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妇科学第四节月经过多

合集下载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一、月经先期:1、脾气虚;补中益气汤。

2、实热;(阳盛血热)清经散。

3、肝郁血热;丹栀逍遥散。

4、虚热;两地汤。

5肾气虚:固阴煎二、月经后期:1、实寒;妇人温经汤。

2、虚寒;艾附暧宫丸(金匮温经汤)。

3、血虚;大补元煎。

4、气滞;乌药汤。

肾虚:当归地黄三、先后无定期:1、肝郁;逍遥散。

2、肾虚;固阴煎。

四、月经过多;1、气虚;举元煎。

2、血热;保阴煎加地榆、槐花。

3、血瘀;失笑散加血余炭、茜草、益母草。

五、月经过少:1、血虚;滋血汤、小营煎。

2、肾虚;归肾丸。

3、血瘀;桃红四物汤。

4、痰湿;苍附导痰丸。

六、经期延长:1、血瘀;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茜草、益母草。

2、阴虚血热;两地汤合二至丸加茜草、乌贼骨、益母草。

气虚:举元煎七、痛经:1、气滞血瘀;膈下逐瘀汤。

2、寒湿淤血、少腹逐瘀汤。

3、湿热下注;清热调血汤4、气血虚弱、圣愈汤。

5、肝肾虚损;益肾调经汤调肝汤八、经间区出血:1、肾阴虚;两地汤合二至丸。

2、湿热;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

3、血瘀;逐瘀止血汤。

九、闭经:1、肾气虚;加减苁蓉菟丝子。

2、气血虚弱;人参养营汤3、阴虚血燥;加减一阴煎。

4、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

5、痰湿阴滞;苍附导痰丸合四君子。

十、崩漏:1、(虚热)上下相资汤。

2、实热;清热固经汤3、血瘀;逐瘀止血汤4、肾阳虚;右归丸。

5、肾阴虚;左归丸合二至丸去牛膝。

6、脾虚;固本止崩汤肾气虚:加减苁蓉菟丝子十一、经行乳房胀痛:1、肝气郁结;逍遥散。

2、肝肾阴虚;一贯煎。

十二、经行感冒:1、风寒:荆穗四物汤。

2、风热:桑菊饮。

3、邪入少阳:小柴胡汤十三、经行头痛:1、血虚;八珍汤。

2、肝火;羚角钩藤汤。

3、血瘀;通窍活血汤。

十四、经行身痛:1、血虚;当归补血汤2、血瘀;趁痛散十五、经行泄泻:1、脾虚;参苓白术散。

2、肾虚;健固汤合四神丸。

十六、经行吐衄:清肝引经汤。

2、肺肾阴虚;顺经汤。

十七、经行浮肿:1、脾阳虚: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2、气滞血瘀:八物汤二十二、绝经前后诸证:1、肾阴虚;左归丸。

中医妇科学第四讲(精)

中医妇科学第四讲(精)

中医妇科第四讲于杰第七单元月经病八、经间期出血(一)定义凡在两次月经之间,即氤氲之时,有周期性出血者,称为“经间期出血”。

本病出血量明显少于月经量,且出血期无明显腰腹胀痛等症。

(二)鉴别诊断1.月经先期:月经先期为月经周期缩短,血量为正常月经量或偏多;而经间期出血发生于两次月经中间,血量少于月经量;在基础体温高温相之前出血。

2.月经过少:月经过少周期正常,经量无变化,每次都少;经间期出血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中间。

3.赤白带、经漏:赤白带、经漏无周期性,随时可以出现;而经间期出血有周期性。

(三)病因病机其主要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多数认为是由于氤氲期元精充实,阳气内动,若加之肾阴不足、湿热内蕴或瘀血内留等因素动血,便可引致阴道出血。

1.肾阴虚:禀赋不足,或房劳多产伤肾,肾阴不足,精血亏虚,于氤氲之时,阳气内动,损伤阴络,冲任不固,而致出血。

2.湿热:情怀不畅,肝郁气滞,克伐脾胃,不能化水谷之精微以生精血,反聚成湿,湿邪下注,蕴而生热,氤氲之时,阳气内动,引动内热,热伤冲任,故使出血。

3.血瘀:体质不足,复因经产留瘀,瘀阻胞络,或因七情内伤,气滞冲任,久而成瘀,当此氰氲之时,阳气内动,动乎瘀血,损伤胞络,以致出血。

(四)辨证论治本病虽以肾阴虚证候为主,但仍然要根据形、气、色、脉以及出血的色、质进行分析。

在治疗上,虽然以滋养肾阴为主,仍应辨证施治。

1.肾阴虚主要证候:经间期出血量少,或稍多,色红,无血块,腹不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寐不熟,便艰尿黄,舌红,脉细弦略数。

治法:滋阴止血。

方药:两地汤(方见月经先期)合二至丸(方见经期延长)。

2.湿热主要证候:经间期出血量少或稍多,色红质粘腻,无血块,或如赤白带;赤带,神疲乏力,骨节酸楚,胸闷烦躁,纳食较差,小便短赤,平时带下量多,质粘腻。

舌苔黄腻,根部稍厚,脉细弦或细滑。

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

当归白芍生地丹皮黄柏牛膝制香附黑豆3.血瘀主要证候:经间期出血量少或稍多,色紫黑或有血块,少腹两侧胀痛或刺痛,胸闷烦躁,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有力。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第八章月经病【目的要求】1.掌握月经病总的治疗原则与宜忌;2.熟悉本病机理;3.了解月经病的定义、范围。

【教学内容】1.月经病的定义;2.范围:常见月经病;3.主要病机;4.治则与宜忌。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一节月经先期【目的要求】1.掌握月经先期的定义及其各型的辨证论治(含证、治、方、药,下同);2.熟悉其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1.月经先期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脾气虚、肾气虚、阴虚血热、阳盛血热、肝郁化热;3.诊断,与经间期出血、月经先后无定期、崩漏的鉴别诊断;4.辨证论治:脾气虚型、肾气虚型、阴虚血热型、阳盛血热型、肝郁血热型等各型的证、治、方、药。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二节月经后期【目的要求】1.掌握月经后期的定义及其各型的辨证论治;2.熟悉其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1.月经后期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肾虚、血虚、虚寒、实寒、气滞、痰湿;3.诊断,与月经先后无定期、早妊的鉴别诊断;4.辨证论治:肾虚型、血虚型、虚寒型、实寒型、气滞型、痰湿型等各型的证、治、方、药。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三节月经先后无定期【目的要求】1.掌握月经先后无定期的定义及其各型的辨证论治;2.熟悉其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1.月经先后无定期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肾虚、脾虚、肝郁;3.诊断,与崩漏的鉴别诊断;4.辨证论治:肾虚、脾虚、肝郁各型的证、治、方、药。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四节月经过多【目的要求】1.掌握月经过多的分型及代表方剂(不含药物组成,下同);2.熟悉月经过多的定义、诊断;3.了解其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1.月经过多的定义及概述;2.病因病机:气虚、血热、血瘀;3.诊断,与崩漏的鉴别诊断;4.辨证论治:气虚、血热、血瘀各型的证、治、方、药。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第五节月经过少【目的要求】1.掌握月经过少的分型及代表方剂;2.熟悉月经过少的定义、诊断;3.了解其鉴别诊断。

《中医妇科学习题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配》读书笔记模板

《中医妇科学习题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配》读书笔记模板

第二节妇科疾病的辨证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名词解释 五简答题 六论述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名词解释 五简答题 六问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名词解释
六论述题
五简答题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名词解释 五简答题 六论述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名词解释 五简答题 六论述题 七病案分析题
第十一节经行前后诸病(一)
概述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经行乳房胀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经行头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经行眩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第十一节经行前后诸病(二)
经行浮肿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经行泄泻
中医妇科学习题集(全国中医 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
划教材配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习题
论述题
全国
内容
分析题
中医
病案
中医药
学生
教材
单项选择 题
参考答案
行业
填空题
多项选择 题
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名词解释 五简答题 六论述题 七病案分析题
第七节经间期出血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名词解释 五简答题 六论述题 七病案分析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填空题 四名词解释 五简答题 六论述题 七病案分析题

中医妇科学复习重点

中医妇科学复习重点

要求熟记方剂:
1、两地汤方用干地,胶芍玄参地骨皮;月经先期因虚热,清经凉血复滋阴。

完带汤方重健脾,双术参淮草陈皮;柴芍车前黑荆芥,脾虚湿困带下宜。

2、解毒活血汤《医林改错》
解读活血连翘甘,升散退热柴胡根;红花归地桃仁芍,枳壳散结邪瘀分。

3、苍术导痰丸:苍术导痰丸茯苓,陈夏甘枳药南星;生姜苍术和香附,痰湿经少或闭经。

4、膈下逐淤行气滞,台乌香附延胡枳;甘草丹皮芎归芍,逐瘀桃红配灵脂。

10、少腹逐瘀小茴香,芎归桂花与干姜;延胡灵脂蒲黄没,祛寒化瘀效力强。

2022中医执业药师讲义之中医妇科学

2022中医执业药师讲义之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主讲老师:张钰琪执业 40分周期提前——月经先期经行量多——月经过多经乱无期——崩漏月经停闭——闭经妊娠期间阴道少量出血——胎漏、胎动不安屡孕屡堕——滑胎妊娠中期后,腹部增大异常——子满妊娠数月,…肿——子肿…望月经A.经量多、经色淡红、质稀,多为气虚;B.经量少、色淡红、质稀,多为血虚;C.经量少、色淡暗、质稀,多为肾阳虚D.若经量多、色深红、质稠,多为血热;E.经色鲜红、质稠,多为阴虚血热;F.经色紫暗有血块,多为血瘀;G.月经提前或延后,多为肝郁或肾虚。

望带下A.若带下量多,色白质清多为脾虚、肾虚;B.带下量少失润,多为津液不足;C.带下色黄,量多质黏稠,多为湿热;D.带下色赤或赤白相兼,或稠黏如脓,多为湿热或热毒。

患者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胸胁乳房胀痛,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辨证属A.阴虚血热B.阳盛血热C.肝郁气滞D.肝郁血热E.气虚发热『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月经先期之肝郁血热证证候:月经提前,量或多或少,经色深红或紫红,质稠,经行不畅,或有块;或少腹胀痛,或胸闷胁胀,或乳房胀痛,或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故选择D。

一妇人暴崩下血,继而淋漓不止已月余,血色淡暗质稀;面色晦暗,肢冷畏寒,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多;眼眶暗,舌质淡暗,苔白,脉沉细无力。

证属A.脾虚崩漏B.肾阴虚崩漏C.肾阳虚崩漏D.血瘀崩漏E.脾肾阳虚崩漏『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崩漏之肾阳虚证证候:经乱无期,出血量多或淋沥不尽,或停经数月后又暴下不止,血色淡红或淡暗质稀;面色晦暗,肢冷畏寒,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多;眼眶暗,舌淡暗,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故选择C。

血瘀崩漏的主要证候中,错误的是A.经色淡红B.血色紫黑有块C.小腹胀痛D.舌质紫暗,脉涩E.经血非时而下『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崩漏之血瘀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量时多时少,时出时止,或淋沥不断,或停闭数月又突然崩中,继之漏下,经色暗有血块;小腹疼痛或胀痛;舌质紫暗或尖边有瘀点,脉弦细或涩。

中医妇科口诀记忆法

中医妇科口诀记忆法

中医妇科口诀记忆法页面功能【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中医妇科口诀心法——熟记考试无忧。

可参考总结的笔记同背,事半功倍。

月经病月经病,多违期,量色质,变常序。

致病因,主次理:寒热湿,外邪欺;忧思怒,伤里,房室累,劳倦疲。

经早至;多属热;渐迟至,多寒邪;错杂至,肝郁结。

实量多,虚淡色,热紫红,寒纯黑;瘀为患,血块泻。

1.经期异常经先期,热与虚。

补中汤,气虚与。

阳盛热,清经散;肝郁热,黑逍遥;阴虚热,两地汤。

经后期,寒虚滞。

温经汤,实寒休;暖宫丸,虚寒求;补元煎,血虚救;乌药汤,气滞疏。

经愆期,气血伤。

逍遥散,肝郁畅,固阴煎,肾虚商。

期延长,瘀虚热。

桃四物,合失笑,祛血瘀,能活血;两地汤,二至丸,养阴液,退虚热。

2.经量异常经量多,虚与热。

气虚者,淡清测;举元煎,升固摄。

血热者,红紫色;保阴煎,清凉折。

假设血瘀,紫黑色;失笑散,化活血。

经量少,虚与痰。

滋血汤,血虚予。

桃四物,血瘀逐。

归肾丸,肾虚补;苍导痰,湿痰除。

3.经行异症经行衄,称逆经;气血逆,热为病。

肝郁火,胁胀疼;引经汤,血下行。

肺阴虚,潮热咳;滋肺肾,顺经汤。

经行泻,脾肾虚,治求本,调经辅。

谷不化,参苓术。

五更作,宜温补;四神丸,合健固。

间期血,精元充,阳动,血妄动;肾阴虚,滋阴血,二至丸,两地合;湿热蕴,清湿热,清肝淋,加减成;瘀血留,化淤血,逐瘀汤,止血良。

4.痛经经行痛,称痛经;腹与身,两处分;经前发,为实证;经后作,虚证明。

气血滞,胸胁胀;宜运行,膈逐汤。

阴虚寒,热痛减,便清长,温经商。

寒湿凝,冷痛凉;经色暗,腹逐汤。

湿热注,腹灼痛,连腰骶,清调尝。

气血虚,疠痛长;调补养,圣愈良。

肝肾亏,腰狻胀,脉沉细,凋肝场。

5.经闭经闭症,分虚实;虚血枯,实邪隔;妊亦闭,细辩之。

肝肾亏,腰腿酸;归肾丸,细调养。

气血虚,面色苍;养荣汤,甚堪尝。

虚血燥,五烦潮;一阴煎,养阴调。

气血瘀,胁腹胀;府逐瘀,气滞商。

痰湿阻,胁满闷;导痰丸,合佛手。

6.崩漏崩漏病,本一症;淋沥漏,注下崩;热虚瘀,冲任损;急治标,缓图本;漏养血,崩固升。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考点巩固(题库版)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考点巩固(题库版)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考点巩固(题库版)1、单选下列各项,属月经过多气虚证的月经特点是()A.经行量多,色鲜红B.经量时多时少,色深红,有小血块C.经行量多,色淡红,质清稀D.经行量多,色紫黯,有血块E.经行量多或少,(江南博哥)色淡红,质清稀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月经过多气虚证的主要证候是经行量多,色淡红,质清稀;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小腹空坠,面色白;舌淡,苔薄,脉细弱。

故其月经特点是量多,色淡红,质清稀。

2、单选患者经期发热,腹痛,经色紫黯,夹有血块,舌黯或尖边有瘀点,脉沉弦数。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血府逐瘀汤加味B.举元煎加味C.蒿芩地丹四物汤加味D.补中益气汤加味E.桃红四物汤加味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描述的主要证候,该患者是经行发热瘀热壅阻证,故其治疗首选方剂是血府逐瘀汤加丹皮。

3、单选患者月经周期延后,经量少,色红质稠,渐至月经停闭不行,五心烦热,颧红唇干,盗汗干咳,舌红,少苔,脉细数。

其证候是()A.阴虚血燥证B.肾气亏损证C.肾阳虚证D.肾阴虚证E.气血虚弱证正确答案:A4、单选下列各项,属月经先期脾气虚证临床表现的是()A.经量或多或少B.色淡红,质清稀C.面色晦暗D.腰膝酸软E.头晕耳鸣正确答案:B5、单选患者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暗红,有血块,小腹胀痛;精神抑郁,胸肋乳房胀痛;舌质红,苔微黄,脉弦数。

其证候是()A.气滞证B.实寒证C.痰湿证D.血瘀证E.虚寒证正确答案:A6、单选下列各项,属痛经气滞血瘀证临床表现的是()A.经行小腹胀痛拒按,乳胀胁痛,经行量少,淋漓不畅B.经行小腹冷痛,喜按喜揉,得热则舒,畏寒肢冷C.经行小腹疼痛,有灼热感,低热起伏D.经行小腹隐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E.经行小腹绵绵作痛,经血量少,色淡,质稀正确答案:A7、单选患者经期烦躁易怒,或抑郁不乐,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胸胁胀满,不思饮食,月经量多,色深红,舌红,苔黄,脉弦数。

其治法是()A.补血养心,安神定志B.清肝泄热,解郁安神C.疏肝健脾,安神定志D.清热化痰,宁心安神E.益气养血,安神定志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1.根据主要证候的描述,该患者属于经行情志异常痰火上扰证,故其治法是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腔炎:宫体压痛,附件增粗、压痛或有炎性包块。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大小基本正常,多有不同程度的
粘连,子宫骶骨韧带、主韧带等处可触及痛性 结节,或卵巢囊肿。
2、辅助检查
• BBT测定、内分泌激素测定、诊刮有助于 功血诊断。
• B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 • 宫腔镜和子宫碘油造影有助于子宫内膜
连续3-4周期。 雄性激素直接作Fra bibliotek于平滑肌,使子
宫内膜萎缩而减少出血,对于近绝经期 妇女比较适应,育龄期妇女应积极治疗 子宫肌瘤,但在出血量多时也可用本法 治疗。
(三)盆腔炎的治疗-略
• 转归与预后 • 预防及调护
五灵脂 蒲黄
五、西医治疗
(一)排卵性功血
1、一般止血药:安络血 5mg bid im 6-氨基乙酸 2.0 tid po
2、雌孕激素联合治疗或口服避孕药(每 日2片,22天),抑制排卵。
(二)子宫肌瘤的激素治疗
甲基睾丸素 5-10mg qd 舌下含化
或丙酸睾丸酮25mg qd im 于月经周期第20天开始,连用5-天,
举元煎:人参 黄芪 白术 升麻 炙甘草
(举元参芪生术草)
妇科主症:经行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粘 稠,或有小血块。
全身兼症:血热证候。 舌 脉: 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 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方 药:保阴煎。(保阴二弟说二黄断草药)
生地 熟地 黄芩 黄柏 白芍 山药 续断 甘草
妇科主症:经行量多,色紫黯,有血块。 全身兼症:血瘀证候(小腹刺痛,块下痛减)。 舌 脉: 舌紫黯或有瘀点,苔薄,脉涩。 治 法:活血化瘀止血。 方 药:失笑散加益母草、三七、茜草。
中医妇科学第四节月经过 多
掌握:月经过多的定义及辨证论治。 熟悉:月经过多的病因病机。 了解:月经过多可发展为崩漏。
(三)西医检查:
1、妇科检查
有阳性体征:子宫肌瘤、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 无阳性体征:考虑功血、全身性疾病、其它内分泌病。
子宫肌瘤:子宫增大,质较硬,形态不规则,或可触及 肿瘤结节。
息肉、粘膜下子宫肌瘤的诊断。 • 血液检查有助于再障、白血病、血小板
减少等病的诊断。
(四)诊断步骤
1、宫内节育器 2、全身血液病 3、肝功能损伤 4、盆腔结核 5、妇科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
盆腔炎、子宫内膜息肉、功血等。)
崩漏:在大量出血时的症状与月经过多
相似,但崩漏的出血无周期性, 同时伴有出血时间长,淋漓日久 不能自止。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依据经色、经质结合全身证候及舌 脉辨证。 以益气清热、化瘀止血为原则
治疗要点 经期以止血为主,平时宜治病求本。 无论何型,均需加用滋阴养血和固 冲止血药,慎用温燥动血之品。
妇科主症:经行量多,色淡,质稀。 全身兼症:脾气虚证候。 舌 脉: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 法:补气摄血固冲。 方 药:举元煎或安冲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