.理清文章的线索、顺序,概括主要内容。
2.理解重点段落、关键语句含义及作用。
3.掌握议论的技巧,得出文章的启示。
《母爱的长度》 技巧点拨
一、写出词语近义词的方法。
1.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 许多近义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
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 例如:高兴、兴奋。因此,同学们
五年级
(修改课)
点评初稿
*含有错字的词语 *含有用错词的句子 *病句
优点
点评初稿
语句通俗易懂,详略得当。
中心明确,没有出现跑题现象。
点评初稿
不足
1.部分同学文章似记流水账。
点评初稿
修改:注意人物细节的刻画。
例子:我看见一件很破旧的衣服,很奇怪。这时候,妈 妈走进来了,我问妈妈这件衣服是谁的?妈妈一把夺过 衣服,好像很担心的样子。 (平铺直叙,流水账。) 修改后:“咦,这是什么?”我突然看见一件很破旧的 衣服:蓝色的布洗得泛白了,领口、袖口打满了补丁。 这时候,妈妈恰好走进来,“哟,小祖宗,瞧你翻 得……别动!”她看见我手中的衣服,急得转变了语气, 立刻夺走了衣服。“妈妈,留着它干吗?”我漫不经心 地说。 (语言、动作、语气等细节,让文章生动具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一事一议老师:教学目标:学习“一事一议”类文章的阅读方法,掌握“文中词语近义词”相关题型的技巧,掌握“谈谈文章的感想”相关题型的技巧。
根据初稿出现的情况,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词语近义词”相关题型的技巧。
教学难点:掌握“谈谈文章的感想”相关题型的技巧;根据孩子作文中的不足,修改作文。
教学准备:奖分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工作:15分钟1.课前沟通:检查作业,批阅P89阅读,发现共性问题。
2.课前预习:引导提前到校区的学生阅读“武器装备”部分,背诵好词佳句,并给奖卡。
教学流程:第一环节:国学经典(10分钟)目的:口语表达训练,积累国学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导入语:同学们,鲁迅这个人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革命家。
鲁迅之所以成为文学家,与他小时候勤奋好学是分不开的,其中就有这么一件事。
(ppt3)鲁迅嚼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由于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
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师:鲁迅的故事告诉我们,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没有付出必然不能成功。
老师也希望你们能刻苦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
师:把这个故事记下来,以后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
生:......板书:鲁迅嚼辣椒驱寒——刻苦学习过渡语:把这句话抄写在《课堂笔记本》上。
第二环节:技巧点拨(20分钟)说明类文章的技巧讲解。
过渡语:现在就让我们进入本期的阅读专题栏目(ppt4)板书:“一事一议”类文章的技巧(学生记笔记)师:这类文章该怎么阅读呢?(ppt5)A.理清文章的线索、顺序,概括主要内容。
B.理解重点段落、关键语句含义及作用。
C.掌握议论的技巧,得出文章的启示。
师:我们结合一篇例文《母爱的长度》讲解两个阅读技巧。
1.写出词语近义词的方法。
(ppt6)师:这类题型通常出现在几道阅读题的前面,是比较容易出现的题型。
那我们应该怎样把握呢?A.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
许多近义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
例如:高兴、兴奋。
因此,同学们在找一个词的近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近义词。
B.从词的意义上去找。
(ppt7)即先弄清这个词的意思,然后想一想和它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
如找“轻视”的近义词,先弄清“轻视”是看不起的意思。
然后想一想还有哪些词与“看不起”相同或相近?“轻蔑”、“蔑视”和“轻视”相近。
C.结合词具体的语言情境去找。
(ppt8)如找“卓越”的近义词,我们在文章中见过含有“卓越”的句子:钱学森是一个卓越的科学家。
华罗庚是一个卓越的数学家。
那“卓越”这个词在具体的句子中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出众、杰出。
可见,一个词语的意义必须结合它所在的具体情境来理解,其次再找意义相近的词。
师:通过这个方法我们看一道习题,希望同学们能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学以致用。
这篇文章的第一题。
(ppt9)(教材P90)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吞噬——(吞没/吞并)颤抖——(发抖/颤栗)惨不忍睹——(惨无人寰/惨不忍闻)师:根据我们刚才学的第一种方法,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都能很快得出答案。
看下一个技巧点。
2.谈谈文章的感想。
(ppt10)师:读完一篇文章后,往往让我们谈谈有什么感想,这就是考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答题技巧:感想是对文章中心的分析,所以答题前把握文章中心显得尤为重要,而中心又是建立在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之上。
师:通过这个方法我们看一道习题。
这篇文章的第六题。
(ppt11)(教材P90)对于老鼠,我们常常是不屑的。
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何感想呢?请用一两句话写一写读后感吧。
答:当雌白鼠吞噬自己的肿块,竭尽全力喂养幼鼠直到21天后的断奶期,让我深刻体会到母爱很伟大。
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忍受一切苦难,无私奉献,倾尽自己的所有。
3.总结阅读技巧。
(ppt12)板书:1.读懂全文,理解文章中心。
2.掌握“写出词语近义词”的方法。
(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从词的意义上去找;结合词具体的语言情境去找)3.学会“谈谈文章的感想”的答题技巧。
(学生记笔记)第三环节:实战练习(20分钟)1.实战练习(ppt13)根据总结出的阅读技巧阅读《以勤奋为起点》,做课后的练习,教师出示要求。
2.考点分析(ppt14)学生默读文章,回答第2、4题。
操作要点:教师边提问,边讲解。
(ppt15)·请你根据下面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内。
(1)才能和智慧超过一般人(敏锐过人)(2)什么事都没办好(一事无成)(3)勤奋努力毫不松懈(勤奋不怠)(4)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寻根问底)师:与“写出词语近义词的方法”是一致的,根据给出内容的意思,选择词语。
(ppt16)·华罗庚写这篇文章想告诫少年儿童什么?从小就要以勤奋作为自己的起点。
·你身边有哪些勤奋的人?请举例说明。
我的朋友萱萱雨天还坚持去图书馆爸爸生病的时候还坚持看书师: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第四环节:我的收获(ppt17)1.知识:·“一事一议”类文章的阅读方法。
·“一事一议”类文章的答题技巧。
学会写出词语的近义词。
学会谈谈文章的感想。
2.成长:为父母讲述一件有教育意义的小事,让他们提提建议。
注:因为每个班级学生水平不一,教师选择的阅读文章也不同,所以,我们给所有的阅读文章都做了答案,教师可以自由选择。
(答案见ppt18——ppt22)第二节课:修改课(1小时)第一环节:点评作文(25分钟)一、评全班(共性的优、缺点)(20分钟)1.修改学生错的较多的字、词、句。
(ppt24)过渡语:同学们,你们上次课写的作文初稿,老师已经批改完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你们的作文。
把你作文中的一些错字、用错的词,病句找出来并改正。
生:......师:同学们说的都不错,既然你们都知道了,希望下次不要再犯相同的错误。
不要因小失大。
学生能说出的给奖励。
因为加盟校各地各班情况各异,请各位老师酌情整理。
2.主体内容的点评(1)优点:(ppt25)注意:通过学生作文初稿的写作情况,请您根据自己班里的情况就全班提升较多的地方评价。
(2)不足:(ppt26——ppt29)A.部分同学文章似记流水账。
(ppt26、27)师:修改时,注意人物细节的刻画。
例子:我看见一件很破旧的衣服,很奇怪。
这时候,妈妈走进来了,我问妈妈这件衣服是谁的?妈妈一把夺过衣服,好像很担心的样子。
师:(平铺直叙,流水账。
)修改后:“咦,这是什么?”我突然看见一件很破旧的衣服:蓝色的布洗得泛白了,领口、袖口打满了补丁。
这时候,妈妈恰好走进来,“哟,小祖宗,瞧你翻得……别动!”她看见我手中的衣服,急得转变了语气,立刻夺走了衣服。
“妈妈,留着它干吗?”我漫不经心地说。
师:(语言、动作、语气等细节,让文章生动具体。
)B.议论内容过于简单,不够深刻。
(ppt28、29)师:议论要深刻,可以引用相关名言佳句、诗句等。
例子:我以后一定要认真学习,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这样长大才有出息。
师:(议论的太简单,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修改后:如果时间能倒流,我一定虚心学习,一定严格要求自己,唉,现在后悔有什么用呢?的确是“经一事,长一智”经过这次考试,我得到了一个最深刻的教训,也因此长了一智。
我终于懂得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至理名言的真正含义,无论何时,只有虚心的人才能不断进步,才能真正成功。
师:(议论深刻,能体现自己的想法。
)总结:以上两点大家要注意哦,只要你们坚持下去,谁都能写出一篇漂亮的文章!二、评个人,积累好词句。
(5分钟)(ppt30)1.每个学生的优秀词或句。
目的:鼓励每个学生。
操作要点:在每个学生的作文中找到优秀的词语或句子,并由教师读出来,简单评价,整理在ppt上;继而让大家看自己挑选出的教材中武器装备环节的好词好句,然后让学生进行记忆大赛,说说你能记住的是哪些?评选出大家都记住的词或句子,在修改作文时把它们用到恰当的地方。
2.金杯奖作品展示。
(金奖占3%)目的:给学生荣誉感,给家长一个汇报。
金奖最好每个学期每个学生都能轮到一次。
操作要点:(1)可以把文章打印出来,发给家长,上面写上喜报两个字。
(2)全部读出来,给大家欣赏。
简单评价。
(3)金杯奖作品的标准:基本功扎实,主题、选材、结构、遣词造句都非常优秀。
第二环节:经典命题(5分钟)目的:发散学生思维,把自己平时写得好的习作转化为考试中的作文,学会一文多变。
师:前面我们已经讲了“二十年后回故乡”此类型文章的写作方法,那么,同学们要学会举一反三,不同题目的文章,学会用我们讲的方法,写出来!《妈妈,水开了》精彩开头和结尾。
(ppt31、32)师:如果是这样的一个题目呢?《这句话给我的启发》精彩开头和结尾。
(ppt33、34)第三环节:回顾学习收获并再次独立创作(30分钟)1.强调再次修改的要求:(ppt35)(1)描述的事物特点要突出,中心明确。
(2)语言准确,至少使用两个说明方法。
(3)本次修改作文的时间是30分钟,书写要工整,修改过程中不能交头接耳,遇到不懂的问题举手。
2.可不断巡视学生修改情况,及时对修改不到位、修改思路受阻等现象对学生进行督促和辅导。
3.可多关注修改拖拉、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及时提醒督促,提高学生写作速度。
4.可让提前完成修改的学生,学习自我检查、看课外书来或找寻课本里好词、佳句的好习惯。
第六环节:课后工作(ppt36)·完成第四单元练习卷注意:这部分的内容不必全做,教师可以根据跟学生平时沟通的情况,选择学生普遍差的部分进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