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深度好文)
经典哲理励志对联

经典哲理励志对联经典哲理励志对联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对联很是熟悉吧,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对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哲理励志对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经典哲理励志对联篇1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两头枝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字句无情落笔活文章有灵随心生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霄处尚虚心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云到山顶自成峰人依栏杆便是景英雄无种良玉须雕落时自舞逝后闻香精神万古气节千秋忠信难克坚贞不移生作人杰死为鬼雄不为瓦全胸中正气雪里芭蕉失意休馁得势莫狂俗心可鄙流言莫畏不攻人短莫矜己长一言九鼎只字千钧知足常乐无欺自安云水风度松柏气节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终身争一息每事学三思改过如芟草育才似栽花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事怕难,事怕难,事事怕难事事难守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来但望子孙贤富从升合起贫因不俭来绵世泽莫如积德振家声还是读书须知难得为兄弟务在相孚以性情善为玉宝终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仁义诚实天下走明德身正有千朋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行善积德福有攸归修身养性心无所求养真精神于大事业积实阴德培贤子孙光前须种书中粟裕后还耕心上田式谷有良田,曰忠曰孝守成无难事,宜俭宜勤教子教孙须教义种桑种茶胜种花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行事莫将天理错立身宜与古人争齑粥余风宜承先志诗书世业重冀后人万卷抵百城,书中富贵千葩盈四座,花里神仙得山水情其人多寿饶诗书气有子必贤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俭与勤惜衣惜食非为惜财缘惜福求名求利但须求己莫求人惟孝惟忠,聪听祖考彝训克勤克俭,先知稼穑艰难善贻谋于后嗣,学礼学诗凛遗绪于前人,克勤克俭二字箴言惟勤惟俭两条正路曰读曰耕继先祖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条正路,惟读惟耕大富贵必须勤苦得好儿孙是从阴德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交不遗旧言不崇华养成大拙方知巧学到如愚乃是贤兄弟自然敦友爱叔侄不必结冤仇承先祖德以交付儿孙不必田园金玉读圣贤书即担当宇宙何分韦布荐绅所言善,所行善,所思善,善日积而不知厥身庆,厥家庆,厥后庆,庆方来而未艾经典哲理励志对联篇2<激流勇进>效苏秦之刺股折桂还需苦战学陶侃之惜时付出必有回报<傲视群雄>乘风踏浪我欲搏击沧海横流飞鞭催马吾将痛饮黄龙美酒<壮志凌云>淡淡墨梅凌寒独开今岁瑞雪兆丰年莘莘学子壮志凌云明年金秋送喜来<众志成城>十载求学纵苦三伏三九无悔无怨一朝成就再忆全心全力有苦有乐<砺志报亲>卧虎藏龙地豪气干云秣马砺兵锋芒尽露披星戴月时书香盈耳含英咀华学业必成<笑书人生>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意气风发>滴水穿石战高考如歌岁月应无悔乘风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宫当有时<风华正茂>时光如梭看我少年学子六月追风去云帆直挂令那美丽人生明朝入眼来<意气风发>冬去春来好景年年有辞旧迎新成绩步步高<志存高远>寒冬散尽喜迎元旦佳节春意盎然更看男儿发愤<金榜题名>花开花落腊梅傲雪盼新春春去春来长风破浪迎高考<师生同心>辞旧迎新寒风阵阵催人逝苦尽甘来捷报片片暖人心<功能技成>知天文通地理莘莘学子携手共进鱼跃龙门培栋梁育英才代代园丁含辛茹苦花香桃林<路在脚下>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蓝经典哲理励志对联篇3上联:效苏秦之刺股折桂还需苦战;下联:学陶侃之惜时付出必有回报。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是什么意思?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是什么意思?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出自郑板桥的对联。
此联语的意思其实很好理解:为人处世要学习“竹”与“梅”做人做事。
在传统文化中:竹:筛风月,虚胸怀,清雅澹泊,象征的是谦谦君子;梅:迎寒风,斗霜雪,雪蕊冰肌,是为傲,象征的是高洁志士。
郑板桥在这里说的意思也差不多。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我把此联语如上面对齐排列,大家可以看到:上联的第二与第六字与下联的第二第六字分别是“心”、“头”、“骨”、“面”这些都是人体器官,一一相对,很有些趣味,同时更进一步对“竹”与“梅”进行人格化,使得此联既富含哲理,又不拘泥于说教,言简而意深。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也是出自郑板桥的对联。
很有刘禹锡《陋室铭》的味道。
“难得糊涂”这个条幅也出于郑板桥。
郑板桥,原名郑燮,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
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夜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窗前有竹玩,门外有酒沽。
何以待君子,数竿对一壶。
竹是何等高雅之物,自古被无数诗人吟颂高歌。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是郑板桥对竹子品质的高度赞美。
自幼就喜欢竹子,那满身的绿色,坚挺的身躯,仿佛在我的眼里、心里都定格成了一幅不可磨灭的画面。
喜欢它的挺拔、飘逸的身姿,恬淡、高雅的情怀,虚心、劲节的风范,清新、碧绿的玉叶,居贫瘠而自励,历四时而常茂,享盛誉而谨持。
它不浮燥、不张扬、不娇情、不卑琐,无私无欲,如君如圣;亦庄亦谐,可师可友。
如竹般的信念在生活中得到了千遍万遍地锤炼,人性也在灰暗中得到一次次地蜕变。
迷茫中,望尽那满眼的绿色,力量就会不断地滋生到身体当中的每一滴鲜血里面,此时,心神也会不由得怡然惬意起来。
好希望自己住在一片竹林深处,象王维那样弹琴长歌,听竹萧萧,感竹清韵,渴来品竹茶,饿来食竹笋,品清幽,食雅淡,寂寞时一支竹笛邀月同歌,请竹共赏,且随风吟竹唱,聆听花开叶落,感悟繁华岁月之澹泊心境。
竹,苍翠挺拔,而其叶却谦逊地微微颔首,但这并不影响它的气节,它的傲骨,反增添了几缕人性之光。
竹,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虽未居其首,但国人与竹之情结,不曾逊色于梅、兰、菊三花,“四君子”中,梅多孤傲,兰多脱尘,菊多情殇,唯竹多韧骨,傲中有谦,乃真君子也。
竹,性质朴而淳厚,品清奇而典雅,形文静而怡然。
未出土时先有节,竹不但有高雅之意,亦有气节之心,更有若谷之怀。
滚滚红尘间,追名逐利者甚番,谁人怀竹之心境,几人又得悟这竹之意境?竹子挺拔俊秀,刚劲清新,生机盎然,岁寒不凋。
看到竹子,人们自然想到她不畏逆境,不于花争艳,不随季节枯。
四年级叙事作文: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_650字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_650字翠竹是故乡最常见的植物。
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令人欣悦的绿色,或浓或淡,或明或暗。
这些绿色的卫士屹立在山岗上,守卫着故土。
他们似乎有资格高傲、炫耀,但他们总是那么虚心,低着头,从不向人们索取什么。
妈妈是山里人,在山里长大,对竹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她常用竹子勉励我,鼓励我谦虚为人,积极向上。
有一次,我的一篇作文得到了老师的好评。
面对蜂拥而至的赞扬,我不禁沾沾自喜,轻飘飘的,感觉快要飞起来似的。
一放学回家,我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眉飞色舞地告诉了妈妈。
妈妈接过本子,默不作声地看了一遍,平静地说:“不怎么样。
”刚才还情绪高涨的我,就像被浇了一盆冷水,从头凉到脚,一股怨气油然而生,嚷嚷着:“凭什么,凭什么,连老师都夸赞我,你就是不肯说我好。
”妈妈拉着我坐下,平静地对我说:“见过竹子吧?”“见过。
”我满肚子委屈,不悦地回答。
“那竹子是什么样的呢?”“就是很高,四季常绿。
”我没好气地答道。
听了我的回答,妈妈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竹子不仅仅是这样。
她虚心、优雅、高洁,面对困难不低头,面对危险不软弱。
她只知道做自己,默默无闻地做贡献。
而你,获得了芝麻绿豆大的荣誉就控制不了自己了,骄傲得快要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了。
这个样子,怎么好呢?”妈妈的一席话羞得我无地自容,事实的确如此啊。
放心吧,妈妈。
我会像竹子那样坚定地,自信地,虚心地成长,成为一棵不倒之竹!再看眼前令人神清气爽的满目翠竹,我不禁想起了郑板桥的千古绝句:“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不也是苍劲的竹子的真切写照吗?竹,枝枝伸展,叶叶低垂,如幽篁拂窗般。
空山竹语——精选推荐

空⼭⽵语
在我国传统⽂化中,⽵总是与⽂⼈墨客,才⼦佳⼈相依相伴,从古⾄今,咏⽵颂⽵之佳作层出不穷,脍炙⼈⼝。
既有唐代⼤诗⼈⽩居易的何以娱野性,种⽵百余茎的洒脱,也有宋祁的有节天容直,⽆⼼道与空的⼤彻⼤悟,还有郎骑⽵马,青梅绕床的羞涩的懵懂,更有那⽊⽯前盟洒泪潇湘,点点清愁的⽆奈。
在世⼈的⼼⽬中,⽵是⾼洁的,因此有松⽵梅岁寒三友之誉,⼜有梅兰⽵菊四君⼦之称。
不管是才⾼⼋⽃之才⼦还是逍遥世间之隐者,往往以⽵⾃⽐,魏晋嵇康等⼈借⽵⾃喻,世⼈记住了⽵林七贤,也记住了丝⽵雅韵⼴陵散。
⽽诗仙李⽩与好友在⼭东共隐于徂徕⼭,酣歌纵酒时,更是号称“⽵溪六逸”,留下了不朽的千古佳⽂。
喜欢这样⼀副对联虚⼼⽵有低头叶,傲⾻梅⽆仰⾯花,书写了挂在书房⾥,记得第⼀次画写意的时候也是从⽵开始,从此喜欢上了⼀个如⽵般孤傲,如⽵般⾼洁的⽂⼈,他写⽵,咬定青⼭不放松,⽴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他画⽵,将之称为写⽵,以⼀管⽵笔,⼏点墨痕,写出⽵之精神,道出⽵之冰⾻。
东坡居⼠云,宁可⾷⽆⾁,不可居⽆⽵。
可惜我⽣于北⽅⽆缘与⽵相依相伴,只好在案旁置⼀⼤⼤的玻璃瓶,蓄满清⽔,内插⼏枝青⽵,在读书习字之余,但求⽇⽇相对,借⽵枝清韵亦忘万丈红尘吧!!!。
作文三篇:放低姿态

作文三篇:放低姿态【篇一:放低姿态】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成熟的麦穗低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皎洁的月,有阴晴圆缺,那是在启示我们含蓄。
自大的藏獒对着狮子狂叫,那是因为它把自己看的太高,虚浮于狂妄,最终让他夹尾逃走。
目空一切的轻狂让人迷失自我,无所依托,从小我们便在我很重要的欢呼中成长,习惯了抖动着思想,张扬的个性,习惯了年少轻狂的无所畏惧,高调的喊着你轻狂不是罪过,义气不是犯错的口号。
然后我爸是李刚,国学辣妹,李天一事件的发生,让我们不得不去怀疑我等中华儿女是否真正的获得了充实感和存在感呢?是否又如藏獒一般外强中干,不堪一击呢?高昂的头颅也许是你豪迈意气的标志,但你有无留意脚下的石块,让你在意外中败的狼狈,只因漂浮的思想没了根系,不放低姿态,便会深感空虚飘渺。
殊不知放低姿态亦是一种高贵,别在昂首阔步中败得一塌糊涂。
放低姿态,需要有自知之明,不炫耀,不自傲。
礼记中说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没有任何人有骄傲的资本,比起浩瀚苍茫的宇宙,我们也只能哀吾生之渺了!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求学者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爱因斯坦,物理学见解空前绝后,却自认之所之为一小圈。
孜孜不倦的探索的未知的外围,所谓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一门知识都有无穷无尽的海洋,没有一位成功者认为自己达到最高境界而止步不前,趾高气扬,自知之明。
自知者明,放低姿态,让人于自我认知中理智的分析,看透自己,不自矜功伐作用淡然。
放低姿态,需要有不断增强实力的进取精神。
百尺竿头还需更进一步,只因想的远,所以不妄,不躁,卫国大夫孔间为泽被后世,不耻下问,被人尊称为孔夫子。
画,书,印三绝的齐白石为使技巧融会贯通,炉火纯青,借鉴学习于同行画家。
赵丽颖。
为做镁光灯下的强者,化身为好戏之徒的像其他演员请教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力。
可若你能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不断的前行俯下身来,去追求梦想。
为增强实力而去拼搏,奋斗,不去做那漂浮不定的浮云,你的生命亦将诗意盎然,飘远而奇绝。
初三抒情作文: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人性是固执的,做到低头也是困难的,如果不懂得在现实面前适时的低头,人生也就不会有太大的成就,懂得适时的低头,是一种巧妙的智慧,沉稳的成熟。
——题记谷子成熟了,就低下了头,向日癸成熟了,也低下了头,昂头是为了吸收正面的能量,低头是为了避让危险的冲撞,事实如此,正应了一句俗语:“低头的是稻穗,昂头的是秕子”。
植物如此,倘若不低头,就不会成熟,风会将之吹折,雨会将之腐朽,鸟儿也会将果实作为食物而果腹充饥,只有空空如也的秕子,才会昂着头招摇在风中。
人生也如此,至刚易折,至柔则无损,上善若水,是最好的选择,便利万物,而又能高能低,能屈能伸,方能顺利长远。
所谓低头,是适时的选择,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成熟,也是辩证兼得,不能一味的追求一成不变的态度。
生活中,如果一味的昂着头生活,那就会给人一种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感觉,让人敬而远之,久而久之,人们就会觉得这是一种傲慢无礼、目中无人的傲气,会不被认可,或遭人排挤。
现实里,如果一味的低着头,那就会给人一种懦弱,无能,胆小怕事的感觉,别人也会趁机欺负打压,久而久之,会让人们看不起,而作为另类处理。
而适时的低头,不只是一个动作,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豁达的胸怀,是忍的境界;适时的低头,不是委曲求全的懦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深谋远虑。
而成熟的标志,是一种百炼成钢绕指柔的状态,知道什么时候昂头,知道什时候低头,柔刚并进,进退有度,是一种谦逊的姿态。
俗话说:“懂得低头,才能出头。
”有时候稍微低一下头,是一种宽容,是一种从容,是一种竞争的避让,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留有一点存在的机会,才会有出头的可能。
有的时候,低头才能看见自己的幸福,才能看见自己的不足,仰望出来的幸福不是幸福,低头看看,身边最普通的生活才充满了真实的幸福;如果总是昂着头,不会看见自己的缺点,适时的低头想想,反省一下自己,发现不足,才能完善自己。
有的人,不屑于低头,直来直去,硬撑强做,一直奉行“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到最后伤害了别人,也断送了自己。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两面花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两面花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
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
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襟抱的象征和隐喻。
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
一、梅梅花具有令诗人倾倒的气质,是一种寂寞中的自足,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
它不屑与凡桃俗李在春光中争艳,而是在天寒地冻、万木不禁寒风时,独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开出繁花满树,幽幽冷香,随风袭人。
梅花以清癯见长,象征隐逸淡泊,坚贞自守。
那"高标独秀"的气质,倜傥超拔的形象,使诗人带着无限企慕的心情,以一往情深的想象,盼望与梅花在一起深心相契的欢晤:"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梅花的冷香色,含蕴着道德精神与人格的价值,因而深为诗人所珍视。
二、兰空谷生幽兰,兰最令人倾倒之处是"幽",因其生长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净那种绮丽香泽的姿态,以清婉素淡的香气长葆本性之美。
这种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幽",不只是属于林泉隐士的气质,更是一种文化通性,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风格,一种不求仕途通达、不沽名钓誉、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荡胸襟。
兰花从不取媚于人,也不愿移植于繁华都市,一旦离开清幽净土,则不免为尘垢玷污。
因此,兰花只适宜于开在人迹罕至的幽深所在,只适宜于开在诗人们的理想境界中。
三、竹明月如霜,好风如水,凉爽的闲庭中,翠竹依阶低吟,挺拔劲节,清翠欲滴,婆娑可爱,既有梅凌寒傲雪的铁骨,又有兰翠色长存的高洁,并以它那"劲节"、"虚空"、"萧疏"的个性,使诗人在其中充分玩味自己的君子之风。
它的"劲节",代表不屈的节;它的"虚空",代表谦逊的胸怀,它的"萧疏",代表诗人超群脱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性是固执的,做到低头也是困难的,如果不懂得在现实面前适时的低头,人生也就不会有太大的成就,懂得适时的低头,是一种巧妙的智慧,沉稳的成熟。
谷子成熟了,就低下了头,向日癸成熟了,也低下了头,昂头是为了吸收正面的能量,低头是为了避让危险的冲撞,事实如此,正应了一句俗语:“低头的是稻穗,昂头的是秕子”。
植物如此,倘若不低头,就不会成熟,风会将之吹折,雨会将之腐朽,鸟儿也会将果实作为食物而果腹充饥,只有空空如也的秕子,才会昂着头招摇在风中。
人生也如此,至刚易折,至柔则无损,上善若水,是最好的选择,便利万物,而又能高能低,能屈能伸,方能顺利长远。
所谓低头,是适时的选择,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成熟,也是辩证兼得,不能一味的追求一成不变的态度。
生活中,如果一味的昂着头生活,那就会给人一种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感觉,让人敬而远之,久而久之,人们就会觉得这是一种傲慢无礼、目中无人的傲气,会不被认可,或遭人排挤。
现实里,如果一味的低着头,那就会给人一种懦弱,无能,胆小怕事的感觉,别人也会趁机欺负打压,久而久之,会让人们看不起,而作为另类处理。
而适时的低头,不只是一个动作,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豁达的胸怀,是忍的境界;适时的低头,不是委曲求全的懦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深谋远虑。
而成熟的标志,是一种百炼成钢绕指柔的状态,知道什么时候昂头,知道什时候低头,柔刚并进,进退有度,是一种谦逊的姿态。
俗话说:“懂得低头,才能出头。
”有时候稍微低一下头,是一种宽容,是一种从容,是一种竞争的避让,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留有一点存在的机会,才会有出头的可能。
做事横冲直撞,锋芒毕露,却不知,即使是最硬的弓,拉的太满也会折断,更不知道,即使是最美的月亮,也会有盈亏的自然之道。
适时的低头,就是需要我们的人生要有弹性和韧性,低头的避让是为了更坚定的前进,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受胯下之辱,这些典故充分说明了“小不忍,则乱大谋”的低头智慧。
人生在世,不都是称心如意,天有不测风云,保不齐会失意,保不齐会求人,保不齐会屈一下身,弯一下腰,低一下头。
实际这都无伤大雅,只要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是不失颜面和尊严的,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能屈能伸才更坦然。
适时的低头,是成熟的标志,是一种取舍的智慧,不是无原则的妥协,而是理智的忍让和忍耐,不是无条件的迁就,而是有意识的谦让和迂回,是一种巧妙的人情达练。
懂得低头,会看清自己脚下的路,懂得低头,路边的野花会是你的鼓励,懂得低头,才能忍辱负重,懂得低头,低头便见水中天,懂得低头,也是人生中的风度和休养。
懂得低头,也就懂得了不低头,在金钱、命运、权贵、邪恶、困难、人格面前,我们是绝对不能屈服,绝对不能低头,否则,自己将沦陷其中,成为终生的奴隶。
人生路途,荆棘遍布,相信低调做人,信奉一句话“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也许,我们的人生会走的更顺利、更长远,我们的人生也会拥有宽容、大度的成熟和智慧。
若人在低谷、檐下时,在无力回天时,不妨低低头,也许,低头就有一丝光亮,低头就为自己开了另一扇窗,如果,生活中懂得适时的低头,生命里就会多一份韧性、一份张力和一份成熟。
如果懂得,低头处事,昂首做人,也许会感悟到人生里的诸多智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