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凝材料学复习试题
胶凝材料学复习试题

绪论1胶凝材料:凡在物理化学作用下,从具有可塑性浆体逐渐变成坚固石状的过程中,能将其他物料胶结为整体,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的物质。
一、石膏1、CaSO4 H2O有几种石膏相及其生成条件(温度等)CaSO4 H2O系统中的石膏相有五种:二水石膏、α型与β型半水石膏、α与βⅢ型硬石膏、Ⅱ型硬石膏、Ⅰ型硬石膏。
半水石膏有α型与β型两个变种。
当二水石膏在。
>45°加压水蒸气条件下,在酸和盐的溶液中加热时,可以形成α型半水石膏。
如果二水石膏的脱水过程是在45°干燥环境中进行的,则可以形成β型半水石膏。
Ⅲ型硬石膏也存在α型与β型两个变种,他们分别由α型与β型半水石膏加热脱水而成。
前者是在100度加压水蒸气条件生成,后者是在107度干燥空气条件下生成。
如果二水石膏脱水时,水蒸气分压过低,二水石膏也可以不经过半水石膏直接转变为Ⅲ型硬石膏。
Ⅱ型硬石膏是二水石膏、半水石膏和Ⅲ型硬石膏经高温(200度-1180度)脱水后在常温下稳定的最终产物。
Ⅰ型硬石膏只有在温度高于1180℃时才能存在,如果低于此温度,他会转化为Ⅱ型硬石膏。
故Ⅰ型硬石膏在常温下是不存在的。
2、为什么α型半水石膏比β型的强度高?两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亚微观状态下晶体的形态大小以及分散度方面的不同。
1.α型半水石膏是致密的完整的,粗大的原生颗粒,而β型半水石膏是片状的,不规则的,由细小的单个晶粒组成的次生颗粒。
2.β型半水石膏分散度比α大得多。
所以,β型半水石膏的水化速度快、水化热高、需水量大、硬化体强度低。
3、简述半水石膏水化机理。
半水石膏加水后进行的水化反应用下式表示:CaSO4.1/2H2O+3/2H2O=CaSO4.H2O=Q,关于半水石膏水化有两个理论:1,溶解析晶理论。
2,局部化学理论。
1理论认为半水石膏与水拌合后,首先是半水石膏在水溶液中溶解,因为半水石膏的饱和溶解度对于二水石膏的平衡溶解度来说是高度过饱和的,所以在半水石膏的溶液中,二水石膏的晶核会自发地形成和长大。
无机胶凝材料复习题测试题解读

无机胶凝材料一、填空题1. 按化学成分的不同,胶凝材料分为____和____两大类。
按硬化条件的不同,无机胶凝材料可分____和____两类。
2. 生产石膏的原料主要是________,也称____。
石膏的主要生产工序是将二水石膏加热煅烧、脱水和磨细。
当温度升高到107~170℃时,_____生成。
3. 建筑石膏遇__时,重新水化成二水石膏。
由于二水石膏溶解度比建筑石膏__,水化的二水石膏____,使建筑石膏继续___。
随着水分的消耗和蒸发,浆体逐步___失去塑性,并逐步___,最后硬化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______。
4. 建筑石膏为__粉末,密度一般为______,堆积密度为______。
建筑石膏凝结硬化快。
常温下完全水化的时间为____min,终凝时间不超过___min,__天左右完全硬化。
因此,实际操作时常掺加缓凝剂,如___、___等。
建筑石膏完全水化的理论需水量仅为___,但为了保证可塑性,实际加水量通常为___。
5. 建筑石膏硬化后多余水分蒸发,制品内部形成____,因此石膏制品__,隔热保温性能__,但__不高。
建筑石膏在硬化过程中,体积约膨胀__%。
这一性质使石膏制品尺寸__,表面__,干燥时也不__。
建筑石膏硬化后的主要成分是____。
遇火时,二水石膏中的结晶水脱水,制品表面____,从而__火势蔓延,使温度上升__,起到防火作用。
制品厚度__,防火性能愈好。
6. 石灰岩经高温煅烧而得到的块状产品,称为____。
其主要成分是____。
生石灰加__生成氢氧化钙的过程,称为石灰的______。
石灰浆体在空气中逐渐硬化,是由______和______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来完成的。
7. 石灰在熟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的__,体积膨胀约____倍。
在工地上,石灰多在化灰池中熟化成石灰膏。
欠火石灰含有碳酸钙的硬块____,成为渣子。
过火石灰结构紧密,而且表面有一层深褐色的玻璃质状物,使其熟化__,当用于建筑抹灰以后,可能继续熟化而发生__,会使平整的抹灰表面__、__或____。
材料科学:无机胶凝材料考试考试题(最新版).doc

材料科学:无机胶凝材料考试考试题(最新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问答题 不同品种且同一强度等级以及同品种但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能否掺混使用?对这二种情况分别解释 为什么? 本题答案:这两种情况均不能掺混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或不同强度等级 本题解析:这两种情况均不能掺混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或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掺混使用会影响水泥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
2、问答题 简述铝酸盐水泥的水化过程及后期强度下降的原因。
本题答案:铝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CAH10和C2AH8为针状或板状 本题解析:铝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CAH10和C2AH8为针状或板状结晶体,能相互交织成坚固的结晶合生体,析出的Al (OH )3难溶于水,填充于晶体骨架的空隙中,形成比较致密的结构,使水泥石获得很高的早期强度,但是CAH10和C2AH8是压稳定相,随时间增长,会逐渐转化为比较稳定的C3AH6,转化结果使水泥石内析出游离水,增大了空隙体积,同时由于C3AH6晶体本身缺陷较多,强度较低,因而使得水泥石后期强度有所下降。
3、问答题 过火石灰、欠火石灰对石灰性能有什么影响?如何消除? 本题答案:欠火石灰的产浆量较低,质量较差;欠火石灰的密度较大,表 本题解析:欠火石灰的产浆量较低,质量较差;欠火石灰的密度较大,表面常被黏土杂质溶 化时所形成的玻璃釉状物包覆,因而消解很慢,在工程中过火石灰颗粒往往会在正常石灰硬化后继续吸湿消解而发生体积膨胀,降低石灰品质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影响工程质量。
胶凝材料复习题答案

胶凝材料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胶凝材料主要分为哪两大类?A. 有机胶凝材料和无机胶凝材料B. 水泥和石膏C. 石灰和水泥D. 石膏和石灰答案:A2.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水泥的主要成分?A. 硅酸钙B. 铝酸钙C. 氧化镁D. 硫酸钙答案:C3. 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通常分为哪两种?A. 初凝和终凝B. 快凝和慢凝C. 短凝和长凝D. 冷凝和热凝答案:A4. 以下哪种胶凝材料具有较好的抗渗性能?A. 石灰B. 水泥C. 石膏D. 硅酸盐水泥答案:B5. 胶凝材料的强度等级是如何划分的?A. 根据凝结时间B. 根据抗压强度C. 根据抗拉强度D. 根据抗渗性能答案:B二、填空题6. 胶凝材料在建筑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答案:粘结、填充和增强结构7. 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少量的硫酸盐。
答案:硅酸钙、铝酸钙8. 胶凝材料的强度等级通常用________表示。
答案:MPa(兆帕)9. 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对施工工艺有重要影响,其中初凝时间不小于________,终凝时间不大于________。
答案:45分钟,10小时10. 胶凝材料的抗渗性能通常通过________来衡量。
答案:渗透系数三、简答题11. 简述胶凝材料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答案:胶凝材料主要分为有机胶凝材料和无机胶凝材料。
有机胶凝材料如树脂、沥青等,具有较好的粘结性和可塑性,但耐久性较差。
无机胶凝材料如水泥、石灰、石膏等,具有良好的耐久性、稳定性和较高的强度,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中。
12. 为什么说水泥是现代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胶凝材料?答案:水泥因其良好的粘结性、较高的强度、良好的耐久性以及与其他材料的兼容性,使其成为现代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胶凝材料。
水泥能够与骨料混合形成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道路、桥梁等工程中。
四、论述题13. 论述胶凝材料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
答案:胶凝材料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胶凝材料试卷-含答案

胶凝材料试卷部门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1、胶凝材料取样应遵循同一品种,同一厂家,同批号,同生产日期。
散装水泥以 500 T为一批,袋装水泥以 200 T为一批,粉煤灰以 120 T 为一批,矿粉以 120 T为一批,数量不足时亦按一批计。
2、水泥的细度可通过比表面积和筛析法等试验方法来判定。
3、水泥和粉煤灰的细度负压应调节到 4000~6000 Pa;水泥和粉煤灰细度试验时分别称取 25 g, 10 g;粉煤灰负压筛修正系数应在 0.85-1.15 该筛可以使用。
4、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 6±1 mm,该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浆体。
5、水泥凝结时间试验临近初凝时每隔 5 min测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 15 min测一次,到达初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确定到达初凝状态,到达终凝时,需要在试体另外两个不同点测试,结论相同时才能确定到达终凝时间。
6、安定性两个雷氏夹沸煮后增加距离平均值不大于 5 mm,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差值超过 4 mm,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烧失量试验时天平的精度为( B )A 0.01B 0.001C 0.00012、当流动度达到( B )为该粉煤灰的需水量比流动度要求。
A 120—130mmB 130—140mmC 180mm以上3、矿粉的密度要求( A )A ≥2.8B ≥3.0C ≥3.24、粉煤灰留样的有效期为( A )A 1个月B 3个月C 6个月5、胶砂抗压强度计算时,应以6个数值的平均值作为强度值,若有一个数值超过平均值的( A )时,应剔除这个结果,取剩余五个的平均值,若仍有一值超出,则该试验无效。
A ±10%B ±15%C ±20%6、流动度测定时,装第一层应插捣( C ),装第二层应插捣( C )。
A 10,10B 10,15C 15,107、比表面积试验结果相差超过( B ),应重新试验。
胶凝材料部分答案

1. 胶凝材料的定义、特征、作用。
要点:定义:在物理、化学作用下,能从浆体变成坚固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它散粒物料(如砂、石等),制成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复合固体的物质称为胶凝材料,又称为胶结料。
特征:能在常温下凝结硬化为固体;有较强的胶结能力;具有一定的使用性能。
作用:胶结、固化,机械强度2. 按照硬化条件,胶凝材料可以分为哪两类,其意义是什么?要点:气硬性胶凝材料和水硬性胶凝材料。
水硬性胶凝材料是指和水成浆后,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并保持强度,又能在水中硬化并长期保持和提高其强度的材料,这类材料常统称为水泥,如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
气硬性胶凝材料是指不能在水中硬化,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保持或发展强度,如石膏、石灰、镁质胶凝材料,水玻璃等。
气硬性胶凝材料只适用于地上或干燥环境,而水硬性胶凝材料既适用于地上,也可用于地下潮湿环境或水中。
3.石膏胶凝材料的制备和石膏制品的制作本质上有何区别?要点:石膏胶凝材料的制备是将二水石膏加热使之部分或全部脱水,以制备不同的脱水石膏相(脱水);石膏制品的制备是将脱水石膏再水化,使之再生成二水石膏并形成所需的硬化体(再水化)。
4.α型半水石膏和β型半水石膏各在什么条件下得到的?结构上各有什么特点?要点:α型半水石膏:蒸压釜在饱和水蒸汽的湿介质中蒸炼而成的,脱出的水是液体;β型半水石膏:处于缺少水蒸汽的干燥环境中进行的,脱出的水是蒸汽。
α型半水石膏为菱形结晶体,晶体尺寸大而完整,晶形良好、密实(高强石膏);β型半水石膏呈细鳞片状集合体,晶体表面有裂纹,结晶很细不规则 (建筑石膏)。
5.用吕·查德里的结晶理论,解释半水石膏水化、凝结、硬化的机理。
要点:半水石膏加水之后发生溶解,并生成不稳定的过饱和溶液,溶液中的半水石膏经过水化而成为二水石膏。
由于二水石膏在常温下比半水石膏具有小得多的溶解度(如20℃时CaSO4·1/2H2O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0g/L左右,而CaSO4·2H2O的溶解度只为2g/L左右),所以溶液对二水石膏是高度过饱和的,因此很快沉淀析晶。
建筑材料习题(胶凝材料)

第二章建筑胶凝材料一、名词解释1.胶凝材料:2.气硬性胶凝材料:3.石灰膏的陈伏:4生石灰的熟化:5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二、填空题1. 石灰的特性有:可塑性、硬化、硬化时体积和耐水性等。
2.建筑石膏具有以下特性:凝结硬化、孔隙率、表观密度,强度,凝结硬化时体积、防火性能等。
3.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终凝时间不得迟于。
4.石灰膏在使用前,一般要陈伏两周以上,主要目的是。
5.水玻璃在硬化后,具有耐、耐等性质。
6.大体积混凝土,不宜使用水泥,而宜使用水泥。
7.水泥熟料中含量增加,水泥石强度提高。
8.活性混合材料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三、判断题1.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而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中硬化。
( )2.建筑石膏的分子式是 caS04·2H20。
( )3.石灰在水化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其体积也有较大收缩。
( )4.因为普通建筑石膏的晶体较细,故其调成可塑性浆体时,需水量较大,硬化后强度较低。
()5.生石灰加水水化后可立即用于配制砌筑砂浆用于砌墙。
( )6.石膏在硬化过程中体积略有膨胀。
( )7.水玻璃硬化后耐水性好,因此可以涂刷在石膏制品的表面以提高石膏的耐水性。
( ) 8.在空气中存过久的生石灰,可照常使用。
( )9. 石灰进行陈伏,其主要目的是使过火石灰充分熟化。
( )四、选择题1.建筑石膏凝结硬化时,最主要的特点是()。
A、体积膨胀大B、体积收缩大C、放出大量的热D、凝结硬化快2.由于石灰浆体硬化时(),以及硬化强度低等缺点,所以不宜单使用。
A、吸水性大B、需水量大C、体积收缩大D、体积膨胀大3.()在使用时,常加入氟硅酸钠作为促凝剂。
A、高铝水泥B、石灰C、石膏D、水玻璃4.建筑石膏在使用时,通常掺入一定量的动物胶,其目的是为了()A、缓凝B、提高强度C、促凝D、提高耐久性5.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A、CaCO3B、CaOC、Ca(OH)2D、CaSO36.()在空气中凝结硬化是受到结晶和碳化两种作用。
胶凝材料复习题答案

胶凝材料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胶凝材料的主要功能是()。
A. 增强B. 粘结C. 填充D. 润滑答案:B2. 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分钟。
A. 45B. 60C. 90D. 120答案:B3. 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迟于()小时。
A. 6B. 8C. 10D. 12答案:D4. 普通水泥的强度等级通常分为()。
A. 三个B. 四个C. 五个D. 六个答案:C5. 石膏的主要成分是()。
A. 二水硫酸钙B. 无水硫酸钙C. 半水硫酸钙D. 一水硫酸钙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胶凝材料的分类包括()。
A. 水泥B. 石膏C. 石灰D. 树脂答案:ABC2. 影响水泥凝结时间的因素有()。
A. 温度B. 湿度C. 细度D. 掺合料答案:ABCD3. 以下哪些物质可以作为水泥的掺合料()。
A. 粉煤灰B. 矿渣C. 石灰石D. 硅灰答案:ABD三、判断题1. 胶凝材料的强度等级越高,其粘结性能越好。
()答案:×2. 水泥的储存时间越长,其强度会逐渐降低。
()答案:√3. 石膏在建筑中主要用作缓凝剂。
()答案:×四、简答题1. 简述水泥的硬化过程。
答案:水泥的硬化过程主要包括水化反应和结晶化过程。
在水化反应中,水泥中的硅酸盐、铝酸盐等成分与水反应生成水化产物,如硅酸钙水化物等。
随着水化产物的增多,水泥浆体逐渐失去流动性,开始凝固。
结晶化过程中,水化产物逐渐结晶,形成坚硬的水泥石结构。
2. 石膏在建筑中的主要应用有哪些?答案:石膏在建筑中的主要应用包括:作为石膏板的原料,用于制作石膏板;作为缓凝剂,添加到水泥中延长水泥的凝结时间;作为石膏砂浆的原料,用于墙面抹灰等。
五、计算题1. 已知某水泥的28天抗压强度为42.5MPa,试计算其强度等级。
答案:根据水泥强度等级的划分,28天抗压强度为42.5MPa的水泥属于42.5级水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1胶凝材料:凡在物理化学作用下,从具有可塑性浆体逐渐变成坚固石状的过程中,能将其他物料胶结为整体,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的物质。
一、石膏1、CaSO4 H2O有几种石膏相及其生成条件(温度等)CaSO4 H2O系统中的石膏相有五种:二水石膏、α型与β型半水石膏、α与βⅢ型硬石膏、Ⅱ型硬石膏、Ⅰ型硬石膏。
半水石膏有α型与β型两个变种。
当二水石膏在。
>45°加压水蒸气条件下,在酸和盐的溶液中加热时,可以形成α型半水石膏。
如果二水石膏的脱水过程是在45°干燥环境中进行的,则可以形成β型半水石膏。
Ⅲ型硬石膏也存在α型与β型两个变种,他们分别由α型与β型半水石膏加热脱水而成。
前者是在100度加压水蒸气条件生成,后者是在107度干燥空气条件下生成。
如果二水石膏脱水时,水蒸气分压过低,二水石膏也可以不经过半水石膏直接转变为Ⅲ型硬石膏。
Ⅱ型硬石膏是二水石膏、半水石膏和Ⅲ型硬石膏经高温(200度-1180度)脱水后在常温下稳定的最终产物。
Ⅰ型硬石膏只有在温度高于1180℃时才能存在,如果低于此温度,他会转化为Ⅱ型硬石膏。
故Ⅰ型硬石膏在常温下是不存在的。
2、为什么α型半水石膏比β型的强度高?两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亚微观状态下晶体的形态大小以及分散度方面的不同。
1.α型半水石膏是致密的完整的,粗大的原生颗粒,而β型半水石膏是片状的,不规则的,由细小的单个晶粒组成的次生颗粒。
2.β型半水石膏分散度比α大得多。
所以,β型半水石膏的水化速度快、水化热高、需水量大、硬化体强度低。
3、简述半水石膏水化机理。
半水石膏加水后进行的水化反应用下式表示:CaSO4.1/2H2O+3/2H2O=CaSO4.H2O=Q,关于半水石膏水化有两个理论:1,溶解析晶理论。
2,局部化学理论。
1理论认为半水石膏与水拌合后,首先是半水石膏在水溶液中溶解,因为半水石膏的饱和溶解度对于二水石膏的平衡溶解度来说是高度过饱和的,所以在半水石膏的溶液中,二水石膏的晶核会自发地形成和长大。
由于二水石膏的析出,便破坏了原有半水石膏的溶解平衡状态,这时半水石膏会进一步溶解以补偿二水石膏析晶而在液相中减少的硫酸钙含量,如此不断进行的半水石膏的溶解和二水石膏的析晶,直到半水石膏完全水化为止。
影响水化物晶体的成核和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液相的过饱和度,只有在过饱和状态的母液中,晶体的形成和生长才有可能。
过饱和度随温度的提高而减少,建立较高的过饱和度并使之维持足够的时间是半水石膏凝结硬化的必要条件。
影响水化的主要因素:石膏的煅烧温度,粉磨细度,结晶形态,杂质情况以及水化条件。
)4、半水石膏水化反应的推动力?新旧相的饱和溶解度对溶解沉淀反应的影响?推动力是液相的过饱和度,只有在过饱和的母液中,晶体的形成和生长才有可能,只有新相的饱和溶解度比旧相的饱和溶解度低时,才有可能在旧相溶液中形成对新相是过饱和的溶液,溶解沉淀反应才有可能发生。
5、硬石膏的常见激发剂有哪几类?6、半水石膏浆体强度如图所示,简述曲线1和2趋势条件和相应浆体结构特性。
7、石膏浆体的液相过饱和度是怎样影响浆体结晶结构的形成和破坏的?建筑石膏高强石膏硬石膏二、石灰1、简述用碳酸钙等煅烧获得CaO的三个过程。
煅烧过程对石灰的影响:方程式CaCO3=CaO+CO2制备石灰“活性”主要由两种因素决定1内比表面积2晶格变形程度,形成CaO所用原材料的结构,煅烧温度,煅烧时间以及煅烧是环境的状态对其活性有巨大的影响。
煅烧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碳酸钙分解形成具有碳酸钙或氢氧化钙的假晶体氧化钙,这时的产物仍保持着碳酸钙或氢氧化钙的晶格2亚稳的氧化钙集体再结晶成更稳定的氧化钙晶体这时其内比表面积达到最高点,不论何种原材,什么温度都得到相同的面心立方体氧化钙晶格3再结晶的氧化钙烧结,这时比表面积降低,此时氧化钙的烧结成了主要的。
且当煅烧温度提高时,CaO的活性降低,再经过长时间的较高温度的煅烧下,发生“死烧”现象,此时的CaO的活性很弱甚至基本丧失。
2、石灰水化特点?CaO+H2O=Ca(OH)2此式为可逆反应,其特点在水化过程中具有放热量大,放热速度快,需水量大以及水化时具有体积膨胀等特点。
1水化热高,石灰具有强烈的水化反应能力,表现为CaO遇水后,迅速放出大量能量,石灰水化时放出的热量是半水石膏的10倍2蓄水量大,CaO与H2O反应生成Ca(OH)2的理论需水量仅为32%但实际反应时由于放热量大使水蒸发,其蒸发水量约占37%因此要使CaO全部转变为Ca(OH)2约需加入70%的水才可得到十分干燥体积疏松的消石粉3体积膨胀,试件在没有外加荷载作用的情况下,膨胀率达44%。
(石灰水化的特点:水化热高,需水量大,体积膨胀)3、石灰的消化速度:在一定的标准条件下,从生石灰与水混合起,到达到最高温度所需时间。
4、石灰水化产生显著体积增大的原因。
5、石灰浆体如何硬化获得强度的?三、镁质胶凝材料镁水泥的水化相及转变。
四、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
初凝终凝假凝瞬凝(快凝)触变性反触变性弹性后效:卸掉荷载后,水泥石立即产生一个反向的瞬时弹性变形,随后,反向变形继续增长到一定的程度后趋于稳定,这种随时间增长并趋于稳定的反响变形过程成为弹性后效。
水硬性:指材料磨成细粉加水搅拌成浆体后,能在潮湿空气和水中硬化,并形成稳定化合物的性能。
石灰饱和系数:熟料中全部sio2生成c3s和c2s所需的cao含量与全部sio2生成c3s 所需的cao最大含量的比值。
铝率(铁率):熟料中氧化铝和氧化铁含量的质量比。
6硅率:熟料中sio2含量和Al2O3 ,Fe2O3质量之和的质量比。
C-S-H凝胶:C3S(C2S)水化时,首先溶出Ca2+离子和单硅酸根离子【SiO2】4-,在溶液中,硅酸根随水化过程的进行不断聚合,所以,C-S-H凝胶是有不同聚合度的硅酸根与钙离子组成的水化物。
钙矾石:在石膏、氧化钙同时存在的条件下,C3A虽很快水化成C4AH13,但接着他与石膏反应生成三硫酸铝钙,即钙矾石。
触变性:指某些胶体体系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性暂时增加,外力除去后,具有缓慢的可逆复原的性能。
宾汉姆体:施加外力较小时,物体产生的剪应力小于极限剪应力或屈服应力时,物体保持原状不变,当应力超过时物体会产生流动变形,这一类物体称为宾汉姆体。
固相反应:生料煅烧过程中,碳酸盐分解组分与粘土分解组分通过质点的相互扩散而进行的反应。
水泥:水泥是加水后能拌合成塑性浆体,可胶结沙石等适当材料,并能在空气和水中硬化的粉状水硬性胶凝材料。
水化速率:指单位时间内水泥的水化程度或水化深度。
牛顿粘性液体:是指剪应力与应变速率是比为一个常数的理想粘性液体.水泥熟料:是一种多矿物的结晶细小的具有特定胶结性能的人造岩石。
水泥浆的流动性:指在外力作用下克服水泥内部颗粒间相互作用而变形的性能。
水泥浆的可塑性:指浆体克服极限剪应力以后,产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的性能。
水泥浆的稳定性:指水泥将在塑性变形以后,保持固液相系本身的稳定,稳定性好的浆体是指其在塑性变形时,固体粒子不产生互相接触或分立的现象,及整个流动的分散体系保持稳定。
化学减缩:水泥浆体在水化过程中,水泥—水体系的总体积发生减小的现象。
硅酸三钙水化经历的阶段及特征:C3S+nH→C-S-H+(3-x)CH (水化硅酸钙和氢氧化钙) 1.诱导前期:加水后立即发生急剧反应,但该阶段的时间很短,15分钟以内结束。
2.诱导期:这一阶段反应速率极其缓慢,一般持续2-4小时,是硅酸盐水泥浆体保持塑性的原因。
3.加速期:反应重新加快,反应速率随时间而增长,出现第而个放热峰,在达到峰值时本阶段即告结束,此时终凝已过,开始硬化。
4.减速期:反应速率随时间下降的阶段,水化作用逐渐受扩散速率的控制。
5.稳定期:反应速率很低,反应过程基本稳定,水化作用完全受扩散速率控制。
影响水泥流变性的主要因素:1.水化龄期的影响。
2.水灰比的影响。
3.水化温度的影响。
4.水泥熟料矿物组成的影响。
描述硬化水泥石晶体的结构:在常温下硬化的水泥石,通常是由未水化的水泥熟料颗粒。
水化水泥,水和少量的空气,以及由水和空气占有的空隙网组成,因此它是一个固-液-气三相多孔体。
在常温下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按其结晶程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结晶比较差,晶粒的大小相当于胶体尺寸的水化硅酸钙凝胶,简称C-S-H凝胶,它既是微晶质可以彼此交叉和连生,又因为其大小在胶体尺寸范围内而具有凝胶体的特性。
还有结晶度比较完整、晶粒比较大的一类水化物。
描述水泥石干缩变形与失水的关系:由于湿度和温度的变化,要引起水泥石中水分的变化,伴随着水泥石失水的过程,必然要引起水泥石的收缩,把水分损失区别为两类:一是与相对湿度有关的干燥脱水,二是在高温作用下的温度脱水。
失水阶段1.相对湿度100%-30% ΔVo/ΔVw=0.025 毛细水脱出(毛细管张力引起收缩) 2.相对湿度30%-1% ΔVo/ΔVw=0.22 凝胶水脱出 3.相对湿度1%-脱水温度200℃ΔVo/ΔVw=0.40 结晶水脱出(主要脱水) 4.脱水温度200-525℃ΔVo/ΔVw=1.0 结构水脱出什么条件下水泥石碳化收缩最快及原因:湿度对碳化收缩影响很大,当相对湿度为100%时不产生碳化收缩,随着湿度的下降,碳化收缩值增大,当湿度为55%时,碳化收缩达最大值。
原因: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石中的水化物,特别是与氢氧化钙的不断作用,引起水泥石结构的解体所致。
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化物的置换反应描绘释放出水分子,而只有这些水分子失去时,才能早成水泥石体积的变化。
显然水分的失去是随着相随湿度的下降而增大。
防止化学侵蚀的技术措施:1.改变熟料矿物组成。
2.在硅酸盐水泥中加入某些外加剂。
3.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4.在混凝土外部加覆盖层。
5.对具有特殊要求的抗侵蚀混凝土,可以采用浸渍混凝土,也就是将树脂单位浸渍到混凝土的空隙中,再使之聚合以填满混凝土的空隙,这种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侵蚀性水泥生产中为什么采用急冷措施:熟料的冷却对熟料的相结构有较大的影响,快速冷却可使高温下形成的液相来不及结晶从而形成玻璃相,同时可是C3S 的矿物晶体来不及变大而保持其细小均匀分布的形态,并且由于急冷在熟料内部形成了结晶应力而使表面形成细小裂纹。
因此在工艺装备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的采用急冷措施,这不仅能是水泥熟料的使用性能以及抗硫酸盐的性能等变的更好,而且也能改善熟料的工艺性质,特别是耐磨性好。
铝率,硅率,石灰饱和度系数的意义及对煅烧的影响:硅率:SM 表示熟料中的SiO2含量与Al2O3和Fe2O3的含量之和的质量比值。
硅率越高,则硅酸盐矿物的含量越高,溶剂矿物越少,所以在煅烧过程中出现的液相含量越小,所要求的烧成温度越高,但硅率越小,则硅酸盐矿物大小影响水泥强度,液相过多一出现结大块,结炉瘤或结圈等而影响窑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