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气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河北省气象局纪念《气象法》颁布实施十五周年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姓名:单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是国务院制定的第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相配套行政法规,自年月日起施行。
2.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可能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除法定情形外,应当书面告知其事实、理由、依据,、,以及行政救济的途径、方式和期限。
3.《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中所称的气象设施是指、和等。
4.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发布与传播工作坚持、、的原则。
5.各级气象主管机构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实行制度。
7.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8.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当进行合法性审查。
合法性审查由制定机关的机构负责。
9.行政执法机关应当严格依照,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行政执法决定由行政机关的主要负责人或者作出。
10.迁移气象台站的,应当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在新址和旧址之间进行的对比观测。
11. 重大行政决策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政府行政首长作出同意、不同意、修改、暂缓或者的决定。
12.因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迁移气象台站的,气象台站迁移、建设费用由承担。
13.《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经河北省第十二届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年5月30日通过,自起施行。
14.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等事项,不得违法限制或者剥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利,不得违法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
15. 追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责任的形式包括和。
二、选择题(不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1、法人和其他组织因行政行为取得的正当权益受法律保护。
行政机关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应当遵循以下哪些原则?( )A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B如果出现法定事,行政机关可以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C因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必须撤销或者变更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此遭受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D因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必须撤销或者变更的,可以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此遭受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
全国气象法律法规知识现场竞赛试题库

全国气象法律法规知识现场竞赛试题库2009年7月说明:现场竞赛正式试题由抢答题、个人必答题、集体必答题、风险题四种题型组成。
其中个人必答题、风险题从本题库中抽取;抢答题、集体必答题不设题库,请选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及2009年5月31日前中国气象局颁布的现行有效的部门规章范围内做好准备。
一、个人必答题(100题)1.《气象法》的颁布和实施时间分别是什么?答案:1999年10月31日;2000年1月1日。
2.《气象法》规定,气象工作应当把什么服务放在首位?答案:公益性气象服务。
3.《气象法》规定,县、市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主要服务对象是什么?答案:农业生产。
4.《气象法》规定,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接受哪一部门对其气象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答案:同级气象主管机构。
5.《气象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建设的什么项目,其投资主要由本级财政承担?答案:地方气象事业。
6.《气象法》规定,编制气象设施建设规划,应当遵循什么原则?答案:合理布局、有效利用、兼顾当前和长远需要。
7.《气象法》规定,哪些重要气象设施的建设规划需要报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批准?答案:气象探测设施、气象信息专用传输设施、大型气象专用技术装备等。
8.《气象法》规定,确需实施城市规划或者国家重点工程需要迁移气象台站的,迁建费用由谁承担?答案:建设单位。
9.《气象法》规定,国家对什么实行统一发布制度?答案: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
10.《气象法》规定,对使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造成危害的违法行为最高罚款数额是多少?答案:5万元。
11.《气象法》中规定了哪几种行政处罚种类?答案:警告、罚款。
12.《气象法》规定,地方气象事业项目投资主要由谁来承担?答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本级财政。
气象法规学习测试卷

气象法规学习测试卷一、判断题(10题,共 20分)1、除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外,其他组织和个人也可向社会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2、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
防雷装置设计未经审核同意的,不得交付施工。
防雷装置竣工未经验收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3、对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采取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实施,不得妨碍气象灾害救助活动。
()4、遭受雷电灾害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及时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报告,并协助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对雷电灾害进行调查与鉴定。
()5、新闻单位接到市气象台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通过广播、电视、显示屏、网络等方式,在30分钟内向公众发布灾害性天气气候监测、预报预测、警报信息。
()6、负责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审批、核准的部门应当将气候可行性论证结果和专家评审通过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纳入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内容,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结论。
()7、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
()8、防雷产品的使用,不需要到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将气象灾害的防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10、申请单位不得以欺骗、贿赂等手段提出申请或者通过许可;不得涂改、伪造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有关材料或者文件。
()二、单选题(10题,共10分)1、《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自起施行。
()A、2010年3月31日B、2010年4月1日C、2010年5月1日D、2010年6月1日2、防雷装置应当每年检测一次,对的防雷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
()A、大型建设工程B、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C、重点工程D、人员密集场所3、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防雷工程专业资质、通过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或者竣工验收的,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给予警告,可以处罚款。
气象学2023年气象知识竞赛试题试卷(练习题库)(2023版)

气象学2023年气象知识竞赛试题试卷(练习题库)1、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是:()2、《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自()起施行。
3、《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是根据()制定的。
4、温州全市有2个国家基本气象站、6个国家一般气象站。
海坦山观测站属于()o5、《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国家一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与公路路基边缘距离()。
6、《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四周()范围内不得种植高于1米的7、《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国家一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与建筑物、构筑物边缘的距离应()8、《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与建筑物、构筑物边缘的距离应()9、《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与水塘边缘距离()o10、《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国家一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与水塘边缘距离()o11> 《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所称气象探测环境,是指为避开各种干扰保证气象探测设施准确获得气象12、迁移气象台站的,应当按照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在新址与旧址之间进行至少()年的对比观测。
13、《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办法》,自()起施行。
14、机场、港口(码头)、车站、旅游景点、公共广场等人员密集区和公共场所建设的电子显示屏等信息接收与传15、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由()确定。
16、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未按照县级的规定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准备工作的,由县级气象主管机构责令限期17、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未按照要求播发或者刊登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由县级以上18、《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办法》规定:()应当按照规定职责做好本辖区内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O应当确19、《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适用于领域和管辖的其他海域内气象探20、对气象探测有影响的源体,是指省级气象主管机构确定的对气象探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有影响的大型锅炉、21、县级以上地方应当加强对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将气象设施和气22、发展、国土资源、城乡规划、无线电管理、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23、各级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宣传教育,树立全民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24、侵占、损毁和擅自移动气象台站建筑、设备和传输设施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气象法考题(答案)

气象法考题(答案)2015年石家庄市气象部门依法行政专业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单位: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对气象违法行为查证属实后,应当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改正、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等行政强制措施,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2.《气象法》所称气象探测环境,是指为避开各种干扰保证气象探测设施准确获得气象探测信息所必需的最小距离构成的环境空间。
3.大风(沙尘暴)、龙卷风多发区域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防护林和应急避难场所等建设,并定期组织开展建(构)筑物防风避险的监督检查。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编制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5.媒体和单位传播气象预报应当使用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提供的最新气象预报,并注明气象预报发布的气象台名称和发布时间,不得自行更改气象预报的内容和结论。
6.防雷装置检测应当每年一次,对爆炸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
7.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接受同级气象主管机构对其气象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
8.国务院人影条例,利用高射炮、火箭发射装置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由作业地的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向有关飞行管制部门申请空域和作业时限。
9.中国局防雷减灾管理办法,防雷减灾工作,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10.2015年3月12日,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签署中国气象局第27号令,公布《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该《办法》自2015年6 月 1 日起施行。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未经依法批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迁移气象台站;确因实施城市规划或者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需要迁移(A )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批准;需要迁移其他气象台站的,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批准。
气象环保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气象环保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气体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a) 二氧化碳 b) 甲烷 c) 臭氧 d) 氟利昂答案:a) 二氧化碳2. 我国第一部环保法律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答案:a)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 下列哪个城市是我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a) 西安 b) 兰州 c) 北京 d) 乌鲁木齐答案:c) 北京4. 下列哪个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无关?a) 冰川融化 b) 海平面上升 c) 厄尔尼诺现象 d) 沙尘暴答案:d) 沙尘暴5. 下列哪种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对环境影响最小?a) 煤炭 b) 石油 c) 天然气 d) 太阳能答案:d) 太阳能6. 下列哪个省份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省份?a) 广东 b) 云南 c) 江苏 d) 黑龙江答案:b) 云南7. 下列哪种污染被称为“沉默的杀手”?a) 大气污染 b) 水污染 c) 土壤污染 d) 噪声污染答案:a) 大气污染8. 下列哪个行业是导致我国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a) 工业 b) 交通 c) 农业 d) 生活燃烧答案:a) 工业9. 下列哪个城市是我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a) 厦门 b) 海口 c) 广州 d) 成都答案:b) 海口10. 下列哪种植物具有最好的防沙治沙效果?a) 松树 b) 柳树 c) 樟子松 d) 沙棘答案:d) 沙棘11. 下列哪个节日是我国的环保节能宣传日?a) 世界环境日 b) 世界人权日 c) 世界节能日 d) 世界环境教育日答案:c) 世界节能日12. 下列哪种现象是气象灾害?a) 泥石流 b) 台风 c) 干旱 d) 地震答案:b) 台风13. 下列哪个城市是我国雾霾天气最严重的城市?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成都答案:a) 北京14. 下列哪种污染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a) 二氧化硫 b) 氮氧化物 c) 颗粒物 d) 臭氧答案:a) 二氧化硫15. 下列哪种植物最适合用于城市绿化?a) 梧桐 b) 柳树 c) 樟子松 d) 沙棘答案:a) 梧桐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防治大气污染?a) 加强工业污染源监管 b) 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c) 发展清洁能源 d) 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答案:a) b) c)2. 下列哪些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a) 人口增长 b) 工业污染 c) 气候变化 d) 水资源浪费答案:a) c) d)3. 下列哪些植物具有防沙治沙作用?a) 沙棘 b) 樟子松 c) 柳树 d) 松树答案:a) b) c)4. 下列哪些是气象灾害?a) 台风 b) 干旱 c) 洪水 d) 地震答案:a) b) c)5.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a) 加强工业污染源监管 b) 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c) 发展清洁能源 d) 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1.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排放过多。
气象法规试题及答案

气象法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3、《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属于( C )。
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部门规章D、政府规章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气象事业纳入中央和地方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 A ),以保障其充分发挥为社会公众、政府决策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A、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B、发展计划C、财政预算D、保障制度10、从事气象业务活动,应当遵守国家制定的( D )。
A、法律B、行政法规C、部门规章D、气象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16、气象计量器具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有关规定,经( D )检定。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者超过检定有效期的气象计量器具,不得使用。A、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B、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C、技术监督部门D、气象计量检定机构二、多项选择题1、气象法的立法目的是。
(ABCD )A、为了发展气象事业,规范气象工作B、准确、及时地发布气象预报,防御气象灾害C、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气候资源D、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气象服务5、其他有关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接受同级气象主管机构对其气象工作的 B 、 C 和 D 。A、领导B、指导C、监督D、行业管理7、编制气象设施建设规划,应当遵循 A、 B 、D 的原则,避免重复建设。A、合理布局B、有效利用C、当前所需D、兼顾当前与长远需要19、禁止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进行放牧等行为。
( BACD )A、采砂(石)B、爆破、C、取土D、焚烧三、判断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自1999年10月31日起施行。
5、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的领导下,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工作。
(╳)10、气象设施应不可抗力遭受破坏时,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组织力量修复,确保气象设施正常运行。
(╳)16、使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造成危害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法普法学问竞赛试题及答案]气象学问竞赛试题及答案(一)
![[法普法学问竞赛试题及答案]气象学问竞赛试题及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9b0c2d2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c.png)
[法普法学问竞赛试题及答案]气象学问竞赛试题及答案(一)气象学问竞赛试题及答案气象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学问,研究的是有关大气、天气、气候、气象灾害等方面的知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气象学的内容也在不断增加和更新。
为了测试大学生在气象领域的学问水平以及激发他们对气象学的兴趣,各高校经常会组织气象学问竞赛。
下面是一些气象学问竞赛试题及答案,供参赛者参考。
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表征气压变化的指标?A. 温度变化B. 雨量变化C. 风力变化D. 云量变化答案:B2. 如下图所示,L 代表低气压区,H 代表高气压区,则从 A 地到 B 地的风向为?A. 东风B. 西风C. 南风D. 北风答案:C3. 下列哪项是导致臭氧层破坏的原因?A. 气溶胶B. 火山喷发C. 太阳辐射D. 绿色植物答案:C4. 气体在压缩时温度会?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先升高后降低答案:A5. 在地球自转时,相对于地球,空气的流动会?A. 相对静止B. 顺时针方向流动C. 逆时针方向流动D. 随机流动答案:C二、填空题1. 西伯利亚高压主要发生在()月到()月,导致()地区的寒潮现象。
答案:11,2,中国东北2. 波动线上的()代表冷锋,()代表暖锋。
答案:三角形,半圆形3. 霧是指地面上部分水汽凝结成(),影响交通安全。
答案:微小水滴4. ()是导致台风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海水温度超过26℃ 时,就有可能形成台风。
答案:海温5. 北极光是因地球磁场与带电粒子相互作用而发生的,这些带电粒子主要来源于()。
答案:太阳风三、简答题1. 描述一下东亚季风气候的特点及成因。
答案:东亚季风气候的特点主要有明显的旱、湿季节分明、气温差异明显、不同风向带来的降水量差异大等。
其成因主要与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高压等因素有关。
2. 什么是气压梯度力?它对气象有什么影响?答案:气压梯度力是指地球上两个不同气压区域之间的气压差异所产生的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气象局
纪念《气象法》颁布实施十五周年
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姓名:单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是国务院制定的第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相配套行政法规,自年月日起施行。
2.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可能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除法定情形外,应当书面告知其事实、理由、依据,、,以及行政救济的途径、方式和期限。
3.《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中所称的气象设施是指、
和等。
4.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发布与传播工作坚持、、的原则。
5.各级气象主管机构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实行制度。
7.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8.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当进行合法性审查。
合法性审查由制定机关的机构负责。
9.行政执法机关应当严格依照,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行政执法决定由行政机关的主要负责人或者作出。
10.迁移气象台站的,应当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在新址和旧址之间进行的对比观测。
11. 重大行政决策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政府行政首长作出同意、不同意、修改、暂缓或者的决定。
12.因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迁移气象台站的,气象台站迁移、建设费用由承担。
13.《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经河北省第十二届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年5月30日通过,自起施行。
14.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等事项,不得违法限制或者剥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利,不得违法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
15. 追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责任的形式包括和。
二、选择题(不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法人和其他组织因行政行为取得的正当权益受法律保护。
行政机关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应当遵循以下哪些原则?( )
A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
B如果出现法定事,行政机关可以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
C因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必须撤销或者变更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此遭受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
D因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必须撤销或者变更的,可以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此遭受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
2.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行政程序中,依法享有哪些权利?()
A申请权;B知情权和参与权;C监督权;D救济权。
3. 气象法的立法目的是:()
A、为了发展气象事业,规范气象工作
B、准确、及时地发布气象预报,防御气象灾害
C、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气候资源
D、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气象服务。
4.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媒体和电信运营商在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时,不得有下列哪些行为?()
A拒绝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B传播非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直接提供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C擅自更改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内容;
D传播虚假、过时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5. 重大行政决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策事项承办单位应当举行听证会:()
A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听证的;
B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定应当听证的;
C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
D公众对决策方案有重大分歧的。
6.下列属于禁止危害国家基准气候站探测环境的行为有:()
A在观测场周边1万米范围内建设垃圾场、排污口等干扰源;
B在观测场周边200米范围内修建铁路;
C在观测场周边100米范围内挖筑水塘;
D在观测场周边2000米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修建高度超过距观测场距离1/8的建筑物、构筑物。
7.以下哪些事项适用行政合同?()
A政府特许经营;B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C政策信贷;D计划生育管理。
8.制定规范性文件,哪些情况下起草部门应当组织听证?( )
A规范性文件的内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 B公众有重大分歧的;
C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 D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听证的,起草部门应当组织听证。
9.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日常巡查和监督检查过程中,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有关文件、证照、资料;
B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就有关问题作出说明;
C进入现场进行调查、取证;
D没收危害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有关工具、设备。
10.《河北省暴雨灾害防御办法》的公布和施行日期是:()
A 2012年12月1日公布;
B 2012年1月1日施行;
C 2012年8月1日公布;
D 2012年8月1日施行。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气象台站站址应当保持长期稳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迁移气象台站。
()
2.同时出现或者预报可能出现多种气象灾害时,气象台站应当按照相对应的标准发布危害程度最严重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
3.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
增加其义务的决定。
()
4.行政机关应当将实施行政行为的依据、过程和结果依法全部公开。
()
5.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在接到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应当及时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并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启动应急预案。
()
6.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员和公共场所应急联系人应当协助气象主管机构、民政部门开展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知识宣传、应急联络、信息传递、灾情报告和灾情调查等工作。
()
7.规范性文件有效期为3年到5年;标注“暂行”、“试行”的规范性文件,有效期为1年
至2年。
有效期届满的,规范性文件自动失效。
()
8. 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实行统一保护、分级管理的原则。
()
9. 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 )
10. 气象设施是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
()
11. 《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是我省第一部气象灾害防御的地方政府规章()
12.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进行举报。
()
13. 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或者派出机构应当以其隶属的行政机关的名义作出行政决定,并由该行政机关承担法律责任。
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
14. 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媒体接到本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直接提供的橙色、红色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应当立即直播或者插播。
()
15.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制定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
16. 行政执法程序由行政机关依职权启动的,行政机关应当自程序启动之日起60日内办结;60日内不能办结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20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当事人。
()
17. 行政执法决定应当说明证据采信理由、依据选择理由和行政裁量理由;未说明理由或者说明理由不充分的,当事人有权要求行政机关予以说明。
()
18. 行政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在法定权限内,按照法定程序实施行政行为。
()
19. 规范性文件可以设定行政处罚。
()
20.2012年12月4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法制宣传日。
()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什么是规范性文件?
2.什么是气象探测环境?
3. 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立法工作做了怎样的表述?
4.哪些证据材料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5.《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禁止实施危害气象设施的行为有哪些?
6.河北省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气象法规和政府规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