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种子的萌发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种子的萌发》精品课件

课后反思
1、今天的学习结束,你收获了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3、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学习心得与学习方法。
课后作业
1.完成教科书课后练习中的1、2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作业。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希望我的文档能 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
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
课后小知识
学习方法指导
同学们,天道酬勤,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 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
规范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的强者。 加油!加油!加油!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
种子的萌发
小麦 南瓜 向日葵 蚕豆
各种各样的种子
玉米 赤豆 凤仙花 黄豆 绿豆
花生
菜豆
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种子里面有哪些部分? 不同种子里面的构造一样吗? 种子为什么能生根、发芽?
浸泡种子 更好观察
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1.小心地剥开蚕豆,每部分尽量保持完整。
2.将蚕豆的“豆瓣”小心分开。 3.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种子各部分。
1.蚕豆种子由(种皮 )和( 胚 )两部分构成。
2.种皮对胚起( 保护 )作用。种子最重要的是 部分是( 胚 ),它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3.植物的根由( 胚根 )发育而来,茎和叶由 ( 胚芽 )发育而来,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养料 由( 子叶 )提供的。
菜豆种子介绍
玉米种子介绍
子叶提供营养物质 胚芽——茎和叶 胚根——根 胚轴——连接茎和根的部分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种子的萌发》课件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种子的萌发》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种子的萌发》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种子在不同环境下的萌发情况、种子萌发的过程及意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的结构,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及其在自然界中的意义。
2. 学会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培养细心观察、认真记录的科学态度。
3. 通过实践探究,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及探究种子在不同环境下的萌发情况。
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及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种子模型、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实验器材。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种子、培养皿、湿纸巾、透明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物种子,引发学生对种子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新课。
2. 新课讲解:(1)种子的结构:利用种子模型和实物投影仪,讲解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
(2)种子萌发的条件:讲解种子萌发所需的水分、温度、空气等条件。
(3)探究种子在不同环境下的萌发情况:分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种子在不同环境下的萌发情况。
3. 例题讲解:讲解与种子萌发相关的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与种子萌发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种子种植实践活动,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1. 种子的结构2. 种子萌发的条件3. 探究种子在不同环境下的萌发情况4. 种子萌发的过程及意义七、作业设计(1)简述种子的结构及功能。
(2)列举种子萌发的条件。
(3)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及其在自然界中的意义。
2. 答案:提供详细的作业答案,以便学生对照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记录观察结果,培养学生长期观察和记录的科学素养。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种子萌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种子的萌发精品课件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种子的萌发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具体章节为《种子的萌发》。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以及种子萌发后的成长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掌握种子萌发的过程及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关注生态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种子萌发的过程及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
难点:种子萌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征及影响种子萌发的内外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种子模型、实物种子、显微镜、种子萌发实验装置等。
学生准备:放大镜、记录本、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颗种子,引导学生思考种子是如何成长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观察种子模型,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
3. 例题讲解:讲解种子萌发的过程,分析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种子萌发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6. 课堂延伸:讨论种子萌发后的成长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
六、板书设计1. 种子的结构2. 种子萌发的过程3. 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4. 种子萌发后的成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种子萌发过程。
2. 答案:根据观察,绘制种子萌发过程的图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了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植物园、开展植树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种子模型的观察;2. 例题讲解中种子萌发过程的详细解读;3. 随堂练习中种子萌发实验的设计与操作;4. 作业设计中观察记录植物种子萌发过程的指导;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关注植物生长过程与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种子的萌发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种子的萌发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第3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的第1章《种子的萌发》。
详细内容包括:种子的基本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种子在不同环境下的萌发情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理解种子萌发的原理。
2. 学会观察和记录种子萌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通过实践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及探究实验。
教学重点:种子的基本结构,种子萌发的观察与记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种子、放大镜、实验器材、课件、黑板。
学具:笔记本、铅笔、种子、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种子是如何生长为大树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种子的萌发。
2. 新课导入:讲解种子的基本结构,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课件,了解种子的各部分组成。
3. 实践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种子在不同环境下的萌发情况,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实验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胚乳胚轴子叶2. 种子萌发的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有活力的种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和分析自己种子的萌发过程,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2. 答案:根据实验结果,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种植植物,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种子资源的丰富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种子在不同环境下的萌发情况,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3. 作业设计:观察和分析自己种子的萌发过程,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探究1. 确保实验条件的一致性:每组学生所用的种子品种、数量、实验器材等应保持一致,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教科版科学四下2.5《种子的萌发》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下2.5《种子的萌发》教案一. 教材分析《种子的萌发》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萌发的条件以及萌发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植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种子内部的结构以及萌发的过程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种子的结构,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观察并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
2.难点:种子内部结构的观察,种子萌发的条件的探究。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观察法:指导学生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种子萌发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种子、放大镜、实验器材等。
2.学具:观察记录表、实验报告单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颗种子,引发学生对种子的好奇心和兴趣,进而提出本节课的主题《种子的萌发》。
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种子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种子的组成。
接着,教师用实物展示种子,让学生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并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种子萌发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1.每组取一颗种子,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种子的萌发》精品课件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种子萌发》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种子萌发》这一章节中,详细探讨种子结构、种子萌发条件以及种子萌发过程。
具体内容包括:解种子基本组成,探究种子在适宜环境下萌发过程,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过程中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种子基本结构,解种子萌发条件,认识种子萌发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种子萌发条件及种子萌发过程中变化。
2. 教学重点:种子基本结构,种子萌发条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种子模型、实物种子、显微镜、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画图工具、实验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种子,引导学生关注种子结构,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种子基本结构,引导学生认识种子组成。
3. 实践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种子萌发条件。
(2)实验操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动手进行种子萌发实验,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过程中变化。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种子萌发条件及种子萌发过程中变化。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种子结构2. 种子萌发条件3. 种子萌发过程4. 实验观察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种子基本结构。
(2)列举种子萌发条件。
(3)描述种子萌发过程。
2. 答案:(1)种子基本结构包括种皮、胚乳、胚芽、胚轴和根。
(2)种子萌发条件有:适宜温度、湿度、充足空气和完整种子结构。
(3)种子萌发过程包括:吸水膨胀、种皮破裂、胚芽伸长、胚轴和根生长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对种子结构和种子萌发过程有更深入解,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观察不够仔细,需要加强引导。
2024年教科版科学四下《萌发的种子》课件

2024年教科版科学四下《萌发的种子》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生物的生长与变化》单元中的《萌发的种子》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种子的结构,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及过程,学会观察和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生长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及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
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种子结构模型、种子萌发实验装置、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放大镜、种子、实验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种子生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种子的生长过程,提出问题:“种子是如何生长的?”2. 教学新课:(1)种子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结构模型,讲解种子的各部分名称及功能。
(2)种子萌发的条件:讲解种子萌发所需的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
(3)种子萌发的过程: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种子萌发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种子从吸水、萌发、长成幼苗的过程。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种子萌发实验,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
(2)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
4. 例题讲解:讲解与种子结构、种子萌发相关的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与种子结构、种子萌发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种子的结构2. 种子萌发的条件3. 种子萌发的过程4. 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种子的结构及其功能。
(2)列举种子萌发的条件,并说明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对种子结构、种子萌发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四年级下册科学-种子的萌发-教科版-PPT课堂课件

胚由胚根、胚芽和子 叶组成。
四年级下册科学-2.5种子的萌发-教 科版(共 11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二、种子发芽的观察
四年级下册科学-2.5种子的萌发-教 科版(共 11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2.5种子的萌发-教 科版(共 11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二、种子发芽的观察
四年级下册科学-2.5种子的萌发-教 科版(共 11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 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四年级下册科学-2.5种子的萌发-教 科版(共 11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三、《种子的萌发》实践活动
四年级下册科学-2.5种子的萌发-教 科版(共 11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2.5种子的萌发-教 科版(共 11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各种各样的种子
绿豆种子
蚕豆种子
四年级下册科学-2.5种子的萌发-教 科版(共 11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黄豆种子
花生种子
四年级下册科学-2.5种子的萌发-教 科版(共 11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种皮 胚
种皮 胚
四年级下册科学-2.5种子的萌发-教 科版(共 11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种皮 胚
种子大多有种 皮和胚两部分 组成。
四年级下册科学-2.5种子的萌发-教 科版(共 11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胚的组成
四年级下册科学-2.5种子的萌发-教 科版(共 11张)-科学-2.5种子的萌发-教 科版(共 11张)- PPT课 堂课件 (完整 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应用: 1.思考,农业生产中为什么要挑选饱满的种子作 为播种之用。 2.讲述按照不同情况决定播种深度的原因。 一、农业上的选种
二、播种深度的确定
课堂小结: 1、菜豆、玉米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 2、菜豆与玉米种子比较。 3、种子的萌发过程。
一.选择题:
课堂练习:
C
)
1.下列都是单子叶植物的一组是:(
(2)内部结构:
胚
胚芽
4 胚轴 3 胚根
种皮
1 2 子叶
各部分结构都有什么功能呢?
归纳: 种皮: 有保护作用。
子叶:
菜 豆 种 子 的 结 构
两片,肥厚,贮藏着营养物质。
胚芽: 生有幼叶的部分, ——→茎和叶。
胚
—→根。 胚根: 连接胚芽相对的一端, 胚轴: 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
——→根和茎的连接部位。 胚是幼小的生命体,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A.高梁、大豆、花生 B.水稻、大豆、花生 C.水稻、小麦、玉米 D.小麦、蚕豆、高梁
2.种子中能发育成新植物幼体的是:( A ) A.胚 B.胚芽 C.子叶 D.胚根 3.在大豆种子的结构中,连接两个豆瓣的结构 是:( B ) A.胚根 B.胚轴 C.胚乳 D.子叶 4.小麦种子营养物质贮藏在:( B ) A.子叶 B.胚乳 C.胚芽 D.胚根
比一比: 各种植物的种子,大小、形状、颜色一样吗?
想一想: 种子的结构基本相同吗?种子怎么萌发的?
(1)外部结构:
种皮
种皮很坚韧,具有保护种 子的内部结构的作用
种子凹陷一侧的种皮,有一个 深色的疤痕,这是种脐, 种脐
它是种子着生在豆荚处的 痕迹 , 在种脐附近有一个小孔 , 种孔 这是种孔. 我们用力捏一下种子,就会 有水从种孔中流出,说明种孔 是水进入种子的门户.
种皮 其中玉米还包括____ 果皮 );2是 上图中,1是_____( 胚 ;7 子叶 ;3是____ 胚芽 ;4是胚轴 胚根 ;6是____ ____ ____ ;5是____ 胚乳 。 是____
2、玉米种子的结构:
(1)外部结构: 玉米种子外面也有厚皮。
这是由两层组成的,外 面一层是果皮,里面一层 是种皮。玉米种子成熟后, 果皮和种皮紧贴在一起, 不易分开,故看上去只一 层。 所以,玉米的籽粒实际 上是果实。
2、玉米种子的结构
(2)内部结构:
胚乳
各部分结构都有什么功能呢?
种皮和果皮:有保护作用。
种子的萌发
东兴镇中心小学
这些植物最初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
你认识这些种子?
蚕豆种子
你认识这些种子?
玉米种子
你认识这些种子?
向日葵种子
绿豆种子
你认识这些种子?
大豆种子
你认识这些种子?
西瓜种子
你认识这些种子?
南瓜种子
你认识这些种子?
芝麻种子
海椰子
斑叶兰
(重达1500g左右 ) (1亿粒的重量才有50g)
子叶一片
有胚乳 胚乳储存 营养物质
。
子叶两片 无胚乳
不同点
子叶储存 营养物质
想一想: 1.种子的哪一部分结构先发育? 胚根 2.胚根、胚轴、胚芽各发育成了新植株的 哪一部分? 3.子叶发生了什么变化?
逐渐消失
双子叶植物最先钻出地面的是_____
种子萌发的过程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水 子叶 种子 膨胀 胚乳 转运给 胚根 胚芽 胚轴
二.填空题:
5.根据种子中子叶数目的不同,可将绿色开花 两片子叶 植物分为两类:凡是种子的胚具有_________ 的植物,叫双子叶植物;凡是种子的胚具有 一片子叶 的植物叫做单子叶植物。 __________ 胚乳 6.我们吃的大米,主要来自水稻种子中的_______。
上图分别是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
玉 米 胚芽:——→茎和叶。 种 子 胚 胚根:——→根。 的 胚轴: ——→根和茎的连接部位。 结 构 胚乳:贮(zhù)藏营养物质。
子叶: 一片,不肥厚,转运营养物质。
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
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
3、玉米和菜豆种子的比较: 大豆种子 相同点 都有 种皮 玉米种子 和胚
中的营养物质
胚根首先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胚轴伸长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绿豆萌发的过程
种子吸水膨胀
绿豆萌发的过程
胚根发育成根
胚芽发育成 茎和叶
发育成新植物体 萌发的过程
三、种子的休眠: 荷花的果实莲子千年不腐,是化石般的古董, 若要栽培,也能发出新芽。
种子成熟后不能立即萌发,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 能发芽.这种现象就叫休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