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实务》课程标准(定稿)一、课程定位《基础会计实务》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

它是以会计核算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的。

它是会计专业学生入学后所接触到的第一门会计课程,它与会计专业的《企业会计实务》、《税务会计实务》、《电算化会计》、《审计》《成本会计》等专业后续课程课程一起,构成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会计专业后续课程的先导课程,还是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一门必考课程,是学生专业学习和专业发展的“奠基石”。

该课程在会计专业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学生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以及学生会计职业理想的树立、会计职业资格和助理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的考取、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形成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按照高职学生的基础和特点,结合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以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为指导,结合会计岗位能力要求以及会计从业资格标准构建其课程目标。

该课程培养目标是:在与实际会计工作过程高度仿真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环境中,通过以项目为单元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解决基础会计核算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适应财务会计核算和其他相关岗位一线需要的、具有一定职业综合能力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课程的具体目标是:1.工作任务目标(1)认识会计与会计职业,掌握会计职业规范,制作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2)会熟练运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3)能够正确编制和审核会计凭证;(4)会针对不同企业的性质以及业务范围准确设置与登记会计账簿;(5)掌握会计报表编制技术,会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6)能够综合运用会计基本技能独立完成一个小型企业一整套完整的会计核算业务。

(从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建账、记账、对账和结账—编制会计报表,按时提交出3本记账凭证、2本日记账、1本总账、1本由若干张不同格式的账页组成的明细账、2张基本会计报表的最终“会计产品”)。

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教学大纲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概述、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凭证与账簿、会计报表的编制、成本计算与分析、纳税申报与税收筹划等。

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了解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技巧;熟悉常见会计科目的含义和使用方法,了解会计凭证的编制和审核方法;掌握常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了解成本计算与分析的方法和技巧;熟悉纳税申报的流程和税收筹划的方法,了解税务登记和纳税申报的相关规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的会计工作。

税务登记与纳税申报的相关规定;常见税种的计算方法与申报表填制;税收筹划的定义与方法。

教学方法初级会计实务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具体如下: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实践教学:通过模拟实验、角色扮演、现场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的会计工作。

考核方式初级会计实务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如下: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成绩等,占总成绩的30%。

期末成绩: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占总成绩的70%。

教材及参考书目初级会计实务课程选用《初级会计实务》作为教材,参考书目包括《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税法》等。

在当今的商业世界中,会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职业。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师,需要通过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这是进入会计行业的第一步。

在这个考试中,《初级会计实务》是一门重要的科目,它涵盖了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财务报表的编制、账务处理、税务处理等方面。

财务报表是会计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它提供了关于公司财务状况的信息,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资产负债表反映了公司在某一时间点上的资产和负债状况,利润表反映了公司在一定时间段内的盈利情况,而现金流量表则反映了公司在一定时间段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初级会计实务》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课程中文名称:初级会计实务课程英文名称:Junior Accounting Practice课程编号:学分:4 学时:64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别:主修课面向专业:会计考核方式:考试一、课程描述本课程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在学习初级会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设立资金核算岗位、出纳岗位、往来结算核算岗位、财产物资核算岗位、销售核算岗位、税务岗位、成本核算岗位、财务成果核算岗位等项目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达到“零适应期”对口就业目的。

本课程在内容的设计上,力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取项目导入、任务引领、双证结合和模块化的标准;在项目的导入和实施过程中,通过任务引领,使学生掌握完成各项任务和整个项目所需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本课程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初级会计师)等考试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各项目的训练,培养学生相应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相互沟通、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项目分析。

针对每个教学项目,设计教学情境,分析项目的教学目的、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应掌握的技能。

2.任务分解。

根据项目的要求,层层分解任务,直到任务可执行为止。

阐明执行任务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任务讲解。

结合完成任务的过程,利用实物或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具体讲解完成各项任务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

理论知识的讲解要求理论结合实际,不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力求实用性。

4.课内实践。

根据课堂所教内容和任务的要求,设计类似任务,让学生进行课内模拟练习。

5.综合项目实训。

在每个教学项目模块完成后,设计一个运用本模块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项目,让学生独立完成项目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熟悉中小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内容;(2)掌握对日常经济业务处理的一般操作技能;(3)具备将手工账务处理和财务软件处理相结合的初步能力;(4)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助理会计师)的考试。

初级会计2024年大纲

初级会计2024年大纲

初级会计2024年大纲
2024年度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主要调整如下:
1. 《初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

在第一部分总论中增加了会计准则制度体系概述,第六部分收入中增加了特定交易的会计处理等内容。

补充完善了产品成本核算、政府会计基础等内容。

删除了生物资产、小企业会计准则等内容。

调整了部分知识点的能力要求、大纲体例与结构、大纲内容按知识点列示,并完善了大纲相关文字表述。

2. 《经济法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该科目的试题题型仍然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

请注意,2024年初级会计考试大纲可能涉及部分修订和增减,最终考试内容以考试大纲和实际考试情况为准。

建议及时关注官网,以获取最新的考试信息和动态。

财务会计课程标准

财务会计课程标准

《财务会计实务》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握会计实际操作的技能,为以后从事财务会计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参照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初级会计实务》编写,可将本课程的学习与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相结合。

(二)参考课时200课时左右;12 学分(三)课程设计思路1、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以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本课程设计的重点是对教学内容建立三个层次,由学校、教师、学生分别在实施、教学、学习中进行选择。

三个层次为:基本知识、扩展知识、链接知识。

考核以基本知识为主体。

3、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4、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5、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或“掌握”、“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述。

“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或“掌握”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四)内容课程框架结构二、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会计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一)知识教学目标1、能正确应用《新会计准则》处理各项经济业务。

2、能办理日常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并能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能进行日常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清查。

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非常好非常实用

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非常好非常实用

《初级会计实务》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课程中文名称:初级会计实务课程英文名称:Junior Accounting Practice课程编号:学分:4 学时:64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别:主修课面向专业:会计考核方式:考试一、课程描述本课程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在学习初级会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设立资金核算岗位、出纳岗位、往来结算核算岗位、财产物资核算岗位、销售核算岗位、税务岗位、成本核算岗位、财务成果核算岗位等项目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具有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达到“零适应期”对口就业目的。

本课程在内容的设计上,力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取项目导入、任务引领、双证结合和模块化的标准;在项目的导入和实施过程中,通过任务引领,使学生掌握完成各项任务和整个项目所需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本课程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初级会计师)等考试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各项目的训练,培养学生相应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相互沟通、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项目分析。

针对每个教学项目,设计教学情境,分析项目的教学目的、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应掌握的技能。

2.任务分解。

根据项目的要求,层层分解任务,直到任务可执行为止。

阐明执行任务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任务讲解。

结合完成任务的过程,利用实物或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具体讲解完成各项任务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

理论知识的讲解要求理论结合实际,不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力求实用性。

4.课内实践。

根据课堂所教内容和任务的要求,设计类似任务,让学生进行课内模拟练习。

5.综合项目实训。

在每个教学项目模块完成后,设计一个运用本模块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项目,让学生独立完成项目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熟悉中小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内容;(2)掌握对日常经济业务处理的一般操作技能;(3)具备将手工账务处理和财务软件处理相结合的初步能力;(4)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助理会计师)的考试。

会计专业课程标准

会计专业课程标准

会计专业课程标准主编:李建玲参编:吴红宇孔永桃宋璐王敏刘永梅商晶晶李娜冯娟史晓俊杨建筠(太谷县审计局)郝庆忠(太谷县财政局)何立武(太谷县教育局)杨小琴(企业专家)赵晓红(企业专家)审核:张宝祥目录《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 - 1 - 《会计基本技能——珠算与点钞》课程标准 ............... - 15 - 《出纳实务》课程标准 ................................. - 28 -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标准 ............................. - 39 - 《会计模拟实训》课程标准 ............................. - 58 - 《会计核算岗位实训》课程标准 ......................... - 66 - 《成本会计》课程标准 ................................. - 78 - 《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 ............................... - 96 - 《审计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 - 108 - 《税务会计岗位核算课程》课程标准 .................... - 120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既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又是初级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成型”课程,既是会计“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载体,还是会计专业认同、初级会计岗位职业技能训练的载体。

(二)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1.课程基本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项目内容为主题,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形成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实现认同职业角色、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能力、把握初级会计岗位专业技术”等四个基本目标,按照初学者的认知规律,以“会计职业认知---- 会计业务核算------会计实训-------会计案例”组织设计教学。

2024年初级会计《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

2024年初级会计《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

2024年初级会计《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2024年初级会计《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包括以下内容:
一、总论
1. 会计概述
2.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3.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4. 会计准则体系
二、会计基础
1.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
2. 会计科目和借贷记账法
3.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账务处理程序
4. 财产清查
5. 财务报告
三、资产
1. 货币资金
2. 应收及预付款项
3. 交易性金融资产
4. 存货
5. 固定资产
6. 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
四、负债
1. 短期借款
2. 应付及预收款项
3. 应付职工薪酬
4. 应交税费
五、所有者权益
1. 所有者权益核算的基本要求
2. 实收资本(或股本)
3. 其他权益工具和资本公积
4. 利润分配和留存收益
六、收入、费用和利润
1. 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确认和计量
2. 利润总额的构成及其计算
3. 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和处理
4. 本年利润的结转方法及账务处理
七、财务报告
1. 资产负债表
2. 利润表
3. 现金流量表
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
5.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及特殊事项的会计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标准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江苏省中等专业学校
《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初级会计实务
【适用专业】
中职会计专业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让学生从整体上对会计六要素的核算有系统的认识,使学生具备在企业会计、银行会计等相关领域中进行主要经济业务核算的基本职业能力,并为后续学习专门化课程做前期准备。

设计思路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分析和中职生的就业发展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企业基本业务核算任务引领的、以会计核算基本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任务引领型课程。

课程结构以企业会计要素核算为主线,设计有会计核算基本准则概述、资产核算、负债核算、所有者权益核算、收入费用核算、利润核算、主要会计报表编制、财务分析基础等八个工作任务。

课程内容的选取,以各专门化方向应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紧紧围绕完成企业日常业务会计核算工作的需要,充分融合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

每个工作任务的学习以企业日常会计业务为载体,将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和日常业务核算实践相结合,实现学做一体,并通过情景模拟、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企业会计核算技能。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为108。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会计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能初步具备核算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职业能力,达到会计从业人员的相关要求,养成具备诚实守信、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熟悉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使用者及其目标;
●熟悉会计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熟悉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相关规定;
●能按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进行相关资产核算;
●会用指定的存货计价方法计算原材料发出和结存成本;
●会计算原材料计划成本差异率;
●会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计算单项固定资产折旧;
●能按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进行相关负债核算;
●能按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进行所有者权益核算;
●能按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进行收入费用的核算;
●能按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进行利润的核算;
●会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了解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内容。

3、课程内容和要求
4、实施建议
4.1教材编写
(1)教材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3)教材以完成任务的典型活动项目来驱动,通过流程图、业务案例、情景模拟和课后拓展作业等多种手段,采用递进和流程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编写,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分析企业主要经济业务和进行会计核算的基本职业能力。

(4)教材应突出实用性,应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纯粹的技能操作,同时要具有前瞻性。

应将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实际业务操作中的新知识、新方法及时纳入其中。

(5)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4.2教学建议
(1)应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案例分析或项目活动中了解企业会计要素的分析方法及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

(2)应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

通过选用典型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诚信意识,培养严谨细致作风,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

(3)应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以挂图、多媒体、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

(4)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探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3教学评价
(1)突出过程与模块评价,结合课堂提问、业务操作、课后作业、模块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成绩的评定。

(2)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3)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结合案例分析、成果展示等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

(4)建议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在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考核。

4.4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幻灯片、录像带、视听光盘等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同时联合各校开发多媒体课件,努力实现跨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

(2)注重仿真软件的开发利用,如“模拟实习”、“在线答疑”、“日常测试”、“模块考试”等,让学生置身于网络实习平台中,积极自主地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提高处理国际贸易业务的基本职业能力提供有效途径。

(3)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4)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5)利用会计开放实训中心,将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实训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