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法律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知识产权法基础知识与典型案例--公需满分100答案

知识产权法基础知识与典型案例--公需满分100答案

知识产权法基础知识与典型案例--公需满分100答案1.《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发布的时间是()。

(5.0分)A.2020年9月22日B.2021年9月22日C.2020年12月22日D.于2021年12月22日2.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年。

(5.0分)A.三B.五C.八D.十3.《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规定,自然人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年。

(5.0分)A.三十B.四十D.六十4.注册商标每次续展的有效期为()年。

(5.0分)A.三B.五C.八D.十5.《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延长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至()年,给予创新药发明专利最高五年的额外保护期。

(5.0分)A.十B.十二C.十五D.二十6.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限是()年。

(5.0分)A.五B.十C.十五7.《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规定,对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5.0分)A.二B.三#四C.五8.《“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到2025年,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左右,创新力强、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现代化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5.0分)A.15%B.25%C.35%D.45%9.中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正式挂牌成立的时间是()。

(5.0分)A.2012年11月06日B.2013年11月06日C.2014年11月06日D.2015年11月06日10.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是()年。

(5.0分)A.五B.十C.十五D.二十1.知识产权对公司的影响体现的方面包括()。

(5.0分))A.域名B.商标C.专利D.版权2.技术秘密的三性包括()。

(5.0分))A.秘密性B.实用性C.保密性D.共享性3.知识产权的典型误区包括()。

(5.0分))A.只要能申请到专利,代理费越低越好B.不知道他人有专利权,所以不侵权C.商标申请不申请不影响公司经营D.软件无法通过专利保护4.《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不适用于()。

第一章 著作权与著作权法概述

第一章 著作权与著作权法概述

• (二)地域标准——《著作权法》第二条
• 1.在中国首次出版。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其作品如果在中国首次 出版,就可以依照我国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
• 2.在中国参加的国际籍条约的成员国首次出版。未与中国签订协议 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 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 的,受本法保护。
• 一、对事的效力
• 是指著作权法的调整对象和范围。 • 著作权法调整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因作
品的创作、权利归属、利用、管理和救济等活动 中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原则上,因作品而产生的 社会关系,包括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部分行 政关系均属于著作权法的调整范围。
• 二、对人的效力 •
• (一)国籍标准
• 著作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 狭义的著作权指的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依法享
有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两个方面的内容,它 基于作品的创作而产生。 • 广义的著作权除了包括狭义的著作权之外,还包括传播者 的权利,学理上称为著作邻接权,具体表现为表演者、录 制者和广播组织基于传播活动而依法享有的权利,它基于 传播活动而产生。

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政策为知识产权制度提供了良好的社会、
经济、政治环境。1980年5月国家出版局颁布了《关于书籍稿酬的暂
行规定》,1984年改名为《书籍稿酬试行规定》,承认了作者的出版
权、改编权、汇编权和翻译权等。1982年广播电视部通过了第一个保
护邻接权的规章《录音录像制品管理暂行规定》。1986年的《民法总
著作权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三、国际条约框架下的著作权制度走向
• 作为国内法的著作权法,具有严格的地域性,其效力只限 于本国境内,本国的作品无法在外国得到保护。

版权基础知识

版权基础知识

版权基础知识著作权又称版权,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版权基础知识,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版权基础知识著作权作为一项民事权利,既具有人身权性质,又具有财产权性质。

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财产权主要是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具体来说可以表现为复制权,表演权,播放权,展览权,发行权,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权,改编权,翻译权,编辑权,许可他人使用其作品权,获得报酬权等多项权利。

其中,著作权的财产权利是可以被继承的。

公民个人创作的作品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能随意侵犯。

著作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限不受限制,而发表权和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是有保护期限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一位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著作权是一种权利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依法对他的作品享有的一系列的专有权。

它表现为:第一,享有著作权的作者可以决定是否对他的作品进行著作权意义上的使用;第二,他可以决定是否就他的作品实施某些涉及他的人格利益的行为;第三,他可以在必要时请求有关的国家机关以强制性的协助来保护或实现他的权利。

著作权是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

它与工业产权构成知识产权的主要内容。

在广义上,它也包括法律赋予表演者、音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或出版者对其表演活动、音像制品、广播电视节目或版式设计的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根据我国的著作权制度,著作权是一种包含若干特殊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混合权利,行使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往往涉及其中的人身权。

例如,作者将他的作品首次交出版社出版时,不仅是在行使出版权,往往也是在行使发表权。

著作权也是一种内容不断发展的权利。

在世界各国,著作权包含的内容并不是永远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和使用作品的新技术的不断产生,也在得到不断的发展和补充。

版权保护小知识

版权保护小知识

版权保护小知识
版权是一个作者或制作者对自己的创作作品拥有的专有权利。

以下几点内容是如何保护自己作品版权的小贴士:
1. 注册作品版权。

将作品提交至国家版权局进行版权注册,可以证明你拥有该作品的完整所有权。

2. 添加版权声明。

在作品内容中明确注明“版权所有”,并注明作者姓名或机构名称,使第三方清楚你拥有该作品的完整权益。

3. 上传作品至官方平台。

比如小说可以上传至文学平台,图片可以上传至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使作品增加公信力。

4. 严禁他人非法使用。

一旦发现有第三方在互联网或其他地方非法传播和使用你的作品,要及时向权威部门报案处理。

5. 限制共享行为。

允许合理使用范围内的引用和共享,但要限制作品的完整内容被他人商业利用。

6. 清晰署名信息。

在作品中明确署名且不易被修改,减少他人冒名顶替的可能性。

希望通过这些建议,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呀!若有任何其他问题,也欢迎提出来讨论。

知识产权法律基础

知识产权法律基础

知识产权法律基础知识产权法律基础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简称IP)是指由人类创造的、表现人类智慧的各种资产,包括专利、商标、版权、软件、设计等等。

知识产权的产生和保护,涉及到法律、政策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而在知识产权领域,常常被提及的就是知识产权法律基础。

知识产权法律基础主要指的是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在国家法律制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其主要目的是对创新成果予以认可和保护,鼓励创新、促进进步,同时也为相关产业发展和国家利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已经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历程。

回顾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的发展过程,最早的知识产权法律,可以追溯到1984年的《专利法》和1992年的《商标法》,这两部法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式启动。

1993年,国家版权局成立,标志着版权管理进入正轨。

此后,一系列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相继出台,如1996年颁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2001年制定的《著作权法》和2008年通过的《专利法》修订案等。

不断完善的法律制度,使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逐步提高,成为国际上重要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之一。

下面将分别从专利、商标、版权和软件四个方面,简单介绍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基础。

专利法律基础专利是指国家授予发明者或创造者推广并使用其发明或创作的独占权。

我国专利保护制度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代理条例》等法律构成。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是我国专利领域最为基础、最重要的法律法规。

该法作为专利制度的司法基础,主要规定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分类和取得方法、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的审查程序和司法救济等内容,保障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

商标法律基础商标是商业活动中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的专用符号。

商标保护制度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条例》构成。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商标是生产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 销的商品或者服务上采用的,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由 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构成的,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
2、什么是注册商标?
注册商标是指商标注册申请人向国家商标主管机关提出 商标注册申请并获得核准的文字、图形或其组合标志。注册 商标在其有效期限内,注册人享有该注册商标的专用权。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概念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是联合国组织 系统16个专门机构之一,1967年正式建立, 1970年生效,总部设在日内瓦。它是专门 负责管理和协调世界各国知识产权工作的 组织机构,主要是维护和加强对知识产权 的尊重,鼓励发明创造沿动,推动技术的转移和文学艺术作 品的传播,加强各国间的合作与发展,我国于1980年正式加 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WTO)对知识产权的定义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第 1条对“知识产权”的范围作了以下定义: 1.版权与邻接权; 2.商标权; 3.地理标志权; 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 5.专利权;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拓朴图)权; 7.未披露过的信息(商业秘密)专有权。

7、什么是职务发明创造?
职务发明创造是指发明人或设计人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 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对 于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利用本单位 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设计人 订有合同的,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的归属,根据合同约定。

10、北京市著名商标认定条件
(1)该商标是有效注册商标,且商标权属无争议; (2)商标所有人为本市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 (3)该商标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连续使用已满三年,使用该商 标的商品质量稳定,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4)使用该商标的商品在最近期间内连续三年的销售额、纳 税额、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同行业中领先,具有较高 的市场占有率; (5)该商标为消费者所公认,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较高知名度; (6)商标所有人具有较强的商标保护意识和严格的商标使用 管理和保护措施,无商标违法行为。

法学《知识产权法》重点知识总结

法学《知识产权法》重点知识总结

《知识产权法》重点知识总结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概论第一节知识产权概述一、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民事主体对其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商业标志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含义:主体——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知识产品的创造者不一定能拥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拥有者不一定创造了知识产品客体——智力活动产生的非物质性成果。

发明创造、商业标志以及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等内容——直接支配和获取利益的专有权利。

知识产权与知识的关系:知识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有知识不一定有知识产权,有知识产权一定有知识。

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对象是知识产权,不是知识本身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条件下的重要资源,而知识不是。

社会发展不同阶段,财富的标志不同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二、、知识产权的特征(一)是一种民事权利。

私权,产生、行使和保护适用民法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二)主要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权利客体具有非物质性,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不发生相关有形物的消耗和转移,标的具有可分别利用性侵权判定难(三)具有财产权和人身权双重属性(四)知识产权须经法律直接确认(五)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专有权利,权利有效期内,权利人的垄断权利受法律严格保护,无法律特殊规定,他人未经许可不得利用,排斥特任的非法仿制、假冒和剽窃。

权利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受权能方面的限制,权利的排他性,同一智力成果不允许两项或两项以上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存在,专有性将特定知识产品与公有领域的知识产品区分出来(六)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知识产权没有域外效力,各国知识产权保护相互独立(七)时间性第二节知识产权的主体、客体、内容一、知识产权的主体含义广义——知识产权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和除权利人以外的对知识产权人权利负有不侵犯义务的义务人狭义——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包括著作权人、专利权人、商标权人等范围:原始主体、继受主体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本国人、外国人二、*知识产权的主体制度的特征1、原始取得以创造者的身份资格为基础,以国家认可或授权为条件(1)创造者一般是直接从事创造性智力劳动的自然人(2)创造者身份是智力创造这一事实行为的结果,又是取得知识产权的前提。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存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用性,是指该发 明或者实用新型能 够制造或则使用, 并且能够产生积极
效果。
2.4 如何提出专利申请
在申请专利钱,应注意保密,避免将要申请专利的内容公开,以免丧失新颖 性,并建议进行可行性分析:如检索国内外专利,查阅相关专业刊物,了解掌握 同类技术或产品的现状,进行能否获得专利的可行性分析,避免人力、物力、财 力的浪费。
法律的特别规 区领域内发 定,都不能享 生法律效力 有或者使用这
种权利
时间性:法 律对知识产 权的保护规 定一定保护 期限,知识 产权只在法 定期限内有

1.3 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 专有性,也就是说,权利人取得 了知识产权以后,除了权利人同 意或法律另有规定外,权利人以 外的任何人都不得拥有或使用该 项权利,否则构成侵权行为,会 受到法律制裁。

1.4 知识产权的种类
01 著作权(即版权) 02 专利权
03 商标权 04 商业秘密权等
1.5 知识产权如何带来财富和机遇
知识产权不但能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创新和进步,也可能为权利人 带来巨大的收益和机遇。权利人拥有的知识产权得到应用后,就 会产生经济效益,这就是知识产权带来的财富。知识产权的应用 可以由权利人自己来做,也可以由权利人收取转让费或许可费, 许可或者转让给他人来做。
在于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来源于人类
的智力活动。因此,知识产权与创新活动是密
不可分的。知识产权制度是现代社会法律制度
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知识产权有什么特点
01
02
03
04
05
06
无形财产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权法律基础知识(一)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目录一、法律术语的名词解释: ........................................................................... (1)1、著作权 ............................................................................. .. (1)2、著作权人 ............................................................................. . (1)3、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 ............................................................................. .. (2)4、专有使用权 ............................................................................. (2)5、非专有使用权 ............................................................................. .. (2)6、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 ............................................................................. .. (3)7、信息网络传播权 ............................................................................. . (3)8、转授权 ............................................................................. .. (3)9、地域范围 ............................................................................. . (4)10、著作权转让合同 ............................................................................. .. (4)二、CP在管理平台上传动漫作品,须取得的权利条件分析: (4)1、作品为CP员工创作时,其取得的版权要求 (4)2、作品为CP代理取得时(即CP通过授权取得版权时) (4)3、作品为CP购买取得时(即CP通过转让取得版权时) (5)三、版权文件模板 ............................................................................. .. (5)一、法律术语的名词解释:1、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作品的权利人有权以何种方式使用作品、处分作品。

如,牛哥创作动画《路漫漫》,牛哥对动画《路漫漫》享有著作权,即可以对该作品进行使用或处分。

如,可以将动画上载至互联网进行传播(即自己使用),可以授权给土豆网在其互联网站上提供播放或下载服务(即许可他人使用),也可将该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土豆网(处分作品)。

2、著作权人,即对作品享有权利的主体,包括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

其他著作权人是指,通过授权、转让、继承等方式取得著作权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如公民)和法人(如公司)。

如,牛哥创作动画《路漫漫》,牛哥为《路漫漫》的作者。

牛哥授权央视在电视上播放该动画,则央视因获得牛哥的授权许可,也是著作权人(仅享有电视播放权,牛哥将动画转让给小二,则小二因受让该部动画作品,称为著作权人。

牛哥过世后,其儿子小牛在牛哥过世后五十年内,因继承牛哥著作权中的财产权部分,也成为著作权人。

3、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是指著作权权利人,将其对作品享有的全部或者部分著作权,授权许可其他人,在一定期限内、一定地域范围内使用他人作品所签订的合同。

著作权人授权他人使用作品的权利分为专有使用权和非专有使用权。

如,牛哥将其《路漫漫》,央视欲播放其作品(播放是作品的使用方式之一),须取得牛哥的许可,须与牛哥签订合同,此合同即为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

CP对于非自有公司原创的动漫作品,多数是以授权的方式取得版权,即通常理解的代理,这种方式在法律上成为——著作权许可使用,须签订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动漫基地对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内容编辑的要求如下:1、《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须有授权人和被授权人的签字或盖章;2、许可的权利类型:须包含信息网络传播权(见下方名词解释);3、授权期限:须至少一年;4、转授权约定:(见下方名词解释);5、地域范围:全国;6、许可合同性质:专有许可或非专有许可(见下方名词解释)7、作品清单作为合同附件(基地有统一版本)。

4、专有使用权,指著作权人只授权某人使用其作品,从而该使用人取得对该作品的专有使用权,著作权人不得将该作品在授权使用期限内再授权第三人使用。

例如,牛哥授权土豆网,可独家通过信息网络传播该动画作品,此种授权称为专有使用权,且如合同未约定,除土豆网以外的其他人,均不可通过信息网络传播该作品,包括牛哥在内。

当然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动漫基地对使用权的性质,专有或非专有,没有硬性要求。

5、非专有使用权,指在一定期限内著作权人授权某人使用作品后,还可以将该作品再授权第三人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人取得作品的使用权就属于非专有使用权。

例如,牛哥授权土豆网,通过信息网络传播该动画作品,牛哥亦可同时授权优酷网通过信息网络传播该动画作品。

此种授权许可的性质为非专有许可使用。

6、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是指著作权人授权许可其他人,对作品进行使用的方式。

许可使用的权利只能是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等。

复制、发行、放映、广播、表演等,实际上是对作品的使用方式,根据使用人的不同需要,以及著作权人许可使用的意愿,许可使用的著作权的权利种类是不一样的,即对作品的使用方式是不同的。

例如,牛哥创作小说《风之恋》,其可以选择通过出版社进行出版(行使复制、发行权),可以选择授权百度在网上进行展示、提供下载服务(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可以选择授权土豆公司将其改编为动画(行使改编权)。

目前手机动漫基地,接入作品,要求CP取得的权利类型(即指CP通过授权许可或作品转让的情况下取得的版权权利的类型),须包括信息网络传播权。

7、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以有线或无线方式,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实则是传播作品的方式),使公众可以根据个人选定的时间、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信息网络与广播、表演等都是传播作品的方式,但前者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在网络传播的情况下,公众可以在其选定的时间与地点获得作品,即公众具有获得作品的主动性,而在其他传播方式下,公众只能被动接受或者不接受。

应当注意,尽管信息网络主要是指互联网,但不限于互联网。

各种音频或者视频网络,无论是通过互联网获得信息,还是通过电话(包括手机)等其他设备获得信息,都属于信息网络,都应当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才能传播作品。

例如,中国移动公司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传播作品,就是著作权人的网络传播权的范围。

8、转授权,是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授权被许可人将其取得的权利,再许可给第三人使用。

可以对此处的第三人进行限定,如仅限定为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

例如,CP取得作者牛哥的漫画作品《乐乐》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则其欲通过信息网络上载漫画《乐乐》,应再明确约定:牛哥授权CP,可将其取得的对漫画《乐乐》进行信息网络传播的权利,再许可给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使用。

转授权的内容,可以进行限定,表述为:某某【作者或前一权利人】授权某某【即CP】,可将其取得的对作品的使用权,再授权给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进行使用的权利。

9、地域范围,是指著作权人可在什么地域范围内使用作品。

CP取得作者或前一权利人的授权使用作品的范围,应包含全国范围。

10、著作权转让合同,是指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不包括授权取得版权的情况),将其享有的版权权利,转让给其他人,所签订的合同。

著作权转让合同,与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区别在于,获得权利的人,取得的权利是暂时的或永久的,可以房屋出租与房屋买卖两种情况来做类比。

CP以著作权转让的方式取得著作权的,其与作者或前一权利人,所签订的著作权转让合同,内容编辑须包括的要素如下:1、转让的权利类型:须包含信息网络传播权(见上方名词解释);2、须无其他限制内容:如“CP不可将该权利在移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或“CP不可将该权利授权给其他人使用”等;3、地域范围:全国。

4、权利的转让日期:只需备注转让生效日期(即开始时间)5、作品清单作为合同附件(基地有统一版本)。

二、CP在管理平台上传动漫作品,须取得的权利条件分析:动漫作品通过中国移动的信息网络平台上进行展示,依照现有法律,CP须取得几项基本权利,方可以通过移动管理平将其作品上传。

CP取得权利的基本要素包括: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转授权、授权期限、作品名称、印章要求等。

具体如下:1、作品为CP员工创作时,其取得的版权要求具体如下:该作品为职务作品。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并不全部当然归属于CP。

因此,CP须在《本公司原创声明中》,明示该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于CP。

2、作品为CP代理取得时(即CP通过授权取得版权时),其取得的版权要求具体如下:CP须取得作者或者前一权利人授予的信息网络传播(CP通过管理平台上传其作品的前提),以及将这一权利对中国移动进行转授权的权利(中国移动在自有业务(wap、彩信等产品)上进行传播、展示的前提)。

如果CP上传的作品,有对作者原有作品进行改变(如,格式转换或纸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