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绝对值与相反数》教案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绝对值和相反数》教学设计3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 绝对值和相反数》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 绝对值和相反数》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知识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运算规则,并能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有理数基础,对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运算规则。
2.能够运用绝对值和相反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2.绝对值和相反数的运算规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从而达到理解概念、掌握性质和运算规则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练习题。
3.小组合作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几个实际问题,如地图上的距离、温度计的读数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些问题的数学关系。
从而引出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讲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定义,利用PPT展示相关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出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互相出题,进行小组内部的讨论和解答。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巩固学生对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绝对值和相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购物时的折扣、判断比赛成绩等。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定义、性质和运算规则。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 绝对值与相反数 教案

1.3 绝对值与相反数【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能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在实际生活中能知道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一个数的绝对值和这个数的关系,并能借此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2.经历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经历用字母表示规律的过程,感受由特殊到一般的特点.【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绝对值、相反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难点:会用绝对值、相反数的意义解释一些实际问题和现象.【教学过程设计】结合数轴分析李强的行走路线:一开始,李强在点【教学小结】【板书设计】1.3 绝对值与相反数1.绝对值的概念及表示2.相反数的概念及表示3.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的关0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同步练习有答案[~@%*^]第一部分:1、常识填写。
(2分)[^&%@#]⑴消息的主要结构有三:、和。
⑵消息的主要特点是。
2、这则消息的题目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三十万大军”突出了,“胜利南渡”点明了。
(2分)3、这是一篇动态消息,请指出本文所包含的五个要素:(5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事件结果:[%~&#*]4、试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2分)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摧枯拉朽:⑵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风平浪静:5、请揣摩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⑵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6、请写也该消息的导语。
(2分)[#@&~*]7、本文作者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他的许多经典语言哲理深刻,广为流传。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绝对值和相反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绝对值和相反数》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的是《绝对值和相反数》。
该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绝对值的定义及性质•相反数的定义及性质•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实际应用2.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能正确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及本质•学生掌握绝对值的计算方法及其基本性质•学生掌握相反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基本性质•学生能够运用绝对值和相反数解决实际问题3.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练习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等。
4.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回顾数学知识,引出“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探究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步:讲授知识讲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性质、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三步:练习及巩固通过一些练习来巩固学生对绝对值和相反数的理解和掌握,加深对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印象和认识。
第四步:拓展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步: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知识点、难点、疑点以及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的讲授方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应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对后续的教学进行布置和建议。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相对比较顺利,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比较出色。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运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法本课程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练习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等。
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当中,提高课程的互动性和探索性。
2.教学中强调了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节课在讲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时候,更加注重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联系,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理解和把握知识点,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
3.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不时会与学生互动,通过问题、练习等形式来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引导学生探究知识。
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活跃地参与到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 绝对值和相反数》教学设计3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 绝对值和相反数》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 绝对值和相反数》是学生在初中阶段首次接触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
这一节内容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含义,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运用。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安排,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对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可能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困惑,例如绝对值是否为正数,相反数的符号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理解和掌握概念,并解答他们的疑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运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具体例子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运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解释,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和性质。
2.举例法: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从而理解和掌握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含义。
3.练习法:学生通过做练习题,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文档3.PPT:教学课件,用于呈现和展示教学内容4.练习题:用于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的家距离学校5公里,他坐公交车去学校,如果公交车每小时行驶60公里,小明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学校?”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
1.3绝对值与相反数教案 2022-2023学年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 绝对值与相反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绝对值的性质。
2.掌握相反数的概念,能够运用相反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绝对值的概念与性质2.相反数的概念与运算三、教学准备1.教材: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教具:小白板、黑板、粉笔、教学PPT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与复习(5分钟)在黑板上写出以下两个数:-5、5,请学生来说一下这两个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找出两个数的共同之处,即他们的绝对值相等。
然后让学生将这个发现与绝对值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引出绝对值的定义。
步骤二:讲解绝对值的概念与性质(10分钟)1.给出绝对值的定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记作|a|,表示a到原点的距离(实际上就是a与0之间的距离)。
2.引导学生举例讲解绝对值的性质:–非负性:对于任意实数a,|a| ≥ 0;–正的绝对值:对于任意实数a,当a > 0时,|a| = a;–负的绝对值:对于任意实数a,当a < 0时,|a| = -a。
步骤三:绝对值的运算(10分钟)1.给出绝对值的运算规则:–|a| + |b| ≥ |a + b|(三角形不等式);–|a| - |b| ≤ |a - b|(反三角形不等式)。
2.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绝对值的运算方法。
步骤四:导入相反数的概念(5分钟)在黑板上写出以下两个数:-3、3,请学生来说一下这两个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找出两个数的共同之处,即他们的和为0。
然后让学生将这个发现与相反数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引出相反数的定义。
步骤五:讲解相反数的概念与运算(15分钟)1.给出相反数的定义:如果实数a + b = 0,那么b就是a的相反数,记作-b。
2.引导学生通过举例讲解相反数的运算规则:–相反数的性质:一个数与它的相反数相加等于0,即a + (-a) = 0。
–相反数的运算规则:两个数的相反数相加等于0,即a + (-b) = 0。
最新冀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1.3绝对值与相反数》精品教案

年级:七科目:数学主备教师授课时间:领导签字:课题 1.3绝对值和相反数教学目标德育渗透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知识1.借助于数轴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意义;2.掌握求有理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方法,知道│a│(a表示有理数)的含义3.多重符号的数的化简问题的理解。
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重点会求一个已知数的绝对值,会求一个已知数的相反数;难点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求这个数,会对含有多重符号的数进行化简。
教具导学案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学法指导自学讨论、小组展示课型新授课时安排 1板书设计1.3绝对值和相反数一、自主研习绝对值概念相反数概念二、合作探究计算三、拓展提升绝对值的非负性:不论有理数a取何值,它的绝对值总是正数或0(通常也称非负数),绝对值具有非负性,即|a|≥0。
迁安市教育局统一教案纸(副页)年级:科目:指导教师:授课时间:领导签字:主备人详案副备人补充、修改一、自学案阅读课本第11-12页观察与思考,完成自学案。
总结绝对值概念相反数概念三、探究案阅读课本第12-13页一起探究,完成探究案。
理解绝对值的非负性:强调几何语言,完成跟踪练习。
四、训练案八分钟独立完成,小组讲解展示。
五、检测案灵活应用绝对值与相反数知识点,掌握求有理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方法,知道│a│(a表示有理数)的含义,会应用会多重符号的数的化简问题七、回顾反思从三个方面:知识点总结、我的感悟、我的疑难学生独立完成,给学生发言的机会。
课后回顾:。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 绝对值和相反数》教学设计2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 绝对值和相反数》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 绝对值和相反数》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和整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
这一节的内容既有理论性,又有实际应用,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和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对于数学的基本运算也已经熟练。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绝对值和相反数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应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运算规律。
2.能够运用绝对值和相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定义及其性质。
2.绝对值和相反数的运算规律。
3.运用绝对值和相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绝对值和相反数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结合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和性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练习题和测试题。
3.教学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例如:“小明的家距离学校5公里,有一天他走了6公里,他现在在学校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具体实例和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绝对值和相反数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绝对值和相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绝对值和相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地图上的距离、坐标系中的点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和性质。
2024年新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1.3 绝对值与相反数

结论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绝对值的性质
思考 字母a表示一个有理数,你知道a的绝对值等于什么吗?
(1)当a是正数时,|a|=__a__;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当a是负数时,|a|=_-a_;
第一章 有理数
1.3 绝对值与相反数
七上数学 JJ
学习目标
1.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意义,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2.掌握求有理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方法,会对含多重符号的 有理数进行化简,形成应用意识. 3.掌握绝对值的性质,会用绝对值的非负性解决相关问题.
课堂导入
活动 观察下图两只狗狗追寻食物的情景,请试着在 数轴上表示出这一情景,并回答问题.
西 3米
东 3米
课堂导入
西 3米
东 3米
A
3
O
3
B
-3 -2
-1
0
问题:
1.它们所跑的路线相同吗?
1
23
路线不同, 正负性
路程一样,到 原点的距离相 等(不管方向)
2.它们所跑的路程(线段OA、OB的长度)一样吗?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绝对值
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 这个数的绝对值,用“| |”表示.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绝对值的性质 思考 相反数、绝对值的联系是什么?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5|=5 |-5|=5
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绝对值的性质
问题7 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3 , 3 , -2.5,+2.5 8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对值与相反数》教案
教学目标
绝对值知识是解决有理数比较大小、距离等知识的重要依据,同时它也是我们后面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借助数轴引出对绝对值的概念,并通过计算、观察、交流、发现绝对值的性质特征,利用绝对值来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借助数轴,使学生了解相反数的概念.
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绝对值的概念;理解相反数的意义.
难点: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理解相反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
绝对值:
一.情境引入.
问题:两辆汽车从同一处O出发,西方向行驶10km.到达A、B两处如图,它们的行驶路线相同吗?它们形式的路程的远近(线段OA、OB的长度)相同吗?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两辆车的行驶路线相反,它们行驶的路程相等都是10km.
我们把上面这个过程看成一个数轴,那么就有数轴上表示-10喝10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都是10.
数轴上,一个点到原点的距离,是“形”的描述,那么对于“数”是表示一个数的绝对值.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知识—绝对值.
二.互动新授.
问题1如图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
点A表示的数是( ),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 )个长度单位.
点B 表示的数是( ),点B 到原点的距离是( )个长度单位.
点C 表示的数是( ),点C 到原点的距离是( )个长度单位.
点D 表示的数是( ),点D 到原点的距离是( )个长度单位.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总结:点A -2 2;点B 2 2;点C -0.5 0.5;点D 0.5 0.5;
数学上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a 的绝对值.如上面的-2的绝对值是2;2的绝对值也是2.
还有-0.5喝0.5的绝对值都是0.5.用绝对值符号表示为:|-2|=2,|2|=2,|-0.5|=0.5,|0.5|=0.5.显然|0|=0.
问题2.a 的绝对值等于什么?
学生活动:总结任意正、附属a 的绝对值怎么表示.
师生合作探究:a 在这里可能是整数、0、负数,那么我们应该分类来讨论a 的绝对值,结果去掉绝对值符号并用含a 的狮子来表示.我们可以利用绝对值定义写成下面的式子:
(1)当a 是正数时,|a |= ;(2)当a 是负数时,|a |= ;(3)当a 是0时,|a |= ; 教师总结:一个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1)当a 是正数时,|a |=a ;
(2)当a 是负数时,|a |=-a ;
(3)当a 是0时,|a |=0;
完成习题:
1.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
(1)-1和-5
(2)6
5 和-2.7 2.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 .
3.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有 个,分别是 .
4.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4,那么这个数等于 .
5.用“>”、“<”和“=”号填空.
│-5│ 0
│+3│ 0
│+8│ │-8│
│-5│ │-8│
相反数:
提问:
1.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
2.填空:
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2的点有 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 ;与原点的距离是5的点有 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 .
相反数的概念: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称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概念的理解: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分别在原点的两旁,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2)一般地,数a 的相反数是a -,a -不一定是负数.
(3)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就表示这个数的相反数,如:-3是3的相反数,-a 是a 的相反数,因此,当a 是负数时,-a 是一个正数.
-(-3)是(-3)的相反数,所以-(-3)=3,于是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是0 .
即如果x 与y 互为相反数,那么x +y =0;反之,若x +y =0, 则x 与y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而不是指一个种类.如:“-3是一个相反数”这句话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