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库精编版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库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库1.《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毕业生应达到的阅读总量是多少字?答:小学毕业生应达到的阅读总量是145万字。
2.臼字的笔顺是怎样的?答:臼字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
3.请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
答:选项B,正确的词语为①心照不宣②相濡以沫③杯盘狼藉。
4.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请选出下面不是边塞诗派的诗人。
答:选项D,XXX不是边塞诗派的诗人。
5.以下作品中有一部不是出自《安徒生童话》的,它是什么?答:选项A,XXX不是出自《安徒生童话》。
6.XXX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他一生留下许多传世之作,下列作品中哪一幅不是XXX的作品?答:选项C,向日葵不是XXX的作品。
7.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2周年,是香港回归祖国多少周年,是澳门回归祖国多少周年?答:选项D,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14周年,是澳门回归祖国12周年。
8.《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称未成年人是指多少周岁以下的公民?答:选项D,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9.我国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什么?答:选项D,我国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九年制义务教育。
10.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什么?答:选项C,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1.传说中的年是什么?答:选项A,传说中的年是一种怪兽。
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什么?答:选项B,正确的词语为粗犷(ɡuǎnɡ)狙(zǔ)击鳞次栉(XXX)比战战兢兢(jīnɡ)。
抱明月而长终,含润而自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赋得古原草送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XXX。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临江仙·满庭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钱塘湖春行》诗人XXX以其丰富奇特的想象、雄浑奔放的风格、绚丽的色彩和清新自然的语言被誉为“XXX”,其诗歌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因此人称为“诗圣”。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每题5分,共30分)1.以下哪个成语与“路”字无关?A. 路人B. 一路顺风C. 来路D. 入门之路2.下面哪个词语的读音不同于其他三个?A. 手表B. 蜡烛C. 香蕉D. 面包3.句子“她心思剔透,善解人意。
”中,“心思剔透”表达了人物的哪种品质?A. 心地善良B. 果断坚定C. 深思熟虑D. 聪颖敏锐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她是我们班上会算术的最好的女生。
B. 我们班上有三位同学喜欢参加文学社。
C. 天气非常的寒冷,需要多穿点衣服。
D. 这个问题难不倒他,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5.请选出与“明天”意义相近的词语。
A. 今日B. 古时C. 事后D. 新的6.关于汉字的起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汉字的形状多与事物的形态相似。
B. 汉字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程有关。
C. 汉字的创制是一种自然发展的结果。
D. 汉字的基本构造是由象形演变而来。
二、阅读理解 (每题10分,共4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做题。
1. 这是一篇讲述小狗成长故事的文章。
小狗从一只可爱的小幼犬成长为一只机灵活泼的大狗,它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以下哪个标题最适合这篇短文?A. 从小到大B. 笑看小狗C. 狗狗的成长D. 美好的回忆2. 这篇文章通过描述小狗的成长过程来向读者传递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A. 忧伤B. 生气C. 喜悦D. 惊讶3. 文章中强调了小狗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有趣的事情”,从这句话可以推断出作者对小狗成长的态度是什么?A. 冷漠B. 热爱C. 无所谓D. 厌恶4. 通过这篇文章,你觉得小狗在成长过程中最大的变化是什么?A. 外貌的变化B. 能力的提升C. 性格的转变D. 经历的事件三、作文题 (30分)题目:请你用300字左右的篇幅,写一篇关于健康饮食的作文。
要求:1. 简要介绍什么是健康饮食;2. 列举几个常见的不健康饮食习惯;3. 分析不健康饮食习惯的危害;4. 提出保持健康饮食的建议。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比赛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比赛试题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比赛试题第一卷理论素养(20分)一、填空题。
(5分)1.XXX阶段要求认识约3000个常用汉字,课外阅读总量达到50万字以上。
2.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3.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各年级的教学重点。
二、简答题(15分)4.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四大理念、五大领域分别指什么?(12分)三维目标:语言技能、语文思维、情感态度四大理念:育人、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德育为先五大领域:听说读写、文学欣赏、文化体验、文化传承、实践应用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教师,只有时时加强研究才能更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请结合自己的日常研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种自己知道或阅读过的语文教学期刊(含报纸)的名称:(1分)(2)列举一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专家的姓名及其在语文教学某一方面的主张,并谈谈其对你在教学方面的启发或影响。
(2分)第二卷学科素养(40分)三、基础题(24分)6.汉字写真。
某公司招聘经理,用四个读音相同的“gōng”字作为选拔标准,以此选拔优秀人才促进公司发展。
(4分)文明礼貌突出一个gōng(恭)字。
办事无私突出一个gōng(公)字。
有进取心突出一个gōng(工)字。
成果丰硕突出一个gōng(功)字。
7.别字门诊。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8分)刚笔自用(勉)叹为观止(只)暗然失色(惊)按部就班(步)惩前毖后(毙)谈笑风声(轻)丰功伟绩(迹)义不容辞(词)8.名句跑道。
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4)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9.常识手册。
(7分)1)请把十二地支补充完整: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中国书法所谓的“颜筋柳骨”是指笔画的形态特色。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专业知识素养比赛试题多套答案(汇编)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之专业知识素养比赛模拟试题学校:姓名: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45分)(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30分)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3、语文学科各阶段目标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4、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 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础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5、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6、课程标准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7、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三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8、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9、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教材,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1、关于语文课程的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的观点是:( C )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C )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攻略,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B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4、阅读教学过程是:( D )A、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C、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三)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的表述是:( A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努力建设开放而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4)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A、(1)(2)(3)(4)B、(3)(4)C、(2)(3)(4)D、(1)(3)(4)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于写字,新课标提出:( A )(1)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2)1~2年级要多人少些(3)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4)初步感受汉字的体型美A、(1)(2)(3)(4)B、(3)(4) C 、(2)(3)(4)D、(1)(3)(4)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B )(1)朗读(2)分角色读(3)表演读(4)默读A、(1)(2)(3)(4)B、(1)(4)C、(2)(3)D(、3)(4)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 C )(1)合作精神(2)创新意识(3)参与程度(4)探究精神A、(1)(2)(3)B、(3)(4)C、(2)(4)D、(1)(2)(3)(4)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 D )(1)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内容(2)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3)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过程(4)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A、(1)B、(1)(3)C、(1)(3)(4)D、(1)(2)(3)(4)二、语文学科基础知识(30分)(一)填空(11分)1.填上加横线字的正确读音(3分)①脉脉( ) ②吮( )吸③咀( )嚼④称( )职⑤负荷( ) ⑥乘( )车2.写出下列各名句的上句或下句(4分)a.(),不亦乐乎?b. 身无彩凤双飞翼,()3.《送元二使安西》中直接表现对朋友真挚感情的诗句是()。
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试题及答案篇一: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试题集锦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试题集锦1号题一、填空题:根据句子的意思,分别写出相应的体现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成语。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学不躐等。
()3、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二、连线题:《西厢记》李香君《牡丹亭》杜丽娘《长生殿》崔莺莺《桃花扇》杨玉环三、判断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汉语拼音重在考察学生的认读和拼读能力。
B、“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对”是“对面”。
C、教师普通话标准不能低于三级甲等。
四、选择题:北岳恒山位于我国()省陕西;B.A.山东;D. 湖南。
C.山西;五、简述题:“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句话说明了语文教育的什么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适应这一特点组织教学?2号题一、填空题: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习作目标要求可有8个字来概括,这就是:()、()。
二、连线题:《三国演义》柳湘莲《水浒传》罗刹女《西游记》顾二嫂《红楼梦》蒋干三、选择题: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是:()A.天山;祈连山;B.C.秦岭;D. 大行山。
四、判断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睡觉的家具”。
B、“小俩口”中的“俩”用错了。
C、新课标规定:修辞知识要作为小学语文考试内容之一。
五、简述题: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指出:“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请你谈谈对这一提法的理解和看法。
3号题一、填空题: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四种语文能力,它们是:()能力、()能力、()能力、()能力。
二、选择题:“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诗人()的诗。
A.歌德B.雪莱C.泰戈尔D. 艾青三、判断题:文革中,被称为“四人帮”的反革命集团是()A、江青、姚文元、陈伯达、张春桥。
B、林彪、江青、王洪文、张春桥。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面哪个字的部首是“言”?A. 说B. 诗C. 词D. 话2.下面哪个是成语“一丝不苟”的反义词?A. 粗心大意B. 缺乏毅力C. 物尽其用D. 说一不二3.下面哪个句子没有语病?A. 这只是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
B. 他喜欢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
C. 她把作业忘在家里,没有交给老师。
D.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好看的电影。
4.下面哪个字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A. 孩B. 豪C. 包D. 饱5.下面哪个成语的意思是褒义词?A. 守株待兔B. 刻舟求剑C. 关门萨瓦迪卡D. 纸上谈兵二、填空题1. “胸有成竹”中的“成竹”是褒义还是贬义?(答:褒义)2. “天马行空”中的“天马行”是褒义还是贬义?(答:褒义)3. “井底之蛙”中的“蛙”是褒义还是贬义?(答:贬义)4. “三人成虎”中的“成虎”是褒义还是贬义?(答:贬义)5. “面红耳赤”中的“红耳赤”是形容什么情绪?(答:尴尬)三、解答题1.请简述什么是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一个你常见的修辞手法。
(答:修辞手法是作者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方式,以达到更好的修辞效果。
例如,“云深不知处”,这里通过相对定语“不知处”形容云的深远,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2.请简述你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并列举一个你认为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
(答:我认为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既要注重学生的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也要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个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是通过阅读启发学生思考,并进行文本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和思维能力。
)四、答案选择题答案:1. A 2. A 3. C 4. D 5. C填空题答案:1. 褒义 2. 褒义 3. 贬义 4. 贬义 5. 尴尬解答题答案:略本试题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
祝您在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蹒跚(pán shān)缭绕(liáo rào)踌躇(chóu chú)B. 霎时(shà shí)囫囵(hú lún)蹊跷(qī qiāo)C. 旖旎(yǐ nǐ)潺潺(chán chán)徜徉(cháng yáng)D. 觊觎(jì yú)蹊径(qī jìng)潦草(lǎo cǎo)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经常帮助成绩差的同学。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经常帮助成绩差的同学。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A4. 下列关于《论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
B. 《论语》是孔子亲自撰写的儒家经典。
C. 《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的弟子们的言行。
D. 《论语》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答案:A5.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
B.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
C. 《红楼梦》的主人公是贾宝玉和林黛玉。
D.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答案:B6. 下列关于《诗经》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三百零五篇。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属于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A. 丰富的专业知识B. 渊博的文学素养C. 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D. 熟练的计算能力答案:D2. 小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哪个方面的素养?A. 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B. 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C. 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D. 对学生进行严厉批评答案:B3.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A. 科学实验能力B. 数学计算能力C. 创造性思维能力D. 体育运动能力答案:C4. 以下哪种教学手段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影响较大?A. 声音朗读B. 视觉呈现C. 多媒体教学D. 书面作业答案:C5. 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A. 计算能力B. 文学鉴赏能力C. 思维能力D. 绘画能力答案:B二、填空题1.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______。
答案:知识2. 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与学生______沟通。
答案:进行3. 小学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______。
答案:差异4. 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______能力。
答案:思维5.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______。
答案:手段三、判断题1.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只需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其他因素可以忽视。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2. 语文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3. 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4. 声音朗读、视觉呈现和多媒体教学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影响较大。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5. 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请简述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答案: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包括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要具备渊博的文学素养,能够阅读和理解各类文学作品;此外,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够与学生、家长和同事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库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库知识素养选择题()1.《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毕业生应达到的阅读总量是()字。
A.25万B.40万C.100万D.145万()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粗犷(ɡuǎnɡ)狙(zǔ)击鳞次栉(zhì)比战战兢兢(jīnɡ)B.欺侮(wǔ)租赁(lìn)刚愎(bì)自用恪(kè)尽职守C.泥泞(nìnɡ)湖泊(pō) 苦心孤诣(yì)惟妙惟肖(xiāo)D.浸渍(zì)提(tí)防引吭(hánɡ)高歌一叶扁(piān)舟() 3.臼字的笔顺是()。
(A)撇、竖、横折、点、点、横(B)撇、竖、横折、横、横、横(C)撇、竖、横、横折、横、横() 4.下面有三组词语,请选择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
(A)①心照不喧②相儒以沫③杯盘朗籍(B)①心照不宣②相濡以沫③杯盘狼藉(C)①心照不喧②相濡以沫③杯盘狼籍() 5.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请选择出下面不是边塞诗派的诗人。
(A) 王昌龄 (B) 贺知章 (C) 高适 (D) 岑参() 6.以下作品中有一部不是出自《安徒生童话》的,它是()。
(A)白雪公主(B)一颗小豌豆 (C)丑小鸭(D)坚定的锡兵() 7.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着名的画家,他一生留下许多传世之作,下列作品中哪一幅不是达芬奇的作品?(A)《岩间圣母》 (B)《最后的晚餐》 (C)《向日葵》 (D)《蒙娜丽莎》() 8.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2周年,是香港回归祖国______周年,是澳门回归祖国______周年。
(A) 12 12 (B) 14 14 (C) 12 14 (D) 14 12() 9.《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称未成年人是指()的公民。
(A)未满十四周岁(B)八到十八周岁(C)未满十六周岁 (D)未满十八周岁() 10. 我国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
A.素质教育B.创新教育C.八年制义务教育D.九年制义务教育() 11.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A.人类与自然 B.发现的时代 C.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D.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12.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
传说中的年是_____。
(A)一种怪兽(B)一座古城的名子(C)某一个君王的称号 (D)一种植物答案:1. D2. B3.C4. B5.B6.A7.C8.D9.D 10.D 11.C 12.A 简答题1、我国有哪几个直辖市,哪几个特别行政区?4个直辖市分别是(括弧中为简称):北京市(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沪或申)、重庆市(渝)。
2个特别行政区分别是(括弧中为简称):香港特别行政区(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2、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指出:“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请你谈谈对这一提法的理解和看法。
使语文课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本色,又要做到扎实有效,真正体现高效低耗。
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请你谈谈对这基本性质的理解,以及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这一性质特点。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工具性”除了“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外,还应包括是收集、处理信息的工具,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工具,甚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
其具体的范畴。
应是“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
“人文性”,就是说语文教学不能只是纯粹的语文知识的传授,我们可以从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通过对字、词、句、段、篇的充分挖掘,找出课文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引导学生对其正确感受和思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发展健康个性。
4、我国一位着名语文教育专家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请你结合语文新课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与看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一种能力,不等老师教,自己能阅读。
”首先就肯定了“教”的功能性和必要性,即“教”是手段,是途径。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是,教师决不是机械呆板地传授书本知识,而是要在“教”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本领,即“不需要教”是目的。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5、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指什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指什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7、语文课程的五大领域指什么?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8. 唐宋八大家为都有谁。
(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9.填写古诗文名句(1) 有朋自远方来, ________________(2) 落霞与孤鹜齐飞,(3) 身无彩凤双飞翼, ____________________(4) 天生我材必有用,(5) 长风破浪会有时,不亦乐乎秋水共长天一色心有灵犀一点通千金散尽还复来直挂云帆济沧海10、假如下面课文的主人公也被评为感动××十大人物,请任选一个,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颁奖词。
(10分)黄继光哈尔威船长钱学森桑娜董存瑞诸葛亮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廉颇居里夫人[示例]获奖人:袁隆平(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时,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专注于田畴。
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获奖人:颁奖词:概括出人物的生平的事迹和人生价值,要求高度概括、言简意赅、语言准确、生动优美、意蕴丰富、评价中肯。
朗读1、三年下《趵突泉》(片段)沿着小溪往南走,就来到趵突泉公园。
一个开阔的泉池,差不多是见方的,占了大半个公园。
池里的水清极了,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
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
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
有的不断地冒泡,均匀的小气泡连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流摇曳,有的要隔一会儿才冒出十来个气泡,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
有的半天冒出一个气泡,那些气泡比较大,大多扁扁的,一边往上升一边摇晃,碰着水面就碎了。
在阳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水泡五光十色,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
2、四年下《海上日出》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
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
便目不转睛的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的很,却没有亮光。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云霞,完全跳出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
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遍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
太阳升起来。
人看不见它。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紫色或者红色。
这时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3、二年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五年下《我们去看海》我们去看海走啊,一起走,我们去看海海风已吹进我们的心中耳边已响起潮声澎湃走啊,去看海,海是我们的梦海的胸怀如此的宽大海的家园如此的富足海是我们的另一个家看见海,就像走进了宝库我们在海的怀抱里跳跃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海在我们的怀抱里欢笑潮起潮落都有动听的歌去看海,一路唱着热情的歌曲看到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6、六年下《为学》为学[清]彭端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书写鲸鱼莱茵贪婪轮廓飘渺巩固绮丽弧线寻觅茅屋韵味霹雳讹诈瞩目贡献辉煌我们国旗游泳农村春天座位诊断碧绿剪刀猴子化验功课道理非常事业湿润彩霞模范普通咆哮玫瑰崎岖沸腾恍惚哆嗦募捐优雅幽静幼稚氛围赏赐嫉妒疲惫酝酿繁华喉咙嘹亮疏远残酷嘀咕梳理黎明经典蓬勃抒情震撼承诺跋涉拘束寓言舞蹈和谐运输经营敬重盼望展翅后悔支持港湾赞美坚持艰难喜欢(题库三)文学常识一、李香君是下面哪本着作中的人物()A《西厢记》 B《牡丹亭》 C《长生殿》 D《桃花扇》答案:D 李香君血溅桃花扇二、下面哪个是《水浒传》中的人物()A柳湘莲 B 罗刹女 C 顾大嫂 D 蒋干答案:C 顾大嫂,外号母大虫三、“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诗人()的诗。
A. 歌德B. 雪莱C. 泰戈尔D. 艾青答案:雪莱四、填空题: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在天愿作比翼鸟,()。
山重水复疑无路,()。
苟利国家生死以,()。
答案: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的《长恨歌》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苟利国家生死以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五、“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的观点A庄子 B 孔子 C孟子 D 老子答案:孟子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的是()名楼A 岳阳楼B 滕王阁 C黄鹤楼答案:滕王阁七、选出下面不是唐宋八大家的诗人()A韩愈 B苏洵 C王安石 D杜牧答案:杜牧八、古时候高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诗人是【】A.李白B.李商隐C.苏轼D.陶渊明答案:李白九、古诗名句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