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合集下载

国际金融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国际金融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国际金融期末考试复习重点第一章国际收支第一节国际收支平衡表1、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本国居民与非本国居民之间产生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价值的系统记录。

第一、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的国际经济交易。

第二、国际收支是以经济交易为统计基础的。

第三、国际收支记录是一个流量。

2、国际收支平衡表第一、对经常项目而言、凡是形成外汇收入的、记录在贷方;凡是形成外汇支出的记在借方。

第二、对资本金融项目、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贷方反应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

第二节国际收支分析一、国际收支平衡的判断国际经济交易反映到国际收支平衡表上有若干项目、各个项目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内容。

按其交易的性质可分为自发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一)结构性的不平衡(二)周期性的不平衡(三)收入性的不平衡(四)货币性的不平衡(五)临时性的不平衡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一)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本国向外大举借债、加重本国对外债务负担;黄金外汇储备大量外流、消弱本国对外金融实力;本币对外贬值、引起进口商品价格和国内物价上涨;资本外逃、影响国内投资建设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压缩必需的进口、影响国内经济建设和消费利益。

(二)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外汇储备大量增加、使该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和资产泡沫隐患;本国货币汇率上升、会使出口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打击本国的就业;本国汇率上升、会使外汇储备资产的实际价值受到外币贬值的损失而减少;本国汇率上升、本币成为硬货币、易受外汇市场抢购的冲击、破坏外汇市场的稳定;加剧国际间摩擦。

第三节国际收支调节一、国际收支调节的一般原则1、按照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选择调节方式。

2、选择调节方式时应结合国内平衡进行。

3、注意减少国际收支调节措施给国际社会带来的刺激。

二、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1、物件-现金流动机制2、储备调节机制3、汇率调节机制4、市场调节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①发达、完善的市场经济、充足的价格、收入弹性。

国际金融学期末考试重点

国际金融学期末考试重点

国际金融学期末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经常项目:经常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项目,因为该项目反映了一国实体经济的对外状况。

该项目主要记载表现为货物和服务的国际交易。

该项目又可细分为贸易收支、服务收支、收益和转移收支四个项目。

2.资本项目:资本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简称资本项目)主要记录表现为资金形态的资本流出和流入情况可分为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

长期资本往来指偿还期超过一年或未确定偿还期的资本往来。

主要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银行贷款、地方部门借款、延期收付款、加工装配补偿贸易中应付客商作价设备、租赁、对外贷款等。

直接投资是指外国和港澳台地区在我国内地以及我国内地在外国、港澳台地区的投资。

证券投资是指外国、港澳台地区购买我国内地在境外发行的或在境内发行的以外币计价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以及我国内地购买外国、港澳台地区发行的有价证券等。

短期资本往来是指即期付款或偿还期为一年以内的资本往来,主要有短期银行借款、地方部门借款、延期收款付款等。

3.固定汇率:(PPT)当本币与某一外国货币之间维持一个固定比价时,固定汇率并不意味着汇率永远不变。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当经济形势发生较大变化时,就需要对汇率水平进行调整。

因此,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固定汇率实际上是一种可调整的汇率,或称可调整的钉住制(adjutablepeg)。

固定汇率制度(Fi某edE某changeRateytem)是指一国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确定、公布和维持本币与某一参照物之间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

充当参照物的东西可以是黄金,也可以是某一种外国货币或一组货币。

从历史上看,国际性的固定汇率制度,即被各国普遍实施的固定汇率制度有两种类型:一是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即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书上)固定汇率是指如果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以某些相对稳定的标准或尺度,如各自的货币含金量来确定,使其波动幅度受到严格限制。

国际金融学期末考试重点

国际金融学期末考试重点

国际金融学第一章国民收入:一国一定时期内投入的生产资源产出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或由此形成收入的数量指标。

国际收支:一经济体居民和其他经济体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经常账户:指对实际资源国际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它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资本与金融账户:指对资产所有权国际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它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部分。

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放弃。

金融账户包括了引起一个经济体对外资产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根据投资类型和项目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四个项目。

错误和遗漏账户:抵消账户,它归结了各种统计误差和人为差异,其数值与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余额之和相等,方向相反。

简答:1.国际收支账户的构成.经常账户:指对实际资源国际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它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资本与金融账户。

资本与金融项目反映的是资产所有权国际流动,包括长期或短期的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

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第二大类项目。

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出售,前者主要是投资捐赠和债务注销;后者主要是土地和无形资产(专利、版权、商标等)的收买或出售.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投资.错误和遗漏账户。

它归结了各种统计误差和人为差异,其数值与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余额之和相等,方向相反。

2.国民收入账户的构成。

封闭条件下,国民收入包括私人消费、私人储蓄、政府税收。

当经济的开放性仅限于商品的跨国流动时,国民收入还需包括贸易账户余额.当经济的开放性发展到资本、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时,国民收入被加以区分。

1。

国内生产总值,是以一国领土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总值2。

国民生产总值,是以一国国民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生产的产品与服务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从外国取得的净要素收入。

国际金融复习提纲

国际金融复习提纲

国际金融复习提纲《国际金融》期末考试复习提纲1. 国际金融包括哪些基本理论和主要业务基本理论:汇率理论国际收支理论国际货币体系理论主要业务:(一)国际融资:1. 直接融资 2. 间接融资(二)国际结算:1. 汇款结算2. 托收结算 3. 信用证结算(三)外汇交易:1. 基本外汇交易方式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掉期外汇交易2. 创新外汇交易方式外汇期权交易外汇期货交易货币互换交易2. 主要因素如何影响汇率变动(一)国际收支影响顺差国→外汇流入>流出:本币升值外币贬值逆差国→外汇流入<流出:本币贬值外币升值顺差→本币升值→逆差→本币贬值(二)利率水平差异1.如一国利率低于另一国→资本流出增加,流入减少→外汇供给减少→外币升值、本币贬值2.如一国利率高于另一国→资本流出减少,流入增加→外汇供给增加→外币贬值、本币升值(三)通涨率差异1.如一国通涨率高于另一国→本国商品出口外币价格上升→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外汇供给减少→本币贬值、外币升值2.反之,则相反。

(四)经济政策的影响1.“松”的经济政策→刺激经济增长2.“紧”的经济政策→抑制经济增长→则相反(五)中央银行的干预1.如一国货币贬值→抛售外币,收购本币→外汇供给增加,本币供给减少→本币升值,外币贬值2.如一国货币升值→收购外币,供给本币→外汇供给减少,本币供给增加→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六)心理预期1.预期外汇汇率上升→对外汇购买增加→外汇升值2.预期本币汇率上升→对本币购买增加→本币升值(七)经济实力与经济地位1. 一国经济实力增强→经济地位上升→其货币趋于升值2.反之,则相反。

(八)其他因素:经济政治军事3. 比较国际借贷理论与购买力平价理论对汇率决定的解释一、国际借贷说(国际收支说)(一)汇率决定的因素:汇率决定于外汇的供给与需求,而供给与需求又由国际借贷决定。

1、国际借贷2、外汇供求3、流动债权债务(二)汇率决定的方式1、当国际收支贷方>借方→外汇供>求→外币贬值,本币升值2、当国际收支借方>贷方→外汇求>供→外币升值,本币贬值3、当国际收支借方=贷方→外汇供=求→汇率稳定二、购买力平价说(一)汇率的决定因素1、一国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在国外对商品具有购买力,而外国需要本国货币,是因为它在本国具有购买力。

国际金融期末复习重点

国际金融期末复习重点

国际金融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章1.国际收支 P7答: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2.经常账户 P8答:经常账户是指对实际资源国际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3.资本与金融账户 P9答:资本与金融账户是指对资产所有权国际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第二章1.外国金融市场和离岸金融市场 P22答:(1)交易者一方为市场所在地居民的国际金融市场可以称为外国金融市场或在岸金融市场。

(2) 非居民之间进行交易的国际金融市场可称为离岸金融市场。

※2.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 P23~P24答:国际金融市场可以分为国际资本市场和国际货币市场。

前者主要涉及中长期(期限在一年以上)跨国资本流动;后者主要是指借贷期限为一年以内的短期跨国资金流动。

国际资本市场包括国际银行中长期贷款市场和证券市场。

国际货币市场主要包括银行短期信贷市场、短期证券市场和贴现市场。

3.外汇 P29答:外汇是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4.欧洲美元市场利率的优势 P38答:1)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商业银行会受到存款准备金以及利率上限等管制与限制,这增加了它的运营成本,而欧洲美元市场上则无此管制约束,同时也可以自主地确定利率,不受“利率上限”之类措施的限制,因此在欧洲美元市场上活动的银行便能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利率。

2)欧洲美元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银行同业市场,交易数额很大,因此手续费及其他各项服务性费用成本较低。

3)欧洲美元市场上的贷款客户通常都是大公司或政府机构,信誉很高,贷款的风险相对较低。

4)欧洲美元市场上竞争格外激烈,这一竞争因素也会降低交易成本。

5)与国内金融市场相比,欧洲美元市场上因管制少从而创新活动发展更快,应用得更广,这也对降低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成本有明显效果。

※5.欧洲货币市场的经营特点 P42答:1)市场范围广阔,不受地理限制,是由现代化网络联系而成的全球性统一市场,但也存在着一些地理中心。

《国际金融学》期末要点重点整理

《国际金融学》期末要点重点整理

《国际金融学》期末要点重点整理名词解释1.升水某种外币的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

2.固定汇率制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选择一个基本参照物,并确定、公布和维持本国货币与该单位参照物之间的固定比价。

3.经常项目/账户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交易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包括四个二级项目: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4.备用信贷一成员国在国际收支发生困难或预计要发生困难时,同基金组织签订的一种备用借款协议。

协议一经签订后,成员国在需要时可按协议规定的方法提用,不需要再办理新的手续。

5.国际收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因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货币记录。

6.外汇管制由各国专设的外汇管理机构或中央银行负责,中国的外汇管制由中国人民银行归口管理的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

7.浮动汇率制度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

8.外汇直接管制国家通过法律、法令、条例等形式,对外汇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汇入和汇出、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兑换方式及兑换比价所进行的限制。

9.远期汇率当前约定,在将来某一时刻交割外汇时所用的两种货币比价,用于外汇远期交易和货币买卖。

10.汇率是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其变动不仅会影响国际收支,还会影响物价、收入、就业等一系列变量。

11.自主性交易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而从事的交易。

12.欧洲货币市场是完全国际化的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主体。

13.外汇外国货币或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14.国际收支平衡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

15.间接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基准,将其折合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16.复汇率一种货币(或一个国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汇率,不同汇率用于不同的国际经贸活动。

简答题1.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临时性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货币性不平衡;周期性不平衡;收入性不平衡;预期性不平衡;币值扭曲。

《国际金融学》期末复习重点要点

《国际金融学》期末复习重点要点

《国际金融学》期末复习重点1 国际收支的概念及特征○概念: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特征:△流量指标△以交易为基础△以居民为标准2 国际收支账户○编制思想:采用复式记帐经济交易中实际资源的流动与资产所有权的流动是同时发生的。

记录实际资源流动:经常帐户记录资产所有权流动:资本与金融帐户○帐户设置:△经常帐户:货物;服务;收入;经常转移△资本与金融帐户:资本帐户:资本转移金融帐户: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错误与遗漏帐户○记账规则△借:持有量增加,本国对外支付△贷:持有量减少,外国支付本国3 国际收支差额○类型△自主性交易:事前交易,是指事前纯粹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主动进行的交易;△调节性交易:事后交易,有关国家的政府为了弥补自主性交易各项目所发生的不平衡而直接进行,或通过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工商企业进行的交易。

○其他0表示“经常账户顺差+净资本流入-外汇储备增加=0”经常项目顺差时资本净流入,经常项目逆差时资本净流出。

4 货币(“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理论:国际收支逆差→货币外流增加,货币存量减少→国内物价水平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减少○评价:在金本位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分析了价格调节进出口机制,没有分析调节的现实条件;以紧缩国内经济为代价,影响内部均衡的实现和经济发展。

5 弹性分析理论○弹性:价格变动会影响需求和供给数量的变动。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成为需求对价格的弹性,简称需求弹性。

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成为供给对价格的弹性,简称供给弹性。

○马歇尔-勒纳条件:X:出口数量M:进口数量e:汇率($1=¥7):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进口商品的外币价格若,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本币贬值才能改善国际收支,即︱︱+︱︱>1。

均衡条件: = (-1)○J曲线效应△定义: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

上师大国际金融课程期末考试考点总结

上师大国际金融课程期末考试考点总结

第一章国际金融市场1、熟悉3种汇率标价方法(1)直接标价法:我国大多数国家。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计算折合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

•1(100)单位外国货币=X个本国货币•我国外汇牌价采用直接标价法1USD=604RMB100USD =706.47-728.95 ¥100 €=1052.34-1055.50 ¥100 £=1567.36-1572.07 ¥(2)间接标价法:英国、英联邦国家、美国、欧元区国家。

1RMB=0.15USD•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计算折合多少单位的外国货币。

•美、英等国采用间接标价法•1(100)单位本国货币=X个外国货币例如:2004年2月21日纽约外汇市场汇率1 USD =109.07-109.15 J¥1 USD = 1.3335 -1.3342 C$(3)美元标价法:非本国货币之间的汇价,目前国际市场最常见。

美元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美元为标准来计算应兑换多少其他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

例如瑞士苏黎士某银行面对其他银行的询价,报出的货币汇价为:1USD=1.1860CAD;香港某银行面对询价,报出的货币汇价为:1USD=HK$7.8。

1、美元的单位始终不变,美元与其他货币的比值是通过其他货币量的变化体现出来的。

2、随着国际金融市场之间外汇交易量的猛增,为了便于国际间进行交易,而在银行之间报价时采用的一种汇率表示法。

目前各大国际金融中心已普遍使用。

2、掌握主要汇率分类(1)从银行外汇买卖的角度划分:买入价、卖出价、中间价;买入价:银行买入外汇价(钞买和汇买)卖出价:银行卖出外汇价中间价: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平均价(2)按外汇买卖成交后交割时间长短划分:即期汇率、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在两个工作日以内办理交割所使用的汇率远期汇率: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进行外汇实际交割所使用的汇率(3)按汇率制定的方法划分:基础汇率、套算汇率。

基础汇率:主要货币中间价就是基准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金融》复习要点总结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国际收支含义
狭义概念:贸易收支或外汇收支。

广义概念:在一定时期内,一经济体居民与非居民进行的经济交易价值的系统记录与综合。

国际收支平衡表
概念:指一经济体将其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交易,根据经济分析需要,设置账户或项目编制出来的统计报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内容
1 .经常项目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入收支单方转移
2 资本与金融项目资本项目a资本转移b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买卖
金融项目a直接投资 b 证券投资c其他投资
3. 平衡项目错误与遗漏储备资产(在我国的平衡项目中是这样的)
国际收支失衡原因:
1..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变化
2.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
3.货币发行增量的变化
4.国民收入的变化
5.其他因素影响(自然灾害,世界粮价上涨等)
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主要是前4种)
1.外汇缓冲政策(国际收支逆差→动用政府储备资产→国际收支逆差↓)
2.调整财政政策(国际收支逆差→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社会投资消费↓→进口↓资本流出↓→国际收支逆差↓)
3.调整货币政策(国际收支逆差→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该国利率水平↑→进口↓资本流入↑→国际收支逆差↓)
4.调整汇率政策(国际收支逆差→调低本币汇率→出口↑资本流入↑→国际收支逆差↓)
5.直接管制(国际收支逆差→实行贸易管制→实行外汇管制→国际收支逆差↓)
6.寻求国际合作(国际收支逆差→寻求国际投资贸易或政策合作→国际收支逆差↓)
国际储备涵义
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在国际间被普遍接受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差额、调节货币汇率和作为对外偿债保证的各种对外金融资产的总称。

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的关系
国际储备是现有清偿力,官方融资能力是潜在清偿力。

国际储备是国家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清偿力包含国际储备。

1.国际清偿力比国际储备大。

2.国际储备多,仅代表现有清偿力高,不代表它的整体清偿力高。

国际储备的构成
货币性黄金,外汇,普通提款权,特别提款权
国际储备管理原则
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盈利性原则
国际货币体系概念
为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需要,使货币在国际范围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各国都共同遵守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制度安排。

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内容
国际本位货币的确定,各国货币比价的确定,货币的可兑换性,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1.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确立以美元—黄金为本位币,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和储备制度
3.确立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4.确立多边支付制度,消除外汇管制
特里芬难题
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发展,要求国际储备相应扩大,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世界各国储备的增长需要依靠美国国际手机持续出现逆差,但这必然影响美元信用,引起美元危机。

如果美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则又会断绝国际储备的来源,导致国际清偿力的不足。

这是一个不可克服的矛盾,即以一国货币作为不要储备资产的产生的必然矛盾。

牙买加体系的特征
国际本位货币多元化,国际汇率安排多元化,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国际收支调节多样化
牙买加体系的弊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局限性)
1. 汇率体系缺乏稳定机制
2. 缺乏统一货币标准
3. 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健全
外汇的概念
动态概念:货币兑换活动。

静态概念:国际支付手段及资产。

外汇的特征
自由兑换性国际性可偿付性
交叉汇率(套算汇率):是指根据基本汇率套算出来的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

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决定
汇率决定基础——铸币平价(在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下,两国单位货币的法定含金量之比)
汇率对贸易的影响
本币汇率↑→出口品外币价格↑进口品本币成本↓→出口规模↓进口规模↑→贸易入超
汇率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本币汇率↑→以本币折算的外币资本价值↓→国际资本流入↓
利息平价理论: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价取决于两种相关货币的同期利率差价。

通常情况下,低利率货币在远期市场上将发生升水,高利率货币在远期价格则发生贴水。

Rf =(Ib-Ia)N/360×Rs+Rs 或:Rf-Rs = (Ib-Ia)N/360×Rs
抵补性套利:
指套利者在从事套利活动同时,采取了掉期等交易手段,对套利活动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规避的套利活动。

外汇风险含义
指一个经济实体或个人,在国际经济、贸易、金融等活动中,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因外汇汇率的变动而引起价值上升或跌所造成的损益。

外汇经济风险
指由于汇率变动,使企业在将来特定时期的收益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经济风险是由于汇率的变动产生的,而汇率的变动又通过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销售价格,进而引起产销数量的变化,并由此最终带来获利状况的变化。

外汇风险构成要素
1、本币价值及其供求变化
2、外币价值及其供求变化
3、时间变化
外汇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货币选择与货币组合
1、本币计价法
2、出口选硬币、进口选软币
3、软、硬货币搭配法
4、多种货币组合法
5、平衡法
6、提前收付或拖延收付法
二、采取保值措施
1、价格调整保值条款
(1)加价保值,主要用于出口交易。

即出口商接受软币计价成交时,将汇价损失记入出口商品价格中。

(2)压价保值,主要用于进口交易。

即进口商接受硬币计价成交时,将汇价损失从进口商品价格中剔除。

2、滑动价格保值条款
(1)在价格条款中明确规定定价时间和方法。

(2)暂定价格
(3)采用部分固定价格、部分非固定价格。

非固定价格根据履行合同时的市场价格加以调整。

三、外汇交易与借贷投资措施
1、即期合同法具有外汇债权或债务的公司与外汇银行签订出卖或购买外汇的即期合同来消除外汇风险。

2、远期合同法具有外汇债权或债务的公司与银行签订出卖或购买远期外汇的合同以消除外汇风险。

3、掉期合同法指签订买进或卖出即期外汇合同的同时,再签订卖出或买进远期外汇合同。

4、借款法指具有远期外汇收入的企业通过向银行借进一笔与远期收入金额相同、期限相同、币种相同的贷款来改变外汇风险时间结构的方法。

5、投资法指具有远期外汇支出的企业,通过将一笔资金投放于市场,从而使这笔资金增值,以改变时间结构而防止外汇风险的方法。

6、期货与期权合同法指具有外汇债权或债务的企业,通过外汇期货/期权市场进行外汇期货/期权买卖,以消除或减少外汇风险的方法。

外汇期货合同法:多头套期保值(进口)
空头套期保值(出口)
外汇期权合同法:看涨期权(进口)
看跌期权(出口)
四、综合避险法
1、BSI法:借款(Borrow)-即期合同(Spot )-投资(Invest)法
2、LSI法:提早收付(Lead)-即期合同(Spot)-投资(Invest)法
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条件
1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健康稳定
2金融体系健全市场发达人员素质高
3经济、金融法规健全完善,环境宽松
4金融监管制度完备,技术成熟,经验丰富
5通讯设施和其他支持性的服务设施先进
欧洲货币概念:指游离在货币发行国以外的该国货币。

(流浪的货币)
欧洲短贷特点
1 期限短。

(1_7天或1_3个月居多)
2起点高。

(通常为百万等值美元以上)
3融资条件灵活,选择性强
4存贷利差小。

5无需担保,无需签定合同
6 银行同业拆借占主导
欧洲债券:在欧洲货币市场上发行的以市场所在国家以外的货币的标示的债券。

欧洲债券市场特点
1货币选择性强
2发行手续简便
3融资成本较低
4有发达的二级市场,流动性强
5发债人资信高,债券安全系数大
保付代理(短期贸易融资的形式):指在一般商品贸易中,出口商以商业信用形式出卖商品,在货物装船后立即将发票、汇票及相关单据卖断给保理组织,收进全部或部分货款的融资业务。

特点:1是一种带有综合服务性质的信贷;2保理组织承担全部风险;3 融资成本较高。

出口信贷
是一国政府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出口,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外国进口方银行提供的优惠信贷。

特点:
1、贷款以资本货物出口为基础
2、利率低
3、是一种有官方资助的政策性贷款
4、贷款金额有比例限制
5、贷款与信贷保险结合
主要形式
1、卖方信贷指出口国银行对本国出口商出口资本货物所提供的信贷。

2、买方信贷指出口方银行为解决进口商在购买大型设备中的资金困难,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融资。

3、混合信贷指出口信贷与政府信贷共同组成的信贷。

是买方信贷与卖方信贷的新发展。

4、福费廷信贷指在大型成套设备的国际贸易中,出口商以赊销方式卖出商品后,将经进口商承兑的远期汇票,无追索权地出售给出口商所在地的银行或金融公司,提前取得现款的融资方式。

出口信贷利弊
1、积极作用:
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有利于增强出口国的市场竞争力;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取得国外资金和技术
有利于发达国家民间资本和商品输出;
有利于进出口商加快资金周转,减少流通费用。

2、弊端:
加重出口国财政负担:
贷款用途有限制,不利于进口
商采购商品时进行价格斗争;
使用不当,易加重债务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