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创建文明城市资料要求
文明城创建七大要求内容

文明城创建七大要求内容文明城是指一个城市或社会具有高度素质和道德水平,人们的行为规范和品行得以提升的城市。
为了建设一个文明城市,需要制定相应的七大要求,以提高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
下面是七大要求的详细内容:1.法律意识和公民道德意识的增强:文明城市的居民应该具有明确的法律意识和公民道德意识。
他们应该尊重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文明礼仪和社交行为规范的遵守:文明城市的居民应该遵守基本的礼仪和社交行为规范。
他们应该尊重他人,注重礼貌待人,礼让行人,排队等候,保持公共场所的卫生和整洁等。
3.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意识加强:文明城市的居民应该具有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意识。
他们应该垃圾分类、减少用水和用电,合理使用资源,保护环境,参与植树造林和城市美化等环保活动。
4.文明交通和交通安全的重视:文明城市的居民应该具备文明交通和交通安全的意识。
他们应该遵守交通法规,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不占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不酒后驾车等。
5.公共秩序和社会治安的维护:文明城市的居民应该共同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治安。
他们应该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秩序,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不乱涂乱画,不携带危险物品,不参与非法集会等。
6.学习和科技创新的重视:文明城市的居民应该注重学习和科技创新。
他们应该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追求知识的更新和进步,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科技发展。
7.文化传承和艺术修养的强化:文明城市的居民应该注重文化传承和艺术修养。
他们应该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培养自身的艺术修养,参与文艺演出和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城市的文化氛围。
通过贯彻上述七大要求,可以逐步建设一个文明城市。
这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文明城市的建设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广场、街、巷卫生要求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
广场、街、巷卫生要求
1、广场、街、巷整洁。
沿路、街、巷的单位与有关部门签订“门前四包、门内达标”管理责任书,并将出租门面房屋的卫生管理、食品卫生要求、除“四害”、清除“牛皮癣”等内容列入责任书内容。
做到坐商归店、行车归道、停车归点、农贸归市、广告归栏,建筑工地归场,并围栏作业,无违章开挖、无乱搭乱建、无断墙残壁;沿路、街、巷墙上、电杆上和行道树上无乱刻乱画、乱牵乱挂、乱贴广告、标语,保持市容整洁。
2、广场、路面清洁。
有专人清扫保洁,无垃圾、烟头、纸屑、瓜壳果皮、痰迹、污水、杂物;果屑箱等卫生设施布局合理,有专人经常清洗保洁。
3、临街房屋墙壁整洁美观。
墙壁、门窗清洁,阳台整洁,不乱堆杂物、不晾晒衣物,未封阳台应设花盆美化市容。
4、商店(商亭)牌匾、遮阳蓬规范统一,醒目美观;橱窗玻璃完好、明亮、洁净,货物陈列有序,明码实价,亮证经营;销售食品商店,售货员有健康证,有防尘、防蝇、防鼠、防腐设施,使用工具售货。
文明城市创建七大要求

文明城市创建七大要求创建一个文明城市的目标是为了建设一个和谐、宜居、文明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形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文明城市建设需要满足七大要求。
第一,环境整洁。
文明城市要求做到街道、公园、河流等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洁整齐,垃圾分类体系健全,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同时,建设健全的环境卫生监测和考核体系,加强环境整治力度,提高城市环境品质。
第二,公共秩序良好。
文明城市要求社会秩序良好,城市内的安全保卫工作得到加强,治安环境得到有效维护。
市民文明素质要高,公共场所的秩序井然有序,社会各界的道德行为得到关注和弘扬。
第三,交通有序。
文明城市要求交通有序,道路交通安全系数高,交通拥堵现象得到有效改善,交通规则得到市民广泛遵守。
同时,加强公共交通建设,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舒适度,推广非机动交通工具,减少机动车辆对环境的污染。
第四,城市绿化。
文明城市要求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比例得到提高,建设多样化的绿化景观,增加城市的生态环境。
同时,推广节约用水和节约用电的理念,提高城市的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五,城市管理高效。
文明城市要求城市管理部门的效能高,市政设施维护得到加强,市容市貌得到改善。
加强城市规划,合理规划城市的用地,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第六,文化氛围浓厚。
文明城市要求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加强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城市内的文化活动丰富多样,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第七,公共服务完善。
文明城市要求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公共服务机构健全,服务质量高。
同时,建立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解决社会民生的突出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总之,文明城市建设需要满足七大要求,包括环境整洁、公共秩序良好、交通有序、城市绿化、城市管理高效、文化氛围浓厚和公共服务完善。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一个真正文明、和谐的城市。
文明城市创建应知应会知识(对文明单位的要求)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文明城市创建应知应会知识(对文明单位的要求)
文明城市创建应知应会知识(对文明单位的要求)
对文明单位的要求:
1.在单位显著位置以多种形式(横幅、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张贴等传播核心价值观24字,刊播张贴“图说我们的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节俭养德、志愿服务、未成年人等公益广告,每层楼不少于两处;电子屏滚动播放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
2.有固定场所的道德讲堂,有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统标识和相关氛围布置),经常性的开展活动(约两个月一次),有规范性的流程(包括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等环节);
3.办公区公共场所设明显禁烟标志,无吸烟的现象,地面无烟头;
4.有能够满足员工文化体育活动需求的场所;
5.醒目位置张贴又优质服务制度规范和服务承诺;
6.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有活动记录和图片,有活动成效(用展板或宣传栏展示);
7.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建立有3―5人的网络文明传播志愿小组,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做到活动经常化,活动有效果(用展板或宣传栏展示);
8.宣传栏有精神文明创建的内容(包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个全面、“两学一做”、志愿服务、道德讲堂、身边好人、结对共建等);
9.有经常性教育实践活动(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开展“不剩饭、不剩菜”文明餐桌行动,开展“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活动);
10.室内外卫生环境良好(地面无垃圾、纸屑、痰迹),无乱堆乱放,
无乱贴乱画;室外车辆停放有序,在线内停放;绿化管理到位,无枯枝死树缺棵,修剪及时。
文明城市创建应知应会知识(对商场超市的要求)

文明城市创建应知应会知识(对商场超市的要求)创建文明城市是每个城市发展的目标,而商场超市作为市民日常购物乃至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对于实现文明城市的目标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商场超市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应该遵守的要求。
首先,商场超市应该注重环境卫生。
作为一个公共场所,商场超市的环境卫生是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的。
商场超市应该保持地面、走道和摊位的干净整洁,垃圾箱要定期清理,保持卫生。
同时,商场超市应该安排有专门的清洁人员,及时清理地面上的杂物和垃圾,并保持消防通道畅通,以确保市民的安全。
其次,商场超市应该优化布局,提供便利的服务。
商场超市应该合理规划商品的陈列,方便消费者寻找所需商品。
商场超市的货架应该整齐摆放,商品的摆放应该有序,商品的分类标签应该醒目,便于消费者查找。
此外,商场超市应配备舒适的休息区域,提供休息椅、饮水机等设施,让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得以歇息。
再次,商场超市应该加强服务意识,提供优质的服务。
商场超市的服务人员应该接受专业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他们应该热情周到地为消费者提供帮助和咨询,解答消费者的疑问,并积极回应消费者的意见和投诉。
此外,商场超市应该设置退换货的窗口,为消费者解决购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此外,商场超市应该注重文明秩序的营造。
商场超市应该制定相关规定,要求消费者队伍有序排队,不得拥挤、争抢商品。
商场超市应该加强安全意识,设立警示标志,保护消费者的财产安全。
商场超市还应该加强宣传教育,让消费者养成优良的文明习惯,如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
最后,商场超市应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商场超市可以组织一些公益活动,如捐款、义卖等,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
商场超市也可以积极开展环保行动,如减少不必要的包装,倡导绿色环保购物。
总之,商场超市作为文明城市的一部分,应当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遵守环境卫生要求,提供便利的服务,加强服务意识,营造文明秩序,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只有这样,商场超市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文明窗口,为实现文明城市的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创建文明城市的资料(汇总11篇)

创建文明城市的资料(汇总11篇)创建文明城市的资料(1)x市民朋友们:x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是广大市民的共同心愿,全力维护x文明城市形象,提升全民素质,建设美丽x,是我们每一个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此,我们发出如下倡议:一、努力规范个人言行,争做文明行为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监督者。
从自我做起,不断修身律己,增强文明意识和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自觉性,争当知礼向善公民,塑造文明市民形象。
不断了解传统文化,学习身边的优秀典型,发挥模范作用,带头革除有悖公德、有违诚信、有损形象、危害秩序等不文明现象,及时劝阻身边的不文明言行、陋习,用文明的方式影响他人,形成自强、厚德、崇俭、尚义、明礼、守信、尽孝、报国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积极参与城市环境改善,齐心共建美好家园。
要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做到爱护市容,不乱贴乱画,不乱写乱涂,不乱挂乱晒;维护城市卫生,不乱扔乱倒,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便溺;保持庭院清洁,不乱堆乱摆、污染环境;积极参加绿化美化净化环境活动,大力整治环境卫生、环境污染,全面改善城市面貌,努力创造整洁优美、和谐有序的城市环境。
三、自觉维护公共秩序,推动文明城市建设。
要自觉维护车站、商店、旅游景点等场所的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
坚决摒弃乱闯红灯、乱抢道、乱停乱放、乱穿道路等不文明行为,形成文明礼让的社会秩序和井然有序的交通秩序,创造安全、文明、畅通的交通环境。
积极参加爱护公物行动,保护、维修、整饰庭院、街道、广场、园林公用设施,监督和举报损坏公物现象。
四、擦亮窗口文明形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公共服务行业和饮食服务业等涉外窗口行业,要以“塑文明行业形象、树文明服务品牌”为主题,深入开展创建优质文明服务品牌活动;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和商业道德,依法经营、公平竞争,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做到语言规范、热情周到、安全卫生。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为建设文明和谐新x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创文明城市简单手抄报内容

创文明城市简单手抄报内容创文明城市简单手抄报内容文明源于一点一滴,和谐始于一言一行。
下面就是简单的创文明城市手抄报内容资料,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基本知识1、窗口服务行业包括有哪些部门、单位?公安、税务、工商、燃气、供热、自来水、供电、公共交通、出租汽车、铁路、民航、环卫、风景园林、物业服务、邮政、电信、银行、医疗、宾馆、旅行社、商业零售等行业。
2、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窗口行业文明诚信服务有什么要求?⑴从业人员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规范服务;⑵有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公布投诉举报电话);⑶有没有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突出问题,无吃拿卡要,慵懒散拖现象;⑷随处可见核心价值观宣传和“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遵德守礼”提示牌。
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宾馆、酒店有什么要求?⑴有方便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特殊群体通行和使用的无障碍设施;⑵开展行业诚信建设,娱乐等服务明码标价;⑶消防安全设施完好,客房干净,无异味;⑷工作人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中国梦、志愿精神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晓率100%;⑸公共场所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公共设施及花草树木、吵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⑹室内公共场所和办公场所设有禁烟标识,无人吸烟;⑺在大堂、前台、电梯口等显著位置及电子显示屏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全社会共同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等面向未成年人的公益广告、中国梦、志愿精神、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宣传、“遵德守礼”提示牌;⑻在大堂、休息区、电梯口等醒目位置设有与周边环境协调融合的文明旅游提示牌;⑼餐厅服务台或电子显示屏等显著位置有“节俭养德”、“文明餐桌”等公益宣传;餐桌上有“不剩饭、不剩菜”等内容的文明餐桌提示;顾客进餐后,没有剩饭、剩菜浪费现象;⑽有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查阅投诉处理记录,有投诉电话、有投诉记录本、有投诉意见箱);⑾设有学雷锋便民利民志愿服务岗,有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人员,行业规范里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⑿城市公共消防设施达到国家标准,完好率100%(城市公共消防设施达到国家标准,有符合规定的灭火器、消烟探测器、烟感受/温感、喷淋等消防设施,消防通道畅通,消防通道无占用、堵塞现象,逃生导向标识清晰、规范,消防安全制度健全,有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有消防设施检查保养记录,有专人负责);⒀在醒目位置张贴宣传《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广泛开展文明旅游教育引导工作。
文明城市创建应知应会知识(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要求)

文明城市创建应知应会知识(对公共文化服务
设施的要求)
1.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内容,在显著位置(进门即见)利用多种形式(张贴悬挂、电子显示屏、宣传橱窗等)多种形式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讲文明树新风”、图说我们的价值观、文明旅游、节俭养德、志愿服务、未成年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公益广告;
2.有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公示,在显著位置(进门处)有公示服务项目、开放时间以及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牌匾;
3.有序排队入场,无插队现象,无大声暄哗吵闹现象;无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现象(无垃圾、纸屑、痰迹);有明显禁烟标识,无烟区无吸烟现象,地面无烟头;
4.有接纳未成年人参观学习的安排和活动记录;
5.设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事迹专题展览;
6.室内外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等脏乱差现象(无垃圾、纸屑、痰迹);
7.有符合标准的物防(有防盗门、防盗窗、锁等)、技防(有视频监控)、人防(有安保人员)、消防(无锈死、无粉等现象,消防器材一定要在有效期内)设施;无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现象;
8.有文明旅游宣传内容(有文明旅游公益广告、有文明旅游宣传折页等);
9.水电开关处贴有“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温馨提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场所创建文明城市资料要求一、大、中型公共场所单位资料要求(一)下列资料必须上墙1、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2、各类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3、文明、卫生、规范承诺书4、消毒设施标志5、公共场所禁烟标志(二)卫生档案1、目录2、经营单位基本情况3、卫生管理组织(包括卫生领导小组、组织网络图、卫生包干示意图)4、各项卫生制度5、从业人员情况一览6、五病调离记录7、卫生监督机构日常监督意见书、监督监测报告8、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资料9、从业人员健康证10、公共场所公用物品消毒记录簿(三)下列资料格式供各有关单位参考上墙资料格式1、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悬挂在总服务台附近的醒目处2、各类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张贴在各岗位的墙壁上3、文明、卫生、规范承诺书格式:(见附1)4、消毒设施标志印制格式(见附2)卫生档案格式1、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2、卫生管理组织(附件8)3、各类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格式(见附件3)4、从业人员情况一览表格式(见附4)5、五病调离记录(见附5)6、卫生监督机构日常监督意见书、监督监测报告(收集卫生部门日常监督过程中制作的卫生监督意见书,监督、监测报告)7、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资料(包括培训教材、主讲人、考试卷、成绩一鉴表及有关图像等)8、公共场所公用物品消毒记录簿格式(见附6)附1 文明、卫生、规范经营承诺书1、加强从业人员文明素质教育,待人接物文明礼貌,言行举止文明规范。
2、所有从业人员均经过卫生知识培训,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
3、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加强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保持周围及场所环境整洁。
4、申领有效《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后营业,并亮证上墙。
5、建立健全“五病”调离的相关制度和记录,确保“五病”调离率达100%。
6、落实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消毒制度上墙,消毒设施完好,消毒措施健全,消毒记录齐备。
7、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卫生监督投诉举报电话:承诺单位(人):二0—0年三月附2 岗位张贴标记1、清洗消毒汰洗保洁2、“ 84”消毒液配制1 : 2002千克水中加10毫升“ 84”消毒液消毒时间5 —10分钟附 3 各类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格式(一)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1、主要领导负责,建立卫生管理网络,配备卫生管理人员,建立好各项卫生台帐。
2、严格贯彻《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持有效“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并亮证经营,卫生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积极配合卫生监督部门开展监督和监测工作。
4、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新参加工作人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凡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公共场所卫生的疾病者,及时调离,未取得健康证明者不得上岗工作。
5、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卫生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新上岗人员未经体检和未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全格证不得上岗工作。
6、建立卫生宣传制度,加强卫生宣传,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和法制观念。
7、建立公用物品的消毒、换洗制度。
公用物品的消毒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实行一客一换一消毒。
消毒换洗台帐齐全。
8、建立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发生事故按照要求及时向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9、定期进行检查、考核、评比。
(二)岗位卫生责任制1、主管领导卫生责任制(1)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按时参加卫生部门召开的工作会议及学习培训,传达、研究、布臵卫生部门和主管部门提出的卫生工作任务并组织实施。
(2)负责本单位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检查工作,对违反公共场所卫生法规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制止、教育和处罚,并定期进行表彰总结。
(3)配合卫生部门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组织安排本单位从业人员年度健康体检,并及时将职业禁忌人员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岗位,负责本单位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2、从业人员卫生责任制(1)严格执行各项卫生管理制度,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2)认真学习有关卫生知识,掌握公共用具的洗消操作技能。
(3)负责辖区范围内的环境清扫、公共用具换洗、消毒、整理、登记、发放工作。
(4)遵守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制度。
(三)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制度1、根据条例规定,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应持有有效健康证明方可上岗服务。
各经营单位体检率应达100%,卫生知识培训率达100%,合格率达100%。
2、对条例所规定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季节工)及时进行健康体检,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的监督检查。
3、在公共场所从事食品行为的从业人员,应按《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要求进行体检。
4、新参加工作的人员上岗前必须取得健康证明。
5、凡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公共场所卫生的疾病者,应立即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岗位。
6、经营单位每两年对从业人员进行一次卫生知识培训,并要做好书面考试记录。
7、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四)公共用具换洗消毒制度1、床上用品坚持客来换“三件” (指枕巾、床单、被套),严格做到一客一换洗,常住客每周换洗一次。
2、茶具洗消:严格做到在专用(兼用)的洗消间清洗,按“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的原则进行操作,保证茶具采样合格。
3、脸盆、脚盆、拖鞋在专用(兼用)的消毒池内分类清洗消毒。
4、公共浴室业的面巾、上、下身巾做到标记清楚,每客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对修脚工具、浴盆等公共用具做到一客一换洗、消毒。
5、理发美容业的毛巾、理发、美容工具做到一客一消毒,对头癣皮肤病患者使用专用的理发工具,用后严格消毒。
6、坚持做好公共用具换洗消毒记录。
7、凡属条例规定的公共场所行业,对有关的卫生要求均参照上述有关要求实行。
(五)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制度1、服务员必须认真学习有关卫生法规和制度。
2、服务员当班必须穿工作服、仪表整洁,文明礼貌,讲究社会公德。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工作服。
4、操作服务时不吃零售,不吸烟,理发员修面时戴口罩,染发、烫发时戴手套,加强个人防护。
(六)环境卫生打扫制度1、环境卫生划片定点,责任到人,每天按各人保洁区进行卫生清扫,保持内外环境整洁美观。
2、保持用餐卫生,物品摆放整齐、合理,抹布专用,并经常清洗,室内做到无积尘,无蜘蛛网,无异味臭味,无积垢,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3、消毒间应做到环境整洁,茶具摆放整齐,洁污分开,不得存放个人或其它物品。
4、对公用厕所定期清扫消毒,保持通风换气,做到无臭无味。
5、对顾客做好卫生宣教工作,不随地吐痰、扔烟头,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七)卫生检查、考核和奖罚制度1、主管领导定期和不定期(至少每周一次)检查督促有关卫生工作,认真做好卫生工作考核考评。
2、服务人员必须每天定时做好岗位卫生工作,各级卫生负责人负责检查,并做好详细检查记录。
3、实行卫生工作与职工资金挂钩制度,对卫生检查中不合格者造成危害事故者扣除当月资金或年度资金,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4、对在月、季、年度中无发生责任事故,无检查扣分,平时卫生工作认真负责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单位给予适当奖励。
5、奖罚情况认真做好记录,奖罚范围由各单位根据具体情况自定。
(八)造成危害事故报告制度1、根据《条例》第九条规定,公共场所因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造成危害健康事故时,经营单位应抢救受害者脱离现场,迅速送病人到医疗机构,防止事故的续发,确保不扩大危害范围和不继续恶化环境,在不影响上述前提下保护好现场,并执行以下报告制度。
1、凡因微小气候或空气质量不符合卫生标准造成顾客虚脱休克,生活饮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造成介水传染性疾病流行和中毒,公共用具、用水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传染性疾病、皮肤病以及意外事故所致的一氧化碳、氨气、氯气、消毒杀虫剂等中毒,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机构和主管部门报告。
2、事故报告责任人一般为单位主管领导或卫生负责人,其他人员也有义务报告。
3、发生死亡或同时发生三名以上(含三名)受害病人时,事故报告责任人要在发生事故二十四小时之内,电话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机构,随即报告主管部门,如重大事故和可疑刑事案件必须同时报告公安部门。
(九)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工作规范为全面贯彻国家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各类公共场所在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应严格执行如下工作规范:一、建立卫生管理责任制度,配备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并定期进行培训考核。
二、从业人员(含临时工、新参加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体检率应达100%,阳性人员调离率达100%,合格者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工作。
三、配备有关声像和图文材料,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考核,掌握国家教学大纲规定的卫生法规、知识和技能,合格者在健康证明上加盖考核合格章,培训考核率应达100%。
四、新建、扩建、改建公共场所必须申请办理公共场所建设项目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办理施工执照,在建期间积极配合卫生监督检查,竣工验收合格并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对外开放。
五、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办营业执照,定期核证,到期换证,遗失补证,歇业注销,亮证经营。
六、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水质;采光、照明;噪音;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
七、地下蓄水池和高层水箱等二次供水设施应符合卫生防护距离和材料卫生标准要求,每年进行清洗消毒,水质抽检合格后方可供水。
八、严格按公共物品消毒规程消毒公用物品和空气及有关环境,防止传染病发生流行。
九、张贴禁止吸烟标志,劝阻吸烟者,舞厅应设立吸烟室并有良好的通风装臵,其他环境禁止设立烟具和吸烟室。
十、按期开展消杀灭工作,蚊、蝇、蟑螂等病媒昆虫指数和鼠密度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
十一、积极配合打假制劣工作,不进不用无许可证、准销证、检测报告、生产日期、厂名厂址等各种违法伪劣卫生物资和卫生用品。
十二、认真配合各卫生监督机构监测和检查指导工作,妥善处理并及时报告各种危害健康事故。
对违反《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配套性卫生法规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视情节轻重由卫生监督机构给予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的处罚。
(十)宾馆、旅店业消毒操作规程1、卫生洁具的消毒操作用于面池、浴缸、坐便器消毒的“三桶三刷”要严格分开,并按照面池T浴缸T坐便器的先后顺序,用相应的工具清洗消毒干净,T将1:200的“84”消毒液喷洒在其表面(5-10分钟)-用相应的毛巾擦干保洁-登记。
2、脸盆、脚盆、拖鞋等的消毒操作分别清洗脸盆、脚盆、拖鞋-臵入相应的固定消毒池-用1:200 的“84”消毒液浸泡(5-10 分钟)-取出清洗-保洁备用-登记。
3、茶杯(口杯)的消毒操作(1)化学消毒方法:清洗茶杯(口杯)-臵入相应的固定消毒池-用1: 200的“84”消毒液浸泡(5-10分钟)-取出冲净-沥干、放入保洁柜备用-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